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全册)第六单元-24 诗词五首 -渔家傲-课堂实录整理及点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优秀课件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中的“见”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 这种效果,为什么?
这两句把诗人的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是“心 与境合”的高度概括。当诗人采菊与篱下时,偶一 抬头见到南山,山上的气息非常怡人,飞鸟结伴相 还,环境优美宁静,与诗人乐于隐居而悠然自得的 心境相吻合。
抒隐居之情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
能加深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 小吏,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 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也就代 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 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 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 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 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 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 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参考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
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
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
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
簪。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写出了“春 望”所见,一个“春”字表明了季节时令,一个 “破”字写出了国都战争离乱的残破之景,令人怵 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 之景,令人满目萧然,为全诗渲染了 悲凉 的气氛。 “国破”与“城春”意思相反,诗人却在此对举, 从而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正是这种别具匠心的艺 术安排,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课文同步讲解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诗词五首 渔家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 24 诗词五首渔家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4诗词五首渔家“渔夫的骄傲。
天空遇到云和波浪,黎明和雾”教案1、由《一剪梅》导入新课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是李清照的诗《剪梅》。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两宋之交著名的婉约女诗人。
她的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李清照南渡前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幸福的。
她的话聚焦于自然风光和相思。
李清照南渡后的经历是:国破人亡、家破人亡、夫君亡。
他的话充满了凄凉和低沉的声音。
然而,也有一些作品风格大胆奔放。
今天的《渔人骄傲》是她渡南后的作品,也是李清照唯一豪放的话语。
2.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文学的一般知识;培养诗歌阅读能力(2)、结合词人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词的含义,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3.风格常识(学生PPT)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的形式特征是“声调有固定格,句子有固定数,单词有固定音”。
大多数单词都是分段的。
段落就是段落,叫做“篇”或“阙”。
两段是最常见的。
单词可以分为三类:小、中、长。
按风格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
婉约词典雅柔婉,豪放词雄浑高亢;在取材上,婉约词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豪放词则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4、作者简介(ppt生读)李清照(1084-1155),易安人,宋代杰出女诗人(雅派),章丘人(今山东济南)。
他以词和兼职诗歌而闻名。
他的语言清雅,如文字般清晰,充满生活气息。
他被称为“易安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代表作有:《剪梅》、《慢声》、《武陵春》、《如梦岭》5、写作背景PPT(学生阅读)是李清照唯一豪放的字眼。
这是她穿越南方后的工作。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她的丈夫赵明成去世。
国家的崩溃和她丈夫的去世对她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从此,她独自游荡在江南,独自度过了艰难岁月的晚年,陷入了“漫长的道路和黄昏”的两难境地。
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4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角:军中的一种乐器 千嶂:崇山峻岭 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译文: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特有的声音随
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
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1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
诗人传奇一生
❖ 少年,二岁而孤,母改嫁朱家,自己改姓朱。
❖ 从小读书刻苦,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 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 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 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 划粥割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 意,用全部精力读书。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19
赏析
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描写边塞环境的凄凉 写 景 下阕抒发戍边将士忧国思乡之情 抒 情
20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 全部景色的特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 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 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 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 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
,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
,将士又何以忍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课件 (共80张PPT)
——王国维《人间词话》
10
新课·讲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 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 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 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 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 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 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 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 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4
新课·讲解
•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 氛和危急形势。
25
新课·讲解
•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 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 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 风光的悲壮之美。
11
新课·讲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 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 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 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诗词五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优质课教案_7
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本首词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总结体会词中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中寄寓的情感。
教材分析:1.重点: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中寄寓的情感。
2.难点: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中寄寓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资料助读法、阅读体验法学法指导:朗读法、资料助读法、阅读体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唐诗与宋词,上节课,我们刚学完唐诗,这节课咱们来学一首宋词,这是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宋词,请简单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宋词的内容。
大家请看黑板上这首词,凭初步印象印象判断一下:这首词是豪放还是婉约?豪放词,作者却是婉约之宗李清照,一位婉约派代表人物却写了一首豪放词,为什么?二、朗读(一)初读正音:yīn jiēmàn péng zhuǎn殷.勤嗟.谩.蓬.舟星河欲转.(二)读出节奏、停顿(三)读出重音、语调(四)读出天帝与词人的对话:天帝语调恳切,词人语调低沉。
三、以“梦”析词(一)梦到了什么?(描绘画面)这首词全篇都在写词人的梦境,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词人梦到了什么?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上云海茫茫,一团团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
透过云雾,远远望去,天河好像在流转,河上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师描绘词中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学生任选一句描绘,写完后分享交流。
四、披情解“梦”(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梦是现实的投射,弗洛伊德说“梦是现实中愿望的达成”。
结合词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背景思考。
1.海上航行的真实经历“玉壶颁金”之诬: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病重时,曾有一学士携一玉壶前来探望,后又携玉壶离开投靠金人。
此事传开,却变成了赵明诚送玉壶给金人,更有人秘密弹劾此事。
为证丈夫清白,李清照尽携家中铜器文物,打算全部捐献给朝廷,一路追随南逃的高宗行踪。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一、导入新课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饮酒(其五)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诗人。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教案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诗词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内涵,提升思维品质,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诗词中的佳句,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饮酒·其七》、《饮酒·其十五》、《月下独酌四首·其三》、《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的生平事迹,感受古代文人的饮酒情趣。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饮酒诗词的基本概念。饮酒诗词是古代文人在饮酒过程中所创作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这些诗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具体的诗词,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饮酒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饮酒诗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体会古人的人生观。
-例如:通过对比分析《饮酒·其七》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
-诗词的背诵与运用:如何将诗词中的佳句运用到日常写作和表达中,是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和练习机会。
-例如:让学生仿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句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发展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
李清照简介
(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 易安居士,汉族,章丘(今属山东) 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创作内 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 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 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 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 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 惆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要)像大鹏鸟
那样乘风高飞。举, 高飞。
如飞蓬般轻 快的船。
神话中的蓬莱、 方丈、瀛洲三座 海上仙山。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
胸臆,感叹遭遇状不元成才路 幸,渴望找到幸福。
如何理解“鹏正举”呢?
追求幸福、渴望自由的情感。
(重点)
2.理解词意,品析本词浪漫主义和豪放派的风格。
(难点)
3.熟背这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特点。(重点)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状元成学才路 诗谩有惊人句。九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万里风鹏正举。状元成风才路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亲爱的读者: 1、天盛生下年活兴不亡重相,来信匹,眼夫一泪有日,责难眼。再泪晨并20。不.7.及代14时表7.宜软14自弱.2勉。02,2002岁.07:.月2184不270.待1:24人8.2:。3002。J0u22l0-02:.2708.212040:72:2.8184:3.200J2u0l-20:2208:208:28:30Jul-2020:28 亲爱的读者: 2、仁千世者里上见之没仁行有,绝智始望者于的见足处智下境。,二只20〇有20二对年〇处7月年境1七绝4日月望星十 的期四 人二日 。二20〇20二年〇7月年1七4日月星十期四二日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春亲去爱春的又读回者,: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为少成中年功华易都之学永崛老远起难不而成会读,言书一弃。寸,光放20阴弃:28不者7可永.14轻远.2。不02。会02成0功:28。7.14.202020:2872.01:42.82:0320072.104:2.2802200:280:32087.14.202020:287.14.202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第24课诗词五首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背景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字词积累结庐(lú) 东篱(lí) 搔更短(sāo)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嗟(jiē) 谩(màn)折戟(jǐ) 铁未销(xiāo) 殷勤(yīn)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浑:简直。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角:军中号角。
玉龙:指宝剑。
销:销蚀。
将:拿,取。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星河:银河。
殷勤:情意恳切。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饮酒(其五)/陶渊明✚●○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二、诗歌写作背景《饮酒》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鉴赏: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名句赏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
答:这句诗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诗词五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优质课课件_7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兴尽晚回 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一天,词人驾舟郊游,沉浸在 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中,赏心悦目, 饮酒为乐,醉意渐沉。待到兴尽欲 归,却已是日落黄昏,不免有一点 着急。慌乱之际,小船捉弄人,误 创荷花丛中。待到奋力划出,却惊 起一群水鸟振翅纷飞,词人瞬间的 惊愕很快变成喜悦。
这首小词仅三十几个字,却讲述 了一个如此曲折的“故事”,洋溢着 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读之令 人沉醉。
作业
课外积累阅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 代表作。
博客:李清照,一个
的女人
“知人论世”是阅读作品特别是古代 作品的重要方法。请阅读梁衡的《乱世 中的美神》,了解李清照其人和她所处 的时代,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活动二:读懂诗人·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年),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 期,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继柳永、秦观、周邦彦 之后,被称为婉约词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乱世中的 美神”之称。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称“易 安体 ”,她的《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南渡以前,她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 “漂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1127年靖康之变。 1129年路途亡夫。 1130年追帝献宝。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1130年春间,她曾在海上航 行,力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 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性格开朗,敢想敢说。
同时,她遍读群书,记性特强,不常见 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 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 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 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 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目标导学二:品味诗句,深入赏析
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二、教学新课
雁门太守行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一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
2.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圣人,他将忧国忧民的思想 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 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 大黎民的苦痛。他是坎坷而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 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是在苦难的谷底,而他的思 想永远在巍峨的巅峰。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 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 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 了无我之境。即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感受不到“我”的存在。 我们从这句诗中体会一下,你觉得王国维的说法有道理吗?
有道理。“悠然”既指诗人内心的闲适安逸,也可以指山的悠然,“见” 既是“我”见南山,也是南山见“我”。“我”与南山心意相通,融为一体, 不是刻意相望,却是自然而然的呈现。
3.“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 的优劣吗?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 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 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 ,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三、深层探究
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 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 ,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2.学完这首诗,你认为后人为什么尊称杜甫为“诗圣 ”?
(1)沉郁顿挫,成史为圣; (2)忠君爱国,大成为圣; (3)心系百姓,仁爱为圣; (4)关爱妻儿,不离不弃。
2.交流背景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 辞官归隐后。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陶渊明在 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 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不一样的李清照——《渔家傲》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时间:年月日地点:师:让我们一起诵读课外古诗词《如梦令》(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刚才大家吟诵了李清照的词作,说说你所知道的李清照。
生1:我从课本注释中了解到——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生2: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后来嫁给金石学家赵明诚。
师:你给大家介绍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生3: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多是清新明快的,南宋时的作品多写愁苦。
师: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位擅长写“愁”的婉约派女词人。
我们先来了解“词”的文体知识。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词风雄浑开阔奔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词风缠绵细腻,多写儿女风情,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师:刚才大家诵读的《如梦令》,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语,道出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学习任务:学习一首不一样的《渔家傲》,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评点:巧妙利用本学期课外诵读篇目李清照《如梦令》词引入新课学习,紧扣宋词两大风格流派,突出《渔家傲》词在李清照词中风格的独特唯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顺势点出本课的学习任务“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简洁明确,视点集中。
师:我们来读读《渔家傲》。
(屏幕显示)吟诵,感受音韵学生拿出导学案,教师巡视课堂,用“希沃助手”上传一名学生的作业图片。
学生二人互检,完善导学案中基础达标的内容。
(图片显示,生1读图)1. 读准字音。
殷勤(yīn)嗟(jiē)谩(màn)蓬(péng)转(zhuǎ)2.找出词中的韵脚。
雾舞处暮句举住去师:咱们来读《渔家傲》,要求:一读,读准字音,读响韵脚。
词的押韵可疏可密,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图片显示,生2读图)3. 理解词义。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舟。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嗟:叹息、感慨。
举:高飞。
报:回答。
4.划分朗读的节奏。
九万里风/鹏正举师:二读,读通词义,读清节奏。
词还讲究平仄相间,起起伏伏,读起来更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学生齐读)师:大家读得不错,老师也来读一下。
(老师范读,声音高亢。
学生偷笑。
)师:大家为什么发笑?生1:因为老师读词的时候,我觉得老师朗读的语调和情感,与我的想法很接近。
师:看来你是会意的一笑,是遇到知己时的笑。
这是一首豪放词,老师朗读时声音高亢,来抒发豪情。
评点:从吟诵起,感受音韵之美,平稳扎实。
教师熟练运用“希沃助手”呈现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人感觉到高科技的强大和美好。
三次吟诵,从读准字音到读响韵脚,从读通词义到读清节奏,从学生试读到教师范读,始终注意突出本词的独特性,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屏幕显示)品读,品味意境。
活动一:小组合学。
活动任务:品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活动要求:组内选出一人负责生动地描述,一人(或几人)负责有价值地追问,一人(或几人)负责恰当地演读。
师:我们进行小组合学,品味意境。
从哪几个方面合学?我先来一个示范。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示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述:“我”透过迷蒙的晨雾,看到云雾弥漫如波涛翻滚;“我坐的船儿在风浪中颠簸,滚滚银河似有千帆竞渡。
(学生齐读)师:描述是在翻译的基础上添加合理的想象,生动地呈现一幅画面,一个场景。
(屏幕显示)追问:哪些词语可读出大气磅礴之势,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李清照?师:围绕“豪放词”,“不一样的李清照”来提出疑问,才是有价值的追问。
老师提的这个问题,请思考后回答。
生1:从苍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这些词中,可读出大气磅礴之势。
这几个名词描绘了景象的壮丽。
生2:“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呈现一个壮阔的境界。
师:李清照没有写小花小草,而是选取宏大的意象,描绘壮丽的景象,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
所以说,《渔家傲》因写景而境界开阔。
(屏幕显示)演读:天接云涛连晓雾(啊),星河欲转千帆舞。
师:演读,可用语速语调来传情,可借手舞足蹈来达意。
老师再教你们一招:添加虚词,用语气来抒怀。
一个“啊”字,来赞叹景象的壮丽。
(老师演读)评点:本环节的亮点在小组活动的设计。
“生动地描述”“有价值地追问”“恰当地演读”,分工明确,层级有别,方便学生在组内承担不同的任务,各尽所能。
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的示范意在为学生引路,使要求更明确,添加语气词和辅以手势的做法,新颖而自然,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六个小组的组长抽签,拿到小组合学时品读的词句,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开始讨论。
几分钟后,小组交流展示。
(屏幕显示)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生1:我来描述。
我好像回到了天界,听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天帝亲切地询问:李清照,你打算去哪儿呀。
生2:我仿佛回到了仙气萦绕的天界,那儿真是金碧辉煌啊。
我听到天帝温柔地问:你想去哪儿?师:前一个描述侧重天帝的形象,后一个描述侧重了帝所的介绍,各有千秋。
生3:我追问。
为什么要写天帝?生4: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百姓疾苦的天帝形象。
师:他是这样关心“我”。
联想那位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宋高宗,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生5:我来追问。
“我”为什么幻想到天宫去?生6:因为南宋战乱频繁,李清照不想待在人间。
师:《渔家傲》没有写闺房趣事,而是选取一个奇异的场所,这种能上天入地的想象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堪比李白。
想象,也是豪放词的一个特点。
所以说,《渔家傲》因想象而形象浪漫。
生7:我来演读。
仿佛梦魂归帝所(兮),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师:你用“兮”来舒缓语气,这样添加很好。
老师添加的是“呀”,惊叹帝所的美丽,惊叹天帝态度的温和。
(屏幕显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生1:我负责描述:我寻求一个安宁之地,可战乱之时哪有一个弱女子的容身之所?眼看已是日暮途远,唉,那华丽的诗句又有何用?师:描述了侧重李清照的心理活动。
生2:我来追问。
“路长日暮”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呢?(屏幕显示,学生齐读)“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3:作者想和屈原一般“上下求索”,但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师:词人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
生4:紧接着一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这一句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
师:李清照虽是女儿身,心比男儿坚,你们从她的《夏日绝句》可见一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没有用折柳赠别、闻笛思乡的典故,没有写儿女的情思及哀愁,却有着屈原一样的情怀,这样的爱国之思,也是豪放词在主题上的特点。
所以说,《渔家傲》因用典而情感孤愤。
生5:我来演读。
我报路长(唉)嗟日暮(啊),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你添加了两个虚词,可行。
不过,我认为这样添加更好地抒发了词人的苦闷:我报路长嗟日暮,(唉),学诗谩有惊人句。
你再演读试试。
(生再次演读,全班鼓掌)(屏幕显示)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生1:我负责描述:大鹏正乘万里风高飞,“我”大喝一声:风休住!把我吹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吧!师:你的描述侧重于语言。
生2:我来追问。
“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典故有什么作用?(屏幕显示,学生齐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生3:课本中的注解上说,(我要)像大鹏那样乘风高飞。
师: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生4:我也追问:李清照为什么要“吹取”三山去?生5:前面说过,南宋时局动乱,李清照不想待在人间了。
师: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她没有因怀才不遇就消沉,也没有因孤愤而颓废,性格爽直的她,想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所以说,《渔家傲》因神话而豪气冲天。
生6:我们组来演读。
九万里风鹏正举(啊)。
(吓),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师:老师建议你们去掉添加的“啊”字,还可以借手势来演读。
小组演读:九万里风鹏正举。
(吓),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评点:本环节的亮点在小组之间的“追问”,体现出合作学习的效能。
六个小组围绕“不一样的李清照”,依托词中具体意象、诗人情感和诗歌意境,追问如何“不一样”,为何“不一样”,从诗歌内部的理解鉴赏,到诗歌外部的知人论世,全方位地走入诗境,目标达成良好。
添加的语气词和各种手势、表情,富有创意,也贴合本词风格。
(屏幕显示)研读,体悟情怀。
活动二:生态悟学。
《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同一作家的两首词为何风格迥异?生1:《如梦令》是婉约词,风格清丽。
《渔家傲》是豪放词,抒发豪情。
生2:写《渔家傲》是词人南渡后,当时战事频繁,她丈夫死了,自己离开家乡。
生3:李清照收藏的金石书画散失了不少,她心情苦闷。
师:影响词作的,不仅是时局动荡、生平经历,还有她个人的性格。
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
生4:我还有一个问题:李清照的词,早期多写闺房趣事,南渡后,也多写愁苦,为什么唯有《渔家傲》这首豪放的词?师: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只身飘泊江南,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悟再读课文。
师:李清照空有满腹才华却已日暮途远,读,读得一腔孤愤喷薄而出!(学生齐读)师: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却寻精神寄托,读,读得抑扬顿挫大气磅礴!(学生齐读)师:李清照拥有豪迈气概力求摆脱束缚,读,读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生辅以手势,演读)师:下课。
评点:本环节的精彩建立在前一环节交流碰撞的充分深入。
再次利用课堂起始环节的《如梦令》,展开比较阅读,提炼词作与词人、与时代的内在联系,突出一个“悟”字,用时不多,点到即止。
首尾呼应,收束有力。
【总评】本课诵读方式多样,诗歌意蕴体味深入,课堂环节精美,学生活动充分,是一节较好的古诗词教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