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服饰 背带为什么是布依最纯美的绣品
布依族服饰介绍[解说]
布依族服饰介绍[解说]《区域性与布依服饰》题记: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有较强的民族性,不同民族不仅生产特点、生活习俗、语言、崇拜等不同、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
在一顶的意义上讲,服饰也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民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有别,往往就由此体现了该民族的区域特色。
探讨民族服饰的产生、功能、意义、内容、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摘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有较强的民族性~不同民族不仅生产特点、生活习俗、语言、崇拜等不同、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
在一顶的意义上讲~服饰也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民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有别~往往就由此体现了该民族的区域特色。
探讨民族服饰的产生、功能、意义、内容、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一、服饰与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
布依族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着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花、刺绣图案装饰。
布依族从古越人发展而来~其服饰也保留着古老的特点。
《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
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
?在头饰上~布依族是包头帕~挽椎言《史记:西南夷传》谓: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此皆魁结~耕田~有巴聚。
’布依族头饰也沿袭古夷人的特点~由此可见~布依族服饰主要特征是穿裙、椎言、身、袖腿都比较宽松。
布依族居住在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温暖~这种宽松的衣裙、头饰符合气候的特点。
有助以解除热感~达到通风、舒适、凉快的目的~为了防寒~常穿紧身衣~披长发。
布依族地区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村寨就在山脚河边~依山傍水~腿袖宽松~便于雨季行走~跨河而过。
至清初~布依族仍穿着传统的服饰。
后来~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地方的布依族妇女易裙为裤~但仍把短衣长裙的服饰保留下来~作为礼服和寿衣。
朴素心象—贵州安顺布依族女上衣研究
朴素心象—贵州安顺布依族女上衣研究贵州安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居住着众多民族,其中布依族是安顺市的主要民族之一。
布依族女性在传统中服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布依族女上衣,其设计和装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朴素而又精致的心象。
布依族女上衣的设计采用了宽松的剪裁,以适应布依族女性的生活习惯和服饰需求。
布依族女性以从事农耕和手工艺为主,因此上衣的宽松设计能够方便她们的活动。
同时,上衣的领口较为宽松,以适应布依族女性长发的梳理和发型的修饰。
在装饰方面,布依族女上衣采用了刺绣、织锦等工艺,将丰富的图案和色彩融入其中。
刺绣是布依族女上衣最常见的装饰方式之一,以手工绣制的花纹和图案为主,常见的有梅花、牡丹花、蝴蝶等。
这些花纹以线条简洁、色彩鲜艳为特点,展现出布依族女性朴素而又独特的审美观。
布依族女上衣的颜色也是其独特之处。
布依族女性喜爱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等,这些颜色不仅能够增添上衣的美观度,还具有象征着喜庆和吉祥的意义。
此外,布依族女上衣的领口、袖口和下摆通常会采用对比色的装饰,以突出上衣的层次感。
除了刺绣和织锦外,布依族女上衣还常常搭配银饰和民族图腾等元素。
银饰是布依族女性的传统装饰品之一,通过在上衣上悬挂银质首饰,能够增添上衣的质感和独特性。
民族图腾是布依族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布依族女上衣上的民族图腾常常以刺绣或织锦的形式呈现,以彰显族群的认同感和文化传承。
贵州安顺布依族女上衣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装饰成为了布依族女性日常生活和节日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朴素而又精致的心象,不仅展示了布依族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更承载了布依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承。
通过对布依族女上衣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布依族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包括纺织、刺绣、染色、编织、木雕和银饰等多个方面。
其中,纺织是布依族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纺织技术以绵长丝线和逐级多彩的色彩为特点。
布依族妇女擅长纺线,他们使用手工纺车将棉花或丝织成丝线。
他们还会把线染成各种亮丽的颜色,然后用手工织布机编织成各种花色斑斓的纺织品,如衣物、帽子、被子等。
布依族纺织品以细腻的质地和华丽的花纹著称,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纺织,刺绣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布依族的妇女们擅长用各种彩线在布上进行绣制,刺绣的图案多为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以及寓意吉祥如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
刺绣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装饰、保暖和吉祥的作用,也展现了布依族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染色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一大特色。
布依族人民善于提炼植物的天然色素,如木蓝草、番红花和茜草等,用来染布,使布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布依族的染色技术独特,色彩鲜艳耐用,是布依族纺织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编织、木雕和银饰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人民使用竹子和藤条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如篮子、储物箱等。
他们还使用木材雕刻出形象逼真的人物和动物雕塑,以及各种神话故事的场景。
而银饰则在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布依族的银饰品工艺精湛,款式独特。
总的来说,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丰富多样的手工艺技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手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布依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为世人所喜爱和推崇。
布依刺绣的概念
布依刺绣的概念布依刺绣是中国少数民族布依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安顺、遵义、黔西等地区。
布依刺绣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针法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布依刺绣起源于布依族的生活和文化,是布依族人民对自然、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等元素的审美表达和艺术创作。
布依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深深地融入了刺绣艺术中。
布依刺绣通常以棉布、丝绸和毛线为材料,在细致的针脚上展现出布依族的独特审美观。
总体上,布依刺绣图案以大胆、鲜明、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色彩组合为特点,形式多样,寓意丰富。
常见的图案有花草、动物、人物、资料数据、抽象图案等等。
布依刺绣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包括设计、绣制、裁剪等多个环节。
首先,设计师根据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进行图案的设计和选择。
然后,绣工根据设计稿使用缝纫机或手工绣制出图案。
最后,裁剪工将绣制好的图案裁剪成需要的形状,制作成衣物、饰品等。
布依刺绣的针法非常精细,包括平行针、铺针、刺花针、花边针等等。
不同的针法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和层次感。
而图案的线条和色彩运用也是布依刺绣的亮点之一。
线条的运用可以使图案更具有动感和立体感,色彩的运用可以使图案更加生动和绚丽。
布依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体现了布依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传递着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哲学。
同时,布依刺绣也是布依族人民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身份。
如今,布依刺绣已经走出了贵州,成为了展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它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服装、饰品、家居等领域,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刺绣艺术的魅力。
布依刺绣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
总之,布依刺绣是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细腻的针法而闻名世界。
布依族服饰简介
布依族服饰简介
布依族服饰是指布依男女的服装。
布依族的服饰,一般在成年时穿上,直到去世。
在一些山区,男子仍穿着没有围领的宽大长裤,配上对襟短上衣;妇女穿着不分男女的长衣或短衣。
布依族男女都戴长檐帽,帽子上有许多小铃铛或铜铃。
妇女的发式比较讲究,一般是在头上插上许多小竹签,上面缠以绸布。
布依族妇女喜欢穿一种叫“白布夹脚”的长裙,其特点是:长裙和双脚都用白布包裹,既美观又舒适。
布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布依族妇女都有自己的“白布夹脚”。
妇女在服饰制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其制作工艺从选材、剪裁到缝制都十分讲究。
首先是布料。
布依族妇女所穿的衣服主要用蓝靛染成,蓝靛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布依族人习惯用它来染布。
蓝靛染色很特别,不用水调和,而是将蓝靛放在水里浸泡,然后把泡好的蓝靛放在石槽里反复捶打。
洗干净后再用水浸泡后晾干就可以使用了。
制作时先将蓝靛放入锅中煮熟、揉碎,再将它们放入石槽里反复捶打,这样蓝靛就会染到布匹上了。
—— 1 —1 —。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服饰布依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布依族文化大多源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最常见的就是布依族刺绣,刺绣工艺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地方。
都说苏杭刺绣工艺精湛,其实布依族刺绣一样栩栩如生。
当你走在布依族的大街小巷,你就会发现,布依族的刺绣丰富多彩,精致美观,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布依族刺绣文化刺绣是布依族妇女的一种手工艺术,在布依族地区普遍盛行。
布依族刺绣历史悠久,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有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的记载,说明布依族刺绣在明代就已盛行,而且相当精致了。
刺绣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绉绣、缠绣、挑绣、编绣、骑绣、剪贴绣等。
刺绣花纹栩栩如生,技艺精巧,色调和谐。
刺绣的图案有人物、花草、飞鸟、虫蝶、动物等,图案都是用几种颜色绣出,有写实的,有写意的,也有各种几何图案。
通常用作服饰、背带、围腰、帐檐、被面、枕套、头帕、荷包、鞋面、手帕等,是布依姑娘心爱的工艺珍品。
刺绣是每个布依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手艺,是布依族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她们往往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绣品,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表达美好祝愿,或作为定情物,表白自己的一片芳心。
小伙子找对象时,常把姑娘刺绣手艺的优劣,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
布依族妇女中有些技艺娴熟的高手,不用图样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飞针走线,绣出各种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湖光山色,而且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在刺绣中的针法运用是多种多样的,有平绣、绉绣、辫绣、缠绣、挑绣等等。
她们在刺绣时,往往按图案需要和自己的经验来决定针法颜色的搭配,并不断创新、变化,绣出的图案多姿多彩。
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布依族姑娘和年轻妇女,把背小孩的背带看得格外重要,把背带视为凝结博大的母爱,象征着幸福、吉祥和布依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希望。
对背带的选择与构思格外慎重,讲求精巧、工整、对称。
绣一副这样的背带往往还要拜高师,反复实践和长时间精心制作方能满意。
一些有心计的姑娘们,常常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策划、构思、制作这种背带,她们把美好的愿望,纯真的爱情,都通过银针彩线,绣入精心挑选的图案之中。
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析
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析池家晗【摘要】布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布依族服饰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够反映出布依族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莫过于服饰制作工艺.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独特技艺,有着浓重的布依族的文化符号,它的制作工艺多样,采用了色织、蜡染、扎染、挑花、织锦等,工艺制作繁杂,工艺精湛,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工艺体系.现对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黔西南;布依族;服饰;工艺【作者】池家晗【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兴义 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12黔西南是布依族的发祥地,也是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布依族是黔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黔西南布依族人口约有300万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位居第十,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位居第二。
布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们的服饰制作工艺。
一、黔西南布依族服饰的色织工艺色织工艺是黔西南布依族服饰首先要制作的工艺。
黔西南布依族的女性都是织布好手。
从黔西南布依族服饰的色织工艺来看,主要由以下环节来组成:1.纺纱纱线是否纺得细致匀净,决定着织布的质量。
在黔西南布依族家家户户,都有自制的手摇纺车,手摇纺车是以竹为骨架,制成圆形,直径大约有2尺左右,竹轮转一圈,锭就会转几十圈。
布依族在纺纱时,会捻一小段纱头,缠在锭上,一只手将拉线提引,另一只手去摇纺轮,纺纶在旋转时,绞纱和拉长纤维同时进行。
70年代初期,有些布依族地区使用脚踏纺纱机,以脚踏作为动力驱使锭和框子转动。
脚踏纺纱机与手摇纺车不同的是,把棉条放到筒里,在纺纱时锭子转动时加捻,棉纱经过导纱钩到达机顶,一边加捻一边卷绕,比手摇纺车来说,优点是更节约时间,纺纱的数量更多,能达到手摇纺车的几十倍之多。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望谟县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布依族为主的地区。
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其传统手工艺技艺丰富且独特,其中布依族刺绣更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布依族刺绣的传承布依族刺绣起源于布依族的衣饰文化,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布依族刺绣生动细腻、形象生动,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布依族刺绣以鸟兽鱼虫和花草树木等为题材,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平添了一种浓烈的民族情感,让人神往。
布依族刺绣的传承源远流长,通常是由母女相传的。
在布依族的家庭中,母亲会教会女儿刺绣技艺,姑娘们在闲暇时间会在家门口或者火塘边一边哼唱布依族民歌,一边绣制精美的图案。
这种传统模式使得布依族刺绣技艺能够在家庭中得以传承,并且为后人所接受与发扬光大。
望谟县政府也意识到了布依族刺绣的价值所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布依族刺绣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刺绣的技艺,同时也积极鼓励布依族妇女参与刺绣工艺的生产,提高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布依族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布依族刺绣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和聪慧的结晶,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布依族刺绣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刺绣工艺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更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布依族刺绣还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认知。
布依族刺绣中的花草鱼虫等各种图案,都是对自然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描绘,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美好追求。
这种文化内涵使得布依族刺绣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不仅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聪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中,布依族刺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成为了当地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我国土地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布依族的民间工艺——蜡染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
女孩子从小就学习纺织,成年妇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架纺车。
每年除两三个月的农忙月份外,平时白天耕作,晚上纺织;冬闲时,则终日纺织。
她们可以做到自种、自轧、自纺、自染,自己缝制服装。
居住在石头寨里的布依族妇女的上装多为大襟短衣,底色为黑色,披肩上绣着半月形桃花图案,袖子上镶嵌着织锦和蜡染布,衣边上也饰有织锦;下装一般都是穿百褶长裙,系花边围腰,裙子也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制作的;头上戴方形织锦花帕。
布依族人使用蜡染布已经沿袭了几百年。
女孩子从10岁就开始学习制作蜡染布,她们把蜂蜡略为加热熔化成蜡汁,用铜制的蜡刀蘸蜡汁在白布上描绘图案,待蜡干了以后,把布放进蓝靛染缸之中将布染成蓝色或青色,然后再把布放进锅里煮,使蜡从布上熔脱,原先绘蜡的地方就呈现出白色,蓝白相间的图案色彩十分鲜明,最后再经过漂洗就成了蜡染布。
石头寨的姑娘们都是制作蜡染布的高手,她们制作的蜡染比其它地方的要高出许多,不仅花纹精细明晰,而且染制精良,色泽经久不变。
蜡染布的花纹图案十分丰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也有鸟兽鱼虫,其图案谐调,线条匀称,给人以典雅古朴的感觉。
作为布依族的民间工艺品,蜡染布已经走出贵州的大山,许多到黄果树旅游的外国客人,还专程到石头寨来欣赏布依族姑娘是怎样将白布变成漂亮的蜡染布的。
当然,他们也都会购买一些蜡染布,作为珍贵的工艺品带回国去送给朋友或加以收藏。
黄果树地区民间蜡染源远流长,以石头寨为例,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妇女人人能画蜡,故名“蜡染之乡”。
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
蜡画是用铜刀(蜡画工具)醮上高温加溶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唯妙唯哨,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分析望谟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布依族是该县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布依族以其独特的刺绣工艺闻名于世,其刺绣作品绚丽多彩,图案繁复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对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布依族刺绣的传承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据史料记载,布依族刺绣技艺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布依族刺绣作为布依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一直被传承和发展。
布依族刺绣的图案多样,包括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构图丰富,色彩斑斓,线条流畅。
其刺绣工艺精湛,针法细腻,取材广泛,所用丝线,丝绸,棉布等均为纯手工制作。
布依族妇女们凭借着她们的智慧与灵巧的双手,把这种刻苦娇艳的美传承了千百年。
布依族刺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生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些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机器生产和化学染料,使得布依族刺绣的纯手工制作技艺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部分布依族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上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时间和精力减少,造成布依族刺绣传承不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应该加大布依族刺绣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布依族刺绣的认知度,增加市场需求。
这需要政府、媒体、艺术家等多方合作,通过举办展览、庙会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布依族刺绣。
需要加强布依族刺绣的培训与教育。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有人才的接受和学习,只有不断丰富技艺,加强传承,才能保持久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布依族妇女进行刺绣作品的生产,提高她们的创作热情,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手工艺品的制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只有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让布依族刺绣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继续熠熠生辉,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布依族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色彩朴实、天然成趣的布依族服饰
色彩朴实、天然成趣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
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而封闭,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布依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其中,最能体现布依族民族文化精髓的便是他们的传统服饰了。
布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湛,并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是我国的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布依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样式较多,纷繁复杂。
因聚居的地区不同,在服饰特色上也各有差异。
总体而言,布依族的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颜色的衣服。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头巾多为蓝黑色的花格头帕、青色头帕和白色头帕。
上身穿胸前排扣的对襟短衣或右侧开扣的大襟长衫,样式均比较简单朴素,长衫的颜色以蓝、黑、白为主。
下身穿长裤,裤子均为直筒大吊裆样式。
脚穿皮鞋或包边布鞋。
不同地区的布依族妇女,服饰上也存在着差异。
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
衣襟和袖口等处镶着彩色的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
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
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的手镯、耳环、项圈等饰品。
脚下穿尖鼻绣花鞋。
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朴实端庄。
有的地区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则穿百褶大筒裙。
领口、盘肩和衣袖都镶有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腰间常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
一些布依族老年妇女仍保留着传统服饰习惯,头缠篮色包头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比较宽松,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绲边。
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的翘鼻满绣花鞋。
布依族服饰也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风俗,男女青年在表示爱慕时,姑娘们常用自制的布衣服、手帕、鞋子等作为信物。
布依族的未婚姑娘都梳辫,婚后一段时间仍住在娘家。
在婚后当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期间的某一天,新郎家会派出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将其搂住,强行解开她的发辫,再换上一种由竹笋壳和青布做成的叫做“假壳”的帽子,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最具湘楚之地特色的湘绣是哪里的特产(布依绣与四大名绣的区别)
最具湘楚之地特色的湘绣是哪里的特产(布依绣与四大名绣的区别)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古称针绣。
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以前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绣品种类齐全:按品种分,有双面绣、单面绣;按体积造型分,有台屏、墙屏、地屏和大型组合屏风;按表现内容分,有人物、宠物、花鸟、风景、静物、特色建筑物……苏绣的技艺特色,大致可用“平(绣面平伏)、齐(针脚整齐)、细(绣线纤细)、密(排丝紧密)、和(色彩调和)、顺(丝缕畅顺)、光(色泽光艳)、匀(皮头均匀)”八字来概括,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绣品。
布依族刺绣介绍
布依族刺绣介绍布依族刺绣介绍望谟县布依族群众称刺绣为“绣花”,布依族刺绣的内容十分丰富、绣法多种多样、刺绣题材广泛,它不仅绣在衣裤、布鞋、围腰、手帕、挎包上,还绣在枕套、枕巾、被面乃至桌布、靠垫上,就连节日里男女青年抛玩的小糠包上,也绣有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件件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展现了布依人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产品有图案大方、生动形象、色泽鲜明、针脚均匀、质感强烈的特点,还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其流传下来的刺绣技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类是素绣法,属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也是布依族刺绣中最难掌握的技法。
刺绣者先在白土布床单上绘图,绣花针穿上用蓝靛或枫香叶染过的白线,采用“绣、提纱、火台进、党花”四种技巧,精工细作地绣上喜鹊、蝴蝶、鸳鸯、孔雀、凤凰、映山红、牡丹、荷莲等动物和花草。
素绣的特点是专绣床单,立体感较强,体现布依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意境。
第二类是彩绣法,由于刺绣中采用的底料、绣线、图纹都是不同的颜色组成,因此被称为彩绣。
绣制者在刺绣前必须选择备足各色面料和各种绣线,并用竹条做成直径为20公分左右的'两个圆形环,第一个稍大一点,第二个略小一点,将要刺绣的软质面料放在小一点的圆形环上,再将大一点的圆形环套上去,使刺绣的软质面料在圆形环上得到绷紧,为绣制者圆满完成彩绣打好基础。
彩绣主要是绣制背带、鞋面、帽子、门帘、帐帘、枕头、围腰、鞋垫、糠包、绣球等生活用品。
第三类是剪帖法,这个办法仅适合于制作背幼儿用的背带。
绣制者首先用两层布粘帖做成布壳,将在纸上画好的花卉图形帖在布壳上,然后把有花卉模型的布壳剪下,贴上彩色面料,便成了花形色边。
绣制者在花模上绣出花蕊、花脉、叶脉和蕊点,又将花卉模型完整地缝在背带后面上部。
对背带边沿的镶边,则采用亮金纸或银色纸条,踩绕花卉边沿,一针一钱地连在花边上。
浅论布依族服饰与传承—以册亨县为例
浅论布依族服饰与传承—以册亨县为例目录摘要 (2)Abstract (2)第一章研究背景介绍 (3)1.1.布依族服饰文化保存现状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布依族的服饰特点 (4)2.1布依族服饰的要素 (4)2.2布依族的服饰造型 (5)2.2.1服饰造型 (5)2.2.2配饰造型 (5)2.2.3.服饰图案造型 (6)第三章布依族服饰的价值 (7)3.1布依族服饰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7)3.2 布依族服饰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7)第四章服饰的传承 (8)4.1政府主导 (8)4.2民间自觉 (9)4.3学校教育 (9)五.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1)摘要布依族是越人的后裔,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人口达到287万余人,在全国56个名族中排名第12位,是我国少数名族中人口最多的名族之一。
经现今数据统计,97%的布依族人居住在贵州。
作为古越人的后代,布依族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服装造型,配饰图案都极具名族特色,代表了一个名族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经在慢慢淡忘这种古老的服饰文化。
本文将以布依族册亨县为例,研究布依族的服饰文化以及其传承。
让人名了解到布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传承和保护布依族的服饰文化关键词:布依族服饰传承册亨县文化传承AbstractBuxqyaix is the descendant of Yue dynasty. There are more than 2.87 million people ranked 12th in 56 ethnic nationalities in China; 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ous nations in the ethnic minorities. The current statistics show that 97% of the Buxqyaix people liv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descendants of Yue, Buxqyaix clothing contains and stands for profound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the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deserve to act the important role of design application. Its’family represents an ethnic and national cultural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contains a high research value of ar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eople have been slowly forgotten this ancient costume culture. This thesis will take Ce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Buxqyaix clothing culture and its heritage. Let people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Buxqyaix clothing culture, heritag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Buxqyaix clothing cultureKeywords:Buxqyaix Dress inheritance Ceheng Cultural heritage第一章研究背景介绍1.1.布依族服饰文化保存现状布依族名族服饰是中华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越人的后代,其服饰承载了中国上千年的古国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是中华名族的宝贵财富,其服饰的造型,工艺,图案,面料都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现代服饰的创新发展设计也有启迪作用。
民族风情:布依族艺术——美术
布依族的美术蜡染:蜡染工艺久负盛名,有千余年的生产历史。
贵州西部的镇宁扁担山区的石头寨被誉为蜡染之乡。
制作方法是先用铜蜡刀沾蜡液在白布上绘成各种几何图形,再以蓝靛溶液配合草药印染,去蜡即成。
蜡染的花纹鲜明,文静素雅,美观大方,很受人们喜爱。
常见的纹饰有刺梨花、团花、小花、水波形、旋涡形、连锁式等。
织锦:又称“纳锦”,布依语叫做“都桂”。
以贵州镇宁最为著名。
织锦一般有宽窄两种,多用丝线或丝、棉混织,而且多是彩色。
织锦有“羊羔锦”、“鱼儿锦”、“蝴蝶锦”等等,其图案多为菱形、方形、三角形或回形等。
布依族的织锦花纹精致紧密,瑰丽美观。
刺绣:布依族的刺绣历史悠久。
在贵州西部镇宁、关岭一带称为雕绣,在南部望谟、罗甸一带称为姑绣。
有贵独绒、贵独粑、贵杂玛母、贵绍等数十种。
有平绣、绉绣、缠绣、挑绣等刺绣方法。
主要刺绣于服饰、被面、背带、鞋面、窗帘、手帕等。
木雕:布依族木雕艺术久负盛名,最有名的是安顺县的木刻地戏、傩戏面具。
面具以丁香木或者白杨木为材料,将圆木对半破开,用半圆弧形作刻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刚、柔、粗、细、阴、阳不同的刀法刻制而成。
此外,荔波的竹席、独山的斗笠、牙舟的陶器、惠水的枫香印染等也非常有名。
论文:背带
母爱的艺术—浅析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背带艺术的文化内涵邢璐欣摘要:背儿带是西南少数民族养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传统生活用品,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艺术精湛,文化内涵丰富。
背儿带是联接母亲和孩子的纽带,本文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背带图符与背带工艺为切入点,阐述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背带符号图腾刺绣工艺中国西南地区山峦叠嶂、气候多变,自古以来就生活着苗、瑶、侗、壮、水、彝、傣、毛南、仫佬、哈尼、布依等20多个少数民族。
由于人口众多、分支繁杂,加上地理分布广阔,各地区的民俗风情、礼仪信仰也存在许多差异,即使是同一支族群,村寨间也可能存在“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现象。
背带,即是这块神奇土地众多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背带,又称“娃崽背带”或“背扇”,中国古代称“襁”,是背负婴儿所用的布兜。
《论语·子路》中说“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其中的“襁负”便是用背带把小孩兜负在背上的情景。
“背带,就是‘辈辈相传’。
过去,绣花背带是家中妇女几人坐在一起手工制作而成,由外婆传给妈妈,妈妈又留给女儿,女儿再用它来背自己的孩子……”它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一般在婴儿满月时由外婆亲手缝制而成,随后伴随着小孩度过婴幼儿时期,直到小孩能自己走路为止,背带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也是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承载了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也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髓。
在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方式的中国西南地区,生活环境的艰辛,使得许多母亲在下地干活或者翻山越岭走亲戚和赶圩时,也要背着孩子走,形成最简单的“摇篮”。
传统背带的获取,一般婚前由姑娘自制、婚后由母系亲人(外婆、娘舅)馈赠两种来源。
在广西壮族地区,壮家小孩落地,外家必送背带,有的三朝贺生送,有的满月送,有的周岁送,行隆重的送背带仪式,整个过程包括祝酒、赞礼词和唱背带歌。
“一声喊歌唱开堂,万人齐和声同心。
此时天地动真情,此刻山水也喝彩。
布依族服饰及图案纹样浅析
布依族服饰及图案纹样浅析作者:龙岚洁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在历经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熏染,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而布依族的服饰文化则是布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布依族服饰的产生与变更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
因此,通过对布依族服饰纹样进行分析,传播布依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提高人们对布依族的认识,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关键词:布依族;服饰;文化;纹样;刺绣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124-01一、布依族服饰布依族人们多穿蓝、青、黑、白等色土布衣服。
一般以妇女装作为区别各类型的标志,册亨、望谟一带的布依族妇女,一般以大襟的青色短上衣还有长裤为主,配以刺梨花等图案围腰,戴上格子布头帕,质朴大方。
而贞丰妇女则是白色竖条纹短上衣和青色长裤为主要服饰,配上青色围腰和纯白色椭圆形盘帕,清秀典雅。
各地布依族男装为对襟短衣和长裤,老年人的服饰则更为简洁,大多为对襟长衫或短衣长裤。
2014年,布依族服饰被录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服饰是集蜡染、刺绣、挑花、扎染、等多种传统手工技艺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服饰文化。
制作服饰所用的衣料是用棉花纺织而成的,经过传统的靛染制作,染成深蓝、中蓝、浅蓝、灰、青、红、月白色等颜色。
其中深蓝、中蓝则是日常生活服饰中最常见的颜色,红色因为其染色植物的生长是有着时间限制的,一般在农历六月左右,所以红色一般只用于盛装场合。
二、布依族服饰纹样在布依族的服饰上有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一般以刺绣形式出现,所以,布依族的服饰纹样基本为刺绣纹样。
在衣物上通过刺绣进行装点,为平凡单调的服装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布依族花背带
布依族花背带
布依族花背带
几乎每一个布依族人的幼儿时期,都有这样的经历,被一个温暖厚实的背带裹着,熟睡在妈妈的背上,这个背带凝结着妈妈的祝福,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
布依族背带的制作,一般都是由孩子的母亲完成,由于背带制作过程极为复杂烦琐,有的背带在婚前就开始动手准备了。
一个完整的背带,要由很多部分组成,一般都是在各部件上绣花,全部绣完后才缝合成一整块。
背带上的图案少不了吉祥花草,这些花草来自山川田野,房前屋后,都是布依族妇女们从自然中提取,以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把它们收藏在自己的生活里。
背带里除了花草,当然还有象征着民族来源的图腾图案,鸟和鱼,在布依族的民族神话宗教经典里记录着“……百越之祖为鸟化,与鱼恋……"说明了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男性始祖为鸟,女性始祖为鱼,鱼要生活在水里。
他们的后代就是布依族。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是也证明了布依族人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吉祥的动物上,所以在布依族的背带上绣有图案化的鸟,鱼和水,是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依族服饰背带为什么是布依最纯美的绣品
>布依族工艺——背带是布依族最纯美的绣品走进罗平的八大河乡,布依族妇女奇特的穿戴真叫你眼花缭乱,尤其是布依族姑娘的服饰,更是绚丽多姿,充分显示了布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多采用自织的土布,这种布被称为“仲家布”。
经过蜡染,以色调古朴、文静淡雅,加上图案奇特,显得格外美观大方。
布依族蜡染的工艺精细,图案花纹富于变化,以叠染、折染、扎染等方法,多以线条、点状、疏密、深浅,互相映衬,染出的蝴蝶、花枝、兰草,精美淡雅,用于服饰、床单、桌布、屏风、帐沿等,既美观又实用。
布依族妇女个个都是擅长刺绣的行家里手。
刺绣是每个布依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手艺,是布依族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她们往往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绣品,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表达美好祝愿,或作为定情物,表白自己的一片芳心。
小伙子找对象时,常把姑娘刺绣手艺的优劣,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
布依族妇女中有些技艺娴熟的高手,不用图样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飞针走线,绣出各种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湖光山色,而且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在刺绣中的针法运用是多种多样的,有平绣、绉绣、辫绣、缠绣、挑绣等等。
她们在刺绣时,往往按图案需要和自己的经验来决定针法颜色的搭配,并不断创新、变化,绣出的图案多姿多彩。
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布依族姑娘和年轻妇女,把背小孩的背带看得格外重要,把背带视为凝结博大的母爱,象征着幸福、吉祥和布依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希望。
对背带的选择与构思格外慎重,讲求精巧、工整、对称。
绣一副这样的背带往
往还要拜高师,反复实践和长时间精心制作方能满意。
一些有心计的姑娘们,常常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策划、构思、制作这种背带,她们把美好的愿望,纯真的爱情,都通过银针彩线,绣入精心挑选的图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