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A【解析】B选项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第二段意思相反。
C选项明代应为“明初”。
D选项强加因果2.【答案】A【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深入认识事物人情,故选项B 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
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
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视。
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7.【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
2017年高考试卷
2017年高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中国的历史时空,说复杂很复杂,厚厚叠叠的二十四史,加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汗牛充栋都不能形容。
说简单又很简单,从商周之交到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激变,不过是翻了一页而已。
换句话说,假如历史的时间向度可以转换为空间存在的话,那么商周之交不过是当页书的题首,而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历史激变,则是这一页的最后几行。
题首与最后几行之间的文字虽然很长,但内容是单调的,主题是重复的。
这中间很长的历史时空,都在为二十世纪前后的激变做准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历史时空复杂,是因为二十四史和典籍文献浩如烟海,难以形容。
B. 从商周之交到二十世纪前后一百百多年的历史激变,是翻了一页书的时间。
C. 商周之交是当页书的题首,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是这一页的最后几行。
D. 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历史激变是在很长的历史时空准备下发生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将中国历史时空比作一本书,形象地阐述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B. 文章通过对比商周之交和二十世纪前后的历史,论证了历史的简单性。
C. 文章论述商周之交到二十世纪前后历史时,强调了历史的重复性。
D.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从历史时空的复杂与简单入题,进而分析历史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能转换历史的时间向度为空间存在,会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B. 中国历史很长时间的内容单调、主题重复是为最后的激变做准备。
C. 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复杂的历史时空。
D. 二十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历史激变使中国历史发展不再单调重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 6题。
天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解析】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
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2017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604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提出了气候正义”无中生有,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说“气候正义”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的。
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限制排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文章第二段也仅是拿“限制排放”举了个例子。
C.“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文中说“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救助精神的神奇力量。
5.【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解析】文本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可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来思考。
既然是以“渴”为中心,就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使情节更紧凑。
同时,“渴”作为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了人的生命意志的顽强。
在主题上,突出了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的难能可贵。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原文及翻译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原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原文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蜀道难翻译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
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
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
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
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
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
青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着山峰。
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
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
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高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对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上,释读古文字可以追溯到汉代,宋代以后已经成为一种学问,但一直被视作从属于经学的“小学”。
到了近代,古文字学逐渐独立,但仍只有少数学者从事研究,因而有“绝学”之称。
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学科才得到空前发展,研究队伍逐步扩大,成为介于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文字学之间的一个学术领域。
目前,古文字学已有四个学科分支,即甲骨学、青铜器(金文)研究、简帛学及战国文字研究。
古文字学的繁荣发展,对探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相关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
古文字学的发展过去之所以受到限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大都属于珍贵文物,流散秘藏于众多藏家,学者不易接触。
甚至著录有关材料的书籍也多价格昂贵,不是一般读者所能问津的。
③为了克服成为学科发展障碍的这种材料困难,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的20世纪50年代,就有古文字学专家提出建议,由新成立的国家科研机构组织编纂甲骨文、金文的著录汇编。
《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这两部大书,加上后来编著的《甲骨文合集补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等补充性的著录,以及种种新出土的材料,为全面整理甲骨文、金文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材料汇集的基础上,古文字学者还编纂了许多工具性书籍。
④古文字学进步显著,与中国考古学工作的开展是密切相关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田野考古事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于是古文字文物不断涌现。
这些古文字文物许多是前所未见的,迫切需要释读,这就促进了古文字学的发展,也使古文字研究从以传世流散材料为主转变为以有科学记录的考古出土材料为主。
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被引入了古文字学。
⑤学科新分支已经逐渐建立起来。
与甲骨学、青铜器(金文)研究不同,简帛学和战国文字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兴起的学科分支。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白居易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原则,尽职尽责。
但面临仕途的困境,“几沦蛮瘴“,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优游自得,以佛、老圆融生命。
白居易是一个聪敏的人,但更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其位则谋其政,无意仕宦则保全自身。
他在人生的各种境地中切换自如,最后求薄葬,未请谥,在日益复杂的中晚唐政治环境中脱身而出。
同时他历经沧桑而不改初心,成为了古代士大夫中的典范。
白居易的宦海浮沉史1 1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颖,敏而好学。
16岁抵达长安,考科举,求功名。
袖文顾况,得其青眼:“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17岁《咏王昭君》两首,扬名长安,轰动一时。
而随着清廉的父亲渐渐衰老,也无法再继续供给他游历的财资,他只得省吃俭用,发奋仕途。
可25岁时父亲的去世让他不得不暂别繁华的长安,归乡守孝。
这次的潜心读书,便花去了四年的光阴。
2 公元801年,白居易二十九岁,将近而立,高中进士。
《唐摭言》载其春风得意之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这一年他34岁。
紧接着,35岁授岁授翰林学士;36岁任左拾遗,与朋友之妹杨氏结婚。
一路拔擢,风光无限。
3 但由于其文骨铮铮,进言不讳,“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因而遭受谗言:815年,居易43岁,为宰相武元衡遇刺要求平冤昭雪,被小人参奏诗中犯母殁讳,是为不孝,贬官江表刺史,再迁江州司马。
由此有《琵琶行》之“江州司马青衫湿“。
4 820年冬,转任。
821年,加,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
822年,白居易上书论河北军事,不被采用,请调外地。
7月任命刺史,825年,接任刺史。
5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许将,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以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
又改鄆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
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
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一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
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圣德事。
”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
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将独谓: “兵机不可失,愿从之。
”未几,捷书至。
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谥曰文定。
【注释】1、福州,宋代的福州路,辖境为今福建省东部地区。
2、闽,闽县,县治在今福州。
3、举,科举考试中选4、。
除集贤院校理,被任命为集贤院校理。
集贤院,宋代中央机构,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校对整理。
5、同知礼院,任太常寺少卿。
礼院,太常寺的俗称。
宋代的太常寺掌管封赠祭祀的礼仪。
2017年全国卷二诗歌鉴赏题解析
(2017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参考答案(1)BD(2)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1)B选项内容与尾联赏析无关,D选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是告诫、提醒要以国家为重。
(2)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考查方向(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1)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和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而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高考真题《早上五盘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真题《早上五盘岭》含答案【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答案】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11.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10.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
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11.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
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完整版)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解析】14.BE【试题分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此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完整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A【解析】B选项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第二段意思相反。
C选项明代应为“明初”。
D选项强加因果2.【答案】A【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深入认识事物人情,故选项B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
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
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视。
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7.【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
2017高考Ⅰ卷: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解析
处境:主持礼部考试 心境: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主旨:全诗透露出
14.BE 【解析】
B项,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 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而不是“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选项设题方式:无中生有)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北宋.欧阳修
注释 ⑴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 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⑵暖吹:暖风,指春风。 ⑶席:名词作动词,犹言列坐。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 院里肃穆幽雅。)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⑷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 “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⑸列爵:分颁爵位。《尚书· 武成》:“列爵惟五”,指 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 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6)赖:幸亏。 (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 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
E项,这是作者自谦衰病。 (选项设题方式:望文生义)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 响,生动贴切; (手法:比喻)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手法:以动衬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主旨情感)
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三不离: 一不离手法术语,二不离原诗分析,三不离主旨 情感。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提出了气候正义”无中生有,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说“气候正义”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的。
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限制排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文章第二段也仅是拿“限制排放”举了个例子。
C.“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文中说“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救助精神的神奇力量。
5.【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解析】文本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可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来思考。
既然是以“渴”为中心,就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使情节更紧凑。
同时,“渴”作为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了人的生命意志的顽强。
在主题上,突出了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的难能可贵。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逍遥游(节选)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逍遥游(节选)原文及翻译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逍遥游原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逍遥游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2017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017全国卷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2017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解析
其卓 越的识人之 明 ,为北宋 朝廷及整个 文学史做 了一份 突出 的贡献。在追求公 平正义 的今 天 ,欧阳修 的这一 做法 ,正体 现 了国家选拔任用人才的潮流。
【 考题评价与解析】
这首诗作为 2 0 1 7 年的诗歌鉴赏的考题,极符合考生的实际. 与考生的考场体验如出一辙 ,因此 ,诗歌在内容上没有设置难度 。 这也与全国卷Ⅲ的高考作文 “ 高考 四十年”遥相呼应。诗句也写 出了考生的临场体验,艺术手法上考生亦可心领神会。 第 十 四题 ,选 项上相 较往 年简捷 许 多 ,都 不超过 一行 ,
内容 的表 面 ,选取 与时代相吻合 的诗歌 ;这样 ,鉴 赏诗歌才 不会盲 目。 思想感情 方面 ,选 取一些健康 向上 、愉悦 人心 、志趣高
紫 案 焚香 暖 吹 轻 ,广 庭 清 晓 席群 叶声。 乡里献 贤先德行 ,朝廷列 爵待公 卿。 自惭 衰病 心 神 耗 ,赖 有 群 公 鉴 裁精 。 1 4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 当的两项是 ( 5分) A . 诗 的第一 句写 出了考场肃穆 而怡人 的环境 ,衬托 出作 者的喜悦心情 B . 第三句重点在 表现考生们奋 勇争 先 、一往无前 ,所 以
人看到群英们如此表现而 内心充满希望的喜悦之 隋。
【 备考建议 】
通过梳理 、概述与分析 2 0 1 7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特 点 ,下面对 2 0 1 8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备考,提 如下建议 :
夯 实 基 础 .立足 读 懂 。 高 考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不 偏 不 怪 ,试 题 虽 然 所 选 文 本 是 存 课 本 以外 ,但 它 总 以这 样 那 样 的方 式 与 课 本 建 立 联 系 此, 复 习备考 阶段 ,应高度 重视 中学语 文课本 中的古代诗 歌篇 日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称道,你认为它 句字样。 好在哪里? (2)题干中有
3.诗中的“诗眼” “诗眼”或
或“关键字(句)” “关键”字样。 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什 是哪一个?为什么? 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1.这首诗在语言上
有何特色?请简要 分析。 语言 2.请谈谈这首诗的 风格 语言风格。 3.有人说这首诗有 某特点,请从语言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明确诗歌答题方向 以下各表将古代诗歌中的“常考题型、常见设问、审准 要点和答题定向”四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归纳汇总,旨
在教给考生在考场上快速审准题,明确答题方向。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一、形象类
常考 题型 常见设问 审准要点 答题定向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3)有人评价这首词中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 词意作具体分析。 答案 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
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
“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
“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 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 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梦江南》
“江南好, 城阙尚嵯峨。 故物陵前惟石马, 遗踪陌上有铜驼。
玉树夜深歌。”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
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 分重要的。 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1)题干中有
①概括形象:
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 “形象”字样, 性格+身份。 形象?试加以分析。 人物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
包含诗人形象
或抒情主人公
②分析形象:
一言一行一心理。 ③形象意义:
形象 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 形象。 括(分析)。
(2)概括或分析 形 象 中 蕴 涵 的 思 想 情感及存在的社会 意义。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 (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
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 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
猿啸哀”的“哀”字。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 歌的。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要遵循诗歌的语言逻辑,深入语言内核。 在景与情构成 的“阅读场 ”中,就诗论诗,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练含蓄的语
言“泡开”“ 还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资料而知人论世,更不可
一生忧国忧民矢志北伐却又壮志难酬的陆游等。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3.看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 把握,这是理解诗歌情感的一条命脉。 2015 年江苏卷《秋日 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首联中的“爱”“暂开颜”,也是 “情语”。 情语多出现在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
虞诗表面上写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蝉声凭借了秋风的传送, 而在诗人看来,则是居高而自能致远。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骆诗则是借蝉来喻自身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 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二、语言类
答案 ①“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物(独自 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
②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
(青山回应 )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 (让咱们相互为伴, 面对风寒)。山头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 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 山峦、清澈的小溪,仿佛都在静听 (我)朗诵的《离骚》 (但愿 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③“偃蹇”。(“寒”及“《离骚》”也暗示了一部分情感)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 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
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
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 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 “ 亭角寻 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①行为洒脱。从“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 侬”诗句中,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从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诗句中,写陈居士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
境”字样。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即时小练】 1.(2014· 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一 )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二 )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空凭经验感觉而主观臆测。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这首词,常为词牌名“梦江
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为
对于那些无标题 ( 或标题 不含重要信息 )、无明显情语 的诗来说,读懂它只有靠品 语言了。
词人写此词时心旷神怡,饶有兴 致。这样一来,作品的基调就完
全搞反了,回答任何问题皆是枉
然。这首词中“江南好”是事实, “城阙嵯峨”也是事实,仿佛高峻 威严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词人笔 锋一转, “ 陵前惟石马 ”“ 陌上有 铜驼 ” 两句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 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 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 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 结,引典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 更迭的哀伤。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
之意。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 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也就 是分析诗歌炼字之妙。鉴赏诗歌炼字技巧,应从形式(修辞等 手法 ) 到内容 ( 表面意思 ) ,再到表达的情感作出赏析。若选 “弱”“ 昏”好,先分析 “ 臂弱”“ 眼昏 ”写出了作者承认 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 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若选 “健”“ 明”好,先分析 “ 臂健”“ 眼明 ”写出了作者认为 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 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 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2)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 分析。 答案 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
象。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
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
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 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么作用?
意象 2.××意象蕴涵 景物 了作者怎样的情 形象 感? 3.诗中景物形象 有什么特点?请 结合全诗分析。
题目,一般要 式、构成的画面的色彩等方面
涉及意象的作 分析。 用或意象中蕴 ③探求意境(情感):分析意象(景
涵的情感。
物)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
感。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 (1)关于诗歌的事物 ①概括特征: 的事物形象?(某联 形象一在写人、抒 ”字样。 情方面的效果。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1.这首诗营造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
(1)题干中有“意
①描景:描绘诗 中展现的图景画
面。 (2)题干有两问时, 2.这首诗描绘了一 ②构境:概括景 意境 第一个问题是关 幅怎样的画面? 物所营造的氛围 于“画面”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 特点。 第二个问题是关 的思想感情? ③析情:分析作 于“情感”的。 者的思想感情。
键词句,明诗歌意旨;抓设问角度,明答题指向;抓答题规范, 明表述逻辑。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两步教你读懂诗歌
1.看标题(结合注释) (1)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
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
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 ),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 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注释。有些诗歌后面有对作者、写作背景或是诗词中偏 僻语的解释,有的是一些典故的出处及其解释等等。要注意, 任何一个注解对解读诗歌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在高考的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