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合金催化剂氧还原ORR催化机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业催化3.3-金属及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ppt课件

d% 不仅以电子因素关联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而 且还可以原子间距和格子的空间几何因素去关联。因 为金属晶格的单键原子半径与 d% 有直接关系。
一般 d%可用于解释多晶催化剂的活性大小,但 不能说明晶面上的活性差别。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金属晶格间距与乙烯加氢活性的关系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4.表面原子水平的不均匀性和催化活性
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各种不同 类型的表面位。可用原子表面的TSK模型:即台阶 (Terrace)、梯阶(Step)、和拐折(Kink)模型。 在表面上存在的拐折、梯阶、空位、附加原子等表面 位,对催化反应而言,都是活性较高的部位。
Fcc 面心立方
Bcc 体心立方
Hcp密排六方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头二类为主要的金属催化剂。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 渡金属。而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第Ⅷ族和第ⅠB族金属。
一般 d%可用于解释多晶催化剂的活性大小,但 不能说明晶面上的活性差别。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金属晶格间距与乙烯加氢活性的关系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4.表面原子水平的不均匀性和催化活性
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各种不同 类型的表面位。可用原子表面的TSK模型:即台阶 (Terrace)、梯阶(Step)、和拐折(Kink)模型。 在表面上存在的拐折、梯阶、空位、附加原子等表面 位,对催化反应而言,都是活性较高的部位。
Fcc 面心立方
Bcc 体心立方
Hcp密排六方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头二类为主要的金属催化剂。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 渡金属。而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第Ⅷ族和第ⅠB族金属。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理论精品PPT课件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Page 19
Page 20
Page 21
Page 22
Page 23
Page 24
Page 25
Page 26
Page 27
Page 28
Page 29
Page 30
Page 63
三、半导体催化剂的结构
2、钙钛矿型结构
▪ 这是一类化合物,其晶格结构类似于矿物CaTiO3,是可用通式 ABX3表示的氧化物,此处X是O=离子。A是一个大的阳离子, B是一个小的阳离子。
▪ 在高温下钙钛矿型结构的单位晶胞为正立方体,A位于晶胞的 中心,B位于正立方体顶点。此中A的配位数为12(O=),B的配 位数为6(O=)。
2、钙钛矿型结构
[1+5]=AIBVO3;[2+4]=AIIBIVO3;[3+3]= AIIIBIIIO3
பைடு நூலகம்
▪ ②A位和B位阳离子的特定组合与部分取代,会生成B位阳离子的 反常价态,也可能是阳离子空穴和/或O=空穴。
▪ 产生这种晶格缺陷后,会修饰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或者传递性质。 这种修饰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它们的催化性能。
Page 42
Page 43
Page 44
Page 45
Page 46
Page 47
Page 48
Page 49
Page 50
Page 51
Page 52
Page 53
Page 54
Page 55
Page 56
Page 57
主要内容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理论PPT课件

Page 94
第94页/共116页
5. 烃类的催化氧化理论
Page 95
第95页/共116页
5. 烃类的催化氧化理论
Page 96
• 比如B组分在表面上出现偏析,在表面上出现一种以上的氧种等,都 会给吸附和催化带来显著的影响。
Page 69
第69页/共116页
三、半导体催化剂的结构
2、钙钛矿型结构
• 钙钛矿型催化剂可能是由催化氧化、催化燃烧和汽车尾气处理潜在可用 的催化剂。
• 用于部分氧化物反应类型有:脱氢反应,如醇变醛,烯烃变成二烯烃; • 脱氢羰化或腈化反应,如烃变成醛、腈; • 脱氢偶联反应,如甲烷氧化脱氢偶联成C2烃等。
第23页/共116页
Page 24
第24页/共116页
Page 25
第25页/共116页
Page 26
第26页/共116页
Page 27
第27页/共116页
Page 28
第28页/共116页
Page 29
第29页/共116页
主要内容
1 半导体的形成与能带理论 2 氧化物催化剂的电子催化理论 3 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与催化性能 4 烃类的催化氧化理论 5 乙烯丙烯氧化及催化剂
Page 70
第70页/共116页
主要内容
Page 71
1 半导体的形成与能带理论 2 氧化物催化剂的电子催化理论 3 半导体催化剂结构 4 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与催化性能 5 烃类的催化氧化理论 6 乙烯丙烯氧化及催化剂
第71页/共116页
四. 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与催化性能
Page 72
第72页/共116页
Page 89
第89页/共116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ppt课件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四类配体:
4)配体同时提供一个充满的成键轨道和一个空的反键 轨道,与金属的相应轨道作用。配体的成键轨道与金 属的空轨道作用,形成/ 键;配体空的反键轨道与 金属的充满轨道作用,形成键。如CO、烯烃、磷化
氢等。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插入反应:一个原子或分子插入两个初始键合的金
属-配体间。
烯烃向金属-烷基间的插入反应假定机理:
三、相关催化过程
烯烃加氢
能够活化氢的的金属配合物: RuCl63-;Co(CN)53-;RhCl(PPh3)3(即Wilkinson配合物, 对均相催化加氢非常有效)
三、相关催化过程
烯烃加氢
这类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 的作用为:
二、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反应与催化反应
氧化加成:配体加成至金属原子并使价态升高的反
应(如H2对配合物的加成)。
氧化加成要求金属周围有两个空配位点,并且金属具 有差值为2 的两种氧化态,比如金属Rh。H2、HI和 CH3I等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反应。
二、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反应与催化反应
插入反应:一个原子或分子插入两个初始键合的金
三、相关催化过程
乙烯氧化制乙醛——Wacker过程
4)在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乙醇,有乙醇转化为醛的速率要 比乙烯直接氧化得到醛的速率慢得多,这说明乙烯氧化为乙 醛不是以乙醇作为中间产物; 5)用重水所作的实验表明,所得乙醛分子中不含有D,说明 乙醛中的四个H全部来自乙烯内部; 6)动力学研究表明,插入反应是速控步,根据这一速控步 骤的机理可以导出总反应速率方程
C2H4 PdCl2 H2O CH3CHO Pd 2HCl
2)Pd(0)被氧化为Pd(II),Cu2+还原为Cu+:
第5章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ppt课件

n型半导体生成条件
1)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中含有过量的金属原子可生成n型半导体。 2)氧缺位 3)高价离子取代晶格中的正离子 4)引入电负性小的原子。
P型半导体生成条件
1)非化学计量比氧化物中出现正离子缺位。 2)用低价正电离子取代晶格中正离子。 3)向晶格掺入电负性大的间隙原子。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Bi2O3的晶体结构
5.1. 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物的应用及氧化物类型
3. MO2型: 三种结构主要取决于阳离子M4+同氧离子O2-的半径比 r(M4+)/r(O2-)
萤石型:r(M4+)/r(O2-) 较大 例子:ZrO2、HFO2、CeO2、ThO2、VO2。
金红石型: r(M4+)/r(O2-) 其次 例子:TiO2、VO2、CrO2、MoO2、WO2、MnO2等。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本征半导体 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各种固体的能带结构
绝缘体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金属的满带与导带相联在一起(金属的Eg为零),导带中有自由电子,在电 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可以移动,产生电流。
绝缘体满带和导带间的宽度(禁带宽度)较宽,通常在5~10eV之间,满带 中的价电子难以激发到导带中去,它不存在自由电子和空穴,因此不能导电。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2. 杂质对半导体催化剂的影响 1、n型半导体 A)加入施主型杂质,EF↗Φ↘导电率↗。如:ZnO中加入高价阳离 子Al3+ B)加入受主杂质, EF ↘ Φ ↗导电率↘。如: ZnO加入低价阳 离子Li+ 2、p型半导体 A)加入施主型杂质EF↗Φ↘,空穴减少,导电率↘。如:向NiO 中加入高价离子La3+ B)加入受主型杂质EF ↘ Φ ↗导电率↗。如: NiO加入低价阳 离子Li+
1)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中含有过量的金属原子可生成n型半导体。 2)氧缺位 3)高价离子取代晶格中的正离子 4)引入电负性小的原子。
P型半导体生成条件
1)非化学计量比氧化物中出现正离子缺位。 2)用低价正电离子取代晶格中正离子。 3)向晶格掺入电负性大的间隙原子。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Bi2O3的晶体结构
5.1. 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物的应用及氧化物类型
3. MO2型: 三种结构主要取决于阳离子M4+同氧离子O2-的半径比 r(M4+)/r(O2-)
萤石型:r(M4+)/r(O2-) 较大 例子:ZrO2、HFO2、CeO2、ThO2、VO2。
金红石型: r(M4+)/r(O2-) 其次 例子:TiO2、VO2、CrO2、MoO2、WO2、MnO2等。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本征半导体 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各种固体的能带结构
绝缘体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金属的满带与导带相联在一起(金属的Eg为零),导带中有自由电子,在电 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可以移动,产生电流。
绝缘体满带和导带间的宽度(禁带宽度)较宽,通常在5~10eV之间,满带 中的价电子难以激发到导带中去,它不存在自由电子和空穴,因此不能导电。
5.2. 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和半导体性质
2. 杂质对半导体催化剂的影响 1、n型半导体 A)加入施主型杂质,EF↗Φ↘导电率↗。如:ZnO中加入高价阳离 子Al3+ B)加入受主杂质, EF ↘ Φ ↗导电率↘。如: ZnO加入低价阳 离子Li+ 2、p型半导体 A)加入施主型杂质EF↗Φ↘,空穴减少,导电率↘。如:向NiO 中加入高价离子La3+ B)加入受主型杂质EF ↘ Φ ↗导电率↗。如: NiO加入低价阳 离子L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合金元素的添加改变了Pt原子外层的电子结构,增大了Pt 原子d轨道空穴数,增强了Pt原子dz2或两个相邻的Pt原子 dxz或dyz轨道与吸附的O2分子π轨道的作用,降低了O-O 键的键能,加快了O-O键断裂,促进了氧还原反应的发生。
通过改变d能带中心的位置可以控制合金问的耦合能,改 善合金催化剂的活性。当d能带中心上移(即d能带中心能 量变大),Pt-M与O2的相互作用增强,易于断O-O键。反 之,Pt-M上吸附的O原子易于和H结合生成OH。
氧还原反应机理
直接反应途径,直接发生4电子反应生成水。
连续反应途径,先2电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H2O2, H2O2 。 可能继续发生2电子反应还原生成H2O,也可能直接从溶 液中析出生成产物H2O2,中间产物不稳定,还可能发生 可逆反应分解为O2重新参加还原反应。
理想的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氧气充分还原,输出电压高, 为4电子反应途径,但是4电子反应的还原电位比2电子反 应高,并且O2中O-O键的解离能比H2O2中的大,因此此 催化活性不是很强时容易发生2电子反应或是2电子与4电 子的混合反应。2电子反应会产生H2O2 ,对催化剂及质子 交换膜造成损害,加速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的老化,因此 4电子反应是理想的氧还原途径。
氧还原反应机理
金属催化剂对物种的吸附强度与其表面原子d带中心值呈 线性关系。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金属的d带中心的位置呈火山关系。
氧还原反应机理
这是由于金属吸附O原子的能力太强,会造成催化剂活性 表面始终被O原子占据,不利于催化反应持续进行;相反, 如果金属对O原子的吸附能力太弱,则会导致O2无法吸附 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不利于催化反应的发生。
氧还原反应机理
O2在过渡金属上的吸附模式大致分为Griftiths模式、Pauling 模式和Birdge模式
Griftiths模式中氧分子的轨道与中心原子空位的d轨道有较强的 相 互 作 用 , 减 弱 O-O 键 , 有 利 于 O2 发 生 直 接 4 电 子 反 应 。 Pauling模式中氧分子只有一侧与过渡金属作用,不利于O-O 键的断裂,一般发生2电子反应。Birdge模式中氧分子同时被 两个中心原子活化,有利于氧的4电子反应。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Pt-M合金催化剂中添加非贵金属M可使Pt原子更好嵌入 或锚定在载体C表面,防止催化剂在C表面集聚或流失, 使Pt-M二元或三元合金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过渡金属M的加入可以防止Pt团聚,限制C载体表面Pt的 迁移,使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结论
具有3d结构的过渡非贵金属加入Pt催化剂中,会改变纯Pt 催化剂的几何特征和电子层结构,增加Pt表面的粗糙度, 对Pt具有锚定作用,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贵金属 Pt的用量,对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活性有显著提高。
电催化剂是一类可产生电催化作用的物质。电催化剂可以 分别用于催化阳极和阴极反应。这种分离的催化特征,使 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优选不同的催化剂。
评价电催化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稳定性、电催化活性、电 导率和经济性。
氧还原反应机理
氧还原反应(ORR)为多电子反应,反应机理比氢还原反应 复杂,涉及多步基元反应和不同中间产物(如O22-、O2-、 H2O2及表面Pt-O和Pt-OH)的反应。
2H
2e
1 2
O2
H 2O
综合起来,氢氧燃料电池中总的电池反应为:
2H 2 O2 2H 2O
因此在原理上相当于电解水的逆装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作用是用来加速燃料电池化学反应中 电荷转移的一种作用,一般发生在电极与电解质的分界面 上。
过渡金属合金催化剂 氧还原催化机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
目录
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二、氧还原反应机理 三、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四、结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氢气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下பைடு நூலகம்阳极反应:
H 2 2H 2e
氢离子穿过电解质到达阴极。电子则通过外电路及负载也 达到阴极。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反应式为: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Pt-M合金催化剂中添加的非贵金属溶解会使催化剂的表 面变得粗糙,增加Pt的有效活性表面积,从而提高合金催 化剂活性。
实例:对Pt-Fe合金进行烧结,然后对电催化剂进行酸处 理,使Pt表面未合金化的过渡金属溶解掉,电催化剂只保 留Pt和Pt-Fe合金,Pt的活性表面积增加了两倍,提高了 Pt-Fe合金的催化活性。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非贵金属M的添加使Pt-Pt的晶格问距收缩,Pt原子结构 发生改变更有利于O2解离吸附,从而提高Pt-M催化剂的 活性。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合金的比活性随着Pt-Pt原子间距的缩小而提高,下图中 Pt-Ni合金的比活性最高,且Pt-Pt原子问距最短。原因在 于Pt-Pt原子间距的缩短有利于O2吸附解离,故表现出更 高的催化活性。
因此催化剂的对吸附的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吸附强度 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O2在催化剂表面的Birdge吸附模式为双位吸附,有利于 O2进行4电子反应,产生更高的电压,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O2的双位吸附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结构密切相关,只有当 O-O键的键长与催化剂两个活性位点的距离相近时,O2才 容易发生双位吸附,被活化为O原子,进而与H+反应生成 H2O。
设计新型催化剂应当根据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计算 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或反应能来寻找ORR中反应速度的控制 步骤,量化理论模拟不同金属及合金的组分和结构,以及 根据催化剂电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几何和电子结构的关系, 来综合确定,而不是只考虑某个单一因素。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