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反思
关于端午节社会教案反思中班
关于端午节社会教案反思中班随着国内教育的改革发展,注重社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社会教育中,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本文将以端午节社会教案反思为主题,探讨中班学生在端午节社会教育中的应有表现。
一、教育目标记住古人的丰功伟绩、倡导勇敢和公正精神。
二、策划过程1.教育内容端午节的来历、起源、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等。
2.教育方法+简单易懂+生动活泼+强调分组合作+让孩子们分组绘制各种端午习俗的图示、制作传统的粽子等3.教育步骤(1) 清晰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底蕴,给学生带来丝毫不同于常人的贯彻精神和重视敬仰先贤的心里。
(2) 诱发学生参与,开展多样的团队活动,让学生们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3) 建议让学生比较各种习俗的特点、文化表现和反映象征物。
(4) 借用教学手段的形式,使其合理整合课堂与涉外教育分支,比方团体讨论、小组分析、手工实践、展示交流等。
三、教育过程在端午节这天,中班的小朋友们早早地就兴奋起来了。
他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重温端午节的故事、如何包粽子等活动,不断地深入到丰富的端午文化世界里。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慢慢地回忆了端午节的成立、象征物及各种传统习俗。
他们非常感兴趣地观察各种这类习俗,并自愿加入粽子制作小组,对于粽叶的分配和制作粽子每个步骤都特别认真。
这些小朋友们在这个活动中,不单有了勇气、大胆和自信的面部表情,也获得了一个合作帮助的群体,也收获了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的荣誉感。
四、教育效果小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的升华,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不同于他们以往的观念。
这次活动既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兴致,有助于培养小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且在实践中,让小朋友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勇于尝试、尊重传统”的理念和价值。
综上所述,本次教育的策划过程和教育目标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它通过多方位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切实了解端午文化,进一步创造了“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立体展示”的教育途径。
幼儿园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反思二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反思二篇《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反思二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篇一】活动目标: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
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
大家一起来。
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
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
中班端午节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
中班端午节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已经开始进入社会生活。
因此,社会领域的教育在中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认知、社会意识、人际交往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在中班端午节教学中的社会领域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一)教育目标通过端午节教学,我希望幼儿能够: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民俗和文化知识;2.认识中国古代诗词和形象画作品;3.探索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5.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6.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2. 教学内容:(1)端午节是什么,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中国古代的龙舟赛、吃粽子等传统节日习俗。
(3)经典诗词:“锄禾日当午”、“天门中断楚江开”。
(4)儿歌、故事及绘本阅读。
(5)手工制作:粽子、五彩绸带等。
(三)教学活动1.引入环节:(1)听经典诗词:“锄禾日当午”,了解端午节是什么节日。
(2)利用教具和幻灯片等,向幼儿展示端午节的传统民俗套路和形象画作品。
2.主体环节:(1)通过绘本、儿歌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2)通过制作粽子等手工活动,让幼儿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
(3)通过给幼儿看龙舟赛视频等方式,让他们了解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场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4)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锻炼其观察力和领悟力。
3.总结环节:(1)通过双语教学等形式,让幼儿回忆端午节教学内容,加深他们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
(2)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增强幼儿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反思从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利用全身心的感受来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
幼儿的认知需要不断地感官刺激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感官认知和体验能力。
端午节社会教案及反思中班
端午节社会教案及反思中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
中班的学生正处在了解文化传统的开端,端午节也成为了他们学习的一部分。
在中班的端午节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除了教授学生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外,更加注重的是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感受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要让学生从中反思和探索更深层次的信息。
一、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历史和传统习俗。
2.学习制作粽子和剪纸等端午节特色手工。
3.通过学习端午节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爱国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社交技能。
5.在中班学生中传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文化知识的介绍,包括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端午节特色手工制作,如制作粽子和剪纸等工艺品。
3.端午节习俗游戏,如吃粽子、赛龙舟、爬高山等活动。
4.分享和探讨学生与家庭庆祝节日的实践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5.游戏和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和反思,加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式1.小组合作模式:利用小组合作与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
2.鼓励自由探索:师生都可以参加制作端午节的特色食品和手工,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3.情景教学方式:用图文展示、视频播报等形式来介绍端午节文化背景和实际运用。
4.轮流实践的形式:利用轮流讲解与互动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和家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老师们设置了各种不同的端午节活动,如制作粽子和剪纸等特色手工,比赛龙舟、猜歌谣、爬高山等游戏。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增强学生的文化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全班学生的统一教育不够,对探究的引导和培养不充分等。
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将不同形式的任务结合起来,创造出多元化的学生体验。
贴近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评估和独立创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习得知识,长期记忆和掌握。
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及反思总结
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及反思总结一、教案概括教学内容:中班社会端午节授课时间:2021年6月21日授课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特点;2、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学会品尝粽子;3、通过制作龙舟和赛龙舟游戏,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通过观赏、辨别及制作五彩线,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黑板、彩笔、五彩线、胶水、麻绳、竹签、白纸、笔刀、剪刀、粽叶、糯米、红枣、豆沙、蛋黄、葱、盐、香叶。
教学过程:一、认识端午节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一个航海和龙舟竞渡的日子。
2、展示端午节相关物品:端午节有许多特有的食品,比如说粽子,让幼儿看看粽子,感觉粽子外形,猜猜粽子里面的馅料是什么。
3、观看端午节舞龙舞狮视频,了解端午节与龙舟竞渡的联系。
二、制作龙舟1、带幼儿们制作简易龙舟;2、给幼儿们分享关于龙舟竞渡的文化知识。
三、赛龙舟游戏1、分组比赛:将幼儿分为两组,利用制作的龙舟,进行赛龙舟游戏。
2、比赛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加强沟通协作,体验团队协作且锻炼体能。
四、制作五彩线1、引导幼儿们观看五彩线素材,进行讨论和归纳。
2、帮助幼儿们剪好纸片,粘上五彩线,向幼儿们介绍五彩线的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步骤。
五、制作粽子1、让幼儿们亲手动手做粽子,感受端午节的味道;2、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学习形状以及材料。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在评估时有一定难度,因为幼儿有时还没充分学会参与合作的技能,如果要求太高,会令幼儿感到压力;所以需要做好个案分析,制定不同课程的目标,一步一步提高幼儿的能力和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活跃起来,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更多知识,这也是游戏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3、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式教学模式,让幼儿们参与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身心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慢慢地学习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同时也将幼儿的积极性发扬光大。
社会活动端午节活动反思(5篇)
社会活动端午节活动反思(通用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活动端午节活动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活动端午节活动反思1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从而敬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初步知道了端午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等。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粽子,孩子们对包粽子颇感兴趣。
但是,由于地域关系,其他的习俗在我们这边不多见。
孩子们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由于本次活动是属于知识系列的活动,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活动前期我就给孩子们讲述了关于屈原的故事,以及为什么端午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活动中我还准备了两段关于端午的动画视频,还准备了粽子,香包、艾叶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印象更深刻。
活动前部分我利用幼儿熟悉的粽子导入活动,幼儿都能和我很好的互动,看视频动画环节却没有我预想中的好,我想是因为故事动画对于小班幼儿过深奥,而我认为对幼儿前期经验铺垫得还不错,但实际小班幼儿还不能记住,所以之后的提问就没有幼儿能回答出来。
我想不是所有看视频的效果会比口述故事好,因为在口述故事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调整讲述故事的节奏,还可以在讲述中与幼儿互动,以便掌握幼儿的理解情况。
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幼儿了解,不需讲得太细,由于时间原因,我省略了学习端午儿歌部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幼儿的互动机会,我想加上效果会更好。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本班年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另外教师的组织语言及提问也更应贴近幼儿,让幼儿更易理解,才会有课堂良好气氛,达成活动目标。
社会活动端午节活动反思2《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
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
中班关于端午节的社会教案反思
中班关于端午节的社会教案反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民俗节日。
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是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中班教学中,如何设计端午节的活动和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意义,需要教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在此,笔者通过对中班端午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反思和建议。
1.缺乏对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讲解在班级内进行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在活动前教师需要进行对端午节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传统华人节日的起源、由来、习俗和庆祝方式等。
可以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介绍传统的粽子制作方法、介绍传统龙舟竞赛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热情。
2.缺乏多样性和创意的端午节活动传统的端午节活动有赛龙舟、挂艾草、包粽子等,但这些传统的活动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多样化和创意性的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制作粽子的比赛、做艾草的手工活动、龙舟竞赛模拟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
3.缺乏家庭参与和社会参观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更具有意义的是家庭的参与和社会的参观。
让家长给孩子们制作可爱的龙舟、粽子,或者让父母到学校里教孩子们包粽子等活动,既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又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
同时,可以安排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有关端午节的展览和博物馆,为孩子们提供更广泛和深刻的学习经历。
4.活动设计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在中班端午节教学中,活动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兴趣、爱好等个性化因素进行设计,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策划活动。
可以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游戏化的元素,如利用歌曲、动画等加强效果,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5.缺乏跨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跨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将端午节与阅读、数学、物理等课程联系起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力。
如可以利用绘画、模型等制作端午节相关的手工活动,包括粽子和艾草的制作、龙舟比赛、过水等等,生动而不失乐趣。
中班社会活动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反思教案反思:端午节经过这次的端午节教案活动,我感到收获颇多。
通过活动的准备和实施,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也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我提前收集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并对课堂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案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课堂讲解、游戏、手工制作等,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能够以最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
其次,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展示端午节的文化特点、传统食品、历史故事等内容,我让学生对于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而在游戏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参与其中,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然而,我还是要反思一下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课堂时间的紧张性,导致有些活动无法充分展开。
其次,在引导学生交流方面,我并没有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这给一些学生营造了被动学习的环境。
最后,在活动安排上,我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更加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孩子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对于以上不足,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进。
首先,我会提前安排好活动的时间,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
其次,在引导学生交流方面,我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最后,我会更具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有趣的活动内容,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的教案活动,我认识到教育是对孩子们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使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想知道的端午节》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如屈原的故事等。
2. 端午节习俗: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3. 动手制作:教幼儿制作端午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粽子、龙舟等。
4. 节日体验:组织幼儿进行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如模拟赛龙舟、品尝粽子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端午节的习俗图片,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节日特点。
3.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端午节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与节日体验活动,增加对节日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端午节相关图片、手工材料、粽子、艾草等。
2. 环境:布置充满端午节氛围的活动室。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端午节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并体会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 讲解:展示端午节相关图片,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3. 动手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端午节手工作品,如粽子、龙舟等。
4. 节日体验:组织幼儿进行端午节习俗体验活动,如模拟赛龙舟、品尝粽子等。
5. 总结: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端午节的感受,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充分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中班社会《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附反思
《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2.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教学准备1.课件:端午节来历、习俗、图片等。
2.粽子、艾叶、香囊等实物。
3.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们对端午节有什么了解呢?生1:我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生2:我还知道端午节要挂艾叶。
生3:我听说端午节要赛龙舟。
师:很好,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我想知道的端午节》,看看端午节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习俗。
2.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师:我们来看一下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在战国时期因为国家破亡,悲痛欲绝,投江自尽。
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人民为了防止鱼虾侵食屈原的遗体,便划船出去寻找,并投入粽子喂鱼。
从此,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有甜的、咸的、肉的等多种口味。
(2)挂艾叶:艾叶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在门前悬挂艾叶。
(3)佩香囊:香囊里装有香料,香气浓郁,可以驱邪避疫。
(4)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源于寻找屈原的传说。
3.实物展示师: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实物,请大家仔细观察。
(1)粽子:这是粽子,你们可以摸一摸,闻一闻,感受一下它的形状和味道。
(2)艾叶:这是艾叶,它有特殊的香气,可以驱邪避疫。
(3)香囊:这是香囊,里面装有香料,香气浓郁。
4.制作香囊师: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囊,体验一下端午节的习俗。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教学反思三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教学反思三篇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教学反思三篇适用于中班的端午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吧。
【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与幼儿交流,说出端午节的名称和日期。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与幼儿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与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端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因此确定这一天为端午节。
(2)交流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带香囊或五彩线。
提示幼儿可用语言表达、图片绘画、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这些习俗。
二、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1.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师: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幼:粽子,龙舟(船),香袋……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幼:水/酒……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组织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端午节各地风俗,获得更多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着名的诗人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
)教学反思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但对于幼儿来讲还比较陌生,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
中班教案端午节反思(精品7篇)
中班教案端午节反思(精品7篇)中班教案端午节反思篇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2、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3、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二、活动准备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4、端午美食三、活动建议1、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中班教案端午节反思篇2一、活动背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富有民俗传统文化的节日——端午节,今年是6月12日。
端午节的起源起初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在现代生活当中,更重要的是象征着吃粽子,喝黄酒,插蒲子叶等,满足人们"驱邪,消毒,避疫"的心理,另外也是为了庆祝节日的欢乐气氛,因此,根据这一节日特点,特制定本促销方案提高超市利润和知名度。
二、活动时间20--年6月6日~6月12日三、活动内容现场粽子促销活动时间:20--年6月6日~11日活动方式:卖场堆头陈列、捆绑销售、够买搭赠、免费品尝、现做现卖1)当天购物金额数每满20元可获赠超市提供的优质粽子一个,依此类推,多买多送2)结合端午节特点,粽子、皮蛋、盐蛋、绿豆糕等食品提供特价销售,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单品80个左右,其中食品40个,非食品15,生鲜20个。
部分商品限时限量抢购。
粽子、盐蛋皮蛋礼盒端午节前三天采取“大甩卖”销售。
闻香识粽子活动时间:6月11日—12日活动内容:凡在6月11日—12日促销时间内,在本超市一次性购物满55元的顾客,凭电脑小票均可参加《闻香识粽子》活动.活动方式:在超市消费满55元的顾客可凭小票到超市前台报名参加比赛,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参赛选手发放一个眼罩,比赛分组进行,每组5人,比赛开始时选手将双眼蒙住,通过粽子的香气分辨粽子的馅料,规定时间内闻出最多的获胜,比赛取前三名发放礼品。
关于端午节的社会教案中班反思
关于端午节的社会教案中班反思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中班老师在本次社会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和任务,引导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懂得做一个爱国爱家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社会教学中班反思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在社会教学中,老师引导孩子们学习了端午节的起源故事,讲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民间传说中的龙舟竞渡的有趣故事。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孩子们了解到了我国近世以来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知道了这个节日对于人们的意义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孩子们的文化经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在认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同时,老师还让孩子们学习了端午节的习俗,比如一起包粽子、做艾草人,了解“五毒”、“五谷”等传统文化元素,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自己的文化,知道简单而实在的生活之趣。
另外,老师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模拟体验龙舟竞渡,让孩子理解到参与其中需要的协调和团结精神,也让他们学会了竞争,试着去认识与接触别的文化元素。
三、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意识此次社会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孩子们是否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习俗,更多的是要看老师是否能够不断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如: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的责任、端午节习俗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团结与合作、包容和自我认识等等。
这样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文化内涵,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整个教学的反向联系最后,老师将学习端午节和竞渡活动的反向联系,配合小组讨论和总结,引导孩子们全方位深入理解。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味着孩子们不仅会了解端午节的文化,也了解龙舟比赛的文化体现,同时意识到一些冲突中蕴藏的互助和团结精神,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本次的社会教学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端午节的文化和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一些方面。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想知道的端午节》
《我想知道的端午节》一、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故事。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端午节的内涵,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端午节相关图片、视频、实物等。
2.端午节习俗体验材料(如:粽子、艾叶、香囊等)。
3.端午节故事书籍。
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端午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激发幼儿兴趣。
2.主题活动(1)端午节的习俗①教师展示端午节习俗的实物,如粽子、艾叶、香囊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②教师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等,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庆祝方式。
(2)端午节的传说①教师讲述端午节传说故事,如《屈原投江》、《白蛇传》等。
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端午节的手工制作①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绳子、剪刀等。
②教师示范制作香囊、粽子等端午节手工艺品,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2)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与同伴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五、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实物、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面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
(2)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在动手制作中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不足(1)在讲述端午节传说故事时,部分幼儿对故事情节理解不够深入。
(2)手工制作环节,部分幼儿操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3.改进措施(1)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幼儿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在手工制作环节,可以提前准备好不同难度的制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3)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反思
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反思在设计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时,我秉持了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目标。
通过多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互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培养其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参与。
在整个教案中,我给予了幼儿充分的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将他们作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讨论端午节的内容。
同时,我也注重了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任务,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只注重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制作粽子的活动中,我只注重了幼儿是否能按照步骤正确操作,而忽略了他们对于制作粽子的兴趣和乐趣的追求。
这使得部分幼儿对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我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固化思维。
例如,在了解端午节习俗的故事讲述环节中,我选择了固定的故事内容和传统的表演形式。
虽然这样可以确保幼儿对习俗有所了解,但同时也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给他们设置了过多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在学习端午节习俗时,我要求幼儿能够记住各个习俗的具体内容和先后顺序,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可能过于困难。
这导致了一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惑和挫败感。
从以上发现中,我认识到在设计中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活动选择和准备中,我可以尝试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感受和兴趣,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选择和表达的空间。
例如,在制作粽子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和包裹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我还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传统节日的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故事讲述环节中,我可以鼓励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和表演,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幼儿园了解端午节教案反思中班
幼儿园了解端午节教案反思中班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2. 能够认识、运用端午节中的一些文化符号。
3. 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与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记忆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2. 能够辨识、运用端午节中的一些文化符号。
三、教学难点1. 进行幼儿园的文化传承。
2. 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知识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端午节,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宣传栏和课堂布置得有节日气息,幼儿在进入教室的时候可以自然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从而引导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
2. 学习内容(1) 讲述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教师可以通过分组传达的方式和趣味化的语言,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并请幼儿通过听故事和看图来了解端午节的原因和历史。
这样可以切入幼儿的认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端午节文化的内涵。
(2) 探究端午节中的文化符号在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认识端午节中符号的含义。
例如,我们给端午节包粽子,粽子里面都有哪些东西,为什么要包粽子等等。
3. 教学方法(1) 群体教学法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主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讲解时,采用群体教学法,可以使其全体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和分享,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
(2) 活动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活动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幼儿培养其注意力、思维和动手能力等,同时也可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问幼儿,帮助幼儿发掘和表达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能力,在师生互动中,让幼儿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其潜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纠正语言表达上的错误。
5. 教学反思本次端午节教案反思的中班幼儿的学习成果确实不错,幼儿们对端午节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了,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并能够识别和使用端午节中的一些文化符号。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听故事和看图尚不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端午节社会教案反思中班下学期
端午节社会教案反思中班下学期在即将进入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对端午节社会教案进行一次反思,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对历史的追忆和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学校在中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我对端午节社会教案的反思和改进方案:一、教案的优点1.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端午节这一国家重要传统节日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 培养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教案中的手工制作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 增加了班级凝聚力。
教案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助互学活动,能够促进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增强班级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案的不足1. 缺乏文化解读。
教案中只对端午节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讲解,并未深入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导致学生对端午节的理解仅限于形式和表面。
2. 学习内容单一。
教案中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手工制作和节日活动上,缺乏与课程其他内容的深度融合,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3. 缺乏教学策略。
教案中未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策略,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三、改进方案1. 针对教案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增加文化解读部分,在介绍端午节的同时,对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节日传统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端午节的含义和价值。
2. 为了更好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增加综合素质教育,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教案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
3. 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端午节社会教案的反思和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帮助他们形成热爱祖国、尊重传统和文化积淀的美好品质和人文素养。
中班端午节社会教案及反思
中班端午节社会教案及反思中班端午节社会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制作粽子的方法。
3.了解传统食品粽子的做法和食用方法。
4.领略到端午节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5.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和制作粽子的方法资料。
2.教具:粽子材料(糯米、肉馅、鸡蛋、干贝、腊肉、豆沙等)、蒸锅、火炉、粽子叶、粽子绳子、刀、板等。
3.环境:幼儿园教室和厨房。
三、教学过程:1.引入:以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2.讲授:教师向幼儿展示粽子的材料并介绍各种材料的用途,然后向幼儿介绍制作粽子的方法以及食用粽子的方式和文化。
3.制作:(1) 将糯米泡发。
(2) 制作肉馅、豆沙等馅料。
(3) 将粽子叶煮软。
(4) 制作粽子:将煮好的粽子叶捧成漏斗形。
在里面放一勺糯米,一勺馅料,再加一勺糯米,压实捏紧口子用绳子捆起来。
(5) 蒸熟。
4.操作: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组操作,让他们着手制作粽子,从洗米、入馅、包粽子、蒸煮到品尝。
5.总结:请幼儿总结自己制作粽子的感受,并把粽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育活动,我发现幼儿们都对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并对制作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现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意识。
可是,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幼儿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容易发生意外,这也提醒我在安全教育方面需要更加重视。
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本身的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和感受来学习,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同时我的教材、教具等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更新,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活动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反思中班社会活动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活动重点难点,活动流程,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我想知道的端午节教案吧。
设计思路:
端午节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陌生的,孩子知道比较多的知识点都是围绕粽子展开的,对节日本身的来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以往的节日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节日意识都相对比较薄弱,知识量也比较小,通常老师采用的方式也是灌输式的,希望通过老师的说,能够让孩子了解节日,知道节日,但往往效果不佳,针对这种状况,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FLASH《屈原的故事》
2、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
3、录像:包粽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活动难点:知道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活动流程:
故事导入----展示介绍----品尝交流----包粽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提问: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人们过端午节纪念谁?
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
2、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二、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展示幼儿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
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录像:包粽子,了解、认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提问: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
(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
3、完整观看录像:包粽子
讨论:你看到人们是怎么包粽子的?
三、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1、把你带来的粽子请好朋友尝一尝,看看你们的粽子有什么不一样?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
活动反思:
在近期的业务学习中,园长曾指出我们老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缺乏时代性和时尚性,活动设计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确平时可能过分地依赖“学习”一书,把以往比较重视的节日教育等方面都抛之脑后了,有的时候也只是在晨谈活动中偶尔提起一下,
以为孩子记住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就行了,却不曾想到,就在这一次次不重视中,孩子丧失了无数获取知识,增强名族自豪感的机会。
因此,趁端午节来临之际,赶快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做法,设计并实施了这样一次端午节活动。
其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当老师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不误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动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寻找到一些课件,希望通过这些资料,让孩子更好地获取到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整个活动,因为自己事先做的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对孩子的回应比较游刃有余,同时对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较到位。
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涵盖的知识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每一个点并没有挖得很深很透,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环节最后我没有实施,把它当做之后的一个延伸活动来进行。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兴趣很高,能够投入到活动中,通过这个活动,他们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过程,这两个点是他们比较关注的,我想如果把这些环节设计成几个小活动,可能会更好,毕竟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在一个活动中解决太多的问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