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纲要》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参加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近一个月了,我较系统地了学习了培训要求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感受颇多,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培训期间,本人围绕“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主题,认真聆听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点分析,基础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任务与工作重点——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内容的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析等讲座,通过聆听各位领导对《规划纲要》的解读,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

《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平时的管理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如何做好管理者管理者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管理者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管理者,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明白管理者的三部曲: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

作为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你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我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培训,受益非浅,体会颇深。

下面就本次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以德治校,文化育人学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新生入学训练到一日行为要求,从日常行为规范到自身仪容仪表的培养,将养成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

以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结合重大节日,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校内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以德治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更是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在教会他们知识、能力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校长,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

做人德字为先,诚信为本。

校长的为人处世所彰显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对凝聚人心、形成良好校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形象管理,彰显特色把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品牌战略来进行形象管理,具体思路如下:1、明确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科研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智慧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校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

要加强学习,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经济一日千里,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指挥落实。

因此,校长要不断较为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尤其注意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和优秀校长的治校方略,把自己真正武装起来。

精读中外教育名著'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管理观念入手,把“尊重儿童个性,引导儿童发展,成就儿童未来”的办学理念再细化,结合本校现状,找准定位,凸显特色。

2、善于自我反思。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1做为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一位普通的农村小学校长,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

在近一个月的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中,我较系统地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

共观看视频约900分钟,发贴和跟贴20余条参加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1篇。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多。

一、“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做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关心每个教师和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提高自身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着力点作为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员,一定要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做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三大原则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时代的呼唤——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体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创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这是近一个月来,我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的最大感想。

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隐隐地看到中国教育发展的曙光。

下面就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中国特色的教育致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要贯彻素质教育主题,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绷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根弦,实行育人为本、有教无类,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要深化课程改革,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发挥学生特长,尊重个人选择,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培养。

要立足学校实际,加强学校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要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成才。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目前普遍存在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我个人认为,减负势在必行。

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就此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有明确的指示。

但是,学校的设置的“学习课程、科目”是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考核、考试是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招生考试是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能否“坚持育人为本”培养中国新型人才的前提。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日前,我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上的“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认真全面观看了领导、专家们的视频,聆听了领导、专家们讲座报告,感受、感触颇深,一、对《规划纲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含的内容深刻而广泛。

通过学习,使我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建立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1、科学地提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理念和目标。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理念的提出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指导校长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核心问题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育人为本方面有具体的抓手,就能够有效组织教师自觉围绕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身体健康和习惯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2、科学地提出了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保障措施。

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倡导教育家办学。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育家。

3、科学地提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发展任务。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在近一个月的远程培训过程中,通过学习《规划纲要》以及收看专家对《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讲座,我较系统的了解了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再次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感触颇深。

结合我的学习重点和实际工作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意义重大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系统的研究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为中学的一名管理者,在培训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结合我校实际,切实落实全教会精神和《规划纲要》,开辟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学习了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后,我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如此之重,我们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康县望关小学校长宋维江摘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提出了以“德育为首位,质量为中心,安全为重点”的办学宗旨,形成了“教育终身化,教学民主化,教法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为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推出了以“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中心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和以“76543”工程为内容,以“五岗”建设为载体的学生主动、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教办[2010]8号)精神,推动教育系统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发展任务、改革重点和保障措施。

在近一个月的远程培训中,我较系统地了解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个第一”是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三个基础”是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为基础;“三个重点”是指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呼唤主体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下面我就自己的体会与同仁做一个分享。

一、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在学校。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规划纲要》以及收看专家对《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各位教育专家贴近学校,细致入微的讲解使我获益匪浅。

对今后学校管理和学校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一.纲要明确了教育在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纲要》中提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16字工作方针,赋予了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内涵,国家把教育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健康人格为根本;把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做为发展方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而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是停步不前的,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新环境,才能提高教师的育人理念,改进教学方式,达到不破不立的效果。

促进公平即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我理解为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发展的公平和教师对学生的公平。

教育资源要做到资源共享,教育发展要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培训后结合我校实际的几点反思1、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提高质量。

一名好老师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老师,一名好校长也是一个爱学习的校长!党和国家明确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好多专家也在讲座中提到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而承载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更应该是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者。

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对读书学习深有感触。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知识成为自己管理的一部分,才能改变学校管理的僵化,和工作中的思想陈旧。

才能提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魅力。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全教会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教育,同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越高。

要使我们国家尽快走上繁荣富强、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应该对教育问题形成共识,抓紧抓实抓好。

通过学习全教会精神与《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我感到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以人为本是根本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是途径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2011年3月30日—4月30日,我通过近一个月的远程培训学习,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精神。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聆听了教育部长及有关专家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多方面,多角度的解读,从中受益匪浅,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教育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这二十个字的工作方针,核心是育人为本,重点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保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

我们的教育进入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也要转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坚持以人为本《纲要》里面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改革的战略主题。

要实施这一战略主题关键是两个培养、两个全面、两个着力。

即《纲要》里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两个全面,《纲要》里面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个着力,《纲要》里面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社会的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把服务于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把民主、自由、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爱等人文因素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活动”的不良倾向,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坚持优先发展《纲要》里指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计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计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计划纲要?培训的心得体会我参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计划纲要?培训,受益非浅,体会颇深。

下面就本次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以德治校,文化育人学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头生入学训练到一日行为要求,从日常行为标准到自身仪容仪表的培育,将养成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

以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结合重大节日,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发言等校内外活动,踊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硕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以德治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更是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为学生安康成长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在教会他们知识、能力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长为祖国的有效人材。

校长,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

做人德字为先,诚信为本。

校长的为人处世所彰显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对凝聚人心、形成良好校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形象管理,彰显特色把学校特色开展作为品牌战略来进展形象管理,具体思路如下:一、明确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科研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智慧型教师队伍成立为抓手,以学校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开展融为一体,让师生在一路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主动和谐开展。

要增强学习,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开展,知识经济一日千里,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指挥落实。

因此,校长要不断较为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丰硕自己的头脑。

尤其注意学习先进单位的经历和优秀校长的治校方略,把自己真正武装起来。

精读中外教育名著'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管理观念入手,把尊重儿童个性,引导儿童开展,成绩儿童未来的办学理念再细化,结合本校现状,找准定位,凸显特色。

二、擅长自我反思。

思之那么活,思活那么深,思深那么透,思透那么新,思新那么进。

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注重整体谋划教育战略,进行超前部署,指明前进方向。

在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学校传达的全教会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

一、全教会精神是教育发展的指路石。

1、学习全教会精神意义重大。

全教会和《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总体战略部署,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纲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要深刻体会领导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王玉玺书记、赵晓明县长、琚华良主任、李伟副县长和张思良局长在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禄丰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规律,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全教会精神提出了对老师的高要求。

新世纪的第一次全教会和会前印发的教育规划纲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开启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

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共5则)

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共5则)

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共5则)第一篇: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认真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基本精神意义。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员令,吹响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描绘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蓝图,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要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

要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思考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问题、谋划未来。

1、认真抓好学习讨论。

要采取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学习下发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资料。

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一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发展规律、教学规律等业务知识,进一步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在事关学校科学发展、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等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

2、广泛开展走访活动。

认真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周边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办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管理、教学、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近一个月以来,我在网络上参加了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通过收看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讲话和专家讲座,参与学习研讨,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学习和贯彻全教会精神和《纲要》重要意义的认识。

领导和专家的讲话高屋建瓴,方向明确,思想新颖,启发思考,令我受益匪浅。

现结合自己主抓的教学研究工作,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二十字工作方针,才能把握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方向《纲要》提出了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其中,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在这次学习中,袁贵仁部长深入阐释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他指出,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这“五个必须”贯穿于《纲要》的全文之中,体现为《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

我感到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这二十字工作方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逐步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

二、只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把提高教育质量落到实处纲要指出“只有好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在学习中进步,在培训中升华——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学习心得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四川平台的远程学习,在认真学习了陈希、潘懋元、袁贵仁等领导和专家主讲的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之后,通过学习和培训,对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它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通过头脑风暴法,借助远程教育,收获颇丰,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明确指导思想,贯彻工作方针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指导思想,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短暂的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即将结束了,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感受颇多,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深受鼓舞,现将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一、深入践行《教育规划纲要》需要所有教育教学一线的校长,教师勇于创新、不断自我完善,自主发展。

《纲要》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温总理提出,让全国人民做有尊严的人。

《纲要》特别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广大师生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教育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实现建设一流学校,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才可能实现。

我想,这同时也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纲要》切实对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做出了要求《纲要》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

我个人认为,减负势在必行。

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有自我利用的学习实践。

很多中小学生疲于完成作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导致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匮乏。

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对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

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

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考试的奴隶。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体会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摘要: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教育界的一次盛会,是关系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大会。

会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10年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本文叙述了《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等内容的学习体会。

最近,参加了“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我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了具体的了解,使我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作为职业学院负责计算机教学与信息工作的一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每天在一线与学生打交道,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和模式都要通过教师去实现。

因此,学院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群体的素质是学院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如果说学院的教育是生命,那么师资队伍的质量就是生命之源。

要建设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院在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上应多下工夫。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谈不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也谈不到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谈不到全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学院自组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育事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是纵观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和规律,要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内涵上下功夫,而内涵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摘要:通过远程培训, 我了解到《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是: 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规定未来十年要完成的发展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基本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重视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教育优先发展的责任。

参加了一个月的远程培训, 观看培训视频有记录的时长是30小时, 实际的观看时间还要更多一些, 很多专家的讲座都重复听了第二遍, 有的都听了第三遍。

这次远程培训开放的各个讲座都很精彩, 各位专家不仅有理论高度, 还都能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入情入理的讲解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是本人参加工作以来, 第一次这么集中地分享到了如此大容量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一个月的学习, 我收获了很多, 也有不少的体会, 在此, 只把最深的三点体会作以汇报。

一、《教育规划纲要》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

《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 脉络很清晰, 尤其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更是体现出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

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从3月25日以来,我参加了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班,听了多位专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析,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参加园长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办园方向,理清了办园思路,思想认识、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领导艺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充分意识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品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坚定了今后改革与发展的决心。

下面就我一年来的培训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1、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幼儿园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活动,因此,园长治园一定要做到“目中有孩”、“目中有师”,要看到孩子和教职工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他们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幼儿园的主人。

园长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发展、成功和成才为本。

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使孩子会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跌倒的扶起来牵着走”。

这句话一语中的,直指教育本质。

没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爱满天下”的博大精神,没有敬业、乐业、专业、勤业的奉献精神,根本不可能做到。

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是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园长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要把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看作是自己份内最主要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

园长治园,不能离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撑。

办好一所幼儿园,也不能忽视办园条件的改善和硬件设施的建设。

但是,身为园长一定要认识到,在所有的教育资源当中,最宝贵的还是人力资源。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切不可放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先是提高教师素质,它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陇东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 栗晓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面对此情此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于7月29日全文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教会的召开和《纲要》的出台,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党和国家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的全面规划和部署。

《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确认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等8个方面的教育发展任务,明确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它作为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作为一名参加远程网络专题培训的学员,通过学习,让我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最新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1、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的关系被高度重视《纲要》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在学习过程中,各位领导、专家、教授和学者都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谈了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关系,就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反思,指出社会对于大学、学历的追逐,已形成了唯本科论、唯学历论,它不仅是社会各行业、各层面中的现象,也渗透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人才的培养需要学历、需要一些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人才的出现也不是刻意创造就能出现的,它有其自身的规律。

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教授治学新途径教育行政化是当前困扰我国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

大学行政化的表现就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缺乏学者、教育专家的讨论与论证,再加上长期以来政府对学校管理太细、包办太多,使得高校陷入行政化的泥潭。

教育去行政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当初在高校设行政级别是为了更好的推进“211工程” “985工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化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温家宝总理从2003年以来已5次提出“教育家办学”的重大命题,《纲要》也已经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然而,要真正取消大学行政化,光靠几个文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形成在国人心目中的官本位思想一时是无法去掉的,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真正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大局意识,提高岗位补助津贴,避免因行政级别和职称的取消而给领导干部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应;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收获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

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全面、准确地认识,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以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些切身的体会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到教育工作就是“育人为本”。

它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培育肥沃的土壤;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健全和落实学生公寓服务制度,着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让学生感觉回到宿舍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温暖;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和学习,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规划与指导,为他们毕业后找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智力帮助。

总之,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校园管理,提升高校整体服务水平《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高校管理改革创新,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高校管理是由行政、学术、思想三部分管理构成的。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由于机构繁杂,层级过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尽科学、服务意识不强,民主气氛不够,官本位意识严重、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行政管理效率较低。

要牢固树立行政效率观念,改革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建立行政管理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加快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立协作学习共同体,相互支持,共同领导,加强组织学习,完善沟通渠道,促进组织变革,不断建立和完善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促进高校学术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以人为本,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科学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根据我校实际,要完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自觉接受老师、学生和群众的监督;重视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沟通学生—教师—领导的纽带;完善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校园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3、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1)以育人为本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党校为主阵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以典型宣传为抓手,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性;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以关爱学生个体、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扬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2)适应思想政治环境的变化,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其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用户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良荞不齐的混杂思想,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消极不健康和反动的观点随时存在。

因此,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因时因地制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3)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

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预见性。

4、以学生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

以学生为本,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过去学生在学生管理中作中的被动地位;转变观念,变“管理学生”为“引导学生”、“服务学生”;从管理的决策、组织实施到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与能力;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一切为学生的利益着想;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引导学生社团、学术团体在学风校风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生工作队伍,努力促进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进一步加强学生骨干、基层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给予他们充分地信任,让其大胆施展才华,同时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褒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步骤和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有效行使管理职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