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236565caaedd3383c4d3a8.png)
染色体数目变异
整倍变化: 多倍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的个体 单倍体:细胞中含有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 非整倍体变化: 染色体减少:单体(减1条)、缺体(减1对) 染色体增加:三体(加1条)、四体(加1对) 染色体代换:同种代换、异种代换
整倍体异常产生的机制
1、三倍体 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人类全身三倍
5.1
人工诱导多倍体
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胚胎发育影响小,有利于 养殖场大规模生产使用 适用: 冷水性鱼类——热休克法
温水性鱼类——冷休克
5.1
人工诱导多倍体
2.水静压法 原理:抑制纺缍体的微丝和微管的形成,阻止染色体移
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 方法: 65kg/cm2 特点:诱导率高,处理时间短,对受精卵损伤小,成活率 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水压机,成本较高, 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 单基因决定性别分化
• 主基因突变决定性别分化
• 性基因的集中决定性别分化
5.4
动物的性别控制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
• 1990年,Sinclair等克隆到人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 —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5.4
动物的性别控制
动物性别控制的途径与现状 分离X精子与Y精子 鉴定胚胎性别 控制发育条件 控制受精的条件 性反转法
)
5.1 5.2
人工诱导多倍体 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化
5.3
5.4
人工诱导雌雄核发育
动物的性别控制
染色体工程:
是按照人们的需要对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操作,添加、 消减或替换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选育新品种或创造
人工新物种的目的。
广义上,还包括染色体内部的部分遗传操作技术。
第六章 染色体工程
![第六章 染色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3a1267f5335a8102d22013.png)
某植物的一对染色体被他种植物的一对染色体所代换而成为异代换系。
四、单倍体育种
1 单倍体的特性
1)是研究基因或基因剂量效应,进行染色体遗传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单倍体只有一套(基因)染色体,其上的每个基因都能表现相应的性状,尤其是隐性突变性状。
2)在育种上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单倍体加倍便可获得纯合二倍体,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指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花药内花粉(小孢子)发育形成单倍体植株。
取F1代的花药置于特定培养基培养,由于细胞的全能性,(自身不育)诱导花粉长成单倍体植株,然后在秋水仙素的处理下,实现染色体加倍,加倍后的植株不仅正常可育,而且完全纯合。
目前统计,全世界已有52属,2000多种植物获得单倍体植株,其中大约有1/4首先是在中国得到的。
(二)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1 原种或杂种所形成的未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自然界中自发产生的多倍体多以此方式。
2 原种或杂种的合子的染色体加倍。多为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方式。
(三)动、植物多倍体的特点比较
(四)多倍体育种方法
1 生物学方法
采用胚乳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方法进行。
3)在花药培养中还会出现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等,为育种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材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创造出新物种。
2 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的方法——花药培养
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的方法很多,1964年前,人们尝试过的方法有远缘杂交、延迟授粉、激素处理、低温处理、照射花粉授粉等方法,都收效甚微。1964年,印度学者创造了花药培养法。目前是最为有效、应用最多的单倍体育种法。我国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包括染色体的分离与微切割技术,可根据需要分离任意一条染色体或特定的染色体片段。
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c23c12650e52ea5518988a.png)
意义
多倍体动物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及 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所以人工诱导多倍体、 改善动物经济性状倍受重视。
特点
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最显 著的特点是形态上的巨大性。 糖类、蛋白质及其它产物的 含量也有所提高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
原种或杂种所形成染色体未减数的配子受
精而产生的。 (自然形成途径)
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
Add Title
微细胞制备
微细胞融合
染色体介导转移法
• 染色体介导转移法是指分离得
概 念
到相应的染色体后转入受体细 胞的一种技术。
染色体介导转移法实施步骤
诱发 细胞 同步 分裂
秋水仙素
阻断细胞分裂于 中期
破碎细胞
转移到受体 细胞中去。
适当的 分部
收集大量的 中期染色体
分离染色体
染色体的转移
受体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多倍体动物的经济现状
• 三倍体虹鳟的鱼肉质量确实优于二倍体,其抗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能力较强;
• 三倍体大西洋鲑耐低氧,故可适用于低氧环境
养殖;
• 三倍体香鱼对声音和光线的感受能力比二倍体 香鱼略显迟钝,适于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放养。
多倍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的处理时间; 准确可靠的倍性鉴定方法的确定
核体积测量 生化分析 二倍体/三倍体核体积之比为1:1.5,二倍体 与四倍体的核体积之比为1:1.74 如在关东系银鲫中,三倍体红血球的丙酮 酸激酶的含量含著高于二倍体 是鉴定多倍性的一个准确的直接方法
染色体计数
DNA含量测定
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ry
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 细胞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 量,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把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 分选出来。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bc3d6192e45361166f584.png)
第一章绪论1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运用基因工程全套技术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探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异源基因导入、染色体结构改变。
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及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创造条件,借助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过程被称为4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才能被称为5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一起归类为PPT复习题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程序。
P162、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制药的三个重要意义。
P15第一段第一行3、采用哪两种方法来确定目的cDNA克隆?P18(7目的基因cDNA的分离和鉴定)①核酸探针杂交法用层析法或高分辨率电泳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或质谱技术)分离出确定为药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测序,按照密码子对应原则合成出单链寡聚核苷酸,用做探针,与cDNA文库中的每一个克隆杂交。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分离目的蛋白,②免疫反应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4、说明用大肠杆菌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必须克服的6个困难。
①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多为胞内产物,必须破胞分离,受胞内其它蛋白的干扰,纯化困难;②原核基因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多为不溶性(包含体, inclusion body),必须经过变性、复性处理以恢复药物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工艺复杂;③没有翻译后的加工机制,如糖基化,应用上受到限制;④产物的第一个氨基酸必然是甲酰甲硫氨酸,因无加工机制,常造成N-Met冗余,做为药物,容易引起免疫反应;⑤细菌的内毒素不容易清除;⑥细菌的蛋白酶常常把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消化;5、用蓝藻做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有什么优越性?蓝藻:很有前途的药物基因的宿主细胞①有内源质粒,美国Wolk实验室已构建1200种人工质粒,可用做基因载体。
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4b696acaaedd3383c4d3d3.png)
生命科学学院
一、多倍体育种 (2).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
自身不能繁育,不会造成其它鱼品种资 源混杂,也不会出现繁殖过量导致商品 鱼质量的下降。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抗病力强,耐低温、低氧肉质鲜嫩。
鲍三倍体的壳宽、 壳长、体重分别比 二倍体大24.8%、 19.1 %和69.4%。
生命科学学院
一、多倍体育种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二倍体物种中配子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 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用X表示。 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用n表示 果蝇 2n=2x=8 小麦:2n=6x= 42 整倍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为基数整 倍增加 。 3x三倍体、4x四倍体 非整倍体:染色体组内个别染色体有所增减,细胞内 染色体数目不是完整倍数。 2n-1 单体 2n+1三体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 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生命科学学院
2、染色体数目变异:
生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代换同 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性和选 育新品种的目的的技术。 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染色体内部的部分遗传操作 技术,因此也称为染色体操作。
生命科学学院
一、多倍体育种 2、多倍体的特点: 植物: (1).巨大性 一般表现在叶大;茎粗;花大,色浓;果实、 种子、细胞、气孔、花粉都大。
二倍体葡萄和四倍体葡萄
美国多倍体萱草花
生命科学学院
一、多倍体育种 (2).育性低 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奇数者经常高度不育(如三倍 体的无籽西瓜;三倍体香蕉也表现无籽)
知识回顾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代表:“生物导弹”
生命科学学院
染色体工程笔记(校对版)
![染色体工程笔记(校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252dffc8d376eeaeaa3117.png)
绪论1染色体工程技术是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和龙头学科。
2生物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染色体组工程基因工程细胞质工程体细胞杂交)3染色体工程技术的主要任务:研究现有chr组的增加和削减,以及新chr的合成,研究chr 的数目行为结构的变异探索生命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进而达到人工控制和改造生命遗传变异的目的,涉及学科较多,如细胞遗传学细胞分类学细胞地理学物种生物学遗传学包括经典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人类遗传学行为遗传学时控遗传学量子遗传学毒理遗传学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光生物学涉及的基础学科:植物学遗传学动植物生理学4染色体工程技术这一术语是由理查德1966年提出来的,目前仍在个体水平上进行,广义的染色体工程包括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通过有性杂交和回交体细胞杂交的方法,有计划的转移染色体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将亲缘关系较近的染色体进行杂交时会产生杂交的不可交配性,通过用外源的生长物质桥梁来预先改变染色体的倍数,用混入失活的亲本花粉促进远缘花粉萌发的措施均能程度不同的提高远缘杂交结实率,对于只能发育原胚阶段的远缘杂种采用活体离体培养的方法或者是先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分化培养法获得远缘杂交的后代称新物种或新种质 chr概念分类chr组注意区分n x n:配子体所含染色体组。
X:系统发育的结果一个chr组中的chr数目Eg:普通小麦(6倍体)2n=6x=425染色体工程对于研究植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农作物农作物的多样性不仅包括任何地区任何时间所栽培的植物中全部的基因遗传(基因库),还包括半驯化半野生的种,采,伐,接摘,放牧过程中人类所利用的多种植物,这种资源越丰富,改良育种多样性越多。
农作物基因库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a第一基因库栽培品种资源基因库b野生种质资源基因库c近源属或亚属植物基因库d其他属植物基因库e近缘克植物基因库f其他科植物基因库包括半驯化半野生的种6中国农用植物多样性的概括(名词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用植物1万种左右可分为3个大类22个类群a食用植物:在直接食用的植物当中,包括粮食作物100种,食用油类植物100种糖类植物50余种蔬菜类200余种果树类300余种饮料类50种间接食用的植物:饲料类500余种牧草类2500余种b工业植物:木材2000种橡胶类50余种芳香油植物350种工业油类500种柔质类300种色素类60种纺织类150种昆虫胶植物(染色剂)醋酸洋红染色剂来源于胭脂虫雌虫以内c药用植物 5000余种(人用)兽用药用植物500种土农药200种d环保植物:观赏类500种指示类160种固沙防沙类固N植物农作物:抗病抗逆丰产优质育种目标: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中国是禾谷类植物籽粒糯性基因的起源中心:稻粟(小米)黍高粱五谷:稻黍麦稷(高粱)菽(豆类)7染色体工程与特殊遗传材料方面的研究特殊遗传材料主要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的同源多倍体,非整倍体异源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附加系不孕系核质置换系可以概括为某物种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所包含基因有特殊价值并能够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性传递给子代的材料非整倍体:单体(2n-1)蝗虫甲虫缺体(2n-2)三体(2n+1) 四体(2n+2)eg:“中国春”小麦:普通小麦*黑麦鲍文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中国春为背景选育出一只哦那个春小麦(小偃麦小冰麦小簇麦及其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不少具抗病抗旱抗逆抗寒耐盐性)转基因植物a大豆:抗除草剂基因 b棉花:抗棉虫基因此外还有火铜草荞麦8染色体工程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4种)对自主发生的DNA序列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利用使作物遗传资源和育种研究具重要意义和新的发展,利用染色体工程用于远缘杂交的研究,在新种质创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如8倍体小黑麦的研究棉花远缘杂交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研究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目前用于分子标记的类型::a.RFLP::(最早发展起来的)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用印迹转移杂交(即探针杂交用一段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作探针与变性后的单链基因组DNA接触时,如果两者的碱基完全配对,则可褪火成双链通过标记的DNA探针探测有无阳性信号,从而表明被检测基因组DNA中是否含有已知的DNA序列,它是目前基因诊断的一种方法)的方法检测同源序列,酶切片段长度上的差异(也有人称之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b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用短的DNA寡核苷酸作为随机产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而产生多态性的DNA片段,其特点是不依赖于种属特异性和基因组的结构合成一套引物,可以用于不同生物的基因分析,它基于PCR技术,分析程序简单所需DNA量很少,遗传上呈显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快速定位和遗传作图,但其受反应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重复性交差c SSR:又称微卫星DNA(短的串联的简单的重复序列)是指含有n个(1-5)碱基对串联,重复的DNA序列,由于这些序列广泛存在于其核细胞的基因组,串联重复的数目是可变的而呈现出高度多态性以及在单个微卫星位点上可作共显性的等位基因分析,近年来,微卫星序列作为比较理想的分子结构标记广泛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同一种族以及系统发育的研究。
1700_植物染色体工程
![1700_植物染色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b0e70280eb6294dc886c71.png)
小麦: AABBDDRR x AABBDD
AABBDD+R(7I)
(2n+1): AABBDD+I1R AABBDD+I2R …….…
异附加系: AABBDD+II1R ……………
缺体 21II – 6DII x 20II+6DIIrr
ABD+IR x ABD-IT
20II+IT+IR
多倍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的个体 单倍体:细胞中含有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
非整倍体变化:
染色体减少:单体(减1条)、缺体(减1对) 染色体增加:三体(加1条)、四体(加1对) 染色体代换:同种代换、异种代换
一、 植物染色体倍性改造
1. 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意义 2. 染色体加倍技术 3. 植物的多倍体育种 4. 植物的单倍体育种
专 注 今 天 , 好好努 力,剩 下的交 给时间 。21.1.1821.1.1812:1912:19:0112:19:01Jan-21
牢 记 安 全 之 责,善 谋安全 之策, 力务安 全之实 。2021年 1月18日 星期 一12时 19分1秒 Monday, January 18, 2021
相 信 相 信 得 力量。 21.1.182021年 1月 18日 星期一 12时19分 1秒 21.1.18
基本培养基选择 植物激素的调节 糖浓度调节
完整植物体的形成再生小植株的驯化和移植
(4)单倍体植物的染色体加倍
加倍方法:
用得最多的是化学诱变法 秋水仙素、富民农、对二氯苯、8-羟基喹
啉等
加倍技术
小苗浸泡法 生长锥处理 培养基加倍
二、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化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fa300ec5da50e2524d7fb9.png)
《植物育种学》(杨存义)绪论一、名词解释1.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遗传特性稳定、性状一致、特性明显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二、填空题1.每个作物品种一般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是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2.作物品种可分为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五性系品种。
3. 作物进化决定于3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选择。
三、简答题1.优良品种在发展农艺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质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2)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3)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现代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育种目标要求要高。
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单产潜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适应机械操作的特性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讲解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3c030855270722192ef75c.png)
第十七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传统的育种主要依赖于植株的表现型选择(Phenotypieal selection)。
环境条件、基因间互作、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多种因素会影响表型选择效率。
例如抗病性的鉴定就受发病的条件、植株生理状况、评价标准等影响;品质、产量等数量性状的选择、鉴定工作更困难。
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往往需花费7~8年甚至十几年时间。
如何提高选择效率,是育种工作的关键。
育种家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遗传标记来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与育种预见性。
遗传标记包括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与分子标记。
棉花的芽黄、番茄的叶型、抗TMV的矮黄标记、水稻的紫色叶鞘等形态性状标记,在育种工作中曾得到一定的应用。
以非整倍体、缺失、倒位、易位等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为基础的细胞学标记,在小麦等作物的基因定位、连锁图谱构建、染色体工程以及外缘基因鉴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许多作物难以获得这类标记。
生化标记主要是利用基因的表达产物如同工酶与贮藏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型差异。
它们在小麦、玉米等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应用。
但是它们多态性低,且受植株发育阶段与环境条件及温度、电泳条件等影响,难以满足遗传育种工作需要。
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目前已在作物遗传图谱构建、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标记定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种指纹图谱及纯度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一节分子标记的类型和作用原理一、分子标记的类型和特点按技术特性,分子标记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DNA标记技术,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标记);第二类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应)为基础的各种DNA指纹技术。
植物染色体工程概述
![植物染色体工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112e3b7fd0a79563c1e72d8.png)
合肥学院Hefei University细胞工程课程综述题目: 植物染色体工程概述系别:专业:学号:姓名:2013年6月25日植物染色体工程概述李双双1002012045 生工二班摘要:植物细胞工程[1]涉及胚拯救、小孢子培养、体细胞杂交、离体受精、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染色体工程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是对染色体工程这方面的概述,主要内容包括加倍技术、内容、实践运用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染色体工程加倍技术内容实践运用发展方向染色体工程,又称染色体操作(chromosome manipulation),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的削减、添加或代替同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特性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
自从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
由此后188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遗传基因,(所谓遗传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在染色体上的学说,科学家们对染色体的研究就从未断过,染色体工程也就不断在进展。
目前,植物学家们已经将染色体工程用于作物品种的改良,使其成为一门育种新技术,此外它也是研究基因定位和异源基因导入的有效手段。
其基本的操作程序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杂交;依靠杂种(或亲本)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合的规律性变化产生具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在杂种或杂种后代中通过细胞学鉴定,筛选所需要的材料。
一、染色体加倍技术[2]1 化学诱导方法1.1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在细胞分裂中期使用,能抑制肌动蛋白聚合成微丝,从而抑制细胞质分裂,使用最早、最广泛,其诱导效果也最突出。
1.2秋水仙素(colchicine)在细胞分裂中期使用,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纺缍体的形成。
其特点为价格昂贵,有毒性。
2 物理学方法2.1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法和热休克法两种,即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致死温度的冷或热休克来诱导三倍体或四倍体的方法。
动物染色体工程PPT课件
![动物染色体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6acc9e7fd5360cbb1adbbe.png)
7.3 动物性别控制的途径与方法
▪ 4、受精条件: ▪ (1)pH ▪ 动物阴道pH 影响X、Y精子的移动速度。pH偏酸时,
Y精子的速度慢,X精子的速度快先达卵子而受精。 如用凝胶pH剂人为改变动物阴道pH,可控制性别。 ▪ (2)激素 ▪ 在精液中加入生物组织(睾丸、胎盘、脑垂体)制 剂或激素,控制性别。 ▪ 5、性反转法:性激素;性激素+交配技术筛选(性 反转的假雄性(XX )与雌体交配——全为雌鱼)。 ▪ 6、雌、雄核发育。
▪ 1、生物学方法:杂交(特别是种间杂交, 第二极体不排出)产生异源多倍体。
▪ 雌草鱼(2n=48)× 雄三角鲂——3n杂种 (3n=72);
▪ 异育银鲫与兴国红鲤杂种——受精卵融 合——复合四倍体。
动物染色体工程
7.1.1 人工诱导多倍体动物的方法
▪ 2、物理学方法:温度休克、水静压、高盐高碱。 ▪ (1)温度休克法:略高、低于致死温度(冷
价格好,生长不停滞、不死亡、养殖成本下降,经济效益 高。(4n与2n杂交获3n) ▪ 3、其他经济形状:多倍体肉质美、耐低氧、抗病强、对 光和声感觉迟钝。
动物染色体工程
7.2 人工诱导雌、雄核发育
▪ 7.2.1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gynogenesis): ▪ 雌核发育:核失活或消失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
动物染色体工程
7.4 动物染色体结构的改造
▪ 7.4.1 染色体片段的删除和重组
▪ 使动物携带特定染色体区片段的缺失突变,利于系统 的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
▪ 1、放射线诱导染色体缺失突变:
▪ 放射线处理ES细胞,使染色体产生缺失、易位、倒 位、复制与基因内的点突变,再植入囊胚内,产生带 突变的个体,进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 的研究热点。
染色体工程技术绝版复习资料
![染色体工程技术绝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8252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f.png)
染色体工程技术第一章绪论概述:染色体工程是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龙头(带头)科学。
生物工程分类:①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染色体组工程;基因工程;细胞质工程;体细胞杂交;克隆(详见第四章)②醉工程③发酵工程染色体工程研究内容:现存染色体的添加和削减以及新染色体的合成,染色体数目结构的改变,探讨生命机制、发展规律,以达到人工操制改造生物的目的。
染色体工程概念:理查德1966年,个体水平广义染色体工程: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通过有性杂交和回交体细胞杂交等方法有计划的转移染色体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将亲缘关系较近的染色体杂交,会产生杂交的不可交配型,通过采用外源的生长物质、桥梁亲本预先改变染色体的倍数,用混入母本失活的花粉促进远源花粉萌发的措施均能程度不同的提高远源杂交的结实率,对于那些只能发育到原胚阶段的远缘杂种采用活体一离体培养,或者事先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苗的培养方法获得远源杂交后代,即新物种或新种质。
染色体工程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的意义:“三性”:多样性、多态性、杂合性。
五个基因库卜①栽培品种资源库(第一基因库)②野生种质资源库③近缘的属或亚属的植物④其它属的植物⑤近缘的科植物⑥其他科植物中国农用植物多样性概况我国农用植物有10000种分四大类、22个类群①食用植物一一直接食用:粮食100种、食用油类100种、糖类50余种、蔬菜700种、果树300种、饮料50多种。
——间接食用500种——牧草2500种②工业用植物③药用植物④环保植物染色体工程与特殊遗传材料方面的研究利用染色体工程人工合成的同源多倍体、非整倍体、异源染色体代换系、移位系、附加系、不孕系、核质置换系,可概括为某种植物染色体(数目、结构)所含基因具有特殊的价值,并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殊性传递给后代。
发现创育、收集特殊材料•:1961 “中国春”小麦鲍文奎八倍体小黑麦小偃麦、小冰麦、小簇麦及其附加系染色体工程用于分子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利用染色体工程对于作物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远缘杂交、分子生物学手段创育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仙碱:抑制细胞分裂中纺缍丝的形成,因而抑制有丝 分裂。
二、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核体积测量 生化分析 染色体计数
三、多倍体动物的应用及发展 趋势
多倍体动物的生活力及生长能力。
多倍体动物的性腺发育及其应用
多倍体动物的其它经济性状
,指卵子依靠自己的细
由于多倍体动物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及抗病能力
强等特点,所以人工诱导多倍体、改善动物经济性状倍
受重视
一、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生物学方法
三倍体动物可以通过杂交产生。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物理学方法
温度休克法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化学方法
细胞松驰素B:抑制肌动蛋白聚合成微丝,从而抑制细胞质 分裂。
第十七章
染色体工程
染色体工程的概念
染色体工程(chromosome engineering)
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 添加或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 定向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和选育新品种的一 种技术。
第一节 人工诱导多倍体
多倍体(polyploid)是指每个体细胞
中含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的个体。
胞核发育成个体的生殖行为。
雄核发育
是指因经过紫外线、X射线或γ射线处理的
卵子与正常的精子受精,再在适当时间施以冷、热或高
压等物理处理,使进入卵子内的精子染色体加倍,而发
育为完全为父本性状的二倍体。
雌核发育的意义
雌核发育具有产生单性种群的能力。
雌核发育能迅速地产生同源型二倍体克隆。 广泛地用于进行基因——着丝点的定位研究。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染色体工程 多倍体 雌核发育 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