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7篇
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7篇第1篇示例:中职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文化场所,承载着学生们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在中职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理论基础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特点和阅读推广方法。
1. 阅读教育理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教育学理论,阅读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心理特点中职学生年龄段偏小,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3. 阅读推广方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图书馆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推广方法,如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推荐优秀图书、打造阅读氛围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阅读。
二、实践案例在中职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如主题阅读活动、读书分享会、读书征文比赛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2. 推荐优秀图书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图书,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果。
3. 打造阅读氛围图书馆可以通过展示精美图书、搭建阅读角落、举办阅读展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此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可以看出中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增进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希望各中职学校图书馆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阅读推广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第一节: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一、相关知识点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
(判断)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
(判断)6、信息的13个特性?(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普遍性(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8、信息的功能?(重点)(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9、信息的社会作用?(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二节、知识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附图式的相关理解: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图书馆学概论》学习知识重点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图书馆学的对象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需的一切命题的总和。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4、管理说——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
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5、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的五定律》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其他学说:“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说”——美国切尼克四、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归纳总结: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第二节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一、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第一节: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一、相关知识点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
(判断)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
(判断)6、信息的13个特性?(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普遍性(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8、信息的功能?(重点)(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9、信息的社会作用?(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二节、知识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附图式的相关理解: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起源文字的产生和文献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当人类意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
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
考古发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王朝的一座寺庙废墟附近,有大批泥板文献被集中在一起,这是已知最早的图书馆。
公元前七世纪,亚述巴尼拔国王在尼尼微建立了藏有大约2.5万块泥板文献的皇宫图书馆。
古埃及最迟在约公元前23世纪前的古王国时期,就有了王室图书馆和寺院图书馆。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也都有为奴隶主阶级,及其贵族知识分子保存资料的图书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四~前一世纪)托勒密王朝曾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是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
商代设有史官,掌管记录统治者的言行及重大事件的图书档案。
周代除王室有收藏文献的库室外,各诸侯国也有本国的文献库室,因为最晚在春秋战国时已流行以竹木和缣帛为载体的文献,记录文字较前便利得多。
在以上这段时期,图书和档案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
图书馆的发展世界进入中世纪以后,拜占廷帝国皇家图书馆曾一度繁荣。
到了公元八世纪,随着中国造纸术的传入,阿拉伯文化进入繁荣昌盛时期,仅巴格达城就有30多所。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图书馆学基础
1.“ 交流说” 2.“新技术说”
第四阶段,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对象,
因而也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一、普通图书馆学(General Librarianship) 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 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 机制的图书馆学。 其内容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性质、结 构、社会职能研究,图书馆事业建设原理,图书 馆事业组织和管理体制,图书馆协作的理论与实 践,图书馆在人类信息交流和科技文化发展中的 地位与社会作用等等。此外,普通图书馆学还包 括: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大纲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结语
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图书馆的类型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 图书馆管理原理 图书馆管理实务 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文献数字化工作与电子版权问题
第三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一、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图书馆哲学,图
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学 科性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图书馆学发展趋势研究,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性质与职能,图书馆学 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图书馆学思想史。
基础理论还应研究图书馆与社会政治、经济、教
第一节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到, 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
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一、引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的载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是图书馆学科的核心内容,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发展和服务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知识。
二、图书馆的发展历程1. 古代图书馆古代图书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该图书馆收集了大量古代文献和手抄本,为古代学者和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源。
此外,中国的秦代、汉代等历史时期也建立了一些图书馆,如敦煌藏经洞等。
2. 现代图书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兴起,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是收藏图书和文献的场所,还承担着信息传播、知识共享、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图书馆的管理模式1. 传统管理模式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主要以图书采编、馆藏管理、读者服务为主要内容,注重规范化的管理和传统的服务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基本需求,但也存在着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服务模式陈旧等问题。
2. 现代化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工具,开展了数字资源建设、在线服务、知识管理等工作。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图书馆的服务理念1. 以读者为中心现代图书馆倡导“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即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图书馆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手段了解读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提升读者满意度。
2. 社区化服务图书馆不仅仅是文化场所,还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和知识驿站。
现代图书馆通过开展社区化服务、走出馆藏、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
五、结论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内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图书馆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实现知识共享、文化传承的使命。
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尹鸿博(河南大学图书馆开封 475001)摘要:本文作者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知识功能,是图书馆知识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系统。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知识功能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
图书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馆内考察法”。
应加强对知识的研究,把“社会认识论”上升到“知识学”的高度。
关键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知识功能知识系统研究方法知识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历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图书馆学科的前途和发展方向。
在新世纪初,对图书馆学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拟就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问题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它的探索和争论贯穿于图书馆学发展的全过程。
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
〔1〕毛泽东的这段话为我们认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指明了方向。
朝着这个方向,黄宗忠于1962年提出了“藏与用”的矛盾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2〕为图书馆学增添了理论色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个被称为“矛盾说”的学术观点,风行于60-70年代。
图书馆学对“藏与用”的矛盾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实际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对扩大藏书的利用,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不满足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关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诸如:“规律说”,“交流说”,“事业说”,“系统说”等等。
黄宗忠也把他的观点发展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
〔3〕然而,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交流说”。
当时人们热衷于谈论图书情报一体化。
后来人们又倾心于“文献信息学”和“文献信息管理学”的研究,部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系也改变了名称。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ppt文字版(精品文档)_共6页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一、信息、知识与文献1.信息的定义[1-2]•信息的名称:Information 资讯信息•广义的信息:是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综合的信息界定:是再现的差异;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可以以消息、信号、符号、数据等形式来表达、存储、传递、处理、感知和利用。
•信息资源与非加工信息及其作用2.信息的属性[2-5]✶消除不确定性(基本属性)✶普遍性✶对物质、能量的相对独立性✶物质依附性✶可感性✶可传输性✶共享性✶内容理解的歧义性✶内容的可耗散性✶时效性✶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可伪性✶存在势差3.信息的种类[5-6]•信息无时无处不在。
•信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和机器信息等四种类型。
自然信息大自然中物质、能量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如: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等。
生物信息生物体所携带和发出的信号、消息。
如遗传因子、气味、声响、颜色、动作,甚至语言,等。
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号。
如语言、文字、姿势、动作等。
(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机器信息机器设备之间传送的信号。
如声响、温度、光线、电脉冲等。
4.信息的功能[6-7](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信息与物质、能量在本质上统一的;物质结构、能量的转换隐含着信息及其传递;信息显示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的方式、状态;信息可以对信息自身的运动再显示。
(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功能相对于信息接受者的状态改变而言。
当信息接受者接受到特定信息后,改变或确定了对事物的原有认识。
是申农经典信息论阐释的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其他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基础。
(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信息可改变事物结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据。
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也就减少无序,减少熵,增加有序度,有利于将因素整合为系统。
(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信息交流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信息提供知识的公共积累;通过信息交流加强人们的共存感;信息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第四阶段,开始将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 对象
1.“ 信息资源说” 、2.“知识组织说”
命题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工作 不完全正确。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 要素,以及作为图书馆工作对象的知识、 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则是指图书馆系统、图 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等。 对图书馆的全面考察应该是微观和宏观 相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图书馆学的研 究对象。因此,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 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
原因在于: 第一,比较的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图书馆学也不例外。图书馆学研究人员非常注重采用比较的 方法研究国际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许多论 著都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阐释,而将所有采用 比较方法进行研究的论著都归入到比较图书馆学的范畴,显 然是合适的。 第二,比较图书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规范和术语, 也没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中所广泛采用的比较方法、历史方法、调查方法、 实验方法、数理统计等。 第三,比较图书馆学未能形成一支研究队伍,在所有图书馆 相关问题研究中,从事本专题研究的人数相对较少,成果也 相对有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比较图书馆学未能形成一 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只是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 应用。
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过程
1807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 (Martin w.Schrettinger,1772—1851) 第一次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个名词, 这一名词的出现及其随后提出的图书馆 学理论体系,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作为 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探析——以《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为例
大量地保存在 图书馆里。也就是说 , 图书馆保存 着
大量 人类 的文 化符 号 。而 图书馆 对 这 些文 化 符 号 的 保存 , 促进 了文 化 的交流 和传 播 。 人类对于前 人 文化 的继 承 , 方 面是 通过 口 一 耳 相 传 , 一 方 面 主要 是 通 过 书 面方 式 , 过 看 书 另 通 学 习 。可 见 , 书 馆 对 于 文 化 继 承 类 文化 的保 存形 式 和 传
播形 式 。
11 文化 传承 离不 开 图书馆 . 人类 祖先 创造 的精 神财 富 和物 质 财 富被 世 代 相
传 , 为一种 文 化 遗 产 。这种 文 化遗 产 以文 献 的 形 成 式被 保存 了下 来 , 主要 在 图书馆里 。 图 书馆对 于 文 化 的传 播 , 通 过 向读 者 提 供 阅 是
一
经 验描 述 至 自觉 探 求其研 究 对 象 的客 观 规 律 而达 到
理论 认 识 的过程 , 断 向更 深更 高 、 反 映 本 质 的方 不 更
向发展 。图书 馆 学 这 门既 古 老 又 年 轻 的 学 科 , 当它
从各 个 环节 工作 经验 的描 述 推 进 到从 总 体 上进 行 理 性认 识 的 时候 , 们 自然要 回过 头来 探 求 它 的“ 论 人 理 基 础 ” 什 么 !大众 文艺 出版社 于 2 1 是 0 0年 6月 出版
图 书馆 收藏有 大 量外 文 原版 图书 和 大量 翻译 作
品 。对 于这些 图 书 的 利 用 , 定 有 利 于外 来 文 化 的 肯
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图书馆的运作原理、管理方法以及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入手,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存储和传播。
首先,图书馆学强调信息资源的获取,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获取各类信息资源。
这包括购买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资源,以及订阅电子数据库、在线期刊等电子资源。
其次,图书馆学强调信息资源的组织,即对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和索引,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再次,图书馆学强调信息资源的存储,即如何有效地保存和维护信息资源,确保其长期可用。
最后,图书馆学强调信息资源的传播,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读者传递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馆藏书籍的借阅、电子资源的访问等。
二、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1. 馆藏发展:馆藏发展是图书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图书馆通过购买、捐赠、交换等方式不断扩充馆藏,同时也通过淘汰、更新等方式更新馆藏,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变迁。
2. 读者服务: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
这包括图书馆员的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信息检索等服务,以及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阅览室的布局等方面的考虑,都应该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3.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强调个体在信息时代中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图书馆学认为,信息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图书馆则应该扮演着培养和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重要角色。
三、图书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图书馆学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图书馆学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而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仓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第一节: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一、相关知识点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判断)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判断)6、信息的13个特性?(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普遍性(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8、信息的功能?(重点)(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9、信息的社会作用?(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二节、知识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附图式的相关理解: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
图书馆基础知识与理论1、什么是图书馆: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2、图书馆的职能与属性:基本职能:“保存”和“利用”。
社会职能:传递文献、文化教育、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文献整序。
图书馆本质属性:信息交流中介。
3、图书馆构成要素: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
4、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收集:图书馆的藏书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通过经常的收集补充,才能形成有系统有特色的藏书体系。
整理:收集到馆的图书文献,需要进行登记、分类、著录、加工等工作,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藏书体系提供给读者使用。
典藏:经过整理的图书馆文献,应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递,此前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包括书库划分、图书排列和图书保护。
流通:所谓流通就是把图书有效地送到读者手中,围绕流通工作要进行发展读者、流通推广、宣传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工作。
5、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标准化原则、网络化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开放性原则。
6、什么是图书馆2.0:图书馆2.0代表一种现代化形式的图书馆服务之广义模式,它反映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给使用者的模式之转变。
7、图书馆形态的发展有哪几种:传统图书馆(1850—)、自动化图书馆(1970—)、复合图书馆(1990—)、数字图书馆(1995—)。
8、什么是网络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具体地说,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资讯服务和实现资讯资源分享的电脑网络资讯服务系统。
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资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二是网络上的资讯资源(虚拟馆藏)。
9、按藏书量分图书馆可以分为哪几类:大型图书馆是指藏书10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中型图书馆是指藏书50万到100万册的图书馆;小型图书馆是指藏书50万册以下的图书馆。
10、我国图书馆的主要类型:我国图书馆的主要类型包括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以及中小学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等。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信息管理1.信息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用以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信息的特性:普遍性,多样性,可识别性,可加工性,可存储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非消耗性,强时效性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
信息的功能:它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具有组织功能,信息交流时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信息的社会作用: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为决策服务,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
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信息表述规律(齐夫定律)信息的时间分布变化规律(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信息的集中与分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领域文献的数量,以递减排序,然后将其分为“核心”区和另外几个区,其中每个区刊载该领域文献总量相等,那么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2.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况和如实反映。
知识包括编码信息(显性知识)和非编码知识(隐性知识)3.文献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四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符号。
情报是面向特殊对象的知识。
文献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音像机读文献: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记录在磁盘、光盘等介质上,借助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使用的文献类型。
按照文献的性质和功能将文献划为一次、二次、三次文献零次文献:口语,笔记,实物,日记,会议记录;一次文献:论文,专着,报纸,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
二次文献有目录、索引、文摘,三次文献有综述、述评、专题报告、可行性报告、数据手册、百科全书、各类教科书等电子出版物的优点:信息量大、体积小、密度高、节省空间;查阅便捷、快速,精确度高;传播速度快;相对价格便宜;信息资源利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直观生动,交互性强;缺点:寿命有限,技术依赖性强;存储信息易受干扰,破坏和丢失;版权和盗版问题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对之 研究,而图书馆学研究的是客观知识及其存在状态。其次,‚世界 3”理论明确了文献的终极归属,它为图书馆学提供了合理的逻辑起 点。波普尔认为,世界上所有图书馆、资料系统保存的客观知识, 它们只有极少部分被‚世界2”所掌握,从个人与私有意义上说,大 部分不是人们都‚知道‛的,亦即‚谁也不能掌握这个世界的哪怕 小小的一角‛。它提示图书馆学,必须把哪些文献记载的多如恒河 沙数的知识内容,看成是人类拥有的大部分知识。这一部分客观知 识是散乱的、无序的,如何将它们汇集、整序,从而供人们检索、 利用,就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波普尔‚世界3”理论从1982年由青年学者刘迅率先引入图书情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前叫做‚指导思想‛,一般指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80年代以来,有关理论基础的文章逐渐增多。
我们认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理论建立的根基,它
是由一些抽象、具体的理论观点组成的图书馆学先导思想。理论 基础的涵义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理论创
发的根本或起点,即发生学意义上的逻辑起点。(2)理论基础
为基础的,它们往往综合了哲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
数学等理论,其中甚至对国外学说也有直接继承关系。
它们呈现出的多样性、整体性、综合性,正是我国图书
馆学理论基础的一大特点。
7.1.4
理论基础的开拓建设
1.强化对哲学等抽象思维科学的研究
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或横断学科理论的出现,立刻受到图书馆学
界的关注与研究,这既反映出图书馆学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学术敏感 度,也反映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匮乏。建立能够指导图书馆学健
报学界之后,曾引起图书情报学界的一场争论。它留给我们有待思 考的东西很多。
2.信息科学中‚信息‛的观点 信息科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的,仅数年时间,它就
从学术界蔓延至社会各领域。80年代前期,‚信息科学‛、‚信息
技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时 代‛等概念纷至沓来,‚信息热‛席卷全国。图书馆学研究者从80 年代初就对信息科学给予了极大关注,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科 学的两大部分内容,即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必将对图书馆学和图
第7章 图书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指导图书馆学研究能够顺利向前开掘的思想观点,是图书馆学
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而那些影响图书馆学发生变动、转移的现实 社会因素,则是图书馆学赖以依存的实践基础。
7.1
7.1.1
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的涵义及作用
1. 理论基础的涵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必然得到某种理论基础和实践 基础的支持,图书馆学也不例外。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概念,
系统科学、数学)的理论观点,并用其阐释图书馆学的
一些元问题。因此,从内容范畴来说,理论基础较之图
书馆哲学更为宽泛。
3.理论基础与图书馆学方法论 图书馆学方法体系是由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及图书馆学专 门方法组成的。从内容角度看,图书馆学方法论与理论基础都具有
其它学科‚渗入‛图书馆学,被图书馆学借鉴、吸收的共同特征。
7.1.2
理论基础及其相关概念
1.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两者的关系,以往图书馆学曾有一 种流行的解释,认为一方面‚理论基础大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因为它可以是多个学科的共同理论,‚既可是某一种单一理论,也 可能是多种理论的集合,是一个群体。如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就包 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教育
而是要靠图书馆学研究实践来验证。
3.系统科学有关‚系统‛的学说 系统科学几乎是与信息科学同时传入我国的,当时与信息论、
控制论合称‚三论‛,也曾广为人知。何为系统,系统科学创始人
贝塔兰菲(L.V.Bertalanffy)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关联 的元素的集‛,它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无论在物理世界还 是精神世界,‚处处有系统‛。因此,系统科学的原理是具有普适 性的,贝塔兰菲就称系统科学为‚一般系统论‛。系统科学的这一
集合论不仅对数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其它科学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用‚集合‛的观点来分析图书馆,我们能深刻地揭示出图书馆的本 质实际就是‚知识集合‛。 2.理论基础的评价标准 理论评价标准是指从合理性上对一种思想学说进行的理论评价。 评价条件:(1)这种理论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2)这种理论本 身是否比较成熟;(3)这种理论能否给指定的学科以理论与方法上 的指导。即看其能否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中的元问题作出合理的、 深刻的预设与解释。 实践评价标准是指从实用上对一种思想学说进行的实践评价。 某一思想学说对图书馆学能否起到指导作用,最后不是靠理论证明,
论基础’的探索,假如其目的是追求把握图书馆的本质规律,那么 也可以认其为图书馆哲学的近义语或同义语。‛图书馆哲学‚既是 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图书馆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图书馆哲学是哲学对图书馆、图书馆学的观照,它 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有某种等义关系,两者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语义互换。这些认识是应该首肯的。然而,图书 馆学理论基础的内容不仅仅是哲学的,它目前得到发展、 扩大,能够吸收、借鉴其它具有抽象思维性质学科(如
是哲学与图书馆学沟通的桥梁,起着哲学与图书馆学相互连接与 交通的作用。(3)理论基础是一些可辨析、可陈述的思想学说 或理论观点,它们生成于哲学或具有抽象思维性质的某些学科 (如数学、系统科学)之中。(4)这些思想学说或理论观点不
仅对图书馆学具有启发、指导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理论基础的作用 把理论基础视为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哲学与图书馆学沟通的桥 梁,应该说既阐明了其地位,也论及了其作用。但未进一步明确其具 体作用。卿家康认为理论基础的具体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深刻 地揭示研究对象类现象的本质,并正确地反映对象事物的客观规律; 第二,正确地指引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向,为对象学科奠定认识 论基础;第三,有效地指导科学研究全过程。‛于良芝认为,理论基 础对应用它的学科领域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其基本作用包括四个 方面:(1)提供概念体系。即帮助一个学科形成专业术语,并赋予 这些术语以确定的含义。(2)提供研究框架。即帮助研究者确定哪 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哪些经验数据是应该收集的,哪些因素之间存 在着关联以及这些关联的性质等。(3)提供研究视角。即帮助研究 者对研究问题形成透视焦点,发现现象背后的实质。(4)维系本学 科与整个知识体系的联系。理论基础可以将本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臵 于同一根基之上,避免学科陷入学术孤立。
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1)理论基础的内容是一些对图书馆学 可解释、可陈述的概念、观点、道理,而方法论讲的都是一些思维 方法、分析方法,它不提供具体的、可陈述的概念、观点、道理等。 (2)理论基础的宗旨是使图书馆学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而方法论
的目的却是使图书馆学更为科学和具有效率。
7.1.3
理论基础的几种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基础的研究一度成为热门。一方面国外 图书馆学界探讨理论基础的观点被先后引入国内,如美国谢拉的 ‚社会认识论‛,英国布鲁克斯的‚知识基础论‛等;另一方面国
内学者先后提出的一些理论见解,如赵红洲的‚中介世界论‛,周
文骏的‚情报交流论‛,宓浩的‚知识交流论‛,以及90年代以后 的‚信息资源论‛、‚知识组织论‛等,其中也包含了对理论基础 的寻求与探索。人们力图找到一个有效的思想理论,使其能成为图 书馆学的理论基石,并对图书馆学起到统摄、定向的作用。
论断,受到图书馆学者们的热烈认同。他们借用‚系统‛的观点,
把图书馆看成为一个系统。系统科学观点的加盟,有力充实、强化 了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于理论基础 层面的广有影响的一些观点,都与之有密切关系。
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
论基础层面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某个观点是以单一理论
2.理论基础与图书馆哲学
什么是图书馆哲学?目前说法有异。1996年周文骏先生倡议建 立‚图书馆哲学‛时说:‚图书馆哲学是关于图书馆本质规律和方 法论的学科。它一方面是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总结、 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也是一般哲学原理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
此外,他对图书馆哲学的地位归属也作了解释:‚多年来关于‘理
学、心理学等‛。另一方面理论基础又‚处于图书馆学体系之外,
不是图书馆学的必然组成部分‛,而‚基础理论属于图书馆学体系 之内,是图书馆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图书馆学的基石‛,‚在
图书馆学体系中处于第一层次‛。
此种观点的可贵之处是对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之关系作出了明确 的判别,但这种区分观点尚可商榷。理由在于:(1)理论基础是 图书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如果把理论基础排除在外,不属于图书 馆学,也就等于说图书馆学没了逻辑起点。没有逻辑起点,怎么可 能演绎出其基础理论来呢?所以,理论基础应属于图书馆学范畴, 是基础理论的第一层次,它是图书馆学的根基。(2)如果把哲学、 信息论、教育学等学科或学科群视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理所当然 它们是处于图书馆学之外,且又大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但我们 认为,理论基础是由一些具体理论观点、思想学说乃至某学科中的 个别原理、概念构成的,它们只是自身学科的组分,而非其整体。 它们被吸收、化约、融合至图书馆学中,已经成了图书馆学基础理 论的一部分,对图书馆学肩负着启发、阐释、指导的作用,不应再 看成图书馆学以外的东西。
1.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K. R. Popper,1902-1994)把客观物质世 界称为‚世界1”,主观精神世界称为‚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称为 ‚世界3”,其意义不仅在于突破了哲学上的一元论、二元论,关键 还在于阐释出了‚世界3”的独立存在,强调‚世界3”的实在性、自 主性与永恒性,努力赋予‚世界3”以充分本体论地位。‚世界3”所 以能够成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理由至少有两方面:首先,‚世 界3”理论揭示出了客观知识世界独立存在的意义,从而为图书馆学 划定了研究对象的从属领域。波普尔认为人类主观知识一旦社会化、 公开化、客观化,即‚世界3”一旦产生,就具有客观自主性,成了 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主世界。‚世界3”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科学的理 论基础,它启示建立在数千年图书馆发展史上的图书馆学,应该把 其研究对象定位于客观知识世界这个层面上。‚知识‚包括主观知 识与客观知识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