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青的分类

知识青年,是对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的专用称呼。

根据上山下乡的时间,知识青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1954~1966年的“老知青”

1954年,山东省掖县徐建春(女)高小毕业回乡务农,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知识青年。

1959年至1965年,又有以邢燕子、候雋、董加耕等为代表的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有到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由于这些知识青年的数量不多,范围不广,没有构成社会群体,可以说是“有影响,没规模”。

第二类——1967~1970年的“知青”

从1967年北京一些中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到内蒙古农村插队落户以后,到1968年发布了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全国当时在校的66、67、68年初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到农村了,这就是知识青年的“老三届”。后来,69、70两年的毕业生又继续下乡,于是从66到70又合称为“老五届”。

第三类——1972~1976年的“后知青”

1971年,上山下乡中断了一年。

1972年到1975年的毕业生,仍然继续上山下乡,但是由于中央已经吸收了老五届知青的经验,所以,他们的境遇已和“老五届”大不相同,一是他们下乡的地点,一般都离家不远;二是有“随队干部”负责

他们生活、学习的管理,成为有组织的队伍;三是有的知识青年由家长的单位与县或者公社挂钩,由单位派出“随队干部”,把知识青年组织成集体;四是在政策上知识青年可以优先安排工作,使上山下乡成为学生参加工作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些“后知青”已不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在“老五届”的眼里,也不把他们纳入知识青年的行列。

根据上山下乡的形式,知识青年又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当“兵团战士”,如《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梁晓声、相声演员姜昆等;第二种是到国营农场当“农场工人”,如《中国知青部落》的作者邓贤等;第三种是回农村老家当“返乡知青”,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倪萍等;第四种是集体到学校联系的农村“插队落户”,如《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

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都是半军事化管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回农村老家虽然是当农民,一般都是住在奶奶或姥姥家里,生活有人照顾。

“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虽然是集体住在“知青点”,但是收入和农民一样靠工分,生活由知青自理,所以相比之下,插队落户是知识青年中最散漫、最艰苦、最无助的,因此也是最不安心、牢骚最盛的。

1971年以后,这些“老插”们开始了“集体上访”和艰苦曲折的返城活动,先是有了可以“病退”和“困退”的政策,后来口子越开越大,医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戳穿他们装病的伎俩,不仅给他们开出了“丧失劳动力”的重病证明,有的还暗示他们这种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以免他们露馅。1975年前后,“老五届”的“插队落户”知

识青年,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1966年以前下乡的“老知青”,也差不多都回城了。

由于那时普遍认为,知识青年进入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以后,每月有工资,每年有探亲假,应该算参加工作的职工,而不能再算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以,凡是与“知识青年”有关的中央文件,都把“兵团战士”和“农场工人”中的知识青年排除在外,这才引起了1979年的胜利大逃亡。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了市场经济,政策又允许和支持知识青年可以回城另谋职业,并可以将他们的配偶及子女的户口,一并迁回城市。

至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彻底地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