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大纲
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材(第1周第1次课)

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材(第1周第1次课)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知识。
机电设备是指运用电力、机械、液压等原理和技术制成的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组、空调机组、电梯、给排水设备等。
它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机电设备维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机电设备维护是指对机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清洁、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可靠、有效使用,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维护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
设备维护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设备维护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巡视、检查、清洁、保养、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等。
巡视是为了发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检查是为了确认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清洁是为了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和散热,保养是针对常规性的维护工作,维修是对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修理,更换零部件是磨损严重或老化的零部件进行更换。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正确使用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设备维护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设备维护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设备停机安全检查、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维护时的安全措施、维修记录的填写等。
在进行设备维护时,必须充分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操作要求,规范维护操作流程,确保安全高效。
本次课程内容较为简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对于后续的机电设备维护课程,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设备的原理和构造,学习更专业的维护技术和方法,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维护水平。
机电设备维修培训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培训教案教案:机电设备维修培训教学目标: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
2.学会使用常见的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
3.培养学员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教学内容:1.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见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3.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机电设备故障图片,引起学员的兴趣,并提出“你们是否也遇到过这些问题?你们会如何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员讨论,并激发他们对机电设备维修知识的需求。
第二步: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0分钟)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等。
教师结合具体例子,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员,并解释相关概念,确保学生理解。
第三步:介绍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20分钟)介绍常见的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包括螺丝刀、扳手、万用表、电动螺丝刀等。
教师将这些工具和仪器一一展示给学员,并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演示机电设备维修(20分钟)选择一种常见的机电设备,如电风扇,进行实际维修演示。
教师先分析电风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模拟出一个故障,演示如何进行诊断和排除故障。
学员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了解到机电设备维修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第五步:学员练习(20分钟)将学员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机电设备,并给出一个故障情景。
学员利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工具,自行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并记录下维修过程和结果。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请学员分享他们的维修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学员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机电设备维修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2.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的实物展示。
3.电风扇等机电设备的模拟故障器材。
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积极程度。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目录1、课程性质 (2)2、设计思路 (2)3、课程目标 (3)4、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3)5 、教材编选建议 (6)6、教学方法建议 (7)7、教学评价建议 (7)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议 (8)9、其它说明 (8)1、课程性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教学过程中,以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典型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备的拆装、电气系统装配,分析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最终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典型机电设备故障的维修及维修后的调试工作。
通过典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使学生掌握设备典型故障诊断理论与维修方法,培养学生设备维修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前期所学习的课程有《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课程。
2、设计思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总体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获得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以机电设备维修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典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理论与维修方法;以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数控设备系统故障、自动化生产线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作任务为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实训合一的课程,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教学。
课程内容根据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分解为三项:普通设备、数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每一项都有若干工作任务。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教学教材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教学教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招⽣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者,学制3年;⾼中毕业⽣,学制两年。
⼆、培养⽬标与业务范围(⼀) 培养⽬标本专业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员。
毕业⽣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马克思主义的⽴场、观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以及民主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养成⽂明的⾏为习惯;热爱劳动,艰苦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中⼀般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和获取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学能⼒。
毕业⽣应具有初步的体育运动和卫⽣保健知识,养成锻炼⾝体的习惯,掌握⼀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具有健康的⾝体和⼼理。
毕业⽣应具有较好的⼈⽂素养和⾼尚的⽣活情趣,并能不断培养和提⾼⾃⼰的综合素质。
(⼆)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主要⾯向企业,⼀般在⽣产第⼀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从事⽣产等⼯作,也可从事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关的技术⼯作,设计⼀般安装或修理的⼯艺装备和零件测绘。
三、知识结构、能⼒结构及要求(⼀) 知识结构1. 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作所必需的⽂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机械、电⽓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5. 具有⼯程材料及其加⼯的初步知识。
6. 具有计算机应⽤的基本知识.7. 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 能⼒结构1. 具备机修钳⼯、维修电⼯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有⼀般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3. 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
机电设备管理的教学大纲

机电设备管理的教学大纲机电设备管理的教学大纲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门涉及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提高其在机电设备维护、运行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机电设备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了解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
2. 熟悉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能够进行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修复。
3. 理解机电设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能够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和管理策略。
4. 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评估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设备事故。
5.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机电设备的监控和远程管理。
二、课程内容1. 机电设备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的分类、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机电设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类型设备的维护方法、维护周期和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3. 机电设备管理原则与方法机电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学生将学习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策略和方法,包括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备件管理、设备故障分析等。
4. 设备安全与风险评估设备安全是机电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到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评估方法和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等,以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5. 现代信息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开始采用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
学生将学习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电设备管理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机电设备的整体认识。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大纲(第1周第1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大纲(第1周第1
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大纲 (第1周第1次课)
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 教学大纲编号:XXXXX
- 上课时间:第1周第1次课(日期和时间)
- 授课地点:(地点信息)
授课目标
本节课旨在向学生介绍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
1. 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机电设备维修的分类和流程
3. 机电设备维修涉及的工具和设备介绍
4. 机电设备维修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机电设备维修的过程和技术要点。
-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资源
- ___演示文稿
- 视频素材
- 实物展示
授课评估
-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 学生针对教学案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参考书目
-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参考书1
-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参考书2
-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参考书3
以上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预祝本堂课顺利进行!。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纲要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纲要1. 引言本教学纲要旨在为学习机电设备维修的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以培养他们在机电设备维修领域的实践和技术能力。
纲要中包含了课程目标、基本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论和实践,并能够独立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工作。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理解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熟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流程;•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维修技术标准;•能够独立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
3. 基本内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3.1 机电设备基础知识•机电设备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机电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机电设备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3.2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流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机电设备维修中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技术。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机电设备,掌握维修技术。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维修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维修情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6. 学习资源学习本课程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教材:提供本课程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实验设备:提供机电设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线上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7. 结语通过学习《机电设备维修教学纲要》,学生将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论和实践,掌握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技术,培养解决实际维修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机电设备维修领域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和简单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
主要任务是:(1)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2)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含实验实践内容及其类型等)、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等(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期课程及知识要求:《机械设计基础》在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要求学生应有比较扎实的机械制图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
后续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实践教学:各实验均按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报告质量和实验纪律综合评定成绩。
实验成绩以15%计入本课程学期总成绩。
(5)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理论教学:讲课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举例要注意典型性及工程应用性,教会学生思路、技巧和方法。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技术。
实践教学:实验课主要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
课程设计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一般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强调独立思考,鼓励创新,提倡计算机绘图。
(6)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两本以上公开出版的教材或讲义)《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立德主编 2000.8《机械设计基础》郭红星主编2005年西电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贺敬宏宋敏主编2005年西北大学出版社。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

目录1、课程性质 (2)2、设计思路 (2)3、课程目标 (3)4、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3)5 、教材编选建议 (6)6、教学方法建议 (6)7、教学评价建议 (7)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议 (7)9、其它说明 (7)《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教学过程中,以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典型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备的拆装、电气系统装配,分析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最终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典型机电设备故障的维修及维修后的调试工作。
通过典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使学生掌握设备典型故障诊断理论与维修方法,培养学生设备维修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前期所学习的课程有《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课程。
2、设计思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总体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获得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以机电设备维修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典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理论与维修方法;以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数控设备系统故障、自动化生产线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作任务为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实训合一的课程,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教学。
课程内容根据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分解为三项:普通设备、数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每一项都有若干工作任务。
任务的设定是我们与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之上确定的。
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我们将会与空工西航机械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分厂、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我技术人员一起按照五步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即: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课程任务。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熟悉机电设备维修的分类和流程。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1.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重要性。
机电设备维修的分类和特点。
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步骤。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步骤。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机电设备维修实践。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2.1 教学目标熟悉常用的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2.2 教学内容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常用机电设备维修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能力。
第三章: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3.1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
3.2 教学内容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特点。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实践操作。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

19、键连接有何特点?根据结构特点和用途的不同,键连接分哪几类?
单元6清点工具,搞卫生
③操作溜板箱丝扛进给手柄,让学生看清丝扛、光扛、互换、互琐操作过程,讲清机构原理。
④拆下纵横向机动进给齿轮组及丝扛开合螺田装制,直观讲解脱落蜗杆过载保护全过程。
⑤清洗和修复各传动零件,按拆卸相反顺序安装好各个零件,使之能操作自如可靠。
⑥提问讲解溜板箱可能出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a、机动进给中,没有纵向走刀,没有横向走刀。
轴Ⅰ的装配在箱体外进行,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轴承的位置和轴Ⅰ上的滑套是否能在圆宝键上比较通顺的滑动,否则应视为装配不合理,从新进行装配。
轴Ⅰ装好后,再从箱体外装到箱体中。
2、主轴的拆装方法
主轴的拆装应从两端的端盖开始,然后从箱体左侧向右侧拆卸,左侧箱体外有端盖和锁紧调整螺母,卸下后,把主轴上的卡簧松下退后,此时用大手锤配合垫铁把主轴从左端向右端敲击,敲击的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调整卡簧的位置。
3、主轴箱的润滑装置
C620-1型的主轴箱的润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助压泵式,二下溅式。
对照实物,向学生讲解主轴箱的润滑方法:(1)盘动轴Ⅰ,使助塞运动,向学生讲解助塞泵的工作原理;(2)讲解齿轮工作才能产生润滑油下溅的原理。
4、钢带式制动器
在轴Ⅳ上装有制动器,通过制动器的操纵,向学生讲解制动器的传动原理。
卸下主轴后,主轴上的零件应用铁棒穿上,放在清洗液中清洗干净后才可以装配。
配合主轴装配图向学生讲解主轴的零件名称、传动原理,主轴的装配应从箱体的左侧向右侧进行,在装配的过程中,,第一注意主轴的前轴承的装配应该均匀的装在轴承圈中,否则会损坏轴承;第二注意齿轮的装配应咬合均匀,无顶齿现象;第三,装配后,主轴应能正常旋转。
机电设备教学大纲共11页word资料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中重要的组成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等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铭牌数据,掌握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等电器设备的使用,并培养学生具备电机维护维修、企业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变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设备为载体,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机电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电机使用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维护及故障分析、排除技术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紧密结合维修电工(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项目活动,掌握电机使用和维护、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中,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常用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种类、规格及铭牌数据。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纲要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大纲(2)适用专业: 1.机电技术专业(2+1年制中级工) 54学时2.机电技术专业(3+1年制高级工)90、108学时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机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理论课。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联接零部件的装配、传动零部件的装配、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机电设备安装、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基本知识、典型零部件的修理、设备电气维修、典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的装配、机电设备的安装、设备管理维护和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2)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3)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设备管理维护的工艺和技能。
(4)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5)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6)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具有典型零部件维修能力。
(7)了解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8)具有典型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重点知识点的讲解(2)对于抽象的概念化知识点的形象化以便于理解(3)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的结合(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本大纲制定人:王艳春制定时间:2011 年 3 月 25 日三、教学要求、内容一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装配工艺规程、生产类型、装配精度和装配方法2.掌握装配时零件的清理和清洗、旋转件的平衡、机电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教学内容(一)装配概述(二)机电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二联接零部件的装配教学要求1.了解螺纹联接的装配工艺2.掌握键联接的装配、销联接的装配、销联接的装配、过盈联接的装配装配时零件的清理和清洗、旋转件的平衡、机电设备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教学内容(一)螺纹联接的装配工艺(二)键联接的装配(三)销联接的装配(四)过盈联接的装配三传动零部件的装配教学要求1.了解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2.掌握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的、联轴器的装配教学内容(一)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二)传动机构的装配(三)联轴器的装配四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教学要求1.了解轴承的装配工艺2.掌握轴承、密封装置的装配教学内容(一)滚动轴承的装配(二)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三)密封装置的装配五机电设备安装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机电设备基础的验收标准2.理解二次灌浆的概念3.掌握一般机器基础的设计计算和试运转的步骤教学内容(一)机械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二)机械的开箱检查(三)机电设备基础的验收(四)一般机器基础的设计计算(五)机械的安装(六)二次灌浆(七)试运转六机电设备管理教学要求1.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的使用、维护、润滑和检修管理2.了解备件管理方法3. 掌握设备的故障与事故管理以及更新和改造相关知识教学内容(一)设备管理概述(二)设备的使用(三)设备的维护(四)设备润滑(五)设备检修管理(六)备件管理(七)设备的故障与事故管理(八)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七维修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2.掌握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3. 掌握机电设备的拆卸清洗和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教学内容(一)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二)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三)机电设备的拆卸清洗(四)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八典型零部件的修理教学要求1.了解典型零部件的修理方法2.掌握典型零部件的修理技能教学内容(一)轴类部件的修理(二)箱体轴承孔的修理(三)轴承的修理(四)丝杠螺母机构的修理(五)齿轮的修理(六)导轨的修复(七)零件修复实例九设备电气维修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设备电气故障常见诊断方法2.掌握机械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教学内容(一)机械设备电气故障常见诊断方法(二)机械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步骤十普通机床维修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机床的基本结构和修理工艺2.掌握普通机床维修基本技能3. 了解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工艺教学内容(一)万能铣床的修理(二)卧式车床拆装(三)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十一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简介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的构造与原理2.了解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一)汽车构造概述1.汽车基础知识2.汽车总体构造3.发动机总体构造与拆卸4. 底盘构造与拆卸5.汽车车身与电气设备(二)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简介四、教学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设备的装配、安装和维修,难点是设备维修。
机电设备教学大纲

机电设备教学大纲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中重要的组成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等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铭牌数据,掌握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等电器设备的使用,并培养学生具备电机维护维修、企业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变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设备为载体,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机电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电机使用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维护及故障分析、排除技术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紧密结合维修电工(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项目活动,掌握电机使用和维护、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中,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常用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种类、规格及铭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大纲
(10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对常见机电设备工作原理、润滑的形式和方式、摩擦与磨损、零件失效的分析能力及对通用零件和常见机电设备的故障现象的认识和维修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配合的装配,了解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过程,具备对典型机电设备工作原理、润滑的形式和方式、摩擦与磨损、零件失效的分析能力及对通用零件和常见机电设备的故障现象的认识和维修能力,树立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特征、规律和诊断方法。
2.了解机电设备可靠性理论在维修中的应用
3. 掌握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影响因素。
4. 掌握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类型、原因及修理方法。
5. 掌握影响维修性的主要因素和提高途径。
6.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及典型零件的修理工艺
7.了解常见机电设备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借助产品说明书查阅、分析设备功能、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
2. 能分析设备零件磨损和失效的现象和原因。
3. 能认识典型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现象和维修能力。
4. 能对典型机电设备进行常规调整、维护、保养。
5. 具有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
6. 初步具备改造、革新机电设备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模块
(一) 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知识
1.掌握设备基础的验收、地脚螺栓和垫铁的种类和使用;
2.掌握基础放线与设备就位、设备的找平找正、试运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了解常见机械零部件的装配方法和过程;
4.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
(二) 摩擦、磨损和润滑
1.了解摩擦的概念、种类和影响因素;
2.掌握磨损的概念、种类和影响因素;
3.掌握润滑的作用、分类、方式、所用的油或脂的特性及润滑装置。
(三) 零件的失效与修理
1.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其原因;
2.掌握磨损零件和断裂零件的修理
3.掌握典型零件的修理。
(四) 典型机电设备修理实例分析
1.颚式破碎机的修理
2.锤式破碎机的修理
3.反击式破碎机的修理
4.球磨机和大型减速机的修理
5.回转窑的修理
6.机械立窑的修理
实践性教学模块
1. 认识实践
了解企业机电设备的常见类型及使用情况,建立感性认识。
2. 典型实例实习
会参阅说明书分析典型实例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性能。
会进行典型实例的维护、保养。
能认识设备故障现象,能排除简单故障。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本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其中实践性教学模块中典型实例实习可根据各校实际需要选取相应内容。
3. 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实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机电设备技术的发展方向,适时引进新知识,注意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可根据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