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之异同——读《爱弥儿》有感

合集下载

《爱弥尔》读书心得

《爱弥尔》读书心得

《爱弥尔》读书心得《爱弥尔》是卢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教育问题。

这部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方法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性、自由、幸福的书。

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得到了深化。

《爱弥尔》讲述了作者对于爱弥尔教育的经历和思考。

作者以教育弗兰索瓦爱弥尔为例,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弗兰索瓦爱弥尔的过程中,作者强调了自由与自律的平衡。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意志,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把孩子从旁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发展。

作者认为,人的天性本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环境和引导,他们就能够自主地追求幸福。

在教育弗兰索瓦爱弥尔的过程中,作者强调了对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

他提倡让孩子亲自去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规律和奥秘。

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同时,作者也主张让孩子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

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爱弥尔》还强调了对于个体差异的尊重。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来进行。

教育不能简单地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天性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对社会对于个体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影响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往往注重功利和物质追求,忽视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这对于人的成长和幸福有着重大的影响。

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上,而不只是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

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教育的理解得到了深化。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功利的培养,强调孩子的听从和服从。

而《爱弥尔》中的教育理念则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性。

《爱弥尔》读书心得(精选12篇)

《爱弥尔》读书心得(精选12篇)

《爱弥尔》读书心得〔精选12篇〕《爱弥尔》读书心得〔精选12篇〕《爱弥尔》读书心得篇1今天我有幸拜读了卢梭的《爱弥尔》这本名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得到了一些体会。

对于卢梭在书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是我很感兴趣的。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久法那么,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开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理论,让孩子从生活和理论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

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他还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老师培养起来的。

一个学生,假如在他身上这三种老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假如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到达他的目的,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可以由我们决定。

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可以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可以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

比方,决不违背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承受年龄的教育,完全按照其生理心理的承受才能进展教育。

此外,他关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象饮食内容、生活习惯、接触的人等等。

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根底,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是有思想的,学生是时刻开展的个体,这点我们要时刻切记。

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

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决策和选择,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爱弥儿的的感悟(优秀12篇)

爱弥儿的的感悟(优秀12篇)

爱弥儿的的感悟(优秀12篇)爱弥儿的的感悟篇1《爱弥儿》卢梭的著作之一,这是卢梭关于教育的论述的著作。

书中作者通过一个虚拟的人物“爱弥儿”来表达作者对教育方方面面的看法。

书中作者是爱弥儿的导师,爱弥儿出生在富贵家庭,但是他是孤儿,从小就用导师带。

这样作者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来培养爱弥儿。

作者从爱弥儿的出生到以后的成家立业,其中每个阶段的指导和教育都是用他自己那套独特的教育方法,他强调根据自然的法则来培养教育儿童。

他主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对儿童进行不同的教育和锻炼。

他觉得应该根据儿童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教育应该是适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准则。

让儿童在游戏中学到有用的东西,让儿童在劳动中了解劳动的光荣和神圣,他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只凭书本。

《爱弥儿》这本书里面详细的阐述了卢梭关于教育的看法,从婴儿到成年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分别举例说明。

其中很多教育方法和教育原理对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有很深影响的,如,我们要不能溺爱儿童,让他们在受到小挫折小伤害之后,明白什么是幸福快乐;我们教给儿童的不是知识,而是教他们如何在需要时去火的知识;老师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明白学习那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理解,最终掌握。

爱弥儿的的感悟篇2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近代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说”,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专制,他对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的改革,都曾作出伟大的启发和指导。

《爱弥儿》是阐述其自然教育理论的不朽之作,对压抑儿童个性的封建主义教育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在这本教育著作中,卢梭表达了他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今天读来仍然震撼很大,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卢梭主张的自然主义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手段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之异同——读《爱弥儿》有感

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之异同——读《爱弥儿》有感

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之异同——读《爱弥儿》有感摘要:《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爱弥儿的分阶段教育,卢梭论证了其自然教育理论。

在此教育专著中,卢梭曾多次提到17世纪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在书中有对其观点的继承也有批判。

卢梭继承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其差异是宗教观不同,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不同。

关键词:自然教育;洛克:卢梭;教育思想出版于1762年的《爱弥儿》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书一经出版就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轰动效应,虽毁誉不一,但影响深远。

然而在《爱弥尔》的行文中每每都会出现洛克的名字,那么卢梭的用意是什么呢?卢梭与洛克的思想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卢梭总会用洛克的观点反衬自己的观点呢?我们将在两位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对比中找寻答案。

一、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概述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与其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紧密相连的。

他不但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哲学上的自由主义的始祖。

洛克在探讨观念的起源时,认为观念不是天赋的。

心灵原像一块白板一样,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洛克把人们的全部观念都归于凭借感觉经验得来。

所以他看来,个人千差万别,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后天的教育。

在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Readingand Studyfora Gent-leman的文章中,洛克将政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了社会的起源和政治权利的创建范围,”而“另一部分则包括了在社会中管治人的艺术”[1]149。

而洛克的《教育漫话》正是分析人性的教诲,并详细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也可以让人从中揣测治人的艺术。

洛克强调教育是个人的事,通过家庭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主要从体育、智育和德育三方面培养身心和谐的绅士,这是他向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最终是要培养资产阶级的新贵。

爱弥儿学习心得感悟(精选5篇)

爱弥儿学习心得感悟(精选5篇)

爱弥儿学习心得感悟(精选5篇)它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弥儿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爱弥儿学习心得感悟【篇1】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爱弥儿》是他的重要著作,也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

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我读了此书后,在此说一说我读这本书后的感受,以及一些评价。

教育学论著《爱弥儿》,简述了卢梭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

全文体现了卢梭的顺应自然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每个教育阶段无时不刻的向读者传达了尊重儿童,顺应自然的教育理念。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

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

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弥儿》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弥儿》读后感1暑假里我有幸读到法国教育学家的卢梭的旷世名作——《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直接表达了卢梭主张的教育观念,即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这也正是我我在过去一年的教学中所欠缺的,而在《爱弥儿》这本书中,我也重新定义了自己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

二、怎样教学生“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而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不小,特别是中国的孩子,从小就面临学业的巨大压力。

好不容易辛苦考上大学之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

如今大学生、研究生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还有大学生自杀,去年也有研究生自杀的报道。

《爱弥儿》读后感15篇

《爱弥儿》读后感15篇

《爱弥儿》读后感15篇《爱弥儿》读后感1本次假期中,我有幸初读了卢梭的名著《爱弥儿》,书中阐述的教育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本书共分五卷。

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但是应该指出,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这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也也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另外他所主张的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的“儿童中心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读完这本著作,我觉得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足够重视对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性。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爱弥儿》读后感(15篇)

《爱弥儿》读后感(15篇)

《爱弥儿》读后感(15篇)《爱弥儿》读后感1卢梭写的《爱弥尔》一书,在我所看的教育专著书籍中,属于非常清新的、非常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著作。

卢梭写于1762年的《爱弥尔》,虽然经过了漫长的风雨考验,但是直到如今,依然焕发出它迷人的光彩。

对于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需要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在且思且行的过程中,再次回到教育的原点思索思索,这是十分有益的。

卢梭的《爱弥尔》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爱弥尔》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爱弥尔》是卢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一个男孩爱弥尔从
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由的价值。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

在小说中,爱弥尔的父亲采取了一种自然教育的方式,让他在
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尊重
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这与当时
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意识到教育并不是简单地
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小说中也提到了个体自由的重要性。

爱弥尔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最终找
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
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应受到社会和传
统观念的束缚。

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教育和个体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教育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自由的哲学
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成为一个更自由、更独立思考的人。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4篇)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4篇)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爱弥儿》是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里程碑式作品,作为首部以小说形式呈现的教育名著,它于____年撰写完成,并于____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

该书的问世,在法国及西欧部分资产阶级国家引起了广泛轰动,其影响力深远而重大。

卢梭在书中,借助虚构的教育对象爱弥儿,深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教育理念。

卢梭的教育思想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

他坚信人生而自由平等,这一天赋权利在自然状态下得以充分展现。

随着文明的演进,不平等、特权与奴役现象逐渐浮现,人性的纯真与自由遭受侵蚀。

为矫正这一偏颇,卢梭倡导对儿童实施顺应自然成长规律的“自然教育”,旨在培育适应资产阶级理性社会的新型人才。

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核心在于遵循自然法则,促进个体身心的自由发展。

他强调生活与实践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提倡实物教学与直观教学法,鼓励儿童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官认知,自主获取知识。

与此相辅相成的,他还主张将劳动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使儿童掌握生存技能,提前培养自我管理与体能运用的能力,同时保持纯朴自然的生活习惯。

全书结构严谨,共分为五卷,卢梭依据儿童成长的阶段性特征,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教育原则、内容及方法。

从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到爱情教育,卢梭的教育设计呈现出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特点。

尽管这种分阶段教育的构想具有显著进步意义,但将德、智、体教育截然分割施教的做法,其科学性仍有待商榷。

2024年《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样本(二)"天赋"这一议题,在书中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得到了生动的阐述。

我深感此故事之精妙,特此分享。

某日黄昏,一位智者携其子与其师至空旷之地漫步,彼时,天空中有儿童嬉戏放风筝之景。

智者边走边向稚子发问:“风筝之影现于地,而风筝本身又在何方?”孩童未及抬头,便脱口而出:“在大路之上空翱翔。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一部重要教育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书中,卢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了他独特的自然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被过多的人为束缚和干预。

这种理念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

但卢梭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自己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去压抑这些天性,而是引导和发展它们。

这让我反思我们如今的教育,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发现?是否因为过度追求成绩和所谓的“优秀”,而剥夺了孩子本应拥有的快乐童年?书中的爱弥儿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去理解世界,去学习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内容,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实践。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困在教室里,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书本和作业,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亲身感受大自然,去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遗憾吗?卢梭还强调了教育者的角色。

教育者不是权威的统治者,而是孩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教育者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却很少倾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另外,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也让我印象深刻。

卢梭认为,道德不是通过说教来传授的,而是通过孩子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培养的。

只有当孩子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让我明白,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仅仅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和领悟。

读完《爱弥儿》,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种自然教育的理念?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爱弥儿》的心得(优秀10篇)

《爱弥儿》的心得(优秀10篇)

《爱弥儿》的心得(优秀10篇)《爱弥儿》的心得篇1《爱弥儿》还是一部关于人性教育的作品,卢梭在书中指出,收获幸福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唯一目标。

他提倡自主教学,教师应一边传授知识,一边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要我学顺利过渡到我要学。

在该部作品中,绝不损害别人的思想给我的感受最为深刻,而这也是在向读者渗透道德教育,无论在个人成长的任何时期,都应严格坚守这一教训,与人为善,不允许损害他人利益。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儿童为本位。

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进行。

而在他之前的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

在这种儿童观下,教育就是重复训练,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由成人随意填充。

这种儿童教育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其实上述儿童教育误区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观的流毒。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爱弥儿》的心得篇2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各种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成为一个与自然相一致的名副其实的人。

爱弥儿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doc

爱弥儿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doc

爱弥儿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爱弥儿阅读心得体会篇1提起《爱弥儿》,这本书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不得不说的是书中的很多教育观点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冲击力,细细品味起来,对其中的两个观点不免有了些感悟与大家分享:第一个观点: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

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开篇的第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应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与此同时这句话也给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包括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专属品,也不是教师的教育物,不属于任何人。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将知识技能强教于孩子,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利用好自然,通过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会,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卢梭提到,每一个学生,在他身上都有三种不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

其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受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

唯独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如何把这三种教育配合一致,在孩子身上产生意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观点: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

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

文中提到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眼泪。

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里去;他不哭了,我马上就跑到他的身边。

不久以后,他呼唤我的时候就将采取停止啼哭的办法,或者,要哭也至多只哭一声。

因为,孩子们是根据信号可以感觉的效果来判断其意义的。

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满足他,孩子就会成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训斥他,孩子就会成为卑怯、胆小的小奴隶,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其实背后是成人的态度与行动所造成的。

《爱弥儿》读书心得2024年观后感模版(三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2024年观后感模版(三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2024年观后感模版《爱弥尔》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第一部小说体教育经典。

该书创作于____年,并于____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出版,随即在法国及西欧多个资产阶级国家引发轰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梭在书中通过设想对虚构人物爱弥儿的教育过程,对封建教育体制进行了批判,并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教育理念。

卢梭的教育理念源于他对自然人性的认识。

他认为,人类天生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这种权利在自然状态下得以普遍实现。

随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逐渐出现,导致人们失去了本来的本性。

为了纠正这一不合理现象,卢梭倡导实施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自然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资产阶级理性观念的“新人”。

在卢梭看来,自然教育意味着遵循自然永恒法则,让个体身心自由发展。

他提倡通过生活和实践的方式,运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方法,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通过感官体验获取所需知识。

卢梭还强调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以及传授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支配自由与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生活习惯。

全书分为五卷,卢梭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

这些教育阶段包括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爱情教育。

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观念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将德育、智育、体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科学性。

《爱弥儿》读书心得2024年观后感模版(二)在深入阅读《爱弥儿》这部教育经典后,深感其理念对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书提出的观点独到而深刻,尤其是关于儿童成长与教育的论述,引发了我对于教育工作的深层次思考,愿意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

《爱弥儿》中诸多观点引人深思,如书中所提,对于聪慧而敏感的孩子,应给予适度的自由,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体验挫折,从而培养其独立与自我调节的能力。

书中强调了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保护,呼吁我们珍惜并维护孩子们宝贵的童年时光,避免无谓的忧虑和过度的教育干预,影响他们的自然成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爱弥尔》是卢梭的一部教育论著,通过描述一个男孩爱弥尔
的成长经历,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深受启发。

首先,书中对于教育的理念给予了我很多启发。

卢梭认为,教
育应该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强加于学生的。

他强调了个
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
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者应
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发展轨迹,而不是一味
地灌输知识和规范行为。

其次,书中对于教育方法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

卢梭主张通
过体验和实践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强调了教育应该是生活化的,注
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法启发了我
对于教学方式的思考,让我意识到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和成绩。

最后,书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给予了我很多启发。

卢梭
认为,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给予他们爱和关怀,引导他们成长。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阅读《爱弥尔》让我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这些启发将对我的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爱弥儿》读后感1

《爱弥儿》读后感1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这本书讲述了卢梭对于儿童教育的看法,正如书开篇所提到的“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主张“性善论”。

他认为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自然教育”,即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的自然规律。

他将自己设定为爱弥儿的家庭教师,而爱弥儿则是他虚构出来理想中的最佳“实验品”。

卢梭通过年龄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一卷主要讲述的是婴儿期,他认为两岁以前的婴儿并没有思考的能力,所以他认为在此阶段,教育者应该将重心放在体育教育上,以养育身体、锻炼为主。

第二卷中是儿童期,儿童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但智力尚未开始发展,缺乏思维能力,但感官已然趋于成熟,故而他主张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的爱弥儿处于少年期,建立于前两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对于生活的经验,能够进行思考,在此阶段应该着重发展智育教育。

青年期的爱弥儿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以及自然知识,即将步入社会,所以卢梭认为这个阶段应该对爱弥儿进行德育教育。

最后一卷,讲述的则是爱弥儿和苏菲的爱情,这一卷里不仅讲了爱情教育,还讲了女子的教育。

在这套教育体系里,爱弥儿在卢梭的教育下逐渐由一个婴儿走向社会。

“自然教育”作为卢梭的教育理念,将爱弥儿教育成一个“自然人”也就成了他教育的主要目的。

他主张儿童的成长阶段应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到大自然中,从自然中学习、生活。

我十分认同他所提到的儿童天性应当得到自然发展的理论。

这个教育理念放在当今社会仍然相当大借鉴的意义。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家长的心里根深蒂固。

因为这一想法的存在,“赢在起跑线”的教育理念就成为了“兴趣班”盛行的原因。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长安排好了行程表,放学或是周末出了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

即便教育政策开始推行“减负”,尝试着为孩子减轻学习对的压力,但当他们长大了,高考依旧是一座压力大山,会在一定的时候阻挡在孩子通往轻松学习的道路上。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是瑞士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通过描述主人公爱弥尔的教育过程,表达了卢梭对自然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对于个体自由和自然成长的重要性的强调。

在书中,卢梭强调了自然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成长,避免外界的教导和束缚。

这种教育观念让我反思了传统教育体系中过分强调功利和标准化的问题,提醒了我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

此外,书中也反映了卢梭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他认为社会规范和外界约束会阻碍个体的自然发展,强调了对人的人性化的尊重和关怀。

这让我意识到了社会对于教育和成长的影响,引发了我对于现实社会中教育制度和规范的反思和探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爱弥尔》,我深刻感受到了对于个体成长和教育的重要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现实社会中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这本书激发了我对于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思考,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指引。

关于爱弥尔读书心得

关于爱弥尔读书心得

关于爱弥尔读书心得《爱弥尔》是让我们了解儿童教育的一本经典之作,它是瑞士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爱弥尔这个小孩的成长过程是书中的主线,作者通过他来探讨儿童教育的种种问题。

爱弥尔从小在自由自在的自然环境中成长,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和教条的束缚。

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自由发展,这使他获得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爱弥尔的成长过程中,作者强调了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儿童自愿选择的,而非强加于他们的。

爱弥尔没有接受传统的教育,而是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了自然和社会的一切。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他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爱弥尔的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包括体育锻炼和手工劳动等方面。

作者认为,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手工劳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全面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教育中,作者还强调了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

爱弥尔的教育是针对他的个体特点和需要进行的。

他的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但可以作为一种启示和参考。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爱弥尔的教育方法也引发了我对传统教育的思考。

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灌输知识,而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能力。

爱弥尔的教育强调了儿童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探索。

这种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读完《爱弥尔》之后,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识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爱弥尔》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我会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我的实际教育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之异同——读《爱弥儿》有感摘要:《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爱弥儿的分阶段教育,卢梭论证了其自然教育理论。

在此教育专著中,卢梭曾多次提到17世纪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在书中有对其观点的继承也有批判。

卢梭继承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其差异是宗教观不同,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不同。

关键词:自然教育;洛克:卢梭;教育思想出版于1762年的《爱弥儿》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书一经出版就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轰动效应,虽毁誉不一,但影响深远。

然而在《爱弥尔》的行文中每每都会出现洛克的名字,那么卢梭的用意是什么呢?卢梭与洛克的思想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卢梭总会用洛克的观点反衬自己的观点呢?我们将在两位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对比中找寻答案。

一、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概述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与其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紧密相连的。

他不但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哲学上的自由主义的始祖。

洛克在探讨观念的起源时,认为观念不是天赋的。

心灵原像一块白板一样,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洛克把人们的全部观念都归于凭借感觉经验得来。

所以他看来,个人千差万别,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后天的教育。

在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Readingand Studyfora Gent-leman的文章中,洛克将政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了社会的起源和政治权利的创建范围,”而“另一部分则包括了在社会中管治人的艺术”[1]149。

而洛克的《教育漫话》正是分析人性的教诲,并详细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也可以让人从中揣测治人的艺术。

洛克强调教育是个人的事,通过家庭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主要从体育、智育和德育三方面培养身心和谐的绅士,这是他向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最终是要培养资产阶级的新贵。

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进步因素,都直接影响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85。

生于18世纪的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提倡通过自由而独立的生活方式,按照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进行教育,最终每一个经过教育的自然人联合起来形成平等而自由的社会。

这就是卢梭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卢梭是基于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而阐述的。

卢梭认为每个人是由趋于自私自利和社会全体成员两部分构成,如果个人的自私自利能够相互抵消,那么只剩下一个结果,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总意志。

这时的国家才真正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才会与国家融为一体。

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教育自然人成为未来履行公民职责的社会人。

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制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3]7。

这三者相互一致,共同趋于同一目标就是自然教育——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

因此教育必须依照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发展。

二、卢梭对洛克思想的继承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的英国,“洛克是这种思想的始祖”[4]249。

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一个完全自由的、平等的、和平的自然状态。

在此状态下,人们普遍地享有自然权利,这种权利与生俱来,即所谓“天赋人权”。

天赋自由是其学说的基本论点,它是人生而有的权利。

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即是教育人成长、养成理性,让人享用好天赋自由这个权利。

教育,为的是让人得到自由;自由,就是保证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能够自主支配。

人们既有自我支配的欲望,也有支配他人和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欲望。

让人懂得保有前者,弃之后者,就需要父母或导师的教育。

卢梭与洛克一样从理论预设为起点,从道德人性的角度注入平等的要求。

只不过卢梭用其“社会状态中的自由”观念去补充了洛克的“天赋自由”的观念。

卢梭认为道德内在于人的天性之中,并提出了人性的两个本原——良心和欲望。

良心和欲望这两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本原决定了行为的善恶性质,“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望是肉体的声音。

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未欺骗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它对于灵魂来说,就像本能对于肉体一样;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3]11。

可见,正是由于良心的引导,自然人才能克服欲念的引诱,道德才得以自由。

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最终成为自由、平等社会中的合格公民。

卢梭在婴儿期身体保护方面继承了洛克的思想,他认为“洛克极力劝告大家,无论是预防还是因为一点儿小病,都不要给孩子吃药”[3]37是正确的。

卢梭之所以持正面的态度是其认为,医学中最有用的部分是卫生学,卫生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道德。

除此之外在多多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这一点上,无论卢梭与洛克、罗兰、弗勒里还是克鲁扎思的观点都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这最基本的训条,却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极易被忽视的一条。

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提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5]1。

这种描绘虽不能显示出教育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它认为,教育要给予人幸福,就需要给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头脑。

反之我们可以使教育成为健康的身体和聪慧头脑的源泉。

无论是洛克还是卢梭有关于体育教育的思想,都强调婴儿期对其身体关怀的重要性,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保持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良好的心智和判断力,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而和谐的人。

从17世纪到18世纪,受时代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所影响,存在着很多家庭教育的推崇者。

而卢梭选择跟从了洛克的家庭教育,并且走得更远,把贵族的教育变为平民的教育,把外界的束缚化为内心自然的追求。

洛克是极端推崇家庭教育的。

这是由于他深深地根植于英国式的经验主义中,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旧体制,偏于为上流阶级的绅士教育而忽视平民教育。

他为绅士们设计的教育是可以避免受学校学生腐蚀的家庭教育,其父母应当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但也可以聘请有足够资历的导师。

这种教育是区别于其为劳动人民子弟设计的学校教育的。

相对于洛克现实的家庭教育,卢梭的思想则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卢梭作为家庭教师假托对爱弥儿作个别的家庭教育,要陪伴其从出生到成年的整个阶段。

其原因是卢梭认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使人类逐渐丧失自身本性、采用的是束缚儿童身心的教育方式。

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他们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

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在家庭教师的指引与陪伴下,才能为理性社会培养新人。

但是,卢梭依据自然教育的原理,认为富人所处的环境比穷人恶劣,所以富人应该受更多的教育。

这依旧没有避免同洛克一样,都追随了当时所在社会的一般风气。

三、在《爱弥儿》中卢梭对洛克的批判卢梭认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开启其感官,再学习判断和感受。

卢梭与洛克在这里产生了分歧之一,他说:“用理性去教育孩子,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在今天是最时髦不过了”,然而“远远不能说明它是可靠的”[3]89。

卢梭认为只有外界事物刺激感官,感官产生感觉,最后才会形成观念。

感觉是观念形成的唯一标准。

“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

因此,它最后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3]89。

卢梭从感官发展的先后角度指责洛克说,“用理智去发展其他官能”,“这简直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作了手段”[3]90。

另外卢梭认为在儿童期那个年龄段是不能理解理性的,由于其父母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导致了“最坏的教法是,让她在他的意志同你的意志之间摇摆不定,让她同你无休止地争论在你们两人当中究竟谁做主”[3]93。

其实这是卢梭崇尚感性,排斥理性的结果。

他认为只有按照儿童身心的自然进程进行教育,才能学习懂得相应的道理。

作为现代经验主义哲学之父的洛克,其对经验主义原理的阐释为——知识仅仅源于经验。

知识(或经验)的第一源泉是感觉。

洛克认为人类的头脑生来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板。

因此,洛克将儿童成长的责任转到了后天的教育,“家长权力即‘教育’”[1]101。

人们单凭自己的天然官能,不借助天赋印象就可以获得知识。

虽然洛克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认识。

但是关于理性自我的观点,基本上是与经验相分离的。

孩子是能被“理”说服的。

因为人懂理是相对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懂理”,只不过孩子所能懂得的是适应其年龄特征和理解力的理性罢了。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青年期(15~20岁),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爱弥儿要多用别人经验,少用自己的经验,以便回归社会。

这与之前的要从自身经验获得成长的观念完全相反。

卢梭认为,“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而从这第一种情感产生出来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

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的原始情感的发展,真正的道德只能建立在情感之上。

卢梭的道德教育又脱离不了宗教对其的影响。

为宗教信仰辩护的方式是卢梭首创的。

“凡是信上帝的儿童,必然是崇拜偶像的,或者,至少也是神人同形同性论者;只要有那么一次他在想象中以为是看见了上帝,他此后就不大用脑筋去思考他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洛克先研究精神后研究身体的次序,其错误就在这里”。

人的情感与身体是不可分离的,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生命。

在自身实体有所需求的条件下,情感与道德才会成长。

卢梭在宗教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激励人的成长给人以向上动力方面,再次批判洛克是违背自然次序的迷信方法。

第四卷里有一段插话《一个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由》是卢梭宗教信条最明白而正式的声明。

卢梭是自然神论者,信奉的是自然宗教可以直接给人以启示。

衡量是非的观念存在于我们自身,通过情感才能使我们辨清善恶。

而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提到,“除了上帝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意外,我们对于其他精神的最明白和最大的发现都是上天以启示的方法给予我们的”。

这是由于在哲学上,洛克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人。

我们的观念来自于感觉作用,或者是来自于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动的知觉。

我们的全部知识不能先于经验而存在。

其实卢梭自身也是经验论的拥护者。

但是卢梭之所以批判洛克,认为先身体再感觉是正确的顺序。

是因为他在强调感觉重要性的同时,从另一方面强调自身实体寻求的重要性,其实也仍是感觉论。

爱弥儿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卢梭说坚决不像洛克学习:“既然我们这位年轻的绅士即将结婚,那就把他交给他的情人好了”。

卢梭费劲百般心思地为其挑选了一名伴侣——苏菲。

在第五卷中卢梭借用对苏菲的教育阐述了其女性观及对男女爱情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