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登高》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品味诗歌语言---“炼字”; 2、体会诗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 2、炼字法。 3、诵读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案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 二、朗读诗歌 整体感知 (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是抒情? 探究案 1、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 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 3、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壑(h è) 渚(zhǔ)清 猿猱(náo) 飞湍(tuān) B.潦(liáo)倒 千载(z ài ) 扪(m én )参 咨(zī)嗟 C.鱼凫(fú) 青冢(zhǒng) 巉(chán)岩 吮(sǔn)血 D.朔(sù)漠 省(xǐng)识 嗟(jiē)尔 暮砧(zhēn) 2.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啸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看出诗

年级

高一实验 学科 语文 编制人 朱兆同 备课组长

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常年漂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和上联的“无边”相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的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到世事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3.填写下列空缺部分。

登高杜甫【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写法. (2)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势,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___.

(3)从表达方式看,全诗前半部分侧重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侧重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附《登高》答案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明确:“悲”

问题(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是抒情?

明确: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探究案

1、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意象有秋风、天空、沙渚、飞鸟、落木、长江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凄清萧瑟的秋景图。

2、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

明确:(1)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3)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4)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3、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情,请同学总结一下?

明确: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中,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触情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秋的悲凉,人生之秋的感伤和家国之秋的忧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

教师总结:我们来看,从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再到家国之秋,是层层递进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既是自然之秋,又是人生之秋。“艰难苦恨繁霜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