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过程知识讲义
服务有形展示知识讲义
十二、服务有形展示(1)--------------------------------------------------------------------------------有形展示是服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七大要素之一。
产品营销首先强调创造抽象的联系,而服务营销则将注意力集中于通过多种有形的线索来强调和区分事实。
而对于服务营销商来说,服务展示管理是第一位的。
服务营销商通过对服务工具、设备、员工、信息资料、其他顾客、价目表等所有这些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有形物的服务线索的管理,增强顾客对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为顾客做出购买决定传递有关服务线索的信息。
因此,了解服务有形展示的类型和作用,加强有形展示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有形展示的类型和效应1、有形展示的概念所谓“有形展示”是指在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的范畴内,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优点的有形组成部分。
在产品营销中,有形展示基本上就是产品本身,而在服务营销中,有形展示的范围就较广泛。
事实上,服务营销学者不仅将环境视为支持及反映服务产品质量的有力实证,而且将有形展示的内容由环境扩展至包含所有用以帮助生产服务和包装服务的一切实体产品和设施。
这些有形展示,若善于管理和利用,则可帮助顾客感觉服务产品的特点以及提高享用服务时所获得的利益,有助于建立服务产品和服务企业的形象,支持有关营销策略的推行;反之,若不善于管理和运用,则它们可能会传达错误的信息给顾客,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期望和判断,进而破坏服务产品及企业的形象。
根据环境心理学理论,顾客利用感官对有形物体的感知及由此所获得的印象,将直接影响到顾客对服务产品质量及服务企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消费者在购买和享用服务之前,会根据那些可以感知到的有形物体所提供的信息而对服务产品做出判断。
比如,一位初次光顾某家餐馆的顾客,在走进餐馆之前,餐馆的外表、门口的招牌等已经使他对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如果印象尚好的话,他会径直走进去,而这时餐馆内部的装修、桌面的干净程度以及服务员的礼仪形象等将直接决定他是否会真的在此用餐。
销售员与顾客的首次接触知识讲义
销售员与顾客的首次接触知识讲义概述在销售行业中,销售员与顾客的首次接触非常重要,它对于销售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销售员与顾客首次接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知识和技巧,帮助销售员成功引导销售过程的开始阶段。
为什么首次接触如此重要?首次接触是销售过程的第一步,它可以为销售员和顾客之间建立信任和互动的基础。
在首次接触中,销售员需要传递积极的第一印象,并建立与顾客良好的沟通关系。
如果首次接触失败,可能导致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兴趣减少甚至完全失去。
因此,掌握首次接触的知识和技巧是每个销售员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如何进行成功的首次接触?准备工作在首次接触之前,销售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给顾客留下积极的印象。
1.研究商品或服务:了解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包括特点、优势等。
这样可以在首次接触中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回答顾客可能提出的问题。
2.熟悉目标顾客:了解目标顾客的特点、需求和偏好。
这有助于销售员更好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销售推荐。
3.准备沟通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销售工具,例如销售手册、宣传资料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销售员向顾客展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接触技巧首次接触时,销售员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1.亲切问候:用友好的语气向顾客问候,例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这样可以给顾客留下友好和专业的印象。
2.注意表情和姿态:保持自信自然的笑容,并保持良好的姿态。
这有助于建立亲和力,并展示销售员的自信和专业性。
3.倾听和问问题:倾听顾客的需求和问题,并主动提出相关的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销售员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提供解决方案:根据顾客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销售员应该清晰地解释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以便顾客更好地理解。
5.建立信任:与顾客建立信任是成功首次接触的关键。
销售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或证据来支持自己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增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讲义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讲义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Hart's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约翰•哈特(John Hart)提出的一种关于公共服务的理论。
该理论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共管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公共服务的本质和作用。
本讲义将从理论的出发点、核心内容以及对现实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论出发点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发点是研究公共服务的本质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
在此之前,哈特认为传统的公共服务理论侧重于行政威权和专业权威,忽略了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因此,他提出了新的公共服务理论,试图从公民参与的视角重新定义公共服务。
二、核心内容1. 公民参与:哈特认为公共服务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行政行为,还需要公民积极参与。
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
他将公民参与分为四个层次:被动接受(Passive reception)、调查观察(Inquiries and Observations)、意见反馈(Opinions and Feedback)和协作决策(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
通过这种方式,公民可以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从而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2.民主决策:哈特认为民主决策是公共服务实现公众利益的关键。
在传统理论中,公共服务往往由行政机构根据专业知识作出决策。
但在哈特看来,这种专业知识决策忽视了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容易导致决策的合法性和民众的满意度不高。
因此,他提倡在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通过公民投票、听证会等方式,使公众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从而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众的满意度。
3. 公共管理:哈特认为公共服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即“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
认知能力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洞察力、情报分析和跨组织协调等。
SPC培训讲义---基础知识
SPC培训讲义—基础知识简介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管理工具,旨在通过对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讲义将介绍SPC的基础知识,包括SPC的原理、常用的SPC 工具和应用案例等内容。
1. SPC的原理SPC的核心原理是基于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和排除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特殊原因,同时通过控制图的使用,监控和改进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 正态分布在SPC中,数据的正态分布是一个重要的假设。
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概率分布,其特点是均值和标准差能够完全描述分布的情况。
正态分布的图形呈钟形曲线,均值位于曲线的中央。
在实际应用中,SPC 通常假设数据是近似正态分布的,以方便进行统计分析。
1.2 变异性与稳定性在质量管理中,变异性是指同一过程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相同测量项的数值差异。
通过SPC的应用,可以发现原本被认为是随机变动的过程,实际上可能存在特殊原因造成的异常波动。
稳定性是指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异性较小,并且符合预期的性能要求。
通过SPC 的控制图,可以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稳定状态的出现。
2. 常用的SPC工具SPC工具是SPC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SPC工具。
2.1 控制图控制图是SPC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它用来监控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异情况。
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图表,将过程数据按时间顺序绘制在图表上,同时画出上下限和中心线。
如果过程数据处于控制限之内,说明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如果过程数据超过控制限,说明过程发生了特殊原因的变异,需要进行分析和改进。
2.2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柱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它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中心趋势、波动幅度以及偏态情况。
通过直方图,可以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数据呈现钟形分布,则可以认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传媒、运输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服务贸易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优势和难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贸易知识。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特点1. 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活动。
它是商品贸易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跨越国界的服务交换来实现国际间的贸易。
2. 服务贸易的特点(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具体形式化地进行交换。
(2)不可储存性:服务具有时效性,无法像商品一样进行储存。
(3)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在质量、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4)生产消费一体化: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提供方需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互动。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例如在线咨询、远程医疗等。
2. 人员流动的增加:教育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员流动增加,跨国公司的员工互派、外派也成为常态。
3. 服务外包的兴起:随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服务流程外包到其他国家,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跨国服务贸易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跨境在线购物平台、跨境支付等。
三、服务贸易的优势和难点1. 优势(1)低成本:在很多情况下,跨国服务贸易能够减少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2)提供就业机会:服务贸易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得到传播和应用。
(4)促进文化交流:服务贸易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难点(1)质量和标准不一致:由于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存在差异,会导致贸易摩擦和困扰。
服务知识及形态概述
服务知识及形态概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服务知识及其形态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们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服务知识的定义、特征和形态,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服务知识的定义服务知识是指与服务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涵盖各个领域,如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服务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服务提供者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知识的特征•交互性:服务知识是通过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传递的,需要双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个性化:服务知识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调整和定制,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创新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服务知识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的变化。
服务知识的形态服务知识的形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实体服务:指具体的服务产品或项目,如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
2.虚拟服务: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提供的服务,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
3.人际服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的服务,如客户服务、心理咨询等。
不同形态的服务知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服务业也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将传统服务转向数字化服务,以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智能化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节能环保: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服务形态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
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才短缺:服务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供给不足。
•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务提供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
•数据安全:随着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
总的来说,服务知识及其形态对于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讲义知识点(一)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讲义知识点(一)第一讲考试大纲把知识点划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档次。
掌握就是要求能应用到工程咨询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熟悉就是要求对有关知识具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了解就是要求具有与工程咨询相关的知识。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试题范围和深度不超过考试大纲的要求。
本科有主观性试题案例分析以考核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及《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案例分析题统一放在实务部分中考核。
一、客观性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二、主观性试题的题型主要有:论述、计算和综合(或案例)分析等类型。
1.论述题。
着重考核考生组织材料的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测量考生的评价能力和理论水平。
2.计算题。
利用数学公式和知识,计算题目要求的数字或结果。
3.综合(或案例)分析题。
根据执业资格考试的特点,考虑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范围,采用模拟具有代表性业务活动的一种命题方式。
该类试题着重鉴别应试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填空题、简答题。
考试大纲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参加考试人员了解、熟悉和掌握工程咨询现代咨询方法的种类、特点、内容、适用范围的程度。
运用案例考核参加考试人员综合运用这些现代咨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现代咨询方法概论(一)了解现代咨询方法的种类、特点及方法体系。
(二)熟悉现代咨询所需信息的采集途径。
(三)掌握咨询所需信息和数据的辨别方法。
二、项目战略分析方法(一)了解项目生命周期及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方法。
(二)熟悉竞争能力分析和矩阵分析方法。
(三)掌握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方法。
三、市场预测方法(一)了解德尔菲(Delphi)法、专家会议法、类推预测法。
(二)熟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成长曲线模型法和季节波动分析。
(三)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消费系数和弹性系数法。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熟悉项目投资估算的非类估算方法。
配件客服知识点总结大全
配件客服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客服概念介绍客服是指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的活动。
客服在现代企业运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客户满意度等,对企业业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客服的基本技能1.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客服人员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客服人员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答客户疑问,同时还需要具备耐心倾听客户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时的微表情处理能力。
2.问题解决能力客服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答客户疑问的能力。
对于复杂的问题,客服人员还需要保持良好的问题解决思维,及时寻求帮助并给予客户满意的解答。
3.快速反应能力客服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客户答复,尤其是一些紧急的问题需要迅速响应。
客服人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及时解决客户问题。
4.团队合作意识在客服工作中,往往需要多人协作来解决问题,所以客服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章客服的行为规范1.礼貌待人对待客户需要保持礼貌,并主动和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礼貌待人的态度对于客服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2.保护客户信息客服人员需要绝对保护客户的隐私信息,不得将客户信息泄露给其他人。
3.处理投诉对于客户的投诉,客服人员需要耐心倾听,并积极解决问题,让客户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
4.处理困难问题在工作中,客服人员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客户不满情况的能力。
第四章客服流程1.客户接触客服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了解客户的需求。
2.问题诊断客服人员需要根据客户的描述和问题,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和确认。
3.问题解决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客服人员需要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并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4.客户反馈在问题解决后,客服人员需要跟踪客户,并征求客户对服务的反馈,以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电信客户服务培训讲义
学习并运用有效沟通技巧,与客户沟通更 加顺畅,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 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能力增强
团队协作意识加强
掌握问题解决流程,遇到客户问题时能够 迅速应对,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满意 度。
培训中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只 有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整 体服务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案例分享:成功解决客户问题经验交流
案例一
某客户反映网络故障问题,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及 时定位并解决了问题,恢复了客户的正常网络使用。
案例二
针对某企业客户提出的复杂业务需求,团队成员通过深入 沟通和协作,制定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实施了该 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案例三
在处理一起客户投诉事件中,团队成员积极倾听客户意见 、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了问题,最终化解了客户的不满情 绪并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团队协作在客户服务中应用
建立信任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团队成 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
分工协作
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经验,进行合 理分工,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
信息共享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团队 成员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互相支持
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 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的整 体绩效。
进展。
电话礼仪规范
问候语
在接听电话时,首先使 用标准问候语,如“您 好,中国电信客服中心
”。
自我介绍
清晰报出自己的姓名或 工号,以便客户确认身
份。
询问需求
主动询问客户的需求或 问题,并给予耐心倾听
。
结束通话
讲义和总结
讲义和总结概述讲义和总结是在教学、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它们的作用是记录及概括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无论是授课、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这两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讲义和总结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撰写有效的讲义和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什么是讲义?讲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书面或电子形式的辅助教材,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制作的。
讲义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知识点、案例分析、示范演示等内容。
它可以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讲义的重要性讲义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具有以下重要性:1.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讲义包含了教学大纲、知识点等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将课程内容有条理地传达给学生,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讲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助于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3.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讲义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方便复习和巩固:讲义可以作为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工具,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讲义对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讲义的组成部分通常,一份讲义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时间等基本信息。
2.目录:列出讲义的章节和内容,方便学生查阅。
3.教学大纲: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4.知识点:详述各个知识点的定义、原理、应用等。
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
6.示范演示: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技巧。
什么是总结?总结是对某个事件、经验或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和评价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提炼出事件或知识的核心要点和规律性内容。
总结常用于学习、工作和科研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所得。
总结的重要性总结的重要性在于:1.梳理思路:通过总结,可以对所学所得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帮助人们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
社区工作基础知识讲义讲解
目录第一章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1第二章社区概论 (34第三章社区建设 (47第四章社区居民自治 (80第五章社区组织 (96第六章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实务 (114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41附录二、陕西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1431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400-6300-999第一章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 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也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
所谓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1.公共资源(1公共设施、产品。
即特定社区所有人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且它们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如能源、城市道路、路灯、桥梁、交通标志等。
(2公共信息资源。
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
ITIL知识培训讲义(2024)
2024/1/29
事件解决与恢复
采取适当措施解决事件,并尽快恢复 受影响的IT服务。
事件跟踪与监控
跟踪事件的处理过程,确保事件得到 及时解决,并对事件进行监控以防止 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7
问题管理(PM)
问题识别与记录
识别并记录与IT服务相关的问 题,包括已知错误和潜在问题
。
2024/1/29
问题分析与诊断
6
02 ITIL核心流程与服务设计
2024/1/29
7
服务级别管理(SLM)
01
02
03
定义
服务级别管理(SLM)是 确保IT服务满足与客户约 定的服务级别目标的过程 。
2024/1/29
目标
确保服务提供者与客户之 间的服务级别协议(SLA )得到有效管理和执行, 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活动
协商、监控和报告服务级 别,处理服务级别违反事 件,持续改进服务。
ITIL框架体系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件,如服务 策略、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和持续改 进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IT服务管理生命周期。
ITIL辅助流程
除了核心流程外,ITIL还定义了一系列辅助流程, 如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等,这些流程 为核心流程提供支持,确保IT服务管理的全面性 和有效性。
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
参加线上和线下交流活动
推荐学员们阅读《ITIL实践指南》、《IT服 务管理》等书籍和资料,加深对ITIL的理解 和应用。
建议学员们积极参加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活动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不断提升自 己的专业素养。
2024/1/29
32
THANKS FOR WATCHING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和潜在影响。
VDA讲义-2016版本201906
1VDA 6.3过程审核(第3版,2016)有效地运用过程审核,并且有效地开展过程审核2第1天:➢VDA6.3与其他要求的关联/审核的类型➢VDA6.3结构概述/过程导向方法和知识储备➢过程审核、P2项目管理、P3产品和过程开发的策划➢P4产品和过程开发的策划➢审核评价(开展评分、评级、降级规则)、审核报告评价、➢过程要素P5-供方管理➢P6过程分析和生产课程安排3第2天:➢针对第1天的回顾➢P6过程分析和生产➢P7顾客关怀、顾客满意、服务/使用提问表➢P1潜在供方分析/P1报告下午➢VDA6.5产品审核课程安排质量管理标准的发展•汽车行业标准•1999 2000 2002 2006 2008 2009 2015 2016VDA6.2 (2004)VDA6.1 (2010)QS-9000 第三版ISO/TS16949:2002 ISO/TS16949:2009 IATF169495ISO9001标准结构在PDCA 循环中的展示6德国汽车制造业的质量标准(VDA6)VDA6质量审核基本标准VDA6质量管理体VDA6第4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生产设备VDA6 过程审核第3部分批量生产/服务VDA6 过程审核第7部分生产设备VDA6 产品审核第5部分VDA6.X 出版物内容概述体系过程产品第1部分系审核批量产品VDA6第2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服务7明显影响到“产品和或环境”的问题必须被记录在案并且评估.6.1.3 来料存储适宜么?6.4.4. 工作和检验工位适合需要么?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设施和测试设备?其他可能相关的问题6.6.4 最终产品的交付是是否满足要求?7.1 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过程方面所有相关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7.3 是否保障了零件的供应?审核中对于环境问题和工作安全问题的处理8IATF16949:2016 9.2.2.3 制造过程审核组织应采用顾客特定要求的过程审核方法,每三个日历年审核一次全部制造过程,以确定其有效性和效率。
服务员服务流程及服务细节-PPT
注意事项
1、斟倒醋时,主宾以外得客人用“请”、“您 好”等用语提示客人;
2、如果滴在台面上,应用餐巾盖在台面上。
撤果盘
服务细节
1、视客人得到位情况或者客人己将果盘用完, 询问主宾“您好,帮您把果盘撤掉好吗” ,客 人示意后即可操作;
2、右手将转盘转至上菜口,将果盘轻轻撤下, 如果盘未用完,现客人已到齐,询问“您好,帮 您把果盘分了好吗”?客人示意后即可操作 (用公叉进行操作)
4、热菜上菜顺序:两热荤 →按位上得高档菜 品 →清蒸得名贵鱼类 →海鲜 →炒菜 →煲仔 →蔬菜。
注意事项
1、剔鱼骨:剔刺时如发现鱼肉尚未熟透,要及时 将鱼送往后厨重新加热 ;
2、分菜:在客人屡屡被敬酒、不便川餐时,可以 帮客人分菜:如发现某位客人特别爱吃哪一道 菜,也可以帮客人分菜:如果桌上菜品不多,客 人没有要求则不必派菜;
3、左手自然倒背,右手轻转转盘,将菜转到主 宾面前,然后收手,退后半步,微微躬身,辅以手 势,报出菜名;
4、要求转动转盘时速度缓与、态度认真庄重:手势 与整体动作协调、流畅;
5、报菜名时语言清晰,音量适中,以客人听清为准,切 不可造成喧宾夺主得感觉。
6、如就是朋友聚会,公司宴请等热闹场面、须在报 完菜名后加以适当得祝福语,以突显亮点服务。
4、随时注意客人茶水得温度,及时更换;
5、儿童面前不宜派茶;
6、要随时留意为客人添茶注水。
上餐前水果
1、根据订餐经理安排准备餐前果盘; 2、将果盘从客人右侧送上,“请用果盘。” 3、待客人用完后马上撤走空餐具。
餐具与椅,请客人坐下后,再加餐具。 餐具应以先摆骨碟、筷子、酒杯为宜;
7、与凉菜相同。上菜之前应计划好如何安排,注意 色泽搭配、荤素搭配;
自考【讲义】11748商务运营管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运营管理这一主题涉及三个具体领域:管理各种实际过程(常被称作转化,即将输入转 变为输出) ,诸如制造、顾客服务。计划如何运用运营能力。设计与持续改进运营过程中的 转化和计划系统。运营与其他领域有着明确的关系,诸如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学、信 息技术、设计、财务与会计、管理。因此,它与下一阶段的其他课程,比如战略管理,也有 密切的关系。 这为学员提供了可以对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的机会: “硬”系统,它以测量、管理会 计、信息系统和作业研究为基础,相应地产生一种事实驱动和无感情色彩的管理形式。 “软” 系统,它将组织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其中感情比事实更重要。
二、课程目标
1.赋予商务活动或金融领域各相关职能元素的良好知识, 为其从事商务或金融工作做好 准备。 2.提高考生的学术技能,包括有效、高效的学习能力,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调查研究相关 事项,定量、定性的分析信息,提高尽快把握事项关键、迅速做出最佳结论的能力。 3.开发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 以及有效响应商务或金融环境快速变化的 能力。 4.使考生具备识别和分析问题,搜集相关数据,以形成制定、实施有效计划和方案,并 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5.帮助考生开发自我管理的技能和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6.促进考生自信、自主、独立判断、自我激励、主动性、进取精神与自我认知。 7.为考生在恰当时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项目做好准备。
11748 商务运营管理
1
第一章 运营管理引论
第一章 运营管理引论
框架图
重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点
章 第一章 运营管 理引论 第三节 运营选择与赢利性 盈亏平衡分析 010302 ★★★★ 节 第一节 运营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运营经理的角色 知识点 输入—输出循环 服务过程选择 编号 010102 010203 重要程度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服务过程(1)--------------------------------------------------------------------------------服务过程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交付给顾客的程序、任务、日程、结构、活动和日常工作。
服务产生和交付给顾客的过程是服务营销组合中一个主要因素,因为,顾客通常把服务交付系统感知成服务本身的一个部分。
服务业公司的顾客所获得的利益或满足,不仅来自服务本身,同时也来自服务的递送过程。
因此,服务体系运行管理的决策对服务营销的成功十分重要。
(一)服务作业程序和系统1、服务作业管理的含义在制造领域,作业管理被称之为生产管理,其着重强调的是制造。
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航空公司、旅馆、货运业者、准零售业者、休闲中心、保险公司和许多其他类型的服务业公司,都认识到作业管理已成为成本控制、制度改善和顾客服务水平方面的重要投入因素。
所谓“作业”是指运用某种手段将资源投入,经由合并、重塑、转化或分割等方式,从而导引出有用的产出(产品与服务)。
作业管理的目的在于探讨和协调各种系统设计、作业规划、执行与控制之间的关系。
2、服务作业的程序作业管理包括规划、组织及控制这些资源的转化过程。
转化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系统的投入,以及在进行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成本上或成本外的加入效用或价值。
为了管理转化过程,有必要了解传统的作业管理领域。
(1)过程规划与控制。
作业选择和规格化的目的,在于使服务产出在质量、数量,递送方式和成本方面能适合顾客的要求。
(2)作业规划。
每项作业的详细规格化,其目的在于使服务能符合所要求的质量、价格和成本。
(3)装备设计、陈设布局、材料处理和维护。
有关的设计、所在地点、布局、各种材料有关的处置以及任何有关设备的维护保养,旨在通过作业系统,使各种材料和人员的流动更加顺畅。
(4)日程。
作业推进的详细时间规划,在于能使服务在约定递送的期间内完成,同时符合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用原则。
(5)库存规划与控制。
库存(包括人员和生产能力)的规划和控制,是为达到服务所期望和约定的水平。
(6)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对于服务系统的有关重点,采取适当的检查和控制技术及其程序作法,以确保达成预定的质量水平。
(7)作业控制。
各种服务系统的信息流出与流入务必畅通,以确保各项作业的进行,可以按照约定日程的特定时间去执行;同时,配合监测服务系统内的工作,依照必要的程序完成工作。
(8)预测及长期规划。
预期服务业公司的未来需求量,并预测必须纳入服务系统的各种产能。
当然,并非所有的服务业公司都必须做到以上项目。
不过,有些服务机构则有必要兼顾到其他事项,如采购、自制或外购等决策。
以上的各项工作任务,应仅被视为作业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要点。
因为作业管理和其他很多的功能层面(如人事和营销)的关联都非常密切,因而很难界定作业管理者在所有情况下的确切职责范围。
3、服务作业系统服务作业系统可以从很多研究角度来予以分类,其中,从过程形态和接触度来分是两种主要的划分方式。
(1)从过程形态来认识服务业按其过程形态可以分为三大类:A、线性作业所谓线性作业是指各项作业或活动按一定顺序进行,服务是依循这个顺序而产出的。
制造业中家电产品的装配线是这种作业过程的标准形态,而在服务业,自助式餐厅是这种作业顺序的标准形态。
在自助式餐厅顾客依顺序做阶段式地移动,当然,顾客维持不动并接受一系列服务也并非不可。
线性作业的各种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使整体作业会受到连接不足的限制,甚至因此造成停顿现象,比如自助餐店的结账员动作迟缓,但这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过程,过程中的工作项目,可经由专门化、例行化而加快绩效速率。
线性作业过程最适合用于较标准化性质的服务业,并且有大量的持续性需求。
B、订单生产订单生产过程是使用活动的不同组合及顺序而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服务。
这类服务可以特别设计订制,以适合个别不同顾客的需要,并提供事先预定的服务。
餐馆及专业服务业,即属于订单生产过程。
虽然这种形态的优势关键在于有弹性,但仍然存在有时间不易安排,以及用资本密集取代劳动密集不易的困难,同时也不易估算系统产能。
C、间歇性作业间歇性作业是指各服务项目独立计算,做一件算一件,或属于非经常性重复的服务。
比如,各种新服务设施的建造、一个广告宣传活动的设计、一个大型电脑系统装置或制作一部大型影片等,都可说是间歇性作业。
这类项目的工作浩繁,对管理阶层而言,作业管理是复杂而艰巨的,这类项目最有助于项目管理技术的转移及关键途径分析方法的应用。
这类项目的规模及其间断性与前两种方式大不相同。
(2)从接触度的角度来认识在服务递送与顾客接触度高的服务业的作业管理与接触度低的服务业作业管理差别很大。
对作业管理者而言,顾客接触度的高低往往影响到他们的各个不同层面的决策。
按照服务制造过程中和顾客接触的程度来分类,与顾客接触度高低不同的服务业,在作业上差异较大,从而对管理者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A、高接触度服务业比较难以控制,因为,顾客往往成为服务过程中的一种投入,甚至会扰乱过程;B、在高接触度服务业中,顾客也会妨碍到需求时效,同时其服务系统在应付各种需求上,较难均衡其产能;C、高接触度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对顾客的服务印象有极大影响;D、高接触度服务业中的生产日程较不容易编制;E、高接触度服务业比较难以合理化,比如用技术取代人力;F、将服务系统中的高接触度构成要素和低接触度构成要素予以分开管理将较为有利,同时,可因此而激励员工们在各种不同功能中尽量专门化,因为各种功能需要的技能并不相同。
无论是依据过程方式还是接触度高低来分类,都可显示服务过程中的作业顺序,并予以明确化,也可以将服务系统依其接触度加以分门别类。
服务管理者了解其服务递送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制作服务系统的流程图表,并将服务过程中与顾客互动顺序予以流程化。
服务业管理者为其服务公司拟定政策时,经过以上的分析之后,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服务过程中应包括有哪些必要的步骤?●这些步骤是否可以取消或者合并?●每一步骤的产能是否均衡?●顾客在那些地方会介入服务?●不必要的顾客接触是否可以减少甚至取消?●科技是否可以用来加速过程的进行?●是否有些过程中的步骤可以转移到其他部分去?十一、服务过程(2)--------------------------------------------------------------------------------(二)服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服务业的服务系统和服务过程与制造业的系统十分相似。
因此,作业管理的原则和技术,在两产业部门几乎都适合。
但是,就像营销管理一样,作业管理在非制造业方面的运用并不比在制造业的运用更容易。
分析作业管理的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服务系统产出的各个方面。
因为,某些特定的服务业差异的存在,会影响到作业管理的问题类型与解决方式。
1、服务业目标和产能的利用对于某些服务业,是不能使用传统的利润和投资报酬率方式加以衡量(如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业),而必须采用其他方式,尤其是在非营利性服务业及社会性服务业部门,必须建立与其性质相适应的服务业目标。
服务的非实体性,意味着建立库存具有很多限制。
当然,从某种程度来说,服务人员及其技能是可以储存的,设备也可以储存(必要时可提供额外的产能)。
但一般而言,在服务业,今天没有用完的或闲置的东西往往就必须废弃,而不能留给以后的超负荷需求来使用。
因此,服务作业管理中要进行的最基本决策是:想要提供的产能水平是多少?过多产能可能会造成作业的不经济;过少产能则在服务递送时造成瓶颈,以及效率不足导致顾客反感。
2、顾客的服务过程参与顾客往往可以由与服务人员关系的质量来判断服务质量,并从中获得满足。
显然,服务人员的自我态度,训练的质量与其对服务的知识水平,对于顾客的需求满足与否影响甚大。
但是,服务人员毕竟只是服务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他们虽然可以尽其所能协助顾客,但却无法完全补偿整体性服务系统的不完善和低效率。
就作业管理而言,服务人员和服务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交替作用。
如果将服务人员的自由决策权去除的话,可能会使服务系统的运作更经济,并形成较为统一的一致性质量。
但是,这样却会牺牲服务人员的工作满足感。
因为工作一旦例行化、制度化,将降低服务人员发挥其能力,并减弱他们的工作动机,而且,可能妨碍到他们最终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质量。
在高接触度服务业,顾客也参与服务递送过程,因此服务系统的设计,也必须考虑到顾客的反应和动机。
顾客对服务业公司的要求,会影响到服务表现者的行为。
要调整对服务系统的管理,可能要先调整顾客的行为,或者将顾客行为从服务系统中完全除去。
传统的经济理论确定了提高生产率的三种方式:(1)改善人力质量。
(2)投资于更有效率的资本设备。
(3)将原来由人力操作的工作予以自动化。
但是,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还应该再加上第四种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即改变消费者与服务生产者的互动方式。
在改变服务系统时,必须采用营销的观点。
因为,只要作业管理在传统接受的服务产业部门引起各种变迁,会直接影响到顾客,但顾客是否接受这些变迁则不可知。
此外,顾客的抗拒心理往往也是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改善的一大阻碍。
将服务系统,尤其是高接触度服务业区分为技术核心与个人化接触两个部份,或许可以缓和上述的顾客抗拒问题。
使用这种方式,大量的生产率可以在技术核心内实现(如电脑化银行交易)。
但是,顾客仍然和技术核心的作业有若干程度接触,因此,对顾客反应保持高度敏感仍然很必要。
对顾客服务包括七个步骤,以促成作业管理变迁的实施成功:第一步,取得顾客信任。
顾客接受变迁的意愿,是服务业公司被顾客认为值不值得信赖的一种函数。
第二步,了解顾客习性。
这一点有助于对任何变迁的合理性作更成功的展现。
第三步,测试新的服务程序和设备。
通过实地试用获取对顾客了解与其反应的评估。
第四步,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因素。
了解消费者为何会采取某种行为。
第五步,教导消费者如何运用服务的各种创新。
顾客可能会对变迁有所抗拒,尤其是对服务的器械化,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训练和辅导。
第六步,利益促进及试用激励。
接受度通常是顾客对各种利益观念的一种函数,如果接受度不明显,则设法促进很重要。
第七步,监测并评估成效。
持续不断的进行监测、评估和修正。
3、服务系统的组织内冲突服务业的有些经营包括有许多小单位即多地点作业型态的管理。
这些小单位往往分散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中央作业可能仅限于策略性决定事项,如选择新服务处所、规划未来服务产能、建立人事与训练政策、以及控制采购与财务控制。
但分支单位经理必须管理该处所的整个服务系统,他们的职责包括:营销、作业和人事。
即是使该处所的作业更具有整体管理的角色,而在该处所具有高度独立性的作业系统中,各项功能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依存性往往造成冲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