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及其《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 2、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分 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诗中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3)建国后高唱世界和平之歌时期。有 《给乌兰诺娃》《普希金广场》《给巴 勃罗· 聂鲁达》等世界题材作品 。文革后 发表《归来的歌》,成为当时诗歌的 “归来派”的代表。痛斥文革、“四 人帮”的罪恶。
3.艾青诗歌的意象群及其内蕴: A. “土地”意象群: ①对土地——农民最深沉的爱,对于他们命运 的关注和探索。《大堰河——我的褓母》。 “大堰河,是我的褓母。/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 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 褓母。//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 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 敬你/爱你!”
wk.baidu.com解诗前的小序 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交代了 本诗的写作缘起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 诗人” 是指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 青一同去山西的路上, 根椐自己对沦陷 区的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悲哀 的” 。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是 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 奠定了全诗的感 情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正因为爱得深,才伤其痛;正因为伤其 痛,才爱得深。诗人重复了三次“我爱这悲 哀的北国啊”,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 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 渲染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 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也看到 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低头的顽强精 神。因此诗人的爱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B. “太阳”意象群——艾青的“永恒主题”
太阳——光明、理想、美好生活、春天、 生命、黎明、火焰等的热烈追求。
《太阳》《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 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 上/太阳向我们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 狂歌奔向它去/……”(《太阳》)
哪些景物描写展现了“北方是悲哀的”?
失去了生命绿色的莽莽的土地。 失去了光辉的沙雾中的太阳
疯狂地扫荡过大地的呼啸的风
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在风沙中 前行的孤单的行人、负重的驴子、惊 惶的雁群……
北方为什么如此悲哀?
1.自然条件的恶劣
2.生活在这片土地土地上的广大民 众,他们承受着灾难和不幸,挣扎 在贫穷和饥饿中
②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 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 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 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 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 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
2)求学过程: 自幼喜爱美术,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 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 学,专攻绘画艺术,在巴黎度过了三年“精 神 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此间接触了 大 量的西方哲学著作和外国文学作品,受到惠 特曼、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波德莱尔等 著名诗人的影响,学习绘画的同时试验写 诗。
2.关于创作(三个时期)
1)《大堰河》时期:
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并和 多灾多
难的民族现实结合,扎根于土地和人民。 在 “芦笛也是禁物”的黑暗环境中,其诗的基 调是 “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代表作:诗集《大堰河》
2)《北方》时期:从“吹笛”的流浪者变成 时 代的“吹号者”。在战争中深入人民中间, 思索 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 的 道路。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呀/……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中国,/我在 没有灯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 许的温暖么?”
古老的黄土层
荒漠的原野
塞外吹来的沙漠风
大漠的黄昏
北 方 的 狼
黯淡的灰黄
失去了生命的绿色
汹 涌 着 浑 浊 波 涛 的 黄 河
无垠的荒漠
瘦瘠的土地
惊惶的雁群
诵读第一节,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把 握这些意象的特征。 诗人选取的都是灰暗的意象,无论是 “荒 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还是 “孤单 的行人”、“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 的 畜生”,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 象
“ 我打开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看见 了黎明/——这真实的黎明啊” …… “是的/太 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处女/比含露的花朵/比白 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 的圆体/是在扩大的圆体……是的/太阳是美的 /且是永生的” ——(《向太阳》)
三、《北方》文本详析
1.写作背景
诗人写作此诗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 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经陕西 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 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 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
2.主题思想 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 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 感情。 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 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 2.感觉化的画面感 3.自由诗体的特点
3、结构分析
本诗共四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节):描绘战争阴云笼 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悲 哀,表达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 第二部分(第四节):抒发因目睹悲哀 的北方和回思历史而产生的对国土深沉 挚爱的情感。
代表作:诗集《北方》(收有《复活的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 阳》《我爱这土地》) 《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火把》、 《黎明的通知》等。 “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在根 本上 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 上的诗人”“中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 们在 开辟道路”(冯雪峰)
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前面三节与最后一节构 成两个部分,互为衬托。前文是后文抒 情的基础;后文是在前文基础上的反 转。 2、采用铺陈渲染的手法,塑造鲜明的 意象来表达主题。 3、用词准确形象而又鲜明生动,抒情 性强。
类 文 欣 赏
我爱这土地 1938年11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我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北 方 的 狼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一、关于作者 1、生平经历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其 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儿时生活:出身地主家庭,出生后即被送 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叶荷”的贫苦农妇家寄养, 养母对艾青的疼爱甚于父母,这使他从小就感 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5岁始回家,进本村 蒙馆开蒙。
艾 青 的 山 水 画
3)成为诗人 1932年1月启程回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 美术家联盟,参予组织“春地艺术社” ,举 办 “春地画会”,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 活 使艾青从绘画领域转向诗歌创作,1933年写 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著名诗篇, 该诗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 从此,“诗成了我的信念,我的鼓舞, 视,艾青因此一举成名。 我的世界观直率的回声。”
找出第二节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诵读第三节,指出这一节与前两节的关 系。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 说北方正处于“灾难”“不 幸”“贫穷” 和“饥饿”之中,北方是当时中国 的 一个缩影,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 写照。
诗人在前面把北方景象渲染的如此苍凉、灰暗, 第四节为什么却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