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分类

合集下载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须有干部任前考察(或表现情况)材料。其中,1997年以来的干部考察材料须有形成材料的单位(或考察人)和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职务变动表的前面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
排在目录后面
第一类履历材料
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知青、教师、职工、军人、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书)。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
2、
1、学历学位材料
(1)、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1977年以前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1977年以后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士学位的材料;
(2)、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须有报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须有专家推荐表;
2、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四)、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1、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
目录填写为二级分类方法:
1、学历学位材料;
4、确定和更改干部的姓名报告及批件;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批复、报告及证明;

新疆知青简介

新疆知青简介

新疆知青是指在新疆地区插队的城市知识青年。

其中,插队是知识青年按政策返城后到农村基层劳动锻炼的一种方式。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对城市来说是一种安置,对农村来说是一种补充。

在知青中,有这样一位知青,他叫李友灿,出生于1947年,江苏扬州人。

他是一位有着丰富学识和深厚情感的知青,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5团(现名135团场)担任过农工、教师、宣传干事、会计、秘书等职。

在新疆的十年中,李友灿不仅深入了解了新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也深刻体验到了新疆知青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李友灿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疆知青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等等。

这些知青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新疆知青是一群有着丰富学识和深厚情感的城市知识青年,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新疆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新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新疆知青身上汲取到一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也可以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铭记新疆知青的历史和贡献,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为新疆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2010-01-22 14:11:58)转载▼分类:养老退休标签:财经几类主要人员的工龄计算㈠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学习不是工作,因此学习期间,一般不能计算工龄。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家曾在不同时期作过脱产学习期间可以计算工龄的规定。

1.革命军人复员、退伍后,再考入各类学校学习的,学习期间不能计算为工龄,其原在部队时的军龄,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中劳薪字[1963]292号2.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经组织批准提前抽调正式参加工作(脱离学习,列入抽调等位职工编制发工资),后又复学的学生,其在复学前参加工作的时间应计算工龄。

——教育部[1963]教人字戴字第22号3.建国前,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开办的军事学校、干部培训班以及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1978]组通字10号4.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正式分配工作,到工作单位报到后被选送出国的,本人在国外高等学校学习期间,由原单位照发工资的,工龄从分配工作开始领工资的时间计算。

——教计字[1978]036号、劳薪字[1978]3号5.1970年以前进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凡经组织调派,学习期间照发原工资的,其学习期间可计算为工龄。

凡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离职报考进入学校的,学习期间享受校发助学金待遇的,其学习期间不能计算工龄。

学习前后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教计字[1980]279号、劳人险函[1986]4号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延期毕业或毕业后延期分配期间,经组织安排顶岗劳动,其工龄计算……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报到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计劳业字[1972]85号、[1982]劳险便字9号7.今后各单位在分配住房时,应将科技人员在研究生院、大学、大专规定的学习时间作为分房工龄列入分房条件。

档案馆知青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馆知青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馆知青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知青档案的管理,依法维护知青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知青档案的安全保密和合理利用,特制定《档案馆知青档案管理制度》。

二、知青档案的分类管理根据知青档案的性质和用途,知青档案分为基本档案和补充档案两类。

基本档案包括知青的身份证件、户口簿、入学及毕业证书、工作记录、及相关证明文件等,属于必需的档案。

补充档案包括知青的家庭背景、思想政治、成长经历等,属于辅助性档案。

三、知青档案的保管知青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严格的保密原则,确保知青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档案馆应设置专门的保管室,对知青档案进行分类和编号,并采取物理、电子、纸质等多种方式进行存档。

要定期进行档案的整理、清理和转存,及时更新知青档案。

四、知青档案的利用档案馆应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相关程序和权限,向社会提供知青档案的查阅、借阅和复制等服务。

同时,对于信息敏感或极度重要的知青档案,需要通过审批程序和查询申请,确保知青档案的合理利用。

在档案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知青档案信息的安全,禁止泄露和非法使用。

五、知青档案的维护档案馆要定期对知青档案进行巡查和审查,确保知青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针对档案中的损坏、受损、丢失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和补充,保证知青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档案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档案修复和保护的标准和流程,保证档案的质量和长期保存。

六、知青档案的交接与转移知青档案在档案馆内进行交接和转移时,必须经过相关程序和公文手续,严格按照规定的环节和要求进行。

对于特殊性及重要性的知青档案,档案馆要加强对其交接和转移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知青档案在交接和转移过程中不受损害并得到妥善保障。

七、知青档案的销毁对于不再具有利用价值或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需要销毁的知青档案,档案馆应通过审批程序、申请手续及相关规定,按照规定的销毁标准和程序进行。

对于需要销毁的知青档案,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程序,确保知青档案的销毁是合法、合规的,不会造成对知青档案的不当损害。

人事档案分类整理

人事档案分类整理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套改、晋升、解聘专业职务(职称)的审批表、登记表;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教师过渡审批表、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审批表、卫生人员技术职称晋升呈报表等。
(三)放映个人科研学术的材料
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的评价材料及目录;干部本人写的技术业务自传;反映干部业务能力方面的其它材料。
1、学历学位材料
1-1
1-2
2、职业(任职)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
2-1
2-2
3、反映个人科研学术的材料
3-1
3-2
4、培训材料
4-1
4-2
1、毕业证书的原件、复印件都不能存档。如需存档,复印单位加盖公章。
2、职称单科考试成绩不存档。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1、入团志愿书、申请书、退团材料;
入团志愿书;
入团申请书;
团员登记表;
离退团材料;
开除团籍材料;
入党志愿书;
入党申请书;
转正申请书;
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材料不存档。



1、各级组织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和本单位年度性奖励的授奖决定(审批表)先进事迹及荣誉称号材料、通报表扬材料;创造发明奖励材料;
贴像片、盖公章。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属自传性质的材料;
2、以自传为主要内容的履历式简历表等。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寒假读报推荐十个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

寒假读报推荐十个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

寒假读报推荐十个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寒假是学生们放松心情、充实自我、开阔视野的好时光。

读报是一种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优秀方式。

因此,在寒假期间,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推荐给学生们的十本适合寒假阅读的报纸杂志,其中每本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亮点。

一、《少年画报》《少年画报》是一本经典的儿童杂志,长期以来备受学生们的喜爱。

这本杂志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故事、漫画、知识科普、趣味游戏等方面。

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少年画报》,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二、《人民日报》少年版《人民日报》少年版是一份权威的报纸杂志,面向中小学生,每天更新最新的新闻、社会热点、人物故事等内容。

这本杂志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对时事的关注。

三、《中学生报》《中学生报》是面向中学生的一份报纸,内容涵盖了课外知识、学术研究、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本报纸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对学生的学业和兴趣发展非常有益。

四、《科学大观园》《科学大观园》是一本专注于科学知识普及的杂志,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方面的文章和实验报告。

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知青》《知青》是一本以青少年关注的社会现象、时尚趋势和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杂志。

它集合了时尚、娱乐、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对时尚潮流的关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六、《环球少年》《环球少年》是一本国际性的少年报纸,关注国际时事、旅游探险和跨文化交流。

这本杂志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宽国际视野。

七、《科学人》《科学人》是一本以科学为主题的杂志,内容涵盖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科学教育等方面。

这本杂志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八、《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一本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科学期刊,主要发布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这本期刊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素养,适合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阅读。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 - pzms911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 - pzms911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6.1970年至1978年,进入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其学习时间,都应计算为连续工龄。——教计字[1980]279号、劳人险函[1986]4号
17.1979年以后考入高等学校本、专科学习的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入学前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教计字[1980]279号、劳险字[1981]4号、劳人险函[1986]4号
8.革命军人复员、退伍后,再考入各类学校学习的,学习期间不能计算为工龄,其原在部队时的军龄,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中劳薪字[1962]292号
9.学徒工在学习期间……送劳动教养……劳动教养的时间不能计算工龄。但是劳动教养前后的学习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劳险便字[1982]34号
36.技工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中劳薪便字[1967]686号
37.民航院校的学员是无军籍人员,其性质与地方技工学校相似,因此,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应计算工龄。——供财字[1972]2033号
38.因“文革”延期分配工作的1966至1969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其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从应毕业当年的9月1日(春季毕业生从应毕业当年2月1日)起计算,其中因个人原因超过当时规定报到期限的,其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从本人报到之日开始计算。——人薪发[1994]43号
14.国家职工自费到国外上大学或当研究生的,以批准离开国境的下一个月起不计算工作年限。——教计资字[1982]05号
15.1961年、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原59级、60级学生休学,直到1963年(或1964年)学校复办,部分学生返校复学,后又因“文化大革命”推迟了学生毕业分配的时间,对这部分学生的毕业时间……可按入学时规定的学制计算;参加工作时间,仍按分配工作时领取工资起计算。——教职字[1983]02号

国家干部档案分类细则条例手册15p

国家干部档案分类细则条例手册15p
注:本类材料排序,应将入团、入党、入民主党派材料分别排列,志愿书放在各自材料前面,其他材料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入团志愿书、申请书、退团材料;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入民主党派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
主要指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材料等
1. 创造发明奖励材料;
2.各种业务奖励材料(中青年优秀专家呈报表、青年科学家候选人推荐书等);
4-4 培训材料
1.学员学习(培训)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培训证明等;
2.各类高校、科研机构研究生班课程进修相关材料(如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3.各党校进修班等未承认学历的学习材料。
例:普及法律知识成绩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课程进修登记表、毕业证书、成绩表,提升各种外语水平培训表、各级领导在党校(干部学院)的培训材料、各省委党校研究生班课程进修成绩表(登记表、毕业登记表、毕业证书)、一年制干部中青班学习材料、国外进修(培训)材料等各种短期培训或不被承认学历的学习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
主要指违犯党纪、国法等材料:
1.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个人违纪违法案件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2. 处理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查证核实报告、本人检查及对处分的意见;
3. 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及个人检查;
4. 确属错误,组织上未给予处分的,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或检查;
5.通报批评材料;
5.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的材料。
6.上述材料中,若有审批机关签署录用或任免意见并盖章的,按其用途归入九类;
注:本类按材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序;
例:干部履历表、干部简历表、个人简历、职工登记表、红卫兵登记表、职工登记表、军人登记表、教职工登记表等。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作者:王政新张继东王育勇来源:《经济师》2017年第02期摘要:知青文化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中的特殊产物,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政治和经济的特征,也形成了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独特文化形态。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和历史反思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

知青文化再次成为亲历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知青文化的主流精神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且知青文化的开放性和传递性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

因此,需要我们对知青文化的历史和传承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章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地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知青文化知青精神历史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45-02知青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下放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的简称。

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句话成为了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建农场,并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在长达22年的知青时期,有1200万到1800万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再教育”,这为农村和垦区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助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的文化冲击、文化特质、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一、知青文化知青是我国具有文化内涵和特殊历史意义的一代人,他们凝聚着一代人的向心力和奋斗精神,并且经历较为坎坷,下乡生活较为辛苦,是那个时代最为突出的群体。

知青文化是特指这一代人通过下乡的生活经历所表达的各种文化特质,在知青时代和知青时代后期这种文化特质显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文学、美术、音乐、文化活动等方面,其表现形式较多为样,多以反映他们当时生活状态、内心感受、情感经历、社会导向、个人诉求等内容为主。

人事档案分类

人事档案分类

人事档案分类整理————————————————————————————————作者:————————————————————————————————日期:2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类别材料分类排列顺序目录填写备注目录职务变动表的前面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排在目录后面第一类1、知青、教师、职工、军人、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书);2、党员干部简历表。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

按时间顺序排序。

贴像片、盖公章。

第二类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属自传性质的材料;2、以自传为主要内容的履历式简历表等。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

按时间顺序排序。

第三类1、学生、学员、实习、劳动、自我鉴定,毕业生鉴定、高校毕业生鉴定、结业鉴定、学生操行评语、政治操行鉴定表、工作鉴定、团员、党员、干部鉴定、后备干部登记表、退役军人鉴定、转业干部鉴定、飞行员鉴定、工作调动鉴定等;2、干部考核表、干部考察材料、对本人的考察意见、思想品德考察表、公务员考核表、审计考核材料、出国人员鉴定表、外国工作期间鉴定; 研究生学习期间总结表、党性锻炼小结;3、离任审计(如有问题放第8类)。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

按时间顺序排序。

各单位现职和科级以上干部民主评议材料归档;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考察材料需加盖公章。

类别材料分类排列顺序目录填写备注4第四类(一)学历学位材料1、中学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2、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学员毕业鉴定表(含成绩单)、学校情况登记表,高校学籍登记表;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证明、肄业、毕业证明,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等;3、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硕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学业成绩登记表、硕士学位审批材料、硕士毕业生登记表;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博士课程学习成绩表、博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博士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推荐表;博士学位审批材料。

“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的阶层分化及生活幸福感研究1

“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的阶层分化及生活幸福感研究1

645
73. 5
232
26. 5
平均值为 10. 8 年 ,
标准差 2. 8 年
平均值为 12287 元 ,
标准差为 20324 元
98
11. 2
780
88. 8
平均值为 28. 0 岁 ,
标准差 5. 0 年
301
34. 3
155
17. 7
422
48. 1
118
13. 5
439
50. 1319来自36. 4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 ,吸引了国内外 大量学者的兴趣 。邱新睦根据已发表研究成果及
各项研究活动的时间 ,将“上山下乡”研究分成了 四个时期 ,即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1985 年为萌 芽期 ;1986 年至 1994 年为初潮期 ;1995 年至 1999 年为高潮期和 2000 年以来为后高潮期 。每一时 期的研究活动都有不同的特点 ,出现了各具代表 性的 著 作 文 章 和 重 要 作 者 、研 究 者 ( 邱 新 睦 , 2003) 。从研究内容来看 ,主要包括对“上山下乡” 作为国家政策出台背景的考察 、“上山下乡”运动 的历史过程 、知青下乡后的生活 、就业与婚姻状况 以及对整个“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 。从研究 方法来看 ,主要包括历史社会学 、口述史 、田野研 究 、自述史等方法 ,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过程 和知青的真实境遇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反映 。但 是 ,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从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 对这一特殊群体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机会 还缺乏关怀 。
关键词 “: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生活机会 ;阶层分化 ;生活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263 (2011) 02 - 0066 - 09

近代中国“知青”的“新农村”情结——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教育

近代中国“知青”的“新农村”情结——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教育

近代中国“知青”的“新农村”情结——对大学生村官的创
业教育
陈俊梁;陈瑜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10(0)8X
【摘要】2008年以来,在国家扶植政策及其他外围因素影响下,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掀起报考"村官"的热潮。

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农村带动农民创业致富的项目比比皆是。

大学生做"村官"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看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做一个有为的大学生"村官"?这是大学生"村官"就任前应该理清的重大问题。

【总页数】2页(P303-304)
【关键词】知青;新农村;大学生村官
【作者】陈俊梁;陈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5.4;D422.6
【相关文献】
1.大学生村官要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大学生村官扎根渠县新农村建设为例 [J], 王兰;白庆庆;张琼;
2.大学生村官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基于18名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的调查 [J], 黄畯;魏侃
3.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博弈对策研究——以北京大学生村官为例 [J], 王亮;徐文彬
4.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基于江苏省144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J], 卞辉; 马西柱; 刘德海
5.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徐州沛县大学生村官推动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J], 王立飞;柳尧;崔欣;许梵潇蓝;王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上山下乡”运动

浅议“上山下乡”运动

浅议“上山下乡”运动作者:颜心渝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颜心渝(湖南师大附中,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本文通过向老一辈咨询和翻阅相关资料,了解知青“上山下乡”的来龙去脉,通过重温这段历史,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来认识“上山下乡”运动,了解了那代青年生存、生活的不易,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关键词:知青运动;上山下乡;珍惜幸福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75-02我在学习有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历史知识时,疑虑很多———什么叫“知青”?知青为何都要下乡?为什么自己不外出打工?为什么都不能上大学?……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当年那场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一代必须了解这一运动的来龙去脉,知道这一运动的利弊关系,这让我们这代未曾经历过“文革”的人能加深对“文革”的了解。

我虽是知青后代(我外公、外婆均为知青),对“知青运动”仅知道一些,但理解不深。

我只有先向外公、外婆请教,请他们谈谈当年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下乡的。

从中我得知:1968年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发表后,全国范围迅速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

全国先后有二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我外公、外婆就是在这一号召下,中学刚毕业就成了茶陵县首届86 名下乡知青之一,被下放到茶陵最偏远最贫困的八团公社插队落户了。

他们均为下乡最早的“老三届”知青。

外公、外婆向我我讲述了他们在农村九年艰辛劳作的状况及他们个人的体会,我听了非常震撼。

从中也了解到当年知青的去向是“四个面向”(面向农村、边疆、工矿、基层),而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下,绝大多数工矿和基层单位无法招工,实际只有一种面向,那就是“面向农村”。

而下农村也有四种形式:(1)集体插队落户;(2)投亲靠友落户;(3)回老家落户;(4)厂社挂钩到农、林、茶场落户。

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便又着手搜集了一些关于记载知青运动方面的书籍。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荷花淀派:指以孙犁为首的文学流派。

因以孙犁的《荷花淀》代表的一批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而得名。

主持《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发现并培养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作家群,,孙犁《山地回忆》、刘绍棠《蒲柳人家》。

2.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批山西作家,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新短通)、创作方法(革命现实主义)相似,创作成就较高。

生活内容与传统叙事手法相结合,情节典型、细节生动,讲究艺术构思、语言通俗,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三里湾》、《锻炼锻炼》、《三年早知道》.3.伤痕文学:以文革造成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为主要内容。

昭示了“恢复”和“复归”现实主义的新鲜内涵。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郑义《枫》。

、特点彻底否定文革的思想倾向/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局限:止于“问题小说”模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观念浅直,艺术粗糙伤痕是反思的源头,反思是伤痕的深化.4.反思文学:继伤痕文学的情感宣泄与政治批判进入到历史深层的理性思考,以中篇小说为重点。

社会动乱的世相图,历史反思,民族创伤和国家苦难反思,启蒙式地突出了极左政治路线与封建思想如何二合一地造成社会和人的深刻异化。

王蒙《蝴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特点:艺术表现方式更加灵活,主题深度比伤痕文学进了一大步。

局限:艺术形式单一,反思不彻底,缺乏自省与忏悔。

5.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描写新时期出现的社会改革以及改革引起的人物命运人际关系心灵纠葛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明显地具有与历史同步,回答时代问题的特点。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龙种》6.寻根文学:在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家们试图汲取本土的生活内容,借助西方的文学技法,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出现并对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文学思潮。

通常被归纳为“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它们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大重要思潮。

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场对传统文化体制和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改革的激进运动。

它提倡科学、民主和个人自由,主张用现代化的思想和方式来改造中国社会与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推动了白话文的兴起,提倡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

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2.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中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思潮,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这一思潮主张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探索个人内心、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新的艺术手法。

它对真实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倾向于表现痛苦、迷茫和异化的现代人。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徐志摩等。

3.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对前两者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文学思潮。

现代派文学强调个体和内心体验的独特性,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实验,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

它既追求现实表达,又注重文学的内在美和独立价值。

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类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并不能完全涵盖多元的中国现代文学。

此外,每个思潮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个别作家的个性化表达。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认知还可以从更深入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还涌现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

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一提的新论:1. 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是指中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1937年-1945年)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表达了抗战的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代表作家有巴金、老舍等。

2. 格局派文学:格局派文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间涌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100部知青电视剧

100部知青电视剧

100部知青电视剧100部知青电视剧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重要分类,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中国知青们的生活故事。

这个时期的知青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背景下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学习的大批青年。

这些电视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塑造了一批充满斗志和智慧的主人公形象,并以其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社会反思,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重要的篇章。

其中一部经典的知青电视剧是《知青》,该剧于1978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通过讲述主人公们上山下乡的艰辛经历,展现了他们在农村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这部电视剧以真实的视角揭示了知青们面临的艰苦生活、彼此间的友情和帮助,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追问。

《知青》这部经典作品对于中国青年成长历程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成为中国历史和社会变革的重要见证。

另一部著名的知青剧是《白毛女》,该剧于1990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该剧改编自贾平凹的同名小说,以一个女知青坚强不屈的形象展示了知青们在农村艰苦生活中的奋斗和磨砺。

这部剧深刻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阶级困境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塑造了一批具有强烈人民性格的主人公形象。

《白毛女》这部电视剧被认为是中国知青电视剧的经典之作,以其激励人心的故事和感人的人物形象,留下了深刻的社会反思。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知青电视剧,如《青春之歌》、《再见乡愁》、《地雷战》等。

这些电视剧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丰富的视角展现了知青们的生活、情感和成长历程。

在这些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知青们在农村艰苦环境中的积极乐观和不屈精神,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知青电视剧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期。

知青们的下乡劳动经历,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命运,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电视剧以其深入细致的刻画和真挚的情感描写,使观众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底层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观众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健全知青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知青档案管理制度

一、引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广大知青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全面记录和反映知青的历史贡献,保护知青的合法权益,弘扬知青精神,建立健全知青档案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健全知青档案管理制度,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知青档案管理制度的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应真实、全面地反映知青的历史贡献,确保档案内容的准确性。

2. 依法依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完善体系原则: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知青档案体系。

4. 安全保密原则:确保档案安全,加强档案保密工作,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5. 服务群众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应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为知青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知青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1. 档案收集制度(1)档案来源:广泛收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等与知青相关的档案资料。

(2)档案内容:包括知青个人档案、知青群体档案、知青事迹档案等。

(3)档案收集方式: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走访知青等方式收集档案。

2. 档案整理制度(1)档案分类:根据档案内容、形式、时间等因素,对档案进行科学分类。

(2)档案编目:编制档案目录,便于查阅和管理。

(3)档案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分类、编目要求归档。

3. 档案保管制度(1)档案存放:按照档案性质、重要程度、保管要求,合理存放档案。

(2)档案防护: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3)档案修复:对损坏的档案进行修复,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4. 档案利用制度(1)查阅申请:查阅档案需填写申请表,说明查阅目的和用途。

(2)查阅手续:查阅者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查阅手续。

(3)查阅范围:根据档案内容、保密要求,确定查阅范围。

(4)查阅期限:查阅期限一般为一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5. 档案数字化制度(1)数字化内容:将档案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再考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再考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再考查
许珍芳;杜雪晖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

对这场运动的兴起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兴起于1950年代,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兴起于1968年。

这场运动应兴起于1964年。

【总页数】2页(P184-185)
【作者】许珍芳;杜雪晖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6
【相关文献】
1.周恩来与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题
3.我所亲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4.毛泽东视域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运动”5.耕读文化的当代意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再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青的分类
知识青年,是对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的专用称呼。

根据上山下乡的时间,知识青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1954~1966年的“老知青”
1954年,山东省掖县徐建春(女)高小毕业回乡务农,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知识青年。

1959年至1965年,又有以邢燕子、候雋、董加耕等为代表的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有到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

由于这些知识青年的数量不多,范围不广,没有构成社会群体,可以说是“有影响,没规模”。

第二类——1967~1970年的“知青”
从1967年北京一些中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到内蒙古农村插队落户以后,到1968年发布了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全国当时在校的66、67、68年初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到农村了,这就是知识青年的“老三届”。

后来,69、70两年的毕业生又继续下乡,于是从66到70又合称为“老五届”。

第三类——1972~1976年的“后知青”
1971年,上山下乡中断了一年。

1972年到1975年的毕业生,仍然继续上山下乡,但是由于中央已经吸收了老五届知青的经验,所以,他们的境遇已和“老五届”大不相同,一是他们下乡的地点,一般都离家不远;二是有“随队干部”负责
他们生活、学习的管理,成为有组织的队伍;三是有的知识青年由家长的单位与县或者公社挂钩,由单位派出“随队干部”,把知识青年组织成集体;四是在政策上知识青年可以优先安排工作,使上山下乡成为学生参加工作的必由之路。

所以,这些“后知青”已不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在“老五届”的眼里,也不把他们纳入知识青年的行列。

根据上山下乡的形式,知识青年又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当“兵团战士”,如《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梁晓声、相声演员姜昆等;第二种是到国营农场当“农场工人”,如《中国知青部落》的作者邓贤等;第三种是回农村老家当“返乡知青”,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倪萍等;第四种是集体到学校联系的农村“插队落户”,如《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

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都是半军事化管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

回农村老家虽然是当农民,一般都是住在奶奶或姥姥家里,生活有人照顾。

“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虽然是集体住在“知青点”,但是收入和农民一样靠工分,生活由知青自理,所以相比之下,插队落户是知识青年中最散漫、最艰苦、最无助的,因此也是最不安心、牢骚最盛的。

1971年以后,这些“老插”们开始了“集体上访”和艰苦曲折的返城活动,先是有了可以“病退”和“困退”的政策,后来口子越开越大,医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戳穿他们装病的伎俩,不仅给他们开出了“丧失劳动力”的重病证明,有的还暗示他们这种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以免他们露馅。

1975年前后,“老五届”的“插队落户”知
识青年,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1966年以前下乡的“老知青”,也差不多都回城了。

由于那时普遍认为,知识青年进入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以后,每月有工资,每年有探亲假,应该算参加工作的职工,而不能再算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以,凡是与“知识青年”有关的中央文件,都把“兵团战士”和“农场工人”中的知识青年排除在外,这才引起了1979年的胜利大逃亡。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了市场经济,政策又允许和支持知识青年可以回城另谋职业,并可以将他们的配偶及子女的户口,一并迁回城市。

至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彻底地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