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校国学教育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有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传承和谐信念、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补充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优秀国学内容——经、史、子、集等分为儒家经典、史学经典、诸子经典和文学经典四个课程模块,并配合社团文化活动、国学讲座、高校交流及吸纳民间机构等课堂拓展,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国学教育国学内容课程体系国民精神

戴庞海(1966- ),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献学。

最近几年,由于国学教育变得越来越广泛,高校国学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1994年青少年读经运动开展以来,就有许多来自于民间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开始在学校里尝试传承国学教育思想。例如杭州的诸修草堂就为三岁以上的青少年开展了一系列读经活动,河南的先锋国学研究院和陕西的明德国学书院主要为青年儿童讲解相关的国学经典。与此同时,国学方面的书籍、网站、讲座、论文以及竞赛等也非常多。有些高等院校也开始培养学生们的国学能力,例如,1984年我国第一个国学研究室就是在深圳大学里开设的。然而,我国的国学教育还仅仅处于探索以及实践阶段,其教育体系还不具有系统性,并且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高校国学教育的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人才的最后一个关口,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才人格的主要定型期,而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完善将直接决定他能力发挥的程度,因此,以人格教育作为特色的国学教育,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延续并不断发展,这也是新时代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一百多年前,为了改变任人欺辱的命运,我国开始抛弃传统的经典式教育,转而推行西方科学,使得我国走上了工业文明的道路。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现这种做法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为了挽救这一文化断层局面,继承并发展前人的智慧,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相应人才培养的责任。

2.发展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高校的国学教育还可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塑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现如今,一个国家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尊严,不仅需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更多的国家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国家的繁荣复兴,不应该只局限于

经济的发展,还应该注重精神文化的复兴,而高校国学教育的初衷就是发展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

3.传承中华民族的和谐信念。在高校的国学教育中,比较注重以和谐之道来构建新时代的价值观,进而实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目前,国家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时代的发展目标,而和谐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的基本精神,国学中的“和合中庸”“人格完善”以及“天人合一”等思想都表示一种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信念,这种信念不仅对于国家稳定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4.构建新的国民教育体系。高校的国学教育可以涵养学生的智慧,完善、优化国民教育的整体结构,提升国民所具有的人文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软性竞争力。现代教育体系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传授作为核心内容的,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则注重人格的修炼,例如国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说明的正是修身、明理、正心的理念,将国学教育列入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弥补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素质以及道德方面教育的缺失。

5.对现代教育进行补充。国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补充,与现代教育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周易》中的“人文化成”,所指的意思是文明创造精神;《易传》中的“自强不息”,主要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论语》中的“和而不同”,主要是指文化上的绚丽多彩;《易传》中的“厚德载物”,是人类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而出自许多典籍中的“天人和谐”,主要是指人类的最高精神境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高校国学教育的范畴

按照学科分类,可以将国学分为史学、哲学、文学、宗教学、伦理学、礼俗学、版本学以及考据学等,其中,主要是以儒家的哲学作为国学的主流。如果按照思想对其进行分类,又可以将国学分为:先秦诸子以及儒道释三家等;如果按照《四库全书》将国学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如果按照《国学讲演录》对国学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经学、小学、诸子、史学以及文学。高校国学教育需要选取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以及伦理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界普遍认为,经、史、子、集四部的精华就是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内容。

1.经部。经部作为儒家的经典代表,注重于形成伦理道德以及人文素养。通常情况下,经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书类、易类、礼类、诗类、孝经类以及春秋类等,这些大多是儒家的经典名著。

2.史部。在国学教育中,史部方面的著作大多注重于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对于史部的学习可以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责任感。史部著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编年类、纪传类、纪事本末类;或者正史类、别史类、杂史类等。

3.子部。国学中子部多为诸子百家,比较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理论。一般情况下,子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儒家类、道家类、兵家类、农家类、法家

类、医家类、术数类、天文算法类以及杂家类等。

4.集部。国学中集部多为诗词歌赋,比较注重于发扬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形式。通常情况下,集部主要可以分为:别集类、楚辞类、词曲类、总集类以及闺阁类等。

三、高校国学教育的课程选择

国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主要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国人的健全人格,所以说,国学教育需要完全贯穿于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其中,高校的国学教育仅仅是这一体系里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绝大多数高校是四年学制,并且在第四学年,基本上属于学生离校实习或者寻求就业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仅仅只有三年。由于专业课和公共课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占用了他们绝大多数的学习时间,所以说高校学生接受国学教育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鉴于以上分析,高校国学教育的课程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接受高校国学教育之前,学生们需要中小学就已经接触过相关的国学教育;第二,确保国学教育内容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年龄以及实际的理解层级;第三,保证国学教育内容的通识性,而不是对其进行非常专业的学习;第四,将培养学生们的人格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依据上面的教育原则,可以将高校国学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模块:

1.儒家经典模块。课程安排主要有:《四书》研读、《五经》研读、《论语》研读、《孟子》研读、《诗经》研讨等。

2.史学经典模块。课程安排主要有:《史记》研读、《汉书》研读、《三国志》研读、《晋书》研读、《资治通鉴》研读等。

3.诸子经典模块。课程安排主要有:《老庄研读》《墨子》研读、《荀子》研读、《韩非子》研读、《孙子兵法》研读以及《公孙龙子》研读等。

4.文学经典模块。课程安排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研究》《宋词研究》《文选研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楚辞研究》以及《音韵学》《训诂学》《古文字学》等。

四、高校国学教育的课堂扩展

由于高校的国学教育受到学时的严重制约,使得高校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接受的国学内容并不是特别丰富,而且高校的课堂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接受能力相差悬殊,使得高校国学教育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对于高校的国学教育来说,不仅需要确保一定程度的课堂教育,还需要将其向外进行扩展,使其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之间得到科学地配合,进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