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灭菌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灭菌法
甲醛
甲醛系强还原剂,分子式为HCHO,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变性有较强活性。这是应用甲醛作灭菌剂的根据。
高浓度纯甲醛为无色气体,80℃以上稳定,常温下易聚合。聚合物有三噁烷(CH2O)3和多聚甲醛(CH2O)X,以后者为最常见。
甲醛具有很强的刺激嗅味,能刺激眼、鼻和咽喉粘膜。
室温下,气态甲醛溶于水,一般商品为37%水溶液,以水合物状态存在。
甲醛水溶液中加入8~15%甲醇,可以增加稳定性,防止储藏中甲醛聚合。应用甲醛灭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对人体危害。
用气态甲醛灭菌时,与用同量的甲醛溶液所产生的甲醛蒸气的灭菌效果相仿。0~37℃范围内,甲醛的灭菌差别不大。温度升高或相对湿度在50%以上,可增加灭菌效率。
将多聚甲醛气化,或以2份37%甲醛溶液与1份KMnO4混合,或将37%甲醛溶液直接加热,都可以产生气态甲醛用于灭菌,也可将37%甲醛溶液喷雾,使扩散至空气中,用于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在封闭容器内,每M3用37%甲醛溶液18ml,在1~2小时内可杀灭所有营养细胞,但杀灭细菌芽孢需要12小时或更长时间。
灭菌时,气态甲醛会发生自然聚合,亦可凝聚在器壁成为白色薄膜。在常温下,甲醛浓度虽达3 mg/L,但无充足水分时,则无凝聚发生。
甲醛灭菌的另一缺点是穿透力差。
抗生素工业生产中,污染噬菌体或遇原因不明的连续染菌,车间周围环境应以甲醛进行灭菌,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漂白粉
漂白粉的化学名叫次氯酸钠,分子式NaOCl,为强氧化剂,是价廉易得的无机化合物。公共卫生部门广泛地用作环境消毒剂。漂白粉作为灭菌剂具有下列
优点:1、杀菌谱广;2、对人无毒;3、残余物无毒害;4、无色,不污染环境。漂白粉溶液在碱性、无其他金属离子、避光下稳定。加次氯酸钙可以增加其稳定性。
喷洒漂白粉溶液的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喷洒的细度,极细的雾沫比粗大雾沫,灭菌效果大10倍。漂白粉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效能的关系并不显著,1%和2%的漂白粉溶液都能在30min内杀死唾液中的细菌。
漂白粉溶液对病毒和噬菌体都有杀灭作用。在培养基中,含10%漂白粉即可在10min内将绿脓假单孢菌(Ps.pyocyanea)噬菌体完全杀灭。
抗生素厂常应用漂白粉溶液于无菌室、车间环境的消毒灭菌。在连续染菌和污染噬菌体时,使用漂白粉溶液喷洒车间环境,有助于制服杂菌和噬菌体污染。上海第三制药厂四环素生产中,多次污染噬菌体。将漂白粉3~5 kg溶于1000L水中,混匀,快速搅拌下喷洒车间周围环境,每周喷洒两次,配合空气中噬菌斑监测,如噬菌斑增多,则增加喷洒次数至每天1~2次,严格执行车间的清洁卫生制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噬菌体的发酵罐批。如1978年12月至1980年7月的20个月中,喷洒漂白粉后污染噬菌体而倒罐的只有3个罐批。但在1979年5月,因喷洒设备损坏,车间内外停止喷洒漂白粉溶液,监测发现空气中有噬菌体,有一个发酵罐遭污染。恢复定期喷洒漂白粉溶液,加强环境的清洁卫生后,监测空气未发现有噬菌体。同年7月,监测发现空气中有噬菌体,因及时在车间环境喷洒漂白粉溶液,没有发生污染噬菌体事故。
上述事实表明,在车间周围环境喷洒漂白粉溶液,是杀灭空气中噬菌体、制服发酵污染噬菌体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仍应注意,漂白粉并不是对所有的噬菌体都能奏效。有的噬菌体对漂白粉敏感,有的则对甲醛或其它杀菌剂敏感。因此,选用药物时应注意这一点。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戊二醛是最近十多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广谱、高效、速效杀菌剂,其使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戊二醛是五个碳的双醛化合物,其化学分子式为CHO(CH2)3CHO,分子
量100.12。室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不纯的戊二醛呈淡黄色。它的蒸气压较低,为2.93KPa,水的蒸气压为3.2KPa,因而戊二醛的挥发比水和酒精慢,气味较小,不像甲醛溶液那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戊二醛溶于水、酒精及一些有机溶剂。
戊二醛具有两个活泼的醛基,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PH4~5。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中性溶液中缓慢聚合,如水溶液的PH值增高,聚合速率加快,最终聚合成不溶性的固体。
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不具有杀芽孢的能力,只有加入碳酸氢盐或碳酸盐,使溶液呈碱性时才具有杀芽孢的能力。用0.3%碳酸氢钠使戊二醛水溶液的PH 达7.5~8.5%,即有了杀菌作用,常用浓度为2%的戊二醛水溶液,其杀菌时间列于表3-12
表3-12用2%碱性戊二醛水溶液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时间
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常应用戊二醛进行无菌器皿、仪器、工具等的灭菌。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分子结构为CH2OCH2,沸点10.8℃(0.1MPa),常温下为气体。与空气混合,在3~80%范围内具有爆炸性。含10%环氧乙烷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可以防爆。也可以与氮气、氟里昂等隋性气体混合防止爆炸。吸入环氧乙烷会引起中毒,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及水肿,有过敏史者与环氧乙烷接触,有时三周后还会出现过敏现象。
环氧乙烷与水混合,易水解生成乙二醇HOCH12CH2OH。
灭菌时,借助微生物内部的微量水分,使环氧乙烷穿透进入微生物内,与蛋白质作用杀灭微生物。
用环氧乙烷灭菌,服从对数残留定律。对环氧乙烷耐受性最大的枯草菌变种(B.subtilis var.jlobigii)芽孢在不同温度下的杀灭时间列于3-13。
表3-13 环氧乙烷对(B.subtilis var.jlobigii)芽孢的杀灭作用
环氧乙烷也有杀灭病毒的作用。
在5~37℃范围内,环氧乙烷浓度增至884mg/L时,温度系数Q
为2.74。
10
细菌芽孢对环氧乙烷的耐受力比营养细胞大2~6倍。
环氧乙烷用于灭菌的使用方法较为简便。一般是将环氧乙烷直接输入容器中进行灭菌。也可以在减压下将环氧乙烷吸入,或借助环氧乙烷的压力定量压入,减压吸入可以增加环氧乙烷的穿透性。如表3-13所示,提高温度可以缩短灭菌时间。
灭菌的方法之一是,把需要灭菌的物料置于不透气的囊袋中,充入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密闭进行灭菌。这种灭菌方法的优点是整个灭菌过程中,保持环氧乙烷的浓度恒定。
环氧乙烷也可用于受热易遭破坏的培养基的灭菌。其方法是,将培养基的温度降至10℃以下,加入1%(按体积计算)环氧乙烷,将容器密闭,灭菌1~2小时后,升温至37~45℃,保温数小时或过夜,环氧乙烷气化逸出,培养基即可达到灭菌要求。
注射剂的原料,如普鲁卡因青霉素、苯甲异噁唑青霉素和其它抗生素,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使成为无菌的制剂原料。环氧乙烷浓度为475mg/L, 6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