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中外交流史论文

合集下载

历史围绕唐宋时期的对外交流的主题作文

历史围绕唐宋时期的对外交流的主题作文

历史围绕唐宋时期的对外交流的主题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宋时期就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这一时期,对外交流那可是相当的活跃和频繁,不仅让咱们国家的文化、经济、科技等得以传播出去,也让外来的新鲜事物和思想融入进来,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交流画卷。

咱先来说说唐朝。

唐朝那可是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国力强盛,威震四方。

就拿长安城来说吧,那简直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大街上,来自各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络绎不绝。

你瞧,那一群穿着奇装异服,高鼻梁、深眼窝的,准是来自西域的商人。

他们牵着骆驼,骆驼背上驮着满满的货物,有珍贵的香料、精美的丝绸,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当时,唐朝和周边的国家,像日本、新罗等,关系那叫一个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学习咱们的文化和制度。

这些遣唐使可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求知欲来的。

他们一踏上大唐的土地,就被这里的繁华和先进所震撼。

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回去后进行改革;学习咱们的文学艺术,把唐诗宋词带回去细细品味;还学习咱们的建筑风格,在日本建造出了具有唐风的建筑。

我给您讲讲其中一位遣唐使的故事。

有个叫阿倍仲麻吕的日本人,他来到唐朝后,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他努力学习,还参加了科举考试,竟然中了进士,在唐朝当官呢!他和李白、王维等大诗人都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吟诗作对。

有一次,他在长安的大街上迷路了,正着急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者。

老者一听他是从日本来的遣唐使,立马热情地给他指路,还拉着他的手,给他介绍长安的各种名胜古迹和特色小吃。

阿倍仲麻吕感动得不行,他觉得在唐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亲切和友好。

再说说宋朝。

宋朝虽然在军事上可能没有唐朝那么强大,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那也是毫不逊色。

宋朝的海上贸易那叫一个发达,泉州、广州等港口城市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一艘艘商船从港口出发,驶向遥远的国度。

商人们带着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优质的茶叶,换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稀物品。

唐朝的对外交流作文

唐朝的对外交流作文

唐朝的对外交流作文The Tang Dynasty, also known as the Golden Age of China, was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and cultural exchange.唐朝,也被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是一个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时期。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China was at the center of the Silk Road, which facilitated the exchange of goods, ideas, and cultures between East and West.在唐朝期间,中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中心,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物品、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aspects of the Tang Dynasty's foreign relations was its interactions with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with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Japan.唐朝对外交往最显著的一个方面是与邻国的互动,尤其是朝鲜半岛和日本。

The Tang Dynasty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se neighboring countries, spreading its culture, art, and technology beyond its borders.唐朝对这些邻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自己的文化、艺术和技术传播到了国外。

Likewise, thes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lso had an impact on the Tang Dynasty, contributing to its vibrant and diverse cultural landscape.同样,这些邻国也对唐朝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唐朝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150字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150字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150字作文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目的〕,2、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出土的唐钱〔621〕中国出土的日钱〔708年〕形制看汉字圆形方孔钱中国钱币对日影响大唐时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日本遣唐使船鉴真东渡〔唐玄宗在位时期6次东渡日本〕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2.经历: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承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展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孝谦天皇仿二王字体所写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

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夹坐像。

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背景:2具体表现:1背景: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2具体表现:(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4)新罗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5)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唐朝的对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显著成就,还在对外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探讨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交流
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密切。

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唐朝与西域、中亚、东南亚等地建立起广泛的贸易联系,促进了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在外交方面,唐朝还与吐蕃、日本、高丽等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往来,通过外交使节的互访,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外来文化输入到中国,同时中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文学方面,唐诗盛行,唐代诗人的作品被翻译传入东南亚、日本等地,对当地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艺术、建筑、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为各国文明的交融提供了契机。

唐朝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繁荣昌盛的时代,其对外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丰富了文化内涵,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朝的对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展现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时代风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让我们珍惜历史,继承文明,共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唐宋中外交流论文

唐宋中外交流论文

唐宋中外交流论文唐宋时期中外医学交流【摘要】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的过程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瑰丽的明珠。

唐宋的医学发展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启了承先启後的格局。

自唐代起,由于内外交通和航海日益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医学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医学同国外医学的频繁交流,不仅促进了彼此间医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中外人民友谊的沟通,播下了一批批种子。

关键词:唐宋时期;中外;医学交流中外医学交流早在秦代就已经开始,西晋至唐代逐渐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与中国有过医学往来,其中来往较为密切的有朝鲜、日本、阿拉怕、越南等。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医药文化也绚丽纷呈,医药学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出现空前昌盛的局面。

以前只以局部地区或医学个人经验从事医疗实践和着述活动的局面已被打破。

全面综合整理以前的医学成就,吸取当代医家、人民群众和来自外国和兄弟民族的有效方药经验,在总结新经验和吸收新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为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一、中阿医学交流唐宋时期(公元7世纪到13世纪),中阿两大文明同处于世界文明的顶端,在长达数百年间,中国和阿拉伯诸伊斯兰国家展开了频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交流。

随着回回民族的东来,阿拉伯珍贵的药材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入到我国。

这些由阿拉伯民族新输入的药材品种,不仅增加了我国实用药材的种类,而且也拓宽了各族人民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选择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开发,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医药交流,是我国中外医药交流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还在公元1世纪到9世纪时,我国的炼丹术就曾多次传入阿拉伯各地,并经阿拉伯传往西欧各国,为世界制药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而我国汉代的麻醉法地曾因为传入阿拉伯而终致被发展为吸入麻醉法。

公元10世纪时,我国的脉学也曾被阿拉伯医家所吸取,从而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作文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作文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作文
唐朝,这个璀璨文明的代名词,不仅在国内传承了灿烂的文化,更是将开放包容的胸怀洋溢于世界各地。

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外来的新奇事物总是抱着一颗好奇而谦逊的心,去学习、交流、吸收,最终把不同文化有机地融会贯通。

说到文化交流,大唐的佛教艺术就是绝佳的例证。

你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塑像造型,不正将古印度雕塑的圆润柔美与中原工匠的细腻巧夺给完美结合了么?那飞天的舞姿,若有似无的袍衫飘逸,多浪漫动人啊!而那些壁画雕塑所呈现的身姿曲线,又不正融入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美的独特体悟?
再看看那些从波斯、印度、南亚传来的丝绸织锦,那些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的图案,不正将异域的想象力和大唐的工艺水平完美契合了吗?那些经由丝绸之路远渡重洋而来的香料、药材,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对世界的无限向往。

你别看我口气有些夸张,其实在我的骨子里,对唐人那份博大开阔的胸襟是由衷钦佩的。

他们从不狭隘地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虚心学习、融会贯通。

这份包容并蓄的智慧,不正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精神基因吗?
所以啊,每当我读到那些描写文化交流的诗文对联时,就深有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江南小镇上飘荡着香
客们的梵音,西域的乐手在长安城里吹拉着和音动人的曲调,而一代大儒却在潜心研究佛经中的人生哲理…
那是一个多彩纷呈、包罗万象的年代啊!让我们虚心学习这份海纳百川的胸襟吧,去拥抱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拥抱中华文明的精髓!。

唐宋时期中外交流史论文

唐宋时期中外交流史论文

浅谈唐宋时期中外交流要说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史,先说说唐宋的一些基本情况。

唐宋时期是从公元7世纪初到13世纪末这么一个跨越550年的一个时间段。

主要包括3个阶段,唐朝,五代十国,南北宋。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建都于长安,在今天的西安。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7世纪时,当时的版图也是最大的,中亚的沙漠也都是归唐管理的。

我认为唐朝的大变革有两个,一个是在公元690年,出现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她改国号”唐”为”周”,并迁都于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

后来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另一个大的变乱就是安史之乱,虽然梁王朱温篡位被剿灭,但是这使得唐朝元气大伤,最后走向灭亡。

唐历经21位皇帝,其中包含武则天,共289年。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合称五代。

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

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宋朝分为北、南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

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

南宋(1127年—1279年)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年级专业:2013级数媒<1>班学号:155272013006姓名:陈小华摘要:唐朝是我过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是非常开放的一个历史时期,唐朝的开放使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本文就此时期陆路交通,海路交通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外来人、外来文明与唐朝社会的交流和影响等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字:陆路交通,海陆交通,丝绸之路,外来人,外来文明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陆路交通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交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文化交流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条件。

交通状况决定和制约了文化交流的规模和程度;反过来,文化交流繁荣与否,也对交通状况起着促进或滞碍的作用。

发达的陆路交通,为唐朝的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是举世闻名的陆路丝绸之路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通过欧亚内陆地区进行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发展,是与唐朝强大的国力及其在西域的经营分不开的。

宋朝史臣记叙唐朝疆域称“举唐之盛时,开元、天宝之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

指出唐朝对西域的经营甚至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的汉代。

正是有了唐朝在西域实施的各项行政设施和完备的驿站系统,使通过陆路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唐代也是历史悠久的陆路东西交通走向衰落的时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内部的战乱,在阿拉伯势力东进的影响下中亚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动,中国经济重心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的东移,海上交通工具的长足进步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促成了海上线绸之路取代陆路地位的局面。

唐宋元朝和平交往史实作文

唐宋元朝和平交往史实作文

唐宋元朝和平交往史实作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唐宋元朝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而其中和平交往的史实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温暖而迷人的光芒。

咱们先把目光投向唐朝。

唐朝那可是个开放包容、大气磅礴的时代。

唐太宗时期,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故事可谓是一段佳话。

玄奘法师怀着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真理的追求,毅然踏上了西行之路。

这一路上啊,那是充满了艰难险阻。

有时候,走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头顶是炎炎烈日,脚下是滚烫的沙子,没走几步就感觉口干舌燥,喉咙里像是着了火。

可玄奘大师没有退缩,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

经过漫长的旅途,他终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他潜心学习佛法,与当地的高僧交流切磋。

他不仅学到了精深的佛理,还把印度的文化、哲学等知识带回了唐朝。

他的归来,让唐朝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再来说说唐朝和日本的交往。

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唐朝学习。

这些遣唐使怀着对唐朝文化的敬仰和向往,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工艺等等。

回到日本后,他们仿照唐朝的长安城建造了自己的都城,还把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日本传播开来。

到了宋朝,虽然军事上不像唐朝那么强盛,但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依然有着出色的表现。

宋朝的瓷器那可是闻名世界。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宋朝的精美瓷器被运往世界各地。

当时的泉州港,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艘艘商船满载着瓷器出发,驶向遥远的国度。

那些瓷器啊,制作得无比精美。

有青花瓷,那蓝色的花纹在白色的瓷胎上显得格外清新雅致;还有粉彩瓷,色彩鲜艳,图案生动。

外国的商人们看到这些瓷器,眼睛都直了,纷纷抢购。

这些瓷器不仅给宋朝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精湛工艺。

宋朝的印刷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这一技术很快就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元朝的时候,马可·波罗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被元朝的繁华和壮丽所震撼。

材料题 唐宋元对外交流

材料题 唐宋元对外交流

材料题唐宋元对外交流唐宋元对外交流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三个朝代,都是繁荣昌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也达到了巅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1000字的篇幅探讨唐宋元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情况。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唐朝与周边国家如突厥、蒙古、新罗等进行了频繁的外交往来。

唐朝始终秉持睦邻友好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坚固的外交关系。

唐朝高度发达的物产和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他们来中国寻求贸易、学习和文化交流。

著名的天宝之变后,唐朝的国际威望下降,但外交交流并未停止。

唐朝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经过这条贸易线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色的商品被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外来商品和文化。

丝绸之路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宋代(960年-1279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宋朝承袭了唐朝的对外政策,继续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并开展贸易。

特别是在北方,宋朝与辽、金等游牧民族国家保持了密切的往来。

宋朝还通过婚姻外交的方式巩固了与辽国的关系,通过与西夏的和议巩固了西北边境的稳定局势。

此外,南宋还积极避免与金朝冲突,以保持边境的和平。

宋代通过对外贸易的拓展,进一步加强了与邻国的联系。

南宋与东南亚国家稳定了海上贸易,尤其是与南洋地区的交流更是频繁。

宋朝还在海上贸易中引进了许多外来物品和文化,形成了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繁荣的商业区。

宋代儒学的兴盛也吸引了很多外国学者前来学习,推动了东洋文化的传播。

元代(1271年-1368年)是继宋朝之后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人统治下的一个朝代。

元朝继续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外交往来,与朝鲜、日本等国家保持了稳定的关系。

元朝还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大唐时期中日典制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 专业:历史学概要:唐朝(61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法制完备,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亚洲文明中心之一,对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由于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末期,急于向外寻找突破口,而唐代先进的典制文化为日本完成社会转型提供了仿效借鉴的蓝本。

日本政府以向中国派遣唐使的方式全面移植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大唐文化。

日本统治者以唐制为基础,发起大化革新运动,使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等都打上了浓厚的唐文化烙印,同时依据本国实际有所损益增删,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日本典制文化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加深了中国对日本的了解,促进了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往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交流现状中央官制经济制度法令制度影响意义一、大唐时期中日交流的现状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以唐朝向日本输出先进的典制文化为主,很大程度上是唐制文化在影响辐射日本,唐朝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中日交流的形式一般为正式的官方使团交往,仅仅局限于朝廷、政府和上层统治阶级,不涉及普通的下层民众,“贞观五年,(倭国)遣使贡献方物。

太宗矜其道远。

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之。

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①”自此唐朝不再向日本派遣使节,主要是日本政府不定期地向中国派遣唐使,史料载:“长安元年,其王文武立,改元曰太宝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

开元初,粟田复朝。

天宝十年,朝衡复入朝。

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

贞元末,其王曰桓武,遣使者朝②”就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遣唐使船队的规模也越来越来大,人数也越来越多,以其中的四次为例,“630年,121人,2艘船队;717年,557人,4艘船队;733年,594人,4艘船队;838年,651人,4艘船队③”一般认为唐朝前期,遣唐使船队的平均规模是2艘船,120人左右;唐朝后期,遣唐使船队的规模较大,是4艘船,共有500到600人左右④”,出现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高潮,促进了大唐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日本645年的大化革新运动受中国先进的典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彻底,本文仅以大化革新为例,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方面谈谈这一时期中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论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年级专业:2013级数媒<1>班学号:155272013006姓名:陈小华摘要:唐朝是我过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是非常开放的一个历史时期,唐朝的开放使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本文就此时期陆路交通,海路交通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外来人、外来文明与唐朝社会的交流和影响等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字:陆路交通,海陆交通,丝绸之路,外来人,外来文明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陆路交通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交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文化交流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条件。

交通状况决定和制约了文化交流的规模和程度;反过来,文化交流繁荣与否,也对交通状况起着促进或滞碍的作用。

发达的陆路交通,为唐朝的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是举世闻名的陆路丝绸之路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通过欧亚内陆地区进行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发展,是与唐朝强大的国力及其在西域的经营分不开的。

宋朝史臣记叙唐朝疆域称“举唐之盛时,开元、天宝之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

指出唐朝对西域的经营甚至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的汉代。

正是有了唐朝在西域实施的各项行政设施和完备的驿站系统,使通过陆路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唐代也是历史悠久的陆路东西交通走向衰落的时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内部的战乱,在阿拉伯势力东进的影响下中亚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动,中国经济重心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的东移,海上交通工具的长足进步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促成了海上线绸之路取代陆路地位的局面。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宋元时期那可是对外交往相当频繁和精彩的阶段。

就好像我们现在出国旅游、和外国人做生意一样,那时候的中国也是在和世界各国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先来说说隋朝。

隋炀帝杨广那可是个有野心的主儿,他曾经派人出使赤土国。

这赤土国在哪呢?就在现在的马来半岛。

使者们一路上那是历经千辛万苦啊,遭遇了狂风巨浪,还差点迷路。

不过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受到了赤土国王的热情款待。

据说赤土国王派了好多人骑着大象出来迎接,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

双方交换了礼物,隋朝的丝绸、瓷器让赤土国人开了眼,而赤土国的香料、珠宝也让隋朝使者们惊叹不已。

到了唐朝,那对外交往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太宗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周边各国都纷纷派遣使节来唐朝学习交流。

就说日本吧,那派来的遣唐使一批接一批。

这些遣唐使们怀着对唐朝文化的敬仰和向往,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他们可不是来玩的,那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等。

其中有个叫阿倍仲麻吕的,还在唐朝做了官,和李白、王维这些大诗人都是好朋友。

想象一下,一群说着不太标准汉语的日本人,穿着唐朝的衣服,走在长安的大街上,好奇地东张西望,那画面多有意思。

长安城里那更是热闹,来自各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汇聚一堂。

东市、西市上,能看到波斯的地毯、大食的珠宝、印度的香料,应有尽有。

走在路上,能听到各种语言,有高鼻梁蓝眼睛的胡人在叫卖,也有穿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在讨价还价。

有一次,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走在长安的街头。

看到一个胡商在卖一种很特别的乐器,那乐器长得像个葫芦,上面还有好多孔。

胡商一边演奏一边吆喝,周围围了好多人。

我挤进去看,那音乐真是好听极了,欢快又充满异域风情。

旁边还有个卖小吃的摊位,卖的是一种从没见过的饼,摊主说是从西域传来的做法,我买了一块尝尝,味道还真不错,又香又脆。

再说说唐朝的高僧玄奘。

他为了求取真经,独自一人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这一路上,经过了无数的沙漠、雪山,遭遇了强盗、疾病,好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中国现代古代外交历史论文

中国现代古代外交历史论文

中国现代古代外交历史论文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交一直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外交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而在现代时期,中国外交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转变。

本论文将分别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对中国外交历史进行分析和探讨。

古代中国外交自古代各个朝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外交活动就已经十分活跃。

春秋时期的列国争霸、战国七雄的角逐,都是中国古代外交的重要篇章。

而随着秦始皇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外扩张和外交贸易取得了新的突破。

唐朝和宋朝时期,中国外交更是达到了巅峰,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往来更加频繁,丝绸之路的开辟更是对中国外交的一个巨大贡献。

而到了现代,中国外交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从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地位,到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中国外交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外交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反霸权”的外交政策到如今的“和平发展”,中国外交不断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着努力。

总的来说,中国的外交历史既充满了荣耀和成就,也历经了挫折和挑战。

古代中国外交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而现代中国外交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

相信随着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和外交水平的逐渐提升,中国将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中国外交中,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事务,推动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同时,中国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如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

中国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

中国现代外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与其他大国的竞争和矛盾也日益突显。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唐宋时期的文化交流摘要唐朝是世界公认的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它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

在唐宋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所以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顶峰。

关键词:遣唐使鉴真东渡药学交流宗教文化丝绸之路一、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618年,李渊在长安(现在的西安)建立唐朝。

唐朝在公元7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拥有最大的版图,甚至连中亚的沙漠也归属于唐朝管理。

公元690年,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将国号改为“周”,史称“武周”,也称作“大周”,并迁都洛阳。

后来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唐朝含武则天在内共历经21位皇帝,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一共289年。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唐初的日本生产力还较为落后,贵族专权,朝臣倾轧,社会不安定。

但是日本人很善于学习外来的东西,他们加强与唐王朝的联系,派遣规模庞大的遣唐使团队,学习中国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及经验。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到838年日本一共派出遣唐使十三次。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日本派来学习的学问僧共约9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

空海与804年来到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习密宗,回国时带回180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贡献最大的就是鉴真和尚。

鉴真对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6次努力,历经艰辛,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

对宋中外交流的思考和感悟作文

对宋中外交流的思考和感悟作文

对宋中外交流的思考和感悟作文宋中外交流思考感悟历史长河中,宋朝其独特魅力,吸引世界各目光。

那时代,中外交流频繁,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当我回首那段历史,禁感叹宋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广泛与深入。

本文将宋中外交流进行探讨,期从中汲取智慧,我今天交流互鉴提供启示。

我解宋朝时期中外交流特点。

当时交流,无论规模还深度都达前所未水平。

宋代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等区国家都密切往来。

特别与阿拉伯世界交流,更促进科技、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繁荣。

科技方面,阿拉伯世界传入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宋代科技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化方面,阿拉伯宗教、哲学、文学等,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丰富宋代文化内涵。

经济方面,阿拉伯香料、珠宝等商品,成宋代市场新宠,带动经济繁荣。

宋朝时期中外交流,仅仅一种单向传播,更一种双向互动。

吸收外来文化宋代中国也向外传播自己文化。

如佛教、道教等宗教,传入阿拉伯世界,影响当信仰习俗。

又如宋代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也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种双向交流,使得宋代文化更加多元,更加包容,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全球化背景我更能感受宋朝时期中外交流重性。

宋代外交流,仅仅经济、科技传输,更重文化碰撞与融合。

种碰撞与融合,激发新创意,促进文明进步。

正如今天我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与世界各享想法,碰撞出新火花,推动着类社发展。

从宋朝中外交流中,我还可汲取尊重差异、包容共生智慧。

宋代,无论待阿拉伯、波斯还待其他区中国都表现出极大包容与尊重。

种包容与尊重,使得同文化能够宋代中国平共处,共同发展。

今天,我面临着全球多元文化挑战,更需学尊重差异,包容共生。

只样,我才能构建一谐共生全球命运共同体。

宋朝时期中外交流,我提供丰富历史经验。

我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推动今天交流互鉴。

我还应该宋朝榜样,秉持包容、尊重态度,待世界各文化。

让我共同构建一多元、包容、谐全球文化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宋朝时期,中外交流盛况仅促进文化繁荣,也社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

隋唐宋元对外交往作文哎,说起隋唐宋元那些朝代的对外交往,咱们四川人摆龙门阵(聊天)也是能摆得津津有味嘞!想当年,隋朝虽然短命,但那时候的丝绸之路,那可是热闹得很,咱们四川的丝绸、茶叶,还有那些个精美的蜀绣,顺着长江水路,再转到陆路,一路往西,走到波斯、罗马,那些外国人看到咱们的东西,眼睛都直了,直夸咱们手艺好,东西巴适(好)得很!到了唐朝,那就更不得了了,“贞观之治”一来,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那是遍地开花。

咱们四川的商人,还有那些个求学的、传教的,都往外面跑。

像啥子鉴真大和尚,虽然他不是直接从四川出发的,但他东渡日本,传播佛法,那精神头儿,咱们四川人看了都佩服。

还有啊,那些个外国使节、商人,也是络绎不绝地往长安跑,路上经过咱们四川,都要带点咱们的特产回去,说是要让他们国家的人也尝尝鲜。

宋朝嘛,虽然军事上有点憋屈,但经济、文化那是没得说,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发达得不得了。

咱们四川的茶叶、瓷器,通过海路,远销东南亚、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

那时候的宋朝,就像个国际大市场,啥子东西都有得卖,啥子人都有得见,那才叫一个开放包容嘞!最后说说元朝,蒙古铁骑打下的江山,那疆域辽阔得吓人。

元朝不光是在陆地上牛,海上也是霸主级别的。

那时候的泉州港,比现在的深圳港还热闹,各国的船只来来往往,咱们四川的货物也是源源不断地往外运。

而且啊,元朝还派了好多使节出去,跟外国搞外交,那场面,想想都壮观!所以说啊,隋唐宋元这些朝代,咱们四川的对外交往那也是杠杠的,不仅让咱们的东西走出了国门,也让外面的文化、技术流了进来,促进了咱们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历史故事,咱们四川人摆起来,那是三天三夜都摆不完嘞!。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小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小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小作文在唐代,中日之间的人员来往、经济和文化交流,可谓盛况空前。

当时日本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中国文化,形成一个热潮。

这个热潮从隋朝就开始了,日本留学生高向玄理在隋炀帝时来中国,到唐初才回国。

唐朝一代,日本所派“遣唐使”有13次,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有6次,合计遣使入唐共有19次。

每次所派“遣唐使”团,其规模都很大,人数多时达到一次500余人,内中往往有许多留学生或学问僧,在唐朝长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及佛教经典。

这些使者、留学生、学问僧在回国时,将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音乐、美术、书法及生产技术等介绍给本国,并且带回大量的书籍,如史书、诸子书、文集、佛经等。

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政治方面,唐朝初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中国回去的留学生高向玄理和僧旻做国博士,仿照唐朝的律令制度,进行了一次社会改革,内容包括官制、田制、律令等方面,如根据唐朝的均田制,颁行班田制度,并且实行租庸调法,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叫作“大化革新”,大化就是孝德天皇的年号。

在文字方面,留学生吉备真备采取汉字楷体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学问僧空海利用汉字草书,创造了平假名这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便形成了日本文字。

在建筑方面,日本8世纪的国都平城京(京都),完全是模仿唐朝的长妄城建成的,那里街道的宽度及排列方法,几乎和长安城一样,也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等名称。

在风俗习惯方面,日本也受到唐朝的影响,如五月五目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日的乞巧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九月九日的菊酒等,这些都是由唐朝传去的。

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历史,留下了不少可供回忆的珍贵文物。

如日本奈良有8世纪建造的正仓院,收藏了大量的唐朝文物,一直保存至今。

在日本还曾出土了很多唐初铜钱“开元通宝”。

在我国西安何家村,也发现了日本8世纪初的银币“和同开珎(宝)”。

这些都是中日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小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小作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小作文在汉唐时期,由于胡汉民族长时期的杂处错居,在饮食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并最终趋于融合,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不是简单地照搬过程,而是结合了本民族的饮食特点对外来的饮食文化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于本民族。

汉族接受胡族饮食时,往往渗进了汉族饮食文化的因素,如羊盘肠雌解法,用米、面作配料作糁,以姜、桂、橘皮作香料去掉膻腥以适合汉人的口味。

而汉人饮食在胡人那里也被改头换面,如北魏鲜卑等民族嗜食寒具、环饼等汉族食品,为适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以牛奶、羊奶和面,粉饼也要加到酪浆里面才肯食用。

由此可见,尽管胡汉民族在饮食原料的使用上都在互相融合,但在制作方法上还是照顾到了本民族的饮食特点。

这种吸收与改造极大地影响了唐代及其后世的饮食生活,使之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包罗众多民族特点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

可以说,没有汉唐时期的胡汉饮食交流,中国后世的饮食文化将会苍白得多,胡汉各族的饮食生活也将会单调得多。

同时,汉唐时期胡汉民族饮食原料交流与融合,对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著了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文化,为人们追求生活享受创造了条件,女权意识也就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崛起: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一些贵族女性更是获得了与男性相当的政治权利,在唐代不仅出现了上官婉儿、韦后、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宫廷女性弄权的政治事件,而且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她在七世纪中期至八世纪初期,实际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正是在她的治理下,唐朝国力进一步提高,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位女皇的存在不能不承认受到当时正在勃兴的女权意识的影响,而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其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是作为脱离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不久的边陲少数民族的大唐皇室,有着容纳妇女参政这一历史事实的思想基础,妇女参政的客观存在又反过来强化着社会对女性的普遍尊重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唐宋时期中外交流要说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史,先说说唐宋的一些基本情况。

唐宋时期是从公元7世纪初到13世纪末这么一个跨越550年的一个时间段。

主要包括3个阶段,唐朝,五代十国,南北宋。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建都于长安,在今天的西安。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7世纪时,当时的版图也是最大的,中亚的沙漠也都是归唐管理的。

我认为唐朝的大变革有两个,一个是在公元690年,出现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她改国号”唐”为”周”,并迁都于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

后来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另一个大的变乱就是安史之乱,虽然梁王朱温篡位被剿灭,但是这使得唐朝元气大伤,最后走向灭亡。

唐历经21位皇帝,其中包含武则天,共289年。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合称五代。

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

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宋朝分为北、南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

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

南宋(1127年—1279年)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下面介绍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史。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一个明显的象征就是----遣唐使。

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神探狄仁杰》第四部中就有对遣唐使的描述,讲的是武则天在位时期,日本往中国派的很多遣唐使在中国为官的一些事。

还有在赵薇,姜文,中井贵一主演的《天地英雄》中,中井贵一演的就是一个遣唐使,他是在他很小时候就被派到唐朝来学习的。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

他于804年(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

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

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

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

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政治方面,645年,日本参考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学习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在语言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

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记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片假名”,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

这些新体文字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所欣赏。

唐朝著名作家的诗文集相继传入日本,其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的白居易诗,尤为受到喜爱。

而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橘逸势等人对中国的诗文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

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并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唐乐。

日本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唐朝的不少乐书、乐器陆续传入日本。

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人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

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板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

中国式的犁和大型锄传入日本并开始普遍使用。

日本仿照唐的水车,制造了手推、牛拉、脚踏等不同类型的水车。

唐朝的《大衍历》、《宣明历》,也被日本所采用。

中国著名的医学著作《素问》、《难经》、《脉经》、《张仲景方》、《神农本草》和《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书先后传入日本,他们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创建了“汉方医学”。

7世纪以前,日本没有固定的都城,694年(延载元年)兴建了第一个都城藤原京。

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元十年)修建了平安京。

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

建筑所用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

在生活习惯方面,唐人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

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到平安时已兴起喝茶之风。

唐服传入日本,亦为日本人所喜爱。

在节令方面,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

当时中日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在商业方面,当时江浙出产的丝绸直接从海上运往日本,丝织品已经开始由礼物转为正式商品。

奈良是当时日本的首都,可以说是中国丝绸之路的终点,正仓院则是储藏官府文物的场所。

今日的正仓院已是日本保存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其中的很多丝织品即使在大陆也很难见到。

说起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大家一定会想起《西游记》中的唐僧,法号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玄奘于627 年( 唐贞观元年) 八月自长安出发,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天竺(印度),历时17年。

把印度的佛教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翻译许多著名的佛学经典。

为吴承恩的《西游记》奠基素材。

说起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当然不能忘了丝绸之路这个话题,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陆上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当时唐控制了陆上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

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

不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一分子。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也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

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

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

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海上丝路是指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宋朝最明显的中外交流迹象也是丝绸之路和佛学。

说到宋代的丝绸之路,不能不说茶叶。

茶叶在宋代广泛种植,史籍中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

南宋文学家吴曾在笔记《能改斋漫录》中说“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就是描写北宋设置蕃市、交易茶叶的状况。

宋室南迁后,与西方的陆上交通被阻断,茶马贸易才逐渐减少。

一介武夫的赵匡胤效仿唐太宗派唐玄奘到西方取经,命行勤、继业两位高僧组织一个由157人组成的庞大巡游使团,前往天竺(今印度)求法取经。

这个巡游使团是宋朝建立后第一个官方派遣的佛教使团,也是古代中原地区见诸经传的前往天竺取经的最后一个佛教使团,同时也是有文字可考的规模最大的赴天竺求法取经的使团。

这支西行取经的队伍最终不辱使命,除了巡视佛祖圣地、拜访名僧、求法取经之外,他们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使命,即与所经过的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他们一直向西,最后渡过恒河到达印度。

每到一地,当地首领不仅热情地接待他们,还派人随行前往引导,与所经国家或地区进行友好往来。

以上的阐述主要讲的是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宋朝的情况是继承了唐朝的情况,唐宋时期的中外交流肯定不止我所阐述的,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提及,本人才疏学浅,也就只能谈到此处。

以上就是我所有就是我对唐宋时期中外交流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