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PPT(共44页)

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PPT(共44页)

大观楼
(五)传说轶闻
山东曲阜孔府孔庙中孔子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的哲人丰采;湖北楚地屈原忧国忧民,不计个 人荣辱的崇高境界;安徽亳县曹操抑制豪强, 求贤若渴的政治家气度;浙江绍兴王羲之潜心 钻研书法,如醉如痴的情状;西湖边苏东坡兴 利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和旷达风趣性格;镇 江北固山上辛弃疾嫉恶如仇,奋起抗金的爱国 主义精神;博山孝妇河畔颜文姜孝感天地、宽 容忍让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泰山碧霞元君聪
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
4、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在于用笔和墨。 5、中国画在敷色方面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
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三)国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形式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 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
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中堂 (2)条幅 (3)小品 (4)镜框 (5)卷轴 (6)扇面
(7)册页 (8)长卷 (9)斗方 (10)屏风
2、材料
(1)绢本 (2)纸本 (3)壁画 (4)陶瓷 (5)器皿
二、中国书法
(一)汉字
1、古文字时期
(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
2、今文字时期
(1)隶书 (2)楷书 (3)草书 (4)行书
(二)书法与旅游
1、碑刻 2、摩崖石刻
3、匾额 4、楹联
9.3 戏曲歌舞
一、概述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 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 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
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二、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留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阊门外,始建于明 嘉靖年间。全园分东、西、中、北四个部分, 其中东部的园林建筑尤其精妙。各个景区与 景点之间以曲廊相连,使园景显得纵深无限, 变幻无穷,堪称中国造园艺术的佳作。
任务二 中国园林
1.苏州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
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自五 代以来就享有盛名。
任务一 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遗产
三、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须依据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 行办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 标准》,由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 城市检查验收,并达到“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标准的要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 过了验收。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一)园林艺术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景观
1.西亚园林体系。西亚园林艺术源于古代波斯,为典型的庭院 式园林。目前保留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西班牙、 由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格拉那达国王修建的摩尔宫狮庭。 2.欧洲园林体系。欧洲园林艺术源于希腊。欧洲风格的古代园 林遍布欧洲各国。其典型的代表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意大 利埃斯特庄园为代表的露台式别墅园,又称为台地园;一种 是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皇家宫苑。 3.东方园林体系。东方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中国的造园理论与 艺术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影响很大。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既 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 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 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二)现存的私家园林
2.扬州园林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 完好的盐商园林。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 典代表。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 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中国文学旅游景点ppt课件

中国文学旅游景点ppt课件

§ The Forbidden C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southern section, or the Outer Court was where the emperor exercised his supreme power over the nation. The northern section, or the Inner Court was where he lived with his royal family. Until 1924 when the last emperor of China was driven from the Inner Court, fourteen emperors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en emperors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reigned here. Having been the imperial palace for some five centuries, it houses numerous rare treasures and curiosities.
the summer palace
§ The Summer Palace or Yihe yuan literally "Gardens of Nurtured Harmony" is a palace in Beijing.
§ The Summer Palace covers an expanse of 2.9 square kilometers, three quarters of which is water. In its compact 70,000 square meters of building space, one finds a variety of palaces, gardens, and other classical-styl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中国文学旅游景点课件教材课程

中国文学旅游景点课件教材课程

• The Forbidden C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a, in older day, that“s the place the emperor live.
未 睹 皇 居 壮, 安 知 天 子 尊”。 ------骆宾王 (唐)
• Today, it shows the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of China. Also, it make Chinese people pride. The Forbidden City, a part of the Chinese fanthe Forbidden City in the older day is that“s the place that the emperor live, which shows the authoritativeness that the emperor have, and the place that can keep the emperor safe.
• 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s 祈 年殿
• 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s is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Temple of Heaven. The emperors prayed for good harvests in the hall.
The Forbidden City (Imperial Palace)
• Lying at the center of Beijing, the Forbidden City, called Gu Gong, in Chinese, was the imperial palac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a history of some 580 years.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imperial palace in China, the largest royal palaces in the world.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第七章 中国旅游文学
第八章中国旅游文学
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 一、文学的概念与分类 二、旅游文学概述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二、旅游诗词 第三节楹联 一、楹联概说 二、名联欣赏
第四节旅游记 一、游记概说 二、古代游记的文学特色 三、古代游记赏析 四、现代游记概观 第五节笑话 一、笑话概述 二、笑话赏析
对仗
诗句中的对偶叫对仗。如仪仗列队两两相对。 对仗就是把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两 列相对。对偶的一般规律,要求要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又可分为工对、宽对、正对、反对、流水对、 扇面对、回文对、错综对、鼎足对等。名词又 可细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 用、植物、人伦、人事、形体、其他等十二类, 工对要求严格。
合辙押韵
韵是构成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与民 歌都是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 韵又叫合辙,由于韵放在句尾,故叫韵脚。所 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句末同一位置上, 押韵的韵母总是相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顺 口,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古人押韵是 用韵书的。唐代和口语一致,宋代以后,语音 变化大,便不一致了。
律诗的要求
近体诗中,绝句只是律诗的首联和尾联,要求 同于律诗。律诗则有严格的要求。
①五律40字,七律56字,每首限八句。 ②限押平声韵。 ③每句平仄均有规定。 ④每首颔联和颈联要对仗。

词是诗的变体,后独立出来,有人称为诗余。 每体字有定数,每句字数、平仄也有要求。 58字以下的称小令,59到90字的称中调,91 字以上的称长调。词的定式称为词牌。词的分 段叫分片,也叫分阕,有一片的,也有上、下 片的。也有分三、四片的。词牌与内容原来相 同,后成为定格,便与内容分离了。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

感谢您认真聆听!
中国旅游文学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旅游文学的特点、内容、形式; 2.掌握欣赏旅游诗词曲的方法,了解游记的发展; 3.熟悉楹联的特点和类型,了解民歌的艺术特点; 4.体会旅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提高文学素养; 5.背诵旅游文学不同类型的名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旅游文学的特点、内容、形式; 2.熟悉旅游诗词曲、游记、楹联及民歌的类型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体会旅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中国旅游文学概述
一、旅游文学的特点
(一) 抒情性
(二)审美性 (三)知识性
Hale Waihona Puke 二、旅游文学的内容(一)主流型—三要素结构内容 (二)简明型一二要素结构内容 (三)哲理型—四要素结构内容
三、旅游文学的形式
(一)旅游诗词曲 (二)旅游散文 (三)槛联 (四)散文 (五)骈文 (六)赋 (七)旅游小说 (八)戏剧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 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 文化———经济产业。”
--经济学家孙尚清
25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 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 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 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 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
32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 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
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 化经济”新战略。
9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 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 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 说。
10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 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 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 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 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 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 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 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24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 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 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 戏也”。“游,自乐之意”。

中国旅游文化-绪论ppt课件

中国旅游文化-绪论ppt课件
.
•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 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上立论,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 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而 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 属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泛指一般知识。
.
注意三个方面: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中国对旅游的记载
• 旅游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 (1)南朝沈约(441-513)《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 (2)唐朝王勃《涧底寒松》:岁八月壬子,
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 • (3)自南朝起,中国历代文献都有旅游的
记载。 • (4)20世纪60年代起,旅游被赋于现代
.
•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 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 从广义上说,它是一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 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 从狭义上说,它研究的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社 会中,人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所创造的旅游 文化遗产,如何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 新旅游文化的问题。
•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 词
•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 “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
• 总得来说,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强调人的 内在教养、德行。与现代文化定义不同。
• 古代:civilization 文明,教化 • 现代:culture 知识、文化程度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 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象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第一篇:中国旅游文学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对联基础知识;2、熟悉我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3、记忆一些著名的山水名胜诗词。

教学重难点:对联的特点与格式课时:8节第一节旅游文学基础知识一、旅游文学及其种类旅游文学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旅游过程中主体旅游者对客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反映所作的文学描绘,即旅游者以文学形式吟咏、纪述游览、旅途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描绘壮美河山、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方面的内容。

它的种类甚多,有诗,词、曲、散文、赋、楹联、碑帖铭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

在这些反映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中;以记游诗歌和游记散文为常见。

有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诗,有咏叹淳朴怡静的农家生活的田园诗,有描绘塞外大漠风光的边塞诗,还有历代文人登临览胜凭吊古迹时发思古之幽情的怀古诗。

游记散文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涌现出的名篇佳作甚多,有的写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有的议论、说理,耐人寻味;也有描述、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光采夺目,不少著名的旅游文学使山川、名胜,古迹更加引人入胜,真是文以景传,景以文传,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二、旅游文学功能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以其固有特色吸引着旅游者。

为帮助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在观赏实物时激发起感情的波澜,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借助旅游文学的有关知识和艺术魅力来满足旅游主体的审美需求,从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水平。

由于我国的旅游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单以山水作品来看,就写尽祖国东、南、西、北、中的山水美景,人们读了这类作品,就能激起他们前往观赏的兴趣,因而旅游文学起到导游和激发游兴的作用。

旅游文学具有语言艺术的特征,览物抒怀,形象鲜明生动,抒发情怀,情溢于纸,感人肺腑,议论说理,力透纸背,给人启示,可读性很强,因而它也有助人“卧游”的佳妙作用。

三、旅游文学发展旅游文学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历史中,它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有其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旅游文学概述

中国旅游文学概述

《中国旅游文化》
4.回味无穷的意境审美 ❖ 自然美 ❖ 社会美 综合性审美 ❖ 艺术美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朱熹《春日》
《中国旅游文化》
二、旅游文学的内容
❖ 1.描述地理人文 ❖ 2.描写风光名胜 ❖ 3.记述游历经历 ❖ 4.抒发内心感悟 ❖ 5.渲染思乡情怀
《中国旅游文化》
1.描述地理人文
❖ 《长江三日》
《中国旅游文化》
长江三 峡
《中国旅游文化》
5.楹联题刻
❖ 楹联,即刻在壁柱上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颇 具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它对仗工整,曲调和 谐,精简生动,并多与书法、雕刻艺术结合, 给人以美的享受。题刻,即刻于石板石壁上的 题词题诗,一般系名人所为。
《中国旅游文化》
榆 次 常 家 庄 园 楹 联
重要资源。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2.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 ❖ 名胜知识 ❖ 历史知识 ❖ 民俗风情知识 ❖ 自然科学知识 ❖ 名人生活逸事
《中国旅游文化》
例如:
❖ 《史记》: 记录了大量旅游中的所见所闻 ❖ 《徐霞客游记》: 著名的地理游记 ❖ 《洛阳伽蓝记》: 魏都洛阳寺庙建筑的参观记 ❖ 游记小品: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柳宗元《永州八记》、
(1)旅游诗:
❖ 《诗经·郑风·溱洧》 ❖ 曹操《观沧海》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 ❖ 杜甫《蜀相》《望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杜牧《泊秦淮》《山行》 ❖ 欧阳修的《采桑子·西湖好》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张养浩《山坡羊·憧关怀古》 ❖ 乔吉《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 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020/10/13
律诗的对仗
在律诗中对仗是严格而又有规则的。基本要求 是:
①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对立的。
②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使用。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由于对联是从律诗中间 两联演化来的,所以对联的编制,也基本要求 符合这一规则。
8
2020/10/13
诗、歌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3
2020/10/13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
诗歌是语言精炼,节奏感强,具有韵律,分行排列,文字简明的一种文体。它 在各种文学形态中出现最早,影响广泛。
《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 篇,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相传古有“采诗”制度,派专人 收集民间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语言朴素优美, 音节自然和谐,富艺术感染力。
元代曲兴,使诗体更为多样,但五、七言诗一直受到人们重视。
明清两代,诗歌无新的突破,晚清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反对僵化的格 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四运动”兴起,提倡白话文,提倡新体诗,使诗体大为解放。
4
2020/10/13
(二)诗歌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歌,统称诗歌。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可分叙事 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按每句字 数,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在格律诗中,以诗句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 词曲盛于宋代及元代,因每调的字数、句式、押 韵、阕数各不相同,各有一定格式,因此也可以 称为格律诗。又因每句长短不同,故又称为长短 句。
2
2020/10/13
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
二、旅游文学概述
旅游文学是文学作品中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的部分,这是依据内容而不 计文体的一种说法。无论诗词歌赋、旅游散文、神话故事、楹联字谜、 小说戏曲,只要内容与旅游关系密切,都可称为旅游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歌咏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古 代被称为山水诗。古代也较早地出现了以描述风光和记述游历的散文, 称为游记。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旅游尚未兴起,更没形成一个独 立存在的社会产业,因而也没有旅游文学这样的文学范畴。现在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 最具活力的创汇产业之一,旅游文化蔚然兴起。旅游文学便在新的形势 下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业公认为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事业或 文化产业,而旅游文学的发展更担负着新的重要使命。旅游文学知识也 成为旅游工作者必备的重要基础文化知识。
第七章 中国旅游文学
1
2020/10/13
第八章中国旅游文学
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 一、文学的概念与分类 二、旅游文学概述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二、旅游诗词 第三节楹联 一、楹联概说 二、名联欣赏
第四节旅游记 一、游记概说 二、古代游记的文学特色 三、古代游记赏析 四、现代游记概观 第五节笑话 一、笑话概述 二、笑话赏析
《楚辞》是西汉刘向辑录的楚人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方言 声韵特色。句式为杂言体。
到了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已经出现。班固的“咏史”启五言诗的先声,至曹 植而成熟。到了唐代,五、七言诗日益成熟,成为文学作品的主流。当时名家 众多,灿若繁星。李白、杜甫,被尊为诗仙、诗圣。
五代和宋代,除诗歌外,词渐盛行,长句短句参差错落。
歌,统称诗歌。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可分叙事
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按每句字
数,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在格律诗中,以诗句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
词曲盛于宋代及元代,因每调的字数、句式、押
韵、阕数各不相同,各有一定格式,因此也可以
称为格律诗。又因每句长短不同,故又称为长短
10
2020/10/13
律诗的要求
近体诗中,绝句只是律诗的首联和尾联,要求 同于律诗。律诗则有严格的要求。
①五律40字,七律56字,每首限八句。 ②限押平声韵。 ③每句平仄均有规定。 ④每首颔联和颈联要对仗。
11
2020/10/13

词是诗的变体,后独立出来,有人称为诗余。 每体字有定数,每句字数、平仄也有要求。 58字以下的称小令,59到90字的称中调,91 字以上的称长调。词的定式称为词牌。词的分 段叫分片,也叫分阕,有一片的,也有上、下 片的。也有分三、四片的。词牌与内容原来相 同,后成为定格,便与内容分离了。
6
2020对仗。如仪仗列队两两相对。 对仗就是把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两 列相对。对偶的一般规律,要求要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又可分为工对、宽对、正对、反对、流水对、 扇面对、回文对、错综对、鼎足对等。名词又 可细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 用、植物、人伦、人事、形体、其他等十二类, 工对要求严格。
9 句。
2020/10/13
古体诗与近体诗
晋代以前的诗称古体诗,晋唐以后格律要求严格的 诗称近体诗。无论绝句、律诗,每种都分平起、仄 起、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四种格式,这种常见的 律绝格式,总共有18种类型。再加上对仗的要求, 就构成了近体诗格律的基本规则。而古体诗则不同, 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句句押韵。传 说汉武帝建柏梁台与大臣赋诗,句句押韵,后来就 把这种句句押韵的诗体称为“柏梁体”。古诗可一 韵到底,也可换韵,平仄也较自由,对仗也不严格。 杂言诗也是古诗的范畴。
12
2020/10/13
5
2020/10/13
合辙押韵
韵是构成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与民 歌都是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 韵又叫合辙,由于韵放在句尾,故叫韵脚。所 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句末同一位置上, 押韵的韵母总是相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顺 口,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古人押韵是 用韵书的。唐代和口语一致,宋代以后,语音 变化大,便不一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