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故事—潜能生也有春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故事

—潜能生也有春天

我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同时兼教小学高年级数学课,自从我当学生时代起,由于自己的学习、思想、表现一直比较好,所以对潜能生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加之从教后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观察发现潜能生有以下的心态表现和特点:逆反心理、应付心理、恐惧心理、厌学心理、自暴自弃心理……说到底就是不愿与老师、同学更多的进行沟通;同时,自身表现、学习成绩又一贯受人歧视,嘲笑、指责,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严重不足,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心理严重,学习成绩差。在心理上表现为当自尊心差,受到挫折后,自卑心理产生并不断增强。所以在开始从教的几年里,我一直对潜能生的态度是不温不火,尽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去教育潜能生,但从未从内心感觉到潜能生转化工作的巨大作用与乐趣。一次到外班的上课彻底改变了我对潜能生的教育看法和做法,使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潜能生转化工作,并把其作为整个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去抓,影响和改变了我对潜能生转化的认识与做法。

那是在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的一天,我校五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师高老师因为有事请假让我帮他上两节数学课。因为是平行班的同科目课程,我也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当时我到五一班讲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的练习课。当我走进教室时,五一班的学生看见我后发出一阵轻松的欢呼声。上课后先进行的是复习环节的练

习,我指名提问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回答得很好接着又进行了4个小题的的计算练习,优生与中上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练习,很快练习完成了,全对,我口头表扬了学生的良好表现,一些优生的脸上现出骄傲的神色。这时我观察到一些潜能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的样子。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拓展练习。题目是这样:火柴盒长4.5厘米、宽3.6厘米、高1.2厘米,火柴盒皮的厚为0.1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求做100个这样的火柴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用一个火柴盒连续演示了三遍,让学生了解火柴盒的外盒、内盒的结构与进行计算时需要的数据。演示完后给了学生3分钟的交流与思考的时间。接着我问:“有谁愿意说一说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没有人举手,于是我点了班级前三名的名字让他们试一试,结果这三名同学也没有说出来。我再鼓励其他学生试一试时,其他学生见班级前三名都没有做对,一个个都低下了头,生怕被叫到。时间已经过了好几分钟了,课堂将要陷入冷场的局面。

在这尴尬的时刻,一个学生有点胆怯地举起了手,学生们扭头一看,发出一阵哄笑。优生更是显出不屑的表情。我一看原来是班中学习成绩最差的吴某同学,这名同学我是知道的,班级考试和测验时总是最后一名,期中期末统测时是全级最后一名。他的成绩大家都知道,吴某因为成绩差,所以平时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加之班级前三名都没做出来,他举手自然找来一阵哄笑。吴某的同桌拉着他的衣襟把他往板凳上拉。我见没有其他同学举手,就抱着让他试一试的想法,微笑

着对他说:“吴XX同学十分勇敢,那你就来试一试吧!”。

接下来吴某的表现谁也没有想到。我先让他说出外盒的长、宽、高的数据,外盒有长方体的几个面,吴某同学思索了一会儿后,准确的说出了列式:4.5×3.6×2+4.5×1.2×2,我让全体学生计算结果,在举手的同学中我让吴某第一个汇报计算结果,结果完全正确,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吴某的脸上显出一片激动的红晕,把手举得更高了。我又说:“你能用刚才精彩的表现完成求火柴内盒的表面积吗?”他点了点头,吴某伸直了腰显得信心十足。,说出了求火柴内盒的表面积的列式:4.5×3.6+4.5×1×2+3.4×1×4,其他同学积极而又快速的球出了算式的结果,接着把两次的算式相加,求出的就是1个火柴盒的表面积,100个就是再乘以100.教学的第一层目标达到了。我又进一步激发他:“你还能用其他的列式求1个火柴盒的表面积吗?”他说出了以下的列式:外盒表面积=(4.5×3.6+4.5×1.2)×2,内盒表面积=(4.5×3.6+4.5×1)×2+3.4×1×4-4.5×3.6,在吴某同学精彩表现的激励下几个平时的潜能生跳起来举手,并喊道:“老师,我说!”我趁热打铁又叫了举手的潜能生,他们又说出了不同的做法,并用自己的理解,叙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课堂效果一下子被烘托到了极致。达到了利用一题多解充分发掘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班级中的前五名学生都表现出佩服的表情。

随后我问学生:“今天课堂上谁的表现最好?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吴小强”。我又问:“还有那些同学表现的也非常优秀?”学生说出了另外几名学生的名字,学生大喊:“吴小强,你真棒!”所有的学生

自觉地鼓起掌来,掌声持续了足有1分钟。其他发言的潜能生的脸上也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吴某脸上洋溢着腼腆而幸福的微笑,面向大家鞠了一个躬,说:“谢谢”然后轻松而又满足的坐在了座位上。

开始时,谁又能想到刚才吴某完成整个练习的全过程时间用了不到15分钟,列式与答案又准确无误呢?在吴某同学和其他几位潜能生精彩表现的激励下下来的2个练习题完成的过程与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不知不觉间下课铃声响了,学生在平时的“老师再见”后加了一句“谢谢老师”,我走出教室后一群学生紧紧围在我的身后,好几个学生说:他们这一节课上得最开心,最舒服了。

走到办公室后我把今天的这一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了一遍,并思考:“这一节课为什么会成功?”结合自己在以往的公开课、示范课、赛教课的经历,尽管我讲的比较成功,成绩与效果也不错,也能受到同行的好评,但自己从来没有今天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到无比的幸福感,问题的症结在于以往的教学把潜能生作为了课堂教学的陪衬,忽略他们的知识与情感的双重需求,没有真正把他们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人,所以没有产生今日的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潜能生也不例外。但如果老师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累赘”,不让他参加学生的全过程,使其特长得不到发挥,潜能生就会错误地低估认为自己潜能,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潜能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