发展经济学chapter-4-conti(10.16)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4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 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
善和知识的增进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舒尔茨(Schultz, T. W.)
2/12/2021
-
1
主要内容
4.1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4.2 教育与人力资本 4.3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4.4 中国的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 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 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 括以下四个方面:
2/12/2021
-
4
•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 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 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 增长速度快。
和外延增长率。
2/12/2021
-
6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以人力资本的形成、投入和产出为线索的人力资本 测度体系
– 自20世纪60年代起,芝加哥学派的两名代表人物舒尔 茨和贝克尔相继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取 得了一系列进展。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进行了 测试,在他的《教育与投资》中用三种方法测试了 1929-1957年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9%、11%、 18%,这些经验估计参数,至今仍为人们研究人力资 本投资收益的主要参考依据。
2/12/2021
-
9
• 既然人的先天生产能力平均起来大致相等,那么,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质量和劳动生产技能的差别 就是后天造成的。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渠 道获得,这些渠道包括:① health services,它影响 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和精力; ② formal education and on-the-job training,它提高一个 人的生产技能。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生产能力必须支
2/12/2021
-
5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以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要素为基准的人力资本测度模式
➢ 以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内核得出的劳动投入与产出的静态模型: G=Q*L(其中G为产出,Q为劳动生产率,L为劳动力数量);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进一步抽象出的劳动与产出的测度模式: W=Q*V(其中W为社会总财富, Q为劳动生产率,V为总劳动时 间);
– 以用“经济分析”研究“非经济问题”著称的贝克尔 博士,系统研究了为何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何 投资及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和人们 的消费内在联系等,并给出了人力资本成本测度模式 、人力资本综合投入产出模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在职培训投资收益比较模式、人力资本与消费关系 的测度模式等五种测度模式。
➢ 凯恩斯提出的劳动与产出的测度模式:L=D/R(其中L为就业总量 ,D为总需求,R为容纳一个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平均需求额)。 将D视作社会产出G,R视作劳动生产率Q,则此模型可以改写为 : G=Q*L 。
➢ 其他学者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劳动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模型,如:索罗的新古典模型为G=F(K,L,T)(其中G为
产出,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T为时间因子);丹尼森在前
人的基础上对劳动要素按照就业、劳动时间、教育程度、性别、
年龄等进一步细分,并将小时收益作为权重进行加权,确定了人
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乔根在对劳动投入要素进行细分
的基础上,注意到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增长分为数量的增长和质量
的增长,在理论上首次将经济增长中劳动贡献区分为内涵增长率
2/12/2021
-
7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从微观角度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测度模式
– 卢卡斯:既有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角度形成的人力资本 (内在效应),也有从在职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外在效 应),并强化专业化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洛莫和卢卡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将内外在效应统一
2/12/2021
-
2
4.2 教育与人力资本
•萨缪尔森和舒尔茨都认为“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 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
2/12/2021
-
3
4.2.1 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 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 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 人的生产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生就的(innate),如歌唱家有一个 天生的好嗓子,因此,人与人的才干和生产能力是有差别的。
– 但是,根据大数法则,这些能力和才能的分布在群体之间、国 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大致上是相等的,人与人之间能力 上的差别相互抵消了,我们几乎不能说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比 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更聪明。古典经济学家和第一阶段的发展经 济学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人力资源的。他们把发展中国 家的劳动假定成同质的、无差别的、而且是无限丰富的。然后, 把注意力放在资本的积累上,得出了物质资本决定经济发展的 结论。
– 还有学者通过文化素质指数来测度。即:文化素质指数= 某地区大学专科以上人口数/该地区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 数。
2/12/2021
-
8
4.2.3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 种生产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它就是潜 在的生产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生 产力。
于为一i企个业模生型产中某,中即产G品i=的F(专Ki,业K,化Xi知),其识中,KG为i为i企i企业业生的产产某出中, K产i
品的一般化知识, 加要素的总和。
Xi为
i企业投入的物质资本和劳动等追
• 其他测度模式
– 周起业等用以下公式来测度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规模 =人口数*平均寿命*(接受过初等教育人口比重+1.39*接 受中等教育人口比重+1.94*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
•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不应当把人力 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 资,且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生产 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 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 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 (4)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教育投 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 为教育投资问题。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 ,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பைடு நூலகம்
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 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
善和知识的增进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舒尔茨(Schultz, T. W.)
2/12/2021
-
1
主要内容
4.1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4.2 教育与人力资本 4.3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4.4 中国的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 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 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 括以下四个方面:
2/12/2021
-
4
•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 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 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 增长速度快。
和外延增长率。
2/12/2021
-
6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以人力资本的形成、投入和产出为线索的人力资本 测度体系
– 自20世纪60年代起,芝加哥学派的两名代表人物舒尔 茨和贝克尔相继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取 得了一系列进展。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进行了 测试,在他的《教育与投资》中用三种方法测试了 1929-1957年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9%、11%、 18%,这些经验估计参数,至今仍为人们研究人力资 本投资收益的主要参考依据。
2/12/2021
-
9
• 既然人的先天生产能力平均起来大致相等,那么,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质量和劳动生产技能的差别 就是后天造成的。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渠 道获得,这些渠道包括:① health services,它影响 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和精力; ② formal education and on-the-job training,它提高一个 人的生产技能。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生产能力必须支
2/12/2021
-
5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以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要素为基准的人力资本测度模式
➢ 以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内核得出的劳动投入与产出的静态模型: G=Q*L(其中G为产出,Q为劳动生产率,L为劳动力数量);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进一步抽象出的劳动与产出的测度模式: W=Q*V(其中W为社会总财富, Q为劳动生产率,V为总劳动时 间);
– 以用“经济分析”研究“非经济问题”著称的贝克尔 博士,系统研究了为何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何 投资及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和人们 的消费内在联系等,并给出了人力资本成本测度模式 、人力资本综合投入产出模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在职培训投资收益比较模式、人力资本与消费关系 的测度模式等五种测度模式。
➢ 凯恩斯提出的劳动与产出的测度模式:L=D/R(其中L为就业总量 ,D为总需求,R为容纳一个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平均需求额)。 将D视作社会产出G,R视作劳动生产率Q,则此模型可以改写为 : G=Q*L 。
➢ 其他学者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劳动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模型,如:索罗的新古典模型为G=F(K,L,T)(其中G为
产出,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T为时间因子);丹尼森在前
人的基础上对劳动要素按照就业、劳动时间、教育程度、性别、
年龄等进一步细分,并将小时收益作为权重进行加权,确定了人
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乔根在对劳动投入要素进行细分
的基础上,注意到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增长分为数量的增长和质量
的增长,在理论上首次将经济增长中劳动贡献区分为内涵增长率
2/12/2021
-
7
4.2.2 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估
• 从微观角度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测度模式
– 卢卡斯:既有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角度形成的人力资本 (内在效应),也有从在职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外在效 应),并强化专业化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洛莫和卢卡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将内外在效应统一
2/12/2021
-
2
4.2 教育与人力资本
•萨缪尔森和舒尔茨都认为“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 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
2/12/2021
-
3
4.2.1 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 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 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 人的生产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生就的(innate),如歌唱家有一个 天生的好嗓子,因此,人与人的才干和生产能力是有差别的。
– 但是,根据大数法则,这些能力和才能的分布在群体之间、国 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大致上是相等的,人与人之间能力 上的差别相互抵消了,我们几乎不能说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比 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更聪明。古典经济学家和第一阶段的发展经 济学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人力资源的。他们把发展中国 家的劳动假定成同质的、无差别的、而且是无限丰富的。然后, 把注意力放在资本的积累上,得出了物质资本决定经济发展的 结论。
– 还有学者通过文化素质指数来测度。即:文化素质指数= 某地区大学专科以上人口数/该地区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 数。
2/12/2021
-
8
4.2.3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 种生产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它就是潜 在的生产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生 产力。
于为一i企个业模生型产中某,中即产G品i=的F(专Ki,业K,化Xi知),其识中,KG为i为i企i企业业生的产产某出中, K产i
品的一般化知识, 加要素的总和。
Xi为
i企业投入的物质资本和劳动等追
• 其他测度模式
– 周起业等用以下公式来测度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规模 =人口数*平均寿命*(接受过初等教育人口比重+1.39*接 受中等教育人口比重+1.94*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
•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不应当把人力 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 资,且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生产 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 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 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 (4)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教育投 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 为教育投资问题。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 ,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