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6第九章_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文学
籍诗》) 嵇康“集中诸篇”也同样“多抒感愤”(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2、诗歌出现了哲理化的趋向,“诗”常伴随着
“思”
3、诗人常常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寄托自己的思想
感情,用典非常多。 “寄托道深,词者渊永”。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正始之音”
又叫“正始文学”、“正始体”、“正始诗 歌”,它主要是指曹魏后期20多年的诗歌创 作。
嵇康诗特点
《文心雕龙· 体性》说:“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
烈。”
一、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
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二、诗风峻切,旨意显豁、一览无遗。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得更明晰:“叔夜衷怀既然,文
章亦尔,径遂直陈,有言必尽,无复含吐之致。故知诗诚关 乎性情,婞直之人,必不能为婉转之调审矣。”
2、诗歌风格:
李善注解阮籍《咏怀》诗中的一段话:嗣 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 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 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咏怀》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油画家袁正阳作品《嵇康的微醉》
正直耿介,任情肆志,有清醒理智,但言行
往往暴露鲜明的是非好恶。 自称:“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嵇康对山涛说:“阮嗣宗口不言人过,吾没 师之而未能及。” 嵇康与钟会交恶;嵇康为吕安辩护 嵇康与山涛绝交;直言“七不堪二不可”
《与山涛绝交书》
1、性格特点:
①志怀高远: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
古代文学8第九章_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5
第一节 三曹
6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是政治的
领袖,也是文学的中枢,在他们的周围形 成了邺下文人集团。
7
曹操(155~220),字
孟德,沛国谯人。 ‚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
鲁迅:‚曹操是一个
很有本事的人,至少 是个英雄。‛ 汉末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是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 创者。
41
二 “七子之冠冕”王粲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作品或纪汉末 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 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 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 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36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 欲丽。‛
21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
(二)《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
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曹丕的诗歌分为三类:一、宴游诗;二、抒
情言志诗;三、写征人思妇相思离别及思乡 之情,最能反映曹丕的诗歌水平。 诗风便娟婉约,更具有文士气。
22
• 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 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 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 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 独何辜限河梁?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课件
.
10
《美女篇》
❖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 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 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 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 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 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惜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 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 起长叹。
❖ 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 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 之也。”(《选诗补注》卷二)此诗命意曲折,感 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
12
《赠白马王彪》
❖ 全诗共分七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 发了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诗 中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 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地悼念。
.
15
二 “七子之冠冕”王粲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作品或纪汉末 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 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 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 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4
.
5
曹植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其生活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
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白 马篇》 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四类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前人评曹操诗文
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 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 亦称‘三祖’”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 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刘熙载《艺概· 诗概》:“曹公 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 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沈德潜《古诗源》:“借古乐 写时事,始于曹公。”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酒的关系》:“在曹操本身, 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阮籍的反礼法思想(3)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 见青眼。‛(《晋书· 阮籍传》)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王维全集》卷十四《与卢员外象过崔处 士兴宗林亭》)
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2、就诗歌的精神而言,《咏怀诗》大抵又具 备各自的个性,它们远承《风》、《雅》、 《离骚》,近取乐府、《古诗十九首》,在 艺术表现上兼收并蓄,寓多样于统一。 3、诗歌精神而言,阮籍《咏怀诗》与建安风 骨仍是一脉相承的。“黄初之后,惟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严羽《沧浪诗话》) 4、《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 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1、状貌生动,有声有势; 2、清峻雄奇,风骨自见; 3、善用比兴,抒情性强; 4、沉郁顿挫,韵律谐美; 5、工于起调,且多警句。 他创造了一种雅与怨、文与质、风与 骨、刚与柔完美统一的诗歌美。
曹植《赠白马王彪》结构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下(高起专)题库及答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文学到正始之音一、单选题(每题1分)1.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①孟德②孟起③子桓④子建2.《咏怀诗》的作者是:①阮籍②嵇康③何晏④山涛3.建安诗风的特点是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4.《洛神赋》的作者是①曹操②曹丕③曹植④曹彰5.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③《咏怀诗》④《游仙诗》6.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①曹操的《短歌行》②曹操的《蒿里行》③曹丕的《燕歌行》④曹植的《升天行》二、多选题(每题2分)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
论文》的作者是——————。
2.《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3.“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4.建安“三曹”是指———、————、——。
5.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建安风骨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建安辞赋繁荣的原因2、“建安风骨”是指什么样的文学风貌?五、论述题(每题25分)1、“三曹”是指何人?他们有何文学成就?2、阮籍的《咏怀诗》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3.论述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单选题(每题1分)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2.左思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3 .郭璞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4.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①左思②刘琨③陆机④潘岳二、填空题(每空1分)1.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游仙诗2.玄言诗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晋代诗歌风貌2、左思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第三章陶渊明一、多选题(每题2分)1.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①《五柳先生传》②《桃花源记》③《归园田居》④《饮酒》二、填空题(每题1分)1.采菊东篱下,——————。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课件
情势多样
建安诗歌在情势上继承了 汉乐府的传统,同时又有 所创新,形成了特殊的建 安风骨。
建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01
02
曹操
《观沧海》、《短歌行》等
曹植
《白马篇》、《洛神赋》等
03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等
04
孔融
பைடு நூலகம்《杂诗》等
02
正始之音的背景与特点
正始时代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正始之音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社会 矛盾尖锐,士人阶层兴起并逐渐
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导力量。
玄学思潮
正始之音的产生与玄学思潮密切 相关。玄学强调个体自由和个性 表达,对儒家传统观念进行重新 解读和批评,为诗歌创作提供了
新的思想基础。
文化交流与融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和融 会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 融会,为正始之音的形成提供了
多元文化背景。
正始之音的特点
追求个性表达
强化诗歌的社会责任感
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的诗歌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这种社会责任感影响 了后世诗歌的创作主题。
对现代诗歌的启示
01
重视诗歌的艺术性
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在诗歌创作上重视艺术表现,追求文采和韵律的和
谐,这种艺术追求启示现代诗歌创作应重视情势美和音乐美。
思想文化繁华
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各 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 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 安文化。
政治改革推动
曹操等政治家推行的一系 列改革措施,为建安文学 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 保证。
建安风骨的特点
内容充实
建安诗歌内容广泛,涉及 政治、军事、民生等各个 方面,反应了社会的真实 面貌。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
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终极背诵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重点)第四章:南北朝诗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姓名:李延帅学院:文学院班级:中本0902电话:1328762881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
文学自觉的标志:(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臸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后者的代表作有《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192-232,40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建安十 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临淄侯。曹丕称帝后,曹植 备受猜忌迫害。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陈王,同年病卒, 谥“思”,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 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 (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 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第一章
从 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诗歌通常是指汉末建安元年至魏明帝太和年间 (约196—232)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建安三曹父 子都“雅爱诗章”,建安七子又都齐聚邺下,建安诗 坛可谓“彬彬大盛”(锺嵘《诗品· 序》)。其时 “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三国志· 王粲传》), 国家的动乱分裂激起了一代士人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 而“人之觉醒”的社会思潮与人命危浅的社会现实, 长期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人口的大量死 亡,又引发了诗人们死生无常的喟叹和对个体生命的 依恋,这样就形成了以慷慨悲凉为其情感基调的“建
曹丕(187—226)字桓,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二年 (217)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220)代汉自立,史 称魏文帝。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没有乃父的魄力、雄心、 胆略和气度,在政治上乏善可陈,但作为一个诗人和 学者他又很有才华,并且有多方面的建树,刘勰称其 “乐府清越,《典论》辩要”(《文心雕龙· 才略》), 史家称其“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三国志· 魏 书· 文帝纪》)。他的《典论· 论文》和其它文赋另章 阐述,这里只谈谈他的诗歌。
第三编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二、曹操的文学创作
• 曹诗以气取胜,但所用形式又很朴 曹诗以气取胜, 前人评论: 质。前人评论: • 魏武雄才崛起,无论用兵,即其诗, 魏武雄才崛起,无论用兵,即其诗, 豪迈纵横,笼罩一世。( 胡应麟 。(明 豪迈纵横,笼罩一世。(明·胡应麟 诗薮》 《诗薮》) •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敖陶孙《 (宋·敖陶孙《诗评》) 敖陶孙 诗评》 •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钟嵘 《诗品》) 诗品》 • 评其为“慷慨悲凉”(冯班《钝吟 评其为“慷慨悲凉” 冯班《 杂录》 杂录》) • 这是由于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 家和军事家,才略雄大, 家和军事家,才略雄大,足以高其 势位崇高,足以吐其气; 气;势位崇高,足以吐其气;治军 三十年,足迹遍中原, 三十年,足迹遍中原,经历那么多 丧乱,足以充其气。他的诗悲凉, 丧乱,足以充其气。他的诗悲凉, 慷慨,气势豪迈沉雄,语言古朴。 慷慨,气势豪迈沉雄,语言古朴。 这种气慨这种风格是与他对民生疾 苦的同情, 苦的同情,对丰功伟业的追求紧密 结合的。 结合的。
二、曹操的文学创作
• 《蒿里行》是古挽歌, 蒿里行》是古挽歌, 属乐府《相和歌辞·相 属乐府《相和歌辞 相 和曲》 和曲》。曹操运用这一 古题来写时事, 古题来写时事,描述了 动乱的社会现实, 动乱的社会现实,并且 在诗中对人民表示了深 深的同情, 深的同情,这首诗具有 史诗的性质, 史诗的性质,并不失为 一首好诗, 一首好诗,明人钟惺评 汉末实录, 说“汉末实录,真诗史 古诗归》 也”(《古诗归》)。
三、曹丕的文学创作
• 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他 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 的诗歌三个明显的特点: 的诗歌三个明显的特点: • 一是内容上的特点: 一是内容上的特点: • 1、描写男女情爱和游子 、 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表 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 现了乱离时代人们的哀怨; 现了乱离时代人们的哀怨; • 2、宴游诗,模山范水写 、宴游诗, 游赏之乐; 游赏之乐; • 3、抒情言志之作,突出 、抒情言志之作, 救民涂炭” 了“救民涂炭”和志在 靖乱”的决心。 “靖乱”的决心。
第九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 锺毓、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
之,语其父锺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 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 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 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世说· 言语》
+ 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 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顾当面试,柰何倩人?‛ + 时邺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 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 ——《三国志· 曹植传》卷19 魏书·
+ 建安:汉献帝的年 号(196~220)
+ 三曹: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
植文采气骨兼备。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瑒、刘桢。
+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
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 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 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 以俱免。 + ——《世说新语· 假谲》
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 ——《阿瞒传》 +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 “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 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 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 ——《世说新语· 假谲》 +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 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 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 ——《世说新语· 假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享资料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讨论:请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与毛泽东《浪淘沙》 作对比分析
附:毛泽东《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 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 谁边?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1
一、建安时代(196——220): 建安时代的代表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王粲、刘桢、陈琳、阮瑀、 徐干、应瑒、孔融。
2
二、曹操
1、诗歌内容
(1)其中一部分诗反映 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 遭受的苦难,如《蒿里 行》; (2)曹操乐府较多描写 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 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 《度关山》,后者如《短 歌行》; (3)《步出夏门行·观沧 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 整的山水诗。
21
二、曹植诗歌内容:
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1、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 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白马篇》;
22
2、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 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1)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3)是述志诗。 (4)是游仙诗。
7
3、曹操的影响: 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 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 先,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且 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 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 贡献,开创了“建安文学” 的繁荣局面。
8
作品讲读
曹操《蒿里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浅析曹魏时期政治对诗风的影响
4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3期总第830期No.23,2020Total of 830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历代文人所争论的热点话题。
很多人强调文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但这并不是说文学与政治毫无关系。
纵观中外文学史,会发现文学和政治有着很奇妙的关系,二者不可分而论之,又不能混为一谈。
政治对文学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同样,文学也是政治的形式化、荣誉化,以及维持统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个现象,在魏晋六朝时期尤为明显。
汉末魏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和变革的年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很独特的年代,出现了诸如“建安风骨”“正始之音”“魏晋玄学”等著名文学特征,被历代文人所传颂,几千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1缘起:乱世文人出新风魏晋时期,是一个乱世。
政治极端黑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形势的复杂、社会分裂的动荡时局,对当时文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文学追求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从西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汉末,政治形势不稳定,大一统政权失去了控制能力。
文士们从儒家经典之中解放出来,思想异常活跃,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之后的再度繁荣。
他们积极探索,对人生、对天道都有着独特思考,人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人性的觉醒也加速了文学的自觉,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所以魏晋又被称为是文学自觉的年代。
汉末魏初,动荡分裂的形势、文人思想的大解放、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等一系列原因,直接催生着当时文人的创作,他们探索文学新的形式,使文学的发展达到空前的大繁荣,形成了新的特色。
曹魏时期,文人们反叛旧观念、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强烈的忧患意识、忠君爱国思想、不得志之后的忧愤之思等多种题材异彩纷呈。
乱世文人通常是新的文学形式的开创者。
因此,政治形势对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魏时期的两个文学现象“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有着明显的不同,彰显出独有的思想特色,这正是受到不同的政治形势影响之后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0
三、嵇 康
嵇康 ,字叔夜。曾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的诗,现存五十馀首。以四言成就较高。 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另 有 文《与山巨源绝交书》也是其代表作。其 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十八章,内容是想象 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
21
如第十四章: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 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 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 与尽言。 想象其兄在行军休息时游猎弹琴、神情悠 然的高超境界,也表现了自己的寂寞怀念之 情。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理想人格的 写照,也是向来为人称道的妙句
9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 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 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 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 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 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 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 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 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 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 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惜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 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 起长叹。
8
(三)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常常以带有主观 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如《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二句,暗示了作者 心境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七哀》“明月照高 楼,流光正徘徊”二句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
(四)语言方面注重对偶、炼字和声色。如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侍太子坐》),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渌池”(《公宴》)。
7
曹植诗的创作特点:
钟嵘《诗品》评价说:“骨气奇高,辞采华
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诗达到了风 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时代最杰出 的诗人。 (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完 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二)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而又加以创新,并且
常常以全篇为比。 《野田黄雀行》 以鹞和罗网 代表恶势力,黄雀象征受害者,少年则代表曹植 的理想。《美女篇》以美女喻君子。
12
《赠白马王彪》
全诗共分七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
发了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诗 中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 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地悼念。 这首诗在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将诗人 后期备受迫害的感受凝聚起来,鲜明感人, 是文学史上有名的长篇抒情诗。
13
正始诗歌
一、正始之音
正始为曹魏年号(240-248)。此时朝政
为司马氏掌控,文人多遭迫害,普遍出现危机
感和幻灭感。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正始文
学中更多的是个人命运的忧叹及避祸全生的思 想,玄理与文学结合,词旨渊永,寄托深远。
19
二、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
阮籍,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充满 苦闷、孤独的情绪,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 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诗的风格隐约曲 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抒情组诗的先河 。 《咏怀诗》其一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 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九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
第一节 三曹
2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
曹操出身卑微,有侠义之气,不拘小节。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诗 歌气魄雄伟,悲凉慷慨。他的诗歌现存二 十几首,真实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表 现人民的悲苦生活,代表作是《蒿里行》 和《短歌行》。 曹操诗风慷慨悲凉,“如幽燕老将,气韵 沉雄 ”
4
5
曹植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其生活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
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白
马篇》
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四类
6
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
《野田黄雀行》、 《赠白马王彪》 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如《美女篇》、《七哀诗》等。 第三类是述志诗,如《杂诗》( “仆夫早严 驾”) 第四类是游仙诗。如《远游篇》
诗中定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用以比喻志士有 才能、有理想但未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托处女以寓怨 慕之情”
11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 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 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 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 开,贱妾当何依! 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 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 之也。”(《选诗补注》卷二)此诗命意曲折,感 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14
第二节 建安七子
一、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 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阮瑀、应瑒、刘桢为“七子”。
七子都先后依附于曹操, 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 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
15
二 “七子之冠冕”王粲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作品或纪汉末 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 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 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 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16
此诗写诗人在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
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 所闻。 清代沈德潜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 《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卷五)。 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勰许为 “七子之冠冕”;方东树评之为 “陈思而下, 一人而已 ”
17
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此期代表诗人 为三曹七子。建安诗人讴歌政治理 想、感叹人生短暂,具有强烈的个性 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艺术风格 悲凉慷慨刚健有力。
3
曹丕的诗歌分为三类:一、宴游诗;二、抒情言志 之作;三、写征人思妇相思离别之情及思乡之情。 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 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 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 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 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