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型空气制动机

合集下载

车辆制动装置-第五章 104阀

车辆制动装置-第五章 104阀

17
高铁学院
二、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
1.104阀的作用
充气缓解、制动、制动保压三个作用
1)充气缓解作用的形成
容积室压缩空气 ——大气; 作用活塞5下移—— 制动缸排气——大 气。
18
高铁学院
二、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
1.104阀的作用
充气缓解、制动、制动保压三个作用
1)充气缓解作用的形成
副风缸充气速度由压力 风缸的充气速度通过充 气部的动作来控制, 制动缸压力的缓解作用 是由容积室的缓解作用 通过均衡部动作来控制 的。
作用部
中间体
充气部
104分配阀
主阀
均衡部
紧急阀
局减部
紧急增压阀
27
高铁学院
一、104型分配阀组成
中间体 紧急阀
28
主阀
高铁学院
中间体
一、104型分配阀组成
螺堵 主阀垫
紧急阀
紧急阀垫 双头螺柱
29
滤尘器
主阀
高铁学院
1.铸铁、长方体、4个吊耳 2.三个气室+若干通路
二、中间体
G——压力风缸,(φ19) L——列车管,(φ25)
制动缸的增压制动是由容积室的增压制动通过均衡部动作来
控制的。
22
高铁学院
二、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
2)制动保压作用 两部分:作用部保压,均衡部保压
制动管停止充气——主 活塞自重下移——切断 压力风缸——容积室— —作用部保压
23
高铁学院
二、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
2)制动保压作用 两部分:作用部保压,均衡部保压
容积室停止充气—— 作用活塞下移——切 断副风缸——制动缸 停止充气——均衡部 保压

104型制动机

104型制动机

移动,构成不同的气路,产生充气、局减、制动、保压、缓解等作用。

主活塞包括主活塞杆、主活塞压板、主活塞膜板、主活塞及密封圈等零件。

滑阀由翅形滑阀弹簧压紧在滑阀座上,并嵌于主活塞杆上、下两肩之间,滑阀与主活塞两肩之间沿轴向有4mm间隙。

节制阀嵌在主活塞杆上的节制阀槽内,由节制阀弹簧将其压紧在滑阀背面的节制阀座上,节制阀随主活塞同步移动,配合滑阀实现分配阀的各种作用。

稳定装置安装于主活塞杆尾部的内腔,由稳定杆、稳定弹簧、稳定弹簧座和挡圈组成。

稳定杆的顶部与滑阀下端面相接触,由于稳定弹簧有—定的预压力,使得制动管的轻微压力波动不会引起节制阀、主活塞动作,防止制动管的轻微压力波动引起主活塞动作而产生自然制动或自然缓解。

(2)充气部:充气部的功能是控制对副风缸与工作风缸的充气速度,使它们保持—致,并防止副风缸压力空气逆流。

充气部由充气止回阀部和充气阀部两部分构成,充气止回阀上方通充气阀室,充气止回阀下方通主活塞上部,即与制动管相通,当其下方制动管压力高于上方压力时,充气止回阀被“吹起”离开止回阀座(“吹开”),制动管压力空气流人充气阀上部。

当充气阀开启时,即可向副风缸充气。

副风缸充气结束时,则充气止回阀在上方空气压力和止回阀弹簧作用下关闭,可以防止在制动减压时副风缸压力空气逆流人制动管,造成局部增压,影响制动作用甚至造成自然缓解。

充气活塞下方通工作风缸,上方通副风缸,当工作风缸压力高于副风缸压力时,充气活塞被顶起,充气活塞顶杆顶开充气阀,于是从充气止回阀来的制动管压力空气经开放的充气阀口充人副风缸。

当副风缸与工作风缸压力接近相同时,在充气活塞、充气阀的自重及充气阀弹簧作用下,充气阀下移关闭阀口,停止了制动管向副风缸充气,这样即协调了副风缸与工作风缸充气速度。

(3)均衡部:均衡部的功能是根据容积室的压力变化,控制制动缸的排气、充气和保压作用。

均衡部由均衡阀(作用阀)部和均衡活塞部两部分构成。

均衡阀与均衡阀杆用销子联接,以使均衡阀动作灵活,容易与均衡阀座关闭严密。

104型电空制动机

104型电空制动机

104型电空制动机研制单位:中国铁道铁科院铁科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功能:在列车实施制动、缓解操纵时,编组中每辆车的制动、缓解、保压等过程同步进行,能够减少制动和缓解过程中的列车纵向冲动,提高旅客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同时,可获得比空气制动机快的制动波速和缓解波速,缩短制动距离。

列车具有阶段制动和阶段缓解的作用。

采用自动作用的制式,具有良好的电转空和混编性能。

当电空被切除或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转换为原空气制动的各种作用。

提高了列车操纵的灵活性。

104型客车电空制动机结构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

主要特征: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机的作用方式仍为自动作用式,其主要由机车电空制动机和客车电空制动机两部分组成。

机车电空制动机以原有的JZ-7空气制动机或者DK-1电空制动机为基础,通过增设一些控制或转换装置来实现。

客车电空制动机则以国内主型制动机的104型空气制动机为基础,通过增设电磁阀、电空阀座、缓解风缸等组成。

增加的制动电磁阀提高了制动波速,实现全列车制动的同步性;增加的缓解电磁阀提高了缓解波速,实现全列车缓解的同步性;增加的保压电磁阀实现了列车的阶段缓解的性能。

应用范围、研发历史和市场推广情况:适用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准高速列车、提速客车等。

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技术于1985年列题;在方案讨论中,决定采用自动作用式,并规定了方案的原则和技术条件;1986年,87年间进行了客车、机车电空阀车间导线连接器、继电控制箱、电磁阀的研究试制;1988年1月,8月完成了室内20辆电空制动机的安装调试试验,机车、客车的单阀试验,以及列车试验工作;1988年8月,11月在郑州铁路局的郑南车辆段、郑南机务段同时进行了电空制动机在客车和机车上的装车工作,共改装客车20辆(287/288车底)、机车两台(北京型内燃机车,JZ-7制动机),并完成了对单车、单机的调试工作;同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287/288次运用列车上正式投入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同郑州铁路局一起制订了“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机运用检修办法”、“机车、客车电磁阀检验办法”、“电空制动机运用考核管理办法”以及“机车、车辆的验收技术标准”等文件。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一、构造
(2)电磁阀 二位三通电磁阀,“二位”即得电 位和失电位,“三通”即它可以控制三 条空气通路,其中中间通路与上通路为 常闭通路,中间通路与下通路为常开通 路。电磁阀中通路最小为φ4 mm。
当电磁阀得电时,动铁芯下移并 推动顶杆向下移动,给排阀开启上阀口, 而关闭下阀口。当电磁阀失电时,线圈 停止励磁,动、静铁芯之间不再有吸力 存在。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第二节 104型电空制动机
104型电空制动机是在104型空气制动机的基础上增设电 磁阀安装座(包括三个电磁阀),一个40 L的缓解风缸和车 端导线连接装置等组成。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一、构造 (1)电磁阀安装座 电磁阀安装座主要由座体、 止回阀、止回阀弹簧、止回阀座、 止回阀盖、Φ2.0缩孔堵、电磁 阀盖等组成。 电磁阀安装座上方的止回阀, 为副风缸向缓解风缸充气之用。 但当副风缸压力低于缓解风缸压 力时,缓解风缸内的压力空气不 能向副风缸逆流。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3. 制动保压位 当施行电空常用制动而制动管减压量达到要求时,制动导线失电,制动电磁 阀ZDF失电,该电磁阀内的空气通路被切断,于是制动管停止排气。
4.制动后的缓解位 5.制动后的阶段缓解位 6.紧急制动位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制动装置
二、104型电空制动机综合作用
1.充气缓解位 三个电磁阀均不得电,常开的保压电磁阀使容积室压缩空气排大气的通路畅 通,即容积室压缩空气→d3孔→保压管→保压电磁阀→大气。
第十章 F8型及104型电空动装置
2.常用制动位(电磁阀得电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制动管的减压量。) 当司机施行电空制动时,制动导线得电,列车中各车辆的制动电磁阀ZDF得 电。制动管压力空气除通过机车制动机中的中继阀排人大气外,还通过每辆车 上的制动电磁阀→φ2.O缩孔堵→安装座排气口排人大气。

6第3讲104空气制动

6第3讲104空气制动

(二)104阀作用原理
104型制动机有四个作用位置:充气缓解位、常 用制动位、制动中立位和紧急制动位。
1、充气缓解位(产生三个大动作)
初充气缓解时,列车管压力空气经由截断塞门、远 心集尘器进入中间体内后分为两路: 一路经滑阀气孔向压力风缸(也称工作风缸)充气; 一路经充气活塞向副风缸充气。 同时,由于容积室压力减小,制动缸压力推动均衡 部活塞下移,制动缸放气缓解。
3、制动保压作用
(1)由于制动管与滑阀室压力平衡,截断 了压力风缸向容积室的充气。
(2)由于压力平衡,均衡部关闭了副风缸 向制动缸的气体通路,制动缸保压。
制动管保压 主阀上下压力平衡;容积室风压 工作风缸平衡 容积室 制动缸平衡
(3)自动补风作用:
当制动缸因漏泄等原因压力下降时,均衡活 塞上侧的压力下降,均衡活塞两侧作用力失 去保压位的平衡,均衡活塞下侧的容积室压 力推均衡活塞上移,重新顶开均衡阀使副风 缸向制动缸充气。当制动缸压力恢复到与容 积室压力的重新平衡,均衡阀再—次关闭, 实现了制动力不衰减的性能。
电空制动采用五线制,即常用制动线、缓解线、保压线(备与 104电空混编时用) 、紧急制动线、负线.
图1-3 F8型电空制动机的接线
(三)F8型空气分配阀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制动、缓解特性: 减少制动时列车纵向冲动:
列车制动时,前后部车辆可达到同步作用,不受空 气制动波速传递时间的限制,因此,大大减少了制动时 的列车纵向冲动,特别是紧急制动时的列车纵向冲动 较空气制动减少了27%以上,列车纵向冲击加速度减 少到与常用制动时相同的水平,对改善列车平稳性发 挥了重要作用.
1.1.2.保压作用 (1)制动保压
列车管停止减压后,制动缸压强上升到工作风缸作用 于主活塞的向上的力与列车管及制动缸压强产生的向下的 力三者平衡(即P制+ P列=P工)时,在平衡阀弹簧7的作用下, 平衡阀下移,关闭阀口,停止了副风缸向制动缸充气,使制动 缸压强保持一定值,主阀即处于制动保压状态.

104型电空制动机

104型电空制动机

104型电空制动机研制单位:中国铁道铁科院铁科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功能:在列车实施制动、缓解操纵时,编组中每辆车的制动、缓解、保压等过程同步进行,能够减少制动和缓解过程中的列车纵向冲动,提高旅客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同时,可获得比空气制动机快的制动波速和缓解波速,缩短制动距离。

列车具有阶段制动和阶段缓解的作用。

采用自动作用的制式,具有良好的电转空和混编性能。

当电空被切除或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转换为原空气制动的各种作用。

提高了列车操纵的灵活性。

104型客车电空制动机结构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

主要特征: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机的作用方式仍为自动作用式,其主要由机车电空制动机和客车电空制动机两部分组成。

机车电空制动机以原有的JZ-7空气制动机或者DK-1电空制动机为基础,通过增设一些控制或转换装置来实现。

客车电空制动机则以国内主型制动机的104型空气制动机为基础,通过增设电磁阀、电空阀座、缓解风缸等组成。

增加的制动电磁阀提高了制动波速,实现全列车制动的同步性;增加的缓解电磁阀提高了缓解波速,实现全列车缓解的同步性;增加的保压电磁阀实现了列车的阶段缓解的性能。

应用范围、研发历史和市场推广情况:适用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准高速列车、提速客车等。

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技术于1985年列题;在方案讨论中,决定采用自动作用式,并规定了方案的原则和技术条件;1986年,87年间进行了客车、机车电空阀车间导线连接器、继电控制箱、电磁阀的研究试制;1988年1月,8月完成了室内20辆电空制动机的安装调试试验,机车、客车的单阀试验,以及列车试验工作;1988年8月,11月在郑州铁路局的郑南车辆段、郑南机务段同时进行了电空制动机在客车和机车上的装车工作,共改装客车20辆(287/288车底)、机车两台(北京型内燃机车,JZ-7制动机),并完成了对单车、单机的调试工作;同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287/288次运用列车上正式投入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同郑州铁路局一起制订了“旅客列车电空制动机运用检修办法”、“机车、客车电磁阀检验办法”、“电空制动机运用考核管理办法”以及“机车、车辆的验收技术标准”等文件。

制动机的基本理论知识(103 104型分配阀)

制动机的基本理论知识(103 104型分配阀)

三:104型空气制动机主要功能
1. 能使编组中每辆车的制动、缓解、保压等过程同步进行, 减少列车纵向冲动,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旅客列车运行的 平稳性 2. 可获得比空气制动机快的制动波速和缓解波速。 3. 列车具有阶段制动和阶段缓解的作用。 4. 采用自动作用的制式,具有良好的电转空和混编性能。 5. 提高了列车操纵的灵活性。 6. 结构简单,安装及维修方便。
制动机的 基本理论 知识
指导老师:xxx
检修103型分配阀
1 2
103型分配阀结构特点
103型分配阀的构造
3
4
103型分配阀分解组装
103型分配阀的作用
二、103型分配阀的构造
103型及104型分配阀 均由主阀、紧急阀和中间 体三部分组成。
三、 103型分配阀分解组装
三、 103型分配阀分解组装
(三)制动保压位 当制动管停止减压而保压时,主活塞上侧的制动管压力保 压,由于作用部仍处于制动位,工作风缸继续向容积室充 气,容积室压力上升,制动缸压力也随容积室压力上升而 上升。工作风缸压力继续下降,即主活塞下侧工作风缸空 气压力继续下降。当主活塞上下两侧空气压力接近平衡时, 在主活塞及节制阀的自重及稳定弹簧伸张力作用下,主活 塞带动节制阀下移,滑阀不动,主活塞杆上肩部与滑阀上 端面接触而停止,形成了作用部的制动保压位。
2.第二段阶段局减作用以及制动作用 第一段局减作用使主活塞上下两侧迅速形成更大 的压力差,此压力差能克服滑阀与滑阀座之间的 摩擦阻力,推动主活塞带动节制阀、滑阀上移到 上极限位,即制动位。 3.紧急阀作用 制动管施行常用制动减压时,紧急室压力空气经 紧急活塞杆上端口、轴向缩孔Ⅲ向制动管逆流, 紧急活塞处于“悬浮”状态,即紧急活塞杆上端 脱离上阀盖,紧急活塞杆下端不接触放风阀,以 保证常用制动的安定性。

104型空气制动机

104型空气制动机

104型制动机的结构及原理104型分配阀的作用由充气缓解位、常用制动位、制动保压位、紧急制动位来实现。

(一)充气缓解位制动管充气增压时,压力空气进入中间体后—路经滤尘器进人主阀,另—路经滤尘网进人紧急阀。

1.主阀作用制动管压力空气充入主活塞的上腔,主活塞上侧压力增大,主活塞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带动节制阀、滑阀下移,到达下方的极端位臵,即为充气缓解位。

(1)工作风缸充气:制动管压力空气经滑阀座上的制动管充气孔、滑阀上的充气孔,向工作风缸充气,同时到达充气部充气活塞的下方,顶起充气活塞,通过充气活塞顶杆将充气阀“顶开”。

(2)副风缸充气:制动管压力空气经“吹开”的充气止回阀、“顶开”的充气阀向副风缸充气。

工作风缸的充气通过充气部间接地控制实现了副风缸的充气。

当副风缸压力与工作风缸压力接近平衡时,在充气阀弹簧作用下,充气阀下移关闭,也就停止了向副风缸充气。

增压阀套径向孔与副风缸相通,作好了紧急增压作用的准备。

(3)容积室排气:容积室压力空气经滑阀座容积室孔、滑阀缓解联络槽及滑阀座缓解孔排向大气,容积室压力下降到零容积室排气:容积室压力空气经滑阀座容积室孔、滑阀缓解联络槽及滑阀座缓解孔排向大气,容积室压力下降到零。

(4)制动缸排气:容积室排气引起均衡活塞下方的压力下降。

均衡活塞上下侧压力差推均衡活塞下移,使均衡活塞杆上端口脱离均衡阀,制动缸压力空气→均衡活塞杆轴向孔→径向孔→均衡部排气口→大气,制动缸开始缓解,可见容积室缓解控制制动缸的缓解。

初充气时,上述缓解气路存在,但因各容器无压力空气,故排气口均无排气现象。

由于104分配阀为二压力机构,所以只要制动管增压,主活塞均下移至充气缓解位,容积室压力空气就会排完,制动缸压力空气也随着排完。

所以104分配阀只能一次缓解(直接缓解),而无阶段缓解。

2.紧急阀作用在安定弹簧和制动管压力空气共同作用下,紧急活塞被压到上方极限位,使活塞杆顶部密封圈与紧急阀上盖密贴,制动管压力空气只能经紧急活塞杆轴向孔缩孔Ⅲ、径向孔缩孔IV向紧急室充气。

6第3讲104空气制动(新)

6第3讲104空气制动(新)
1.1.2.保压作用 (1)制动保压
列车管停止减压后,制动缸压强上升到工作风缸作用 于主活塞的向上的力与列车管及制动缸压强产生的向下的 力三者平衡(即P制+ P列=P工)时,在平衡阀弹簧7的作用下, 平衡阀下移,关闭阀口,停止了副风缸向制动缸充气,使制动 缸压强保持一定值,主阀即处于制动保压状态.
(2)缓解保压
(一)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
(一) 构造
104分配阀由中间体、主阀和紧急阀三部分组 成。
中间体用螺栓吊装在车辆底架上,外形呈长方体 形,外部四个立面分别作为主阀、紧急阀安装 座和制动管、工作风缸管、副风缸管、制动缸 管的管座,内部为三个独立的空腔经通道与主 阀座或紧急阀座相关孔连通。只在厂修和必须 更换时才卸下。
四、F8型电空制动机
制动控制系统与指令方式相适应 1、自动空气制动机以制动管减压量作为指令
对应的制动控制部分,只能采用能够感受空 气压力差的制动阀 2、采用电气指令方式的制动控制系统,只能采 用能够识别电气信号的控制装置
3、在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基础上增加电气指令 控制系统对列车管压力的控制,使各车辆的 列车管的减压增压,各车辆同时动作,加快 列车整体的制动及缓解速度。
产生三个大动作:
由于容积室压力空气排入大气,均 衡活塞下移,均衡活塞杆中心孔顶部 阀口开放,才有制动缸压力空气排入 大气。所以说,制动缸压力受容积室 压力的控制。
2、减压制动作用
(1)压力风缸(工作风缸)空气推动主活 塞上移,压力风缸空气经滑阀孔进入容 积室;
(2)容积室增压,推动均衡部活塞上移, 使副风缸压力空气进入制动缸。
1.2 充气部
作用:充气时根据作用部控制的工作风缸的充气速 度实现控制副风缸的充气速度,也即协调副风缸与 作用部控制的工作风缸的充气速度的一致性。

因104型空气分配阀故障造成车辆抱闸或缓解不良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因104型空气分配阀故障造成车辆抱闸或缓解不良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2 )运 用 方 面 一是 压缩 空气 的 洁净程 度对 14 0 型空 气分 配 阀的使 用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用 。 由于 机 车 空气压 缩 机 中润 滑油 在较 高温 度 下 呈雾状 物 混 入压 缩 空气 进入 列 车管 内,冷 却后 形 成 的油 垢就 会堆 积在 滤 尘器 各 小通
过程 中严 格 按照 工 艺要 求 作业 , 各部 弹簧 及 橡胶 件 全部 更新 , 以确 保车 辆
运 用 中制 动 机有 可 靠 的稳 定性 。第 二 ,汽 油做 为 一种 清 洗剂 对橡 胶件 的腐 蚀 性 相 当大 ,在 配件 清 洗过 程 中使 用 汽油 做 为清洗 剂 ,要 保 证所 有 的橡 胶 件 不 得接 触 到汽 油 。第三 ,在 检修 中使 用 润滑 油脂 ,应 一律 采用 甲基 硅 油 和 7 5硅 脂 ,不准 使 用其 他 油 脂代 替 。润滑 油 脂 的用 量应 适量 ,用量 过 多 07
出现 在机 车实 施 常 用 制 动减 压 列车 产 生 制 动 作 用后 ,机 车 进 行充 风 缓 解 时 , 当列 车管 风压 供 给过 量 ( 过 规定 压 力3 — 0 p ),超 过 规定 的风 压 超 04 Ka
量恰 好等 于 列车 制 动减 压 量 ,因此 个 别制 动 灵敏 度较 高 的空 气分 配 阀发 生 制动 作用 。 2 )车 辆 列车 管 的压 缩 空气 由机 车的 空气 压 缩机 提 供 ,如 果机 车 提 供
伤 ,重则造 成 车 辆途 中甩车 ,严 重 影 响到 旅客 列 车运 行 安全 和 正常 的铁 路 运 输 秩 序 。 因 此对 车 辆 抱 闸故 障 作 定性 和 定 量 分 析 , 对 确 保列 车 运 行 安 全 , 防止 车辆 抱 闸故 障 的发 生有 着 重要 意 义 。我 国铁 路 客车 车辆 使 用最 多 的是 14 0 型空 气 分配 阀, 因此 ,本 文 以使 用 14 空气 分配 阀的车 辆 抱 闸故 0型

《列车制动技术》第三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列车制动技术》第三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增压阀38在增压阀上方压力空气和增压阀
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
列车管压力空气→紧急阀安装面孔
l → l1 滤尘网89→紧急活塞79下方空腔 →紧 急活塞杆78中心孔→缩孔(Ⅲ)→紧急活 塞杆上部径向缩孔(Ⅳ)→紧急活塞上侧 j j1 空腔 →紧急阀安装面 孔→紧急室;
列车管压力空气→紧急阀安装面
构造:
中间体:
用HT200铸铁铸成,它有四个垂直面。 其中两个相邻的垂直面作为主阀和紧急 阀的安装座,另两个垂直面作为管子连 接座。 中间体内铸有两个空腔,靠紧急阀安装 座侧的上部为容积1.5L的紧急室;下部 为容积0.6L的局减室。
主阀:
是控制阀最主要的部分,控制着充气、 缓解、制动、保压等作用。 由作用部、减速部、局减阀、加速缓解 阀、紧急二段阀等五个部分组成。 缓解阀: 缓解阀的功用是手动排出制动缸的压力 空气,使制动机缓解。 紧急阀: 紧急局减作用

制动缸变速充 气既有利于减 轻制动冲击, 又不至于过分
影响制动距离。
第二节 GL型制动机
GL型制动机曾是我国铁路客车主型制 动机之一,现已淘汰。 在旧的L型制动机的基础上改造设计而 成的,只有三通阀有所改进。
第三节
104、103型制动机
学习难点:分清滑阀及滑阀座上的孔的 名称及作用。 知识点:
一、研制情况: 重载货物列车制动的需要 ; 120是眉山工厂新阀产品图纸的顺序号。 1991年11月在大秦线进行了万吨及六千 吨列车静置试验和运行制动性能试验, 取得了圆满的结果。1993年6月部科技 司通过了对120阀的部级技术鉴定。
二、120型制动机及控制阀的组成与特点 制动机组成:
局减阀
位于作用部与均衡部之间,局减活塞 65右侧通大气,左侧通制动缸; 制动时,由于滑阀的上下移动,使列 车管的压力空气经滑阀座z1孔和局减阀 63而充入制动缸,可产生制动第二阶 段的局部减压作用。 增压阀 紧急制动时,副风缸的压力空气 经 增压阀进入容积室。

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

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

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作者 王乐雨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构造、作用原理及其维护,重点介绍了104型空气分配阀构造和作用原理,对104型空气分配阀的学习了解将有积极的帮助。

※ ※ ※1概述我国自1865年开始创办铁路以来,在解放以前使用的机车、车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制动机是车辆上比较精密的部件,在解放前,非但制动机的设计和制造被认为很神秘而不敢问津,就是维修保养方面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制度和办法;更换用的配件也多依赖进口。

车辆制动机来自各个国家,均为二十年代及二十年代以前的产品,制动机的形式落后而复杂,存在制动波速低,制动灵敏度差,紧急制动作用不可靠,制动力弱,在检修方面需要研磨的金属零件多,检修周期短,并且检修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解放后,我国铁路科学技术人员虽然对旧型制动机进行了不少的技术改造(如研制成功GK型和GL3型三通阀),但基本性能未变,存在的上述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满足我国铁路运输迅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改变我国车辆制动机的落好面貌,铁道部在1962年提出研制任务,1965年组织科研、制造、运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始设计并试制103型货车空气分配阀,在1966年至1968年间作完室内静止试验后装车,进行了单车鉴定,耐寒、耐热性能试验,专列和混编试验,以及平道和坡道上运行试验等一系列的专项试验与运行试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果。

在这个基础上,紧接着又进行设计和试制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并在上海、广州两局装车作运用试验。

1973年铁道部在上海召开104型空气分配阀扩大运用会议后,在上海等八局的十七列旅客列车上装用104型分配阀,经过进一步的试验,根据制造、试验、运用中发现的问题,于1974又作了局部修改。

改进后,不仅保留了原结构的优良性能,而且装车检修也比较方便,制造工艺也很大的改进,阀的总重量也大大地减轻了。

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机车车辆局和工业局在1975年11月召开会议,对改进后的104型空气分配阀进行了技术鉴定,并经铁道部批准定型生产,在旅客列车上推广使用。

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ICS 45.060.20S 33Q/CR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4-10-26)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Q/CR XXXX—201X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条件 (2)5 功能及组成 (2)6 分类与标识 (3)7 技术要求 (3)8 检验方法 (5)9 检验规则 (6)10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附录A(规范性附录) 104集成电空制动装置外形及接口图 (8)附录B(规范性附录) 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功能试验 (9)IQ/CR XXXX—201XII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辆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池海、林晖、祝汉燕、方少安。

Q/CR XXXX—201X 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功能及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速度小于200km/h的铁道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23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880.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 4208 IP外壳防护等级(IP标志)GB/T 4549.1-2004 铁道车辆词汇第1部分:一般术语GB/T 4549.3-2004 铁道车辆词汇第3部分:制动装置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8013.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GB 12230 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GB 17743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1563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TB 1789 104和103型客、货车空气分配阀试验规范TB/T 3218 铁道车辆空气制动配件防护件TB/T 2977 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TJ/CL 254-2013 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V1.0)3 术语和定义GB/T 4549.1-2004和GB/T 4549.3-200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辆制动2(104,103,F8)

车辆制动2(104,103,F8)

2015-1-13
一. 103型分配阀的组成 1.减速部 2.空重车调整部 3.紧急二段阀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第四节 103型空气制动机
2015-1-13
二. 103型分配阀的作用原理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1.减速充气缓解位 第四节 103型空气制动机 ①L→l12→l2→l4→g1→G、充气膜板下方; ②L→l11→顶开止回阀→打开的充气阀→F、均衡鞲鞴上侧、增压阀四周; ③L→紧急鞲鞴下侧→Ⅲ→Ⅳ→紧急室 ④L→紧急鞲鞴下侧→放风阀导向套下方 ⑤R→r→紧急二段阀→r2→d1→Ф 1.0→d4→d2→d3→Ex ⑥均衡鞲鞴下方→r4→r5→R→⑤ ⑦Z→z→z3→d5→d6→EX ⑧L→l12→l3→l6 ⑨l7→ju1→Ju、Ⅰ
2015-1-13
二. 103型分配阀的作用原理 5.紧急制动位 ⑶紧急二段 ②G→r1→r2→紧急二段阀 →r6→r→R→r5→r4→均衡鞲鞴下 方; ③F→打开的均衡阀→z3→Z、z4、Ⅱ→ 均衡鞲鞴上侧 ④紧急室→Ⅲ→Ⅴ→打开的放风阀→大 气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第四节 103型空气制动机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第五节 F8型空气制动机
2015-1-13
三. F8型分配阀的工作原理 4.阶段缓解保压位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第五节 F8型空气制动机
2015-1-13
三. F8型分配阀的工作原理 5.紧急制动位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第五节 F8型空气制动机
2015-1-13
2015-1-13
二. 104型分配阀的作用原理 第二章 客货车辆空气制动机 4.紧急制动位 第三节 104型空气制动机 ⑴第一阶段局减 ①L→l12→l3→l6→l10→l7→ju1→Ju、Ⅰ ⑵第二阶段局减 ①L→l12→l3→l8→l9→z1→z2→局减阀套四周8个径向小孔→局 减杆上两个径向孔→局减阀中心孔→制动缸; ②G→r1→r2→r3→R→r5→r4→均衡鞲鞴下方; ③F→打开的均衡阀→z3→Z、z4、Ⅱ→均衡鞲鞴上侧 ④F→增压阀→r3→r→R→r5→均衡鞲鞴下方 ⑤紧急室→Ⅲ→Ⅴ→打开的放风阀→大气

104型分配阀

104型分配阀

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一、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104型空气制动机采用了具有间接作用方式的分配阀,在结构上通过增设有固定容积的工作风缸和容积室以及均衡部,来达到间接控制副风缸和制动缸作用的目的,亦即用列车管压力的变化来控制工作风缸和容积室的压力,再由工作风缸压力来控制副风缸的充气、和由容积室压力的变化来控制制动缸的充气、保压和排气。

104型分配阀作用原理如图(1-1)充气缓解时:列车管增压,列车管压力空气进入作用部主鞲鞲上部,推动主鞲鞲1带动节制阀3、滑阀2下移,到达充气缓解位。

列车管压力空气经滑阀2的充气孔向工作风缸充气。

同时进入充气膜下部,推动充气膜板6和充气鞲鞲7上移,鞲鞲顶杆推开充气阀8,使列车管压力空气经充气部向副风缸充气。

同时,容积室压力空气(制动作用后再充气时)经滑阀通路排入大气,容积室压力下降后均衡鞲鞲5下移,制动缸压力空气经均衡鞲鞲杆上的通路排入大气,使制动机缓解。

减压制动时(如图1-2)列车管减压,工作风缸压力空气推动主鞲鞲1带动节制阀3、滑阀2上移,到达制动位。

工作风缸压力空气经滑阀的制动孔进入容积室,容积室压力空气进入均衡鞲鞲下部,推动均衡鞲鞲5上移,均衡鞲鞲杆推开均衡阀4,使副风缸压力空气进入制动缸,产生制动作用,制动缸充气压力受容积室压力的控制。

104型分配阀结构特点:1.采用膜板——滑阀结构2.采用分部作用方式二、104型分配阀结构104型客车分配阀如图(1-3)由中间体4、主阀8和紧急阀1三部分组成。

中间体用螺栓吊装在车辆底架上,只在厂修和必须更换时才卸下。

主阀8和紧急阀1分别安装在中间体两个相邻的垂直面上。

检修时可分别卸下。

1.中间体中间体是铸铁件,它的四个垂直面分别用作主阀、紧急阀和各连接管的安装座面。

中间体内有三个空腔:容积室(3.5升)、紧急室(1.5 升)和局减室(0.6升)。

在中间体内主阀安装面的列车管通路内装有一个滤尘器。

用以防止压力空气中的水分、尘垢等杂质进入主阀体内。

104型车辆制动机运用故障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104型车辆制动机运用故障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04型车辆制动机运用故障分析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用)班级:姓名:学号:(评阅人用)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记录(答辩小组用)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评定表注: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中,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人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40%。

目录毕业设计报告摘要 (8)1 引言 (9)2 104型制动机 (10)2.1 104型空气制动机 (10)2.1.1 104型空气制动机结构 (10)2.1.2 104分配阀的构造 (11)2.1.2 104型电空制动机结构 (19)2.2 104型制动机的综合作用 (20)2.2.1 104型空气制动机的作用原理 (20)2.2.2 104型电空制动机的综合作用 (24)3 104型制动机的单车实验 (26)3.1 试验准备 (26)3.2 试验步骤及要求 (26)3.3 单车试验时注意事项 (29)3.4 单车试验器的机能检查 (29)4 104型制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31)4.1 104型空气制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31)4.2 104电空制动机的故障分析 (34)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毕业设计报告摘要在我国,机车、车辆采用的104型制动机基本上有两种——104型空气制动机和104型电空制动机,本文先介绍104型电空制动机的构造与104型电空制动机构造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104型空气制动机与104电空制动机的空气缓解位、常用制动位、制动保压位、紧急制动位、分开讲述与比较;而且对104型制动机的单车实验方法中的问题: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要求步骤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重点104型制动机常见故障以及常见的问题,并对这些故障介绍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车辆制动机 104型空气分配阀 104电空制动机单车实验故障分析1 引言在我国,机车、车辆采用的104型制动机基本上有两种——104型空气制动机和104型电空制动机,104型空气制动机是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自行研制的104型分配阀命名的,并在客车上投入使用。

104型电空制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研究

104型电空制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研究
(三)分部作用形式
三通阀的紧急制动与常用制动作用由同一机构控制,依靠递动弹簧来区分这两个作用位置,这种方法虽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也带来了紧急制动作用不可靠、常用制动与紧急制动作用易于混淆的缺陷。分配阀为克服这一缺点.设计为紧急制动与常用制动分开控制,专设一紧急阀控制紧急制动作用。当紧急制动时,紧急阀能使制动管直通大气以确保全列车迅速、有效的产生紧急制动作用,提高紧急制动波速,改善紧急制动性能。
列车制动作用的产生一般是由机车上的制动阀手把置制动位,制动作用由机车制动机产生制动作用起,沿列车纵向由前及后车辆制动机逐一产生制动作用。制动作用沿列车长度方向由前及后的传递现象称为“制动波”。制动波的传播速度,称为“制动波速”。
制动装置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是使列车在任何情况下减速、停车、区间限速或下坡道防止加速,确保行车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高牵
1.2
制动时,使电力机车或用电力牵引的摩托车组的牵引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返馈到电网(供电网范围内的其他列车牵引使用)。是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可利用电能的制动方式。
1.2
电阻制动用于电力机车、用电力传动的内燃机车、摩托车组或地下铁道车辆。
1.3
1.3.1
1.空气压缩机和总风缸:是列车空气制动装置的原动力系统。空气压缩机制造700~900kPa的压缩空气;总风缸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制造的压缩空气,供全列车制动系统使用。
104型电空制动机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研究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摘要
对104型电空制动机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实践经验,详细地介绍了
104型电空制动机的性能试验和维修保养。
关键词:104型电空制动机;故障分析;处理研究;机械;性能试验;保养

104电空制动系统

104电空制动系统

104电空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前言牵引与制动是一对矛盾,人为地使列车减速或阻止它加速叫做制动。

制动是调速的一种特殊形式。

当车辆需要减速、停车或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需要限制列车的速度时,都必须采取制动措施,控制车辆的运行速度。

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车辆的制动性能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的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一节总述1. 概述本车采用104集成式电空制动机,其电空制动系统包括列车管、总风管、104集成式电空阀、气路控制箱(餐车没有)、球芯截断塞门与集尘器联合体、副风缸、总风缸1、总风缸2(餐车没有)、工作风缸、缓解风缸、进口SAB电子防滑器、球芯折角塞门、排风塞门、紧急制动阀、止回阀及截断塞门等,车上设有排风塞门拉把,具体参见附图一:带气路控制箱电空制动系统原理图。

制动机、气路控制箱、各种风缸及管路等通过螺栓及管卡吊挂于车辆底架下,各大部件通过管路连接起来,管路上设有各种截断塞门、止回阀等。

各截断塞门手把顺着管子方向为开启,垂直管子为关闭,车辆运行时各风缸下部排水塞门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注:各风缸排水塞门为防石击型,须用三角钥匙来开启或关闭。

手制动装置安装于一位角外端墙上,下部由手制动拉杆与一位盘形制动缸相连。

2.主要技术参数列车管、总风管压力 600kPa副风缸容积 234L工作风缸容积 11L紧急制动时制动缸压力420±10kPa(104集成式电空阀)总风缸1、总风缸2容积 120L(餐车没有总风缸2)缓解风缸容积 40L3.主要特点①列车纵向管路采用整体管排上车,使得车下管路布置整齐有序,固定牢靠,安装方便,为实现纵向管路车下组装、整体吊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生活用风(塞拉门和集便器)与空簧用风采用两路独立的辅助供风系统,互不影响,提高了供风质量。

③采用104集成式电空制动机,增设了防护罩,能更有效地防水、防尘,便于维护和检修,并提高了车辆高速运行时的防石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型制动机的结构及原理
104型分配阀的作用由充气缓解位、常用制动位、制动保压位、紧急制动位来实现。

(一)充气缓解位
制动管充气增压时,压力空气进入中间体后—路经滤尘器进人主阀,另—路经滤尘网进人紧急阀。

1.主阀作用
制动管压力空气充入主活塞的上腔,主活塞上侧压力增大,主活塞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带动节制阀、滑阀下移,到达下方的极端位臵,即为充气缓解位。

(1)工作风缸充气:制动管压力空气经滑阀座上的制动管充气孔、滑阀上的充气孔,向工作风缸充气,同时到达充气部充气活塞的下方,顶起充气活塞,通过充气活塞顶杆将充气阀“顶开”。

(2)副风缸充气:制动管压力空气经“吹开”的充气止回阀、“顶开”的充气阀向副风缸充气。

工作风缸的充气通过充气部间接地控制实现了副风缸的充气。

当副风缸压力与工作风缸压力接近平衡时,在充气阀弹簧作用下,充气阀下移关闭,也就停止了向副风缸充气。

增压阀套径向孔与副风缸相通,作好了紧急增压作用的准备。

(3)容积室排气:容积室压力空气经滑阀座容积室孔、滑阀缓解联络槽及滑阀座缓解孔排向大气,容积室压力下降到零容积室排气:容积室压力空气经滑阀座容积室孔、滑阀缓解联络槽及滑阀座缓解孔排向大气,容积室压力下降到零。

(4)制动缸排气:容积室排气引起均衡活塞下方的压力下降。

均衡活塞上下侧压力差推均衡活塞下移,使均衡活塞杆上端口脱离均衡阀,制动缸压力空气→均衡活塞杆轴向孔→径向孔→均衡部排气口→大气,制动缸开始缓解,可见容积室缓解控制制动缸的缓解。

初充气时,上述缓解气路存在,但因各容器无压力空气,故排气口均无排气现象。

由于104分配阀为二压力机构,所以只要制动管增压,主活塞均下移至充气缓解位,容积室压力空气就会排完,制动缸压力空气也随着排完。

所以104分配阀只能一次缓解(直接缓解),而无阶段缓解。

2.紧急阀作用
在安定弹簧和制动管压力空气共同作用下,紧急活塞被压到上方极限位,使活塞杆顶部密封圈与紧急阀上盖密贴,制动管压力空气只能经紧急活塞杆轴向孔缩孔Ⅲ、径向孔缩孔IV向紧急室充气。

缩孔Ⅳ限制了向紧急室的充气速度,防止了紧急室的过充气。

制动管的压力空气同时进入放风阀弹簧室,抵消安定弹簧室压力空气作用在放风阀上方的压力,则放风阀依靠放风阀弹簧作用与放风阀座密贴关闭。

(二)常用制动位
当制动管常用制动减压时,主活塞在两侧压力差作用下分阶段带动节制阀、滑阀上移,最后到达上极限位臵,形成制动作用。

在主活塞上移过程中,先后产生两阶段局减作用。

第一段局减作用是制动管压力空气经滑阀、节制阀充入中
间体内的局减室,第二段局减作用是制动管压力空气经滑阀、局减阀进入制动缸。

1.第—段局减作用
当制动管常用制动减压时,工作风缸的压力空气来不及向制动管逆流,当主活塞两侧形成—定的压力差后,能克服受压缩稳定弹簧的反力、自重以及节制阀的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上移,直至主活塞杆下肩与滑阀接触而止;因滑阀与滑阀座之间静摩擦阻力较大,滑阀未动,形成第—段局减作用(简称—段局减)。

第一段局减通路:
制动管压力空气→滑阀座制动管局减用孔l3→滑阀局减孔l6→节制阀局减联络槽l10→滑阀局减室孔l7→滑阀座局减阀孔jul→主阀安装面局减室孔ju→中间体内局减室Ju,再经主阀安装面上的缩堵I(Ф0.8)排向大气,使制动管产生了第一段局减作用。

局减作用的可以提高制动波速。

同时节制阀关闭了滑阀上的充气限制孔,截断了工作风缸到制动管的逆流通路,露出了滑阀上的制动孔r1,为制动作用作好了准备。

2.第二段阶段局减作用以及制动作用
第一段局减作用使主活塞上下两侧迅速形成更大的压力差,此压力差能克服滑阀与滑阀座之间的摩擦阻力,推动主活塞带动节制阀、滑阀上移到上极限位,即制动位。

第一段局减通路被滑阀切断,一段局减作用结束,第二段局减作用与制动作用同时产生。

主活塞带动节制阀、滑阀上移到制动位后,沟通如下通路:
(1)第二段局减通路:
制动管压力空气→局减阀→制动缸,形成了制动管的第二段局减作用。

由于制动作用也同时产生,该局减作用将制动管的压力空气(与副风缸压力空气一起)送人制动缸。

制动缸压力获得初跃升,第二阶段局减作用与第一段局减作用一起提高了制动波速,有效地减轻了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动。

当制缸压力达50~70 kPa时,局减活塞压缩局减阀弹簧,关闭局减阀套上径向孔z2,第二阶段局减压作结束。

(2)容积室充气:工作风缸压力空气→增压阀下部→容积室,使容积室增压。

(3)制动缸充气:容积室增压后,其空气压力推动均衡活塞上移,顶开均衡阀,副风缸压力空气→均衡阀口→制动缸,制动缸压力增大,本车制动力增大。

3.紧急阀作用制动管施行常用制动减压时,紧急室压力空气经紧急活塞杆上端口、轴向缩孔Ⅲ向制动管逆流,紧急活塞处于“悬浮”状态,即紧急活塞杆上端脱离上阀盖,紧急活塞杆下端不接触放风阀,以保证常用制动的安定性。

(三)制动保压位
当制动管停止减压而保压时,主活塞上侧的制动管压力保压,由于作用部仍处于制动位,工作风缸继续向容积室充气,容积室压力上升,制动缸压力也随容积室压力上升而上升。

工作风缸压力继续下降,即主活塞下侧工作风缸空气压力继续下降。

当主活塞上下两侧空气压力接近平衡时,在主活塞及节制阀的自重及稳定弹簧伸张力作用下,主活塞带动节制阀下移,滑阀不动,主活塞杆上肩部与滑阀上端面接触而停止,形成了作用部的制动保压位。

1.容积室的保压作用:节制阀遮住滑阀背面的制动孔r1 ,切断工作风缸向容积室充气的通路,工作风缸停止了减压,容积室停止了增压,形成了容积室的保压作用。

2.制动缸的保压作用:容积室保压后,均衡活塞下侧也形成保压。

副风缸经均衡阀口继续向制动缸充气,当制动缸压力上升到与均衡活塞下侧的容积室压力大致相等时,在均衡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作用阀推作用活塞杆下移与作用阀座密贴,关闭了副风缸向制动缸充气的通路。

形成制动缸保压状态。

3.自动补风作用: 当制动缸因漏泄等原因压力下降时,均衡活塞上侧的压力下降,均衡活塞两侧作用力失去保压位的平衡,均衡活塞下侧的容积室压力推均衡活塞上移,重新顶开均衡阀使副风缸向制动缸充气。

当制动缸压力恢复到与容积室压力的重新平衡,均衡阀再—次关闭,实现了制动力不衰减的性能。

在制动管减压量小于最大有效减压量时,制动保压后,操纵制动管减压,主活塞两侧形成压力差带动节制阀克服稳定弹簧反力上移,又恢复了工作风缸向容积室充气,容积室增压导致制动缸增压。

司机分阶段操纵制动管减压、保压,则作用部控制容积室分阶段增压、保压,再通过均衡部控制动缸分阶段增压、保压的过程,称为阶段制动。

(四)紧急制动位
1.主阀作用
制动管紧急减压,除紧急增压阀作用外,主阀的作用与常用制动相似。

当然,由于紧急时制动管减压速度极快,相应主阀各部动作也更加迅速。

紧急增压阀作用:紧急制动时,工作风缸经增压阀下部向容积室充气,当增压阀下侧的压力能克服增压阀上方制动管剩余压力、增压阀弹簧反力以及增压阀自重和移动阻力时,增压阀被推动上移,增压阀下部密封圈处于增压阀套径向孔上方位臵,紧急增压阀呈开放状态。

副风缸也开始经增压阀套径向孔f 5向容积室充气,实现了容积室增压,则均衡部控制制动缸实现了紧急制动增压作用。

此时,工作风缸、副风缸、容积室、制动缸四个容器相互沟通。

四容器压力最终达到相互平衡,制动缸压力较常用制动时最大压力增压10%~15%(受副风缸的容积大小影响)。

2.紧急放风作用
制动管急剧减压,紧急活塞下方压力迅速下降,由于紧急室压力空气经缩孔Ⅲ向制动管逆流不及,在紧急活塞上、下两侧迅速形成较大压力差,紧急活塞克服安定弹簧反力下移,使紧急活塞杆下端口与放风阀接触,导致紧急室压力空气只能经缩孔Ⅲ、缩孔V向制动管逆流。

由于缩孔V直径更小,使逆流速度更慢,造成紧急活塞两侧的压力差骤增,紧急活塞克服安定弹簧、放风阀弹簧的反力下移,紧急活塞杆顶开放风阀。

制动管的压力空气经放风阀口排向大气,产生制动管紧急排气作用,提高紧急制动波速。

放风阀开放后,紧急室的压力空气只能经缩孔V逆流排向大气,在紧急室的压力作用下,大约15s时间内,放风阀一直处于开放状态。

确保紧急制动停车后才能充气缓解,防止列车产生剧烈的纵向动力作用和断钩等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