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建设开始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城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和环境保护。
然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过度开发、水资源短缺、城市垃圾量增加、大气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生态城市建设由此而生,旨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节约能源和资源生态城市建设应秉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注重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可通过能源管理、节水管理、绿色建筑等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2. 发展低碳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还应注重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碳排放并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随着更新换代和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变化有可能改变城市财政收益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但如果发展低碳经济,城市发展可以更具有持续性。
3. 规划、设计和管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应该注重从生态、环保方面考虑,力求实现最优的生态平衡。
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组织、设备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生态因素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4. 加强政府扶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
政府部门通过优惠政策、强制性政策、奖励制度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和保护。
可通过城市管理、规划和立法等手段实现对生态城市的支持和规范管理。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1. 昆仑山生态城昆仑山是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四川省内城市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
昆仑山生态城以生态和环保为主题,结合地质、气候和人文特征,成功建造了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超高品质,从而获得了居民和游客的高度评价。
城市绿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城市绿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发展中,通过引入植物和生态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来改善城市环境,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
城市绿化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温,保护水资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凝聚力,保护和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创造美丽的城市景观等。
因此,城市绿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城市绿化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
城市的绿地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虑到城市的不同地域特点,应该制定合理的绿化目标和指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设计合理的景观和功能布局,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优化。
其次,需要进行绿化管理和维护。
城市绿化的长期效益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来保证。
这包括定期的修剪和修整,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和养护等措施。
同时,要加强绿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灌溉系统、照明设施、座椅和垃圾桶等,以提高绿地的使用效能和社会接受度。
第三,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绿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也需要不断创新。
例如,可以运用远程感知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来监测城市绿地的生长和健康状况,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纳米材料来改善植物的耐逆性和生理功能,利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来提高城市绿地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最后,需要加强城市绿化的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
城市绿化是一个公共事业,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绿化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鼓励市民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区园艺,提高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城市绿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绿色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总之,城市绿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和管理措施,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加强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可以实现城市绿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
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绿化率逐渐下降,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特别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使用土地的过度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破坏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应该通过采用科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方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实施生态规划,保护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例如保留自然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和公园等等。
其次,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需要加大工业和企业的环保力度,避免排放有害物质,降低空气和水的污染等。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
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关注绿化能力、区域分布等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草坪美化、花卉栽培、水生态建设等手段,将城市中的一部分土地绿化,使其更加美观,并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注重空间分布的平衡。
例如,在城市中心地带,应该增加一些公园、绿地、广场等景观区,以保证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同时,在城市边缘地区可以建造一些林区、自然保护区、水系湖泊等公共设施,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另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需要适度关注绿化能力和植物种植的适应性。
例如,在不同城市建设中,应该根据城市气候、土地性质等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草坪和花卉等植物,以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期稳定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优化土地利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优化土地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策略。
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和商业用地,而缺乏绿地和公共空间。
在生态城市中,应充分利用空旷的废弃土地或工业遗址,进行生态修复,打造绿地公园和城市农田。
同时,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增加绿化率和建筑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能源消耗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
生态城市应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鼓励市民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设备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策略之一。
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果。
生态城市应关注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立完善的废物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废物的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提升城市绿色交通城市交通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矛盾点。
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依赖于私家车,导致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城市应推广绿色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
同时,发展电动车辆和建设充电桩网络,降低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五、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是确保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应设立环境保护部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整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气等污染源。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及时掌握环境质量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园林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林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迅猛提升,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发展脚步,生态园林建设工作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而园林建设的好坏已经成为映射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就生态园林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研究。
标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的高峰期,生态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在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要想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应该加快生态园林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因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工作的走向与城市化发展规划、市容建设程度、城市交通发展、居民生活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今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已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达到绿化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目的。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我国的园林建设工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古代时期,皇室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发展就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状态。
然而生态园林建设的理念是基于传统园林建设的基础之上,结合园林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发展所产生的系列影响,综合生态学的发展原理,人工对园林进行景观建设,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园林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建设,其具有完善的调节系统,可以达到有效地自我调节的功效,集园林景观观赏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在工程建设进程中,工程设计人员采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将人、植被、动物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和谐共存的发展原则。
对工程空间建筑也会展开一系列的设计,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温度、地质、人文、环境等特点,因地制宜,种植不同品类的植被,不同的植物群体混合后,形成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
充分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物特性,以此对空气产生净化的作用。
生态园林具有传统园林观赏性的特点,园林景观可以减少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陶冶人们情操,美化周围环境。
良好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还可以产生经济效应,比如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餐饮、各娱乐行业的发展,给人们出行、游玩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
探析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探析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探析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是将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等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促进城市的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
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和相关性,同时对如何促进生态园林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根本途径进行了探究,旨在全面的推动城市发展的水准、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稳定提高。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稳步向前发展,再加上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相应的环境问题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也逐步凸显出来。
部分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气候的变化等等,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都是巨大的威胁,所以人们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当中,也更多的考虑到了如何保护地球、如何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并且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实践工作当中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将是可持续发展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也是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是将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等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促进城市的建设、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
1.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的诸多城市都存在有人口过多的情况,并且人口的过度集中使得城市的原本的、自然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进而形成了一个人工化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实质上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而为了进一步的维护人们生存和建设发展的需求,大量的外界的物质进入到人类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况也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生态系统所承受的破坏力和负荷超过了其应有的界限。
主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中:第一,城市之内的大量的、大面积的绿地被占用,大量的施工项目和高层建筑取代了原有的绿地和植物,这样就使得人均绿地面积急剧降低,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诸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等,对于人们的健康是巨大的威胁;第二,由于工业项目、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并且形成了温室效应,使得城市内部温度升高,再加上柏油马路以及建筑物存在的辐射等等,使得城市内部的热辐射现象不断加剧;第三,各种工业生产的排放物质,对于城市的土壤环境、水资源环境等受到了巨大影响,造成了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等,再加上资源的匮乏和能源的缺失,导致城市内的生态环境局势不断加剧,相应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最后,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垃圾占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垃圾之中往往有毒害物质的排放,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摘要】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指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它的发展目标以建立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生态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休闲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态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一、城市生态园林系统的特点1、灰色性在生态园林生态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综合分析,地下资源的开采、利用与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相悖,二者干扰严重,使得结构差异性巨大化,构成了规划设计中的灰色模块。
2、公共性生态园林的设计是面向城市受体广泛的人群,居民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均在生态系统的笼罩之下,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专属性与公共性,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城市生态的价值。
3、无界性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城市建设,在绿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寻找适合城市发展的建设方向,使得生态园林的影响不仅影响作用于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改造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
4、协调性在发挥园林系统的综合效益方面,生态园林设计能够调节环境,如空气质量、湿度、污染物水平等,植物群落对生活自然资源调节的功能体现,使得城市环境能达到适合人们居住的水平,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态园林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增强生态建设的责任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快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步伐,建设完善的园林建设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园林建设的相关功能,使园林建设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科学育苗本着将科学应用到园林施工中的原则,提升种苗的科学技术含量。
推广根宝、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育苗、ABT生根粉等育苗技术,大力推广引种示范,按部就班地培育出适合本地的优种壮苗,为园林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园林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园林生态建设成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园林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园林生态建设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构建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城市环境的净化与改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生态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它包括城市绿地建设、植被覆盖、生态景观规划、水系修复等内容,旨在将城市打造成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宜居之地。
园林生态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生态文化,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经济、人口、交通等活动持续增长导致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
而园林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净化空气、改善水质、调节气候、防治自然灾害等手段,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建设绿地公园、湿地公园等场所,可以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园林生态建设还可以修复河道、湖泊等水系,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园林生态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的不破坏未来人类和自然发展的可能性。
园林生态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通过园林生态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园林生态建设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态环境 , 目前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已成为城市可持 续发展 济效益好 、 社会高度 和谐 、 人与 自然协 同共生 的特点 , 为 战略 的一个 重要 内容 , 城市 园林 绿化建设是生 态城市建 人类创 造清洁 、 舒适 、 优美、 文 明 的最佳 城市 生态 环境 , 设和改善城市人类生存 环境 的重要环节 。
建设 与可持续发 展的协调进步 , 是 我们 北方城市建设追 建项 目规划和建设过程 , 而不是工 程建设 的最后 补漏 和
生 态 园林 城 市 建 设
、
体空间进行合理规划 , 构建 丰富的生态 景观 , 形成 社会 、 经济、 文化和 自然高度协 同和谐 的生态 系统。 城市生态绿化主要 目的是要 提高城 市的绿地 率 , 通
( 一) 城 市 生 态 园林
城市生态 园林 是在 改善城市生态 环境 , 创造融合 自
然 的生态游 憩空间和稳定 的绿地 的基础上 , 按照 生态学 过乔、 灌、 草和藤的复合群落结构, 提高叶面积指数。栽 原 理 和规律 , 模 拟地 带性 植物 群落 的类型 、 建立 与地 区 培 中要尽量选用 阔叶常绿树种 ,以提高群落 制氧能 力 ,
若 干瓶颈 问题 : 一 方 面城市 不断扩 大 , 农 田绿地 面积急 求 , 把 园林绿 化推 向功 能更 齐全 、 高效 , 经济 更合 理 , 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都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生态等诸多功能。
因此,如何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绿地的期望和需求。
比如,一些老年人希望有宽敞平坦的场地提供太极拳或广场舞的场所,年轻人希望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孩子们希望能有足够的游乐设施等。
通过了解市民的需求,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提高人们对绿地的满意度。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要注重生态环保。
城市绿地不仅要创造美丽的景观,还应该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生态友好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注重植被的选择,选择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地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此外,合理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城市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要采用科学、可行的管理模式,确保绿地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还需要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城市绿地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在规划过程中融入社会经济的因素,使城市绿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比如,可以在绿地周边规划商业设施、旅游景点等,吸引人流和商业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同时,城市绿地建设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引擎,例如开发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政府应制定有力的政策法规,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规划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投入资金和资源参与城市绿地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要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内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体,而园林绿化则是城市中用于美化环境的绿色空间,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相互关系,能够找出合理的园林绿化布局,从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要研究园林绿化的功能与效益。
园林绿化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
园林绿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园林绿化可以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园林绿化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
通过研究园林绿化的功能与效益,能够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要研究城市生态规划与园林绿化的相互融合。
城市生态规划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城市生态规划与园林绿化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要研究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园林绿化的要求。
城市居民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园林绿化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要研究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园林绿化的要求,从而为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3800字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3800字(郑州市荥阳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现代生活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加追求健康舒适。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国城市现代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要求,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
生态园林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整个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生态园林在城市景观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发展的方向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
生态园林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屋可遮身,行可百里”的状态,人们随着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对衣食住行在新的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吃要健康,行要快捷,衣要舒适,住要环保。
同时,随着我国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逐年加快,一种新型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园林绿化作为一门新型的环境产业,在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及整体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园林建设概述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指明了发展方向,现代城市建设也逐渐朝着生态、节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生态园林建设恰好符合国家现阶段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也必然会朝着生态园林绿化的方向发展。
生态园林绿化泛指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绿色植物的充分运用,通过人工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该群落一般都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以及时间结构等特点。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是当下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以及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旨在为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策略、展望未来发展、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森林使城市绿地面积急剧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迫在眉睫。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更能够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深入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而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分析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限制和生态破坏等。
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些城市开始注重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建设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等绿地,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城市园林绿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一化、浪费资源等。
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例如,城市的水源、空气等环境资源已经开始出现短缺和污染问题。
二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有些城市甚至开始建立生态城市,不断加强园林绿化,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三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种类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城市园林绿化过多采用单一的植物种类,容易造成意大利杨等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和绿化功能失调等问题。
四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大,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有些城市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景观效果,建设过于奢华的园林绿化,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结构,使城市园林绿化应有所位置,并注意栽植物种的多样性,以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其次,需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绿化管理制度,加强对园林绿化的科学控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需要倡导市民加入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来,提高基层绿化管理的实效性和协调性。
最后,需要加强城市对于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投入,建立针对性的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避免资金的浪费和对环境资源的过度破坏。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显。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道路和工厂的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城市中大量的水泥、钢铁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城市的温度升高,城市气候逐渐转变为“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以便能够满足后代子孙的需求。
在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人们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土地、水域和空气等资源,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人们通常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方式,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
人们还注重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园林绿化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是指通过改善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和景观质量,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人们通常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搭建健身器材和建设公园等方式,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休闲空间。
园林绿化建设还可以提供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管理和维护。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在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管理和维护中,人们通常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人们还通过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共同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生态建设方案研究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生态建设方案研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生态建设方案,从城市绿化、生态交通、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应加大城市绿地的建设力度。
通过增加公园、绿地和植被覆盖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和生态保育功能。
其次,应推广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保留和修复自然景观,打造以生态为基础的城市景观。
再次,应加强植树造林工作。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生态交通生态交通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应鼓励低碳出行方式。
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和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其次,应推广电动车辆的使用。
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应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三、资源利用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
首先,应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水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等措施,可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应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再次,应加强能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推广节能灯具、建设节能建筑等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通过减少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
其次,应加强水污染治理。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源保护等措施,可以净化城市水环境,保护水资源。
再次,应加强噪音污染控制。
通过建设隔音墙、限制噪音源等措施,可以减少城市噪音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有效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美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可以给有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除了原有的绿色环境作用外,更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城市环境不同于自然,都是人造设施,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都会污染环境,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就是控制环境,减少污染。
1 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的简单解释1.1 城市生态环境解义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不仅是人与自然,最正确的说法是,生态环境,环境是生物的有机体,并且可以影响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城市生态环境的含义是指城市人与各种自然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
它是可以人工控制以更好地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系统。
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城市生态环境是根据人类需求人为创造的,因此与自然环境相比,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控制在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性较低,需要人工进行调整。
1.2 园林式绿化建设解义园林绿化是一种有效地调节生态环境的人为活动,也是一种以不同方式有效调节生态环境以达到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的目的的行为。
有效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无论对于城市环境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的美化工作都非常重要。
2 城市生态的重要性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许多问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可以确保经济发展和自然平衡。
园林绿化是最重要,最典型的方式,可以看作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支撑点,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
这项改进不是万能的,而是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计划。
3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式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弊端3.1 人们对此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待提高。
生态园林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生态园林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摘要:生态园林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生态园林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环境友好型设计、资源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这些策略能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广这些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生态园林规划;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设计;资源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态园林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分析其实践效果与意义。
通过这些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一、生态园林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资源紧张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议题。
生态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园林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生态园林规划不仅仅关注园林的美观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其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效益。
因此,可持续发展策略在生态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层次考虑的过程。
在生态层面,可持续发展策略强调生态优先和生态修复。
这意味着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提升园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在环境层面,可持续发展策略要求我们在园林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选择环保材料、采用节能技术、优化水资源管理等手段,降低园林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实现环境友好型园林。
在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策略关注园林的社会效益和公平性。
我们要确保所有居民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园林带来的益处,同时,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和活动空间,促进社区互动和社会和谐。
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400字

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400字摘要:尽人皆知,城市园林及绿化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无以为替的角色,并影响着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发达国家,城市科学体系中已经纳入了生态学科和环境学科这两个学科,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全社会的注目和重视。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期对业界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一、分析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一)从水资源污染方面来看在城市工业发展以及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影响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等生产和生活的污水大量排入河流中,导致城市的水源直接受到污染、水质变差,不仅使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同时还使动植物的繁殖受到影响。
(二)从城市园林绿化的均衡性方面来看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平衡性方面,因为,不同的城市经济总量之间存在差别,同时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不同的项目之间的重视度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的城市园林绿化缺乏平衡性,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城市、环境意识缺乏的城市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对比,前者的水平整体偏低。
然而,在一些城市中,虽然不论从人类绿化面积上看还是从绿化率上看,都比较高,但是却缺乏合理的绿化结构布局,也就是说,与乡镇相比,城市中心的绿化面积在不断缩小,从而导致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均衡性的严重缺乏。
(三)从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能力来看使城市居民的环境得以改善,使城市生态系统得以持续优化,从而以多样化的城市物种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然而,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持,对系统内的动态平衡进行保持,也就是说,为了保证自然生物群落能够通过人工的城市绿化得以形成,必须使绿地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得到保持。
然而,在当前的城市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存进城市生物群落的形成,反而对其进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要建成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不断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本文从城市生态园林的含义出发,研究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原则及前景,并对如何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要建成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
要想达到这样目标需要我们国家不断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环节。
东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受低气温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
通过多年的园林建设实践我们已经发现,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着若干瓶颈问题:一方面城市不断扩大,农田绿地面积急剧缩小,建筑和水泥地面占有面积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也在增强,这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了威胁;另一方面,东北城市处于纬度高区,园林植物生长期短,冬季相对寒冷,这给园林绿化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进步,是我们北方城市建设追求的理想目标。
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一)城市生态园林
城市生态园林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类型、建立与地区气候相适应、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而成的绿色生态网络[1]。
(二)基本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园林植物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具有经济效益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特点,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最佳城市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生态园林与传统园林
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生态园林是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并不降低对园林审美质量的要求,把园林绿化推向功能更齐全、高效,经济更合理,形式更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阶段。
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原则
(一)注重生态功能
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的准则,同步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
生态绿化达到健全生态效应的同时,要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构建丰富的生态景观,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绿化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通过乔、灌、草和藤的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
栽培中要尽量选用阔叶常绿树种,以提高群落制氧能力,还要选择能消除环境污染、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园林绿化植物。
(二)保持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复杂性和稳定性,生态环境空间大、组成结构复杂、生物多样丰富、食物链复杂,而环境的内在调节机制就完整,稳定性也大。
建立物种多样性和合理的园林绿化植物群落,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要注意丰富园林植物的栽培品种,加强当地野生植物的筛选和驯化,按照生态规律与原理,根据植物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形成与城市气候相适应、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以森林植被为核心的城市绿地系统[2]。
(三)坚持因地制宜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选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和草坪等,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
针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因时制宜。
植物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不需要高代价的特殊维护;物种间协同共生;对消除不同的环境污染有功效,对人体有益无害。
(四)提高文化品位
城市生态绿化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融城市景观为一体,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
利用园林植物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通过合理种植设计,丰富和提升生态绿化的内涵和功能。
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绿地品位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健康的需求。
三、生态园林建设建议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追求的是长期生态效益,要达到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
在
进行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时,应创建丰富的地带性植被环境,建立乔、灌、草三者有机结合的园林植物群落。
(一)草坪绿化要适当
草坪是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坪可以大面积绿化和美化生态环境,但它具有稳定性差、需水量大、结构简单、管理成本较高,对改善生态环境效能较低的特点,就生态效益来讲,相同面积的乔、灌、草植物群落比单一草坪的绿地率高8倍,综合生态效益高4-5倍。
(二)大树绿化要适量
树体高大或树龄较大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木,其枝繁叶茂,叶面积大,能进行强有力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量的叶片能够减少尘土,截留雨水,起到良好的生态作用。
大树绿化,立竿见影,效果显著,如与乔、灌、草搭配运用,能使绿化效果空间化、立体化。
森林是一个整体性强的群落,将大树连根挖掘取走,会对周围环境引发连锁反应,使伴生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易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
大树在移栽后,要进行修剪才能提高成活率,这将改变树木原来的面貌,减少绿量、降低生态效益,且移栽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尤其是一些老树。
部分大树移栽后,因不适应环境条件而枝枯叶落,降低了园林绿化效果[3-4]。
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前景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理想城市,是按照城市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与进步,物质、能量与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现代城市规划不是城市空间的机械性分布设计,而是要把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地建设是生态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调节城市气候、减弱噪声污染、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大气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代和未来的城市生态园林,应该是一种高科技、多元化、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功能的园林。
生态园林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和改善适宜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确保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建设还要发挥“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传统优势,通过古今中外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塑造生态城市的新形象,陶冶人们情操。
建设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风景城市园林,跨行业的多边科学和综合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广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7,(09):90-92.
[2] 赵慧荣.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2010,(19):75-76.
[3] 韦春义、马英玲.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2):144-146.
[4] 张德顺、赵子贤、雷学端等.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6,(0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