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已经显露出一些不足。
本文在介绍问题背景的探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基于实践、互动式教学技术、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及在线教育资源的应用,来改革和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
文章最后总结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改革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传统教学模式、实践、互动式教学技术、个性化教学模式、在线教育资源、总结、发展方向、教育创新、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要角色。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学生们在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往往感到枯燥和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育界开始探讨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
引入互动式教学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随着互联网和在线教育资源的发展,利用在线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也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授知识,学生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和与老师互动。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2 问题提出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并着重对如何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提高教师素质,并加强实践教学。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0 引言在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作为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并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也成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因此,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出发,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各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如今大一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基本上都是“非零起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又都参差不齐,到底如何才能搞好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的加强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通过实践教学加以不断完善。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一致,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全校不管什么专业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对各专业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也相同,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和专业间需求的不同以及后续课程的设置情况,没有把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课程很好地联系起来。
事实上,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不同需求,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各专业后续课程用到的相关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有一个简单了解,提前让学生对专业方面的软件有一个大概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引入 KSAOs 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
( 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 系改革 笔者 曾在《 基于 K S A O s 模型 的高职计算机 基础课程教学新体 系的构建》 一文 中, 提 出了以 专业为依托 , 以“ 企业专家 + 专职技术骨干教师” 为核心团队 , 以培养学生适应 岗位需求的计算机
K( 知识 ) 、 S ( 技能) 、 A( 能力 ) 、 0 s ( 个性 ) 为 目标 , 相辅相成 , 互相促
进 。只有确 定 了以 KS A Os 为 基 础 进 行计 算 机 教 学体 系 、 教 学 内容 的改革 , 明确 了教学 目标 及 培养 能力 , 才能 更加 有 效 地 进行 教 学 方 法 和教 学 手 段
、
引入 KS AOs 的计 算机 基础 课程 改革
教 学 方 法探 索
性) , 也可以理解为情商的培养 。因此 , 教学方法
2 0 1 4 年 第6 期 职 l 歪 承
教学手段也是不同的。例如 , 有些项 目需要 团队 合作 , 培养 的是团队协作能力 ; 有些项 目 需要展现 个人技能 , 培养 的是个人独立工作能力 。在不 同 的目 标下 , 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能力 的培养 。
( 二)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 内容是教学手段 、 教学方法实施的载体 ,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得以实现的生动 体现 。引入 K S A O s 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内容 的改
( 一) 在教 学理念上 , 计算机知识将作为一种 工具、 一种操作技 能存在于具体的项 目 情境中 课程的教学 目标不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操 作技能, 而包括了更为复杂的 A( 能力 ) 和O s ( 个
辅以特长培养为机制 , 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教学方法和手 段改革的指导性纲领 , 也是改革的前提条件 ; 教学 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实现的重要保证 ,
论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论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企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工作中能够较好的应用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必备条件。
1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教育部要求要在中学阶段逐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
因此,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之前的“零起点”,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地域和城乡的差别,由此造成大学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掌握度上个体差异非常大。
有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前已经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甚至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计算机语言,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只停留在“上网”的层面上,也有的学生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是“零基础”。
(2)统一教学。
高校的专业很多,就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院所有的专业都采用同一本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很显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授课都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统一进行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
(3)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创新。
“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1.5%的同学对计算机课程学习感兴趣,有37.7%的同学对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感到枯燥无味或无感觉。
显著性检验表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看法与其课余用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着显著联系。
目前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理论基础,在多媒体演示环境中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机房进行上机实践,按教师和教材要求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1]这段调查资料显示,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新意,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高校,值得我们思考与改革。
2 结合学生的现状,从我院的实际出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内容2.1 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听新生入学后,在第一次上机课中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测评(大学计算机基础测评为我院根据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开发的测评系统),成绩优秀者可以申请免听,但必须完成主题作业及参加期末考试。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科技信息.
职教 与成教
计算 相 基 础教 学 课 程改 革 帕攘 索
湖 南省益 阳电子工业 学校 曾一枝 黄龙 源
[ 摘 要 ] 文分析 了职业教 育中计算机基础教 学课程的现状 ; 索职业教育 中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本 探 以教学方法、 教学手 段( 专业进行分层教 学、 按 按水平不同采取分级教 学、 按课程特点可将理论课和上机课合并 , 实行在机房上课 ) 等几个方面提 出方案 改革的途径。 [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课程 改革思路 任务驱 动式 分层教 学 分级教 学 合并上课 随着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为培养和造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的职业技能人才 ,计算机基础教学 已经成为了公共 课程。现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 谈谈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问题 , 以 期更加符合 职业 院校 的培养 目标 , 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课 程现 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 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 具有实践性强 、 对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思考与探索
科研材料,通过系统整理,形成教科研有机统一的优质档案资源。
!、提炼特色成果,体现办学精华特色需要研究,需要全面总结、提炼和强化。
总结办学成果,提炼办学精华,强化个性特质,使特色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充分显示出来。
特色成果及个性特质档案是特色学校内在价值的体现,通过积极挖掘与全面展示,可以让人更好地看到学校的闪光点和发展前景,扩大特色教育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特色的定型和发展。
档案收集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精彩纷呈的场景,更要关注日常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表现、道德变化和人格完善等点点滴滴变化,这些精美作品和典型事例都是学校的办学成果,它们能有效地体现学校的特色。
"、关注特殊个体,体现个性特长学校特色来自于办学优势的合力,更来自于个体的活力,个体是特色的立足点和发祥地。
学生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多样的,学校档案应关注学生个体知识、技能和人格等多方面特长,不仅要看到学生的显性特长和短期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潜在特长和长远发展,着力于个体档案的有效建设。
为个性人格特殊的学生建立发展档案。
总之,学校档案是学校特色和整体水平的真实记录,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学校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
所以,档案建设与管理不能孤立地突出一点,也不能片面地标新立异,而是要由面到点、由点到面整体领会学校的精髓,把握学校的风格,揭示学校的内涵,并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的完美统一,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学校档案组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校档案成为学校的一笔宝贵财产,并在今后的岁月里积极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校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际价值,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胡永新$学校特色评价的基本属性、功能与评价内容[%]$教育评论,&’’(,(#)$[&]何嘉荪$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思考与探索李香林#,王翠娥#,李亚利&(#$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山西吕梁’((’’’;&$武警山西总队直属支队,山西太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新的教学环境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荐下载】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究分析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1.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
式的改革基本上能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例如:采用学生分组竞争PK法,把上课的
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下达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同样的任务,这就要求本小
组的所有成员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在完成任务当中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
二、教学改革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我们应该做到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应该以我们的学生们为教学的主体,希望我们的文章
2
[键入文字]对我们的计算机教学革做出贡献。我们的计算机技术是一直随着我们的社会的科技实力来变化的,我们的计算机已经
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但是我们的计算机得应用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的学
生们的计算机得应用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对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技能和学生素质的
一个很重要的衡量的标准。我们的必须要重视我们的大学计算机得教学,为社会培养
出合格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1.计算机教学方案的改革?
我们的计算机教学的模式的一个知识的有效的知识结构对学生们的计算机能力的培
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我
机的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我们应该按照那个每个部分的要求来完成。
我们的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基础知识都有计算机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应用,我们的基
本常用的软件,还有网络的实用。我们的学生们的应该在这些方面都应该掌握。
程序的计算内容有数据,基本的计算机语言编程。还有进一步的知识。各部分的基
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方法。
统的教学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网上搜索等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摘要】现代社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在引言部分中,首先强调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接着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改善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同时介绍了引入项目式学习、在线教学平台以及教师培训等探索性方法。
结尾部分总结了这些改革与探索取得的显著效果,并指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是非常重要且值得持续关注的课题,同时也启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互动式教学软件、项目式学习、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培训、个性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教学水平、学习需求、改革与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1. 引言1.1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于,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编程技巧,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各种任务,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和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2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究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不断进行改革,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思想,改变教学模式,才能够适应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而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对当前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育目标由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转变为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研究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不断进行改革,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思想,改变教学模式,从而能够适应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在入学之前由于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差别。
刚入学的新生中,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有的学生只掌握了计算机的初步应用,但是其所掌握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不能达到大学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碰过电脑。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这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对于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技能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对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标准。
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担负着重要职责和艰巨任务。
为使计算机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2.1 更新教学理念(1)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身应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从长远来看,教师应时刻为学生改革探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他们有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并且乐于学习,学以致用。
首先,在准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使用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图书和网络资源。
同时,引入更多的实际操作演示讲解,如计算机装配,安装软件,实施网络访问,掌握有用的信息处理技术等。
其次,再讲述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交流讨论机会探讨和分享观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应用能力。
最后,计算机基础教学大都是采用应用/综合性教学法,即融合实践、形象、理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把知识和应用技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入比赛等环节,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留下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从理论中掌握基础知识,从实践中得出实际应用经验。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摘要:本文对新形势下计算机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结合当今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學有所乐、学有所成。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随着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及应用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正在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英语、数学一起被看成是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它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更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
另一方面,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结合当今学生的特点,探索一种有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一、新形势下计算机教育的特点:(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随着Windows和Office的频繁升级,教材内容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
产品载体是要过时的,不可能用一辈子,只有融化在血液里的东西才永远有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教给学生长期有用的东西,终生受益的东西,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学生计算机基础起点提高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已经是非零起点了,要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这个普及教育性质课程,逐渐由一门大学课程品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来替代,这是一个过程。
对于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来说,计算机基础理念发生变化,从产品教学走出来,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三)教与学关系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关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加强学生自学环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要不断地更新,这样才能抓住学生求新、求异、求实用的心理,学生不仅有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而且又有最新的知识学习,这样课堂才能吸引学生。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有针对性教学等几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课程;计算机基础;非计算机专业1 在学习计算机上面临的问题(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尤其在找工作时,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
因此,在校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2)虽然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等课程,但因为信息技术课只作为会考科目而不是高考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在上课时往往是应付了事,在会考前也只是临时抱佛脚。
因此学生在中学时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3)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后要参加省一级的考试,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只能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死记硬背考试内容,不能对计算机基础课上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也极大的打击了学生深入研究计算机的积极性。
在对本校04年到07年毕业生的调查中,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过级率在98%左右,但是在毕业时能独立做好一份求职简历的学生却不足60%。
(3)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很多公共基础课,比如法律、思修、语文等,同时学生们还要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数学、英语,这样,每周按5天算,授课学时达到每周30学时以上。
学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
这样,学生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自学计算机了。
(4)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方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上,仅把传统的手写板书放到投影屏幕,而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
这种模式相对传统手写板书的教学效果可能更不好,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节省了板书时间,要讲的内容自然会大幅增加,但是学生未必可以全部装入脑中,从而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及方法改革的探索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及方法改革的探索[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课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要不断地变化。
文章提出: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引导、加强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必须实用,突出专长。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学习积极性考核模式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侧重于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已经有些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现成软件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教育发展的速度,对每一位计算机教师来说,探讨、研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比教学内容本身更为重要。
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地学习,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地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导致学生缺乏思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了;同时,这种课堂教学还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惰性。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计算机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论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悱不发,则不“不愤不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复也。
高校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探索
础教学改革措 施,并以 自己的教 学实践论 述 了针对 文科专业特点的教 学思路 和方法。 关键词: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 ;案 例教 学
中图分类号:G 4 . 6 24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7 —2 X (0 00 —190 43 7 2 1)60 0 .3 6
收 稿 1期 : 2 1 一 5 1 3 00O—3 作者简介:孙莹光(9 9 ) 1 6一 ,女 ,辽 宁锦州人 ,副教授 ,硕士 。
定 时 、 定地 点 的 辅 导答 疑 改 为 随 时 随地 的 网络 答
疑。
( )考核 方 法的 改革 三 由笔试 改 为上机 考试 ,同时 ,增 加平 时考 查成
基础 课 学习 。
4 。学 生就 业 后 ,多 数 从事 文 秘 和 专 业 设计 工
作 ,更加离 不 开计算 机 ,应 用最 多 的是计 算机 的办
公 自动化 、数 据库 、 图象处 理 、网络应 用等 。 ( )计算 机基 础特 点 三 它是 … 门实践性 和应 用性 很 强的课 程 ,课程 的 内容 日新 月异 。
由多 媒 体 教 室 上 课 改为 集 交 互 功 能和 监控 功
能 于一体 的 多媒体 机房 授课 ,实现 边讲 边练 ,教学 效果 明显 提高 ; 由书面交 作业 改为 网络 交作 业 :由
感 性认 识强 。 校文 科专 业主 要是 外语 、 化传 播 、 我 文
广 告等 专业 。 3 .学生对 计算 机基 础课 认识 不足 。 他们 认 为计 算 机基 础课 就是 打字 、上 网 ,与 专业 课无 关 ,轻视
参 加 文科 高考进 入我 校 的学 生越来 越 多 , 他们
和 参加 理科 高考 的大 一 学生在 兴趣 爱好 、思维 方式 上有所 不 同 。因此 ,为 他们 设计 一 套 能充 分调 动他 ‘ 们 学 习积 极 性 并 适 合 文 科 专业 特 点 的计 算 机 基 础 教学 体 系 将 为 他 们 后 期 的专 业 学 习和 工 作 打 下 坚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价,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随后介绍了基于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包括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利用互动式教学工具。
最后总结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变革过程和实践效果,为未来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传统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工具、成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基于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逐渐兴起。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利用互动式教学工具也逐渐受到重视,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对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基于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能性,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总结成果。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和领域。
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提高信息化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革和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1不同专业、 起点高低不同的学生未能分层次教学
这 样可 以避 免学生盲 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 背的方法学习 由于社会客观因素和 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进 入大 学后计 求。 激励 学生创新追 求全面的知识, 达到正确 评价学生计 算机 水平 高低不 同。 有 些同学, 在大 学之前他们 就 已经具备了 计算 机,
培养其 自主学习和持 续学习的能力。 熟练 的操作计算机 的能力 。 而对于一些上大学之前 很少甚至 从 算机 水平、
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 计算机知识基本上是一片空 白。 另外 , 求也会不一样。 而 目前大 多数高职 院校 的计算机基础 教学都未 容缺乏前瞻 性、 实用性 , 没有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来组织教学 ,
・
教学探讨
探析 高职院校 计算机 基础课存在 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董春波( 大庆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工 程系, 黑龙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本 文分析 了高职 院校计算机 基础 教 学中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并结合 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计算机 基础 教 学改革 措施 提 出一 些自己的看法 。 关键 词 : 计 算机基 础 ; 教 学改革; 任 务驱动 法
的讲授为主, 学生跟老师之间根 本没办法有一 个很 好的交流 ,
实际案例 的学习, 不断去思考、 去创造 , 使得枯燥 乏味变得生动
而学生在课 堂外也没有一个好 的学 习氛围, 加上学校和教师 都 活泼, 从而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是 以学生的考试 成绩来衡 量学生的计算机 水平, 因此学生为了 3 . 3任务驱动法一一 带着任务学习实践, 学生有事可做 分数、 考 证而学习, 只单单注重课 本上 的知识, 不注重 自身实际 操作能力的培养 。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较为繁杂:计算机基础涵盖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为主,缺乏实践训练和项目实践环节,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3. 教学资源不足: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实验和编程作业,但学校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1. 引入项目实践:在课程中引入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组织和完成项目,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提供在线资源:建设和提供在线实验平台和编程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实验和编程练习,弥补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开展实训课程:组织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训课程,将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变为实践操作,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模拟实验机会。
4.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教师培训和交流: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推广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引入项目实践、提供在线资源、开展实训课程、引入案例教学和教师培训和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浅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
浅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03-01摘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多媒体系统的构成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多媒体教学职高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作为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非学术型实用人才的职业高中,其培养的人才恰恰就是这新生产力的实践者、实现者。
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集图、文、声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由于其优越的功能为学校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给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是其它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一、多媒体系统的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用计算机把多种信息媒体集成并控制起来的系统。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和多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和装置的多媒体硬件系统;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算法,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控制较形用户界面等功能的多媒体操作系统;以及具有操纵多媒体信息,进行全屏幕动态综合处理的能力,支持应用开发人员创造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成为现代教学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国内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育上长期处于摸索的过程,本文就新时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见解、认识、改革和改进等方面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一、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一)“高起点”和“零起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教学条件存在明显的差距,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讲授多,课时少。
计算机基础课要讲授的知识很广泛,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突出理论课学时,减少实践。
影响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还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缺少可视性、生动性。
有的高校即便使用多媒体,也仅是利用多媒体教室,将教案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教学。
知识讲解内容枯燥,无创新的现象严重,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带来的问题。
社会对高校人才掌握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加,且计算机技术也随社会发展日益更新,而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中许多内容的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课本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再有国内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很多企业抱怨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太差,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
(五)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敬业精神不够,责任心不强。
由于大班授课,学生人数较多,致使部分教师存在着不认真备课、讲课,不认真考勤、组织学生上课,从而班级秩序混乱,纪律松散,逃课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部分担任基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或过于传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知识体系更新上,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从而给学生讲授的还是一些较陈旧的知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一)针对学生调查分类,做到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顾浩李政(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系,201209)E-mail:guhao@[摘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必需组织强有力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应用和项目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和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分级教学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渗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国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一切,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成为相继于政治、英语、体育课程之后的又一公共课程。
尤其是大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受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关注。
近年来,围绕“如何上好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这一问题,信息管理系坚持从我院、我系的实情出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适时地成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室”,稳定师资队伍我国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多由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或计算中心承担教学工作。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规模较小的财经类院校),负责组织全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学的部门一直是信息管理系和计算中心,这使计算机基础教育紧紧依托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信息管理系,这对于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2002年,我系又适时地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室”,这一组织措施使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基本稳定,既使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潜力。
他们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计算机学科中其它课程的教学,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较重,我们又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包括校内其他部门的聘用教师),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2从信息时代的要求出发,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尤其是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起步阶段(80年代);规范阶段(90年代初)和提高阶段(21世纪开始)。
在第二阶段,教育部提出了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从教学思想上,把人类具备的使用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的能力的“第二文化”(即“计算机文化”)与人类具备的对自然语言语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即传统的“第一文化”)相提并论,强调计算机文化已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成为人类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要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必需学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这是信息时代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告诫学生,由于计算机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它要求你的一生注定是终生学习的一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代同步。
步入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深化、提高的第三阶段。
知识领域从计算机技术拓宽到更宽的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水涨船高”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在本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已开始围绕三个层次的素质和能力(即通用素质与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进行课程安排和教学。
3 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社会信息化向纵深的发展,加速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
计算机应用的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知识和取得证书的关系,取得教育部或上海市教委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是检验自己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每个同学在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时,把自己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与全国NIT考试、上海市教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升本考试的考纲结合起来,要把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融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与此同时,我们在我系的内部网FTP上公布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以及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
实践证明,这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以应用和项目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按照1:1的比例安排上机,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务必认真、负责地带好上机课。
我们注意到,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都是从入学后的第一门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始对计算机产生兴趣的,因此我们加强了应用和实践这个环节,除了要求学生在上机时间完成作业外,还布置了大量的课外大型作业,另外还通过计算机协会,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我院各系、部的机关的网页的制作,参与“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院医务室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通过亲自动手,同学们尝到了“我能创造、我能成功”的滋味,也提高了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如浩瀚大海,学生的兴趣又各不相同,仅靠一、二门课程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为此我系向全校开设了多门选修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还结合金融行业背景,从计算机技术各个领域,在全校举办了多次学术讲座,例“Unix操作系统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存储技术”、“银行灾难备份系统”、“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金融财务建模——用Excel工具”、“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最新进展”、“数字信号传输规范发展的新趋势—由并行到串行”、“Oracle系统分析”、“超级计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信息安全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等,以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实时性的全校计算机的公共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由于这门课程的实时性,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需与时俱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经历了从“粉笔+板书”、“计算机+大屏幕”到“网络化教学平台”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实施“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并引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材建设上,我们从选择他人教材、参编教材到自编教材,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几年来,我系有10多人次参编了上海市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推荐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和案例说明》及《Windows and Office 使用技巧》,既锻炼了队伍又提高了教学水平。
我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已列入我院重点建设课程,至此,我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课程建设已经学院验收。
6 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的多重教学功能为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积极探索分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我们组建了一个小型开放实验室,较好地发挥了开放实验室的多重教学功能。
常规课内安排的上机实验,一般分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几种类型,题目一般有由教师指定,有现存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实验难度按中等程度的学生考虑,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也常常是多人选择一个题目,加上受教学进度和课时的影响,不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更高程度上的发挥。
而发放实验室的着眼点是,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常规实验室相比,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辟了既动脑又动手、接触新技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
开放实验室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他们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在这个小天地里,“垦荒”、“插秧”、“种田”,最终以自己的勤奋、汗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少学生高水平的课程设计都是在开放实验室里做出来的。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只是各人的表现形态不同,有的外露一点,有的深藏一点。
开放实验室为他们创造了发挥潜能的广阔空间,也给学生自由翱翔的机会,营造了“我能学习,我能创造,我能成功”的氛围。
结合我系每年的科研项目,我们有计划地吸收高年级同学参加项目的调研、可行性分析、程序设计、编码及调试工作,而开放实验室为他们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供了全天候的活动场所。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对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开放实验室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7 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由于生源地的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新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
据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入学时已达到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要求的占14%;已学过一些,但不达标的占36%;根本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占49%,这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
分级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构建和动作分级教学时,我们遵照基础—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的水平模底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并通过选课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进行选课并分教学班。
将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层次。
对初级班的学生,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微机系统的操作和应用。
中级班的授课内容主要有:数据的类型和运算、程序的结构和设计及所选高级语言相关的知识。
对高级班的同学,我们分软、硬件两方面分别组织教学,要求能熟练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开发或硬件控制,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水平,同时可引导他们辅修第二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