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二章复习总结课件
专题归纳整合
2.PM2.5 及其危害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 物,也称细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 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指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在职业危害相关技术标准中,将能 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统称为“粉尘”。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 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 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 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3.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整合提升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选修6《环境保护》一章总结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2.分类3.环境因素及分类4.环境质量成因、分类二、.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2、分类环境污染:水污染(富营养化、赤潮)、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资源短缺:淡水、耕地、矿产、能源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地退化、湿地干涸、物种减少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产生的原因:原因:①工业三废②人口急剧膨胀③科技进步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危害:①危害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制约经济可持续4、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污染:A.全球气候变暖原因:自然原因——温暖时期、太阳活动等;人为原因——排放增多: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的CO2增多;吸收减少:毁林危害:1、海平面上升;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3、影响人体健康4、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措施: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2、采用新能源3、保护森林、植树造林4、努力加强国际间合作5、调整能源结构B.酸雨:定义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
原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SO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害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分布——我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硝酸型―――珠三角(汽车尾气)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②气候湿润――阴雨天气多③燃烧高含硫量的煤、有色冶金工业排放④酸性土壤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具体措施: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煤减少、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排)②控制工业汽车污染排放③调整工业布局(影响小、扩散快)、产业结构(重化比重降低)④植树造林C.臭氧空洞分布:原因: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②人类排放的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副渔业造成破坏措施: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2)大面积生态破坏(3)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特点:突发、污染范围大、危害重三.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图的理解及文字描述2、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与时代、代表性思想(中国、外国略)①西汉戴圣:地理环境决定论②战国孟轲:人定胜天思想③荀况:天人相关论④贾思勰:因地制宜3、人地关系和谐的三观点理解①尊重与善待自然(环境观念)②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终行为规则③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选修6《环境保护》二章总结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自然资源的含义1.定义2.分类3.能源分类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水资源:(1)定义(2)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高中地理选修6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图。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与应用: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地图可用于空间分析、规划决策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气候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 水文循环与河流: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河流的流域特征、河流的分类与分级。
3. 地貌与地质作用:地壳结构、内外地质作用、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4. 植被与土壤:植被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土壤侵蚀与保护。
5.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实践。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
2.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与布局、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布局与结构、工业与环境。
4. 交通运输与贸易:交通网络的构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国际贸易与物流。
5.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与环境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的理论: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模式、区域发展策略。
2. 区域发展案例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3.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一体化进程与影响。
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与观测:地理实验的设计、地理现象的观测与记录。
2. 地理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六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六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与应用: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以及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中的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 世界洋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形态与地质作用:- 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 地质构造与板块构造理论。
- 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及其分布。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 植被的分布规律与生态环境。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分布与生产技术。
-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产业结构。
- 农业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布局。
- 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流向。
- 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旅游与文化:-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开发。
- 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保护。
-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定位方法。
- GPS在导航和测绘中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
3.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
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1. 内外力对地球造成的变动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动。
这些力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壳运动、大气运动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昼夜变化和地球自身的形变。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使得地球季节变化。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活动,这些活动造成了地壳的抬升和下沉。
•大气运动主要包括风、云、降水及气候变化等,这些运动导致了大气层的动态变化。
这些内外力对地球的变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
2. 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包括全球变暖、降水模式改变和极端天气事件更频繁等。
•全球变暖导致了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洼沿海地区的生存。
•降水模式改变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张和洪涝灾害的频发。
•极端天气事件更频繁,如干旱、暴雨、飓风等,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也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这些问题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领域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在经济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要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服务水平,推动人口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在环境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要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问题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二章复习总结ppt课件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1.赤潮形成的原因 赤潮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1)赤潮生物主要
是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在无机盐和有机质等富营养物质充足条件下,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2)从化学因素看:氮、磷的大量存在,是赤 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从环境因素看,工业、农业(施肥)、生活 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泊,最终汇入大海,近海中磷含量增加,是赤 潮发生的根本原因。(4)从地理因素看,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 温较高的封闭海湾更易发生,这是外因。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2.PM2.5 及其危害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 物,也称细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 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指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在职业危害相关技术标准中,将能 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统称为“粉尘”。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 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 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 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2.固体废弃物污染(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3.大气污染(1)成因: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4.淡水资源短缺(1)成因: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⑦防止非农用地占用耕地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3)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②恢复生态林③营造经济林④加强科学管理工程措施:①修筑水利工程②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农牧业措施:①等高耕作②施用有机肥料③适时耕作6.矿产资源枯竭(1)原因: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③矿产需求量大④采矿时采富弃贫⑤矿产分布不均(2)治理方案: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③合理开采矿产资源④贯彻《矿产资源法》7.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1)产生的问题:开采:①破坏地表对方占用土地废渣自燃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利用:①空气污染②温室气体排放③酸雨运输与存放:①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②占地,破坏景观(2)防治措施:①科学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②在开发资源时,做好污染防护工作③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④对矿区进行复垦⑤对化石燃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⑥实行能源结构改革⑦开发利用新能源8.太阳能优点:无污染,绿色环保,总量大缺点:只能在晴天获得;太阳能较分散9.风能(间接太阳能)优点:成本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风速稳定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风电存在储存和运输问题10.水能优点:成本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大坝的建设可能对库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1.潮汐能优点:干净,无污染缺点:大坝会阻碍船只鱼类的进出12.地热能优点:成本优廉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存在有毒有害物质13.如何应对我国能源现状: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建立国家级储存机制④多渠道进口能源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4.森林破坏(1)原因:①大规模商业开采②森林火灾③大量使用薪柴④毁林开荒⑤过度樵采(2)危害:①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④河道淤塞,土地被淹⑤全球温室效应增加⑥生物多样性减少(3)治理方案:①建设自然保护区②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⑥防止森林火灾⑦营造薪炭林⑧完善《森林法》(4)森林的功能:①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CO2,释放O2④净化空气⑤过滤尘埃,吸收噪声⑥调节气候⑦涵养水源⑧保持生物多样性15.草场退化(1)原因:①人口增长,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多②外来物种入侵(澳大利亚),鼠害与虫害严重③出于利益原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过度放牧(2)治理方案: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快经济发展④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⑤改变传统游牧方式⑥加强牧区的基本建设⑦建设“草库伦”,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16.湿地(1)破坏的原因: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演化人为:①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湿地,填充作用加剧②内部富营养化,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③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2)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调节全球气候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水质⑥美化环境(3)破坏的危害: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②小气候变差③植被覆盖率下降④土壤侵蚀加剧⑤生态平衡破坏⑥生物栖息地减少⑦生物种类减少⑧调节能力作用减弱⑨易导致旱涝灾害发生(4)治理方案:①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加强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意识③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④进行国际合作。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四章复习总结ppt课件
是老师在上课时补充讲解的,如果不听讲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些重点。
•
所以,上课的时间一定要专注于课堂,决不能打开别的习题集去学习,这样才是高效率的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快的方法。因此,困难也要先听课,那对你将来的自学一定会很有帮助,哪怕你只是记住了一些经常出现的术语,上课的内容好像马上就忘光
了,但等到你日后自己学习的时候,也能让你回想起很多内容。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4.图解保护草地的重要性和措施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5.湿地的美称和作用
美称
作用
资源的宝库 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
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鸟类的乐园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1.森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的原因
知识网络构建 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3.保护草地 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过程的开始阶 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 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 措施有以下几种:
地理选修六期末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期末知识点总结一、自然与人文景观1. 自然景观1.1 地球自然景观1.1.1 大洲地理格局和区划1.1.2 山地与高原景观1.1.3 平原和内陆天然景观1.1.4 湖泊景观1.1.5 河流与河谷景观1.1.6 海洋和海岸景观1.1.7 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景观1.2 北极、南极地区和深海景观1.3 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2. 人文景观2.1 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的活动2.1.1 农业景观2.1.2 工业景观2.1.3 城市景观2.1.4 生活景观2.2 不同地区的人文景观差异2.2.1 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2.2.2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2.2.3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2.3 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利用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的概念和特点1.1 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1.2 区域发展的经济特点1.3 区域发展的社会特点1.4 区域发展的环境特点2.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条件2.1.2 气候和气象条件2.1.3 水文条件2.2 人文条件2.2.1 人口条件2.2.2 社会经济条件2.2.3 基础设施条件3. 区域发展的模式和策略3.1 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3.1.1 地区专业化发展模式3.1.2 地主经济发展模式3.1.3 产业集聚发展模式3.1.4 综合均衡发展模式3.2 区域发展策略3.2.1 经济发展策略3.2.2 人口和社会发展策略3.2.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4. 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4.2 国内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成功案例4.3 国际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成功案例三、全球化与地方发展1.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的关系1.1 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1.2 全球化的地方发展影响1.2.1 经济影响1.2.2 社会影响1.2.3 文化影响2.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1 全球化的机遇2.1.1 经济机遇2.1.2 技术机遇2.1.3 人才机遇2.2 全球化的挑战2.2.1 经济挑战2.2.2 社会挑战2.2.3 文化挑战3. 地方发展的路径选择3.1 依赖型发展3.2 自主型发展3.3 创新型发展3.4 合作型发展4. 地方发展的案例分析4.2 国内不同地区的地方发展成功案例4.3 国际不同地区的地方发展成功案例四、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决策1. 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1.1 地理信息系统1.2 全球定位系统1.3 遥感技术1.4 地球信息科学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1 地理教育和教学2.2 地理环境评估和监测2.3 地理资源管理和规划2.4 地理决策支持系统3. 地理信息决策的方法和过程3.1 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2 地理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模拟3.3 地理信息决策的评估和选择3.4 地理信息决策的实施和监控4. 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决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1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4.2 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4.3 灾害防控和紧急救援五、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1. 地缘政治的概念和起源1.1 地缘政治的定义1.2 地缘政治的发展历程1.3 地缘政治学派和思想2.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2.1 地缘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2 国际关系理论和地缘政治的关系2.3 地缘政治与国际冲突3.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3.1 近代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3.2 当代地缘政治格局的特点3.3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4. 地缘政治的案例分析4.1 我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4.2 全球性地缘政治问题4.3 地缘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六、气候与区域经济发展1. 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气候的定义1.2 气候因素和气候要素1.3 气候的分类方法2. 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2.1 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2 气候变化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2.3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 气候适宜度评价和气候资源利用3.1 气候适宜度评价的指标和方法3.2 气候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原则和措施4. 气候与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4.1 不同地区气候对农业经济的影响4.2 不同地区气候对旅游经济的影响4.3 不同地区气候对能源开发的影响七、大数据与地理研究1. 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1.1 大数据的定义1.2 大数据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3 大数据的挑战和发展方向2. 大数据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2.1 大数据在地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应用2.2 大数据在地理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2.3 大数据在地理决策支持中的应用3. 大数据与地理研究方法3.1 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2 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3.3 大数据的可视化和表达4. 大数据在实际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案例4.1 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4.2 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4.3 地理教育和科学普及此篇地理选修六期末知识点总结共计6205字,涵盖了自然与人文景观、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地方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决策、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气候与区域经济发展、大数据与地理研究等方面的知识点。
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总结
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
选修6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
以下是对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构造与活动地球的构造是指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地球的活动包括地壳运动、地表形态变化、气候变化等。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活动对于认识地球的表面形态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地球的大气、水环境、土壤环境和自然植被环境。
通过对地球物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干旱、飓风等。
了解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于预防自然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总数,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
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发展变化、分布规律对于解决人口问题、发展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分布,包括自然资源地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商业地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为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文化地理文化地理主要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承,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
了解文化地理对于传承和保护各种文化遗产,促进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前提下,保护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于指导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讲解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解读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5.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6.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知识清单1.自然资源按照能否再生分为______和______。
2.主要的资源问题:_____短缺,_____日益减少,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3.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有限、地区_____,人为原因:不合理开发与管理、总需求量增长快;解决对策_____。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___、时间分配不均,人为原因:____________,水污染和浪费;解决对策:_______、治理污染、_______。
4.土地退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农牧业措施。
耕地的利用和保护:确保耕地总量____、提高土地____、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开发和整治土地。
5.煤炭、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____、环保进行、保护土地、_____。
6.森林的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释放氧气,______;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7.草场退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草场退化。
带来的危害:_____、盐渍化、物种灭绝等。
保护草地的措施:只有大力_______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具体做法有实行_____制度,建立饲草料基地,变游牧方式为牲畜_____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8.湿地的功能:提供____,保护_____;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_____;_______;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生产出大量的鱼虾等农副产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讲解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点解读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知识清单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分类:___环境和___环境(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__与___(3)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4)环境问题的原因:①___的有限性与____的无限性的矛盾;②短期____与长远____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____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5)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性、过程的____性、规模的___性。
(6)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在鼓励____同时,保证资源的____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____进步。
2.环境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及其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____,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主要水体污染现象有____、____、____。
(2)城市垃圾的特点:____、____、____。
(3)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对____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____的影响。
(4)大气污染:____属于地方性大气污染,___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5)大气污染的防治:___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有:____、调整____(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____、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____、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等。
参考答案:1.(1)自然人文(2)对立统一(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资源人类需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个人行为(5)不可预见不可逆全球(6)经济增长可持续全面2.(1)自净能力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2)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3)大气环境土壤环境(4)可吸入颗粒酸雨(5)能源植树造林能源结构清洁生产利用率要点精析要点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选修六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2)治理方案:①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2.固体废弃物污染(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3.大气污染(1)成因: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4.淡水资源短缺(1)成因: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⑦防止非农用地占用耕地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3)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②恢复生态林③营造经济林④加强科学管理工程措施:①修筑水利工程②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农牧业措施:①等高耕作②施用有机肥料③适时耕作6.矿产资源枯竭(1)原因: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③矿产需求量大④采矿时采富弃贫⑤矿产分布不均(2)治理方案: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③合理开采矿产资源④贯彻《矿产资源法》7.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1)产生的问题:开采:①破坏地表对方占用土地废渣自燃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利用:①空气污染②温室气体排放③酸雨运输与存放:①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②占地,破坏景观(2)防治措施:①科学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②在开发资源时,做好污染防护工作③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④对矿区进行复垦⑤对化石燃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⑥实行能源结构改革⑦开发利用新能源8.太阳能优点:无污染,绿色环保,总量大缺点:只能在晴天获得;太阳能较分散9.风能(间接太阳能)优点:成本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风速稳定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风电存在储存和运输问题10.水能优点:成本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大坝的建设可能对库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1.潮汐能优点:干净,无污染缺点:大坝会阻碍船只鱼类的进出12.地热能优点:成本优廉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存在有毒有害物质13.如何应对我国能源现状: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建立国家级储存机制④多渠道进口能源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4.森林破坏(1)原因:①大规模商业开采②森林火灾③大量使用薪柴④毁林开荒⑤过度樵采(2)危害:①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④河道淤塞,土地被淹⑤全球温室效应增加⑥生物多样性减少(3)治理方案:①建设自然保护区②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⑥防止森林火灾⑦营造薪炭林⑧完善《森林法》(4)森林的功能:①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CO2,释放O2 ④净化空气⑤过滤尘埃,吸收噪声⑥调节气候⑦涵养水源⑧保持生物多样性15.草场退化(1)原因:①人口增长,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多②外来物种入侵(澳大利亚),鼠害与虫害严重③出于利益原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过度放牧(2)治理方案: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快经济发展④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⑤改变传统游牧方式⑥加强牧区的基本建设⑦建设“草库伦”,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16.湿地(1)破坏的原因: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演化人为:①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湿地,填充作用加剧②内部富营养化,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③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2)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调节全球气候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水质⑥美化环境(3)破坏的危害: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②小气候变差③植被覆盖率下降④土壤侵蚀加剧⑤生态平衡破坏⑥生物栖息地减少⑦生物种类减少⑧调节能力作用减弱⑨易导致旱涝灾害发生(4)治理方案:①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加强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意识③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④进行国际合作。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2.固体废弃物污染(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3.大气污染(1)成因: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4.淡水资源短缺(1)成因: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⑦防止非农用地占用耕地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3)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②恢复生态林③营造经济林④加强科学管理工程措施:①修筑水利工程②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农牧业措施:①等高耕作②施用有机肥料③适时耕作6.矿产资源枯竭(1)原因: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③矿产需求量大④采矿时采富弃贫⑤矿产分布不均(2)治理方案: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③合理开采矿产资源④贯彻《矿产资源法》7.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1)产生的问题:开采:①破坏地表对方占用土地废渣自燃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利用:①空气污染②温室气体排放③酸雨运输与存放:①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②占地,破坏景观(2)防治措施:①科学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②在开发资源时,做好污染防护工作③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④对矿区进行复垦⑤对化石燃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⑥实行能源结构改革⑦开发利用新能源8.太阳能优点:无污染,绿色环保,总量大缺点:只能在晴天获得;太阳能较分散9.风能(间接太阳能)优点:成本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风速稳定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风电存在储存和运输问题10.水能优点:成本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大坝的建设可能对库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11.潮汐能优点:干净,无污染缺点:大坝会阻碍船只鱼类的进出12.地热能优点:成本优廉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存在有毒有害物质13.如何应对我国能源现状: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建立国家级储存机制④多渠道进口能源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4.森林破坏(1)原因:①大规模商业开采②森林火灾③大量使用薪柴④毁林开荒⑤过度樵采(2)危害:①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②环境恶化③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④河道淤塞,土地被淹⑤全球温室效应增加⑥生物多样性减少(3)治理方案:①建设自然保护区②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⑥防止森林火灾⑦营造薪炭林⑧完善《森林法》(4)森林的功能:①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CO2,释放O2④净化空气⑤过滤尘埃,吸收噪声⑥调节气候⑦涵养水源⑧保持生物多样性15.草场退化(1)原因:①人口增长,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多②外来物种入侵(澳大利亚),鼠害与虫害严重③出于利益原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过度放牧(2)治理方案: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快经济发展④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⑤改变传统游牧方式⑥加强牧区的基本建设⑦建设“草库伦”,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16.湿地(1)破坏的原因: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演化人为:①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湿地,填充作用加剧②内部富营养化,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③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2)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调节全球气候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水质⑥美化环境(3)破坏的危害: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②小气候变差③植被覆盖率下降④土壤侵蚀加剧⑤生态平衡破坏⑥生物栖息地减少⑦生物种类减少⑧调节能力作用减弱⑨易导致旱涝灾害发生(4)治理方案:①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②加强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意识③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④进行国际合作。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天气、内陆水系、地球物理、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地理选修6是地理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涵盖了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环境科学、地球资源科学、地球空间科学以及地球研究方法与地理技术等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选修6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地球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几乎无限复杂的异构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学科:1.大气环境科学大气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大气现象,如天气、气候、气温、风、云、降水等自然现象,以及大气污染、气体的环境污染等人文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环境科学主要研究海洋中的水文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3.陆地环境科学陆地环境科学主要研究陆地系统中的自然现象,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植被、土壤、地貌、水文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影响。
4.地质环境科学地质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形态、地理、地球动力学以及地质过程和物质循环等。
二、地球环境科学地球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等。
地球环境科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学科:1.自然灾害地理学自然灾害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影响及预防等问题。
2.环境污染地理学环境污染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污染的成因,如水、空气、土壤等污染的种类、规模、分布和影响等。
3.城市环境地理学城市环境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环境的特点、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问题。
4.环境保护地理学环境保护地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标准和管理制度,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等。
5.资源环境地理学资源环境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资源的分布、特点、价值、开发和利用问题,以及资源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