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
有关现代交换原理的技术

有关现代交换原理的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技术是指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实现的高效、快速和可靠的通信交换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现代交换原理技术:
1. 数字交换技术:数字交换技术通过将传输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和传输,使得通信更稳定、质量更高。
常见的数字交换技术包括数字移位、数字时分多路复用、数字频分多路复用等。
2. 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将待传输的数据分割成小块(即数据包或分组),每个分组携带有目标地址等信息,然后在网络中通过路由器等设备按照目标地址进行转发。
常见的分组交换技术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和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等。
3. 虚拟交换技术:虚拟交换技术是指在物理网络之上构建虚拟网络,从而实现多个物理网络之间的互联。
常见的虚拟交换技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和虚拟私有网络(VPN)等。
4.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指通过软件程序实现交换功能,取代传统的硬件设备。
软交换技术具有灵活性、扩展性好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的通信交换场景。
常见的软交换技术包括软交换服务器和软交换平台等。
5. 融合交换技术:融合交换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如传统电信网、
互联网等)集成在一起,实现多种通信业务的共享和互联。
融合交换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通信成本。
常见的融合交换技术包括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现代交换原理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还可能出现更多新的交换原理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交换技术在当代通信网以及在未来通信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交换要求更加快速、准确。
因而,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1、交换的概念和原理。
通信,是指信息在信息源和目的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点到点通信方式仅能满足两个用户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但是,现实中,需要在一群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因此,引入了交换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交换机,由它来完成交换的功能。
所以,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在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
2、通信网的构成和分层。
通信网是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结合信令过程、协议和支撑运行系统组成的网络。
交换设备是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设备,交换功能是通信网必不可少的。
通信网支持业务的能力以及所表现出的特性都与它所采用的交换方式密切相关。
通信网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业务层、传送层。
应用层表示各种信息的应用,涉及到各种业务,如话音、视频、数据、多媒体业务等病支持各种业务应用的通信终端技术。
业务层表示支持各种业务应用的业务网,如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据网、IP网等等。
传送层表示支持业务层的各种接入和传送手段的基础设施,由骨干传送网和接入网组成。
此外,支撑网是现代通信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撑网支持通信网的三层的工作,提供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控制和管理功能。
3、交换技术的分类以及现在使用较多的技术。
通信网目前在通信网中所采用的或曾出现的交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路交换(2)多速率电路交换(3)快速电路交换(4)分组交换(5)帧交换(6)帧中继(7)ATM交换(8)IP交换(9)光交换(10)软交换。
根据通信网支持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等。
随着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报几乎以及退出了通信网的舞台,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和领域还在应用,所以当前的通信网络,只要就是电话网和互联网。
《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

5. 9《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现代交换技术(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课程号(代码):30333330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下述内容:(1)交换在通信网的地位和作用(2)各种交换方式(3)交换技术的发展2、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下述内容:(1)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2)电话通信网(3)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4)ISDN的基本概念(5)ATM交换的基本原理(6)IP交换的基本概念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下述内容:(1)交换单元的构成(2)各种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4)No. 7信令系统(5)ATM交换技术三、教学内容:1交换概论(4学时)1.1交换的引入1.2各种交换方式1. 3,交换系统1. 4.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 2交换网络(6学时)2.1交换单元2.2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6学时)3.1概述3.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3. 3接口设备3. 4话路建立3. 5控制子系统3.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3. 7电话通信网4信令系统(4学时)4.1信令系统概述4. 2 7号信令系统4. 3 7号信令网5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6学时)5.1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5. 3.分组交换协议——Xo 25协议5, 4.分组交换机5. 5分组交换网5.6帧中继技术6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4学时)6. 1 ISDN技术的发展6. 2 ISDN的基本概念6. 3 ISDN交换技术6.4综合业务数字网7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学时)7. 1 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产生和发展7. 2 ATM基本原理7. 3 ATM交换技术7.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8IP交换技术(6学时)8.1概述8. 2 IP交换8.3标签交换8.4多协议标记交换9交换新技术(2学时)9.1软交换技术9.2光交换技术四、教材:《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五、主要参考资料:《现代电信交换》,陈锡生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现代交换原理》,金蕙文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现代交换技术》,张继荣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 月第一版六、成绩评定:期末70%,平时:习题10%;出勤10%,实验10%。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1500字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1500字现代交换技术是指在通信领域中,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或是包交换等方式的通信机制。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交换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人们带来了更高效、更快速的网络通信服务。
下面将对现代交换技术进行总结,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是指在通信发起前,建立一条连接的路径,通信期间保持路径不变的方式。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并且通信质量较好,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适用。
传统电话网络就是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技术。
2. 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将待传输的信息分成一组一组的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
这些数据包在网络中独立传输,每个包经过网络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然后在目标节点重新组合成完整的信息。
分组交换技术是目前主流的交换方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资源共享的特点。
3. 包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它将待传输的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数据包,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包交换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进行自适应,从而提高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
Ethernet和IP协议是包交换技术的代表。
4. 路由技术:路由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算法,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的过程。
路由技术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状况选择最佳的路径,并且可以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用的路由技术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
5. 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是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到共享的传输介质上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在发送端对多个信号进行合并,然后在接收端再将这些信号进行解析和分离,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传输介质的利用率,降低通信成本。
总的来说,现代交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断推动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交换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现代交换技术是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高通信效率、保障信息安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围绕现代交换技术展开论述,从交换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换技术的定义和分类交换技术是指在通信系统中,将来自不同用户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配和传递的技术手段。
根据交换方式的不同,交换技术可以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类型。
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为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数据沿着这条连接进行传输;报文交换则是将整个信息分割成一个个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每个报文独立传输;而分组交换则是将信息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
二、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换技术也经历了从传统交换机到数字交换机的演进过程。
传统交换机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技术,其主要缺点是资源占用率低、扩展性差以及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而数字交换机的出现,则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存储,提高了通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
三、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电话交换。
在电话交换中,交换技术通过建立呼叫连接,实现了电话用户之间的通话。
此外,交换技术还应用于数据交换、互联网交换、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为各种通信服务提供了支撑。
四、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未来,交换技术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和智能化。
网络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交换技术需要加强对数据传输的加密和防护,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也将趋向于智能化,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实现网络资源的智能分配和优化。
结论:现代交换技术在信息通信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通信效率,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现代交换技术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回到实践,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同时,通过实习,提高我对现代交换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培养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了解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交换、存储转接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等。
同时,我了解了主要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设备等的外观及结构,并学会了如何查看设备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
2. 学习现代交换设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规维护管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华为C&C08交换机的相关操作,包括设备的启动、配置、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同时,我还掌握了光纤传输设备OSN2000、Metrolo1000维护终端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各个设备的基本结构及构造,认识设备中的单板,并了解各个单板的作用。
3. 参观实际工程,了解现代交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实习期间,我分组参观了实际工程,了解了现代交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交换机房、传输设备等。
通过参观,我对现代交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我对现代交换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掌握了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分组参观和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本次现代交换技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交换技术(第二版)

现代交换技术(第⼆版)浙江师范⼤学《现代交换技术》主讲:曾令国第⼀章:交换技术概述课程的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本科通信⼯程专业电信交换⽅向的⼀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交换的原理和⽅法,理解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当前交换技术、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管理、使⽤、维护程控交换设备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1.1交换的基本概念1.1.1引⼊交换的主要作⽤1 点到点通信→多个⽤户之间的点到点⽹状通信→具有交换节点的多点间通信→具有汇接交换点的多点间通信。
2 容量极⼤的长途通信⽹采⽤分级的⽅式构成交换⽹。
截⾄1999年初,我国的长途电话⽹仍是五级汇接辐射式长途⽹。
六⼤交换中⼼:西安北京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四⼤辅助区:天津重庆⼴州上海●⽆级动态⽹:是指电话⽹中的各个节点交换机处于同⼀等级,不分上下级,且⽹络中的路由选择⽅式不是固定的,⽽是随⽹上话务变化状况或其他因素⽽变化1.1.2交换节点基本功能:1 交换节点能控制的接续类型P2解释⼀下:数字中继线,它的主要作⽤是向⽤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既可⽤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可⽤于传送数字化传真,数字话⾳,数字图像信号或其它数字化信号。
2 交换节点具备P21.2 交换技术分类1.2.1 模拟/数字交换1 不同标准的分类结果不同:●传输信号:模拟/数字●控制⽅式:分布/程控●传输带宽:宽带/窄带●信道占有:电路/分组2 数字通信:●模拟信号数字化(另案)●数字通信系统模型P4: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源编码: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所施⾏的变换。
莫尔斯电码,差值脉冲编码,预测编码,运动估算和运动补偿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ASCII码,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L-Z编码。
信道编码:传输中由于各种原因,使数据流中产⽣误码,信道编码对数码流进⾏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定的纠错能⼒和抗⼲扰能⼒,误码的处理技术有纠错、交织、线性内插、伪随机码等1.2.2 布控/程控交换1 布控交换(包括)●步进式:由⽤户话机的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机的接线器,属于直接控制⽅式;--步进式的进⼀步发展:旋转制和升降制,采⽤记发器来接收⽤户话机的拨号,并通过译码器译成电码来控制接线器。
现代交换技术名词解释

5,无连接方式。。 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击,而是按照每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对各个分组进行选录的分组交换称为数据报方式。这种不需要建立连接的方式。
6,IP交换。。用于ATM网上传送IP分组的技术,是目前一种典型的属于集成模型的技术应用与骨干传送网。。
7,带内信令。。在电话交换局间,在话音频带(300~3400Hz)之内传送的信令。
8,局间信令: 是在交换机或交换局之间中继线上传送的信令。
9,用户线信令: 是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的信令。
10,号码分析: 是对主叫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进行分析,以决定接续路由、话费指数、任务号码及下一状态号码等项目。
18.分散控制: 若在一个交换机控制系统中,每台处理机只能控制部分资源,执行交换系统的部分功能,则这个控制系统就是分散控制系统。
11,去话分析:分析主叫用户数据,以决定下一步的任务和状态。。
12. 宽带交换 。。以高带宽为基础,能够为公众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不同带宽需求,以快速分组交换为承载平台的交换技术
13.多协议标记交换。。 也是一种将ATM与IP相结合的技术。它基于标记交换的机制,在ATM层上直接承载IP业务。
1.转发等价类。。具有相同的转发要求(目的地,转发路径,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式。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了报文交换“存储-转发”方式,但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交换,而是把用户所要传送的信息(报文)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被规格化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
14.重叠模型。。重叠模型就是将IP当成一个网络与ATM网络互连,不更改ATM网络的协议模块,而将IP的功能层叠加在ATM上。
现代交换技术课件

和其他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节点对各个分组分别处理。 ►根据选路信息选关概念
(1)通信线路的资源共享
组合多个低速数据终端共同使用一条高速的线路 (即多路复用),以便经济有效地使用通信线路。
多路复用方法 : ►预分配资源法(预分配复用或固定分配) ►动态分配资源法(统计时分复用)
N对连接线? N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如果所有用户 都两两相连,互 连线数会很大: N×(N-1) ÷ 2
例:N=10000 连线数=50000000对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实际上,每个用户话机 只有一对连接线。
引入了一种交换设备。
电话 交换机
1.1.1 交换的引入
交换节点C
建立
传送 释放
(一)电路交换
2、多速率电路交换
其基本思路是:在传统电路交换基础上,对不同的 业务提供不同的带宽(基本速率的整数倍)。
主要特点(缺点): ►基本速率较难确定。 ►速率类型不能太多。 ►固定带宽分配,不适应突发业务的要求。 ►控制较复杂等。
(一)电路交换
3、快速电路交换
其基本思路是:只在信息要传送时才分配带宽和有 关资源,并快速建立通道,用户没有信息传输时则 释放传输通道。
①
② ③
A
④
B
(二)分组交换
(2)查表路由法 ►每个节点中使用路由表,选择从该节点到网络中所 需终点的路径; ►路由选择按照第1、2、3 ……的顺序进行; ►分组到达节点之后按照路由表规定的路径前进; ►路由表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链路容量、业务量等 因素和某些准则来建立。
《现代交换技术》课件

探讨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
云计算中的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应用
讲解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的应用。
网络安全与交换技术
1 交换技术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探讨交换技术对网络安全的挑战和机遇。
2 交换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介绍交换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3 新一代交换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数据包交换技术
解释数据包交换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
IP交换技术
探讨IP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的应用。
以太网交换பைடு நூலகம்术
介绍以太网交换技术以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虚拟化交换技术
讨论虚拟化交换技术如何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
1
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基础
介绍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技术发展趋势
分析新一代交换技术在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
结论
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 趋势
探索现代交换技术未来的发展 趋势和前景。
现代交换技术的优缺 点和应用前景
评估现代交换技术的优势和劣 势,以及其广泛应用的前景。
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课程内容,并展望未来 交换技术的发展。
《现代交换技术》PPT课件
导言
本节课程将介绍现代交换技术的重要性和目标,以及交换技术在不同场景中 的发展历程。
传统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
介绍传统电路交换技术的原 理和应用。
路由器交换技术
介绍传统路由器交换技术的 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ATM交换技术
介绍传统ATM交换技术的特 点和应用场景。
现代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原理

现代交换技术原理现代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换技术的支持。
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将信息从一个通信线路传输到另一个通信线路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交换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
本文将介绍现代交换技术的原理。
一、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组交换来实现的。
所谓的分组交换,是指将长的数据分成短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这些数据包经过分组、传输和重新组装后,才能被准确地发送到目标地点。
分组交换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建立的初期,为了实现点到点直连通信,将一条物理通路分为若干时间片,使多个通话能够同时进行。
而分组交换则是将较长的通话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在传输时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再由目标地点重新组装成完整的通话。
二、分组交换的具体原理在分组交换中,数据流首先被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必要信息。
然后,这些数据包被传输到网络中的交换节点。
交换节点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决定将数据包传输到哪个下一个节点。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需要经过多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会根据其表中的路由信息,来确定下一个节点的位置。
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可能有多条,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和链路质量,交换节点会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下一个节点。
当数据包到达目标节点后,它会被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流,并被传输到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可以是另外一个终端用户、服务器或者其他网络设备。
三、现代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前景现代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组交换的原理使得信息传输更加灵活高效,数据包可以在传输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从而提高了网络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目前,交换技术不仅应用于电信网络,还广泛用于局域网、广域网、数据中心等领域。
此外,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普及,交换技术的需求也将愈发庞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交换技术将继续优化和升级。
名词解释-现代交换技术

1、电信交换-交换是指在公共电信网络的各终端用户之间,按所需目的地来互相传递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的信息。
2、程控交换机-采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储程序控制”方式。
即把各种控制功能、步骤、方法编成程序,放入存储器,利用存储器内所存储的程序来控制整个交换机工作。
(话路子系统,控制子系统)3、分组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称为分组交换。
4、ATM-异步传输模式。
是一种信息基于信元为单位进行交换、复用和传输的方式。
IP ATM结合:重叠模式集成模式5、帧中继-是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第二层,在数据链路层上使用简化的方式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方式。
6、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
用标签来识别和标记IP分组,在网络中以标签进行交换和转发IP分组。
7、软交换-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位于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层,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核心设备。
8、T接线器-由话音存储器控制存储器两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同一时分复用线上不同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
9、空间接线器-由开关电路和控制存储器两部分组成,用于实现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的信息交换。
10、随路信令-指信令和用户话音信号在同一个信道传输的方式。
11、公共信道信令-指信令传输信道与用户数据传输信道分离,信令是在专用的信令数据链路上传送的方式。
12、话务量-反映电话用户在电话通信使用上设备数量的要求,由用户进行呼叫并且占用交换设备而形成的。
(时间范围T呼叫次数ni平均呼叫时间Si AT=∑nisi Erl 波动性周期性集中系数λ=n/T 次/T A=AT/T)13、呼损-是指交换机由于机键拥塞或中继线不足引起的阻塞概率,是衡量交换机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4、呼叫处理能力-在保证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前提下处理机在忙时能够处理的呼叫次数(输入处理分析~输出~)15、HLR-移动用户原籍位置寄存器。
最新完美版现代交换技术简介

交换机
用户接 口
用户环 线
图1.4 由一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当用户数量很多且分布的区域较广时,一台交换机不能覆 盖所有用户,这时就需要设置多台交换机组成如图1.5所示的通 信网。网中直接连接电话机或终端的交换机称为本地交换机或 市话交换机,相应的交换局称为端局或市话局;仅与各交换机
连接的交换机称为汇接交换机。当通信距离很远,通信网覆盖
尽管这样增加了交换设备的费用,但它的利用率很高,相比之
下,总的投资费用将下降。
1.1.2 通信网 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 仅由一台交换机 组成,如图1.4所示。每一台通信终端通过一条专门的用户环线 (或简称用户线)与交换机中的相应接口连接。交换机能在任意 选定的两条用户线之间建立和释放一条通信链路。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公共电话网只负责接续到PBX,进
一步从PBX到电话机的接续常需要由话务员转接,或采用特殊 的直接接入设备(DID)。
由此可见,交换机在通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
像公路中的立交桥,可以使路上的车辆(信息)安全、快捷地通往
任何一个道口(交换机输出端口)。
面向连接网络建立的连接有两种: 实连接和虚连接。用户通 信时,如果建立的连接由一条接一条的专用电路资源连接而成, 无论是否有用户信息传递,这条专用连接始终存在,且每一段 占用恒定的电路资源,那么这个连接就叫实连接;如果电路的
分配是随机的,用户有信息传送时才占用电路资源(带宽根据需
要分配),无信息传送就不占用电路资源,对用户的识别改用标 志,即一条连接使用相同标志统计占用的电路资源,那么这样 一段又一段串接起来的标志连接叫虚连接。显然,实连接的电 路资源利用率低,而虚连接的电路资源利用率高。
《现代交换技术》张中荃第三版第1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要引入交换?答:为了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节省线路投资,引入了交换的功能。
2.交换节点有哪些基本功能?答: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能控制连接的建立;能按照所收到的信号拆除连接。
3.通信的三要素是什么?答:终端、传输和交换4.交换节点有哪些接续类型?答:交换节点的接续类型:1.本局接续:本局用户线之间的接续;2.出局接续:在用户线和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3.入局接续:在入中继线和用户之间的接续;4.转接接续:在入中继线和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
5.什么是模拟信号?答: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
6.什么是数字信号?答:数字信号是指信号幅度并不随时间连续的变化,而是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
7.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哪些优缺点?答:数字通信: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传输,而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
优点: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化,以及便于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等。
缺点:所用的信道频带比模拟通信所用频带宽的多,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8.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有什么本质区别?答:模拟交换:以模拟信号为交换对象称为模拟交换,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模拟交换机。
数字交换:以数字信号为交换对象称为数字交换,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数字交换机。
9.什么是布控(WLC)和程控(SPC)?答:布控:布控就是布线逻辑控制,布控交换是利用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程控:程控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程控交换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即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10.什么是分组交换?答:分组交换: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转发”方式,但也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交换,而是把用户数据所要传送的的信息(报文)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被格式化了的“分组”进行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是指通过网络设备将信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技术和原理。
它是现代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实现高效、可靠和快速的数据传输。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在电路交换中,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一个物理连接,通信期间始终保持这个连接。
这种交换方式适用于需要实时通信、对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如电话通信。
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预分配足够的资源,无论是否实际使用,这样会导致资源浪费。
而在分组交换中,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设备独立传输。
这些数据包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信息,使得在传输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可以共享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但由于数据包之间的独立传输,可能会遇到网络拥塞和丢包的问题。
为了解决拥塞和丢包问题,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引入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和时间复用等技术。
流量控制用于控制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以保证接收方能够及时处理接收的数据。
拥塞控制则是通过采用一定的算法来避免网络拥塞,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差错控制则是通过检验和校验等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
正确性。
而时间复用则是将多个通信信道复用在同一个物理链路上,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将继续推动网络通信的发展和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现代交换技术PDF

1交换的定义:交换就是在公共网络的各终端用户之间按所需目的地来互相传递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的消息2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第一层:物理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网络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分组交换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局域网、ATM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网、IP交换技术第三层网络层/实施TCP/IP协议的web技术的内联网、软交换第三层网络层/NGN下一代网络、光交换技术第一层:物理层/高速全光网电路交换方式优点在通信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并且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
缺点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一旦电路被建立不管通信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分配的电路都一直被占用。
分组交换1优点能够实现不用类型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具有分组多路通信功能数据传输质量高、可靠性高。
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较小但比电路交换时延大交互性好。
2工作方式:虚电路方式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PVC、数据包方式虚电路特点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分组按序传送、分组头简单、对故障敏感。
数据包特点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存在分组失序现象、分组头复杂、对网络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
二者区别○1如果只传送少量的分组采用数据报方式传输效率高如果传输大量的数据分组采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效率高。
○2对于数据报方式在网络终点必须对分组重新排序对于虚电路方式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分组重新排序。
○3数据报方式单个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大虚电路方式单个数据分组传输时延小。
○4数据报方式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强3复用方式统计时分复用STDM 4分组的形成与格式图5通信协议: X.25交换网内部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X.32利用电话线接入分组网按分组方式操作经公用电话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或公用电路交换网接入PSPDN的终端的DTE和DCE之间的接口协议X.75两个交换网之间帧中继快速分组交换1条件保证数字传输系统的优良的性能计算机终端系统的差错恢复能力。
现代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是信息通信技术的一种重要方面,涉及到对信号的传输、路由、交换、控制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交换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会围绕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地阐述。
1. 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多个源点的信息经过网络中的交换节点进行路由和转发,最终到达目标节点。
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路由和交换。
路由的过程包括选择最佳的路径以及建立路径,而交换的过程则是在路由确定的路径上,将信息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两个过程,交换技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传输介质和交换方式。
传输介质是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物理媒介,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交换方式则是不同节点之间实现数据交换的方式,其主要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
在电路交换中,被通信设备建立了一条物理电路,数据则在这条电路上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传输速度快,但效率低,因为在电路占用的期间,其他通信设备无法使用电路。
在报文交换中,每个信息将被完整地发送到目标节点,这种方法效率较低,因为通信的首尾还需要各自发送一个控制字符才能完成,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量比较少和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而在分组交换中,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分组,每个分组带有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
在传输到目标节点之后,分组再进行重组,成为完整的数据。
分组交换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在一个链路上传输多个分组,由于任何时刻仅有一个节点访问链路,因此该方法利用率高,而且节点可以灵活地选择链路传输数据,也可以在传递过程中根据信息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链路。
2. 现代交换技术的类型2.1 电话交换网电话交换网是交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多年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通信系统。
电话交换网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将电话设备之间的通信线路连结成一个网络,实现了电话信息的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交换摘要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的。
它是由交换设备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
数字程控交换机是数字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及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关键设备,在通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数字交换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语言道。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引言程控交换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其中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
话路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电路、用户集线器、中继线接口、信号部件、数字交换网络以及用户处理机等部件。
中央处理系统包括三级,分为电话控制外设级、呼叫处理控制级、维护测试级。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运行处理所必需的在线程序(也称为联机程序),另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机的设计、调试、软件生产和管理的支援程序(也称为脱机程序)。
程控交换的特点是控制系统依靠事先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引导微处理器对各种信令进行适当处理,对交换网络和接口进行必要的控制。
它能明显改善呼叫的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率外,其最大优点是系统只需要通过变动软件,就能改变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添了许多方便用户的业务。
提高了系统硬件结构模块化和标准化水平,十分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更新。
(一)话路系统2.1话路系统的组成2.1.1用户级话路用户级话路是由用户电路和用户集线器组成。
用户电路是用户线与交换机的接口电路,用户线连接的终端是模拟话机,则用户线称为模拟用户线,其用户电路称为模拟用户电路,应有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的功能。
若用户线连接的终端是数字话机,则用户线称为数字用户线,其用户电路称为数字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有七大功能,分别是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译和滤波、混合电路和测试七大功能。
2.1.2用户集线器用户集线器是用来进行话务量的集中或分散的。
通常以120个用户为一群,出线为4套PCM链路。
每群有一个用户级T接线器,可以有多个用户群复接,从而将几百的用户或上千个用户共用的120条话路接到选组级。
通常将复接的用户群数称作集中比。
2.1.3中继器模拟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与其他交换机之间采用模拟中继线连接的接口电路,它是为数字交换机适应模拟环境而设置的。
对于传送音频信号的实线中继线,在模拟终端要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
对于传送频分复用载波信号的模拟中继线,要进行FDM—TDM转换,直接变成PCM数字编码。
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机与数字中继线之间的接口电路,数字中继线一般采用PCM作为传输手段,一般为PCM30/32.基群接口通常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信号,而高次群接口则逐步采用光缆传输方式。
2.1.3.1 数字中继器的作用数字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对方局送来的30/32路PCM信号分解成30路64kbit/s的信号,然后送至数字交换网络。
同样,它也把从数字交换网络送来的30路64kbit/s的信号,复合为30/32路PCM信号,送到对方局。
虽然PCM 数字中继线传输的信号也是数字信号,但它的传输码型和数字交换机内传输和交换的信号码型是不同的,而且时钟频率和相位也会有差异,此外其信令格式也不一样。
为此就要求数字中继器应具有码型变换、时钟提取、帧定位、帧同步和复帧同步、信令提取和插入、告警处理等功能,以达到协调彼此之间的工作。
2.1.4信号部件交换机需要向用户发送各种信号音,也需要向其他交换局发送和接收各种局间信号,如多频信号,这些信号都是音频模拟信号。
信号部件主要有信号音发生器、多频接收器和发送器等。
数字交换机中信号音发生器一般采用数字音存储方法,将拨号音、忙音等音频信号进行抽样和编码后存放在只读存储器中,在计数器的控制下发出数字化信号音的编码,经数字交换网络发送到所需的话路上去。
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也可通过指定的时隙(如TS0,TS16)传送。
多频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主要用于接收和发送多频(MF)信号,它包括音频话机的双音多频信号和局间多频信号。
这些双音多频信号在相应的话路中传送,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交换网络而被接收和发送的。
故在数字交换机中的多频接收器和发送器应能接收或发送数字化的多频信号。
(二)控制系统3.1程控数字交换机是在程控模拟交换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程控模拟交换机的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一中央处理器的集中控制方式。
程控数字交换机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时,各种微处理器也相继问世。
因此,数字交换机通常采用引入微处理器的多机控制方式。
采用多机控制方式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设置多级处理机,程控交换的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级:第一级是电话外设控制级。
这一级是靠近交换网络以及其他电话外设部分,也就是与话路设备硬件的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其控制功能主要是完成扫描和驱动。
器特点是操作简单,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工作量很大。
第二级是呼叫处理控制级。
它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是将第一级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通过第一级发布命令来控制交换机的路由接续或复原。
这一级的控制功能具有较强的智能性,所以这一级均为存储程序控制。
第三级是维护测试级。
主要用于操作维护和测试,它包括人机通信。
这一级需要更强的智能性,所以需要的软件数量最多,但对实时性要求低。
3.1.2 处理机的控制方式数字程控交换机采用微处理控制方式,根据处理机所在控制范围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大类。
所谓集中控制系统,是指电话交换机控制系统中的任一台处理机都可以使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执行系统中的所有功能。
它的优点是处理机能了解整个系统状态,控制系统的全部资源,功能的改变只须在软件上进行,教易实现。
缺点是软件规模较大,系统管理相当困难,且系统比较脆弱,一旦控制部件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除小容积程控电话交换机外,目前很少使用这种方式。
所谓分散控制系统,是指交换机控制系统中的每台处理机只能使用系统的部分资源,执行系统中的部分功能。
分散控制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分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多个处理机之间独立工作,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和对不同的资源实施控制,这些处理机之间不分等级,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各处理机有自主能力,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a).程控交换机各处理机处于同一级别;b).每台处理机只完成部分功能,各处理机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而各处理机之间通信接口较复杂。
c) 每台处理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只完成该处理机所承担的功能,故单个处理机上的应用软件相对简单。
d)程控交换机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
控制系统由多个处理机构成,各处理机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和对不同的资源实施控制,处理机之间是分等级的,高级别的处理机控制低级别的,协调完成整个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的功能,称为分级控制系统。
分级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a)程控交换机的处理机是按控制功能的高低层次而分别配置的。
b)每一级采用话务量分担的方式c)外围处理机采用一般的微处理器,呼叫处理机和主处理机用速率高,功能强的处理器。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程控交换系统中的硬件动作均由软件进行控制完成。
软件是运行于交换系统各处理机中完成各项功能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运行处理所必需的在线程序(也称为联机程序),另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机的设计、调试、软件生产和管理的支援程序(也称为脱机程序)。
4.1程控交换机软件的组成4.1.1呼叫处理程序在线程序可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
系统程序是交换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而应用程序包含呼叫处理、执行管理、系统恢复、故障诊断、维护管理等程序。
呼叫处理程序负责整个交换机所有呼叫的建立和释放,以及交换机各种新服务性能的建立和释放。
呼叫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功能。
1)交换状态管理:负责呼叫处理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的转移和管理。
2)交换资源管理:对呼叫处理过程中的电话外设进行调试和调用。
3)交换业务管理:负责对程控交换机的许多新交换业务的管理。
4)交换负荷控制:监视交换业务的负荷情况、临时性控制发话或入局呼叫的限制。
4.2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在程控交换机中,呼叫接续过程都是在呼叫处理程序控制下完成的。
下面是呼叫处理过程:1、呼出接续:主叫摘机呼出的检测、查明主叫类型、选择一个空闲的收号器、发送拨号音,存储块的分配。
2、接收地址信号:有软件以足够快的扫描周期来检测和识别(8ms)。
3、数字(号码)分析:根据地址的前几位判定接续去向,有本局呼叫、出局呼叫、长途呼叫、特服业务等。
4、路由选择:对应于呼叫去向的路由选择一条空闲的中继线。
5、通路选择:发码结束或本局呼叫应答后由软件通过驱动命令完成,在主叫和被叫用户间通过网络选择一条空闲通路。
6、振铃:向被叫用户发铃流,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监视主、被叫用户状态。
7、应答监视:应答识别、切断铃流及回铃音、启动计费系统。
8、通话和释放监视:通话接续、监视挂机信号、特殊处理。
9、话终释放:停止收发计费脉冲、向为拆线一方发送“释放”或“催挂”音、拆线处理。
4.2.1呼叫处理过程的状态迁移状态迁移:处理机接收输入信号,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的过程,此时需要处理机进行处理,且输入信号的激发是必不可少的。
稳定状态:在接续过程中稳定不变的状态,如空号,收号、振铃、通话、听忙音等。
4.2.2输入处理输入处理的任务是及时发现新的处理要求,并对用户线、中继线状态进行监视、检测和识别,然后将其放在队列中或相应的存储区,以便由其它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输入处理一般是通过各种扫描程序进行的。
扫描程序可分为用户线扫描程序、脉冲号码扫描程序,双音频号码扫描程序、中继线扫描程序等。
一、用户线扫描程序1、任务:检测用户线状态,由处理机分析判断,识别摘机、挂机两种事件。
2、特点:检测回路的通、断,用“1”和“0”表示;摘机检测周期一般为100~200ms,挂机检测周期一般为300~500ms。
拨号周期一般为8~10ms。
3、原理:用户线只有两种状态,摘机或挂机。
如果仅仅读取用户回路的当前状态信息,并不能判断用户是否进行摘机动作,因为当前的摘机状态可能是刚刚摘机,也可能是已摘机呼出,因此必须结合上次扫描读取的状态来判别,只有当上次为断开,这次为合,才判断用户摘机。
挂机同理。
二、拨号脉冲扫描.组成:脉冲识别、脉冲计数、位间隔扫描1、脉冲识别:检测每个拨号脉冲的到来2、脉冲计数:个数字由一串脉冲构成(范围0~9),在对脉冲识别的基础上,应对一串脉冲中的个数进行计数,脉冲计数器占4位,即PC0、PC1、PC2和PC3,其数值为20、21 、22和23(可表示0~9)3、位间隔识别:识别两位号码之间的间隔;原理是在一定时间内无有发生脉冲变化(三)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发展与趋势近年来,程控交换机在控制方式、程度软件、话路网以及接入业务等方面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