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考研真题

华中师大历年世界史真题汇集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一)、名词解释1.金字塔(2003)2.埃赫那吞改革(2004、2005)3.埃及象形文字(2004)4.汉谟拉比法典(2003)5.楔形文字(2005)6.琐罗亚斯德教(2005)7.巴比伦之囚(2014)8.波斯帝国(2003)9.哈拉巴文明(2003)10.吠陀时代(2014)11.印度种姓制度(2005)12.印度教(2004)13.荷马史诗(2014)14.希腊化时代(2004)15.西欧城市自治运动(2003)16.伊斯兰教五功(2003)17.查士丁尼(2004)18.日本大化改新(2005)19..幕府统治(2004)20.德里苏丹国(2005)(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
(2001)2.法老建造金字塔基本原因(2001)3.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2004)4.简述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2004)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的发展变化(2003)6. 简述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2004)7.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基本特征。
(2001)8.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005)9.试述斯巴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2003)10. 简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2005)11. 试分析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2003)12.简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13.概述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演变,并分析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原因(2004)14.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4问答)15.试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004)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2014问答)17.概述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及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004)18.简述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2005)19.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2003)20.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以上例子加以说明。
华中师范835考研18年真题

2018年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数学交流数学交流,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方法、问题、思想的语言与情感的过程.也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从广义上看,数学交流就是探索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2.同化数学认知结构是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其中同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对新知识进行加工。
当新知识能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相联系,那么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扩大了它的内容,这一方式称为同化。
3.数学观数学教育中的数学观,就是指从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出发来认识和理解数学的特点。
这里既要注意凡是科学都具备的共同特点,如:观察、实验、想象、直觉、猜测、反驳、验证等,又要注意数学与其他科学共同点之间存在差异的方面,比如:凡是科学都有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特点,而数学在这些方面又有其特殊性。
4.数学抽象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在抽象性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理论的抽象性、数学方法的抽象性等方面。
数学抽象还具有理想化、形式化等特点。
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6.数学素养数学素养又称数学素质,数学能力等,不同的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界定有所差别。
一般地,数学素养是指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数学方面的品格和能力,是数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
中学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为: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一、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你认为数学兴趣和能力哪个更重要?简要说明理由。
(1)想要学好数学,兴趣和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2018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资料
第 1 页,共 2 页
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制
2、产婆术
3、修养
4、稷下学宫
5、学习策略
6、五育并举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孔子的教师观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三、论述题
1、简述知识的育人价值
2、结合具体事例,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与具体要求
3、简述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4、简述创造性地含义与培养措施
特别注明:本套试题来源于网络整理,准确性有待考察
第 2 页,共 2 页。
真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密)

1998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一、简答题(10分×5)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对内职能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2、我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形式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3、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4、英国与美国两党制比较。
5、什么是新型民主?什么是新型专政?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论述题(25分×2)1、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主要作用(非政治学专业考题)。
2、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述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政治学专业考题)。
考试科目: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简述题(10分×4)1、北约东扩2、欧洲联盟3、托尼·布莱尔4、日美新防卫合作方针二、论述题(30分×2)1、概述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试析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
1999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一、简答题:(10分×5)1、简述国家主义政治学。
2、简述福利国家及福利国家理论。
3、简述“一国两制”及其现实意义。
4、简述近代西方学者的三权分立理论。
5、简述内阁制与总统制。
二、论述题(政治学理论专业做1、2题,非政治学专业做2、3题。
)(25分×2)1、试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2、试论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考试科目: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简述题(10分×4)1、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2、欧洲共同体3、格哈德·施罗德4、1997-1998年东南亚经融危机二、论述题(30分×2)1、试述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概述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其特征。
2000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简述题(10分×5)1、简述行为主义政治学。
2、简述国家职能的两重性。
3、简述政治参与的含义及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2018年考研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真题回忆

5卡特主义
6古巴导弹危机
简答
1三环外交内容及其意义
2美苏限制进攻性武器两个阶段谈判(SALT)的内容和意义
3韬光养晦战略思想
4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
论述
1分析学术界关于美国核轰炸日本的动机的讨论,并说明核武器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评价苏联的历史地位
3分析冷战没有演变为热战的原因
政治学原理687简答政治评价的内在结构论述请结合实际论述加强党的执政本领的途径近代国际关系史883名词解释古巴导弹危机简答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论述
政治学原理(687)
简答
1政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
2政治表达的渠道
3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本质区别
4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教材外的时政内容)
5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6政治评价的内在结构
论述
1请结合实际论述政治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2请结合实际论述加强维护党的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请结合实际论述加强党的执政本领的途径
近代国际关系史(883)
名词解释洛尔科条约(这个很偏,反正我是不会)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中国教育史 1999——2004
中外教育史 1998——2005(注:2005年有两种)
德育原理 1998,2003
课程与教学论1999——2005
比较教育学2000——2005
特殊教育概论2005
教育心理学1998——2002
心理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2003——2004
国际关系史199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9——2000
战后国际关系史 2002——2008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 20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8——2005
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专业)1998——2005,2007——2008
中国民主党派史1998——1999,2001
文学概论2000
文学评论1998,2000
文学批评1999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史2001
欧美文学史1999
汉语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1——2006,2008
汉语言文字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3——2005,2007
古代汉语 2000——2002(注:2000年有两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5
毛泽东思想概论1999——2000
政治社会学 2004——2005,2007——2008
行政学基础 1998——2000(注:1998试卷名称为“法学、行政学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1999——2005(2004有答案)
法理学与宪法学2008
考试学2000,2007——2008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考研题目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简答 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短论 论911事件的影响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 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德黑兰会议 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
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每题25分)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二、短论 (100分)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2、欧洲一体化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4、国际政治行为体5、民族主义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二、论述题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博客2、把关人3、公众4、意见领袖5、财经传播6、遣唐使7、文艺复兴8、和平崛起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真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真题
699政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安全共同体
2. 新功能主义
3. 依附论
4. 霍布斯状态
5. 永久和平论
6. 预防性外交
7. 石油美元
8. 公民社会
9. 国家的理由(Raison d’Etat)
10. 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2. 简述温特为什么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成的。
3. 简述新现实主义的安全合作观。
4. 简述发展援助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
5. 简述新东方政策与两德统一的关系。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回答,每题25分,共50分)
1. 联合国际关系理论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及意义。
2. 论述当前东亚秩序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3. 论述金砖合作机制的形成、特点、影响及理论意义。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总分:2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学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
)解析:2.修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解析:3.产婆术(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言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
(NEW)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系专业基础 (政治方向)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 研真题及详解
目 录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811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综合(政治方向)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基础(政治方向)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ab44150dd36a32d73758178.png)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学制2.修养3.产婆术4.稷下学宫5.五育并举6.学习策略二、简答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4.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
三、论述1.论述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
2.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3.举例论证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及要求。
4.论创造性的内涵及培养途径。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学制答: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修养答:修养是德育方法的一种。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学习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经验。
座右铭能帮助学生抓住个人的主要问题,经常反省、长期坚持。
立志是立定人生志向,树立远大思想,使之成为个人前进的动力。
自我批评包括自我反省,是提高思想觉悟、防止不良习气影响的有力武器。
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3.产婆术答: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4.稷下学宫答: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当政时期,距今约2370年。
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
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清华大学2018年政治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完整版)

清华大学2018年政治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完整版)第一篇:清华大学2018年政治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完整版) 清华大学政治学2018年考研真题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0分*8=80)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困境同盟集体行动地区秩序独裁制联邦制二、论述题(35分*2=70分)1、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结合政治领导力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政党改革的意义。
2、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国际安全理论与实践,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创新之处。
历史综合一、名词解释(8分*10=80分)大西洋宪章“保护的责任” 9·19共同声明克里米亚战争外围现实主义洛克的政治思想《巴黎协定》集体安全协定正确义利观全球治理二、简答(15*2=30分)1.简述中国天命观的历史演变。
2.简述美国总统制的历史演变。
三、论述(20分*2=40分)1.论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历史经验。
2.回顾中美关系建交后四十年的历史,结合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中美关系的结构性转变。
第二篇: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修昔底德陷阱文明断层线相对获益简答题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理解多元安全共同体论述题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说明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第三篇:政治学考研真题政治学考研真题政原名词解释:5-8行1、公共选择2、政治选举3、政治决策4、民主集中制1、政治动机2、合法性政治社团3、国家元首4、政治协调1、政治分析的新制度主义途径2、政治社会化3、政治协调4、公共选择1、政府冲突2、政治过程3、政治租金4、政治稳定5、政治文化1、政治合法性2、有限政府3、行为主义4、威权主义5、积极自由1、利益集团2、政治体系3、经验研究4、权威主义5、新制度主义1、宪政2、民主化3、多元主义4、公共政策5、消极自由1、意识形态2、帕累托最优3、单名区选制4、历史的终结5、远离政治的自由1、治理2、个人主义3、民粹主义4、政治制度5、政治管理1、民主集中制2、司法审查3、乌托邦4、民族主义5、NGO6、危机处理1、利益2、功利主义3、理性人假说4、集体行动的逻辑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合法性2、实证主义3、以刑止刑4、群众型政党1、公民社会2、社会主义3、政治科学4、帕累托改进1、宽容2、合法性3、福利国家4、实证研究5、集体行动的逻辑1、现代国家2、超国家主义3、复合制国家4、《使民主运转起来》5、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简答: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别2、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3、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4、政治权利对政治民主的作用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部分利益的矛盾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性质1、为什么说政治权力是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2、政治决策的基本特点3、为什么说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4、试论民主的限度1、政治与非政治2、马列主义政治权利观3、如何认识经济分析方法4、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5、政治选举中心理因素的影响6、民主集中制1、经济分析方法的政治适用性2、现代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3、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特点2、政治研究科学化的意义及其局限3、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1、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试解释2、很多人将政党与社团组织称为“守关人”,分析这样说的理由3、试说明“利益分析”的合理依据1、运用政党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转型”2、“公民社会”概念成为近些年的学术热点,试述其学术价值意义3、论述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和比较1、不同权利观的划分理论2、左派和右派的区别3、国家要素说理论评论1、宽容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意义2、路径依赖是什么?对政治学研究有什么意义3、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区别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背景2、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区别3、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4、试析时代论对国际政治研究的意义1、关于政治学的古今之争1、大同思想2、协商民主的理论意义3、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知识统治”思想1、政治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3、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1、“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2、政治学研究范式的种类3、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当今法治的联系与区别问答: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2、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2、政治权力的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2、利益关系的内容和特性如何规定了公共权力的基本职能1、为什么是政府活动的公共性?怎么理解这种公共性?2、用政治实例分析论述权益、权利、权利和权威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1、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2、结合案例,论述政治现象中的利益、价值、行为、政治制度的功能的相互关系1、依据发达国家政治实践,简述现代政府的施政原则2、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知识,论述约束“公权”的必要性及对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1、辨析“民主=公投”1、简述近期学术界支持政府干预的主要观点,试反驳或论述2、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述社会公正实现的关键是什么1、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论述,为什么团体规模变大,集体行动却难以形成2、治理和统治两种理论模型的评论1、依据国际经验,论述控制政府的主要制度安排2、社群主义、公民社会、第三条道路、治理、非政府组织、社会资本这些概念有什么联系1、试论对权力制约的意义,并试举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限制政治权力的政治实践和制度2、综合大国关系分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1、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应该坚持的哲学理念2、民主是怎样与人民息息相关的1、政治研究中的人性假设2、根据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兴衰探源》中的相关分析,回答中国是否存在垄断集团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压制手段来解决问题,可以有那些制度和体制设计解决或避免垄断利益集团与国家衰败的问题。
20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汇总

20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汇总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MTI ) 基础科目英汉互译部分真题1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 ILO 国际劳工组织3 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4 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5 UNCTA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6 the Union of Myanmar 缅甸联邦7 Indian Rupee 印度卢比8 the BRIC Countries 金砖国家9 Good Year 丰收年10 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11 The Woman Warrior 《女勇士》12 Hewlett-Packard惠普科技,惠普公司13 The Other Guys《别的家伙》(美国动作喜剧片)14 Secretary of State 国务卿15 Group 20 20国集团(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汉译英1 新华社 Xin Hua News Agency2 发改委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the PRC3 审计署 National Audit Office of the PRC4 东航 China Eastern Airlines5 国家馆日 National Pavilion Day6 上海世博会 Shanghai World Expo7 环幕电影 circular-screen movie8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9 节能减排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10 商品房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11 市场营销 marketing management12 节约能源法 energy-saving act13 原生态 ecosystem14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ational program o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15 全球财富论坛 fortune global forum华中师范333教育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制2.修养3.产婆术4.稷下学宫5.五育并举6.学习策略二、简答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2.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4.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三、论述1.论述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2.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3.举例论证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及要求4.论创造性的内涵及培养途径2018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真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40分)1、危机(指危机干预模式里的危机)2、剩余性福利或残补性社会福利3、简单随机抽样4、社会互动5、社会流动6、叙事治疗模式7、操作化8、封闭小组二、简答(60分)1、简述社会行政的功能2、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3、女性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4、简述小组治疗模式5、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治疗方法三、论述(60分)1、试说明“解释者”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特点,包括主要理论,对人和社会关系的看法和社会工作过程理论,结合实务经验进行说明。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闻纸2.曾格案件3.苏报案4.四大副刊5.徐宝璜6.新生事件二、简答题1.谈谈你对弥尔顿的新闻自由的理解。
2.简述苏联新闻体制的内容和特点。
3.简述古代报纸的发展形态。
4.谈谈你对报章文体的理解。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战时新闻宣传规律的理解。
2.论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闻纸答:新闻纸(Newspaper)即报纸,是报纸“观点报”“言论纸”的对立说法。
“新闻纸”的概念由马礼逊《杂闻篇》上刊载的文章《外国书论》引入。
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新闻纸略谈》一文,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时西方一些国家报纸的出版情形。
“观点报”“言论纸”表现报纸的宣传性质,“新闻纸”代表报纸客观性原则。
2.曾格案件答:“曾格案件”是关于美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一起著名案件,是后来美国宪法里“新闻自由”的伟大开端。
约翰·彼得·曾格是纽约一个普通印刷商,1733~1734年间,他的《纽约周刊》由于披露政府腐败而遭到起诉。
1734年法庭审理此案时,当时的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主动出庭为他辩护。
“曾格案件”在人类法律史上首次奠定了两个法律原则——“新闻自由”和“陪审团否决权”。
这两个原则后来在英美的宪法中都得到确认,尤其是“新闻自由”原则,二百多年来,陆续写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
这一案件也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它在美国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以下三条基本原则:①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的不是诽谤;②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③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做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
这三条原则实际上标志着“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在美国初步确立。
随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并于1791年批准生效,美国新闻自由第一次写入宪法,其法制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