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7636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5.png)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且需要高度组织和协作的工作,为了确保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制定一套具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以及适用于软件开发的管理制度。
软件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与客户或项目负责人沟通,了解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具体包括明确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以及软件的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等。
在需求分析阶段,通常会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来详细记录和确认项目的需求。
2.概要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开发团队需要进行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是对软件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包括将需求分解为模块和子模块,并确定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概要设计还包括选择适当的开发方法和技术,确定数据库结构等。
3.详细设计阶段:在概要设计阶段确定了软件的整体结构后,开发团队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界面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等工具来建立模型,并编写设计文档。
4.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在详细设计完成后,开发团队开始编写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常运行。
单元测试通常由代码编写者完成,并可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5.综合测试阶段:在单元测试完成后,开发团队会进行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是对软件的整体进行测试,包括模块之间的交互、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等。
综合测试通常由专门的测试团队负责。
6.部署和上线阶段:在软件经过综合测试后,开发团队会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并进行最后的测试和调优。
一切就绪后,软件正式上线并交付给用户使用。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1.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
包括制定项目计划、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等。
项目管理还包括项目风险管理、变更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等。
2.过程管理:设立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制度,以确保开发过程的规范和可控。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简洁范本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5c02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b.png)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引言更改控制的重要性更改控制是指在软件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对更改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确保任何更改都经过适当的审查和批准,并且在实施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更改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更改可能引入新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可以在更改之前评估和管理风险,以及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2. 保持稳定性:软件和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用户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更改控制程序可以确保更改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回滚方案以应对潜在的问题。
3. 减少成本:未经控制的更改可能导致返工和修复的成本增加。
通过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并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关键步骤设计一个完善的更改控制程序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步骤:1. 明确定义更改的范围和目标在设计更改控制程序之前,需要明确定义更改的范围和目标。
这涉及到考虑更改对软件或系统的整体影响以及所需的资源和时间。
2. 确定更改的审批流程更改的审批流程是指对更改提出、审查和批准的一系列步骤。
这通常涉及到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例如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管理人员。
每个角色在更改过程中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3. 实施更改前的评估和测试在实施更改之前,需要对更改进行评估和测试。
评估和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更改的正确性和兼容性,并减少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可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回归测试等。
4. 跟踪更改和记录变更历史更改控制程序应该包括跟踪更改和记录变更历史的机制。
这意味着每个更改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变更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特定的更改请求或问题。
这有助于查找问题的根源和评估更改的效果。
5. 定期评估和改进更改控制程序设计更改控制程序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应该定期评估和改进更改控制程序,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这可以包括评估更改控制程序的性能指标,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以及学习其他组织的最佳实践。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是确保软件和系统开发过程中更改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的关键步骤。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75b2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e.png)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软件开发流程,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并执行本制度。
2. 流程概述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下一阶段的工作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完成。
3.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项目团队将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讨论,明确项目需求和目标。
重点工作包括:- 收集并整理客户的需求和功能要求- 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确定项目的优先级和计划4. 设计在设计阶段,团队将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软件架构和设计方案。
重点工作包括:- 制定技术方案和系统架构- 绘制流程图和数据模型- 确定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5. 编码在编码阶段,团队将根据设计方案实现功能需求。
重点工作包括:- 按照编码规范编写代码- 定期进行版本控制和代码审查- 提供文档和注释以便于代码的维护和后续开发6. 测试在测试阶段,团队将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功能和质量符合需求和规范。
重点工作包括:- 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执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修复和验证缺陷并进行回归测试7. 部署与交付在部署与交付阶段,团队将完成的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并交付给客户。
重点工作包括:- 进行系统集成和部署测试- 编写用户手册和培训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8. 变更控制在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中,对于需求的变更和修正,必须进行严格的变更控制。
团队将通过变更管理系统进行变更申请、评审和记录,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9. 文档管理在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维护和管理相关文档。
团队将使用文档管理系统对文档进行版本控制和共享,以便于团队成员的协作和沟通。
10. 技术支持与维护一旦软件交付给客户,团队将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包括故障排除、更新升级和功能改进等。
11.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通过遵守和执行本制度,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控制开发进度、保证软件质量、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
CMMI变更控制管理程序
![CMMI变更控制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a008014227916888486d7e2.png)
CMMI变更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与范围本文件描述软件变更控制管理的规范,向参与变更控制管理活动的人员提供信息和指导,以确保变更经过授权、保证变更后的软件配置项的质量和一致性与完整性、保证变更过程的可跟踪性和可回溯性,防止配置项被随意修改而导致混乱。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研发类项目(定制开发类项目除外)的变更管理。
2 定义与缩略语2.1 定义变更请求:一个用于描述来自涉众人员的对工件或过程进行变更的所有请求的通用术语。
变更请求中所记录的是关于起源的信息以及当前问题的影响、建议的解决方案。
变更请求的来源分为四大类: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计划变更。
需求变更:指系统出现新特征或系统原特征发生改变。
设计变更:指对原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
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
代码变更:代码变更是由需求变更、设计变更或系统存在的缺陷被发现引起,如果由需求变更、设计变更引起,需要在《变更管理单》的任务分配栏填写代码变更任务;如果由缺陷引起,参见《TD管理办法》。
计划变更:指因项目资源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计划改变。
变更请求管理:一种用来对所请求的变更对现有产品在成本和调度上的影响进行评估时所需的组织基础结构进行描述的过程。
变更请求管理阐述了变更审查组或变更控制委员会的工作方式。
变更严重级别:指对变更严重程度的度量。
变更级别分为重大和一般,重大必须走常规变更流程,一般可视情况走裁剪流程,参见6裁剪。
重大:需求因素:因为需求的增加或删除导致产品版本或补丁项目的需求点列表发生变动,属于重大变更。
设计因素:因为在开发中发现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得不修改前期的设计、接口等文档,而且项目计划也要做较大调整,属于重大变更。
管理因素:因为项目组资源情况导致项目计划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对需求点列表发生变动,对本项目组对外交付的时间点发生变动,属于重大变更。
一般:规范因素:对需求、设计等文档的排版格式、描述做轻微的修改,对配置项本身的定义不造成影响,属于一般变更。
软件设计管理规范
![软件设计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17e58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a.png)
软件设计管理规范一、引言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软件设计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规范软件设计过程,我们制定了以下软件设计管理规范。
二、软件设计管理流程1.需求分析:在进行软件设计之前,必须对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
需求分析人员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并编写详细的需求文档。
只有在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后,才能进行软件设计。
2.设计方案编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人员应根据结构化设计方法编制软件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软件的总体结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设计方案应经过评审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3.详细设计:在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设计人员应进一步进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应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算法设计、代码设计、界面设计等。
设计人员应遵循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4.设计评审:设计完成后,应进行设计评审。
评审人员应对设计方案和详细设计进行全面的评审,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评审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改。
5.设计实现:设计实现是将设计转化为代码的过程。
开发人员应根据详细设计编写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同时,应进行必要的文档编写和注释。
6.设计变更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设计方案或详细设计,应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变更。
变更管理人员应对变更进行评估和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改。
7.设计文档管理:设计文档是软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设计文档应详细记录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并进行版本管理。
设计人员应及时更新设计文档,并确保文档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三、软件设计管理规范要求1.设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软件设计能力和相关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设计工具和方法。
2.设计人员应遵循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进行软件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3.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设计与需求一致。
4.设计评审应由独立的评审人员进行,评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设计能力和经验。
变更控制程序
![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ba3213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40.png)
变更控制程序(依据GJB9001C-2017和GB/T19001-2016标准编制)文件编号:受控状态:目录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文件 (1)4 术语和定义 (1)4.1Ⅰ类技术状态变更 (1)4.2Ⅱ类技术状态变更 (1)4.3Ⅲ类技术状态变更 (2)5 职责 (2)6 工作程序 (3)6.1变更流程图 (3)6.2变更输入 (4)6.3变更过程 (4)6.3.1 变更评审 (4)6.3.2 变更方案设计 (5)6.3.3 测试验证 (5)6.3.4 阶段评审 (5)6.3.5 反馈客户和批准变更 (5)6.4变更输出 (5)6.5监控 (6)7 相关文件 (6)8 质量记录 (6)附录记录表单模版 (7)1目的本文件规定产品寿命周期中技术状态的变更管理流程。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技术状态相关的变更管理活动。
3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技术状态变更分为I类、II类、III类。
4.1Ⅰ类技术状态变更更改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致使下列任一要求超出规定的限制或容差值:a)性能和功能;b)可靠性、维护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等特性;c)接口特性;d)规范中的其他重要要求。
软件设计需求完成后,更改软件技术状态文件,对软件质量有影响,达到4.1 a)所规定的程度或者对下列一个或多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e)已交付的使用手册;f)与计算机设备、软件等的兼容性;g)软件使用人员培训。
4.2Ⅱ类技术状态变更下列更改均属于Ⅱ类技术状态更改:a)软件设计需求完成前,更改不属于功能基线、分配基线的技术状态文件,对满足产品要有影响;b)软件设计需求完成后,更改软件技术状态文件,对软件质量有影响,但没有达到4.1 b)所规定的程度。
软件项目变更管理计划wor版
![软件项目变更管理计划wor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9bfd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1.png)
软件项目变更管理计划wor版软件项目变更管理计划wor 版(完整版)1. 引言1.1 目标该文档旨在规定软件开发项目变更管理规则,以确保项目变更不会破坏整个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保证项目变更在合适的时间和质量下进行。
1.2 背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适应市场变化,软件开发项目不可避免地需要变更。
在项目中,如果变更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破坏原有的项目计划、过程和结果。
因此,对于项目变更管理需要有详细的规定和实施控制,以确保变更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变更管理概述2.1 定义项目变更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项目或系统的作出变更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中变更可以涉及软件要求、设计或者代码。
变更管理需要完善的过程和规范,以确保变更是有组织、有目的和有规律的。
2.2 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批准、变更执行跟踪和报告等环节。
2.3 变更管理对象变更管理对象包括变更请求、需求、设计、代码、文档、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等。
3. 变更请求处理3.1 变更请求的来源变更请求来源包括客户、开发团队、测试团队、维护团队等多个方面。
3.2 变更请求的处理变更请求的处理需要评审和分析,除非变更请求是显然基于错误的,在变更请求被批准之前,需要对变更请求的影响范围和变更对项目成本和计划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变更请求的评估和分析需要针对性、有针对性和客观。
3.3 变更控制变更控制涉及处理已经被接受的变更请求、通过授权过程如何执行变更、保证变更的成功实现以及与项目变更有关的计划、资源和结构等的正常管理和更新。
4. 变更管理报告4.1 变更管理文件变更管理文件是指管理和控制项目变更的标准文件,主要包括变更请求单、变更评估报告、变更批准书和执行跟踪报告等。
4.2 变更管理报告内容变更管理报告主要包括变更管理文件的状态报告、变更类型的统计分析、变更过程的评估结果分析、变更的总结和反思等。
5. 风险管理5.1 变更导致的风险变更所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时间风险、成本风险和质量风险。
产品开发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产品开发设计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ff4b1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b.png)
产品开发设计变更控制程序正文:1·引言1·1 目的产品开发设计变更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任何设计变更都经过适当的评审、审批和执行,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和决策。
1·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产品开发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软件和服务。
1·3 定义1·3·1 设计变更:指对产品设计方案、规格和功能的任何变更。
1·3·2 设计变更控制委员会(DCC):负责审查、审批和执行设计变更的委员会。
1·3·3 设计变更控制表(DCC表):用于跟踪和记录设计变更的表格。
1·3·4 设计变更号(DCC号):用于唯一标识和跟踪每个设计变更的编号。
2·设计变更流程2·1 提交设计变更请求2·1·1 项目团队成员发现设计变更的需要,并填写设计变更请求表。
2·1·2 设计变更请求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计变更描述、原设计方案、变更理由、影响分析等。
2·2 设计变更评审2·2·1 设计变更控制委员会(DCC)收到设计变更请求后,组织评审会议。
2·2·2 评审会议应至少包括以下成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等。
2·2·3 评审会议对设计变更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影响和风险评估结果做出决策。
2·3 设计变更审批2·3·1 DCC根据评审结果决策是否批准设计变更。
2·3·2 如果批准,DCC应指定责任人负责变更的实施和跟踪。
2·4 设计变更执行2·4·1 负责人根据批准的设计变更进行实施,并记录相关的执行信息。
2·4·2 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给DCC,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d82a9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1. 引言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项目的不断迭代和演进,软件的需求和设计往往会发生变化。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变化,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
2. 设计更改控制流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提出更改请求任何项目成员都可以提出更改请求,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客户。
更改请求应包含更改的描述、原因和目标。
2.2 评估更改请求在评估更改请求时,需要考虑更改对软件的影响、风险和成本。
评估结果应该确定更改是否被接受、拒绝或需要进一步讨论。
2.3 审批更改请求通过评估后,更改请求需要提交给项目管理人员或相关决策者进行审批。
审批结果决定了是否继续进行更改控制流程。
2.4 实施更改一旦更改请求得到批准,实施更改的任务就会开始。
这可能涉及到修改软件的源代码、数据库结构或其他相关文档。
2.5 进行测试和验证完成更改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更改后的软件满足预期的需求和标准。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界面测试等。
2.6 部署更改通过测试和验证后,更改可以被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这可能需要将更改的代码、配置文件和数据库脚本等发布到相应的服务器上。
2.7 监控更改在部署后,需要对更改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更改对软件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性能没有负面影响。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 设计更改控制工具为了更好地支持设计更改控制流程,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来管理更改请求和跟踪其状态。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一个集中的平台,可以让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并留下审批和评论。
一些常见的设计更改控制工具包括Git、Jira和Trello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版本控制、任务跟踪和更改审批等功能。
4.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对于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可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提供一个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变更请求。
通过合理地设计更改控制流程和使用相应的工具,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开发过程中的变更顺利进行。
应用软件开发控制程序_标准程序文件
![应用软件开发控制程序_标准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e0a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6.png)
应用软件开发控制程序_标准程序文件一、目的本控制程序旨在规范和指导应用软件开发过程,确保开发的软件产品满足质量要求,按时交付,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应用软件开发项目,包括新开发、升级和维护的项目。
三、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管理,制定项目计划,监控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需求分析师与用户沟通,收集和分析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3、设计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架构和详细设计,编写设计文档。
4、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进行代码开发,进行单元测试,确保代码质量。
5、测试人员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发现并报告软件缺陷。
6、质量保证人员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开发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四、软件开发流程1、项目启动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时间节点。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师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收集需求信息,编写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应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界面需求等内容,并经过用户确认。
3、设计设计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架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详细设计应包括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内容,并编写设计文档。
设计文档应经过评审和批准。
4、编码实现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进行代码开发,遵循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开发人员在完成代码开发后,应进行单元测试,对代码的功能、性能和逻辑进行测试,确保代码的质量。
5、测试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应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内容。
验收测试应在用户环境中进行,确保软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测试人员应及时发现并报告软件缺陷,开发人员应及时修复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
医疗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医疗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255560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b.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确保医疗软件开发项目的策划、输入、评审、验证、确认、输出、变更过程得到有效管控,满足顾客、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医疗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还适用于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采用。
3.0职责总经理负责设计开发的总体策划,审核设计/开发计划及所需资源要求,批准设计开发方案、风险管理报告、设计开发计划、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试产报告。
软件开发、测试、维护人员应当具备与岗位职责要求相适宜的软件专业知识、软件开发和测试经验以及软件质量管理能力。
黑盒测试应当保证同一软件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不得互相兼任。
用户测试人员应当具备适宜的软件产品使用经验,或经过培训具备适宜的软件产品使用技能。
4.0术语结构设计:指概要设计,是高层次的设计。
5.0程序5.1需求调研5.1.1应确定一个或多个途径获取客户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明确或隐含的需求,需求的获取途径包括:(1)面谈;(2)会议;(3)问卷;(4)勘查。
5.1.2应收集“XX项目需求说明文档”,收集的途径包括:(1)顾客说明的要求;(2)采购文件的要求;(3)法律法规的要求;(4)项目规定的要求。
5.2可行性研究就识别的客户明确或隐含的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研究一般以评审的方式进行,包括:(1)组织会议;(2)组织会签;(3)组织讨论;(4)专家指导。
进行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研究后,形成“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3 需求分析5.3.1项目启动前,软件开发项目经理组织人员评审需求说明文档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产品需求分析,包括:(1)软件界面的需求;(2)软件功能的需求;(3)软件性能的需求;(4)软件接口的需求;(5)数据库设计需求;(6)运行环境的需求;(7)设计约束的需求;(8)其它属性的需求。
备注1:“设计约束”指受其它标准和硬件限制的影响,如:报表格式、数据命名、财务处理、审计追踪。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例文(四篇)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例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1ca8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b.png)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例文一、引言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对软件系统的变更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软件系统变更的相关人员和部门。
二、定义和术语1. 变更:指对软件系统的任何修改,包括代码修改、配置修改、数据库修改等。
2. 变更请求:指对软件系统进行变更的申请。
3. 变更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对变更请求进行评审和决策。
4. 变更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跟踪变更请求的软件工具。
三、变更管理流程1. 提交变更请求:任何人员都可以提交变更请求,请使用公司指定的变更请求提交渠道。
变更请求应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原因、影响分析、相关文档等。
2. 变更评审:变更评审委员会对变更请求进行评审,评估变更的必要性、风险和优先级,并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3. 变更分析和设计:根据变更请求的批准,相关人员进行变更的分析和设计,包括修改文档、设计新功能、评估影响等。
4. 变更实施:根据变更分析和设计,开发人员进行变更的实施和测试,确保变更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
5. 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完成后,相关人员进行变更的验证,包括功能验证、性能验证、安全验证等。
6. 变更记录和归档:对变更请求、变更分析和设计、变更实施、变更验证等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将来的参考和分析。
四、变更管理责任1. 变更发起人:负责提交变更请求,提供详细的变更说明和相关文档。
2. 变更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和决策变更请求,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变更分析和设计人员:负责进行变更的分析和设计,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和实施计划。
4. 变更实施人员:负责根据变更方案进行变更的实施和测试,确保变更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变更验证人员:负责对变更进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要求。
6. 变更记录员:负责对变更请求、变更分析和设计、变更实施等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将来的参考和分析。
设计变更程序乌龟图
![设计变更程序乌龟图](https://img.taocdn.com/s3/m/b97f3cbe1a37f111f1855b1f.png)
过程流程
输入:
图纸、样件、客户 的特殊要求、变更 要求 供方材料变更或工 艺变更 持续改进建议 顾客反馈信息 设计变更申请
变更内容的评审及 设计更改方案的制
输出:
设计变更验证 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通知
NO
《工程规范及更改评审、 《试制/试验申请(通知 设计更改在生产过程中实 设计变更验证记录 相关技术资料的变更、A
涉及产品价格、进度等需顾客批准的设计更改,
工程规范及更改评审、处置和实施记录》 试验申请(通知)单》 设计更改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记录 相关技术资料的变更、APQP、PPAP文件包
设计变更实施
依据《设计更改管理规范》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依据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顾客的要求、APQP、PPAP、 对设计变更产品进行确认 对设计变更过程进行验证
高层管理者必要时参与设计更改方案的评审,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量产后的设计变更申请内
研发部负责设计更改的归口管理和新产品方面 的设计更改实施,负责内部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 研发部长负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更改申请
过程乌龟图分析表
资源:办公软件、设备、设施、 生产现场、实验场所
过程拥有者: 1.高层管理者必来自时参与设计更改方案的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提供资源支持; 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量产后的设计变更申 容,必要时提交给客户批准; 3.研发部负责设计更改的归口管理和新产品 的设计更改实施,负责内部持续改善的技术 研发部长负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更改 内容的批准 4.涉及产品价格、进度等需顾客批准的设计 由市场部提交给顾客批准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91b7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c.png)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软件开发是指从软件定义到最终交付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会经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等多个阶段。
为了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软件开发流程和管理制度。
一、软件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收集并分析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个阶段通常会进行用户访谈、需求调研和需求文档编写等工作。
在需求分析阶段,要确保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需求文档。
2.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接下来是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需要制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定义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文档。
该文档应包括系统架构图、数据库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等信息。
3.编码阶段在设计阶段完成后,可以开始编码。
编码阶段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代码的过程。
编码人员需要按照设计文档的要求编写代码,并进行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
在编码阶段,需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性能等方面。
4.测试阶段在编码阶段完成后,必须进行测试。
测试阶段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和设计的过程。
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回归测试等,并提交测试报告。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和重新测试。
5.发布阶段在测试阶段完成后,可以将软件部署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
发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软件打包、部署和发布。
在发布前,应进行最后的综合测试和性能优化等工作。
一旦发布,应监控软件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二、软件开发管理制度1.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而制定的规范和流程。
它包括制定项目计划、资源分配、人员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项目管理制度应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里程碑,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
2.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目标而制定的规定和流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质量、设计质量、编码质量和测试质量等方面。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本(2篇)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cb25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9.png)
软件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系统变更管理制度旨在有效管理和控制软件系统变更,确保变更的稳定性和正确性,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软件系统的变更流程。
二、定义1. 变更:指对现有的软件系统进行一定的修改、添加或删除的行为。
2. 变更管理:是指对软件系统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变更的可追溯性、可控性和可验证性。
三、变更管理流程1. 提出变更请求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或用户可以提出变更请求,填写变更请求单。
变更请求单包括但不限于变更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范围等信息。
在没有审查前,以及尚未确定此次变更是否进入变更控制前,对变更请求单的修改和追加是无需权限限制的。
2. 变更请求审查变更管理员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并评估变更的重要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
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与项目计划的整合性、风险评估和资源评估等。
3. 变更评审会议变更管理员召集变更评审会议,会议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用户代表等。
会议根据变更评审的结论,决定是否批准变更请求,以及变更的执行计划和资源分配等。
4. 变更实施变更管理员将批准的变更请求交给相应的开发人员实施。
开发人员按照变更请求的要求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
5. 变更验证测试人员对变更后的系统进行验证,包括但不限于功能验证、兼容性验证、性能验证等。
验证结果需要与变更请求进行比对,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变更记录变更管理员负责记录所有变更的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变更请求单、变更审查记录、变更评审会议纪要、变更实施记录和验证报告等。
四、变更控制措施1. 变更追踪变更管理员要追踪每个变更请求的处理过程,确保变更的可追溯性。
任何对变更请求进行修改或追加的行为都需要记录变更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原因。
2. 变更权限控制变更管理员有权根据变更请求的重要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进行变更控制,并分配相应的权限。
3. 变更风险评估变更管理员要对每个变更请求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时间风险、资源风险和兼容性风险等。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845cc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6.png)
1目的为加强软件开发工作管理,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软件开发质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效益,特制定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2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承担的软件研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研发全过程的控制及质量保证。
2.2涉密项目实施过程除遵循本制度外,还应该遵循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3职责3.1组织签订软件的研发合同,并负责批准软件的研发立项。
3.2软件承制部门根据软件的任务书或合同编制软件开发计划、需求文档、设计文件、评审报告、验证报告、确认报告等,负责整个软件研发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3.3软件承制部门负责人负责对研制和开发计划的批准,处理重大质量问题。
3.4软件承制部门主管领导负责批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说明、软件研发计划、测试报告、用户手册、需求变更申请,负责批准质量保证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
3.5软件研发部门项目组长负责软件研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按合同或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研发项目,负责批准测试用例。
3.6软件设计人员按分工负责理解详细设计,并根据软件研发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编写软件代码;负责建立软件开发库,并进行管理。
3.7测试人员按分工负责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参与编写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报告等测试文档。
3.8软件质量保证人员(QA)负责制定软件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负责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
3.9软件配置管理人员(CM)负责标识和确定软件系统中的配置项,并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控制、记录这些配置项。
3.10软件实施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软件开发库,负责建立和管理软件受控库,负责建立和管理产品库。
4阶段成果根据软件工程的过程,制定以下工作流程,并规定了各个重要环节需要提交的交付物。
各阶段需提交的文档:1.立项:任务书、技术要求或设计方案。
2.需求分析:项目研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3.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或功能模块描述4.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包括数据库设计、软件接口设计、协议、单元测试计划、配置项测试计划等。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41cc6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8.png)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设计更改控制程序1.引言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旨在确保在进行系统、软件或硬件设计更改时,实施规范的流程和控制措施,以确保设计更改的可控性、可靠性和透明度。
本文档将详细描述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包括目的、范围、责任和权限、流程和控制措施等。
2.目的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设计更改的正确性、一致性和追踪性,防止潜在的设计错误或不一致带来的风险和问题,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可能影响。
3.范围设计更改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系统、软件或硬件设计更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________●系统功能或模块的添加、修改或删除●界面或协议的更改●架构或设计框架的调整●数据结构或数据库的变更●算法或逻辑的优化或修改●外部依赖关系的更新或变更●系统兼容性或可扩展性的调整4.责任和权限4.1 设计更改控制委员会●设计更改控制委员会由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领导层成员组成。
●委员会成员负责审查和批准设计更改的申请和计划,并确保符合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要求。
●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更新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方针。
4.2 设计责任人●设计责任人负责提交设计更改申请,包括详细的设计更改描述和所需的资源和时间计划。
●设计责任人与设计更改控制委员会合作,确保设计更改的评审、批准和实施。
4.3 变更控制管理员●变更控制管理员负责管理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文档和记录,以及跟踪设计更改的状态和进展。
●变更控制管理员与设计责任人合作,确保设计更改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监督。
4.4 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实施设计更改,并确保其按照设计更改计划的要求和时间表进行。
5.流程和控制措施5.1 设计更改申请●设计责任人提交设计更改申请,包括完整的设计更改描述、原因、影响分析和所需资源和时间计划。
5.2 设计评审和批准●设计更改控制委员会评审设计更改申请,包括设计更改描述、影响分析和资源计划。
●设计更改控制委员会批准或拒绝设计更改申请,并追踪审批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名称:
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文档编号:
1. 目的
针对软件产品设计和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功能和性能等要求,进行修改活再开发产品,以扩充其功能、增强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可维护性。
2. 适用范围
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更改及维护。
3. 定义
无
4. 参考资料
无
4.权责
4.1.研发项目管理部:牵头并协同其它有关部门评审开发、业务等部门提交的《变更审批表》;并审批变更后的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
4.2.研发项目开发部门:提出设计变更申请,根据需求对产品的设计进行修改。
4.3市场/业务等部门: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参与对设计变更需求的评审。
5.作业内容
5.1.流程图 权责 文件/表格
《变更审批表》
《变更审批表》
《项目更改计划》
8.1《设计变更申请单》
8.2《设计变更评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