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273c97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6.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每日突破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B.分子间无空隙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玻璃板受到浮力B.变大,玻璃板与水之间有分子引力C.变大,玻璃板受到重力D.变小,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4.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5.疫情期间,教室每天都会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喷洒完消毒水的教室过段时间还会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境下的一些金原子。
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B.人们也可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7.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体间能发生扩散现象8.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拉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C.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10.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485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1.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描述的是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B.夏天,白云飘荡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雾霾弥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手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是1NB.“小秤砣压千金”—一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构成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3.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斯佩克特、美国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泽林格尔,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上的卓越贡献。
下面科学家中,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的是()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玻尔4.下列哪个标志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C.D.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俗语、诗词等描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物理中“扩散”现象的是()A.雪花纷飞B.浓雾弥漫C.花香四溢D.细雨绵绵7.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D.风的形成8.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B.水结成冰后,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放大镜观察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9.厦门人喜欢喝茶,泡茶时,茶香四溢。
“茶香四溢”属于现象。
喝茶时,增大手对茶杯的握力(如图),茶杯仍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7bd27240c844768eaee22.png)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深受观众喜爱。
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 春天,花香扑鼻B. 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C. 秋天,出现了沙尘暴D.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3.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A. 摩擦力B. 分子斥力C. 分子引力D. 大气压力4.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 炒菜时,满屋飘香C. 扫地时灰尘四起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5. 下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说法是( )A. 打开窗户,风带来了房外花坛里花朵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第1页共5页C.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6.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铁锅放久了会生锈B. 拍打衣服时灰尘纷纷落地C.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D. 脏水中有很多细菌在运动7. 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鲜花装点了我们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们看到花朵是五颜六色的,是因为不同的花反射的色光不同B. 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C. 花瓣落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花瓣受到的浮力大于花瓣的重力D. 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重力的作用8. 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里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9. 设分子间的距离为r,平衡位置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B. r<r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 r=r0时,分子间无作用力 D. r=r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二、填空题,粽叶飘香”。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b53101ba1aa8114431d968.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____________力。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力。
3.如图16-1-1所示,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现象表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过程越快。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越剧烈造成的。
图16-1-24.(2010浙江台州模拟,12)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
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5如图16-1-2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6.分子的热运动是指()A.少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一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较高的分子运动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7.(2010江苏无锡模拟,2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8.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无间隙内能练习题1.______________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一切_____________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的运动。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bf5d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13.1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D.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4.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7.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酒精和水后,让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有所下降。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6e7913fab069dc502201ec.png)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 下面描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风杨柳万千条B. 夏日炎炎似火烧C. 金秋桂花遍地香D. 寒冬北国白雪飘2.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斥力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B. 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C. 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D. 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4. 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扩散”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 绿树荫浓夏日长B. 楼台倒影入池塘C. 水晶帘动微风起D. 满架蔷薇一院香5. 如图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主要是()A. 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导致的B. 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导致的C. 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D. 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6. 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纷飞7. 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A. B. C. D.8. 2012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禁烟日,主题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会使他人被动吸烟,他人被动吸烟是因为()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间有空隙 C. 分子间有作用力 D. 分子很小1 / 7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9. 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 金属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 0℃冰,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将停止D. 只有不同的气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0. 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力.11.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______ 现象,这表明______ .12. 2015年的国庆节,小陈一家开车去黄山旅游,他们开车到加油站加油,工作人员开始加油时,小陈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______ 现象.13. 五月玉兰花绽放时,在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______ .14. 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理由是:______ .15. 新装修房屋到处弥漫着剌鼻的味道,这是______ 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 做______ 运动.16. 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______ ,冰箱中的食物相互“窜味”属于______ 现象.1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 (选填“上”或“下”)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做______ 运动.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18. 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 运动;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 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5分钟之后观察到的情景如图所示,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 .20. 在两杯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墨水,发现热水杯中先混合均匀,说明:______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答案】1. C2. A3. A4. D5. D6. B7. D8. A9. AB10. 引11.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扩散13. 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14.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5. 扩散;不停的;无规则16. 斥力;扩散17. 下;无规则运动;④18. 无规则;温度19. 剧烈20.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解析】1.解:A、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杨柳枝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夏日炎炎似火烧,说明夏天的温度高,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金秋桂花遍地香,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D、寒冬北国白雪飘,是雪花在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2.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3.解:A、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符合题意;B、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C、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D、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故选A.3 / 7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知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与微小物体的运动区分开来.4.解:A、绿树荫浓夏日长,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正确.B、楼台倒映入池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由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正确.D、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一切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解: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还要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题目难度不大,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6.解: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荷花并没有运动,而是荷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C、黄沙扑面,黄沙的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悬于空气而四处飘荡.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空气中水遇冷凝结成似花的冰粒从天而降,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飘飘.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的很大不同的.7.解:A、实验中,用力向下压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开始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水蒸气把橡皮塞推出,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由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各现象演示的规律,而后再据题目中的提示信息选出合适的答案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掌握,是一道综合性题目.8.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分子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故选A.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因为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会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9.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A正确;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正确;C、任何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扩散现象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故D错误.故选A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注意用分子观点解释的现象都是用肉眼看不见的现象.10.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故答案为:引.本题可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内容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1.解: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和分子运动现象,内容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解:在加油站加油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汽油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5 / 7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解:闻到花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能产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此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难点.14.解: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烟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周围人会被动吸烟.故答案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15.解:新装修的房屋内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不停的;无规则.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有些分子的运动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能力.16.解:(1)铁棒的分子间距离很近,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铁棒很难被压缩;(2)食物“窜味”是冰箱内不同食物的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斥力;扩散.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17.解: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故答案为:下;无规则运动;④.①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要尽可能的排除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干扰因素.18.解: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茶泡的越快.故答案为:无规则;温度.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9.解: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剧烈.解决本题需掌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扩散的实际现象,掌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就变快了,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0.解: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冷水温度低,分子运动慢,所以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这个实验表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间隙.(2)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 / 7。
分子热运动练习
![分子热运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fd2266827d3240c8447efb0.png)
一.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二、扩散现象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围:扩散现象可在_____、______和____中发生,但扩散快慢不同。
3.扩散现象说明: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有_________。
4. 分 子 热 运 动 : 物 体 内 部 大 量 分 子 的 __________ 运 动 叫 分 子 热 运 动 . 分 子 热 运 动 剧 烈 程 度 与 ____________有关。
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扩散现象越_________. 5.说明: ①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灰尘微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 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的混合, 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作用力 1. 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力和______力. 2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 r0 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四、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 五、研究方法: 1.为了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将物质的分子比作同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时,将分子看成是一些用弹簧连接的小球,这是运用了_________法。
分子热运动精选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分子热运动精选练习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4c14dbe1e650e52ea99d1.png)
考点: 分子的运动
2.D
【解析】
试题分析: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相当于2.5×10-6米,分子直径大约为10-10米,所以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并不是单个分子,远大于分子直径。颗粒物悬浮在空中,并不是分子运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悬浮颗粒物体也受到重力。实施绿化工程,可以减少地面的灰尘被风吹起,同时也可以吸附灰尘,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2.2014年全国各地又发生雾霾天气,也引发了大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对于PM2.5的认识合理的是( )
A.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的直径介于分子和原子之间
C.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考点: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2.引力;间隙;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有: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1c064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e.png)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3、自行车修理师傅用专用胶水补自行车内胎时,先要拿一块大小合适的专用补片,并用锉刀将内胎裂口处锉干净,而后再均匀的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快干的时候,将补片用力粘在内胎上,这样才能粘牢。
为什么不在胶水刚刚涂上就将补片粘在内胎上,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胶水干了分子间引力更大B.胶水干了分子间的引力更小C.胶水不干时分子运动更快D.胶水不干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4、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潭清疑水浅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薄暮黄昏,炊烟袅袅C.点燃的蜡烛会"流泪"D.扫地时尘土飞扬6、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7、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B.物质间有扩散现象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8、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9、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能闻到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https://img.taocdn.com/s3/m/c1a8dd3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综合提升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C.工业生产过程中,烟囱中浓烟滚滚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关于下列一些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不再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4.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A.墙角数枝梅B.凌寒独自开C.遥知不是雪D.为有暗香来5.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拉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6.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用力翻炒,使盐分子进入青菜中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7.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
这种渗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9.以下几条摘录的是某同学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玉兰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酒香不怕巷子深D.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二、填空题1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胶水能把“七步洗手法”的宣传画贴到墙上,是由于分子间有______。
分子热运动内能练习测试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练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5ee7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a.png)
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班级姓名成绩1.物质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和_______力.2._________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它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地做_________的运动.3.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_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______越高,______越剧烈.4.俗话说得是“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_____________.5.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有A.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水中放一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6.扩散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分子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着D.扩散运动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7.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C.水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8.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A.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没有空隙B.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C.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分子在无规则运动,抗拒压缩9.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A.分子的距离小B.具有的能量大C.分子运动剧烈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11.物体在0℃时,分子的运动情况是A.全部停止运动B.仍然运动C.部分停止运动D.可能运动也可能停止1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盘子里倒一点酒精,满屋子的酒味B.扫地时满屋子灰尘飞扬C.腌蛋时,时间一长蛋变咸了D.晒衣服时,衣服变干了13.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存在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4.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A.单个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B.少数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C.大量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D.以上说法都可以13.2内能练习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Kb1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2.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3.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4.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5.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6.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7.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8.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填序号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XkB19.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的.三、简答题9分10.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21447a5e9856a56126068.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4.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这个事实说明()A.分子间的空隙很小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分子太小了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D.风的形成6.“吸烟有害健康,室内不吸烟的人在被动吸烟”,其依据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就是病毒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8.观察下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A.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 B.肥皂液实验C.酒精与水混合 D.墨水滴入水中二.填空题(共4小题)9.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的无规则运动.10.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11.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这表明.12.如图,用两个集气瓶各装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中颜色变成相同.(1)上述现象可以说明.(2)为了排除气体重力的干扰,集气瓶A中应装的是. (3)无论再过多久,也看不到两气体各自自发地回到原来的瓶子中,这一现象与能量在发生转移和转化时具有是一致的.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做这个实验时,(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四.解答题(共1小题)14.陆游在《村居书喜》诗曰: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请问:(1)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人距离花很远,也能闻到花的香味?(2)气温高,香味浓,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B.5.D.6.B.7.A.8.C.二.填空题9.扩散;分子.10.变大;引力.1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2.(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空气;(3)方向性. 三.实验探究题13.(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控制变量法;(3)不能;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4)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注意点:①两杯液体中的温度相同;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四.解答题14.答:(1)人在距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闻到的香味更浓.。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5a5e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1、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XXX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表明分子间存在黏性力。
3、甲醛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剧。
4、制茶中的“杀青”是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温度越高,茶叶中的分子运动越快,茶香、茶色就越快地释放出来。
5、吸烟会使分子扩散,导致整个房间充满烟味,造成吸“二手烟”。
6、A、B、C、D四个实验现象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A、B、D三个现象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A选项属于扩散现象。
9、XXX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0、C选项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1、我国已经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是因为吸烟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空气分子的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分子在空气中不断地运动、碰撞和扩散,因此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对其他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12、当我们打开花露水的瓶盖时,会闻到它的香味,这是因为花露水中的香味分子会随着瓶盖打开后空气分子的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分子在空气中不断地运动、碰撞和扩散,因此香味分子会随着空气分子的运动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使我们闻到花露水的香气。
13、同学们写作业时,常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但是在操作时往往需要用手抹几下使胶带与纸贴紧,才能揭干净。
这是因为胶带表面的粘性物质分子会随着手的摩擦产生静电,使胶带与纸张之间产生电吸引力,从而更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会不断地运动、碰撞和交换能量,因此静电作用会使胶带更紧密地粘合在纸张上,从而更容易地揭去错误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跟踪测试
1.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A.少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较高的分子运动
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3.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无间隙
4.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搅拌,它们的体积小于两升,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水和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种分子渗入另一种分子中间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扩散现象
5.我们通常吃的咸鸭蛋,其实是用鸭蛋腌制而成的。
有的地方是将食盐和黄泥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裹在鸭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鸭蛋就变咸了。
下面分析正确的()
A.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
B.加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腐蚀,使蛋壳变得十分薄
C.此实例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
D.此方法不能腌制鸭蛋
6.打碎的玻璃对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7.分子间的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力。
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____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____________力。
通常固体、液体分子
间的作用力比气体间的作用力要____________。
8.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_________;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的缘故。
9.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
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
10.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_。
1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
12.如图16-1-3甲,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块紧紧挤压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
如图16-1-3乙,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变化。
以上两种现象共同表明:____________。
图16-1-3
13.如图16-1-1所示,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现象表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过程越快。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越剧烈造成的。
图16-1-1
答案
解析:通过理解热运动的定义可知:一个分子的运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少数分子是不能代表物体的热运动的,热运动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温度低时热运动缓慢,但并不是没有。
1、答案:D
2、解析:分子热运动是分子的微观运动,不是物体的宏观运动,一定要正确区分。
答案:B
3、解析: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其中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只不过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取决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实际上,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而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斥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才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答案:A
4、解析:看起来这四种解释好像都有一定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优中选优,选择最根本的原因。
从化学上我们知道水和酒精之间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所以,A不对。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搅拌,小分子渗入大分子的缝隙间,使得混合后的体积减小,正如乒乓球渗入篮球缝隙间一样,所以,B的解释合理。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但同时也存在斥力,混合前后引力和斥力都是存在的,所以,体积减小不可能是由于引力造成的,C不对。
扩散现象的确是指两种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一种现象,但在本题中,是混合后搅拌,这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不是一种扩散现象,所以,D不对。
答案:B
5、解析:这是腌制鸭蛋的一种方法,这种鸭蛋在市场上有售,所以D不对。
鸭蛋之所以能变咸完全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就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所以C对。
当然如果蛋壳有裂缝,鸭蛋可能腌得更快,但同时可能造成鸭蛋变质,所以说“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是不对的,A错。
黄土是不会腐蚀蛋壳的,所以B不对。
答案:C
6、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非常小,故分子间的距离也非常小,通常只有百亿分之几米,所以当玻璃打碎之后,即使拼在一起,看起来两块玻璃离得很近,而其实,碎片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破镜不能重圆。
答案:D
7、答案:引斥斥引引斥大
8、答案:距离较大斥力
9、答案:在不停地运动
10、答案:温度越高剧烈
11、答案: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变暖(或升高)
12、答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3、解析: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然后会透过现象分析现象的本质问题,最后会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这是分析实验的一般过程。
答案:墨水在热水杯中比在冷水杯中扩散快扩散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