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课件
[PPT]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正极性-红色 负极性-兰色
云南xx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云南xxxx无损检测站
TSP在云南xx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TSP数据采集
TSP数据处理
TSP成果解释 波的运动学特征 波的动力学特征
传播路径 速度
云南xx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云南xxxx无损检测站
TSP在云南xx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通过TSPwin软件计算的岩石物理及力学参数
云南xx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云南xxxx无损检测站
TSP在云南xx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 关于TSP解释准则 ■正反射振幅表明硬岩层,负反射振幅表明软岩层。 ■若S波反射较P波强,则表明岩层饱含水。 ■Vp/Vs增加或泊松比突然增大,常常由于流体的存在而引起。 ■若Vp下降,则表明裂隙或孔隙度增加。
目前我们正在智能化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该技术,更好地为 隧道施工服务。
云南xx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云南xxxx无损检测站
TSP在云南xx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谢谢大家!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 批评指正
云南xx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云南xxxx无损检测站
TSP在云南xx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实例分析之五—关于煌斑岩—
■
DFYK隧道下行线
K255+047~K255+197 TSP预报
预报位置
设计K255+040~ K255+270为煌斑岩 TSP预报 煌斑岩范围 K255+160~K255+228
K254+998 K255+197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课件
2、加深炮孔探测
2、加深炮孔探测
2、加深炮孔探测
隧道加深炮孔记录表
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TJ-2标项目经理部一工区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的检测,判定隧道暗洞开挖面前方隐伏断 层及破碎带、岩溶规模准确定位和评价,采取准确而有效的防治 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隧道塌方、突泥等灾害的发生、加快施工进 度,并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及时调整或修正围岩级别、设计参数 及施工方法,正确指导现场施工。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根据隧道具体工程地质问题和开挖的实际情况,制定超前 地质预报工作的原则,其原则和方法是: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隧道内地质素描 隧道内地质素描是由专业地质人员对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进行详细的地质素描,是隧道开挖后
及时记录隧道洞身和掌子面地质情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 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主要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 地下水出露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 绘制成图表,包括开挖工作面(掌子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 素描。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 ②洞身地质素描是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 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 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通过隧道地质展示图形式表示。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课件目录
一、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介绍武广.ppt
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负视速度法、地质雷达、红外探
测、单孔和跨孔CT等。
3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手段
3.2 各种主要预报手段
3.2.1 地质分析法
地质素描法
1、原理
利用地质理论和作图法,将隧道
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
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
态、出水量、煤层、溶洞等准确记录
下来并绘制成图表,结合已有勘测资
平行导坑法是在隧道正洞左边或右边一定距离开挖一个平行的断面较小的导坑,
以导坑中的地质情况通过地质理论和作图法预报正洞地质条件的方法。平行导坑的作
用很多(如排水、减压放水、改善通风条件、增加工作面及探明地质条件等),地质
预报只是其中用途之一,一般只是当设计图纸中有平导设计的才采用该法,因其费用
极为昂贵。
3.2.3 超前钻探预报法 3.2.3.1 深孔水平钻探 技术人员利用钻孔测试水压 超前钻探取的溶洞填充物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手段
3.2各种主要预报手段
3.2.3 超前钻探预报法 3.2.3.1 深孔水平钻探 超前水平钻孔揭露岩溶水(见下图)
3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手段
3.2 各种主要预报手段
3.2.3 超前钻探预报法
3.2.3.1 深孔水平钻探
2、优缺点
优点:
① 可比较直观地告诉我们钻孔所经过部位的地层岩性、岩体完整程度、 裂隙度、溶洞大小、有没有水以及可测水压高低等。
② 煤系地层可进行孔内煤与瓦斯参数测定,采取适宜防治措施,防治煤 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汇报提纲
1 国内外历史及现状 2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任务及工作内容 3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手段 4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材料 6 机具设备 7 劳动组织 8 安全措施 9 预报实例 10 存在问题
地质雷达图像解释(含超前地质预报及检测)PPT课件
地面架空电线(双曲线) 测线附近的金属物(强振幅、密集的反射波组) 地面上的砾石(多次反射,局部强振幅回波) 测绳和皮尺(典型的“X”型干扰) 2) 地下异常的多次波 在地质体与地表面来回反射,严重影响目标体的反射波 信息,波形杂乱,不规则。
隙
部富水
次反射
岩性变化 接触面或 软弱夹层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空洞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右拱腰塌方回填不密实 左拱腰塌方回填不密实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
拱顶塌方回填不密实
其他不利地质体的地质雷பைடு நூலகம்图像
天线不耦合产生雷达干扰波
二衬表面管槽的雷达干扰波
空洞的雷达干扰波
电线的雷达干扰波
3 常见目标的雷达图像特征
1)钢拱架 反射波同相轴呈向上凸起的弧形,顶部反射振幅最强,弧形
两端反射振幅最弱 2)钢筋
反射波同相轴呈向上凸起的尖状,类似于钢拱架的反射波形。 3)空洞
界面反射信号强,三振相明显,在其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 两组信号时程差较大; 4) 钢格栅
两个钢筋反射波同相轴并排。
电缆
陶瓷
PVC
金属
污水管
钢拱架
双层钢筋
钢格栅
地质雷达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反射波形相对复杂很多,各种 地质体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如下表:
富含水的淤泥夹层
地质雷达应用实例
地下洞群
波形堆积图
说明: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洞等异常,其强度和相位将有明 显变化,典型显示为双曲线。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第七章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PPT课件
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分类
按预报方法手段分类可分为地质分析预报法、地球物理探 测法以及超前水平钻探法。
按预报空间位置分类,常见为有洞内与洞外预报。其中, 洞外预报又包含地面地质调查和高密度电法;洞内预报又包含 掌子面地质调查、TSP探测、超前水平钻探、地质雷达探测等。
按预报距离分类,可分为长距离、中距离与短距离预报。 其中长距离预报多采用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等;中距离 预报多采用TSP地震反射波法等;短距离预报多采用掌子面地质 调查、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钻探法等。
①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岩层或同一岩层由于成分和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电阻 率。通过接地电极将直流电供入地下,建立稳定的人工电场,在地表观测 某点垂直方向或某剖面的水平的电阻率变化,从而了解岩层分布或地质构 造的特点。从理论来说,在各向同性的均质岩层中测量时,无论电极装置 如何,所得的电阻率都应相等,即为岩层的真电阻率。但在实际工作中, 所遇到的地层既不同性、又不均质或地表起伏不平,所得电阻率则称为视 电阻率,是不均质体的综合反映。对于某一确定的不均匀地电断面,若按 一定规律改变装置大小或装置相对于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测 量和计算视电阻率值,发现测得的视电阻率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进而探 查和发现地下导电性不均匀体的分布,达到预报前方地质灾害的目的 .
③测试方法
Ⅰ、确定探查深度和测线长度 在电极排列布置前进行探查深度设计。随着电极间距的增
加,测量精度降低。因此,设计探查深度H应约为探查目标体 深度h的1.5倍,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取2倍为最佳。测 线的总长L应为探测区域的分布长度D加上两侧各H/2(探查深 度的一半)的长度。
Ⅱ、测线布置 测线网布置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方法、被探测对象规模、埋
隧道工程-工程地质勘测及超前预报PPT课件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隧道工程
古代隧道工程以道路、排 水为主,如秦始皇陵中的 排水通道。
近代隧道工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铁 路、公路隧道逐渐增多, 如英国的英格兰中部铁路 隧道。
现代隧道工程
现代隧道工程向着大跨度、 深埋、长距离的方向发展, 如中国的港珠澳大桥海底 隧道。
隧道工程的重要性
案例三
总结词
精细、准确、可靠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中,工程地质勘测及超前预报注重细节,采用了高精度的测量和探测技术,对地 铁隧道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了准确、可靠的勘测和预报,为地铁隧道的建设和运营提供
了有力保障。
05
总结与展望
隧道工程地质勘测及超前预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隧道工程地质勘测及超前预报面临的 主要挑战包括复杂地质条件的勘测、 高精度数据获取、预测模型的建立以 及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发等。
现代技术
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探测地下 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
工程地质勘测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隧道选线
结构设计
通过工程地质勘测,评估隧道穿越地段的 工程地质条件,为隧道选线提供依据。
根据地质勘测结果,设计隧道洞身、支护 结构等,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施工指导
目的
超前预报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前了解和掌握隧道施工前方的 地质情况,预测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风险,为隧道施 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避免或减少因地质灾害和工程 风险造成的损失。
超前预报技术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
超前预报技术的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探测、数值计算等多种方法。其中 ,地质勘探包括钻探、槽探等;地球物理探测包括地震波法、声波法、电磁法等 ;数值计算包括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课件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何在保证预报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与突破
未来研究应致力于突破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提高预报精度和范围,满足更复杂的地质条 件预报需求。
智能化与自动化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地质超前预报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预报效率和准确性。
03
强化现场勘察
通过改进数据处理算法,减少干 扰因素,提高地质数据的识别精 度。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收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超前预 报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加强技术培训与交流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
01
针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相关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
员的技术水平。
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02
组织技术交流会议或论坛,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
术创新。
建立技术资料库
03
整理和归纳相关技术资料,方便技术人员查阅和学习。
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
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
制定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行业标准,规范 技术应用和操作流程。
完善相关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
建立质量监管机制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 预报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概述 •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应用案例 •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挑战与展望 •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实践建议
01
CATALOGUE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概述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概述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方法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应用案例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总结与展望
01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是在隧道开挖前,利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 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的技术。
03
缺点
分辨率相对较低,对小规模地质异常体他方法
TSP法
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 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该方法具有探测距离远、分辨 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
水平钻探法
在隧道掌子面或侧壁进行水平钻探,直接揭露前方地质情 况。该方法直观可靠,但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长。
数据解释
根据提取的特征,结合地质知识和经验,对隧道 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推断和解释。
数据可视化展示
二维图像展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二维图 像的形式展示,如地质雷 达剖面图、地震波时间-深 度剖面图等。
三维模型展示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多 个二维图像组合成三维模 型,更直观地展示隧道掌 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智能化预报系统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隧道地质超 前预报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实时分析和预警功能。
多学科交叉融合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地质学、地球 物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进步。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虚拟现实技术展示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将三 维模型以更真实的方式呈 现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 体验。
[PPT]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TGP预报)_ppt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前言一、TGP隧道地质预报观测系统二、TGP预报的基本原理三、隧道地震波预报与存在的问题四、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五、TGP地质预报工程实例前言前言地质超前预报的作用与定位隧道工程巨大:高速铁路、公路、地铁、水电、矿山开采及军事等工程施工勘察延伸:弥补隧道勘察工作深度的不足1)地质灾害预报2)隐伏不良地质体预报3)围岩地质条件预报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422大突水的溶腔规模:隧道长3721米,F1导水断层长483米,雨季有350米水压差,日最大涌水量28.6万立方米。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暗河岩溶溶腔规模:溶岩大厅断层连通岩溶构造水,一个半小时内突水15万立方,泥石量5万立方米。
前言前言齐岳山隧道掘进过程发现的岩溶构造溶腔近200处,危及安全的有22处,其中发生5次大事故,最大瞬间突水流量每小时达5.2万方。
前言五爪观隧道中的暗河前言龙鳞宫隧道的巨型岩溶溶腔前言掌子面突泥前言福建某公路隧道断层大塌方前言宜万铁路岩溶突水后调查的地质剖面前言岩溶空腔规模大,延展70多米宜万铁路岩溶突水后调查的地质剖面前言岩溶溶腔与构造的连通性好宜万铁路岩溶突水后地质调查剖面图前言突水突泥反映岩溶水、构造水具有水头压力。
以上地质问题与超前预报中的地震波存在何等关系?一、TGP预报的基本原理1,平(大)界面型地质:构造面、岩性接触面、规模溶洞条件:界面规模大于波长应用:反射波2,点(小)界面型地质:溶洞、溶腔、平界面上的突变点条件:规模小于波长应用:绕射波以岩体具有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予以说明有序排列条件下:随地质界面与隧道夹角的变化,地震回波时距曲线形态变化的演示。
排列与界面平行条件二、TGP隧道地质预报观测系统排列布孔洞轴线方向有序排列,孔中激发,孔中三分量接收,多波全震相分析。
排列方式观测有利根据地震波传播的时距关系分析断面与隧道正交地震回波时距曲线形态有序排列条件下:在构造与隧道正交条件下,地震回波的“时~距”曲线形态如上。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2物探方法基本原理2・1基本原理 (1)2.2探地雷达在勘查中的基本参数 (2)2.2.1电磁脉冲波旅行时 .................... -2 - 2・2・2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2・2・3电磁波的反射系数 ............. -3 -2.3数据处理方法 ............................................. -3 - 2・3・1距离归一化 (3)2・3・2确定波速 ........................................2・3・3水平和垂直滤波目录-4 -- 4 -—6 -—6 --8 --IO-............................................................................ -4 -3设计文件描述的预报段地质条件4掌子面地质编录及地质分析・・・・5⅛MWi⅛MM⅛⅛⅛i)<......5・1测线的布置・・5.2数据处理结果5.3解译分析・・•・...................................................图1 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示意图a图2 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示意图b一般,岩体.混凝土等的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4-8,空气相对介电常数为1, 而水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高达81,差异较大,如在探测范围内存在水体、溶洞.断层破碎带,则会在雷达波形图中形成强烈的反射波信号,再经后期处理,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波形异常图。
在众多地质超前预报手段中,使用探地雷达预报属于短期预报手段,预报距离与围岩电性参数、测试环境干扰强弱有关。
一般,探地雷达预报距离在15~35米。
2.2探地雷达在勘查中的基本参数2. 2.1电磁脉冲波旅行时t = √4Z2 + X2Iv≈ 2z∕v式中:Z-勘査目标体的埋深;X■发射.接收天线的距离(式中因z>x,故X可忽略);V-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课件)
地 勘 预 测 地 质 剖 面
实 测 地 质 剖 面
地勘预测地质剖面
地勘预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
缺点: 费用高、占用隧道施工时间长,且只是一孔之见,遇软弱岩层取芯 困难,对岩溶隧道布孔位置带有偶然性。
3.2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
3.2.5 地震波反射法(TSP)-原理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 特性来预报隧道掘进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地质状况的。
在掌子面后方边墙上布置一排爆破点,依次进行微弱爆破,产生的 地震波信号在隧道周围岩体内传播,当岩石强度发生变化时,比如有断 层或岩层变化,信号的一部分被返回。界面两侧岩石的强度差别越大, 反射回来的信号也就越强。返回的信号被经过特殊设计的接收器接收转 化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
V
C-
V
C-
V
V V
V V
V
安山岩 V
碳质泥岩
CC-
V VV
VV V
C-
图例:
V V
V
V V
安山岩
C -C C-
碳质泥岩
3.2S3隧6°E 道超前地隧质道比地预例质报展1:示主200图要方法
隧道方位
→ 开挖日期
作图日期
左边墙3.2.1 地质素描法
展
示
拱 部
C 3m
图
右 边 墙
N11°E/44°SE
水文 地质特征
该段地下水较发育,处于岩溶水季节循环带与水平循环带,受地表水影响,拱顶滴水, 边墙渗水,本段岩溶发育,表现为沿节理裂隙溶隙、溶孔发育。 XK3+246沿层面岩溶发育且有渗水、滴水现象。
超前地质预报PPT课件
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年开工后 曾6次遇到大规模高压涌突水,最大一次达3.3m3/s,水 头达1.4~4.2MPa,贯通时总涌水量达1.63m3/s,致使该隧 道 建 设 工 期 达 16 年 之 久 ; 日 本 的 万 之 濑 川 引 水 隧 道 ( 8.2km ) , 在 施 工 中 出 现 严 重 涌 突 水 , 最 大 水 量 2.4m3/s,水头压力高达1.45MPa,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 延误工期近2年;1992年竣工的辛普伦双孔单线隧道是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第四座特长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的特大 规模涌水,涌水量达13.4m3/s,水温高达47~56℃;前苏 联 的 贝 阿 铁 路 北 穆 隧 道 ( 长 13.5km ) , 最 大 涌 水 量 达 60×104m3/d。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隧道塌方事 故也多见报道。这些工程事故给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 成极大的危害。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要求产生新 技术解决这一地质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运而生。
8
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年开工后 曾6次遇到大规模高压涌突水,最大一次达3.3m3/s,水 头达1.4~4.2MPa,贯通时总涌水量达1.63m3/s,致使该隧 道 建 设 工 期 达 16 年 之 久 ; 日 本 的 万 之 濑 川 引 水 隧 道 ( 8.2km ) , 在 施 工 中 出 现 严 重 涌 突 水 , 最 大 水 量 2.4m3/s,水头压力高达1.45MPa,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 延误工期近2年;1992年竣工的辛普伦双孔单线隧道是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第四座特长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的特大 规模涌水,涌水量达13.4m3/s,水温高达47~56℃;前苏 联 的 贝 阿 铁 路 北 穆 隧 道 ( 长 13.5km ) , 最 大 涌 水 量 达 60×104m3/d。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隧道塌方事 故也多见报道。这些工程事故给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 成极大的危害。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要求产生新 技术解决这一地质问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运而生。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ppt
云雾山隧道“617、526溶腔”突
水涌砂:2008年7月21日,隧道出口 DK245+645超前探孔时发生突水涌
砂,瞬间涌水量达780方/小时,涌
砂约1000方,涌水造成Ⅰ线淹井 1035m、Ⅱ线淹井710m。
8月26日完成抽水及清砂。
9月6日,10#横通道超前探孔时 又发生突水涌砂,再次造成淹井。
齐岳山隧道出口F11断层超前探孔涌水
齐岳山隧道出口PDK366+195高压水
2004年5月31日,齐岳山隧 道平导施工至PDK361+870处,采
用超前炮眼孔进行超前探测时,
探孔中射出高压水,射程5m,单 孔涌水量60方/小时。 随后加强探测:前方发育充 水溶槽,溶槽由左上向右下发育,
最大宽度12m。测试水压力为
2007年8月4日晚,野三关隧道出口I线DK124+
602掌子面爆破、排险后正常出碴,5日凌晨0:57分,
出碴接近尾声时,装载机司机突然发现掌子面后右
侧向上涌水,随即撤离出井报警。 之后,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峰值涌水量30万 方/小时,持续30分钟后稳定,总突水量15.1万方, 突泥石5.35万方。
位置、产状和规模;
通过地质界面、地质体投射技术求得其穿过隧道
的位置、规模等,从而对整座隧道的工程地质状况有
一个宏观的把握,并确定预报的重点区段。
Site Geology investigation
(现场地调查)
Geology investigation
隧道施工掌子面地质素描是超前地质预报 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可根据掌子面的地质 变化趋势来推测前方地质情况。
等,评判其危害程度,提出施工方案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隧道内地质素描 ③地质素描应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对隧道岩性变化点、构造 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应开挖1~2个循 环进行一次素描,简单地段不宜超过10m进行一次素描。 ④对岩体受构造影响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富
水程度及围岩稳定状态等进行详细编录,据此对围岩级别及其 他地质参数进行修正,并初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护、衬砌或超 前加固措施意见。
采用地质调查法(地表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超 前地质钻探法(水平钻探或加深炮孔)、弹性波反射法(TSP) 、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
综合上述各种方法获得的地质信息,通过综合地质分析, 预测预报前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我标段工区隧道超前预报应在地质调查法基础上,采用弹 性波反射法(TSP)进行中长、长距离探测,再采用加深炮孔探 测进行短距离预报,断层及重要异常段补充短距离物探法及超 前水平地质钻探进行预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现对上述预报 方法作逐一讲述。
软弱介质的节理如实填写。
(7)涌水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地下水状态的分级表》正确填写。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课件目录
一、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加深炮孔探测法
3、超前地质钻探法
4、物理勘探法(TSP及红外探水)
三、结束语
一、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由于隧道长度、埋深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质条件越趋复 杂,隧道内突泥、突水、以及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灾害对隧道 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是引起隧道塌 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避免 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的重大的不良地质或灾害地质的发生, 而采取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方法。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 等进行探测、分析判释及预报,并提出措施建议。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2)隧道内地质素描 隧道内地质素描是由专业地质人员对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进行详细的地质素描,是隧道开挖后
及时记录隧道洞身和掌子面地质情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 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主要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 地下水出露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 绘制成图表,包括开挖工作面(掌子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 素描。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 ②洞身地质素描是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 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 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通过隧道地质展示图形式表示。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质界线地下和地表 的相关性分析、地质隐患在隧道内的出露位置、隧道内不良地 质体的前兆等,分析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 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 地质素描等。 1)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其次对洞内开挖掌子面进行地质素描,主要是填写“掌子面 地质素描记录表”,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记录隧道洞身和掌子面地 质情况,对表格中的内容填写要求,进行了如下举例说明。
1、外业准备:洞内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外业 包、罗盘、地质锤、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2、内业准备:地质素描作业指导书 3、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内容填写: (1)掌子面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 现场观察并依据设计图纸尺寸正确填写。 (2)掌子面状态: 1)填写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现场 观察并依据《隧道围岩分类》正确填写。 (3)毛开挖状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2)填写依据: 依据表《隧道围岩分类》及相关设计资料填写 (4)岩石强度(MPa)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表》正确填写 (5)风化程度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风化程度分级表》正确填写。 (6)裂隙宽度(mm)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节理宽度分级表》正确填写。 (7)裂隙形态 1)填写内容:见左侧表格; 2)填写依据 依据表《节理宽度分级表》正确填写。充填有
1、地质调查法(隧道地表调查及地质素描)
3)现场施工工作要求 首先要熟读相关隧道施工工点图纸,了解隧道工程地质及水
文地质情况,包括地层岩性(了解围岩的组成成分,风化程度以 及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地质构造(了解围岩的岩层产状要素 ,是否有断裂等不良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了解隧道内不 同里程段的围岩级别,以及岩土施工的工程分级情况)及水文地 质条件(了解隧道区域内的地下水类型,含水量的大小),对每 项内容逐项进行地表调查,核查与设计描述是否相符;
地表调查主要目的是:核对勘测资料,掌握隧道所在地区 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为隧道内 地质预报提供方向性的依据。调查范围主要为隧道中线两侧各1 ~2.0km的范围。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 ②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 层的熟悉和确认; ③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 、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④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的检测,判定隧道暗洞开挖面前方隐伏断 层及破碎带、岩溶规模准确定位和评价,采取准确而有效的防治 工作,不仅可以减少隧道塌方、突泥等灾害的发生、加快施工进 度,并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及时调整或修正围岩级别、设计参数 及施工方法,正确指导现场施工。
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实例讲解
根据隧道具体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质问题和开挖的实际情况,制定超前 地质预报工作的原则,其原则和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