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 对比两段材料,你认为对西方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 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 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 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 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 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材料二 ……而日本人却如获至宝,通过不断转译翻刻,使之 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1854年, 日本人干脆在国内翻印了《海国图志》,引起了更大规模的阅 读热潮。此后,《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版。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对比两段材料,你认为《海国图志》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
(1)进步性: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也 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 念的束缚;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局限性: 局限于向西方学习技术,是肤浅。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 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 《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 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林则徐
(1785—1850年)福建侯 官(今福州)人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 “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 “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 弋,虚张声势”。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
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 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天朝”心态 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
现代化史观
立宪派、保皇派VS革命派 要不要革命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小结]顺乎世界潮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问题一:孔子是一个锐意改革的改革家吗?
马克思:“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 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 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 场面。”
问题二:康有为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托古改制
材料一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 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他认为“布 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B
上述材料暴露出林则徐的认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 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Fra Baidu bibliotek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 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 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袁野:《透过细节看清朝》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1、背景(原因):P48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 中,妄自尊大,丌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2、代表人物:
P49
二、师夷长技以自强P49知识链接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 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
“中体西用”思想
以夷变 夏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 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法】帕斯卡
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范例 史学范式
革命史观
运用
对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理解和 对维新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认识
列强经济侵华基地,加速中国 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在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提出通过 半殖民地化进程 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 机,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全球史观
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指导维新变法运动成为世界资 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一部分,成 为19世纪末亚洲觉醒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发展和近代 城市崛起的集中区域
早期维新思想是哪个阶段?
维新的背景(19世纪90年代) 政治基础: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发展
实践基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三、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P50
代 表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思想主张 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 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特点
历史组
夏清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材料 上自皇帝和统治阶级士大夫,下到贫苦小 民,都坚信西洋人是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长着 猫一样奇怪颜色的眼睛,胡子跟眉毛都是红色的。 更可怕的事:英国王位竟可以由女儿继承,女王 逝世后,再由女王的子女继承,认为英夷显然是 无父无君的蛮夷乊邦。他们吃的牛奶、酪浆丌容 易消化,胶结在肚子里,必须吃大黄和大量饮茶, 才能使它化解。 ——柏杨《中国人史纲》
跟前面几位相比,严复的主张有何不同?
以下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 斯’,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 理。” C.“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 泄万民之恨。”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四、运用不同的史观认识维新思想影响P50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 击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翻译《天演论》 ;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政 治 制 度 : 君 主 立 宪
材料一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 哉!吾从周。”
材料二 康有为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力主改革的圣人,并不是一 个保守派而是改革家。
为什么要用“托古改制”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3.个人经历
“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夺得其公产以为己物者也,故其所最患者, 在原主人一旦起而复还之。” ——梁启超
梁启超变法的出发点是什么?
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 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 三曰德性义仁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 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 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 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 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 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 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 如一人,虽以并吞四少无难也……故议院者, 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实施
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