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液体流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液态金属凝固过程 中的传热、传质及液体流动
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
2014-6-10
1/54
第一节 凝固过程中的传热
在材料成形过程中,液态金属的过热热量和凝固潜 热主要是通过传导而释放的。
2014-6-10
2/54
一、凝固过程中的热传导及傅里叶方程



凝固过程中,热量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辐射、 对流。 以热传导为主。 热传导过程取决于温度的分布——温度场:温度 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T = f(x,y,z,t) Fourier热传导方程: T 2T 2T 2T a ( 2 2 2) t c x y z c
)
2014-6-10
6/54
◎实测法
a.温度场测量
b.凝固动态曲线
2014-6-10
7/54


◎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把所研究的物体从时间和位置上分割成许多 小单元,对这些小单元用差分方程式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式, 给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然后逐个计算各单元温度。 即使铸件形状很复杂,也只是计算式和程序烦杂而已,原 则上都是可以计算的。 实测法直观、可靠性好,但不方便;解析法适宜简单件, 有许多假设,误差大。 数值模拟法比其它方法准确性高,当单元选得足够小时, 差分方程的离散误差趋于零。 数值模拟法有多种方法,有限差分法应用较多。
α为导热系数,λ为热导率,c为比热容,ρ 为密度。
2014-6-10
3/54

凝固导热属非稳态导热; 导热微分方程的解较复杂;
形状简单的物体:大平板、长圆柱、球 体——可得解析解; 复杂件的凝固问题: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

2014-6-10
4/54
二、铸件凝固温度场





1、铸件凝固过程中热作用的特点 ( 1 )金属的流动特点影响热交换。 充型时——紊流——温度均匀。 ( 2 )随温度下降 —— 开始凝固 — —凝固壳从冷却表面产生、长大。 ( 3 )热量从最热的中心流经凝固 层,传给铸型。 ( 4 )凝固过程温度分布:铸件中 心温度最高,远离铸件 / 铸型界面 凝固过程中铸件与铸型 的铸型温度最低。 的温度分布
2014-6-10
10/54



(3)浇注条件的影响 过热热量加热了铸型,所以过热度越大,相当于 铸型预热温度越高。铸件内的温度场越平坦。 (4)铸件结构的影响 1)铸件的壁厚 厚壁铸件比薄壁铸件含有更多的热量,当凝固层 向中心推进时,把铸型加热到更高温度,所以铸 件内温度场较平坦。 2)铸件的形状 铸件的棱角和弯曲表面,与平面的散热条件不同。 向外凸出的部分,散出的热量被较大体积的铸型 所吸收,铸件的冷速较大,如果铸件内凹的表面, 则相反。
d 2 cA 0 2 dx J A DAB dc A dx
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2014-6-10
29/54
一、平衡凝固溶质再分配

wenku.baidu.com

1、假设条件: (1)长度为L的一维体自左至右定向单相凝固; (2)冷速缓慢; (3)溶质在固相和液相中充分均匀扩散; (4)液相温度梯度保持固液界面为平面生长。
q2 2b2

(Ti T20 ) t
2b2 (Ti T20 ) t 1[ L C1 (T浇 TS )]
为凝固层厚度
t
2
K2
24/54
2014-6-10

3、“折算厚度”法则
R t 2 K
为铸件折算厚度或铸件模数。 由于考虑了铸件的形状因素,更接近实际,是对平 方根定律的修正和发展。
R V1 A1
2
2014-6-10
25/54
2014-6-10
26/54
在实际的生产中,通常不需计算出铸件的凝固时间,只 需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对厚度或模数就可制定生产工艺。 铸件温度场及凝固时间的精确计算——计算机数值模拟
2014-6-10
27/54
第二节 凝固过程中的传质
2014-6-10
28/54
C k0C0 (1 f s )
* S
k0 1
C C0 f
* L

k0 1 L
该两式称为Scheil公式,也称近(非)平衡结晶杠杆定律。
2014-6-10
37/54

3、局限性 (1)由于采用假设条件,表达式近似; (2)将近凝固结束时,该定律无效——共晶凝固。
2014-6-10
]
2014-6-10
22/54

2、经验计算法——平方根定律
t
2
K
2
K为凝固系数,ξ为凝固层厚度。 凝固时间与凝固层厚度的平方成正比。 计算结果与实际接近。 适合大平板和结晶间隔小的铸件。
2014-6-10
23/54
铸件放热:
铸型吸热: q1=q2
q1 1[L c1 (T 浇TS )]
36/54


当界面处固相增加百分量为 dfS时,排出溶质量为(C*LC*S ) dfS ,这些溶质将均匀扩散到整个液相中,使剩余 液相(1-fS)溶质浓度增加dC*L,则: (C*L-C*S)dfS=(1-fS)dC*L 将
* CS C k0 * L
代入并积分(边界条件:fS=0,C*S= k0C0)得:
§4-2
传质控制方程:
凝固过程中的传质
菲克第一定律: J D dc A Dc dx A A
dz
dz
JA--体系中A物质的摩尔通量密度,mol/(m2.s)
菲克第二定律:
c A 2c A 2c A 2c A DAB ( 2 2 2 ) t x y z
38/54



(二)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 扩散(无对流或搅拌)的溶质再分 配 1、假设: (1)合金单相凝固; (2)固相无扩散(接近实际); ( 3 )液相有限扩散(无对流、搅 拌); (4)固液相线为直线,k0为常数; (5)试样很长,单向放热,平面推 进。
2014-6-10
15/54
3)中间凝固方式

铸件凝固范围介于逐层凝固方式和体积 凝固方式之间。这种凝固方式叫中间凝 固方式。
2014-6-10
16/54
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1)逐层凝固方式: 易补缩,不易产生缩松,组织致密,性能好。 能在最后凝固部位形成集中缩孔。 裂纹能愈合,热裂倾向小。 充型能力好。 2)体积凝固方式: 不易补缩,易产生缩松。件性能差。 热裂倾向大。 充型能力差。
9/54
2014-6-10



(2)铸型性质的影响 1)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的蓄热系数越大,对铸件的冷却能力就越大, 铸件内的温度梯度就越大。铸型的导热系数越大, 能把铸型内表面吸收的热迅速传至外表面,使铸 型内表面保持强的吸热能力,铸件内的温度梯度 也就大。 2)铸型的预热温度 铸型预热温度越高,对铸件的冷却作用就越小, 铸件断面上的温度梯度也就越小。
C0 CL k 0 f L (1 k 0 )



2014-6-10
3、验证 (1)开始凝固时 初始条件:fS0,fL1 则:CS=k0C0;CL=C0 (2)凝固结束时 初始条件:fS1,fL0 则:CS=C0;CL=C0/k0
33/54



4、总结 (1)平衡凝固时溶质再分配仅取决于热力学参 数k0,与动力学无关; (2)凝固时,虽然存在溶质再分配,但凝固结 束后,固相成分为液态合金原始成分C0。
1V1 L C1 T浇 TS
Ti T20
计算温度场有些假设,算出的凝固时间是近似的。 应用较少。
2014-6-10
20/54
铸型吸收的热量=铸件放出的热量
铸型吸收的热量的求法:
q2 2 (Ti T20 ) b2 (Ti T20 ) t 2t t
11/54
2014-6-10
三、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影响因素
TL TS
S+L S T L S+L S TL TS S S+L T
S
逐层凝固
2014-6-10
糊状凝固 中间凝固
12/54
凝固时各区域组成:(1)固相区:全部固体 (2)凝固区:液体+固体 (3)液相区:全部液体
2014-6-10
金属或合金凝固分区示意图


2)铸件断面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小,易产生 体积凝固方式。
2014-6-10
19/54
三、铸件凝固时间计算

铸件凝固时间: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时刻到凝固完毕所 需要的时间。 凝固速度:单位时间凝固层增长的厚度。 铸件凝固时间的确定方法:试验法、数值模拟法、计算 法。 1、理论计算法
t 2b2 A1

2、模型建立 温度TL时,开始凝固: 固相: 百分数 dfS ;溶质 浓度k0C0。 液相:溶质浓度几乎不变, 为C0。 温度降到T*时, 固相:溶质浓度 C*S ;百 分数fS; 液相:溶质浓度 C*L ;百 分数fL。
根据 KO=CS/CL
CL=Co
2014-6-10
2014-6-10
5/54
2、铸件凝固温度场
2、凝固传热研究方法 ◎解析法:假设一维导热
T 2T 2 t x
通解
T c Derf (
x 2 t
)
对铸件: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 对铸型: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
T2 Ti (T20 Ti )erf ( T1 Ti (Ti T10 )erf ( x 2 1t x 2 2t )
17/54
2014-6-10
逐层凝固过程
体积凝固过程
逐层凝固缩孔特点
2014-6-10
体积凝固方式的缩松
18/54
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

1)合金的化学成分 纯金属和共晶合金,凝固温度区间(液相线和固相线 温度差)为零,为逐层凝固方式。 当合金凝固温度区间很大时,凝固范围宽,为体积凝 固方式。

13/54
1)逐层凝固方式
纯金属、共晶合 金或结晶温度范围很 小的合金,铸件断面 温度梯度很大,导致 铸件凝固区很小或没 有。这种凝固方式叫 逐层凝固方式。
2014-6-10
14/54
2)体积凝固方式
合金结晶温度 范围大或铸件断面 温度梯度小,铸件 凝固范围很大。这 种凝固方式叫体积 凝固方式。
固 液
2014-6-10
30/54



根据 KO=CS/CL

2、模型建立 温度TL时,开始凝固: 固相:百分数 dfS ;溶质含量 k0C0 。 液相:溶质含量几乎不变,为 C0 。 温度降到T*时, 固相:溶质浓度C*S;百分数fS; 液相:溶质浓度C*L;百分数fL。
CL=Co
2014-6-10
q2 Q2
2b2

(Ti T20 ) t (Ti T20 ) t
2 Ab2

2014-6-10
21/54
同一时间内铸件放出的热量:
Q1 V11[L c1 (T 浇TS )]
Q1=Q2
t
1 V1 L C1 (T浇 TS )
2 b2 A1 [ Ti T20
2014-6-10
8/54





3、影响铸件温度场的因素 (1)金属性质的影响 1)金属的导热系数 铸件凝固时表面的温度比中心要低。金属的导热系数大, 铸件内部的温度均匀化的能力就大,温度梯度就小,即断 面上的温度分布较平坦。 2)结晶潜热 金属的结晶潜热大,向铸型传热的时间长,铸型内表面被 加热的温度也越高,因此铸件断面上的温度梯度较小,铸 件冷却速度下降,温度场分布较平坦。 3) 金属的凝固温度 金属的凝固温度越高,在凝固过程中铸件表面和铸型内表 面的温度越高,铸型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大,致使铸件断 面温度场出现较大的梯度。如有色金属与钢铁相比,其温 度场较平坦。
2014-6-10
34/54
二、近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

(一)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的溶质再分配 假设: (1)合金单相凝固; (2)界面前为正温度梯度,平面生长; (3)固相无扩散(接近实际情况); (4)液相均匀混合(扩散、对流、强烈搅拌)。
2014-6-10
35/54
31/54




由杠杆定律:CSfS+CLfL=C0 将 C CS ,fL=1-fS代入得:
L
k0
C0 k 0 CS 1 f S (1 k 0 )
C0 CL k 0 f L (1 k 0 )

同理

该两式为平衡凝固时溶质再分配的数学模型。
32/54
2014-6-10
C0 k 0 CS 1 f S (1 k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