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
十八世纪文学
感伤小说
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英国感伤 小说家的第一个代表,他走上文坛出 于偶然性,理查生曾受书商请求,写 一本“书信手册”,指导妇女写情书, 书名为《写给好朋友的信和替好朋友 写的信》(1741)。与此同时写了第 一部小说《帕米拉》(1741),这是 一本书信体爱情小说,赞美清教徒道 德。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第一部现代英 国小说。它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 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着重描 写人物的感情,把感伤主义引进了西 欧文学,导致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 动的兴起。
第一节 概述
一﹑十八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 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 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 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 影响近代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行 ...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 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 “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 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 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启蒙”一词, 原意为“照明”和“照耀”(enlighten)。启蒙思想 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 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 国”,故有“启蒙”之称,也即“光明观念”的含义。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 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 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2﹒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 性和社会分析性 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
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 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 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 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18世纪文学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理性”:启蒙运 动形成的资产阶级 思想体系的核心 “启蒙”:从封建 的、宗教的意识中 解脱出来
启蒙运动主要内容
• 否定天主教的神权权威,提出信仰自由。 •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提出“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 平”。 • 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批判旧制度的武器,
2、斯威夫特(Swift 1661—1745)
英国讽刺作家, 代表作是寓言小说《格 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 1726),开创了英国文 学中的讽刺传统。
• 出于对当时游记作品浪漫化倾向的不 满。 • 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讽刺模仿。
• 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四次航海,先后到 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贤马国等 地的历险,影射讽刺英国政治、法律、 社会、党争和哲学。
感伤主义特点
• 感伤主义的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 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强调表现善良人的不幸,在充满伤感情愫的描写中,唤 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在涩泪涟涟中表现美 和崇高,以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 感伤主义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游记《感伤旅行》 (A Sentimental Journey 1768 )。英国感伤文学主要 有感伤诗(sentimental poem)、感伤喜剧 (sentimental comedy)和感伤小说(sentimental novel),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感伤小说。
斯泰恩
• 斯泰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 感伤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对后世文学的 影响表现在他对小说技巧、风格的革新。
《商第传》
• 《商第传》(Tristram Shaudy,1759—1767)描 写项狄弟兄的生平故事,但主人公的故事只在书 中占很小篇幅。 • 该书的最大成就是叙述手法标新立异。全书没有 情节,充满随意性的插话、插曲、颠倒时序、心 理描写、考证、论辩和滑稽场面。成段引用拉丁 文,喜用破折号、断句,大量的星号、白页、黑 页、虎皮纹页、图解等。 • 作品基本情调是幽默、善意的戏谑、感伤暗示。 • 它对英国文学的重要贡献是使小说开始具有新的 内容,描写人物极为丰富复杂的印象和感情。它 的独特的写作技巧预示了20世纪现代派小说的创 作技巧,乔伊斯十分推崇斯特恩,意识流小说的 很多创作手法源于《商第传》。
18世纪工业革命是什么_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
18世纪工业革命是什么_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18世纪英国社会时尚特别是服装时尚的变化,造就了棉纺织品日益广大的消费市场;当时英国棉纺织业技术落后、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8世纪工业革命背景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并且,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
1694年,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条渠道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英国政府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
而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
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
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半农半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
这种家庭的毛纺织手工业,后来随着农民的贫富分化,而发生了改变。
很多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为商人进行原料加工的雇佣劳动者。
于是,呢绒商人们逐渐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便形成了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
在十六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要地位。
随着圈地运动而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创办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便逐渐发展起来,达到了雇佣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规模。
到十七世纪时,雇佣几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场已经非常普遍了。
外国文学(十八世纪)
二、创作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诗剧《普 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
《歌德在罗马平原上》
二、《少年维特的烦恼》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774年)取材于作者及友人的经 绿蒂的原型 历、事件,以维特致其恋人绿蒂、 友人威廉信和部分日记连缀而成, 用细腻、抒情的笔触描写主人公的 遭遇和情感。
《贝多芬与歌德》
“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 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 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身上有许多错综复 杂而又不可抑制的情感。‛
——艾米尔· 路德维希《歌德传》
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
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 玛枢密顾问之间的矛盾;前者厌恶周围 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 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 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 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 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小说重版作者加的卷头诗
《维特》出版以后,一时间出现了一股“维特热”,不少青年因失 恋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自杀。歌德塑造维特,表达他的被压抑的情感和 反抗的声音,但不希望读者也像维特那样自杀,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因 此在小说的第二版歌德写下了《维特与绿蒂》的卷头诗(郭沫若译):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诽毁之前救起他的名声;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 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
著名雕刻家恩斯特· 里 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 勒纪念雕像
宗白华评价歌德
• 就人类全体讲,他的人格与生活可谓极 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表现了西方 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 罗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
18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①“The Big Picture”社会背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度社会任务: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重要运动:“启蒙运动”重要派别:“百科全书派”思想核心:“理性崇拜”,”反封建反教会”②“启蒙运动”主人公:资产阶级、平民特点:哲理性、政论性、浓厚的人民性、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文体:平等采用小说、诗歌,戏剧,文艺“感伤主义文学③“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英国——启蒙文学的发源地成就:现实主义小说•作家: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塑造了:“真正的资产者”的著名艺术形象,•有进取、冒险、开拓精神;•有征服自然、劳动创造、百折不挠的实干家精神;•有殖民主义者的特征,占有欲强烈。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黑色幽默”)·小说写格列弗医生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国的奇异经历,以讽喻现实、表达作者的理想。
* 小说中出色的艺术虚构与现实讽刺相结合启蒙文学成熟。
作家:理查逊《帕米拉》《克拉丽莎》创作关注婚姻与道德问题;打破了传统小说以主人公经历见闻为主线的写法,集中写一件事;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菲尔丁(1707-175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创作“散文滑稽史诗”;:启蒙文学进入新的阶段——感伤主义阶段。
感伤主义文学形成于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作家们日益不满现实、对启蒙理性失望的背景下,是一种贬抑理性、张扬感性、有浓郁的哀怨忧伤情调的文学,是启蒙文学向浪漫主义文学的过渡。
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游记体小说;•记述作者英法战争期间途经法国去意大利的旅行。
不拘泥于客观记述见闻,着重描述主人公旅行期间的主观印象与感受,张扬善良、仁爱、同情等情感。
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心儿在高原》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主战场法国的启蒙文学有特别强烈的革命性、政论性与哲理性;法国重要的启蒙文学家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
18世纪英国文学
二《汤姆·琼斯》 汤姆·琼斯》
1.
内容简介
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传纪体小说。中心 故事是写主人公汤姆·琼斯的坎坷命运和曲折遭遇,他自幼遭到 遗弃与虐待,在成长过程中又不断受到小人布立非的暗算,最后 又遭恩主兼养父奥尔华绥误解,被逐出家门,同时又与恋人索菲 亚离散。这一对恋人分别后历尽各种磨难与诱惑,最后苦尽甘来, 汤姆的身世之谜大白(与布立非是同母异父兄弟,也是奥尔华 绥的外甥),重获奥尔华绥恩宠,并与索菲亚结成眷属。
“编者相信,这部自述是事实的忠实的记录, 其中绝无虚构之处” 其中绝无虚构之处” —《鲁滨逊漂流记》第一卷 序言 鲁滨逊漂流记》 — “ 这个故事,虽然是寓言性,同时又是历 史的。它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生活苦难和一 种无与伦比的生存方式的精妙再现……” 种无与伦比的生存方式的精妙再现……” —《鲁滨逊漂流记》第三卷 序 鲁滨逊漂流记》 言
⑤
典型性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除了细节真实外,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除了细节真实外,还要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小说《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小说《汤 姆·琼斯》中,菲尔丁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同 琼斯》 一类型而不同特点的一系列典型人物
身份的焦虑
英国学者威廉· 英国学者威廉·布洛姆在总结有关身份问题的最近 研究成果时简要概括到: 研究成果时简要概括到:“身份确认对任何个人来 说,都是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个人努 力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 力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努力设法维 持、保护和巩固身份以维护和加强这种心理安全 感,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灵健康来说,有至关重要 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灵健康来说, 的作用。从婴儿期到成年以至老年, 的作用。从婴儿期到成年以至老年,身份确认这一 行为要求一直发挥着作用“ 行为要求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一个人的身份包 括诸多层面,根据荷兰学者吉尔特· 括诸多层面,根据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有关 文化身份的论述, 文化身份的论述,一个人始终同时属于以下不同层 面或身份标志:如国家层面、地域/种族/信仰/ 面或身份标志:如国家层面、地域/种族/信仰/语言 层面、性别层面、代的层面、阶级或身世层面、 组织或职业层面等等。
外国文学——18世纪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
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 鲁滨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 的资产者” 恩格斯语)的典型。 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鲁滨孙漂流记》以当时流行的个人游 鲁滨孙漂流记》 记传说的方式写成,它之取得第一部英 记传说的方式写成, 国小说的地位,靠的是它的主题, 国小说的地位,靠的是它的主题,而不 是它的技巧。 瓦特《小说的兴起》 是它的技巧。 (瓦特《小说的兴起》)
– 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 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 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 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 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特点
① 英国的启蒙运动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发生的 。 英国的启蒙运动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发生的。
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
十八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在流浪汉小 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以社会中下 层人物为主人公;以日常生活和社会风 层人物为主人公; 习为题材;以日常语言和严格的写实为 习为题材; 主要表现手段。 主要表现手段。
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
情节 人物 时间 地点 读者
史诗
历史或传说
无时间, 无时间, 三一律, 类型化 三一律, 时间的永 恒 个性化 具体化
对环境的 忽略
少数有教 养的读者 中产阶级 甚至佣人, 甚至佣人, 有闲的妇 女
当代性,特 当代性, 殊性, 现实主义 殊性,个人 经验占首要 小说 地位
环境描写 精细化
小说兴起 新闻出版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应用;普通读者群的出 新闻出版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的原因 现;书商的作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中产阶级的强大和 书商的作用,经济利益的驱动。 自信。 自信。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主张:强调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希腊艺术为标准,借鉴民间文学的长处,形式完整、语言纯洁
在18世纪的文献中,没有“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更没有人把歌德和席勒的作品 称为“德国古典文学”。1839年德国文学史研究的创始人盖尔维努斯第一次提出 “古典文学”这个概念,把歌德和席勒于1800年左右创造的文学称为“古典文 学”,称这一时期为“古典文学时期”,从此以后,“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就 正式被人沿用。 歌德最伟大
第四卷:智马(慧骃)国 ,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
的动物(名为“耶胡”),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格列佛向他们 讲述外面的世界,使他们非常震惊
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 ,勤劳勇敢、 机智善良
主题:通过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 的腐败和罪恶,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第一卷:小人国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政客勾心斗角,对外的战争 第二卷: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 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 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
对汤姆嫉妒、诬陷、算计,故意隐瞒汤姆的真实身份
苏菲亚:完美的女性形象,美丽温柔、善良宽厚,感情真挚,善解人意,
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艺术成就:
一、作者忠于自己“严格模仿自然”的原则,同时以讽刺
性的手法,喜剧式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质,
18世纪俄罗斯文学
• 《辛纳夫与特鲁伏尔》取材于古俄罗斯的编年史。 罗斯大公辛纳夫和他的弟弟特鲁伏尔同时爱上诺 夫哥罗德市长的女儿伊丽明娜。娜爱特,但又必 须遵照父命嫁给辛纳夫。辛纳夫得知弟弟和娜相 爱,将其驱逐出城。特因而自杀,娜获悉情人噩 耗也自杀。两个亲人得死是辛纳夫自悟,他也想 自尽。这时,市长出来阻止他,劝他为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生活下去。 生活下去。苏马罗科夫以简单的爱情纠葛表现 情与理的斗争,强调理智高于情感, 情与理的斗争,强调理智高于情感,国家高于 个人,完全符合古典主义要求。悲剧结构严整, 个人,完全符合古典主义要求。悲剧结构严整, 遵守“三一律” 用高级文体写成, 遵守“三一律”。用高级文体写成,成为古典 主义悲剧的典范作品。 主义悲剧的典范作品。
• 2)古典主义时期(形成、巩固、统治)——为18世纪 的30-60年代。 • 代表人物有安齐奥 德米特利耶维奇 康捷米尔 安齐奥·德米特利耶维奇 康捷米尔(Антиох 安齐奥 德米特利耶维奇·康捷米尔 Дмитриевич Кантемир, 1708-1744),是俄国第一位 非宗教文学的作家,是俄国讽刺文学的鼻祖 俄国讽刺文学的鼻祖,也是俄罗 俄国讽刺文学的鼻祖 斯早期启蒙主义的代表,俄国古典主义的倡导者之一。 曾出任过俄罗斯驻法国大使,36岁时病死在巴黎。一生 中共写过9篇讽刺诗(сатира, сатириче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主要揭露和谴责反动、保守势力在彼得逝 世后企图复辟倒退。他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起来公开抨 击地主阶级的残酷,并为农民鸣不平的人,也就是第一 个在创作中表现出民主倾向的作家。“我所写的一切, 都是出自公民的义务,我要打击对我的同胞有害的一 切”。他的讽刺诗用陈旧的音节诗体写成,基本上使用 古斯拉夫语,即教会斯拉夫语。代表作《告理智,或致 诽谤学术者》。(К уму своему, или на ругающих учение)
18世纪欧洲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论一、启蒙运动1. 时代状况18 世纪的欧洲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新旧力量撞击十分剧烈。
就当时的整个欧洲来说,封建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仍处于统治地位,只是更加反动腐朽了。
因此,封建势力同包括一般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先后提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日程上。
顺应这一历史要求,在文化领域,全欧范围便产生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2. 思想准备第一,自然科学的成就使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当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科学已经各自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牛顿(1642―1727) 的万有引力理论为其他许多学科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瓦特(1736―1819) 于60 年代发明高热效率的蒸汽机,并使之成为工业可用的发动机,于是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法国稍后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科学运用于生产实践,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提高了工农业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发现,人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反封建的情绪空前高涨。
第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和代议制,英国自17 世纪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等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诞生产生了直接影响。
霍布斯(1588―1679) 反对“君权神授”、关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的理论,洛克(1632―1704) 关于知识来源于人的后天经验的经验主义哲学,托兰德(1670―1722) 反对传统宗教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等等,实际上就是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序幕。
3.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一次具有全欧性质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主义者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他们宣传唯物论或自然神论,从理论上深刻批判封建蒙昧和宗教神秘主义,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真实感觉和“自然理性”去认识世界。
18世纪法国文学
概述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暴动不断发生。
《爱弥儿》
共5卷。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在世界近代教育 史上有重要作用。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 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 教育思想。开卷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他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用自然社会来对抗封建社会。这 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
法国文学
概述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暴动不断发生。
紧张、激烈的阶级矛盾终于酿成1789年的革命。这是欧洲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比较成功的革命。“这是第一次完全抛开了宗教外 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 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早 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气势,大大 加强了它的战斗性。老一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 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 文学推向顶峰。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 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 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 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18世纪数学
①.麦克劳林展式 Maclaurin’s expansion formula
f ( x) f (0) f '(0) x f ''(0) x 2 f '''(0) x 3 ....
2!
3!
②.几何学中高次曲线的研究; ③.并在克莱姆发表其克莱姆法则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一法 则, 1748年发表的论文-解联立方程组的方法; ④.《流数论》Treatise of fluxion, 1742年.
d2y a dx2
⑧.提出并讨论“等周问题”Isoperimetric problem-周长固定且包括最大面积的给定 种类平面闭曲线; ⑨.变分法的重要奠基者; 1696,最速降线 Brachistochrone 1697,等周问题 Isoperimetric problem ⑩.数学概率的早期研究者之一《猜测术》 1713, Art Conjectandi 概率论的数学基 础
z dxds : ddy dyds : ddx
④.其他高次平面曲线的研究;
⑤.所谓等时线 Isochrone 的发现:
一种曲线,物体沿着它以均匀垂直速度下降
⑥.弹簧棒形状的确定;
dy
( x 2 ab)dx a 4 ( x 2 ab)2
⑦.满风矩形帆的形状的确定
( dx )3 ds
2
2
3
4
x sin x 1 sin2x 1 sin3x 1 sin4x ......
2
2
3
4
(5).里卡蒂方程的解:
dy A( x) B( x) y( x) C( x) y2( x) dx
(6).概率论中有影响著作《关于度量的分类》 (7).开创了新学科-流体力学; 1738年,《流体动力学》 (8).偏微分方程的先驱; (9).第一个把Newton和Leibniz的微积分思想联系起来的人.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
1、鲜明的政治倾向;
2、浓郁的哲理意味; 3、辛辣的讽刺精神;
4、新颖的文学形式。
启蒙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18世纪上半叶 英国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理查逊 书信体小说 菲尔丁《汤姆· 琼斯》
哲理小说
18世纪中叶 启蒙戏剧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歌德 《浮士德》
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大前 提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脉相承:人生来是善 的,是社会使人变恶。 由此,卢梭提出一整套 与当时社会相对立的 “自然教育”法,并以 此为指导对爱弥儿进行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卢梭通过这部作品回答 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 问题:“人如何避免被 腐化”。
理查逊在西方小说发展史上的成就与贡献 (下)
3、心理描写是理查 逊对小说发展的又一 突出贡献,这表明启 蒙作家已经从对社会 外部现象的观察深入 到对社会心理的把握。 同时,它展示的哀婉 伤感的倾向性,成了 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 文学的一个源头。
菲尔丁(1707—1754)
其代表作《汤姆· 琼斯》 标志着18世纪现实主义 小说的高峰,对现实主 义小说作出了全面的贡 献。菲尔丁在小说上的 成就与他的喜剧才华是 密不可分的。另外菲尔 丁首次对现实主义小说 进行理论的阐述,他认 为,小说应“永远严格 遵循自然”、表现“真 实的自然性”,这些说 明菲尔丁把小说创作提 到了自觉的艺术追求的 高度。
一天下午,我正在那里,多看,少说,尽量少听,这个 国家最奇异的人中的一个过来与我攀谈,上帝并没有使 这个国家缺少这种人。这是一个崇高和卑下,良好见解 和不理智的复合体。正直的观念和不道德的观念一定是 非常奇特地在他的头脑中混杂在一起,因为他既不带炫 耀地表现出自然所给予他的良好品质,又毫无羞耻地表 现出他从自然那里接收到的恶劣品质。另外,他天生具 有一副强健的身体结构,热烈而独特的想象,和不寻常 的肺部力量。如果您曾经遇到他而他的古怪特征没有使 您停下来,要么您就将您的手指塞进您的耳朵里,要么 您就逃走。上帝,多么可怕的肺啊!没有任何东西比他 自己更不像他自己的了。有时候,他消瘦苍白得像一个 到了痨病晚期的病人;人们能够隔着他的面颊数出他的 牙齿,好像他已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或者是从缄口派 苦修会出来的。下一个月,他又肥胖臃肿得好像从来没 有离开过一位大富翁的餐桌,或者是他一直被关在一所 圣伯纳尔会的修道院里。今天,他穿着脏衬衣,破的短 套裤,浑身上下缀满了破布片,几乎没有穿鞋子,低着 头走路,躲躲闪闪,人们都想要叫住他施舍给他钱。明 天,他搽满香粉,穿着鞋子,卷着发,穿戴体面,昂着 头走路,展现自己,您几乎要将他当成一个正派人。
十八世纪文学
“席勒式”:
因为席勒在早期剧作《强盗》 《阴谋与爱情》等作品中竭力宣传 理性旳观念,使作品有些概念化旳 倾向,人物变成了时代精神旳单纯 传声筒,为了观念旳东西而忘记了 现实主义旳东西——在文学理论里 被称之为 “席勒式”旳毛病。
席勒 (1759--
1805)诗人、美学理 论家和剧作家。
代表作《阴谋与爱
与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比较
❖ 共同点:暴露(坦露) ❖ 区别:
奥古斯丁:人是微不足道旳, 恶旳本质是 与生俱来旳。世上惟一配膜拜旳——上帝
卢梭:人旳本性是善良旳,人旳恶习是因为社会本 身存在旳弊病造成旳。人应该珍爱自己。
(名为忏悔,实为自我塑造。)
博马舍:
(1762--1799)18 世纪法国最著名 旳戏剧家和戏剧 理论家。代表作 “费加罗三部 曲”:《塞维乐 旳剪发师》《费 加罗旳婚礼》 《有罪旳母亲》。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旳界线》《汉堡剧评》
《萨拉萨姆逊》《爱朱丽雅·迦洛蒂》
第二时期:狂飙突进时期
歌德:《少年维持旳烦恼》
第三时期:魏玛 “古典时期 ”
席勒 《强盗》 《阴谋与爱情》 “席勒式”
歌德把德国文学推向一种前所未有旳高峰.
《阴谋与爱情》插图
《阴谋与爱情》剧照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旳发展和 继续,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旳文学 运动。它因克林格尔旳剧本《狂飙突进》而 得名。特点:①强调文学旳民族性,要求发扬 文学旳民族风格。②反对封建束缚,要求个 性解放。③崇尚天才,拥护卢梭“返回自然” 旳标语。 “狂飙突进”运动对增进民族 意识旳觉醒起了推动作用。赫尔德尔是这一 运动旳理论家,青年时代旳歌德和席勒是这 一运动旳旗手。
“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灵车
18世纪文学概述
在欧洲文化史上,莱辛是与伏尔泰、 狄德罗等齐名的人物,他在德国启蒙运动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涅曾说:“在路德 之后,德国文学没有产生过比莱辛更伟大 、更卓越的人物。”
(二)征飙突进运动 • 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表现为18世纪 70年代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 • 赫尔德和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创者。 • 赫尔德在青年时期写出《关于近代德国文学的断 片》和《批评之林》、《论语言的起源》、《莪 相和古代民族的诗歌》、《莎士比亚》 。 • 歌德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名剧《葛兹· 伯利欣根 冯· 》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 席勒的剧本《强盗》和《阴谋与爱情》。
(六)农民诗人彭斯 • 当英格兰感伤主义诗歌风靡之时,苏格 兰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彭斯。彭斯(1759 一1796)出生于贫苦的佃农家庭,只在童年 读过几年书,以后利用劳动之余自学。在 苏格兰民问传说和歌谣的哺育下,他十几 岁就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 诗集》出版于1786年,轰动了苏格兰。
莱辛(1729-1781)是一个牧师的儿子,家庭相当 贫穷。他少年时代就学习了希腊、拉丁、希伯 来等古代语言。1752年在威登贝尔格大学获 博士学位。1759年到l760年出版了《关于当 代文学的通讯》,对高特舍特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并写了许多寓言。1766年完成美学名著 《拉奥孔》,系统地阐述了诗(文学)与画(美术 )的特征与区别。1767年应邀担任汉堡“民族 剧院”的顾问和剧评家,写下了著名的《汉堡 剧评》。1771年完成著名的悲剧《爱米丽亚· 迦洛蒂》。
《格列弗游记》(1726)是斯威夫特惟一 的一部长篇小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 分《小人国》,讽刺宫廷中几个集团的争 权夺利、大臣们的阴谋诡计、议会中各党 派的斗争。
(四)菲尔丁的《汤姆· 琼斯》 • 菲尔丁(1707-1754)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 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 的骄奢淫逸、卑鄙无耻、庸俗虚伪、贪婪腐 败的种种罪恶;对贫富悬殊、强取豪夺等不 公平的现象给予辛辣尖锐的讽刺;流露出作 者对真理、公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憧憬和 热爱。
[精彩]18世纪英国散文流变
十八世纪英国散文流变十八世纪是一个散文的世纪,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
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
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期刊文学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兴起。
斯梯尔与艾迪生两人有首创之功。
前者创办《闲谈者》报(1709~1711) ﹐後者继出《旁观者》报(1711~1712)﹐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风趣幽默写上了期刊。
艾迪生的文笔尤见典雅。
後来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约翰逊﹑哥尔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可见此风之盛。
由於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也更灵活。
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等书把水手和女仆当做英雄人物来介绍﹐细节写得十分逼真﹐虽然书的结构松散﹐作者却有娓娓动听的说故事的本领﹐使读者始终保持兴趣。
他的文字口语化﹐善於绘声绘形﹐而又迅捷有力。
这些特点﹐加上笛福对英国城乡诸色人等的深刻了解﹐使他奠定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
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1726)是以讽刺朝政﹑表现人类的丑恶为目的的寓言﹐然而作为故事﹐也是十分引人入胜。
他把现实细节放在十分奇特的幻想的情景之中﹐而幻想也是正在发展中的英国小说所需要的。
世纪中叶﹐理查逊用书信体小说细致地描写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内心﹐以《克拉丽莎》(1747~1748)等大部头小说感动了一整代英国和西欧的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称之为伟大创造力的表现。
但在菲尔丁的眼里﹐理查逊只是市侩哲学的代表﹐於是他起而用仿作去讽刺之﹐其结果却掌握了写小说的艺术﹐於是有了他自己的创作﹐其中最受称道的是《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1749)﹐它的人物﹑风景﹑场面都是典型的英国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世纪文学
• 《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 (1766)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拉奥孔群像 ‚画是一种无声的诗, 诗是一种有声的画‛
十八世纪文学
• 《汉堡剧评》 ( 1769)
汉堡民族剧院 104篇 1、 ‚真实‛是戏剧的首要因素; 2、行动的统一高于时间、地点的统一; 3、提倡使用单纯自然朴素的现代语言; 4、作家的模仿要着眼于事物的本质方面,要自觉 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本质现象,要从一个人生活 的具体环境出发塑造人物。
十八世纪文学
四、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1707-1754)
《莎美拉》 (1741) 《约瑟夫· 安德鲁斯传》 (1742) 《大伟人江奈生· 魏尔德传》
(1743) 《弃儿汤姆· 琼斯的历史》 (1749)
十八世纪文学
• 《弃儿汤姆· 琼斯的历史》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十八世纪文学
• 德国‚古典文学‛时期是以1794年到1805年 歌德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为标志的,这也标 志了德国民族文学的最后形成。
十八世纪文学
四、席勒(J· C· F· Schiller,1759-1805)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
正剧:
集悲、喜剧的特征为一体 现实人物 现代的题材 自由的散文体 真实的服装、背景 箱式舞台
十八世纪文学
五、博马舍(1732-1799 )
《试论严肃的戏剧种类》 (1767) “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 (1772) 《费加罗的婚姻》 (1778) 《有罪的母亲》 (1792)
• 《忏悔录》 自辩性质 ‚人的标本‛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 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 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 本书直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 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 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 披露自己的,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民族越不开化,也就是越有生气,越无拘束,如 果它有诗歌,那么它的诗歌就必然会越粗野、越生动、越 自由、越有直感、越充满抒情意味‛。
十八世纪文学
• 赫尔德 (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
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 《论语言的起源》 (1772) 《莎士比亚》 (1773) 《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 (1778)
十八世纪文学
3、核心观念—— “理性‛
‚理性不再是先于经验、揭示了事物的绝对 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现在,人们把理性 看作是一种后天获得物而不是遗产。它不是一座 精神宝库,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一 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 独创性的理智力量。‛ ——卡西尔
十八世纪文学
(1773,1796)
十八世纪文学
四、让-雅克· 卢梭 (1712-1778)
《论科学和艺术》 (1749)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
《社会契约论》 《新爱洛依斯》 《爱弥尔》 《忏悔录》
(1762) (1761)
(1762)
(1765-1770)
十八世纪文学
• 《新爱洛依丝》
书信体小说 163封信 朱丽、圣· 普乐 、德· 沃尔玛 情感描写、景致描写
十八世纪文学
三、狄德罗(1713-1784)
思想家、作家、 戏剧理论家 和艺术评论家
十八世纪文学
《百科全书》全名《各种科学、艺术和技艺的 根据理性而制定的词典》。它囊括了当时人类所 掌握的全部知识,代表了18世纪自然科学和人文 科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全面生动地描绘出启蒙时 代的风貌,详细深入地介绍了启蒙运动成果,是 启蒙思想家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厚的文化知识遗产。 ‚百科全书派‛ 是法国18世纪启蒙作家的代名词。因为他们全 部参加了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而得名。
十八世纪文学
• 高特荷德· 埃夫拉姆· 莱辛
(G. E. Lessing,1729-1781)
《拉奥孔》 1766 《汉堡剧评》 1769 《明娜· 封· 巴尔赫姆》 1767 《爱密丽亚· 迦绿蒂》 1772 《智者纳旦》 1779
十八世纪文学
海涅《论浪漫派》: 莱辛是文坛上的阿米尼乌斯(德国古代民族英 雄,曾经率军大败罗马人),他把我们的戏剧从民 族统治下解放出来。他向我们指出,法国戏剧本 身是希腊戏剧的摹仿,而那些摹仿法国戏剧的剧 本就更空洞无物,索然寡味,荒唐可笑了。莱辛 不仅通过批评文章,还通过自己的文艺创作成为 现代德国独创文学的奠基人 。
流浪汉小说 讽刺手法
十八世纪文学
三、理查生( 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 《帕美拉》
( Pamela ,1740-1741)
《克拉丽莎》
(Clarissa ,1747-1748)
十八世纪文学
• 理查生的贡献:
1、首创了书信体形式的小说; 2、把家庭生活(女性婚姻问题)引入小说; 3、细致的心理描写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三节 英国文学
一、笛福(Daniel Defoe , 1660?-1731 )
《鲁滨孙飘流记》 (1719) 《摩尔· 弗兰德斯》(1722) 《杰克上校》 (1722) 《罗克萨娜》 (1724)
十八世纪文学
• 《鲁滨孙飘流记》
伊恩· 瓦特《小说的兴起》
“经济个人主义‛ ‚清教个人主义‛
欧美文学史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状况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1789年 思想观念 自然科学
十八世纪文学
二、18世纪的欧洲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 • 启蒙文学 • 感伤文学 • 哥特式小说
十八世纪文学
二、启蒙文学 (一)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启蒙‛——照亮、启迪 1、性质 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目的 用近代哲学、科学和文艺的思想光辉去照亮 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思想,扫除封建观念和 宗教迷信,恢复理性的权威。
‚绝对的个人自由‛
十八世纪文学
• 笛福小说的艺术特点: 1、单线式结构 2、白描手法为主 3、第一人称叙事
十八世纪文学
二、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
《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
(1726)
十八世纪文学
• 《格列佛游记》
Ⅰ 小人国之旅 Ⅱ 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Ⅲ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 格拉奈格、格勒大锥、 日本游记 Ⅳ 慧骃国游记
十八世纪文学
(三)启蒙文学在欧洲 法国 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 英国 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 德国 莱辛、歌德、席勒
十八世纪文学
三、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后期、英国 代表作家:斯泰恩、哥尔德斯密斯 特 点:
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 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作品往往充满失望的情调。 有些感伤主义作家的作品表现出人道主义思想。
体
裁: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
十八世纪文学
斯特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
(1759-1767)
《商第传》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
《感伤的旅行》 (1768)
A Sentimental Journey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文学
百科全书派群像
十八世纪文学
• 戏剧: 《私生子》(1757)、《家长》(1758)
《关于<私生子>的谈话》 (1757) 《论戏剧诗》 (1758) 提出写‚真实‛的戏剧原则
十八世纪文学
• 小说 《修女》 (1760,1796) 《拉摩的侄儿》(1762,1823) 《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1767-1768
意义: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基础。
十八世纪文学
• 喜剧《明娜· 冯· 巴尔赫姆》 1767 台尔赫姆 明娜· 封· 巴尔赫姆
• 悲剧 《萨拉· 萨姆逊小姐》 1755 《爱米丽亚· 迦洛蒂》 1772 公爵 爱密米亚 奥多雅多
十八世纪文学
三、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至 80年代中期,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进一步 发展,是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狂飙突进‛ (Storm and Stress) 一 词来源于当时德国作家克林格尔的一部同 名剧本,因为恰当地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性 质及气势而被采用命名。
第二节 法国文学 ‚启蒙时代‛ 孟德斯鸠 早期代表 伏 尔 泰 狄 德 罗 后期代表 卢 梭
十八世纪文学
一、孟德斯鸠(1689-1755) 《波斯人信札》(1721)
郁斯贝克、黎伽
1709--1720
《论法的精神》(1748)
政体三分 三权分立
十八世纪文学
二、伏尔泰(Voltairc,1694-1778)
“伏尔泰时代‛ ‚费尔奈教长‛ 《哲学通迅》 (1734)
十八世纪文学
(一)创作 戏剧 《俄狄浦斯王》(1718) 《扎伊尔》 (1732) 《中国孤儿》 (1755) 哲理小说 《查第格》 (1752) 《老实人》 (1759) 《天真汉》 (1767)
十八世纪文学
《老实人》 老实人 邦葛罗斯 居内贡小姐 ‚要紧的还是种我们的园子‛ 德勒兹: ‚《老实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莱布尼兹 到伏尔泰,这是思想史上一个根本的时刻。伏尔 泰,这就是启蒙时代,确切地说,就是光明的制 度,物质的生活、理性的制度,即使莱布尼兹为 新时代做了准备,但启蒙与巴罗克制度是完全不 同的:神学之理彻底崩溃了,一变而为纯粹的人 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