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

合集下载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大纲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大纲

六、宅基地以外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第二章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第一节耕地资源利用保护一、我国耕地资源概述二、耕地资源保护政策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保护一、我国农业水资源概述二、农业水资源保护政策第三节森林资源利用保护一、我国森林资源概述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第四节草原资源利用保护一、我国草原资源概述二、草原资源保护政策第五节渔业资源利用保护一、我国渔业资源概述二、渔业资源保护政策第六节农业环境保护一、我国农业环境概述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第三章农业科学技术教育第一节农业科学技术一、农业科学技术概述二、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方针、目标与任务三、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第二节农业教育一、农村学前教育二、农村义务教育三、农业职业教育四、农业继续教育五、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第四章农业金融、税收与保险第一节农业金融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二、我国农业金融政策三、我国农业贷款政策四、新型农村金融贷款业务第二节农业税收一、涉农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二、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三、涉农项目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四、涉农车船税优惠政策五、涉农印花税优惠政策六、涉农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七、涉农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八、涉农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九、涉农消费税优惠政策第三节农业保险一、农业保险的涵义二、农业保险的种类三、政策性农业保险四、种植业保险优惠政策五、养殖业保险优惠政策第五章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一节农民基本权益的法律保护一、公民权利二、农民的民主权益三、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四、农民的财产权和继承权五、农民享有公共产品的权益六、农民纳税权益七、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一、农村社区的类型二、农村社区的特征第三节农村社区发展一、社区发展的含义二、我国的农村社区发展第三章农村的社会文化第一节农村文化概述一、文化的概念二、什么是农村文化三、农村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四、农村文化变迁第二节农村的习俗与民间宗教一、农村习俗二、民间宗教第三节农村生活方式一、什么是生活方式二、农村生活方式的表现第四章农村工业化第一节农村工业化概述一、什么是农村工业化二、我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三、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思路第二节我国农村工业化历程与特征一、乡村手工业传统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工业化三、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业化第三节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一、农村工业化模式的产生二、农村工业化三大模式三、农村工业化模式的特征第五章农村城镇化第一节农村城镇化概述一、什么是农村城镇化二、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三、农村城镇化的机制第二节农村城镇化历程一、国外农村城镇化历程二、我国农村城镇化历程三、当前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争论第三节小城镇建设一、小城镇与小城镇建设的含义二、小城镇建设研究概述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第一节农村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二、农村社会保障的定义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农村社会救助一、农村社会救助的对象二、农村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三、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三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第四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关子“三农”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子“三农”保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措施 .促进 “ 农”保险和 “ 三 三农 ” 业务协调发展 。笔者特 以某地级市 为
2 4 4 .3 81 %; 全 市仅 有 中华联 合保 险公司 ( 以下 简 } 1 6 7 49 元 ,赔 付率 为8 .4 称 “ 中华保险 ” )、 中国人保财险公 司 ( 以下简称 “ 保公 司 ” )等2 人 家
付 不 超 过 2 0 ,赔 付 金 额 不 能 保 0元
本 。 二 是 “ 农 ” 保 险 覆 盖 面 不 够 三
情 况看 ,主要 面临三个难点 。一 是保 险产 品十分单一。现 农行代理 的商业 性 “ 三农 ”保险仅人 身意外伤害 险一 种 ,对 “ 农 ” 经 营风 险 的覆 盖不 三 够 , “ 农”经营风 险的敞 口仍 然较 三 多 、较大 。 比如 前 面提 到 的 水 产 养 殖 ,尽管 经营户大都购 买了保险 ,但 仅 限 于意 外 伤 害 。因洪 涝 造成 的绝 收 、欠收根本 不在保险范畴 之内 ,所 以仅此一项将使1 0 多户水产养殖户 0 1
生产 成本 为3 0 ( 种籽 、农 药 、 5元 含 肥料 、农膜 、水费 ,不含机 耕 、机收
和人 工费 用 ),有些生产条 件差的地
区亩 均 投 入 成 本 在 4 0 以 上 。 但 0元 是 ,按 水 稻 保 险 政 策 规 定 每 亩 最 高 赔
于保 额不 同导致 了保 险公 司之 间的赔
殖 户 不 同 程 度 受
灾 。资 金损 失近 亿 元 。 因 为 没 有 保 障 ,约 有 4 %的 水 0
障 客 户 的根 本 利 益 还是 从 保 证 贷款 的 安全 角度 出发 ,都 应 负 责任 地 做
好售 后 服 务 工 作 。 由于 人 力 资 源相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课件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课件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一)小麦、水稻、棉花种植保险的技术要点(1/5)
注:具体险种的承保条件、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期间、赔款计 算等内容,均以总颁种植业险保险条款为准
➢保险标的范围/承保条件 (一)经过政府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
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 (二)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 (三)生长正常。 间种或套种的其他作物,不属于保险标的。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二、黑龙江农业保险开展情况
1991年,首创了冰雹和龙卷风风险互助业务。 2004年,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2005年,阳光农业互助保险落户黑龙江 2007年,垦区实施了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试点。 2008年,国家将黑龙江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 围
2008年,国家将黑龙江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 点范围 。这件事情意义重大,也就是说从2008年开 始,保费的一部分由中央财政下拨,中央和垦区的补 贴占到了70%,农民只需要承担30%的保费。更加的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一)小麦、水稻、棉花种植保险的技术要点(4/5)
➢保险期间 小麦:自保险小麦出苗或移栽成活后起,至成熟开始收获时止 水稻:自保险水稻秧苗在田间移栽成活返青后开始(直播稻从种植
齐苗后开始),至保险水稻开始收割时止 棉花:自保险棉花苗齐或移栽成活后起,至棉花成熟开始采摘时
止 玉米:自保险玉米定苗时起,至成熟开始收获时止 油菜:自保险油菜齐苗时起,至油菜收获离开田间时止 注:以上期限均不得超出保险单载明的保险期间范围。
以上即构成风灾责任。 冻灾:指因遇到0℃以下或长期持续在0℃以下的温度,引起植
株体冰冻或是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植株死亡或部分死亡等现象。 注:旱灾、病虫害属于附加险责任范围。

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

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

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作者:卢清昌夏宜谢雪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20期摘要: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在评价实践中存在绩效理念树立不牢固、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因此,以A省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绩效评价为例,针对该项目在投保、承保、现场查勘、理赔及绩效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绩效评价;农业保险;财政预算中图分类号:F84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0-0075-03引言绩效是特定时间内的活动或行为所带来的产出和效果。

绩效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姚东旻,任芳放,2017)、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彭亚星,2019)的创新管理制度,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可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Miekatrien and Bram,2006)。

对于绩效,国外研究相对较早,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实践上,美国率先将绩效理念应用于具体支出项目及行政管理工作,通过构建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具体项目支出绩效进行测度,发现预算绩效管理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发挥政府公共资源效能、增强社会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监督和了解、改进政府形象等方面成效卓著,并根据绩效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其内涵及方法。

国内也非常重视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促进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快速发展(包国宪,张蕊,2019),但尚未形成系统、明确的理论指导体系和实务操作指南。

因此,本文以A省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为例,探讨绩效评价内容、体系及结果应用,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绩效评价内涵绩效评价是对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以及绩效管理情况4方面。

农业保险及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保险及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9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承保特点——4、验标难度较高
受农村地域范围较广,承保工作相对集中的影响, 农业保险承保验标难度较大。目前在承保上面,主要通 过张榜共示、群众监督的方法避免虚假投保,但仍存在 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地区仍然沿用以往“亩”面积单位, 与现有计量单位不一致;农户未按要求为保险标的佩戴 耳标,造成标的区分困难,管理混乱。
19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 养殖业保险赔偿:当市场价格低于保额,则按市 场价格扣除残值后的差额赔付
• 关于定损 受损地亩收获
• 损失程度=(1- ---------------------- )×100% 未受损地亩收获
20

11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理赔特点2、工作量 大,成本高
由于农业保险标的分散, 风险高,灾害范围广等特点, 决定了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的经 济、人力成本高。特别是发生 大范围自然灾害时,现场查勘 技术难度较大。
12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3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实践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县域 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占比约60%,而县域保费仅占全 国总保费的30%;在9.16亿县域人口中平均每10人拥有 1张保单,每20个人拥有1张个人寿险保单,县域企业 投保比率基本不到10%,几乎所有地区县域市场的保险 深度、密度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县域农村市场是一 个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
站)
22

提纲
1
农业保险基础知识
2
农业保险发展历史
3 主要政策性农险条款介绍
4
政策性农险相关规定
5 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2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实践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2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2

(一)关于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目前国家在农村实施的惠农政策总计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23项。

1、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简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

因为此两项补贴都统一采用小麦播种面积兑付,所以合在一起讲。

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在我市补贴品种仅限于小麦。

从2006年起,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又新增加了农资综合直补,2006—2009年补贴标准分别为14.2元/亩和69.97元/亩,补贴面积等同于同一年度的粮食直补面积。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全市历年合计直补面积1976.87万亩,补贴资金9亿元。

2、良种推广补贴。

我市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从2003年开始试点,今年开始,中央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以农民的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

小麦预安排面积为今年核定的小麦直补贴面积342.34万亩。

玉米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统计面积271.42万亩。

水稻预拨资金面积为去年的良种补贴核定面积3811.39亩。

棉花良种补贴面积为45052.41亩。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重点把好“两关”,即:⑴面积核实关。

由种粮农民自报折实面积、村委会核实、公示、乡(镇)政府确定、县(市、区)政府统计上报五个环节组成。

⑵资金发放关。

按照规定补贴标准和上级要求的发放时限,由乡镇农村信用社,通过“齐鲁惠农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

在良种补贴工作中重点把好“五关”,即公司招标关、品种选择关、种子质量关、技术推广关和检查验收关。

除此之外,目前在全省范围实施的还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家畜良种补贴等20项惠农政策,因时间关系,在这里仅给大家介绍一下题目: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2、粮食最低收购价。

3、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4、家畜良种补贴。

5、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家电下乡补贴。

7、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补助。

9、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补助。

10、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减免、补贴。

我国为什么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我国为什么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课程论文学生姓名:万鹏学号: 20093002 专业年级: 2009级农林经济管理题目: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究指导教师:王慧青教授评阅教师:2011 年12 月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农业保险相比,不但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而且也赋有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

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的界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区别,深入辨析和推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也通过对其作用路径的剖析,勾勒出了其功能与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得出我国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正确性。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究一、农业保险的内涵(一)农业保险的含义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保险发挥以下的经济补偿职能:一是有利于建立农村灾害保障体系,使农业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能迅速恢复再生产,保障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通过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可以提高处置灾害或疫情的透明度,使真正需要救济的农民享受到农业补贴政策的优惠。

三是农业保险通过专业的防灾防损机制,发挥风险管理优势,为巨灾风险的可预测、可衡量、可管理提供经验、技术和人力上的支持。

(二)保险的种类由于农业内涵的广泛性与发展性,农业保险的业务种类繁多,学术界和保险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农业保险迚行了分类。

目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两种。

1.按照承保对象与范围不同的分类。

这种划分方式是沿袭农业的广义与狭义之分而形成的,将其相应地分为广义的农业保险和狭义的农业保险,或称为“大农险”与“小农险”。

“小农险”的承保对象与范围仅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通常被称之为“两业保险”;“大农险”的承保对象与范围则涉及广义农业的各个环节,因此也被称为“农村保险”。

2.依据经营目标不同的分类。

按照经营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农业保险分为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两类。

保险学第7章 政策保险与社会保险

保险学第7章 政策保险与社会保险
原则: 1)无责任补偿原则
2)个人不缴费原则
3)待遇标准从优的原则
4)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 (五)生育保险 • 生育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妊娠、分娩等导致 不能工作,收入暂时中断,由国家和社会给予 医疗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生育保险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为: • (1)生育保险的对象是女性劳动者。 • (2)生育行为属于正常的生理活动。 • (3)生育保险待遇不仅为了弥补女性劳动者的收 入损失和维持女性劳动者的劳动力简单再生产, 而且也对保障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 (4)生育保险实行“产前与产后都应享受的原 则”。
6、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社会保险就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 配,它通过形成专门的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为年老、疾病、生育、 伤残、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止劳动,本人和家庭失 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物质帮助,它同社会 救济、社会福利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商业保险、政策保 险等共同构成一个全方位的风险保障网络。 社会保险的原则 1、强制性原则:所有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无条件地参加 并履行缴费义务。强制性是实施社会保险的组织保证,只有这样,才 能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有可靠的来源。 • 2、基本保障性原则: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的要求。不论被保险人 的年龄、就业年限、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如何,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或 失业,政府即依法提供收入损失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 3、公平性原则: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 4、互助互济性原则:保险费相互之间的调剂。 • 5、社会性原则:实施范围广、基金来源多等。
非职业病,非工伤致残
• 大学生医保缴费档次有两种,一档为每人 每年100元,二档为每人每年200元,政府 补贴80元。 • 住院报销门槛费大致为:一级医院200元, 二级医院400元,三级医院800~1000元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蒋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准确分析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后,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选择。

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农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今后国家政策将向农业倾斜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根据中国国情,建设我国现代农业,辅之以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一、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我国村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农户资本积累少,城乡二元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这是我国的国情。

因此,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其实现途径如下:(一)坚持实现城乡统筹,实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基础系统,因此,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战略纳入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战略之中,把农业现代化纳入农村现代化战略之中。

从我国国情出发,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从我国人口近80%在农村的国情来看,既难以完全依靠城市工业积累为现代农业提供足量的资金,也不可能完全靠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来吸纳现代农业过程中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因此,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拆除城乡壁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指南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指南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指南第1章引言 (4)1.1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与意义 (4)1.2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4)第2章生产要素成本控制 (5)2.1 劳动力成本控制 (5)2.1.1 优化劳动力结构 (5)2.1.2 提高劳动力素质 (5)2.1.3 科学安排生产计划 (5)2.1.4 引入激励机制 (5)2.2 土地成本控制 (5)2.2.1 土地合理利用 (5)2.2.2 改良土壤 (5)2.2.3 节约用地 (5)2.2.4 土地流转 (6)2.3 资本成本控制 (6)2.3.1 优化融资结构 (6)2.3.2 资金合理使用 (6)2.3.3 财务管理 (6)2.3.4 风险防控 (6)第3章农资成本控制 (6)3.1 农药成本控制 (6)3.1.1 合理选择农药 (6)3.1.2 适时施用农药 (6)3.1.3 科学混用农药 (6)3.1.4 优化施药技术 (6)3.2 化肥成本控制 (7)3.2.1 测土配方施肥 (7)3.2.2 优化施肥时期和方法 (7)3.2.3 有机无机结合 (7)3.2.4 选择性价比高的化肥 (7)3.3 种子成本控制 (7)3.3.1 优选良种 (7)3.3.2 种子处理技术 (7)3.3.3 精准播种 (7)3.3.4 种子质量监管 (7)第4章农业机械设备成本控制 (7)4.1 农业机械设备选购与配置 (7)4.1.1 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 (7)4.1.2 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设备 (8)4.1.3 优化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8)4.2 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 (8)4.2.1 规范操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8)4.2.2 定期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8)4.2.3 优化设备使用环境 (8)4.3 农业机械设备更新与淘汰 (8)4.3.1 关注新技术,适时更新设备 (8)4.3.2 合理淘汰老旧设备 (8)4.3.3 建立设备更新与淘汰机制 (8)第5章生产过程成本控制 (9)5.1 耕作成本控制 (9)5.1.1 优化耕作方式 (9)5.1.2 合理安排耕作时间 (9)5.1.3 降低耕作设备维修成本 (9)5.2 栽培成本控制 (9)5.2.1 合理规划作物布局 (9)5.2.2 优化栽培技术 (9)5.2.3 病虫害防治成本控制 (9)5.3 灌溉成本控制 (9)5.3.1 优化灌溉制度 (9)5.3.2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9)5.3.3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9)5.3.4 加强灌溉设施维护 (10)第6章农产品储存与流通成本控制 (10)6.1 储存成本控制 (10)6.1.1 优化储存设施 (10)6.1.2 储存环境管理 (10)6.1.3 储存方式改进 (10)6.1.4 储存量优化 (10)6.2 运输成本控制 (10)6.2.1 运输方式选择 (10)6.2.2 运输工具优化 (10)6.2.3 运输途中管理 (10)6.2.4 运输成本核算 (10)6.3 流通环节成本控制 (11)6.3.1 流通渠道优化 (11)6.3.2 信息化建设 (11)6.3.3 流通环节协同 (11)6.3.4 市场需求预测 (11)第7章农业风险管理成本控制 (11)7.1 市场风险管理 (11)7.1.1 市场风险识别 (11)7.1.2 市场风险评估 (11)7.1.3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11)7.2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11)7.2.1 自然灾害风险识别 (12)7.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12)7.2.3 自然灾害风险应对策略 (12)7.3 信用风险管理 (12)7.3.1 信用风险识别 (12)7.3.2 信用风险评估 (12)7.3.3 信用风险应对策略 (12)第8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成本控制 (12)8.1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2)8.2 农业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13)8.2.1 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3)8.2.2 农业物联网技术 (13)8.2.3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13)8.2.4 农业遥感技术 (13)8.3 农业信息技术成本效益分析 (13)8.3.1 投入成本 (13)8.3.2 运营成本 (13)8.3.3 产出效益 (14)8.3.4 风险评估 (14)第9章政策与税收优惠利用 (14)9.1 农业补贴政策利用 (14)9.1.1 了解补贴政策 (14)9.1.2 补贴项目申报 (14)9.1.3 提高补贴利用效率 (14)9.2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利用 (14)9.2.1 了解税收优惠政策 (14)9.2.2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15)9.2.3 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15)9.3 农业金融政策利用 (15)9.3.1 了解农业金融政策 (15)9.3.2 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 (15)9.3.3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5)9.3.4 增强信用意识 (15)第10章农业生产成本控制案例分析与实践 (15)10.1 成本控制成功案例分析 (15)10.1.1 案例一:某粮食生产企业成本控制 (15)10.1.2 案例二:某蔬菜生产企业成本控制 (15)10.2 成本控制失败案例分析 (16)10.2.1 案例一:某农业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失误 (16)10.2.2 案例二:某水果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失误 (16)10.3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实践建议与展望 (16)10.3.1 实践建议 (16)10.3.2 展望 (17)第1章引言1.1 农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与意义农业生产成本控制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项生产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核算、分析和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

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

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洲滩民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保险补偿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洲滩民垸农业保险概述洲滩民垸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民的利益,我国在洲滩民垸地区实施了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保险,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风险保障,降低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洲滩民垸农业保险主要包括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

二、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1.补贴政策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降低其保险费用负担,政府对洲滩民垸地区农业保险实施补贴政策。

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补贴比例根据不同地区和险种有所不同。

2.保险补偿范围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自然灾害:(1)洪涝灾害:由于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洪涝灾害是洲滩民垸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

(2)干旱灾害:洲滩民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3)风雹灾害:夏季风季节,风雹灾害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4)病虫害:各类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威胁。

3.保险补偿标准保险补偿标准根据不同险种和保险金额而定。

一般而言,保险补偿金额为实际损失的一定比例。

具体补偿标准由保险公司根据历史赔付数据和风险评估确定。

4.保险理赔流程当农民遭受保险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时,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将组织查勘定损,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理赔。

理赔款项将直接发放到农民的银行账户。

三、洲滩民垸农业保险补偿制度的意义1.保障农民利益:农业保险补偿制度有助于降低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3.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农业保险补偿制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魏 松
0 0 1) 10 9 ( 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呼和浩特 内蒙
摘要 : 农业地位的重要性、 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高风险性与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性质等要求我国必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
本文 在分析我国市业 性农业 萎缩原因 基础上, 速了 农业政策 保险 的 阐 建立 性保险的必 要性。 提出了 继而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
增强农业防灾抗损 的能力 , 少非必然损失 ; 减 促进农业 资源 的合 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 , 政府积极的政箫性农业 理配置, 保障农业投资安全, 促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制和应用 ; 保险运作是农业保险得 以发展 的重要保证 。2 0 04年 中央 “ 一号文 促进农产 品总 置的增加和质 量的提高, 有助于市场稳定 。 增加消 件 ” 提出 :加快建立政策性农 业保险 制度 , 择部分产 品和部分 “ 选
费者福利 , 于保障农业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对

地区 率先试点 。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 的农 户给予一
定的保费补贴 。”0 5年 中央“ 20 一号文件 ” 再次指 出 :扩大农业政 “ 这 一号文件 ” 无疑为我 国政策性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农业保险理 应拥有广阔的市场 。 然而 。 策性保险 的试点范 围 。 两个“ 自上世纪 9 O年代恢复办理 农险业务以来 ,农业保险就长期处于 业 保 险 制度 的建 立 提供 了依 据 。
高赔付率 、 高风险使得各商业保 险公司避而远之 , 最终导致农业 府来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 ; 农业保险存在保费率难 以界定 、 道德 风 险和逆向选择难以防范以及定损理赔困难等特殊技术障碍 ,这 些 保 险 的有 效 供 给 不 足 。
农 民的投 保 能 力

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

长期以来,作为政策性业务的农业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

借助商业保险实现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目标已无望实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需要重新研究的课题。

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分析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实现农业保险健康发展要抓紧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创新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即超高的交易成本与赔付率,这既限制了农业保险的供给又抑制了农业保险的需求。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难以满足市场化经营的条件。

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建立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适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业风险特点、农民保险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对策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1、我国农业保险的基本状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

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务全面恢复后,1982年起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办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1986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已改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兵团范围内举办农业保险。

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亟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建国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跌宕起伏,大致经历了50年代的兴起和停办期、80年代的恢复试办期和90年代的持续萎缩期,到20世纪末,只有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财险还经营农业保险业务,险种由最多时的近百个下降至不足30个。

三农村农业社会化服务手册

三农村农业社会化服务手册

三农村农业社会化服务手册第1章农业社会化服务概述 (4)1.1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4)1.1.1 系统性 (4)1.1.2 多元化 (4)1.1.3 市场化 (4)1.1.4 公共性 (4)1.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农业生产性服务 (5)2.1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5)2.2 农业机械化服务 (5)2.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 (6)第3章农产品流通与市场营销服务 (6)3.1 农产品流通服务 (6)3.1.1 农产品流通体系 (6)3.1.2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6)3.1.3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 (6)3.1.4 农产品流通政策支持 (6)3.2 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 (7)3.2.1 农产品市场分析 (7)3.2.2 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展 (7)3.2.3 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 (7)3.2.4 农产品营销宣传与推广 (7)3.3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7)3.3.1 农产品品牌策划 (7)3.3.2 农产品品质保障 (7)3.3.3 农产品品牌推广 (7)3.3.4 农产品品牌保护 (7)第4章农村金融服务 (8)4.1 农村信贷服务 (8)4.1.1 农村信贷政策 (8)4.1.2 农村信贷产品 (8)4.1.3 农村信贷申请与办理 (8)4.2 农村保险服务 (8)4.2.1 农村保险政策 (8)4.2.2 农村保险产品 (8)4.2.3 农村保险理赔 (8)4.3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8)4.3.1 农村金融科技 (8)4.3.2 农村金融模式创新 (9)4.3.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9)4.3.4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 (9)第5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 (9)5.1 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 (9)5.1.1 培训内容与形式 (9)5.1.2 转移就业服务 (9)5.2 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 (9)5.2.1 人才引进 (10)5.2.2 人才培养 (10)5.3 农村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10)5.3.1 服务网络建设 (10)5.3.2 服务内容拓展 (10)5.3.3 服务能力提升 (10)第6章农村信息服务 (10)6.1 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 (10)6.1.1 农业信息采集方法 (11)6.1.2 农业信息处理技术 (11)6.1.3 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6.2 农业信息传播与应用 (11)6.2.1 农业信息传播渠道 (11)6.2.2 农业信息应用方式 (11)6.2.3 农业信息传播与应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6.3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2)6.3.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2)6.3.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策略 (12)6.3.3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 (12)第7章农村环保与生态服务 (12)7.1 农村环境保护服务 (12)7.1.1 环境保护政策宣传与普及 (12)7.1.2 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 (12)7.1.3 农村废弃物处理服务 (12)7.1.4 农村生态修复服务 (12)7.2 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13)7.2.1 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13)7.2.2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13)7.2.3 生态农业政策支持与补贴 (13)7.2.4 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 (13)7.3 农村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 (13)7.3.1 农村清洁能源推广 (13)7.3.2 农村节能技术应用 (13)7.3.3 农村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13)7.3.4 农村能源政策支持与补贴 (13)第8章农村社区服务 (13)8.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3)8.1.1 道路交通设施: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道路硬化率,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安全便捷。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精选多篇)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精选多篇)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精选多篇) 第一篇: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湖北省启动了政策性水稻保险试点工作,沙洋县被列为试点县。

前不久,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开展情况沙洋县从起开展了能繁母猪保险试点,又新增水稻保险、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试点。

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快速推进,两属两户农房保险顺利启步。

水稻保险73.58万亩,财政保费补贴769万元,能繁母猪保险30797头,财政保费补贴147.82万元,两属两户农房保险6448户,财政保费补贴58032元。

共承保水稻73.7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7%,水稻保险财政将补贴1032.87万元。

这些政策的扶持,促进了全县种、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充分准备,认真开展前期工作。

沙洋县被确定为水稻保险试点县后,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业水稻保险调研工作。

4月初,县财政局组建了水稻保险专项调查小组,一方面从农业、水利、气象、民政以及统计等部门收集相关资料,从农业条件、水利灌溉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历年农业受灾情况来充分论证农业水稻保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全县13个乡镇中抽取3个最具代表性的乡镇,通过发放政策宣传调查表、随机走访等形式,收集、整理出了农民对此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依据。

(二)广泛宣传,切实推动三农保险县政府成立了三农保险领导小组,农业局、畜牧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保沙洋支公司等部门参加。

人保财险沙洋支公司成立了农险部,并聘请了各村书记、主任、会计为协保、查勘员,宣传资料印制了30万份发放到农户手中,并在县、镇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横幅标语,在县电视台设计滚动字幕,宣传保险政策和保险知识,让广大农民了解“三农”保险的作用,理赔程序,使之家喻户晓,增加农户保险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实践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实践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实践农业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

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今已发展为一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都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

因此,各国一直致力于寻求和采取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措施,以推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振兴乡村。

在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之前,首先有必要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进行阐述,界定本书所研究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并归纳总结农业补贴政策类型和特征;其次给出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理论依据;最后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实施现状和特征进行阐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界定2.1.1 农业补贴政策的内涵农业补贴政策是指实施农业补贴所对应的政策,要了解它的内涵只需了解农业补贴的内涵。

农业补贴是财政补贴的组成部分,并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补贴是各级政府为了实现保障粮食数量、结构以及质量3个方面的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目标,针对某些特定项目实施具体的资金支持,按照一定的补贴依据和标准,通过影响农产品和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对价格结构的方式,改变农业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从而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具有导向功能的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补贴产生的起源来看,农业补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农业补贴是指财政对包括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内的“三农”领域的所有投入。

该种补贴并不会导致某种特定的具体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而是广义的投入。

狭义的农业补贴是政府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比如,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安全等)而进行的一种转移性支出。

因此,狭义的农业补贴政策是政府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制定和实施的专门性政策,且制定和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具有多样性(包括直接价格干预、补贴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等)。

农业风险防治与解决措施

农业风险防治与解决措施
通过多种途径采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如气象数据、病虫 害数据等。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预 警提供支持。
根据分析结果,当出现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商业性农业保险
商业性农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保险产品,根据市场需求 和风险状况进行定价和销售。
农业保险的益处
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减轻因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 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风险管理基金
设立背景
01
农业风险管理基金是为了应对农业风险而设立的专项
科学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使用 方法和剂量,以提高防治效果 ,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加强农业管理
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结构等农 业措施,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3
农业风险解决措施
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支持的保险计划,旨在为农民提供风 险保障,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险,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
风险评估
02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程度和范围。
风险应对
03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降低或规
避风险。
预警系统建设
预警系统框架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与分析 预警发布
构建一个完善的预警系统框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 预警等多个环节。
改善农业设施
建设防风林、加固农业设施等,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功能及作用路径的新诠释曾玉珍2011-05-17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农业保险相比,不但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而且也赋有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

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的界定,深入辨析和推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也通过对其作用路径的剖析,勾勒出了其功能与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风险,农业损失,现代农业从2004年开始新一轮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学术界已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三个问题:一是直至目前仍鲜有界定和解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内涵的文献,且还未能达成共识;二是有些文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简单地等同于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三是大量研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和功能定位等基础性问题认识不清,甚至将彼此混为一谈。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缺少共有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不利于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因此,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界定和辨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内涵(一)农业保险的种类由于农业内涵的广泛性与发展性,农业保险的业务种类繁多,学术界和保险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农业保险进行了分类。

目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两种。

1.按照承保对象与范围不同的分类。

这种划分方式是沿袭农业的广义与狭义之分而形成的,将其相应地分为广义的农业保险和狭义的农业保险,或称为“大农险”与“小农险”。

“小农险”的承保对象与范围仅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通常被称之为“两业保险”;“大农险”的承保对象与范围则涉及广义农业的各个环节,因此也被称为“农村保险”。

2.依据经营目标不同的分类。

按照经营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农业保险分为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两类。

其中,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利润最大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预定的政策目标,而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首要目标,或不作为唯一的经营目标。

在我国保险实践中,又常根据保费补贴主体的不同,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分为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目前在国外文献中尚未找到能完全与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对应的称谓,关于国外对其定义的界定也无从谈起。

在我国,近几年已有多位学者分别从多个视角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界定。

庹国柱和朱俊生(2004)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定义为,为了实现政府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施红(2008)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指政府作为风险配置主体介入了农业保险的风险配置过程的一类特殊类型的农业保险;李海军(2009)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产品的农业保险给与一定政策扶持和优惠的一种制度安排;段胜(2010)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相对商业性农业保险而言的一种特殊农业保险形式,它是国家依据政策目标或服从特定的政策规划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制度;庞在礼(2010)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主导推动,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农民自愿投保,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按商业保险规则运作,并提供专业化保险服务的一种农业保险;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经营者之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中央或地方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业务。

基于上述研究,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特征,本文认为,所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参与部分农业保险产品的运营,或对相关农业保险业务参与主体提供一定的扶持、优惠或补贴等促进政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征1.特定政策目标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特定的政策目标而服务的,因此,无论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选择,还是保险责任的确定,抑或是实施方式和实施范围的确立,都是围绕着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而设计的。

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随着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的能力和重点目标、产业政策等众多因素的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会呈现出动态发展性和差异性。

相应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种类和实施范围等内容也会随着其实施目标的转变而发生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动。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某一特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通常也并不是唯一的,更多是一个具有共同取向的目标群。

如我国目前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也并不是仅仅为了管理农业风险,或稳定农民收入等,而是包括提高农业风险管理水平、稳定农民收入和保障农产品供给等内容的一个多目标集合。

2.经营目标多元化。

从产业经营层面分析,农业保险属于经济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是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高价格等典型特征的农业保险险种,在完全市场机制中不能自发形成市场均衡。

同时,这些险种的开办与经营又是政府实现特定经济或社会等政策目标所必须的,因此政府必须通过直接参与或介入这些险种的运作过程以保障其政策目标的实现。

由政府职能决定,政府参与运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首要目标并非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应是最大程度地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同时增进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3.经营模式多样性。

从经营模式视角,受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能力等因素影响,政府介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在实践中,目前主要有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自办经营模式;政府通过指定商业保险公司为其代收保费、代付赔款的代办经营模式;政府与其他保险供给主体(股份公司、相互公司、合作社等)合作,按比例分担保费、承担赔偿责任的联办经营模式。

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政府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相应的扶持、优惠或补贴等促进政策,以诱引相关业务的稳定发展。

4.承保风险弱可保性。

保险业持续稳定经营必须满足的要件之一就是以可保风险为经营对象。

所谓可保风险,简单地说,就是可以被保险公司所接受的风险;更明确地说,可保风险必须满足独立性、偶然性和意外性等要件。

然而,由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许多农业风险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如农业自然风险一旦发生,不但可能会同时造成较大区域范围内保险标的的损毁和灭失,而且还会引发其他农业风险的发生,甚至造成农业巨灾损失,由此可能会导致农业保险公司面临巨额赔偿,威胁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因此使得这类农业风险不符合理想的可保风险要件。

同时,在保险实践中,农业保险也呈现出了高成本、高赔付和低利润的显著特征,进而导致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保险市场的均衡数量较低甚至不存在的局面。

然而,从宏观经济及社会层面,此类险种所涵盖的农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其职能,通过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参与到该类险种的市场活动中,从而促使一定规模的市场均衡的实现。

因此,从风险可保性角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大都是无法单独依靠市场而转移的风险,即属于弱可保性风险。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目前中外学者对保险的功能认识基本达成一致,普遍认为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其中经济补偿功能是保险的本质核心,也是保险的基本功能;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则是保险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在其基本功能基础上产生的衍生功能。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保险的这些功能。

不仅如此,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和实施范围所决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更为明确而具体(见图1)。

图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路径注:①椭圆内表示参与主体,实线框内表示功能,虚线框内表示作用;②实线连接箭头显示功能传递路线,虚线连接箭头呈现相应功能的作用路径;③内环虚线框内表示基本功能,内环虚线框与外环虚线框之间属于衍生功能区。

(一)基本功能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功能,是指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过程中,由其自身内部活动所产生的最根本、最直接的有利功效(图1中内环虚线框区域所示)。

1.分散农业风险与补偿农业损失。

该项功能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各经营主体,通过其在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并建立起保险基金,将某些少数农业生产经营者所遭遇的特定农业风险分散在所有参保主体间,以实现农业风险在空间、时间和作用对象等方面的分散与转移;另一方面,当被保险农业生产经营者在保险有效期内,由约定的农业风险导致农业损失发生后,政策性农业保险人将在约定的责任范围以及保险金额内,按照保险标的实际损失对被保险人给予一定的损失补偿,履行补偿损失功能。

其中,分散农业风险是补偿农业损失的手段,而补偿农业损失则是分散农业风险的目的。

因为如果不能做到农业风险在空间、时间和作用对象等方面的有效分散,就不可能对农业损失进行补偿。

在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中,虽然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部分农业风险得以有效控制或减弱,但与此同时也增添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风险,而且农业风险损失程度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如随着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设施一旦遭遇风险损毁,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更为严重。

因此,通过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等功能更为重要。

也正因如此,分散农业风险与补偿农业损失不仅是赋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功能,而且也是最核心的功能。

2.规避与消减农业风险。

虽然从表层上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只能通过其特有的运作机制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并不能将农业风险化为乌有或减弱。

但在实践中,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在经营中遵循的是“防赔结合”的风险管理理念,即保险公司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与效率,不仅会在承保时对承保标的所处的风险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提出改进建议,而且在整个保险期间都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检查与监督,以及实施必要的防灾防损措施。

通过保险公司专业风险管理者的指导与帮助,以及得益于保险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减灾防损措施,如农业技术培训、人工降雨等,都会促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提高农业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防灾防损的水平与能力,减少农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降低农业风险损失程度,进而从客观上起到规避和消减农业风险的功能。

因此,规避和消减农业风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另一重要的基本功能。

(二)衍生功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衍生功能,也即是由其基本功能所派生的功能,是指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外部所产生的间接的有利功效(图1中内、外环虚线框之间区域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