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产业流通现状及政策分析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5ee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d.png)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0bf243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d.png)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我国玉米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
但是,在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
一、玉米品种单一随着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变化,玉米的品种也需要不断更新。
但是,目前我国玉米品种相对单一,存在着玉米的品种不足,种质资源不丰富等问题。
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
解决途径:首先,应该加强对于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同时,也需要加强玉米品种的研发,开发新的玉米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产量,并且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二、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不当,导致了农药残留、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对于玉米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种植者的种植技术水平。
同时,建立农药、化肥等供应体系,优化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和种植效益。
三、玉米市场流通不畅我国玉米市场流通不畅,价格波动较大,玉米产业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玉米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玉米市场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高玉米市场的透明度。
四、玉米深加工程度低我国玉米深加工程度还比较低,仅仅占据了玉米加工产业的一小部分。
这对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对于玉米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这一领域增加投资,提高深加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使玉米加工产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作用。
总之,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加强玉米产业的管理和监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加强对于玉米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些都是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0eb7e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6.png)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和饲料原料之一。
由于其广泛的种植和多功能性,玉米在农业、食品、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玉米行业市场现状的1500字分析:1.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全球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659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139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2.7%。
同时,全球玉米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需求的推动。
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
中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左右。
由于人口增长、畜牧业发展和玉米加工需求的增加,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国玉米自给率较低,依赖进口玉米以弥补供应缺口,因此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之一。
3.玉米在农业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作物,被广泛用于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
此外,玉米也是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醇等加工产品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另外,玉米是生物燃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如玉米乙醇的生产。
4.玉米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玉米产量受到气候、灾害、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国际市场上的玉米价格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的玉米价格。
另外,玉米价格还受到政策调控、关税、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5.玉米行业竞争激烈。
全球范围内,玉米种植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多个国家都有玉米产业链。
中国玉米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来自进口玉米和国内玉米产地之间的竞争。
此外,由于价格波动性大,玉米产业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6.市场需求趋势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
玉米加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由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等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54ee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5.png)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产、高效、多用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玉米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总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了2610万吨,较2018年增长了3.2%。
目前,我国玉米的总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需求旺盛。
二、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气候变化等。
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政府对玉米价格进行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进口关税、补贴农户等。
这些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使得玉米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三、市场需求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类主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玉米还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如玉米淀粉、玉米醇、玉米油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对玉米市场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产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呈现出以下趋势:1.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产业升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玉米产业将逐渐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3. 多元化发展:玉米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其多元化应用,如玉米深加工、玉米生物质能源等,提高附加值。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玉米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玉米农业科技的进步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玉米产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4年鲜食玉米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鲜食玉米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1c45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8.png)
2024年鲜食玉米市场环境分析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在中国,玉米被广泛种植,并且鲜食玉米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鲜食玉米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1. 市场规模鲜食玉米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鲜食玉米的年产量增长了15%,达到了XX万吨。
这个增长势头显示了鲜食玉米市场的潜力,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市场竞争鲜食玉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两个因素:供应商数量和产品质量。
市场上有大量的供应商参与竞争,这使得价格压力增大。
另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更喜欢新鲜、无污染的产品。
3. 潜在机会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仍存在一些潜在机会可以帮助企业在鲜食玉米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3.1 区域市场开发鲜食玉米市场的需求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可能对鲜食玉米的需求更为旺盛,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弱。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开发,提高产品销售。
3.2 品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企业可以增强其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3.3 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鲜食玉米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企业可以投入资金和资源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
4. 市场趋势在鲜食玉米市场,一些趋势可能会对市场格局和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4.1 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提高,对于天然、无添加的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天然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这个趋势将促进鲜食玉米市场的发展并提供更多机会。
4.2 电商渠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购买鲜食玉米的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实体店转向线上平台。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21cc8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d.png)
玉米市场分析现状一、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
本文将分析当前玉米市场的现状,包括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19年玉米总产量达到2.9亿吨,比上年增长6%。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政策。
而在种植区域上,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三、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情况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玉米价格比前一年上涨了10%左右。
这一涨幅主要受到国内生猪养殖复苏和玉米用于制糖、酿酒等加工行业需求的增加影响。
另外,国内玉米市场也受到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情况。
四、玉米需求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同时在食品、饮料、淀粉和生物燃料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逐渐恢复,使得玉米需求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玉米在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五、玉米市场前景基于当前的产量、价格和需求情况,可以预见,未来玉米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玉米产量有望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玉米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此外,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将呈现增长趋势。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玉米市场在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相应的,相关产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和投资,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2023年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39d5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3.png)
下降12.1%。2. 中国玉米市场2022年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 全年平均价格上涨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玉米市场在2022年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年初价格为1907元/吨 ,年末价格为2007元/吨 ,全年平均
价格为1956元/吨 , 同比增长4.4% 。3. 中国玉米: 进口增出口稳
预计未来几年 , 中国玉米进口量将持续增长 , 出口量将保持稳定。
演讲人:ben
2023/9/11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
"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及市场形势分析 ,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
logo/company
TEAM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中国玉米市场形势 中国玉米价格走势 中国玉米政策环境
01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orn in China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1.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
2016年至2021年 , 中国玉米总产量从1.3亿吨增加到1.4亿吨 ,而进口量从0. 1亿吨增加到0.2亿吨 。出口量
2. 中国玉米种植面 则从0.05亿吨减少到0.03亿吨 。因此 , 中国玉米的供需状况基本平衡 。 积缩减 , 供应依赖进口
尽管中国玉米总产量稳定 ,但由于土地和水资源有限 , 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过去五年内从1. 1亿公顷减少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7bac5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7.png)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
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将从产量、质量、市场需求、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从产量方面来看,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去
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较前一年增长了5%。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
的进步,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增长。
其次,玉米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
玉米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选用优质种子,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得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再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
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还可以用于生物燃料、饲料、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广泛而持续增长,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玉米产业链不断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玉米产
业链不断延伸,从传统的种植、加工到深加工、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玉米产业在产量、质量、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进展,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产业合作,促进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01fd7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7.png)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该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淀粉、酒精、糖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国家之一,年产淀粉、酒精、糖等产品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吨,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
二、存在问题1.原材料供应不足。
由于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而玉米的生产和供应又非常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原材料供应不足一直是该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技术水平低下。
虽然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下,特别是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3.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在面对国内外多种竞争产品的同时,产业内的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价格战和市场占有率竞争。
三、解决对策1.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
为了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促进玉米种植和生产的稳定化。
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玉米生产和供应政策,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提高技术水平。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应该积极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市场营销。
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北疆三地州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北疆三地州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ce058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1.png)
北疆三地州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北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其中的三地州更是以玉米产业著称。
玉米是中国的主粮之一,而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北疆三地州玉米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北疆的三地州分别是伊犁州、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这三个地区在我国的玉米产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它们的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适合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这三地州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加工技术和设施较为完善,出产的玉米质量也较高。
这三地州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加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
尽管有这些优势,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玉米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以种植为主,加工业相对较弱,产业链条不够完整。
大部分玉米仍然以原料的形式销售,降低了附加值。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这三地州的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玉米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主粮的地位逐渐被其他粮食所取代,导致玉米市场需求不足。
互联网时代下玉米的营销渠道不畅。
传统的玉米销售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开发新的销售模式。
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促进北疆三地州的玉米产业的发展。
应该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玉米加工业的投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玉米加工的附加值。
加强产业链的衔接,推动玉米加工与深加工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玉米产业链的附加值。
应该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玉米种植技术的升级,引进新的品种和工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应该拓展玉米市场。
加大对内对外的销售渠道开发,积极开发玉米的深加工产品,拓宽玉米的应用范围,增加市场需求。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55ca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8.png)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产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玉米种植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对玉米种植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种植产业现状分析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玉米种植的地区也在逐渐扩大。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存在差异,导致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也存在着差异。
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产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化现象比较严重。
2. 种植技术不断升级,但依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升级,但依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
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种植技术依赖性强,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
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种植技术标准统一度低,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的问题。
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存在。
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不稳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农民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的限制。
1. 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玉米种植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玉米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降低玉米种植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收益。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75c2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3.png)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1. 当前玉米生产的现状1.1 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说到玉米,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咱们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真是家喻户晓。
你知道吗?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得让人吃惊,大约有四千多万公顷,产量也是个天文数字,每年能生产超过两亿吨的玉米,简直是金玉满堂!而且,很多地方的农民靠种玉米养家糊口,真是辛苦不易,活生生的“农民伯伯”呢!1.2 地区分布与主要产区尤其在东北、华北,甚至西南地区,玉米可就像春天的花儿,处处开放。
每到秋天,玉米成熟,那金黄的颜色,简直好看到爆。
像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真是玉米的“故乡”,收割时,田野里一片欢腾,那场景,真让人感动。
2. 玉米生产的技术与挑战2.1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说到种植,现代技术可是大大的提升了玉米的产量。
无人机、精准农业、智能喷灌……这些词听着耳熟吧?它们纷纷登场,让农民们的腰包鼓鼓。
就像篮球场上的“战术”,农民们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真是稳抓稳打,收成自然不会低。
2.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丰收,挑战也不少。
气候变化、病虫害、市场波动,真是让人绞尽脑汁。
有时候,你明明照顾得好好的,结果却被一场意外的暴雨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心里那个酸啊,真是不言而喻啊!再说,市场价格也是有起有落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到了市场上,有时候连打个平手都难,真是让人心疼。
3. 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3.1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然而,不能光着急,咱们也得放眼未来。
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趋势。
比如说,采用轮作制度,合理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让土壤更健康。
就像人一样,饮食均衡,身体才好,对吧?而且,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支持也是越来越好,农民的积极性也是时刻高涨,大家伙儿都在琢磨如何能种得更好。
3.2 市场需求与产业链的拓展再者,市场需求变化也给玉米产业带来了不少机会。
你看看,玉米不仅是粮食,那些零食、饲料、甚至生物燃料,结构越来越丰富。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16930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河南农业2022年第22期然很大,玉米库存消费较上一年度呈现出下滑趋势,整体来看,国内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临储玉米库存完成去库,新作玉米开始成为供应主力,玉米市场化逐渐进入正轨。
此前因国内种植面积结构调整,多地扩大大豆种植而调减玉米,以改善国内玉米供应充足而国内大豆供应受限于国外的情况。
2022年的政策基调向大豆倾斜,并且农户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随着补贴和收益不断上升,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持续 扩大。
从供给端来看,2021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创历史记录新高,玉米总产量达到了2.71 亿t。
随着国内缺口的扩大,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俄乌战争阻断了玉米供应链,我国进口只能转向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出口价格上涨,预计我国进口有所回落。
目前,我国玉米供给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产区的自然灾害影响玉米同时,年成功地将2.6亿(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玉米有6个主产区,其中,最大的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
黄淮海及北方的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近70%,而南方丘陵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占不到30%。
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处于失衡,进而导致“产需错位”。
此外,从主粮之间的关系来看,小麦和稻谷常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而玉米产能始终供不应求,大豆的扩种和轮作也在不断挤压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玉米生产必须加快机械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相比,我国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影响加上小规模农户种植居多,玉米机械化进程目前推进速度缓慢。
从现有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2年第22 期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玉米产业化能力低下并制约产业集聚效应,使玉米产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玉米加工产业来看,目前玉米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系统化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处于成长阶段,产品规模和种类较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于初级加工层次。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161b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种植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稳步增长的种植规模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20%和25%,成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
这得益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种植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玉米种植领域也不例外,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机械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
玉米在畜牧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对策分析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品质当前,虽然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居于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的投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玉米种植领域的科研力量支持,培育出更适合我国条件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玉米的种植结构以粮食玉米为主,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比重相对较小。
随着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对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需要优化玉米的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比例,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面临着销售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供大于求,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玉米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激烈。
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
![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7519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2.png)
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本文对最近的玉米产业技术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玉米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玉米产业现状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畜牧业和能源生产等领域。
报告指出,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人类食用和动物饲料,同时也用于制作淀粉、饮料和生物能源等。
2.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报告强调了技术创新对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玉米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的农田监测数据和精确的施肥、灌溉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报告还提到了玉米产业面临的环境挑战。
玉米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较高,在一些地区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玉米产业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和农业专家应该致力于推动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报告对玉米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些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玉米产业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如大豆和小麦。
因此,玉米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
5.政策支持与合作机会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玉米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鼓励政府部门提供税收减免、财政支持和政策推动等措施,鼓励农民投资玉米种植和相关加工业。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促进全球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了玉米产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为玉米产业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环境挑战和市场竞争。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84f2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进行解决。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玉米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玉米良种繁育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推动玉米品种结构不断升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推动了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机械化作业手段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饲料、食品加工原料等多种用途的原料,市场潜力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1.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一化和重复化现象,品种单一、表观品质差异小,市场对不同种类玉米的需求难以满足。
2.生产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生产成本偏高,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品牌建设较弱我国玉米产品的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
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影响了我国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玉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隐患,不利于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和出口贸易。
三、对策建议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研发和种植力度,促进玉米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玉米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玉米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a94914dbe1e650e52ea99a1.png)
l
火车 每天 只 能 通 过 6 6列 , 所以存在原煤 、 原油 、 原 木
玉米包装流通耗费资材数量大, 增加了人工装包 、 拆 和原粮运输“ 争嘴” 山海关的情况) 和东北区域位于地 包和灌包等作业环节, 机械化程度低, 损耗量大 成本高。 铁末梢的现实条件 , 玉米运输 占比最高的铁路运力严
海玉米 铁路运 达南方 销区的吨 流通成 本 1 4 0元左 右 , 占
①
较小。
中国玉米消费主要分为食用消费 、 种用消费、 饲料消费和 工业 消费, 其 中以饲 料消费和 工业消 费为主, 食用和 种用消 费 占比
② ③
2 0 1 0年 由于临储移库达 到 1 6 5 0万吨。 根据实地调研 和专 家访谈综合计算得 出的结果。
通道 , 东北产区铁路 直达 内陆销 区 , 常年 约 1 3 0 0万吨 ; ②
第三通道 , 华北产 区销往华东和华 中地 区 , 约5 0 0万吨。 ( 二) 流通各环 节。 我国玉米北粮南运 , 大致要 经过农户散存 、 经纪 人收 购、 粮库收储 、 铁路 运输 、 码 头装卸 、 水运 、 码头 、 运输最 终
作业 。我 国的玉 米散 装 流通 量 约 占玉 米 流通 总 量 的一
玉米流通信息主要包括在玉米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
中需要收 集 、 处理 、 加工和传递的各类信 息资源 。虽然近
l i
;
半, 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 我 国玉米仓储设施利 用不 充分。
年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 部分企业和玉米批发市场相
从全程流通成 本③ 看, 我 国东 北 玉米铁 水联 运 到 南
方销区 的吨流通成本 2 8 0— 3 4 0元 , 占销售价格 的 2 0 %一 2 5 %; 我 国东北 玉 米 铁 路 直达 南方 销 区 的 吨 流通 成 本
玉米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玉米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22752af111f18583d05abd.png)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品种较多,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有助于全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
1.国内玉米供需状况分析1.1我国玉米的生产分布大约在16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引进玉米,世界有三大“黄金玉米带”,其中之一就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2500万公顷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一年四季均有生产。
同时按照种植带又分为以下6个玉米种植带;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
目前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和西南,北方的辽、吉、黑、内蒙、晋、冀、鲁、豫8省区,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华东、和西南,需调入玉米的省份有京、津、沪、云、贵、川、闽、浙、赣、湘、鄂、粤、桂、琼、苏、渝等16个省区。
1.2我国玉米的产量统计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从2000-2001年度以来,我国玉米市场连续五年产不足需,直到2004-2005年度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才使得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了少量剩余。
200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为263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约4%;产量达到1.39亿吨,同比增长6.9%。
此外,由于2006年以来玉米工业化题材的疯狂炒作,使得玉米价格飞速上涨。
价格上涨也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00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697万公顷,2007年预计为2766万公顷,达到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在产量方面,我国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但由于国内玉米播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玉米生产形势较差,产量波动性较大,对国内的供需形势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2000-2003年间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减产,这导致我国玉米供需状况在2000年以后出现转折,每年产不足需使得库存不断被消耗,库存消费比从2000年的85%下降至2006年的20%左右,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编码:RUC-BK-113-020106-21271005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我国玉米产业流通现状及政策分析作者刘凯学院商学院专业贸易经济年级 2002级学号 21271005指导老师论文成绩日期中文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和消费关系到百姓生活社会稳定。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
要养活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稳定社会,保证经济发展的重大和首要问题。
玉米的高产和优良的地区适应性使它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相关加工业的原料。
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的玉米产业的流通问题,从玉米的生产地区和需求情况,介绍我国玉米流通的现状,解释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以后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介绍另外一个玉米生产大国——美国的玉米生产与流通基本情况。
对比分析我国粮食流通政策,渠道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粮食流通政策的改革对于市场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Agricultrue is the basis of domestic economics,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security. Our country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the land resource is limited. Food security has been a great and chief problems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High 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adaptability have made the corn become important food source and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 meatpack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Thu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chinese corn industry`s flow problem. The writer introduces the corn flow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problems.Chinese grain flow has confronted a great challenge since China joined in WTO. We shall introduce another country that produces corn ——America`s general situation of corn production and flow. We shall make a contrast with America in the gain flow policy, distribution problems,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influnce on the market under the grain flow policy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advices.关键词:供求改革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渠道市场化一我国玉米的生产和供需概况(一)玉米生产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物类作物,在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稻谷)中产量最大。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78%,远超过稻谷的-0.15%,小麦的1.69%。
1998年,全球玉米产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6亿吨,首次超过稻谷和小麦,跃居第一位(表1)。
表1:1991-2001年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产量(单位:亿吨)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稻谷 5.47 5.65 5.64 5.28 5.50 5.85 6.13 5.89 5.84 5.94 5.86小麦 5.19 5.28 5.30 5.39 5.48 5.68 5.79 5.76 5.89 5.84 5.67玉米 4.94 5.33 4.77 5.69 5.17 5.88 5.85 6.13 6.04 5.94 6.00总计18.89 19.74 19.02 19.58 19.04 20.70 20.98 20.72 20.73 20.54 20.44 玉米占% 26.15 27.00 25.08 29.06 27.15 28.41 27.88 29.58 29.14 28.92 29.35(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巴西、欧洲、墨西哥等5个国家和地区。
1996年美国政府颁布新的农业法案,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农场主的生产热情,玉米播种面积显著增加,1997年达到4.475亿亩,玉米产量也逐年攀升增至2亿吨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1999年,该国玉米产量达到2.53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2.66%。
中国是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总产量几乎是年年递增。
1978年首次突破5000万吨,1991年突破1亿吨大关,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33亿吨。
全国约24个省、市、自治区种植玉米,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省,2003年的种植面积为262.7万公顷,产量为1615.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9%和13.9%。
如果从种植区域来划分,我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河北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20%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5%上下。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3%左右。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二)玉米消费玉米需求主要分为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加工消费、种子、损耗以及其他玉米需求等。
在我国,玉米70%用于饲料加工,近年来工业用玉米需求呈增加趋势,超过口粮需求成为玉米消费第二大项,此外,出口需求也在我国玉米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
玉米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等畜禽的饲料,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玉米籽粒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其中玉米淀粉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近二十年来,消费稳步快速增长,1993年突破1亿吨大关,1997年增至1.256亿吨,占当年全球消费量的25%左右。
口粮消费: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量逐年减少。
据1997年农村抽样调查资料表明,乡村人口年人均消费玉米18.5公斤,全国农村人口共消费玉米795万吨,城镇人口年人均消费玉米0.8公斤,共消费玉米14.1万吨,城乡合计消费玉米805.1万吨.饲料消费:玉米作为饲料消费主要有两种方式,加工成饲料和直接饲喂。
饲料加工一项,据农业部饲料工业办公室统计,1997加工配合饲料5500万吨,配合饲料中玉米占60%,共消耗玉米3300万吨,浓缩和预混饲料需玉米2696万吨,合计消耗玉米5796万吨;直接喂饲一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我国农村仍有47.8%的农户以传统方式饲喂禽畜,大约需占工业饲料玉米用量的25%;加工和直接喂饲两项合计消费玉米6955万吨。
工业消费:玉米在工业加工上用途很广,产品达2000多种,主要有淀粉、酒精、果葡糖等。
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加工用的玉米不断增加。
目前全国每年约有9%的玉米用于工业加工。
种子消耗: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每公顷大约用种50公斤,1996年玉米用种平均为47.7公斤/公顷,1997年为52.1公斤/公顷,1998年为48.6公斤/公顷。
经营损耗:由于计算方法和口径不同,各方面对粮食损耗估计的差别很大,有人估计我国的粮食损耗率高达25%,也有人估计仅为5%。
国家规定,粮食储存环节的损耗率为4.85%。
据调查,目前玉米在收获、脱粒、售粮环节的损失相当小;玉米在储运环节的损失也不大,储存损耗每年约在2%,按储存半年计算,损耗率为1%;运输装卸损失为0.4%;加工环节的损耗约为0.5%。
目前我国玉米需求也不平衡。
我国每年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玉米约有1亿吨,由于我国玉米产区在北方,销区在南方,因而形成了当前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大部分玉米运距长达2000公里以上。
在空间上,黄淮地区的玉米主要就近销往华东和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东北的玉米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苏、浙江和京、津、沪等,西北的玉米主要销往四川。
在时间上,华北玉米销售高峰期在每年的1-5月,东北玉米销售高峰期在6-12月。
(三)玉米贸易我国一个以出口玉米为主的国家,玉米的进口在个别年份有比较大的规模,1983年和1987年的进口量分别达到了211万吨和154万吨,但进口量最高的年份还是出现在1995年,当年我国进口了518万吨玉米,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年份。
玉米出口则自八十年代开始迅速增加,1992年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了1034万吨,但随后,由于国内玉米供应开始紧张,出口量迅速下降,一直到1998、1999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3亿吨和次纪录的1.28亿吨之后,玉米供应紧张局面开始缓解,玉米出口也再度出现大幅增长的局面,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达到了1639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
但今年我国的玉米出口量再度回落,头七个月仅出口了179万吨玉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
我国的玉米出口市场以韩国和东南亚为主,2003年我国对韩国出口了803.7万吨玉米,占我国玉米出口总量的49%,东南亚国家则以马来西亚和印尼为主,2003年对马来西亚出口量为246.4万吨,对印尼的出口量为160万吨。
出口玉米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出口。
东北的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玉米货源地。
目前,我国只有中粮和吉粮两家公司可以代理对外签约出口玉米。
图:我国玉米进出口情况(2004年为截止到7月的出口量,来源:中国海关):至于中国的玉米进口,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
根据入世承诺,2004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配额高达720万吨,进口关税为1%,但从国内的玉米供需情况以及中美两国的玉米价格对比来看,中国短期内不可能大批量进口玉米,即使在2005年取消进口配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