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9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解析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330688b9d528ea81c77980.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解析作者:宋京津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1期一、IAS19简述(一)两种观点人们对养老金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社会福利观”与“劳动报酬观”。
“社会福利观”认为不同于雇员在职期间所取得的工资,雇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是一种社会福利。
“劳动报酬观”认为与雇员工资一样,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工资是雇员薪酬中即期支付的部分,而养老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
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均采用第二种观点。
在“劳动报酬观”下,IAS19构建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系统地计量养老金成本;以保险精算为依据,记录和披露养老金资产、负债和损益的一套较为科学的会计体系。
2011年1月1日起将施行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5号——雇员福利》(IPSAS25)就是以IAS19为蓝本而发布的,但也针对公共部门的特点作出部分不同于IAS19的规定。
(二)类别划分养老金计划根据其支付方式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不同,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下,雇主同意根据事先确定的缴费水平定期向一个独立实体(养老基金)支付确定数额的提存金;雇员所能获得的养老金事先并不确定,而是取决于退休时累计的提存金及其投资收益情况;与基金资产有关的风险(如通货膨胀、投资风险等)完全由雇员个人承担,即在设定提存计划下,提存金是固定的。
设定受益计划下,雇主承诺并将确保养老金的提存金及基金资产投资收益之和满足雇员退休时的养老金福利;雇员获取的养老金给付额是确定的;与基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即在设定受益计划下,福利是固定的。
二、财务状况表的“经济观”与综合收益表的“会计观”(一)财务状况表的“经济观”根据IAS19的规定,财务状况表上应列示设定受益债务净额(设定受益债务减去计划资产的差额)。
很清楚,计划资产来自提存金,而设定受益债务则复杂些。
笔者将设定受益债务分为基本部分与变化部分。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准则19号外币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91aa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4.png)
三、与现行制度的比较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的定义及确定标准 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改变的会计处理 明确了处置境外经营的会计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在交易发生日已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 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 产生汇兑差额。(计提资产减值?)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等。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 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相应的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实质上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股票投 资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率变动对其影响, 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 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 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 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 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 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9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9](https://img.taocdn.com/s3/m/837fd3dac1c708a1284a4423.png)
目录1 概述2 目的3 范围4 定义5 退休金计划6 设立基金7 退休金计划的种类8 对退休金成本的会计处理9 揭示10 生效日期二、目的在许多国家,提供退休金成为企业对员工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财务报表中对退休金费用进行适当的核算和揭示是至关重要的。
本号准则旨在阐明将提供退休金的费用确认为费用的时间以及应予确认的金额。
此外,还阐明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于揭示的有关信息。
三、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对退休金计划的费用的会计处理。
2.本早准则替代于1983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主财务报表中对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3.本号准则适用于根据退休金计划提取的所有退休金,无论该计划是如何制定的、正式与否,以及是否相应设立基金。
当企业依据法律或行业规划的要求,参加了国家、州、行业或其他的多重雇主退休金计划,并且参加符合退休金计划定义的雇佣终止补偿协议时,也应采用本号准则。
4.许多雇主向其雇员提供其他形式的报酬或退休福利,其中包括延期补偿安排、资深雇员的带薪假期、保健福利计划及奖金计划等。
尽管这些安排在与退休金计划本质相同时,可采用与退休金费用相似的方式进行核算和揭示,但在本号准则中将不予涉及关于这些安排的费用。
四、定义5.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退休金计划,是指企业对雇员在其终止服务时或终止服务之后,向其提供退休金的安排(或按年支付,或一次付清),该退休金或雇主为此提供的金额,应在雇员退休之前,根据有关文件的条款或企业的惯例,予以确定或预计。
规定供款的计划,是指根据供款形成的基金以及它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应支付的退休金金额的退休金计划。
规定退休金的计划,是指根据雇员的工资和服务年限,来确定应支付的退休金金额的退休金计划。
设立基金,是指为了承担未来支付退休金的义务而向企业以外的实体(基金组织)转移资产。
本期服务费用,是指企业根据退休金计划,为获得参加退休金计划的雇员在本期所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708e32b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1.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2.IAS2:Inventories《IAS2——存货》3.IAS3: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IAS3——合并财务报表》(已被IAS27和IAS28取代)4.IAS4:Depreciation Accounting《IAS4——折旧会计》(已被IAS16、IAS22和IAS38取代)5.IAS5: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IAS5——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已被IAS1取代)6.IAS6:Accounting Responses to Changing Prices《IAS6——物价变动会计》(已被IAS15取代)7.IAS7:Cash Flow Statements《IAS7——现金流量表》8.IAS8: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Errors 《IAS8——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9.IAS9: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IAS9——研发活动会计》(已被IAS38取代)10.IAS10: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AS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1.IAS11:Construction Contracts《IAS11——建造合同》12.IAS12:Income Taxes《IAS12——所得税》13.IAS13:Presentation of Current Assets and Current Liabilities 《I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已被IAS1取代)14.IAS14:Segment Reporting《IAS14——分部报告》15.IAS15: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IAS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2003年已被撤销)16.IAS16: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IAS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17.IAS17:Leases《IAS17——租赁》18.IAS18:Revenue《IAS18——收入》19.IAS19:Employee Benefits《IAS19——雇员福利》20.IAS20: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and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IAS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21.IAS21: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IAS21——汇率变动的影响》22.IAS22:Business Combinations《IAS22——企业合并》(已被IFRS3取代)23.IAS23:Borrowing Costs《IAS23——借款费用》24.IAS24: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IAS24——关联方披露》25.IAS25: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s《IAS25——投资会计》(已被IAS39 和IAS40取代)26.IAS26: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IAS26——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27.IAS27: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IAS27——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会计》28.IAS28: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IAS28——对联合企业投资会计》29.IAS29: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IAS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30.IAS30: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Simila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AS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31.IAS31: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IAS31——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32.IAS32: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33.IAS33:Earnings per Share《IAS33——每股收益》34.IAS34: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IAS34——中期财务报告》35.IAS35:Discontinuing Operations《IAS35——终止经营》(已被IFRS5取代)36.IAS36:Impairment of Assets《IAS36——资产减值》37.IAS37: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38.IAS38:Intangible Assets《IAS38——无形资产》39.IAS39: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40.IAS40:Investment Property《IAS40——投资性房地产》41.IAS41:Agriculture《IAS41——农业》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文件格式:Pdf可复制性:可复制TAG标签:会计学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0-03-30 15:23介绍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在2008年做了更新,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同步更新,这个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帮助很大,在网上找了很久中文版都是2003的老版本,不知道楼主上传的版本对我是否有用。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与IAS19的比较分析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与IAS19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7aaf7183d049649a66585a.png)
作者: 樊晓霞;章雁
作者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出版物刊名: 交通财会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职工薪酬 比较分析 完善建议
摘要:2014年1月财政部开始印发修订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该准则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新修订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本文通过比较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对这两者的主要异同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等问题提出建议.。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等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等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63ee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2.png)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等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一个组织展示其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等被广泛采用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
本文将探讨IFRS和IAS对全球财务报告的规范作用。
一、IFRS和IAS的概述IFRS和IAS是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发布的一系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用于比较规模较大、有公开责任的机构,而IAS则用于规模较小的机构。
这些准则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的财务报告。
二、IFRS和IAS的优势1. 提升财务报告的可比性:IFRS和IAS标准的一致应用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之间进行跨境比较,从而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这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了解和评估。
2.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IFRS和IAS的规范要求企业披露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财务信息,包括关键的会计政策、估计和判断。
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投资者对企业决策的信任度。
3.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由于IFRS和IAS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更容易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
4. 减少财务报告错误和欺诈行为:IFRS和IAS规范了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和披露要求,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可能性。
三、IFRS和IAS的挑战尽管IFRS和IAS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1. 国家间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财务报告的要求和实践上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在全球范围内的IFRS和IAS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因此,在跨国企业以及全球投资者之间的比较和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国际会计准则 第19号雇员福利_[全文]
![国际会计准则 第19号雇员福利_[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92c977cfc789eb172dc8f5.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_[全文] 会计审计全书国际会计准则雇员福利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1998年修订目录目的范围定义短期雇员福利确认和计量各种短期雇员福利各短期带薪缺勤利润分享和奖金计划披露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的区别多雇主计划国家计划保险福利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确认和计量披露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确认和计量推定义务的核算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确认和计量: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精算估价方法将福利归属于服务期间精算假设精算假设:折现率离职后福利:设定受益计划确认和计量: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精算假设:工资、福利和医疗费用精算利得和损失过去服务成本确认和计量:计划资产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计划资产的回报企业合并缩减和结算列报抵销区分流动/非流动离职后福利费用的财务构成披露其它长期雇员福利确认和计量披露辞退福利确认计量披露权益计酬福利确认和计量披露过渡性规定生效日期目的本准则的目的是规范雇员福利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本准则要求企业:(1)在雇员提供了服务以换取将在未来支付的雇员福利时,确认一项负债;(2)在企业消耗了雇员为换取福利而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时,确认一项费用。
范围13></a>.本准则适用于雇主对雇员福利的会计核算。
2.本准则不涉及雇员福利计划的报告(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
3.本准则适用于各种雇员福利,包括根据以下各项提供的福利:(1)根据企业与雇员个人、雇员团体或他们的代表所签订的正式计划或其它正式协议;(2)根据法律要求或通过行业安排,企业需要向全国、州、行业或其它多雇主计划注入资金;(3)由于非正式的惯例所导致的推定义务。
当企业没有现实选择而只能支付雇员福利时,因非正式的惯例而导致推定义务。
推定义务的一个例子是,企业非正式的惯例一旦变化,将导致企业与雇员关系的不能接受的损害。
4.雇员福利包括:(1)短期雇员福利,如对现有雇员提供的工资、薪金和社会保障提存金、带薪年假和带薪病假、利润分享和奖金(如果应在期末后12个月内支付)和非货币性福利(如医疗保障、住房、汽车、无偿提供商品或服务,或对所购商品或服务提供补贴);(2)离职后福利,如养老金、其它退休福利、离职后人寿保险和离职后医疗保障;(3)其它长期雇员福利,包括长期服务休假或高等院校教师的休假年、节日或其它长期服务福利、长期伤残福利以及利润分享(如果在期末以后12个月内不全部支付)、奖金和递延酬劳;(4)辞退福利;(5)权益计酬福利。
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列表
![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e7dc031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3.png)
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列表IAS 1 财务报表的列示IAS 2 存货IAS 7 现金流量表IAS 8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IAS 10 期后事项IAS 12 所得税IAS 16 不动产/厂场/设备IAS 19 员工福利IAS 20 政府补助IAS 21 外币财务报表处理IAS 23 借款成本IAS 24 相关方披露IAS 26 退休后福利金IAS 27 单独公司财务报表IAS 28 联营公司与合营公司财务报表IAS 29 超通胀水平财务报表IAS 32 金融工具: 列示IAS 33 每股收益IAS 34 中期财务报表IAS 36 资产的减值IAS 37 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或有资产IAS 38 无形资产IAS 40 投资型房地产IAS 41 农业IFRS 1 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2 股份支付IFRS 3 企业合并 (对商誉的确认与计量)IFRS 5 待售非流动资产与终止经营业务 (代替IAS 35) IFRS 6 矿业资源的开采与评估IFRS 7 金融工具: 披露 (代替IAS 30)IFRS 8 运营部门报告 (代替IAS 14)IFRS 9 金融工具 (代替IAS 39)(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衍生品会计处理) IFRS 10 合并财务报表 (什么情况下合并)IFRS 11 合营安排IFRS 12 对其他实体利益的披露IFRS 13 公允价值IFRS 14 管制递延账户的使用IFRS 15 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 (代替IAS 11/IAS 18) IFRS 16 租赁 (代替IAS 17)IFRS 17 保险合同 (代替IFRS 4)。
浅析IASB对《IAS19——雇员福利》的修订
![浅析IASB对《IAS19——雇员福利》的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1c7d2c8cd15abe23492f4d57.png)
浅析IASB对《IAS19——雇员福利》的修订作者:杨焕云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3期摘要: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顺应这种发展形势,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IAS 19)进行修订已是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2011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对IAS 19的修订,其修订内容主要是对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修订后的IAS 19变更了设定受益计划和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本文对此做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设定受益计划辞退福利会计处理一、修订前IAS 19可理解性、可比性较差股权投资者、债权人、分析师和其他会计信息需求者都要求会计信息在具备客观性、相关性的基础上,应具有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而目前IAS 19的很多条款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具体体现在:一是当设定受益义务的估计或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改变时,企业不必立即进行会计处理,由此产生的精算损益可以采用“递延确认”的方式。
这使得财务报告中的设定受益计划金额不明晰,让使用者难以理解。
二是企业对精算损益的确认方法具有不同选择权,可以在当期确认,也可以采用“区间法”进行分别处理。
这使得设定受益义务或计划资产的影响在不同企业间不具有可比性,继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三是IAS 19要求披露内容过多,纷繁复杂,难以理解,最为关键的是其并未充分反映设定受益计划风险。
为此,IASB对IAS 19进行了修订,目的是增强其可理解性和可比性,使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容易理解雇员福利相关项目对企业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增强不同企业间相关信息的可比性。
二、修订后IAS 19的主要变化(一)删除了精算损益计算的区间法修订后的IAS 19要求主体在设定受益义务的估计或计划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应立即对其进行确认,并在综合收益表的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设定受益义务(资产)的净额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1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1](https://img.taocdn.com/s3/m/198b7fe08e9951e79a89278b.png)
第五章 披露(1条):规范在附注中披露与外币 折算有关的信息。
二、新旧准则的差异比较
(一)新准则制订背景
为了全面综合地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公司需要在会计期末将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由于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用其所在国的货币 编报的,其编报货币与母公司的编报货币不同, 在编制合并报表之前需要将以外币表示的子公司 报表折算为以母公司编报货币表示的报表,然后 再进行合并,以满足母公司的投资者及其他信息 使用者的需要,这就使得作为跨国公司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显得越发重要。
(1)外币货币性项目(续)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 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1.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除 其外币价值发生变动外,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 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 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利润表(含比较利润表)中损益项目应当采 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 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 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但因汇率波动使得采 用该汇率折算不适当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 日的即期汇率计算。
企业会计制度
未涉及公允价值 计量的外币非货 币性项目的折算。
采用会计期间的 平均汇率进行折 算,也可以采用 报表决算日的市 场汇率进行折算 (但要在附注中 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ias中文版
![国际会计准则ias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2a116efd0a79563d1e72ba.png)
国际会计准则2003年9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IAS)目录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3)Preface ...................................................................... .............................................................................. . (24)Procedure and Objective of IASB ......................................................................... (27)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33)IAS 2: Inventories................................................................... .............................................................................. .55IAS 7: Cash Flow Statements ................................................................... (62)IAS 8: Net Profit or Loss for the Period, Fundamental Errors and 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ies (73)IAS 10: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 (82)IAS 11: Construction Contracts .................................................................... .. (93)IAS 12: Income Taxes ........................................................................ (101)IAS 14: Segment Reporting .................................................................... (134)IAS 15: 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 (1)50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 (155)IAS 17: Leases........................................................................ (169)IAS 18: Revenue ...................................................................... . (18)IAS 19: Employee Benefits...................................................................... (188)IAS 20: 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and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 (227)IAS 21: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 ........................................................................ . (233)IAS 22: Business Combinations.................................................................. .. (244)IAS 23: Borrowing Costs ........................................................................ (270)IAS 24: 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 .................................................................. . (275)IAS 26: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 (280)IAS 27: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 (288)IAS 28: 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 ................................................................... . (294)IAS 29: 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 .................................................................... . (301)IAS 30: 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Simila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308)IAS 31: Financial Reporting of 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 ..................................................................... (319)IAS 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 (328)IAS 33: Earnings per Share ........................................................................ .. (351)IAS 34: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 (365)IAS 35: Discontinuing Operations ................................................................... (376)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 (385)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410)IAS 38: Intangible Assets ....................................................................... . (426)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452)IAS 40: InvestmentProperty...................................................................... .. (504)IAS 41: Agriculture .................................................................. (520)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架The IASB Framework is a conceptual accounting framework that sets out the concepts that underlie the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external users. It was approved in 1989. The IASBFramework assists the IASB:.i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its review of existing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in promoting the harmonisation of regulation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relating to the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providing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accounting treatments permit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n addition, the Framework may assist:.prepar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pply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dealing withtopics that have yet to form the subject of a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auditors in forming an opinion as to whether financial statements conform with InternationalAccounting Standards;.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interpret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in conformity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work of IASB, providing them with information about its approach to theformul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Framework is not a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does not define standards for any particularmeasurement or disclosure issue.In a limited number of cases there may be a conflict between the Framework and a requirement within an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re is a confli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Accounting Standard prevail over those of the Framework.世界上许多企业都编制并且向外部使用者呈报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会计规范)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会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9bd23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d.png)
主要规定
制定程序
规定
已颁发的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规定: ①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应如何计量; ②应提供报表资料的最低限度。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选定题目,提交筹划组;
国际会计准则初稿经理事会2/3以上表决通过,作为征求意见稿广为分发,搜集意见;征询期通常为6个月, 期满时由筹划组根据各方面意见研究修改,修改稿交理事会审议,经3/4以上表决通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名 义颁发。在制定准则以前,还可能对某些题目发表讨论文件。从选题到制定颁发,一般约需3年。
准则区别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GAAP),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包括150多项财 务会计准则(FAS)。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或管理权力属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证监会将制定会 计准则的工作委托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但保留了否决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于1972年, 性质上是民间专业机构,由高等院校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等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不同点:一是出发点不同。 IASB的出发点是制定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FASB则主要根据美国国内经济活 动的需要制定会计原则,主要适用于美国。二是基础不同。
谢谢观看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制定并公布的会计规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会计规范
01 基本介绍
03 主要规定
目录
02 历史沿革 04 准则区别
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IA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会 计一般规范。其目的是促成国际范围内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它不直接约束各国的会计活动,而通过纳入各国的 会计规范系统来对各国 (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员所在国)的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现已公布的国际会计准 则有“会计政策的披露”、“存货估价”、“折旧会计”、“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 表”、“会计对价格变动的反映”、“非常事项与前期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政策的改变”、“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 计”、“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事项的处理”、“建筑合同会计”、“所得税会计”及“流动资产流 动负债的列示”,等等。
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e2d1ed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3.png)
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是中国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准则,对于企业在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会计准则19号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首先,准则19号明确了外币折算的目的和对象。
外币折算是指将外币金额转换为本币金额的过程。
准则19号的适用对象包括:在国内发行股票的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发生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以外币计价的经济活动等。
其次,准则19号规定了外币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包括货币实质原则、稳定货币原则和相对分析原则。
货币实质原则要求企业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确定货币资产和货币负债的外币金额;稳定货币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日期间,在一个货币体系内进行折算;相对分析原则要求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对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进行折算。
外币折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实平汇率法和历史汇率法。
实平汇率法是指根据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或远期汇率折算外币金额;历史汇率法是指根据历史汇率折算外币金额。
准则19号规定,在制定财务报表时,企业应当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算方法。
此外,准则19号还规定了外币折算的其他相关事项。
其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包括:外币货币资产和货币负债的折算、外币的计价基准、外币报表的披露和影响因素的说明等。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会计准则19号为企业的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企业应当根据准则19号的要求,正确折算外币金额,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准则19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准则19号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和修订。
因此,企业在应用准则19号时还应及时关注最新法规和准则的变化,确保按照最新的要求进行外币折算。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是中国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准则,它为企业在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IASB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IASB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5dda33aa00b52acec7ca82.png)
出版物刊名: 国际商务财会
页码: 75-7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雇员福利;会计处理;委员会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设定受益计划:雇员提存金(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的建议修订)》。
该等建议修订旨在澄清设定受益计划的正式条款中规定的雇员提存金(若其与服务相关)的会计处理。
征求意见截止期为2013年7月25日。
导致发布该征求意见稿的相关狭窄范围的IASB项目源自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提出的有关希望澄清《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IAS19)第93段的请求。
IAS简介国际会计准则
![IAS简介国际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cfe79e25fbfc77da269b133.png)
IASC的发展
2000年5月,IASC进行重新的改组(此次改革基 本上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有3名 美国人担任了该组织的重要职务,这是IASC为了 实现其目的与美国合作、妥协的产物。),设立 IASC基金会,下设“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 (IFRIC)和“准则咨询委员会”(SAC)。其 中,IASB主要负责各项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等 工作。这次改组使IASC在某种意义上由各国会计 准则“协调者”的身份转变成“全球会计准 则”“制定者”的身份。
IASC的建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之初,并没有强 有力的政治经济背景,只是选择国际上倍 受关注的主要会计项目,在适当比较和挑 选的基础上,调和各国同类或类似的准则, 废除一些不正确的会计惯例,然后允许剩 下的多种会计处理并行,允许会计实务在 多个备选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中选择,从 而形成易于被各国和各地区接受与遵守的 国际会计准则。
IASC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各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 不断寻找跨国界的机会,各国企业纷纷从单靠国 内资本市场融资转向依靠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比 如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总额中有70%是非 英国公司的,德国证券交易所市值总额中有80% 是非德国公司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本市场正 在加速形成。全球化对国际会计协调的需求与日 俱增,大家都翘首期待高质量的、统一的国际会 计准则出台
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IAS 33)——每股 收益 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IAS 34)——中期 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35号(IAS 35)——终止 经营 (已被于2005年生效的IFRS 5取代)
IAS的具体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 36)——资产 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IAS 37)——准备、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IAS 38)——无形 资产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解析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9b4f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1.png)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解析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准则主要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外币项目的套期及现金流量表中的外币折算,适用其他相应准则,不在本准则中规范。
1.记账本位币的定义及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1)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择记账本位币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及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且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该货币是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考虑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及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2)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3)变更记账本位币时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对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则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3.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国际会计准则目录【1-41号】
![国际会计准则目录【1-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26b243cd0c22590102029dc4.png)
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第38号-无形资产
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
第41号-农业
备注: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已失效,由准则第27号和第28号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被于1998年发布或修订的IAS 16、IAS 22和IAS 38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5号已失效,由准则第1号替代;已失效,由准则第1号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6号已失效,由准则第15号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被1999年7月1日生效的IAS 38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已失效,由准则第1号替代。
什么是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各国的“准法律”,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具有强制约束力。
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对其他国家影响较大的会计概念、方法、程序、做法等,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FA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IAS)最具影响力。
第13号-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
第14号-分部报告
第15号-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
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第17号-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
第19号-退休金费用
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
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22号-企业合并
第23号-借款费用
第24号-对关联者的揭示
国际会计准则
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
第2号-存货
第3号-业务合并
第4号-折旧会计
第5号-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
第6号-价格变动在会计上的反映
第7号-现金流量表
国际会计准则 辞退 -回复
![国际会计准则 辞退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3961d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0.png)
国际会计准则辞退-回复国际会计准则辞退是指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解雇员工。
本文将从辞退员工的原因、会计准则的要求、辞退过程的步骤和会计处理等方面逐步回答与国际会计准则辞退相关的问题。
首先,辞退员工可能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企业裁员、业务调整、合并重组等。
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企业不得不减少人力成本和经营开支。
然而,辞退员工是一项敏感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企业尊重法律、道德和人权,并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19, IAS 19)《员工福利》的规定,企业在辞退员工时,必须确认并计提相应的员工福利费用。
员工福利费用包括解雇补偿、未支付休假金等。
这些费用需要根据员工合同和国家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和支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国际会计准则辞退的具体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辞退员工的数量和程序。
这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计划和员工合同进行评估。
其次,企业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并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提供解雇通知和相应的补偿方案。
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与员工的沟通,保护员工的权益,并遵守法律的规定。
最后,企业需要记录和报告辞退相关的会计信息,包括计提相应的员工福利费用和进行相关披露。
在会计处理方面,企业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员工福利费用,并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的适当类别。
根据IAS 19的规定,解雇补偿应当根据员工的合同和国家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并按照公允值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未支付休假金也应当按照员工休假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并计提相应的费用。
总结而言,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员工辞退涉及辞退原因、会计准则的要求、辞退过程的步骤和会计处理等多个方面。
企业在辞退员工时需要遵循法律和道德的规定,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录和报告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概述2 目的3 范围4 定义5 退休金计划6 设立基金7 退休金计划的种类8 对退休金成本的会计处理9 揭示10 生效日期二、目的在许多国家,提供退休金成为企业对员工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财务报表中对退休金费用进行适当的核算和揭示是至关重要的。
本号准则旨在阐明将提供退休金的费用确认为费用的时间以及应予确认的金额。
此外,还阐明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于揭示的有关信息。
三、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对退休金计划的费用的会计处理。
2.本早准则替代于1983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主财务报表中对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3.本号准则适用于根据退休金计划提取的所有退休金,无论该计划是如何制定的、正式与否,以及是否相应设立基金。
当企业依据法律或行业规划的要求,参加了国家、州、行业或其他的多重雇主退休金计划,并且参加符合退休金计划定义的雇佣终止补偿协议时,也应采用本号准则。
4.许多雇主向其雇员提供其他形式的报酬或退休福利,其中包括延期补偿安排、资深雇员的带薪假期、保健福利计划及奖金计划等。
尽管这些安排在与退休金计划本质相同时,可采用与退休金费用相似的方式进行核算和揭示,但在本号准则中将不予涉及关于这些安排的费用。
四、定义5.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退休金计划,是指企业对雇员在其终止服务时或终止服务之后,向其提供退休金的安排(或按年支付,或一次付清),该退休金或雇主为此提供的金额,应在雇员退休之前,根据有关文件的条款或企业的惯例,予以确定或预计。
规定供款的计划,是指根据供款形成的基金以及它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应支付的退休金金额的退休金计划。
规定退休金的计划,是指根据雇员的工资和服务年限,来确定应支付的退休金金额的退休金计划。
设立基金,是指为了承担未来支付退休金的义务而向企业以外的实体(基金组织)转移资产。
本期服务费用,是指企业根据退休金计划,为获得参加退休金计划的雇员在本期所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费用。
过去服务费用,是指企业根据退休金计划,为获得参加退休金计划的雇员在以前年度所提供的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并且是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费用:(1)制定退休金计划;或(2)对原退休金计划作修改。
经验性调整,是指由于以前对未来事项的保险统计假定与实际情况发生差异,而对退休金费用所作的调整。
五、退休金计划6.大多数退休金计划是企业与其雇员或雇员代表之间达成的正式协议。
企业可能将这些计划作为对其雇员正式报酬的一部分。
在某些国家,企业可能是依据法律或行业规划的要求,参加了国家、州、行业或其他的多雇主退休金计划。
退休金计划也可能是非正式的协议,或仅仅是根据企业的惯例而建立的。
六、设立基金7.许多退休金计划涉及单独的基金,由企业,有时也由企业的雇员对其供款,以便履行企业将来支付退休金的部分或全部义务。
此类基金是单独的实体,并通常由第三方进行管理。
该第三方可以由企业或其雇员指定,全权管理基金的投资和退休金的支付。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保留了向雇员提供约定退休金的义务,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可能由第三方来承担这种义务。
8.在某些情况下,基金以保险合同的形式出现。
该合同所保险的退休金并不需要与企业支付退休金的义务有直接或自动的联系。
涉及保险合同的退休金计划类似于其他设立基金的计划,并且与其他设立基金的计划一样设立。
其会计处理与基金之间存在着区别。
9.在某些退休金计划中,企业根据该计划的要求没有设立单独的基金,而由企业保留了向其雇员支付退休金的义务。
此类退休金计划称为非基金计划。
七、退休金计划的种类10.为适应本号准则的需要,将退休金计划分为规定供款的计划和规定退休金的计划两类。
11.在规定供款的计划下,企业的义务在于其同意向单独的基金提供款项,作为向其雇员支付退休金的准备金。
雇员的未来退休金的金额,应根据企业及其雇员向基金提供的款项以及基金的经营业绩来确定。
对规定的供款计划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并不需要保险统计员的意见,尽管有时该意见可用来估算按照供款水平,在将来可取得的退休金以及预计基金的经营业绩。
12.在规定退休金的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向在职和已退休雇员提供退休金,其金额通常根据雇员工资和服务年限,采用公式予以确定。
企业按照保险统计员的意见,定期计算其承诺的退休金的现值。
有时保险统计员还需评价该计划的财务状况,并对基金将来的供款水平提出建议。
13.规定退休金的计划可以设立基金,或部分设立或根本不设立基金。
但是采用规定退休金的计划的企业,无论如何安排筹资,都有义务根据文件的规定或企业的惯例支付其承诺的退休金。
如设立了基金,到期支付退休金有赖于基金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业绩,以及企业补偿基金的资金缺口的能力。
如未设立基金,到期支付退休金有赖于企业到期时履行支付退休金义务的能力。
14.退休金计划可以同时具有规定供款的计划和规定退休金的计划这两者的特征。
例如,一个退休金计划可能规定了用于确定退休金的供款方法,因而好像是规定供款的计划。
但该计划可能还使企业对特定种类的退休金、特定水平的退休金,或用于退休金计划的资产应达到确定的回报率负有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该计划实质上是规定退休金的计划,企业支付退休金的费用应予以相应确定并作会计处理。
退休金计划应划分为规定供款的计划还是应划分为规定退休金的计划,取决于其主要条款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实质。
决定因素在于企业是否有义务根据文件的规定或企业的惯例支付其承诺的退休金。
15.由国家、州、行业或其他的多重雇主退休金计划所规定的退休金的支付,可能并非是企业的责任,这些计划的费用可能是以国家、州、行业或多重雇主为基础作一般估算的。
尽管这些计划的特征各异,但仍然可以按企业对这些计划负有的义务,从性质上将它们划分为规定供款的计划和规定退休金的计划。
如计划规定企业的义务在于提供约定水平的退休金,则可认定该计划是规定退休金的计划。
如企业的义务在于按计划提供特定的供款,则可认定该计划是规定供款的计划。
八、对退休金成本的会计处理16.当有权取得退休金的雇员为企业提供服务时,企业就会发生退休金的费用。
因此,该退休金费用应在服务提供的期间确认为费用。
如退休金费用仅在雇员退休或收到退休金时予以确认,则无法将这些费用分摊于雇员提供服务的各个期间。
即使计划允许企业终止履行其在该计划下的义务,如雇员继续留任,企业通常仍然无法取消该计划。
由于缺乏相反的证据,企业对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基于如下假定:即现在承诺支付给雇员退休金的企业将在雇员预期的服务年限内信守该承诺。
因此,退休金费用无论是否导致一项法定负债的发生,均应予以确认。
17.在设立基金的退休金计划的情况下,企业向基金提供的金额并不一定需要在当期确认为费用。
退休金基金的设立与为确认费用而对提供该退休金的费用进行分摊,是截然不同的。
基金的设立是一个融资程序,企业在确定各期筹措的金额时,受到诸如现有现金数及纳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与此相反的是,会计处理的目的在于确保退休金费用在有权获得退休金的雇员提供其服务的当期即被确认为费用。
规定供款的计划退休金费用的确认18.企业在特定期间内根据雇员的服务而向规定供救的计划提供的金额,应在当期确认为费用。
19.企业向规定供款的计划提供的金额,通常可根据计划中有关条款列出的公式计算确定。
因此,当期服务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付的供款金额。
20.企业可能同意向规定供款的计划提供附加的供款金额。
附加供款金额应在雇员提供相关服务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例如,若该附加供款金额是参考雇员以前年度提供的服务加以确定的,并以此作为对现有雇员在现在和未来提供服务的回报,则该附加的供款金额应在这些雇员预期的服务年限内,有规则地分配并确认为费用。
如该附加的供款金额涉及已退休雇员,因企业预计从这些雇员处无法再得到进一步服务,所以,应在承诺支付该附加供款金额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21.企业同意供款的金额,决定了需确认为费用的金额和企业在规定供款的计划下应承担的义务。
因此,计划的终止通常并不会导致要求确认为负债和费用的任何额外义务。
然而,如果企业同意增加供款但还没有确认为费用,当退休金计划很可能终止时,这种附加的义务需要确认为负债和费用。
揭示22.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对规定供款的计划作出以下揭示:(1)对各项计划的一般性说明,包括受益的雇员群体;(2)在当期确认为费用的金额;和(3)与退休金有关,并且影响当期与前期可比性的其他任何重大事项。
23.企业如有一个以上的规定供款的计划,则财务报表可将所有计划加总、或单项分列、或按认为最有用的方式分类汇总作相应揭示。
规定退休金的计划退休金费用24.在规定退休金的计划下,当期的费用应包括:(1)当期服务费用;(2)根据现任和已退休雇员的过去服务费用、经验性调整和保险统计假定的变化而在当期确认的金额;和(3)任何计划的终止、缩减或估算所产生的结果。
本期服务费用的确认25.规定退休金的计划的本期服务费用,应在本期确认为费用。
26.规定退休金的计划,尤其那些根据临近退休或退休时的工资确定退休金的计划,给费用的估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影响最终的退休金的金额,从而影响退休金的费用的变化因素很多,企业因这些计划而承担的义务一般是不流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例如,未来退休金的金额可能由雇员在退休时的工资和他们的服务年限来决定,而这两者都是不确定的。
而且,在估算该义务时,需要对企业基本上无法控制的未来条件和事项作出假设,诸如基金中资产的投资收益和雇员的变动。
此外,这些长期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某些估算发生变化,而这些估算与本期服务费用有重要的联系。
27.因假定与经验之间的差异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有必要定期获得保险统计(至少每三年一次为宜),以便确定退休金费用的金额。
如间隔期间内计划施行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某些事项表明需对一项或多项假定作出调整,则应另行增加估价次数。
退休金费用而非本期服务费用的确认在职雇员28.在规定退休金的计划的情况下,过去服务费用、经验性调整和保险统计的假定发生变化的影响,以及根据在职雇员的情况对计划作修改的影响,应有规则地在这些雇员的预计剩余服务年限内确认为费用和收益。
如发生本号准则第33段所述的情况,或在某些计划修改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更短的期限,以反映企业获取的经济利益时,可作例外处理。
29.过去服务费用因退休金计划的建立或修改而产生。
企业中原已雇请的雇员或已参加现有退休金计划比其他雇员时间长的雇员,将得到额外的退休金。
例如,在因通货膨胀或其他原因而使退休金明显不恰当时,计划可能需作相应改进以增加退休金的金额。
该部分退休金是对这些雇员在未来提供服务的一种回报。
因此,过去服务费用通常应在现在和将来提供服务的期间作出分摊,而不需考虑这些费用是根据雇员在以前期间的服务进行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