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PPT课件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PPT课件(共38张PPT)
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早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 其集锦式的特点。
狮子林
漏窗 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 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 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苏 州园林讲究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 相连,部分曲廊单面或双面均有廊墙。廊墙 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 果,又通风采光,一举而两得。漏窗本身有 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 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 或明朗入目,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变化 多端,目不暇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十 七 孔 桥
长 廊
第19课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板书:
自然美
空间美
文化美
课堂小结:
提问:欣赏的图片都是什么样的场景?
这些建筑是用来居住的吗?
花园是用来做什么呢?
小结:这些建筑和花园具有观赏、游憩和居住的功能。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就是园林艺术。
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一样的园林艺术吗?
风格一样吗?
欣赏这三幅图片,小组讨论,分别说说这三个图片都代表了什么地方的园林?
观察图片并讨论,本组园林的特点,为什么会有不同,是受到什么影响呢?
欣赏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段
知道这是哪里的戏曲吗?
:这是一段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曲目《牡丹亭》
戏曲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演义的呢?
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不断积累,在艺术欣赏的道路上走向更高层次,获得更大乐趣。
思考、回答:
建筑和花园。
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回答:是不同的
中国的园林,欧洲的园林,伊斯兰风格的园林。
教师补充:这个是中国苏州的网师园。以中国为代表园林体系,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教师补充:欧洲体系: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规则、对称式的建筑和人工修剪植物的配置,受到以人为主,改造自然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高中美术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件
江南私家园林
苏州四大名园--留园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 寺卿徐时泰的东园, 清嘉庆时刘恕改建, 称寒碧山庄,俗称 刘园,当时有造型 优美的湖石峰十二 座而著称。光绪初 年易主,改名留园。 江 南 私 家 园 林
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五 年(公元1045年)集贤院校理,诗人苏舜钦购得唐末 五代孙承佑之池馆,依水建亭,取明“沧浪”。并作 《沧浪亭记》。园占地1· 1公顷,园内景色自然,建筑 朴实简雅,为典型的“城市山林”。2000年时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现代
练习
颐和园 拙政园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德避暑山庄 ___________. 沧浪亭 拙政园 网师园 苏州四大名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园 ______. 寄情山水写仿自然 气氛恬淡宗教与 艺术的完美结合 人文主义的美来自和谐 有组织有秩序 源于绘画崇尚自然美 英国 意大利 中国
现代景观园林和古典园林的不同点
涉及元素不同
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 日本 追求诗情画意,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写 仿自然,寄情山水。 枯山水庭院多布置于寺院中,微缩景观多有僧侣设计,具 有恬淡的气氛。将禅宗与园林艺术结合,把写意,抽象的 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这时日本园林的成就 受古罗马思想影响“美来源于和谐”园林广阔,开敞,与 周围自然景物相互渗透,是人工美自然美的结合的典范。 有组织、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大自然仿佛被驯服, 风景成为人工艺术品 英国通过绘画重新发现自然的园林类型——风景画园林。 开始追求一种近乎自然返璞归真的风格 设计元素的 多样化、渗透了对使用价值的考虑、对自然 精神的探究、对文化意义的追问、对地方文脉的表达以及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美。 2、空间美之二:空间的分割。
框景、分景、借景。 3、活动活动:考一考。
设计意图 将教师讲授与学生测试活动两部分
相结合,把较为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有序、科学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测 试活动加以巩固。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牡丹亭》的昆曲选段。听 曲、读词和赏乐之后,教师提问:说说这 是哪里的地方戏曲?
设计意图:
由昆曲《牡丹亭》导入,不仅是因为昆曲 与园林存在着殊途同归的传统文化内涵,更重 要的是这段《牡丹亭》所唱的“不到园林怎知 春色如许”“朝飞暮卷,云霞翠轩,云丝风片, 烟波画船”正是本课的课题和书中110页的文字 内容,由此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课题的 出处和由来。本课的题目应用这个名句,也是 想表达昆曲与园林相融的特殊意味。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了解其异同点。 2、从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三个方面深
入领会中国苏州园林的艺术精髓,理解 园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艺术。
(二)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比较中外园林异同点(中外对
比,浏览图片)。 第二部分:重点赏析中国苏州园林(自然
美、空间美、人文美三条线路层层深入 进行赏析)。
Hale Waihona Puke 点评:一、精良的音画合璧,营造优雅的艺术氛围。 二、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追求细腻的情感
交流。 三、丰富的内涵底蕴,创设耐人寻味的文化
情境。
第四讲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 步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材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美术
鉴赏》实验教科书第19课。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作为高中生虽然已
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二.“枯山水”---日本传统庭园
早期的日本山水庭院同中国园林一样善于模仿自然并且精巧细致、风格凝练、 讲求意境、富有诗意。后来随着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其思想对造 园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使园林变得富有哲理,更加抽象,逐渐成文一种“微观景观”即“枯 山水”庭园。
金阁寺 日本
金阁寺,正确说来叫鹿苑寺,因寺院内金箔贴制的舍利殿——金阁非 常有名,故被叫作金阁寺,1994年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人文主义---意大利古典园林
14、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其他一些 地方修建园林成为一种时尚,这些园林大多 建立在景色秀丽的丘陵山坡上,花园顺地形 分几层台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台地园”。
台地园意大利
四.驯服自然—法国古典园林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的法国” 法国人没有 完全接受意大利的园林风格,而是利用建筑、道路、花圃、 水池以及整齐的花草树木,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了组 织有序的古典主义园林风格。
* 苏州园林为致仕官员、文人学士亲自设计的私
家园林,将住宅与园林合一,创造了“城市中的山
林”,借助古典诗句对园林进行点染,深受写意山水
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园林拙政
苏州园林拙政
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园林留园
苏州园林留园
苏州园林网师
苏州园林网师园
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 的关系? 北方皇家园林模仿江南园林清 雅气韵的同时,独具富丽的皇 家气魄。
北 京 颐 和 园 地 图
颐
和
园
十
七
孔
桥
颐和园昆明湖区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是皇家园林里最长
的桥 ,桥栏杆上有544头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狮子。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十九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3、可行 可望 可居 可游的建筑美
欧洲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几何图案式பைடு நூலகம்
人工之美 自然山水式
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
赏心
欧洲古典园林
悦目
中 西 园 林 比 较
中 西 园 林 比 较
中西园林比较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山、水、植物、建筑、匾额、楹联、石刻等
1、筑山
瘦 漏 皱 透
《冠云峰》
《米芾拜石》
2、理水
3、植物
姿美 色美 味香 意境
4、建筑
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等
5、匾额、楹联与刻石
楹联
刻石
匾额
李 商 隐 : 留 得 残 荷 听 雨 声
《留听阁》
周 敦 颐 : 香 远 益 清
《远香堂》 亭 亭 净 植
《与谁同坐轩》
苏轼: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 我。
《月到风来亭》
有人说,她是一首诗,续雨满天风满园,青梅如 豆柳如烟;
有人说,她是一幅画,中国文人写意山水画;
有人说,她是一段曲,清幽淡雅、婉约含蓄。
她是谁?
人间天堂 精神家园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欣赏
颐 和 园
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承德避暑山庄
沧浪亭
狮子林
狮苏 子州 林园 假林 山甲 甲江 园南 林
一月
般到
清天
意心 邵
味处 雍
料风 得来 少水 人面 知时
《 清 夜 吟 》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 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色彩 金碧辉煌、体形高大,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 四海的权威。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件 (共41张PPT)
诗情画意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无私
试试看:请看下图,请同学分析用了哪些手法创 造变幻无穷的空间?
围景
曲径、移步换景
借景
抑景、障景
我是造园师:
请为下面景点,配上适合的建筑物,使它更美
1 2
1
2
3
1 2
课后活动:
用文字或绘画等的形式, 表现你对园林美的理解,最好能 结合我们本市的园林艺术。
透、丑
冠云峰
瘦、清
皱云峰
漏、顽
玉玲珑
瑞云峰
石之美
植物在园林中有何作用?
中国园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
建筑请你说出园林中的几种常见建筑?
亭 台 楼 阁 轩 榭 馆 廊 厅 堂桥舫 墙
建筑在园林中的何特点和作用
灵巧、精美、富于变化即 是景观又可观景。 建筑是划分和扩充空间的 能手。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特点:
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 拙 政园梧竹幽居的 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拙政园嘉实亭 的对联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杨万里
诗情画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_ __陆 游
诗情画意
取意宋代苏轼《点绛唇·闲 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 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 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 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 月平分破。”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 术鉴赏》第19课《不到 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 中外园林艺术》课件 (
共41张PPT)
2020/9/19
说说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有何不同?
西方园林 追求人工之美 东方园林 崇尚自然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有那几种类型?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美术鉴赏第19课《中外园林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园林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创作素材广泛,创作手法丰富、灵活。
我们极有有必要将中外优秀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园林艺术的特殊地位,也是我们学生必须了解的。
因此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这样才能对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二)重点园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
无需争辩他们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应包容的看待艺术的多样性,因此确定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况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三)难点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交织在一起。
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
因次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教法:讲授、演示、讨论三、教具: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同学们曾经游览过或者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体了解过那些园林建筑,其中说出学生们最喜欢哪个来导入本课教师活动:展示一段苏州园林和西方几个典型园林的视频介绍,综合了解一下园林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9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ppt课件
大连海之韵广场
万 寿 山
万寿山:景区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 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 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 峨壮观的建筑群。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 和园的主要湖 泊,占全园面 积的四分三, 约220公顷。 南部的前湖区 碧波荡漾,烟 波淼淼,西望 起伏、北望楼 阁成群;湖中 有一道西堤, 堤上桃柳成行; 十七孔桥横卧 湖上,湖中3 岛上也有形式 各异的古典建 筑。象征着中 国古老传说中 的东海三神山 ──蓬莱、方丈、 瀛洲。
驯服自然---------法国古典园林
凡尔赛宫花园之 一
犹如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园林 风格,风景变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讲究对称、均齐严整性,
以几何形式构图,植物配置筑 山理水以中轴线左右均衡几何 对称,强凋园林总体和局部的 图案美 。
风景如画---------英国古典园林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 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 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 等风格各异。
西方园林的特点是讲求几何图的组织,在明确的轴
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形式上整齐一律,均衡 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或几 何美,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
黑塔
绿塔
白塔
红塔
中轴两侧是日殿和月殿,象征日月围绕须弥山。南部最上方,中轴位置上是北俱 卢洲,基础正方形。 八小部洲左右分布,须弥山、日月、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构成 了广大神秘的圣境。四方还伫立着黑、白、红、绿四色宝塔,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课件 19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共25张PPT)
法国园林
卢森堡公园占地百顷,有巨大的梧桐大道与图案的花园、喷
泉,以及许多上古智者的雕像,还有一个皇帝的别宫卢森堡 宫(Palais du Luxembourg),目前卢森堡宫是国会议员的宿 舍。由于卢森堡宫今日已成为参议院所以管制略为严谨,公 园的开放时间亦为复杂,就是说差不多早上8点左右开放,至 夏季6月最晚在晚上9点30分,而冬季12月则最早在下午4点30 分关门,依此类推每15天换一次时间。 在法皇昂利4世逝去后, 皇后玛丽德梅德西斯(Marie de Medicis)就无法在罗浮宫中 找到生活的乐趣,因思乡情怯而决定另盖一个与家乡多斯康 (Toscane)类似的皇宫,就这样这座灵感来自于义大利佛罗 伦斯彼堤宫(Palais Pitti)的皇家花园就此于1625年诞生。当 然现今所看到的公园是经过扩建及整修,加上适度地维护才 有如此宜人闲暇的风貌,而成为巴黎左岸人士遛达慢跑的最 爱,如果你还保有一份童心的话,这里有免费的玩偶剧场不 可错过。公园中央的池塘周围总是围绕许多学生和年青人, 不论看书、闲聊,或是野餐、小憩,充满闲情活力。池塘周 围众多雕像中,有一个自由女神像,虽然比当初法国送美国 的略逊一筹,但也为卢森堡公园增添一桩美谈。
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从元朝时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寓杭州为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西湖从此 驰名世界,成为支持杭州声名于不坠的抵柱。
西湖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是利用三靠的手法:一片在尺度上宽广适度的湖区,三面环 抱着深厚而优美的山区,以及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三者紧紧的靠在一起,形成三面环山一 面城的景象。由于在杭州市西,故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湖中有 两堤、四岛,湖不广,平静如镜;山多不高,绵亘蜿蜒,湖山依傍,自然尺度协调得妩媚 多姿。
美术高中人教版第19课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与建筑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列,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
人来自于自然,有热爱自然的本性,因此愿意在自己的人工生活环境中引入自然的元素,或在自然环境中加以人工的雕琢,创造赏心悦目的游憩空间,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
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与建筑艺术同样,形形色色的园林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哲学思想。
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园林艺术的介绍,可以为大家打开一扇窗,从中窥见它们背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对其中异同的比较与分析,也将是非常有趣而值得探讨的话题。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
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在古代被视为“匠人之学”,没有被列入高雅艺术的范畴,并且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叠石理水的造园艺术,却被历代文人视为与琴棋书画同样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修养。
他们亲自进行设计、创造,借园林的风格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感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不仅在诗词歌赋中留有大量关于园林的记述,还流传下一些关于造园理论和方法的专门著述。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苏州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有趣的是,发源于苏州的昆曲艺术则同时在列。
其实这并非巧合,它们二者都集中地体现着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PPT课件(共19张PPT
中西古典园林
“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勒·诺特,法国)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计成,明末清初园林家)
3
中国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 颐和园
南湖
西堤
4
中国古典园林
5
中国古典园林
6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 色彩华丽 雍容华贵 体态端庄
私家园林: 潇洒活泼 玲珑素雅 曲折幽深 明媚秀丽
7
中国古典园林
移步一景 步步Leabharlann 景神授、天赋人权,追求个性自由。
17
• 讨论:
1、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你喜欢哪种风格? 2、东方和西方怎样借鉴?
18
(2)注重思想,以物比德
竹子象征气节、虚心,兰花象征幽居隐士莲花象征纯洁, 梅花象征人品骨气,紫薇象征高官厚禄,还有牡丹、石榴、、、
(3)诗情画意,含蓄深邃
当我们在园林中徜绱的时候, 每个观赏点都是一幅画, 即使是一扇小窗也能透出诗情画意的景致。
11
中国古典园林
• 漏窗
12
中国古典园林
洞门
可通 以过 形洞 成门 焦透 点视 突景 出物 的 框 景
13
西方古典园林
法 国 园 林
意 大 利 地 园
14
西方古典园林
15
西方古典园林
凡 尔 赛 宫 ( 法 国 )
通过人工美 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显示人为的力量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16
中西古典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自然美、意境美 • 追求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和而不
同。
• 西方古典园林:人工美、图案美 • 西方人强调人的作用,人是万物之长!君权
高中美术《19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知道苏州园林的具体知识点,让同学们感受中国园林艺术的美,提高对美的认识2重点难点在讲述中,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想象苏州园林之美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值14—15岁,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过渡的关键期,心理发展不稳定,波动性很大。
思想敏感,争强好胜,活泼好动,兴趣转变迅速。
初二的知识点相对初一来说更加繁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部分同学会产生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但是,对于问题的思考常常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对于说明性文本这种相对较为枯燥的文本的学习,他们显得较为“麻木”,不排斥,但也不感兴趣,只是觉得可有可无,很枯燥无聊。
英国学者库伯等人提出实验性学习模型,也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我体验和本体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植根于生活世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观察和自我反省,在反省的基础上提升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和文化。
这种观点可以有效地运用在说明性文本教学中。
学习《苏州园林》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一点简单的说明性文本,对说明性文本的基本知识点都有初步了解。
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
为了走出说明性文本一些特有的框架和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考虑以下教学方式的结合:首先,有效地结合多媒体工具,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同时,可设置情境,赋予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图片去解说苏州园林,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锻炼。
【高中美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集体荣誉观念和协作精神。
播放昆曲《牡丹亭》视频片段,通过音乐、形象、唱词,带动学生进入园林赏析的情景。请同学们思考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的独特性,重要性。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听取主讲组学生汇报。并对每一组学生的汇报进行简单评价和补充。
2、在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上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各国园林特色就体会到了。
(三)风景如画——英国古典园林
三、拓展训练
四、课堂小结
从我们身边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说起。
意大利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从而引出课题为课程内容铺垫。
通过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园林艺术中“人文主义”的含义。意大利的园林艺术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情怀一脉相承,园中的每一范景致都体现出人文的关怀。
引导学生认识人类艺术创造的成就。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 第19课 总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主备人;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赏析东方园林尤其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赏析,使学生体会园林的意境美,增强艺术审美感知力,提高审美品味。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园林艺术的特色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③. 用绘画、语言等方式描述、分析、评价古建筑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实地考察、用美术作品,照片或文字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②.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博物馆,收集美术相关学习资料,学会学习。
③.对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提出解决的方法,献计献策。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在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
难点: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学流程示意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课教学,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一些想法和启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教材内容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而新教材中为了适合学生自学的需要,容量比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备课中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我的感受是要抓住每一课的副标题,它就是这一课的灵魂,并且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比较陌生,如果把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到课堂,学生会更加亲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好,首先,欣赏作品时,运用音乐、文学与绘画等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感知与体验的目的。 其次,通过对大师作品的仔细分析,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即兴创作体验等环节,循序渐进的理解掌握了相应的表现方法。总之,紧凑合理的内容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c、 内容丰富。
B、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1
一、园林之惑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
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见
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
竿翠竹遮映。……贾政笑道﹕“这
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
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红楼梦》第十七
回”
2
• 播放苏州园林视频 • 思考:1、大家想去苏州园林玩吗?
2、皇帝是不是也喜欢园林? 播放颐和园视频
15
三、造园手法
16
• 1借景
17
• 2框景
18
• 3漏景
19
• 4对景
20
四、漫步国外园林
21
1 、日本园林
• 金阁寺
22
• 枯山水
23
• 2 、法国园林 ( 维贡府邸花园)
24
• 3 、意大利园林(法尔奈斯庄园)
25
• 4 、英国园林(斯托海德风景区)
26
五、作业:
请你为这处园林设计一套道路(桥梁)
6
7
8
二、园林之美
1 、自然之美
(曲径通幽)
9
• 小桥流水
10
• 错落有致
11
2Hale Waihona Puke 学之美1213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 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胡床》
—————苏轼《点绛唇·闲倚
14
网师园花神庙对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3、为什么我们对园林都那么痴迷?
3
• 思考:假如学校取消这个学期的 所有假期,大家这学期天天都 要来学校学习,大家会有什么 反应?
4
生活
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的生活(儒家)
轻松随意、自由自在 的生活(道家)
5
• 建筑往往是和生活对应的 • 有一部分建筑是让我们在里面努力工作,
刻苦学习,在这里是有很强的竞争,有很 多很严格的各种制度,各种约束。 • 有一部分建筑是让我们把生活的节奏放慢, 让我们能够放松,能够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