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庄子生死观的故事
庄子生死观的故事以下是 9 条关于庄子生死观的故事:故事一有一天啊,庄子坐在那树底下发呆。
就有人跑过来问他:“庄子啊,你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啥呀?”庄子笑了笑说:“哎呀,人活着就像那天空中的飞鸟,自由翱翔,何必去纠结那么多呢!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呀!”就好像那花开花落,自然而然嘛。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故事二庄子的一个朋友去世了,大家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可庄子呢,却在旁边敲着盆唱歌!别人都惊呆了,说他冷血无情。
庄子却说:“你们懂啥呀!他这是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就像那河流归入大海一样,多好呀!你们为啥要哭哭啼啼的呢!”这不就像是那落叶归根,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嘛!故事三有一次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叫一个自在呀!醒来后他就想:“哎呀呀,我到底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子呀?”这生死不也有点像这样嘛,说不定死了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呢。
嘿,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故事四庄子看到一只蝉,夏天叫得可欢了,可是秋天就没了。
他就跟弟子们说:“你们看这蝉,生命虽短,可它也尽情歌唱过呀。
我们人也一样,何必怕死呢!”这就跟那烟花似的,虽然短暂,但绽放的那一刻多耀眼呀!故事五有个人特怕死,找到庄子寻求安慰。
庄子就说:“你看那天空的云朵,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有啥可怕的呢?生死也是如此呀。
”哎呀,这人一下子就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呢。
你们说妙不妙?故事六庄子曾经对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怕死的人说:“你呀,就知道担心死,怎么不想想生的时候多美好呢?生生死死,就跟四季更替一样平常嘛。
”这就好比那白天黑夜,自然交替,有啥好纠结的呢?故事七记得有一次庄子指着河里的鱼说:“看那些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它们可不会去想生死的问题。
我们人呀,有时候就是想得太多了。
”可不是嘛,这生死有时候就像那鱼在水中游,顺其自然呗。
故事八有人问庄子:“要是死了啥都没了咋办?”庄子哈哈一笑:“那又怎样?生的时候我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美好,死又能带走啥呢?”就如同那阵风吹过,不管留下什么或者没留下什么,都是一种经历呀!故事九庄子病重的时候,弟子们都很伤心。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的生死观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够以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是难能可贵。
其次,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
作者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很明显这是庄子的观点,只不过是假借髑髅之口说出来罢了。
同样,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作者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还是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再次,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生为苦,死为乐,那么对待死亡就无须乎悲痛,应该高兴才对。
在《安时处顺,视死如归》一文中,庄子假借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其弟子认为如此不合乎礼节的故事,让秦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
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乎自然而死。
对待生死能持安于常分、顺其自然的态度,哀乐之情就不能侵入人的内心。
同样,在《方外之人的丧事》一文中,作者虚构了孔子让子贡帮忙料理子桑户丧事的故事,子贡到时,见子桑户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正在编曲弹琴以歌。
论庄子生死观的四种境界
论庄子生死观的四种境界
庄子的生死观四种境界分别是:
第一种境界是"重生""全生","贵身""保身",这一境界体现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觉醒,也体现了他对世俗观念的反思和批判。
第二种境界是以死为"真"以生为"假",以死为"乐"以生为"累",这种境界的生死观与其说是对世俗生死观的反动,毋宁说是对人生艰辛历程的揭示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第三种境界是"死生为徒,死生无变"。
在这种境界中,庄子既不重"生"贵"生",也不乐"死"厌"生",这是庄子从"齐物论"的立场对世俗生死观的进一步反思和批判。
第四种境界是"不知死不知生",或者叫"不死不生"。
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是真正的"与道为一"的境界,也就是达到最高智慧的境界。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
庄子生死观的启示摘要: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
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
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道;自然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52-02所谓生死观,就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生死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对生死的不断追问从有生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古往今来,人们对待生死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一、儒佛道的生死观在中国古代,作为三大传统的儒、释、道的生死观各不相同。
以最具代表性的先秦儒家为例,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重点是放在“生”上,教人应先知生命的意义,然后把这种意义付诸实行。
至于“死”,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要靠生的意义来决定。
因此孔子思想的重点,总是教人如何践仁,要人“无求生以害仁”,人活着如果没有仁没有爱,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在逼不得已的时候,宁可“杀生以成仁”。
[1]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在生死抉择上,孟子指出:当生命的保存与“义”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人们就应该也必须选择“义”而放弃“生”,因为“义”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生”的价值。
《荀子·礼论》中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荀子认为生前与死后是无需关怀的,人的生存只是在现实中,而现实则是一个社会,对“人”的关怀只限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之,儒家在生死观上,希望在身后留下美名。
《左转》说:“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立德,指由“内圣外王”之道德修养实现道德圆满,以一种高尚的精神超越死亡,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
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以自然的、变化的心态静观生与死。
他悟透了生死的本质,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和必然的过程,是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由有形而化为无形的原始状态,故应持以“恬静寂寞,虚无无为”的平常心,自然随性,“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生与死,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百思千虑的现实。
曾听说有人请教季羡林先生:“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回答:“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是主义消失吧。
”
儒家的生死观,却又别于庄子,《论语·先进》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问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活着做人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说明了死的道理呢?”孔子强调的是“入世”思想,要好好做人,活好当下。
而人之死应该悲伤,应该哀悼,应该守孝。
但“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是靠“生”的意义来体现和诠释的,故也有了儒家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一说。
庄子眼中的生与死
庄子眼中的生与死庄子眼中的生与死袁红12汉语言文学摘要庄子眼中的生死观是一种超脱物外的生死观,把生与死看作是两件相同的、相等的事情,庄子不悦生也不恶死。
【关键词】生与死不悦生不恶死自然绪论人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由生至死的过程,庄子看来生与死的循环是一个自然的变化过程,犹如昼夜的交替,《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生与死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悦生恶死,要把生与死齐同起来看待,安之若命,不悦生不恶死。
1 庄子看来何为生,何为死“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把人的生死看得特别简单,就是气的聚散,气聚合就得生,气消散就得死。
2 庄子不悦生、不悦死的原因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当时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百姓生灵涂炭,新兴的地主阶级人物大多数是野心勃勃、残忍横暴、阴险狡诈的,庄子认为生活在这样“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的人世间,庄子借仲尼说:“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奴。
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胜也,而况若乎?”庄子所处的时代和尧、禹攻打其他部落的时代不是差不多的么?不管是谁引发的征战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灾难。
在那个时代就连圣人都无法去感化那些征战的人,更何况不是圣人的普通人呢,就更不想想去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来为那个社会做些什么,让那个社会有所改变了。
想要去尽自己的力量感化那些征战杀戮的野心家,只能是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想想而已,而对于生活在那个战乱时代的大多数的寻常百姓而言,就不会去想着怎么救国家、怎么救民族,因为他们连怎么救自己都不知道,他们自己还想方设法的去逃避战争保全自己的性命呢,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就只会感觉到人活着并不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苦事,“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人人皆处于险恶的战争世界,生即是苦,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
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作者:genchuzi《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庄子·至乐篇)。
究其何以臻此境地,《至乐篇》记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借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循着这一基点追循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曰:等生死,齐荣辱;二曰:物我同一;三曰:安天乐命;四曰:道遥自由。
现分述之。
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
因此不乐生,不苦死,不以得而荣,不以失而辱。
他在《在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就无事实之事,徒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
”可见庄子是于生无所恋,于死有所怀。
对于这段话的解释,魏晋时的郭象认为:“旧注云,庄子乐死恶生”,联系庄子所出的时代,可知庄子之意非此。
庄子生于战国,人人皆处于险恶的战争世界,水开火热,生即是苦,即是痛。
可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齐物论)。
他认为晨死,内生之可乐也。
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的生死观范文
庄子的生死观范文关于生死的话题,历来深受文人雅士以及儒者圣人的争论探讨。
“生”与“死”这对看似生命的两极,寄存在这缥缈无定的凡尘世间,决定着个体生命存在的可能,所有人都必须正视与敬畏它的存在。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这世间唯有生方为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死亡多数虚无可怕,让人避之不及。
生是如此美妙的,所以死自然是令人害怕的;生是有具体时间刻度限制定,因而死又是时时迫近的。
从人类认识到生命有限性的那一刻起,生与死便是永恒的争议探索,遥望生之尽头必然的衰老、死亡,无力化解的忧伤恐惧、无常无寄的悲剧意识便深深植根于人的灵府。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发生,是血与火热烈猛撞的时代,“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死亡是当时人们不得不面临的残酷事实。
在这纷扰的年代里,如何求得自保,如何认清生死的存在也成了庄子无可避免的问题。
庄子在生的世界里体察追究死亡的存在,通过透彻的清醒意识参悟死亡的奥秘与真谛,提出一番自我非凡的独到认识,塑造自我理想的人生境界,揭示生死的本真内涵。
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的道便是在继承老子思想下的另一发展。
《大宗师》关于“道”有着这样的解释:“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庄子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产生的依据。
“夫道,负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行于万物者,道也。
”(《天地》)“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最高的认识,前者是道的实体含义,后者是道的认识论意义。
”所以,从本体论的角度看,道,接近于自然客观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又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是体道,是人的感官所不能把握的。
道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从本体论角度讲,道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依据;从认识论角度讲,道重在一种心灵体验,也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游”的境界,也就是体道的境界。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生与死是人们最为关注地事情。
人之所以贪生怕死,是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生是个可知可见地,而死是却是个未知。
我们所见到的有很多人的死是很突然地,更有病者的那种痛苦。
加上迷信、宗教的影响,再加上社会的不公平而造成生的艰难。
人们在有生之年都在积极地活,设计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争取活出自己的风采!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老庄哲学最重视人的生、生命,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了。
但是,他们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地。
老子所关注的是“天长地久”,是人类的“天长地久”,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
老子把人、人类放在地球这个层次上来解说的,怀有深刻地人文关怀;而庄子则是把人、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放在了更高地“道”的层次上,放在了宇宙时空之中。
也就是说,人、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宇宙时空之中,在“道”的变化中,它只是一个适时而生的事物。
所以说,人、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最终结果是一个“无”字。
一切都会化为“无”,都会回归到“无”的状态,回归到“道”的原始状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所以说,人、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最终结果是一个“无”字。
但是,“无”又是“有”的开始,“有”又是“无”的终结。
庄子对“道”的理解,让《道德经》的“道”的理论更深入和精进了。
《道德经》的“道”,只是老子观察自然界的自然无为而类比推理运用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法则上,效仿天地自然无为。
老子所关注地是“人类共生共存”,人的生存法则;而庄子则是在讨论人生的终极意义了。
庄子的“生死观”就是来源于“道”的“有”、“无”理论。
庄子认为,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宇宙中的某个物质(庄子认为是“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至乐》篇)。
人来源于自然,人死后又回归到自然中。
经过“道”的变化,又会变化为宇宙中的万物中的某一物了。
所以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在《大宗师》篇中:“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PPT
▪
▪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
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
苦也。故曰:"至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
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
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
▪ 富贵寿善也” 不是真正的尊,因为不利于养生、活身。
▪
▪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不是真正的乐,提出自己观点与世俗的对立。
▪ ▪ 提出自己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为什么呢?
▪
▪
无为就是不妄为,就是顺其自然。有了无为的价值观,当天天“身
原文及解读第一部分:至乐即无
乐
▪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
▪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
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謂貴大患
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了这一观点,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探索与争鸣
在这里,庄子借助单豹和张毅的故事来说明,在贵生 美化来减轻甚至于消除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也就
重生以力求保养自己生命的同时,应该注重于形神兼养, 是现在常说的“节哀顺变”。为了进一步消除这种恐惧
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忽视形体或者忽视精神,都无法在 与不安,庄子又讲了老子薪尽火传的故事,他在《养生主》
度恐惧。
度上是相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 的结果,但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生与死只不过是个体生
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 命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可以
解生死的必然法则。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 相互转化的。庄子这种生死一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
二、对庄子生死自然观点的考量
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
庄子提倡贵生重生,却并没有陷入贪生怕死的境地, 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7]
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从庄子对于死
在这里,庄子借用秦失之口,一方面批评吊唁老子的
亡问题的思考上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死亡” 人并未超脱生死的境界,不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另一方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
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 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 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 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3]
013
2019 年 5 月下半月刊(总第 91 期)
化。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 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与死,是人类探索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何谓生,何谓死,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这个课题,不少先圣哲人耗尽了一生,只为解开生命和死亡的奥秘。
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他将一般人看来相当严重的生死变迁看的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本文将探索庄子的生死观,及其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关键词】生与死;庄子;生死观;养生观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
然而什么是生,人为什么要生,要怎样生;什么是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谜团。
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
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这里他将人的构成归于气。
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
一个简单的比喻为生与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庄子眼中,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庄子·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的见解:“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由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所以妻子死后,他击鼓而歌,并不哀恸,老聃去世,他“三号
而出”,不过是顺应自然罢了。
既然对生死看得如此自然,庄子对自己的葬礼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庄子·列御寇》中“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此也体现了庄子与孔子截然不同的死葬观。
孔子讲厚葬,认为这是出于孝,孝敬死者是为了孝敬生者,孝敬生者是为了效忠君主,而庄子讲不葬,是因为他看破了生死。
在庄子看来,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庄子·齐物论》中描述了人生之痛苦:“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人们追名逐利一生,却不成功,劳苦疲惫却不知自己的归宿,茫然地生活于世间,多么悲哀,虽然生而非死,但这种生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至乐篇》中,庄子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借髑髅表明了自己对死以后的世界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这里,庄子描述了一种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国君统治,没有官吏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所以《庄子·大宗师》里,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
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所以,面对死亡,人们不该恐惧和悲痛,而应该高兴。
这也就让我们更理解庄子的“鼓盆而歌”“三号而出”的参加葬礼方式了。
虽然庄子认为生为苦,死为乐,但庄子并没有因此寻求死,而是积极求生。
他主张养生,顺乎自然,全其天守,凝其精神,不竟外物,不溺私欲。
即要做到三点:顺应自然保全身性;纯粹而不杂的养神之道;不为物累。
顺应自然保全身性。
庄子主张顺应事物之自然之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却感情而不违逆自然。
《庄子·养生主》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很疲倦了。
明知如此,仍要汲汲以求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疲倦了。
做善事不能有求名利之心,做恶事不能有刑戮之若,顺着刑名之间的自然之道以为常法,就可以保全身躯,保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了。
纯粹而不杂的养神之道。
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机体是由“形”和“神”两部分组成。
二者之中,神是本,形是末,“形得仁义,神之本也”,“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庄子·刻意》中有清楚的表达:“纯粹而不
杂,静一而不变,恬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精神纯粹而没有杂质,静止专一而不改变,行动因顺天然,保持心性的纯朴,是养护精神的办法。
做到了这样,就能始终保持体内阴阳调和,如文中所言“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由此,庄子提出了“坐忘”“心斋”的具体养身之道。
何谓心斋?《庄子·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排除杂念,精神专一。
以意领气。
使自己的心境达到空明虚灵。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气化”过程。
何谓坐忘?《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就是指静坐而内心忘记外界一切东西。
不为物累。
不为物累,就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
这里的“物”所指范围是广泛的,可用名与利来加以概括。
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他就会获得健康而永葆青春。
庄子拒绝楚大夫出山襄助楚威王,而选择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即表现了他“不为物累”的志向。
这里,有些人认为庄子的生死观是有些矛盾的。
他们既然庄子认为生为苦,死为乐,为什么他不寻求乐,去选择死,而选择生,并且还探索如何生。
在我看来,庄子认为不论生与死,都应顺应自然。
既然我们降生在世界上,就应该顺应自然生存下来,直到自然死去。
如何顺应自然生存,就需参照庄子的养生之道;而如果因为
死为乐,就刻意地去选择死,则违背了自然规律。
所以,庄子的生死观是不矛盾的。
生而无所求,死而无所惧才是庄子生死观的最高境界。
相对于那些被世俗的物欲所迷惑并甘愿沉沦于其中的人来说,庄子是自由的,他脱离了世俗的桎梏,能豁达地面对生与死,不强求世间的一切外物,生,就自然的生,死,就自然的死。
他只追求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上的满足。
尽管他在某些方面不得志,但他已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支撑自己那不平衡的一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下,人们同样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来缓解和摆脱生存压力。
借鉴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不必要的羁绊和烦恼,让我们活得更自由更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