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d5aa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5.png)
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一)
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员的工作,对困难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使“心连民心,温暖送万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退休员和困难员信息台账,对老员和困难员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了解困难原因以及联系方式等,纳入关怀帮扶范围;
二、建立和完善员服务站,开通员服务电话,完善定期走访、沟通协调、信息反馈等制度,为员特别是老员、流动员和困难员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提供会议室兼电教室2间,加强设施建设,为老员和退休员提供活动场所,做好员“员服务站”的服务工作。
三、实现真诚帮扶全覆盖,采取四项措施进行帮扶。
一是亲情关怀暖人心。
每年“七·一”和两节期间,购买慰问品,开展大规模的走访慰问活动,体现组织的温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思想引导保先进。
根据员个人的思想状况,建立长效的员教育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尤其是对有思想问题的员及时谈心,进行交流沟通,宣传政策,化解思想上的疑虑和“疙瘩”。
三是权利保障注活力。
充分尊重员的主体地位,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广大员充分享受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申诉权。
通过员活动日、下发文件和情况通报、务公开会和公开栏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选拔任用、人才培养、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费收支等重大务情况及时进行公开,使他们感受到政治上的关怀,组织上的关心。
四是扶危济困解难题。
在机关支部中开展为老员、困难员、老模范解一个难题活动,为老员、生活困难员、老模范解决体检看病、生产生活扶持等实际问题。
1/1。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7541c669dc5022abea0000.png)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员激励关怀机制
![党员激励关怀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f0cbc385727a5e9856a6142.png)
党员激励关怀机制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党员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激发党员身份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党内氛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如下:1、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做到奖优罚劣,使党组织更具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每年年终,村党组织要根据与党员签订的《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进行奖惩。
对目标责任完成好的,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进行表扬,也可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目标责任完成差的,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进行批评,也可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3、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测评出的不合格党员,按照党章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4、每名党员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要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使优秀党员上光荣榜,不合格党员上曝光台。
对在重大政治任务中成绩突出、重大事件中表现优秀的党员,要及时予以表扬,并作为年度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
5、在每年“七一”或年终结合党员目标责任明白卡评议考核,集中对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结对帮教转化,对帮教仍不见效者,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6、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分类建立统计台帐,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7、实行困难党员“六个必访”,即:每年“七一”、元旦、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必访;党员发生意外或家庭受灾必访;党员生病或亡故必访;党员生产生活遇到困维必访;党员有思想情绪或意见时必访;党员不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必访。
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主动为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8、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送“入党生日贺卡”、召开党员会、与其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9、每年组织一次困难党员免费到村卫生室进行体检。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2216c0016fc700abb68fc1b.png)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现就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重大意义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思想观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通过财政拨款和下拨党费,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定额补贴,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激励出动力,关怀出亲和力,帮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级党委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生动局面。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aec5125727a5e9846a6115.png)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爱护老党员、病残及生活困难党员,有效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党内关怀工作,促进党内和谐,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 一、建立激励、关怀、帮扶专项资金通过“行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单位捐一点”等方式建立党内帮扶资金,用于激励、关怀和帮扶党员。
1. 二、建立党内表彰奖励制度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
每年“七、一”,党委开展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比表彰活动。
推荐上报参加市直评选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1.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1、每年 七、一 ,全校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2、建立 送温暖、献爱心 和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元旦、春节, 七、一 期间,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开展 送温暖 走访慰问活动。
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患病住院的党员。
在党员、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党组织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参照校有关规定执行)3、建立困难党员台帐制度建立党员统计台帐,特别是对生活困难党员、鳏寡孤独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分类建立统计台帐,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在组织的关爱之中。
4、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5、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党内激励 关怀 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 关怀 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499f4a852458fb770b56a4.png)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
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二、基本途径和方法1.建立健全党内帮扶制度。
广泛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需要帮扶的党员特别是预备党员、年轻党员结成帮扶“对子”。
定期对其思想状况、党性修养进行了解和掌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建立健全党内“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党员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要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每逢党员生日,与工会等群团组织为党员献上鲜花、蛋糕和贺卡,使党员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3.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制度。
定期开展党内表彰活动。
在每年“七一”之际,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
4.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谈心制度。
党员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次深入基层,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每半年至少1次与党员开展谈心活动。
三、有关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关问题。
2.加强督促检查。
要切实加强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和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e72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9.png)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司稳定。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党内缴励、关怀、帮扶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危为机和实现公司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
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激发党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二是坚持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群众相结合。
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坚持全方位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
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地激励、关怀、帮扶,同时从不同类型党员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满足党员的政治、文化、精神、创业等方面的需求。
四是坚持加强管理监督与关心帮助党员相结合。
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已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内容1、建立党员“三必访”、“五必谈”制度。
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无故不缴纳党费或不过组织生活必访;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政治生日”时必谈,退休时必谈。
学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学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06624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7.png)
学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韩佐九年制学校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根据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为营造党内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握好以下原则:(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
要在普遍关爱的前提下,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既要注重对全体党员经常性的关爱,又要对思想、工作、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扶。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3)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既要充分保障党员权利,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关怀帮扶党员与关爱帮助群众相结合。
要把关怀帮扶党员与关怀帮助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更好地效劳师生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干系。
2.主要措施按照“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怀、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的要求,树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主要包括八项内容:(1)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党员“惑时有人解”。
学校党委书记和其他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同分管中层干部或党支部书记谈一次心,党支部书记每学期至少与本支部每一名党员谈一次心,新党员入职和老党员退休,所在党组织负责人都要与其谈一次心。
做到“四必谈”,即:党员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必谈;工作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
(2)树立定期走访制度,做到党员“平时有人访”。
黉舍党委和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走访与平时走访相结合,每年七1、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要对一些老党员和糊口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劳。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2237ad4d15abe23482f4daa.png)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一、思想方面一要建立党内提醒制度。
上级党组织对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帮助其认识问题,纠正错误。
二要健全党内谈心制度。
广泛开展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谈心活动,交流思想,增进感情。
谈心活动每年至少一次以上。
党组织对党员要做到“六必谈”。
即: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离职、退休时必谈。
三要健全党内探访制度。
党组织要经常派人到党员家中探访,尤其是离退休党员,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帮助党员解决思想疙瘩和实际困难。
建立“五必访”制度,即党员生病、住院时必访;思想有波动时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时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家时必访;党员无故不交纳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时必访。
二、工作方面一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各基层党(工)委领导干部要建立联系点,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负责联系一个党支部。
要坚持每月至少1次深入联系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党支部解决实际问题。
二要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
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落实好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党员的申诉控告权利。
党员对党组织提出的有关权利保障的请求、申诉和控告,要及时调查、核实,妥善处理和向本人回复。
三要建立党员工作期间相互帮扶制度。
党员之间在工作期间要做到“四必帮”:工作能力不足时必帮、工作情绪低落时必帮、工作遇到困难时必帮、工作业绩不好时必帮。
四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机制。
各级党组织要健全流动党员服务网络,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要适时组织流动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要做好流动党员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
五要健全表彰激励制度。
党组织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01205a33687e21af45a969.png)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充分体现企业和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党内激励机制。
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组织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第三条党内关怀机制
1、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中层干部、党员、员工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
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开展走访慰问。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组织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第四条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
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
活困难、独居、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2、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对困难党员要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
对帮扶点的困难党员要积极开展互助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精编版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13d2a0ec3a87c24028c441.png)
……………………………………………………………医药资料推荐…………………………………………………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度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
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人才培养、谈心谈话、定期慰问、生活关怀等机制,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心理、工作、生活及成长发展,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1、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制度⑴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和荣誉激励制度。
重视精神鼓励,使广大党员干部追求荣誉、争当先进。
每年开展评选共产党员标兵、共产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堡垒党支部、先进党员责任区等党内“创先争优”和表彰奖励活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评价和先锋档案记载讲评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对优秀的党员个人和集体予以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⑵建立健全双向培养制度。
重视党员和优秀人才的双向培养,坚持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骨干,使其在政治上更成熟,业务上更有成果,使党员和优秀人才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2、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制度⑴坚持谈心、联系、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党内结对联系、谈心谈话制度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落实党委委员、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逐级分工负责谈心、联系、服务制度,每个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委员联系几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完善党组织关心党员的网络,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为党员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⑵坚持慰问制度。
经常开展党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长期患病党员,进行上门慰问,发放慰问金及物品。
⑶坚持生活关怀制度。
建立关爱帮扶基金,探索建立困难党员生活补助制度,确保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
帮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院党委、行政每年为员工“办实事”不少于5件。
⑷坚持开展团队活动。
组织党员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党员间的沟通交流。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7fd328a32d7375a4178079.png)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小学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小学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a2b5e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9.png)
小学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小学党支部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政治上、经济上、情感上和生活上着力关爱党员,进一步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展示以人为本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活力,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镇小学党支部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试行)。
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金的设立基金的筹集,向学校申请经费支持为辅和以党员自愿捐助为主;
由专人负责基金管理、账务处理和基金发放;
基金发放由支部大会表决执行;
基金使用情况每半年定期向党员公布一次。
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金的使用
1、党内激励基金发放范围:受上级党组织表彰的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受本支部表彰的优秀党员。
2、党内关怀基金发放范围:党员过政治生日,"
7.1"对支部党员进行慰问,党内学习、培训所需经费,每两年安排党员作一次健康体检。
3、党内帮扶基金发放范围: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实行补助,对生病住院的党员以及重大疾病住院的党员家属进行探望,党员本人家庭遭遇意外灾害慰问,党员去世慰问。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eef34d1eb91a37f1115ccb.png)
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根据上级党委指导,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中心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对在支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采取设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或补贴党建活动经费等办法,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党内关怀机制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
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
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
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
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afa7691eb91a37f1115cf7.png)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立足实际、更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荣誉感,全面推进红星林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对党员的帮扶1、建立困难党员管理台帐。
在各党支部建立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工作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帮扶人及帮扶措施等。
2、实行结对帮扶。
原则上一名困难党员由一名有能力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
帮扶人员包括班子领导、本单位党员。
帮扶人员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解决实际困难。
二、对党员的关怀1、送精神、送政策。
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开办宣传栏、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宣传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先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树立自强自立、开拓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2、定期谈心。
根据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开展谈心活动,采取集体谈心和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了解谈心对象的所思所想、工作生活困难,征求对党组织的意见,积极帮助党员解放思想,增强党性,树立自信心,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增强发挥先进性作用意识。
3、定期走访慰问。
坚持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了解掌握生活遇到困难、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对党员的激励1、表彰党员,培养典型,宣传模范。
采取板报、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示范典型,提高先进模范的认可度,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红星林场党总支。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07bd4db52acfc788ebc908.png)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
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纳入关怀帮扶范围的党员是指生产、生活确实困难的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点帮扶对象:(1)低于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的;(2)已纳入低保的;(3)因病因灾致贫的。
5.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6.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7.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8.要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
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9.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10.要积极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adfe4c0b1c59eef8c7b4aa.png)
中国共产党纳雍县厍东关乡卫生院支部委员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增强党组织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做到全体党员与重点对象相结合,重点对老党员、生病住院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在极力关怀党员的同时,引导党员增强宗旨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激励关怀帮扶与教育管理党员相结合,帮扶党员对象一般要求在上年度民主评议党员时被评定为合格党员。
第二章党员激励第三条政治激励。
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推行“三重三先”,即重大事项党员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先讨论、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提升党员存在感和获得感。
第四条荣誉激励。
及时总结推广党员先进典型,定期进行党内表彰,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第五条物质激励。
对在重点工作、重要任务和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经党组批准,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结合春节、“七·一”走访活动,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给予适当慰问金。
第三章党员关怀第六条慰问党员。
结合“七·一”、春节等节日,对老党员、困难党员开展慰问活动。
第七条看望慰问生重病住院党员。
凡是党员生重病住院的,党组班子成员或各党支部负责人要前往医院或家中看望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关爱。
一名生病住院党员原则上一年慰问一次。
第八条吊唁逝世党员。
党员逝世后,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安排人员或委托党支部负责人上门吊唁,赠送花圈,慰问逝世党员家属。
第四章党员帮扶第九条帮扶机制。
帮扶对象为单位精准扶贫帮扶点、帮扶社区的困难党员,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帮助帮扶对象实现“微心愿,切实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中共纳雍县厍东关乡卫生院支部委员会2019年1月1日。
党支部党员激励制度
![党支部党员激励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9506639b6648d7c1c74649.png)
党支部党员激励制度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根据长效机制要求,特制定党员激励制度。
一、建立健全党员意识养成机制。
通过党内交心谈心、互帮互学等做法,建立党内“传帮带”机制,发挥优秀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老党员的党性优势帮扶帮教。
二、建立健全党员能力增强机制。
建立党员“促学”机制,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建立党员“助学”机制,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建立党员“督学”机制,解决学得怎样的问题;建立党员“践学”机制,让党员在实践锻炼中检验学识、增长才干。
三、建立健全党员责任落实机制。
要分类明确党员责任,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与党员身份、岗位特点结合起来,细化落实每一类型党员的责任义务;要制定党员工作责任目标,根据不同岗位党员的岗位任务和工作能力,制定操作性强的责任目标,为党员保持纯洁性提供明确导向;要建立党员责任目标落实督查制度,对党员责任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检查、汇报交流、考核评比,使责任目标落实督查与民主评议党员、党内创先争优等工作相结合。
四、建立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要不断创新党员施展才华、落实责任的载体,为党员保持纯洁性搭建平台。
健全党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制,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找准发挥作用的需求点;总结推广纯洁性教育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找准发挥作用的带动点;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找准发挥作用的结合点。
五、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要构建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纯洁性考评制度。
建立以党员责任目标管理为基础、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党员保持纯洁性考评制度。
二是要建立考评后征求意见和提供建议的机制。
党组织要将党员考核评价结果和收集的意见建议,向党员反馈和征求本人意见。
三是要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使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员的奖惩、使用挂钩。
六、建立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
要将现代管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目标管理、激励管理等科学理念与方法引入党员队伍的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党务管理人才队伍,构筑先进的党内管理思想文化;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在现有的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经济责任审计系统、党风廉政监察系统等基础上,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党内监督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度
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
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人才培养、谈心谈话、定期慰问、生活关怀等机制,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心理、工作、生活及成长发展,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1、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制度
⑴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和荣誉激励制度。
重视精神鼓励,使广大党员干部追求荣誉、争当先进。
每年开展评选共产党员标兵、共产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堡垒党支部、先进党员责任区等党内“创先争优”和表彰奖励活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评价和先锋档案记载讲评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对优秀的党员个人和集体予以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⑵建立健全双向培养制度。
重视党员和优秀人才的双向培养,坚持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骨干,使其在政治上更成熟,业务上更有成果,使党员和优秀人才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2、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制度
⑴坚持谈心、联系、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党内结对联系、谈心谈话制度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落实党委委员、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逐级分工负责谈心、联系、服务制度,每个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委员联系几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完善党组织关心党员的网络,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为党员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⑵坚持慰问制度。
经常开展党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长期患病党员,进行上门慰问,发放慰问金及物品。
⑶坚持生活关怀制度。
建立关爱帮扶基金,探索建立困难党员生活补助制度,确保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
帮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院党委、行政每年为员工“办实事”不少于5件。
⑷坚持开展团队活动。
组织党员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党员间的沟通交流。
⑸建立党员活动室。
为党员学习、交流及开展活动提供场所。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