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合集下载

论证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论证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论证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公民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

为了保障各民族和宗教信仰群体的权益,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1. 民族平等政策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

在选举、任命、聘用、晋升等方面,都要坚持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中包容各少数民族成分的原则。

2. 民族自治政策我国实行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各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利,在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得到优先发展。

例如,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育和行政管理。

3. 民族团结政策我国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倡导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4. 民族宗教政策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保障公民依法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

同时,也要求各宗教组织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在政治上保持独立性,不干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 宗教平等政策我国实行“各宗教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各宗教信仰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

在选举、任命、聘用、晋升等方面,都要坚持包容各宗教信仰成分的原则。

2. 宗教管理政策我国实行“依法管理”的原则,对于非法活动进行打击,并对合法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同时,也对宗教场所的建设、管理、使用等进行规范和监管。

3. 宗教文化传承政策我国鼓励各宗教信仰群体积极传承和发展自己的宗教文化,保护和维护宗教遗产。

在文化交流方面,各宗教信仰群体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

第一,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都把国家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统一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历代王朝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治理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创建了带有自治色彩的管理制度。

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依据。

第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这样的民族关系格局,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三,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同时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这样的民族分布和发展状况,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现实条件。

意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制度因素与法律因素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保障,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巩固发展。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增强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力地抵御了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各种破坏和渗透。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区别:①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有完整的思想体
系,支配人的精神世界,它要求人们虔诚地信仰,并按照宗 教教义、教规严格约束自己道德行为.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
财产;迷信则是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它来危害人或骗
取钱财的手段,对社会具有危害性。②从组织形式上看,宗 教有完整的、系统的宗教组织和团体,有宗教制度、宗教仪 式,而迷信则是散漫无组织的。③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 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取缔。
行必要的特殊政策,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加快民族自 治地方发展的若干新问题。下列对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理解正确的是(
B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强化
代表总数 少数民族代表人 数
少数民族代表占 14.5 14.6 12.2 总数% 有代表的少数民 族数(个)
14.7 14.3 13.9 10.9 13.6 14.9 4 6 1 54 55 55 55 55 55
30
30
53
54
问题: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结合上表加以 分析。
2.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 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
B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巩固强化
6.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矛盾 7.宗教与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干预政权与宗教界人士当选人大

民族宗教政策有哪些

民族宗教政策有哪些

民族宗教政策有哪些由于党和政府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民族宗教政策,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4、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5、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8、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1)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2)公民有信仰宗教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自由;(3)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4)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5)宗教活动要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取缔和打击利用宗教活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6)要善于体察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警惕和反对任何利用宗教来分裂人民,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7)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反对外国势力干预我国宗教事务,支配我国宗教团体;(8)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鼓励他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9)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0)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育,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11)鉴于现有佛教道教寺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今后一般不再新建寺观。

如因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场所需新建寺观,需从严掌握,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依法进行登记。

新建、重建寺观教堂须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批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政策

考点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记一记 背一背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 A、含义 B、依据 C、表现 (2) 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 A、含义 B、重要性 (3)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根本原则) A、含义 B、原因
(4)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单元线索:
人民当家作主 (制度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项基本原则 民族政策 二大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宗教政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大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一“根本”、三“基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 国家性质 质
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最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 政协 五大主体:
考点二
1、我国的宗教(概况)
我国的宗教政策
记一记 背一背
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②含义
材料: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 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 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 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 “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 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 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 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坚 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 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 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新我国的宗教政策

最新我国的宗教政策
D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浙江文综)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 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D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 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保护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教的自由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教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外传经布道。非教 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不能在信 教群众中开展有神、无神的辩论。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 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 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国家、民族利益。我 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 教干预国家政权和教育。
今天妈妈和佛友们讨论,2012年 1月9日,XX市人民法院首次以利 用宗教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 处马某、李某等5人两年到六年 不等有期徒刑。
小雯想:该做法与宗教信仰 自由是否矛盾呢?
思考: 政府加强对宗教事物的管理与保护宗教
信仰自由是否矛盾?
一方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决不是对宗教问题放任自流;
(2)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 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7湖南永州期末) 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 了( )
A、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ppt精品课件

•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 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 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 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 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 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 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 09年全国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 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 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 关 •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B •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②④
弘扬科学精神
反对封建迷信、邪教
考点精要 考点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大业的完成;辽阔疆域与多种经济的开拓;灿 烂的文化的创造;抵御侵略、保卫边疆;新中国的创立。
考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则 1)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
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08年全国文综P39)(2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 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 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 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长期坚持。 •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 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②表现:各民族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选举权等)、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

注:平等地享有权利 ≠ 权利完全相同;平等地享有权利 ≠ 消除民族差异(此说法错误)(2)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圆局面。

②地位: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原因: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三原则的关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3、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①自治的基础与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②自治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③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④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行使自治权。

(注:不包括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⑤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最新】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最新】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一、党的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

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

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民族或地方的单纯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包括三种类型,即以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在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内,还包括了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民族的自治地方,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建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回族的自治州,还建有锡伯族、塔吉克族的自治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等。

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于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新解析

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新解析

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新解析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新解析1. 概述在多元文化和宗教共存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一直致力于制定和推行合理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近年来,我国对于这两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新的解析和调整,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并充分保障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团结。

2. 民族政策的新解析2.1. 多元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核心在于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

新解析强调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差异化政策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提高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

2.2. 文化保护:新解析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鼓励各民族保护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

政府鼓励并支持民族民间艺术、手工艺和传统知识的传承,以保护和传播多元文化的魅力。

2.3. 教育优先:新解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

通过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宗教政策的新解析3.1. 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宗教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宗教信仰自由。

新解析强调了政府对各个宗教团体的平等对待,并提供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法规。

宗教团体不仅可以自由开展宗教活动,还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 国家安全:新解析的宗教政策更加注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政府对于极端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采取严厉打击措施,以确保社会和谐与稳定。

政府加强宗教团体的监管,以防止宗教被滥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3.3. 文化传承:新解析强调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政府鼓励宗教团体积极参与维护本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社会公德,促进宗教文化与国家文化的融合。

宗教团体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可以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教育,以传承和弘扬宗教文化。

4.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新解析的指导下,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更加注重平等、发展和稳定。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实践证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经济文化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保证。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院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方针,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平等和团结。

我国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同时,我国民族政策还倡导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促进民族团结。

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保护少数民族权益。

我国民族政策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权利。

在教育、就业、宗教信仰等方面,我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

同时,我国还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民族政策注重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

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我国都给予了民族地区更多的支持和倾斜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我国民族政策还加强了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教育,鼓励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

同时,我国也积极开展对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总之,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方针,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这一政策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简述我国的宗教政策

简述我国的宗教政策

简述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在改革开放中,营造良好的社会宗教氛围,维护和平发展的稳定。

一、维护宗教完整性1、建立与宗教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宗教自由和重视宗教礼仪,确保宗教部门和宗教界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行使宗教活动的自由。

2、实施宗教管理:加强宗教机构的管理,实行教徒受教授的全面教育,维护宗教自由,平等自主,使宗教活动走向规范性、科学性,确保各宗教信仰在宗教部门主持下发展和壮大。

二、表彰优秀宗教人士1、慰问宗教界、宗教独立团体、宗教活动人士:坚持政府关怀、社会陪伴,表彰优秀、崇高宗教人士,表彰宗教示范作用,加大社会对宗教发展的帮助支持,积极推动宗教权维护宗教自身的利益。

2、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特别关注宗教有关的信仰、教义、宗教仪式等内容,密切关注宗教青年及宗教界人士的发展,建立繁荣发展的宗教和社会环境。

三、发展多元宗教文化1、推广宗教文化教育:尊重和维护宗教多元性,政府要制定鼓励宗教组织发展的政策,考虑到每个地区的宗教特点,制定鼓励活动的法规,支持宗教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将宗教文化整合到社会发展当中:政府要探索适当的机制和方式,将宗教文化整合到社会发展中,妥善处理宗教表达和宗教活动,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内部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指导。

四、改善民众信仰环境1、加强宗教文化发展相关法规:安排宗教团体参加和管理宗教活动,完善宗教信仰等法规,使宗教文化发展得到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宗教社会秩序,促进宗教文化的发展。

2、建立宗教青年的发展平台:政府要建立宗教青年的发展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努力服务国家,做存仁义的优秀宗教青年,增加信仰自由的可能性。

总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宗教政策旨在通过尊重宗教、维护宗教完整性、表彰优秀宗教人士、促进多元宗教文化发展以及改善民众信仰环境来稳定宗教信仰习惯,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现阶段的宗教现状及政策

我国现阶段的宗教现状及政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就世界范围来看,比较大的宗教主要有四个:佛脚、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

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

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妥当,就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

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要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民族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都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同时,国外敌对势力也会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作为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是时刻要警惕的。

复杂性: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

长期性: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宗教有较强适应性,在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对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我过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一、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宗教和谐,推进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我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汇总(一)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的正常活动,防止宗教利用进行反革命活动和破坏法律、行政法规的活动”。

(二)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该法律于1994年发布施行,包括了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的设立与活动、宗教文化事务、宗教事务管理、宗教工作者、监管等多个方面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邪教法》该法律于2018年修改发布施行,旨在加强对邪教组织的监管,预防和打击邪教组织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进行非法活动,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三)政策文件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于2002年发布,为现行民族宗教政策文件之一,包括鼓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宗教爱国和宗教团体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反腐倡廉等方面的要求。

2.《政府宗教工作条例》该文件于2017年发布,规定国家机关的宗教工作职责、维护宗教和谐、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要求,是针对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

三、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实施1.加强对宗教团体的注册管理和监管宗教团体的注册是宗教自由的重要保障,但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防止注册后从事非法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加强对宗教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宗教工作者对维护宗教和谐、推广宗教文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宗教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宗教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3.实行“华人回归”政策“华人回归”政策是针对侨居海外华人和台湾同胞,鼓励他们回到祖国大陆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和长期稳定。

4.加强节日宣传和文化活动节日宣传和文化活动是推广宗教文化和促进不同民族交流的重要方式,需要加强针对不同宗教和民族的宣传和活动。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民族宗教政策包括宪法、法律、行政规章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宪法是最基本的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保障各民族平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原则。

同时,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旨在保障民族宗教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宗教事务条例》是目前我国宗教领域的主要法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合法性、宗教团体合法性等原则,同时对宗教教职人员的资格、宗教场所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此外,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团结进步法》等法律文件,鼓励各民族之间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民族的融合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我国政府也注重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各民族地区的宗教活动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比如,针对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传统,政府部门将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宗教场所的建设、宗教节日的庆祝等活动。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宗教教育的管理,推进宗教与文化、文艺领域的交流。

总的来说,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完整,强调保障各民族的基本权益和传统文化,促进各族人民的融合发展。

同时,政府也在不断优化政策,加强对宗教教育、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支持,为民族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

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

(二)正确认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1 宗教与民族关系密切。 2 宗教与民族有重要区别。 3 宗教对民族的二重性影响。 (三)正确认识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新疆稳定 的危险之一 1 “非法宗教活动”涵义的界定。 2 非法宗教活动发展的原因和危害。 3 关于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4 正确处理非法宗教活动中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 1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根据。 • 2 认真执行《宗教事务条例》。
•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1 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 配。 • 2 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 活动管理规定》。 • (四)巩固和发展对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 1 宗教界人士是信教群众的精神领袖,对信教 群众影响很大。 • 2 党处理同宗教界关系的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 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 • 3 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培养好爱国爱教 的教职人员队伍。
• • • • • • • • • • •

(四)关于宗教极端势力 1 新疆宗教极端势力即伊斯兰极端势力 2 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特点和实质 (五)积极主动做好新疆宗教工作 目标: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 和政府周围,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积极作用. 1 高度重视,全面把握基本理论政策 2 切实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及合法权益. 3 加大依法管理力度 4 宗教人士的工作是关键 5 探索“相适应”的有效办法 6 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基层建设
• • • •
3 围绕国家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矛盾。 4 涉及宗教政治方向性的一些矛盾。 (二)宗教方面的敌我矛盾需要高度重视 1 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政治渗 透与我进行反渗透的矛盾。 • 2 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破坏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的罪恶活动与我们反分裂之间的矛 盾。 • 3 利用宗教进行的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活动与 我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4.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_独__立__自__主__自__办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要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 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求他们 热__爱__祖__国__、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 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4.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其全国人大代 表的名额是总名额的12%,全国人大的规定说明( )
A.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加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D.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解析: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较多,说明各族 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故B项正 确。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双项选择题 11.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 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 治久安”的目标,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 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 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 增强。党和政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 ) A.党和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C.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D.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①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②依据:A、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而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各民族人民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历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

B、事实依据:我国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

C、法律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表现: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在我国,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

所以,我国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照顾。

2)民族团结:①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②意义:加强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同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③妨碍因素: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3)各民族共同繁荣:①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②依据:在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统一的。

目前,我们各民族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民族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坚持共同繁荣原则才能最终达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也只有民族共同繁荣才能为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保障。

③实现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政策;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六部分,在论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就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3)、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

4)、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5)、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现阶段我国实行民族政策的取得的成就:对比:解放前1、生产关系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展现了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

在原始社会阶段有60——70万;在奴隶社会阶段有100万彝族;在农奴制阶段有400万藏、傣等民族;在封建社会阶段有3000万回、满等民族。

2、极度贫苦的历史起点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等民族的主要生产工具是自制的弓箭和扎枪,以农业生产的独龙、布郎等民族的主要生产工具以木制、竹制为主,和汉族邻近的少数民族,铁制工具少,多从汉族地区输入。

3、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以新疆为例:1949年,全疆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1761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农业总产值33743万元,工业总产值为8018万元,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2%。

全疆只有38个邮政局,50%以上的县城没有邮电机构。

解放前,新疆的卫生事业十分落后,是我国严重缺医少药的地区之一。

当时全疆的医疗卫生机构仅有54所,从业人员534人,其中医师只有18人,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0.08人。

有病床696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15张。

有两台X线机和4台显微镜;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工作一片空白,婴儿死亡率达420‰~600‰。

孕妇死亡率为150/10万人,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0岁。

20多万平方公里的阿勒泰草原上,只有3所极为简陋的卫生院。

世世代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几乎没有见到过医生。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几乎没有现代工业。

1949年,全疆仅有工业企业363家,其中347家是私营手工业作坊和个体手工业,只有16家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工厂,工人900多人,工业总产值9800万元。

工业产品仅有煤、盐、皮革、红砖、面粉、食油、硫酸等10多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工业品和日用品,主要靠内地供应和从国外进口。

解放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1、经济增长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达4203.41亿元,比1952年增长341.46倍;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增长119.84倍。

2、现代工业从无到有工业:1951年——1954年在国家、人民解放军及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苇湖梁电厂、十月拖拉机厂等一批现代化企业,结束了新疆没有现代企业的历史。

3、交通迅猛发展铁路:兰新线1952年设计,1962年12月19日通车到乌鲁木齐,1963年正式通车,从此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

1974年4月—1984年8月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通车;1994年兰新线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建成通车。

公路:1950——1957年先后修建了新疆至西藏、喀什至和田等重要公路。

1958——1979年修建了乌鲁木齐至库尔勒、独山子至阿勒泰等三条干线公路;南北疆主干线路全部黑色化;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高等级公路。

民航:新建扩建民航机场11座。

石油:1959年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输油管线建成,标志着新疆长距离管道运输事业发展的开始。

邮电:截至2001年,全疆共有2781处邮电局和电信营业网点。

4、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教育:2004年与1949年相比,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高校由1所增加到29所。

人均寿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到71.12岁。

1985年新疆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列为世界上四个长寿地区之一。

每百万人口百岁老人数居全国之冠。

收入:2005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0元。

5、国家从各方面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1955年国家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仅上述三项优惠政策,到1998年国家累计补助达168亿元。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多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1998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共664. 4亿元,1998年至2004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累计1197.21亿元,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80%是中央安排的;新疆的财政支出中,50%以上是中央财政补助的。

7、党和国家还从政策、人才和干部等方面给与了新疆巨大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千人,目前已近50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0倍。

民族干部得到最好的培养的发展,各项事业得到了大发展。

目前,自治区地(市)、县(区)行政首长86%为少数民族干部,全新疆少数民族干部达到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以上。

8、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充分保障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像新疆的一些县级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就是使用维吾尔族语言开庭,用维吾尔族文字出具法律文书,对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当事人的诉讼,法院给当事人提供翻译。

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日常生活各方面,更是广泛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在新疆各民族人民都可以看出党和政府的投入是越来越大了。

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四方面: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宗教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

宗教方面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需要进一步重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

妥善处理好宗教关系的主体是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同时巩固和发展对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努力提高处理宗教矛盾的执政能力。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2、国家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化用法律手段处理宗教矛盾。

3、果断妥善处理因宗教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乃至突发事件。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依法稳准狠地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和颠覆的敌对势力。

6、努力做好爱国宗教人士工作。

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