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精品)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精品)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8badf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b.png)
面积的壳重等,其中厚度是最主要的,正常蛋壳厚度是0.3~0.4mm。
厚度弱小的变化对蛋壳破损程度有很大影响,例如壳厚0 .38~0.4mm 破损率可能低达2%~3%,而蛋壳厚度0 .3~0.27mm 破损率可能高达10%。
一、影响蛋壳质量因素(一)非营养因素1、品种和遗传普通而言,在同样环境与饲养条件下,遗传性能强的鸡较遗传性能差的鸡更能利用大量的钙,使蛋壳加厚,而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蛋壳强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力系数为0.2)。
不同禽类之间蛋壳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如银雉蛋的蛋壳强度比鸡蛋的蛋壳强度几乎大一倍。
同类禽的不同品种来航鸡蛋比褐壳鸡蛋的蛋壳强度小。
产蛋多的鸡其蛋壳强度比产蛋少的鸡小。
究其原因是不同品种的鸡对钙利用率不同,增加饲料中的钙不能改变品种间的相对差异。
2、日龄产蛋周龄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随着产蛋周龄的增长,蛋重增加,蛋体加大,而沉积在蛋壳上的钙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机体对钙质会萃量保持不变,因此蛋壳的厚度就必然下降,蛋壳变薄、变脆。
特殊是接近产蛋结束时,蛋壳质量下降更加严重。
此外,在产蛋后期机体对饲料中钙的吸收利用和存留能力降低,相应导致用于蛋壳形成的钙量也随之降低,但蛋壳重并求相应增加,造成蛋壳变薄。
3、鸡群应激①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32℃,鸡便会浮现热应激,产生生理保护性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血液pH 值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钙严重丧失以致形成蛋壳所需要的碳酸钙流失不少,造成蛋壳质量下降,而且由于蛋鸡的采食量减少,摄入体内的钙质也相应减少,以致血液中的钙含量降低;加之高温还可促使鸡释放骨髓内的磷酸钙,使鸡体表现缺钙,而使蛋壳质量下降。
②光照实践证明,光照增强鸡产破损蛋的比例增加,如果光照时间缩短则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产蛋;如果光照时间延长(超过对小时则柳在子宫内时间缩短、钙质分泌不足,浮现薄壳或者软壳蛋。
普通光照时间以16~17 小时为宜,产蛋后期可再增加1-2 小时。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8f6cda33d4b14e85246815.png)
脑皮质 糖苷 分泌 增加 . 饲粮 中能量 的要 求有 所增 加 适 对
当 提 高 日粮 中 的 能 量 水 平 . 以保 证 猪 每 日所 需 能 量 的 绝 对 摄 入 量 , 减 少 应 激 。 同 时 . 奶 仔 猪 消 化 道 容 积 小 . 食 可 断 采
11 营养 因素 常量 矿物 元 素 钙 、 和 微 量矿 物 元 素 锰 、 . 磷 镁. 以及 维生 素等 对蛋 壳 质量 均有 影 响 111 钙 钙 是蛋 壳 的主 要成 分 .约 占蛋 壳 质量 的 3 % , .. 4
饲 料 中 钙 的 含 量 、 品 种 及 吸 收 率 都 影 响 蛋 壳 正 常 质 量 状 况 。钙 含 量 不 足 , 引 起 软 壳 蛋 、 壳 蛋 , 重 的 产 蛋 鸡 出 会 破 严
适宜需 要 量 为 3 0I /g 0 k 。蛋鸡 能 自身合 成 V . U 一般 不需 要
添 加 ,但 在 高 温 时 , 在 日粮 中 添 加 2 0 4 0mgk 0 ~0 /g的 V , c
有助 于缓 解 热应激 。 提高 产蛋 率 , 降低破 蛋 率 , 日粮 中钙 在
水 平 较 低 时 添 加 效 果 更 明 显
2 提 高 蛋 壳 质 量 的 对 策 21 满 足 营 养 需 要 . 首 先 要 有 充 足 的 钙 .产 蛋 鸡 适 宜 的 钙 水 平 应 为 3 % ~ .% . 高 温 和 产 蛋 高 峰 时 可 增 加 到 . 3 35
产蛋 量和 孵化 率都 下 降 . 蛋壳 变 薄有 疤痕 。 日粮 中锰 的含
成 是 个 复 杂 有 序 的 生 物 矿 化 过 程 . 的 顺 利 生 成 要 基 于 子 它 宫 及 整 个 生 殖 系 统 的 健 康 和 机 能 完 备 . 此 任 何 损 伤 到 蛋 因
生产中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比较和改进
![生产中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比较和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f4539d65f5335a8102d2207a.png)
生产中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比较和改进嘉庆联,章双杰(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 225003)1 蛋壳质量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1 蛋壳质量影响蛋的破损率和种蛋合格率蛋壳质量较好的蛋,蛋壳较厚,强度较大,破损率低,种蛋合格率较高。
反之蛋壳质量差的蛋破损率较高,沙壳蛋较多,种蛋合格率较低,也很容易在运输途中破损,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1.2 蛋壳质量影响孵化率一般认为蛋比重在1.080~1.100的蛋孵化率较高。
蛋比重小于1.080则蛋壳较薄,可引起孵化期失水过度,胚胎含钙不足;薄壳蛋也容易遭受污染,因而孵化率较低。
蛋比重大于1.100,说明蛋壳过厚,通气路径较长,从而妨碍气体交换,并使得雏鸡难以破壳而出,这些均会引起孵化率下降。
2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对策2.1 营养因素2.1.1 钙的来源植物性饲料原料的含钙量较低。
骨粉、磷酸氢钙、石灰石及贝壳粉是产蛋鸡的主要供钙原料。
使用贝壳粉作为供钙原料,蛋壳强度明显优于使用细小石灰石的鸡蛋壳。
2.1.2 钙的需要量饲料中钙的含量一般在3.2%~3.8%为最佳,40N龄后的鸡饲料中钙的含量可适当增加,因为此时产的蛋较大,对钙的需要量也增大。
2.1.3 磷的需要量饲料中总磷量在0.5%-65%、有效磷在0.3%-45%时蛋壳强度较好,有效磷含量太高蛋壳强度反而下降。
大量研究表明,0.3.%-35%可利用磷配合主测腐对产蛋率和蛋壳质量效果最佳。
2.1.4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合成钙结合蛋白、活化骨钙代谢、加强肠内磷吸收和肾内磷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D时,直接影响到肠粘膜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能力,产蛋鸡产蛋下降,软完蛋。
破壳蛋增多。
维生素D是由体内合成的7一脱氢胆固醇移至体表经阳光(紫外线)照射生成。
舍饲或笼养鸡常因阳光照射不足,造成维生素D缺乏。
因而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D,日粮中维生素D的含量:商品蛋鸡达到2 200国际单位/千克,种鸡达到3 000~3 500国际单位/千克。
从营养的角度改善蛋壳质量
![从营养的角度改善蛋壳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d357c489bceb19e8b8f6ba94.png)
从营养的角度改善蛋壳质量一、蛋壳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蛋壳质量是蛋鸡饲养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鸡蛋的经济价值,影响着经济效益。
在美国因蛋壳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达4.78亿美元(Roland 1988)。
澳大利亚在1988年计算蛋壳问题产生的经济影响是每年1000万澳元的订单。
从鸡蛋定级机构处获得的信息表明,有10%的鸡蛋是因为蛋壳质量问题降级。
根据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数据统计,破壳蛋的比例在6%到8%之间(Washburn,1982)。
在墨西哥,2005年产蛋业因为2.5%的破壳蛋和4%的软壳蛋比例,估计损失了3000万到3500万美元,这些还只是产蛋和装箱过程中统计的损失,没有包括送往消费者的过程中产生的运输损失。
二、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蛋壳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薄壳蛋、软壳蛋以,导致鸡蛋破损率增加。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疾病、管理、药物、营养等因素。
我们下面从营养的角度去分析蛋壳质量差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主要包括钙、磷、微量矿物质(锌、锰和铜)和维生素D3。
不论周龄与蛋重大小,蛋壳中约含有2克钙。
因此,随着母鸡周龄的增加和蛋尺寸增大,蛋壳逐渐变薄。
与此同时,产蛋鸡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也降低。
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营养、管理的话,蛋壳质量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
三、通过营养手段改善蛋壳质量为了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壳破损率,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
如:1.饲喂预产料,预产料有利于髓质骨的发育,更好的髓质骨发育能够改善蛋壳质量,尤其是产蛋后期。
2.通过表观饲料消耗量制定配方。
3.通过减少饲料中氨基酸、亚油酸和油的消耗控制蛋重。
4.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
5.改变钙的添加形式。
6.提高蛋鸡对维生素D3的消耗量。
7.提高蛋鸡对25-羟基D3的消耗量。
8.提高蛋鸡对有机微量矿物质的消耗量。
9.在高温季节,用NaHCO3(小苏打)部分代替NaCl。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演示教学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fa7667941ea76e58fa04a7.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蛋鸡正常生产情况下,鲜蛋表面清洁光滑,蛋壳坚固完整,颜色均衡稳定,形体大小一致,拿在手中沉重感良好,互相碰撞声音清脆而不易破裂。
如果产蛋鸡群存在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环境应激、疾病困扰、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时,往往造成蛋壳质量的下降。
1、薄壳蛋蛋壳厚度较正常蛋薄,属于蛋壳缺损程度较轻的非正常蛋类型,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容易破壳。
其发生原因往往是日粮中钙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在鸡体新陈代谢中,有着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当外界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甲状腺机能下降而可能导致鸡体摄入钙量不足,易产薄壳蛋;呼吸性氨中毒,氨中毒会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产蛋时间差的影响,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
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锰与蛋壳钙化的基质(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锰会引起软壳蛋;其他因素,蛋鸡患病时(鸡减蛋综合症、生殖道炎症等),也会引起产薄壳蛋;鸡群密度过大,严重缺水,受惊吓等,产蛋鸡年龄较大,也易产薄壳蛋。
2、软壳蛋蛋壳初步形成,但质地较软,状态不能固形,难以收捡和存放,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蛋类型。
一般造成薄壳蛋产生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软壳蛋的出现。
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等不全或不足,环境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鸡舍内密度过高,运动量不足,体质不强健,致使产蛋机能失常。
注射疫苗,导致子宫蛋壳形成机能紊乱,用药不当,如杀虫剂、磺胺制剂。
鸡受到惊吓刺激,下痢,遗传以及肾脏疾患。
此外,蛋鸡缺锌也是造成软壳蛋比例较大的重要因素。
3、沙皮蛋指子宫部分泌物的钙质未得到酸化,而以颗粒状沉积于蛋表面。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https://img.taocdn.com/s3/m/30faf71bcaaedd3383c4d3f3.png)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概述:鸡蛋的蛋壳质量不好,颜色发白,有软壳蛋、焦壳蛋、黑斑点蛋、畸形蛋等,实质上是各种病引起的鸡输卵管炎症,导致上皮细胞分泌色素受阻,钙磷利用障碍而产生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因素
褐壳蛋鸡如发生了新城疫(ND)、传支(IB)、传喉(IT)、流感(AI)、减蛋综合症(EDS-76)、大肠杆菌(E.Coli)、球虫病、细菌性肠炎、输卵管炎等疾病就会出现产白壳蛋的现象;
2、使用药物或疫苗不当
如使用磺胺类药物、抗球虫药球净(尼卡巴嗪)及大剂量的驱虫药丙硫咪(30mg/kg体重),长时间使用氯霉素等或使用传支H52中毒,新城疫I系中毒,传喉疫苗等方法不当,均会引起产白壳蛋的现象。
3、应激因素
1)气候突变;2)突然停电或惊群;3)冷热应激;4)噪音过大;5)突然改换饲料,无过渡期;6)免疫应激主要是在产蛋高峰期,使用了大剂量疫苗;7)环境应激(通风不良,环境条件差);8)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突然变化。
4、营养因素
饲料中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磷含量过高。
另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化工原料等,亦能影响到蛋壳的颜色。
5、遗传因素
蛋鸡的品种是否纯正,有无严重的品种退化现象等。
解决办法:
①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②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肠炎、输卵管炎;
③避免使用对产蛋有影响的药物;
④使用优质的饲料;
⑤选择合格的苗鸡;
⑥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的发生;
⑦发生后迅速查明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⑧V AD3粉加倍,加0.05%金霉素,多维素加倍,一起拌料7-10天。
蛋鸡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蛋鸡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28d77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d.png)
蛋鸡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蛋鸡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相关资料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蛋鸡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1、生理因素。
①鸡龄。
随着鸡龄的增长,蛋也逐渐增大,蛋表面随之增大,蛋壳的重量相对减少。
235日龄左右的蛋质量最佳,650日龄左右开始蛋品质显着下降,破损率愈高。
②产蛋鸡群日龄。
试验证明,在产蛋4~5周内破损率仅为0.9%~1%,而产蛋达50周时破损率已达5%~6%。
由于鸡龄愈大,体内维生素D3形成减少,从而降低钙磷元素的吸收与利用,蛋壳钙化不足,导致蛋壳质量降低。
③产蛋时间。
下午产的蛋由于在子宫内停留时间长,蛋壳沉积较好,不易破损。
2、环境管理因素。
①温度。
高温季节产的蛋,蛋壳比正常情况下薄5%左右。
因环境温度愈高,采食量愈少,所摄入的钙相应减少。
所以,在夏季高温环境中,除了采取鸡舍降温、通风等主要措施外,要给予含钙、磷、维生素D丰富的饲料,并要注意饲料中钙、磷的适当比例。
②光照。
合理的光照可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损蛋、无壳蛋。
一般产蛋鸡光照强度保持在4瓦每平方米,光照时间维持在16~17小时为宜。
③日龄和体重。
开产日龄过早及体重过低(早于18周龄低于标准体重1500克)。
由于鸡既要维持自身发育又要承受产蛋负担,会降低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④捡蛋时间、次数。
一般来说,捡蛋次数愈少破损率愈高,每天捡蛋4次以上与每天捡蛋1次相比,破蛋率可降低1%~3%。
3、营养因素。
必须使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比例合理充足。
钙磷吸收具有协同作用,适宜的含磷量可促进钙的吸收。
骨骼中钙磷比例为2:1,日粮中钙磷比例不适合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①钙。
通常每个蛋鸡需2.2克钙,日粮中以添加3%~3.5%为宜,高峰时含钙量需达4%。
②磷。
蛋壳中虽然含磷较少(约20毫克),但磷决定着蛋壳的弹性和韧性。
如果日粮中有效磷含量超过生理需要量时(0.45%~0.55%),在形成蛋壳时干扰钙从骨骼进入血液,而低于生理需要量时将导致笼养鸡的疲劳症。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d1a40603d8ce2f00662359.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蛋壳能保护蛋的内容物不受损害,同时也可以减少蛋在保存、包装和运输中的破损。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鸡的迅猛发展,因蛋壳质量不佳而造成蛋鸡业的经济损失显得尤为突出。
蛋壳质量成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养鸡业的重视。
因此,对蛋壳质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探索提高蛋壳质量的方法,对蛋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及改善措施钙钙是蛋鸡营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
一般认为含钙30/6---40/u的日粮是适宜的。
试验证明母鸡对日粮中钙的存留率仅5{10/0 ,即摄入3.6g钙只能存留1.8g D蛋壳在子宫中进行钙化的时间长达20h之多,而一般饲养条件下母鸡仅有18h可在肠道中吸收钙,蛋壳的钙化又多半处于夜间。
因此,除供给产蛋母鸡足量的钙补,还应注意钙源的利用率及补钙时间。
生产中为使蛋壳完全钙化,产蛋的鸡饲料中应有 3.7%的钙,在产蛋末期应增至4%,应使用颗粒较大的碳酸钙,最好是不同粒度的混合使用。
补钙时间在下午3:00以后,可以增加钙离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蛋壳强度和厚度。
磷蛋壳中含磷较少,约20mg。
磷主要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
蛋鸡普通日粮中的含磷量大约是饲料5一6合长启,且其中只有30%左右的磷被利用。
所以,对蛋鸡来说,计算日粮配方时,必须考虑有效磷的含量。
蛋鸡日粮中有效磷含量应维持在0.35%--OA%范围内。
生产中应注意产蛋鸡对磷的需要十分敏感,日粮中有效磷不足或过多超过0.45%)均会造成蛋壳质量不佳。
维生素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影响蛋壳厚度及蛋壳强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维生索D3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
其基本功能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清中的钙磷水平。
如果维生素D3缺乏会使蛋壳薄而脆。
但蛋鸡日粮中维生素几含量过高,会产生全身中毒现象。
在蛋鸡饲料中加入2000-2500IU/kg的维生素03.便可确保最高产蛋量及良好的蛋壳质量。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433091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b.png)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何萍1,杨福存2,詹涛3,李勇41.云南省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 652799;2.云南省通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通海 652799;3.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通海 652701;4.云南省通海县畜禽改良站,云南通海 652799摘要蛋鸡蛋壳的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蛋鸡的品种、日龄、产蛋时间、饲粮营养、管理水平、药物和疾病等因素,都会对蛋鸡的健康发育情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下降,给蛋鸡养殖收益带来较大的损失。
为此,本文根据蛋壳的结构特点,对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善蛋壳质量的对策:提高蛋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免疫、加强疾病防控、合理使用维生素或者鱼肝油等添加剂。
通过这些以期提高蛋壳质量、促进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为蛋鸡养殖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鸡蛋;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对策;经济效益随着蛋鸡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发展,自动化的养殖、运输、捡蛋和收蛋装备被大量投入到生产当中,虽然极大提高了蛋鸡养殖生产的效率,但是鸡蛋的破损率也出现大幅提高。
据统计显示,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场中鸡蛋的破损率达到3%~10%,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鸡蛋的品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致病微生物污染鸡蛋的几率。
而造成不同养殖场鸡蛋破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蛋壳质量,在实际生产当中,蛋壳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蛋壳变薄、蛋壳的颜色发生改变(如褪白)、畸形蛋、软壳蛋以及沙壳蛋等,每年我国能够产生145万t的残次蛋品,直接造成约60亿元的经济损失[1]。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较多,与蛋鸡养殖场的日常管理、饲料搭配、营养摄入水平、蛋鸡的品种、日龄以及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减小劣质蛋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养殖场应分析常见的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改善。
1 鸡蛋壳的结构鸡蛋壳由内到外可以分为5层结构,分别为蛋壳内膜、外膜、乳头状锥形层、海绵层(或者栅状层)以及蛋壳腺。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861abe8102de2bd9605885c.png)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鸡蛋的营养价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人们积极选购它的主要原因,但是影响人们选择判断的不是鸡蛋的内部质量状况,因为它是看不见的,反而恰恰是鸡蛋的外部性状,即蛋壳的质量优劣,因此分析影响蛋壳质量的各种因素,减少蛋壳的残破率,是提高鸡蛋经济价值的重要保障。
影响蛋壳质通的因素正常的蛋壳厚度应为0.33一a.4Umrn以上,含的碳酸钙和4%左右的其他有机物质,颜色为该品种鸡种正常的蛋壳色。
营养因素常量营养因素①钙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占蛋壳质量的34%,同时钙也是神经细胞兴奋、神经肌肉传导、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所必需的成分,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品种及吸收率都影响蛋壳正常的质量状况。
钙含量不足,会引起软壳蛋、破壳蛋,严重的产蛋鸡出现痉挛、血清钙迅速减少,骨质疏松;钙含量过量时则影响鸡的适口性,并干扰磷的吸收,同时蛋壳出现白噩状沉淀,两端粗糙等质量问题。
磷是蛋壳形成的主要调节成分。
蛋壳中含磷只有0卜116%,它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适宜的钙磷比例才能促进蛋壳的正常生成。
日粮中总磷应不低于0.1%,当饲料中磷含量高于0.5%则影响蛋壳质量,反之磷水平过低,也降低产蛋性能。
微量营养因素①锰锰是蛋壳形成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参与酸性粘多糖的形成,而粘多糖是蛋壳钙化的基质。
锰摄入不足则产蛋量和孵化率都下降,蛋壳变薄有疤痕。
日粮中锰的含量应为55一60mglkg,含量过低时,不论日粮中钙磷含量多少,都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②镁日粮中缺镁会引起蛋壳厚度及强度降低。
一般日粮中镁的含量都能满足产蛋鸡的生产需要,但当日粮中镁含量过高(>3500mglkg )时,则引起蛋壳厚度变薄。
维生素①维生素几参与机体钙磷吸收,调节骨组织钙的代谢,促进钙磷在蛋壳腺内的正常分泌。
日粮中缺,则2一个月后蛋壳变薄,继而无壳蛋明显增多,产蛋量随之减少;若日粮中VD,过多,也会出现机体中毒症状,导致血管和肾小管钙化。
一般产蛋鸡日粮中VD3含量为②维生素参与蛋壳腺中钙的吸收和沉淀,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合成所需的Vc,不需要另外添加,但在高温应激条件下,机体合成Vc的能力下降不能满足需要,这时蛋壳质量会明显下降。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ca66280740be1e650e9af0.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蛋鸡养殖中把蛋壳质量归结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颜色等因素。
实际生产中,蛋壳质量的中心问题是蛋壳的破损增大,达到5-7%以上;褐壳蛋鸡蛋壳颜色变浅的问题。
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和控制蛋壳质量,如蛋鸡的品种、日龄、环境、疾病、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
本文就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做以下综述。
一、蛋壳成分和蛋壳形成过程蛋壳从化学结构上来讲,蛋壳的物质中有91.1%为无机成分,7.56%为蛋白,脂肪含量仅为0.24%。
无机成分中,几乎全是碳酸钙,钙占36.4%,而其他元素含量都很少,磷只有0.116%。
从结构上来讲,有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蛋壳内膜、蛋壳外膜、乳头层、栅状层(海棉层)和胶质膜。
蛋形成的时间为23-28小时不等。
卵子形成后先经过输卵管漏斗部、膨大部,分泌蛋白包裹卵黄,形成无壳蛋。
在输卵管下部形成蛋壳内膜和外膜,其中内膜是一种角蛋白膜,较为致密,外膜有有机纤维质构成,较为疏松,两层膜形成后就基本上决定了蛋形。
蛋黄通过输卵管上三部分的时间综和为4.5-5小时,停留在子宫中的时间为18-20小时或更多,蛋壳的乳头层、栅状层(海绵层)和胶质模是在此期间形成的;不同厚度的蛋壳,其乳头层均在80微米左右;差异主要在栅状层,它的主要成分是CaCO3,栅状层越厚,蛋壳也越厚,决定蛋壳的厚度和硬度;胶质层是在子宫重最后形成的覆盖于蛋表的胶质膜,有胶原蛋白结构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粘多糖)组成。
褐壳蛋的颜色来源于卟啉类物质,褐壳蛋鸡品种罗曼、伊沙等蛋壳分析,它们主要是一种血红蛋白卟啉,是血红蛋白代谢的产物。
蛋壳中的色素卟啉是蛋壳腺粘膜上皮组织在开产前3-5小时分泌的,分布在蛋壳内、外膜、乳头层、栅状层和胶质层中,主要存在于胶质层中,如果蛋壳腺分泌或胶质层形成过程出现问题,蛋壳颜色则会变浅。
二、影响蛋壳破损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1、遗传因素:蛋壳质量是育种计划中一直受到重视的项目,它具有中等遗传力,与产蛋量、蛋重呈遗传负相关。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213311aa8114431b90dd825.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扬中市动物保健品研究所鸡蛋壳质量关系到鸡蛋破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
产蛋率提高3%,而蛋的破损率提高4%,反而使总蛋量下降。
同时,蛋壳颜色不正,也会让销价折让不少。
在饲养经营管理中弄清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提高整个养禽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一)遗传蛋壳强度、颜色受遗传的影响,不同品种、品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般白壳蛋、双褐壳蛋的破损率高,产蛋多的鸡比产蛋少的鸡破损率高。
通过育种选择可以改善蛋壳质量,且不损害其它生产性能。
(二)光照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均对蛋壳质量有明显影响。
光照强度突然增强,使蛋壳质量下降,破损蛋增加。
光照时间缩短,蛋壳质量提高,破损蛋减少。
实验表明,采用16小时光照比18小时光照破损蛋明显减少。
因此,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是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损蛋、软壳蛋、无壳蛋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产蛋鸡光照强度应保持在10勒克斯左右,光照时间维持在16-17小时,不宜超过17小时光照。
(三)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32时,鸡便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喘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血液PH值升高和乳酸在血液中集聚,血液中游离的钙分别与蛋白和乳酸结合引起血钙急剧下降,进而使蛋壳质量降低,破损蛋增加。
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必须搞好防暑降温,使鸡舍温度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同时要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
为了预防和缓解因热应激引起的蛋壳质量下降,可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如加入0.3%的碳酸氢钠或0.02-0.04%的维生素C等,能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改善蛋壳结构。
(四)鸡的龄期产蛋鸡在235日龄左右产的蛋其蛋壳质量最佳,破损率也最低,以后蛋壳强度和厚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递减,约在650日龄左右开始显著下降,850日龄下降到最低点。
这与鸡体维生素D及钙、磷代谢机能减弱有关。
(五)营养1、钙:一般认为,在喂给平衡日粮时,每天每只鸡摄入3~4 克足以满足形成蛋壳所需。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0b12e8b307e87101f696dd.png)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一、鸡蛋壳薄的原因导致蛋鸡蛋壳薄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导致蛋鸡蛋壳薄的6个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
昕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2、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兰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产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
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于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3、连续产蛋母鸡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
昕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
4、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
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5、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
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6、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
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二、应对措施1.降低环境影响对蛋壳质量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鸡舍内氨的浓度。
春季气温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率降低,高温使鸡呼吸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增多,使血液中碳酸浓度下降,蛋壳变薄。
所以温度升高时应注意降温,同时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含钙量。
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以提高血液中碳酸的浓度,也有利蛋壳质量的改善。
要及时清除鸡粪,加强鸡舍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2.矿物质元素要适当机体内钙、磷的吸收总是协同的,适宜的含磷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在育雏、育成期,钙磷比例在(1.5~2)∶1时,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
所以必须补充无机磷酸盐或动物磷酸盐来保证磷的供应。
影响鸡蛋壳品质的若干因素及防治对策
![影响鸡蛋壳品质的若干因素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7b7ae7fc4ffe473268ab0c.png)
影响鸡蛋壳品质的若干因素及防治对策一、影响鸡蛋壳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或品系的蛋壳品质差异很大,一般而言,褐壳蛋比白壳蛋坚硬,地方鸡种蛋的破损率低于进口鸡,产蛋多的鸡蛋壳强度比产蛋少的鸡小,遗传性强的母鸡更能有效地利用大量的钙,从而使蛋壳加厚,强度增强。
2.环境因素①温度鸡舍温度对蛋壳品质影响很大,高温会导致蛋壳厚度的降低,高温时采食量下降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钙的摄人量,而且高温使呼吸加快,血液中的pH值升高,乳酸在血液中凝聚,血液中游离的钙急剧下降,进而使品质下降。
且高温下甲状腺机能降低,增加了向子宫输入的磷量,也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高温也会促使释放骨髓内的磷酸钙,使鸡表现缺钙。
鸡舍内温度超过35℃时,鸡的呼吸次数加快,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造成碳酸根离子供应减少,使碳酸钙不能充分沉积,蛋壳厚度减少12%~14%。
②光照光照的强弱长短对蛋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光照突然增强,品质下降;而暗淡的光线有助于保持舍内安静,对蛋壳形成有利。
在蛋壳形成的前几个小时如正值光期,则裂纹蛋产生较多。
3.生理因素①鸡开产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蛋也逐渐增大,表面积增大,壳变薄,235日龄左右的蛋质量最佳,约650日龄左右开始蛋品质显著下降。
②产蛋鸡群日龄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
试验证明,在产蛋4~5周内破损率仅为0.9%~1%,而产蛋达50周时破损率已达5%~6%,后期蛋破损主要原因是后期蛋重而大,鸡本身由于分泌机能退化,已不能提供足够钙源所致。
③鸡的产蛋时间也是影响蛋壳质量及破蛋的生理因素。
下午产的蛋由于在子宫内停留时间长,蛋壳沉积较好,不易破损。
4.营养因素蛋壳形成所必须的营养必须从饲料中供给,影响最大的有钙、磷、镁、锰、VD、Vc、电解质、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水平。
实验证明,提高饲料酸性处理对蛋壳质量有害,相反,日粮中加0.5%~1%碳酸氢钠产蛋量显著增加,蛋壳厚度增加,次品蛋减少。
另外,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也影响蛋壳的品质,后备鸡成熟过快,产蛋后期母鸡因营养过剩体况过肥,使体内脂肪沉积,沉积在蛋壳腺内的脂肪使钙分泌机能发生障碍,容易产薄壳及软皮蛋,造成破损率上升。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08978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6.png)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鸡蛋蛋壳质量指蛋壳的强度、厚度、颜色和光滑度。
蛋壳质量影响鸡蛋的破损率,一般情况下从产出到消费,鸡蛋的破损率高达8%,好的鸡场可控制在3%以下。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改善蛋壳质量。
一、增加光照
光照对蛋壳质量有影响。
长光照蛋壳质量较好,下午产的蛋蛋壳形成时间长,蛋壳质量较好。
二、减少钙、磷供应
即控制日粮中钙、磷比例和含量。
产蛋期钙、磷比例合适、其他营养配比合适的情况下,高钙日粮可提高蛋壳质量。
高磷对蛋壳不利。
三、控制饮水盐分
饲料中加入的食盐对蛋壳无不良影响,但是含盐量高的饮水引起蛋壳质量的下降。
每升水中含盐量0.25克,引起蛋壳缺陷的数量增
加2倍;每升水含盐0.6克,蛋壳缺陷数量增加3倍。
四、使用石灰石颗粒
一般石灰石颗粒大小要求3.35毫米,使用石粉在体内保持时间短,而大部分蛋壳在下午和晚上形成。
颗粒石灰石可延缓消化吸收时间,可形成较坚硬的蛋壳。
五、控制疾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影响蛋壳腺分泌,使蛋壳变脆、颜色变浅。
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
![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4f9f4b8c77da26925c5b043.png)
蛋壳质量是衡量种鸡、蛋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它与种鸡的种蛋入孵率、孵化率、鸡苗质量以及商品蛋鸡的鲜蛋产量、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由于蛋壳质量下降,对许多养鸡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现将提高蛋壳质量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饲喂钙、磷比例适宜的全价配合饲料 钙、磷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营养因素。
日粮中钙含量偏低,产蛋鸡的薄壳蛋和软壳蛋比例明显增高,但钙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也影响蛋壳质量和产蛋率。
磷与蛋壳弹性有关,钙的代谢与磷的代谢密切相关,磷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饲料中钙、磷比例,导致钙的吸收障碍,使鸡蛋蛋壳变薄、变软。
因此,产蛋鸡的全价配合饲料钙、磷比例一定要适宜。
一般日粮中最佳的钙水平为 3.3%~3.8%,最大量不能超过4%,总磷含量为0.6%,钙磷比例为4∶1~6∶1之间,另外,日粮中蛋白质含量是否充分对产蛋鸡钙的吸收也十分重要,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从而增进钙的吸收,因此产蛋鸡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6.5%。
补喂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合成钙结合蛋白,活化骨钙代谢,加强肠内磷吸收和肾内磷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D时,直接影响到肠粘膜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能力,产蛋鸡会出现产蛋下降,软壳蛋、破壳蛋增多。
因此对产蛋鸡需补充饲喂维生素D,使日粮中维生素D的量达到1500国际单位/千克。
添加碳酸氢钠 蛋壳的形成受到酸碱度的影响,饲料中碱性较高时有利于蛋壳的形成。
由于氯和钠会影响到血清中磷的水平,而血清磷又与蛋壳质量直接相关,所以日粮中须考虑它们之间的比例,如果血液中氯过高,使之成为酸性,引起蛋壳质量下降,反之如果钠过高,则有利于改进蛋壳的质量,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无氯的钠盐最佳。
据英国ICI公司科研人员研究,将碳酸氢钠按0.1%~1%的不同水平在饲料中连续添加8个月,结果显示,所有添加碳酸氢钠组的产蛋率都增加,蛋壳强度可提高8%。
因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有利于改进蛋壳的质量。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d3b117a76e58fafab00331.png)
均 每 只 鸡 的年 损 失 在 3 ~ 元 以 上 , 加 上 软 蛋 和 不 产 蛋 鸡 . 5 5 再
等情况损 失会 更大 的 , 因此 , 了解 影响蛋壳 质量 的因素并采
1 . 维生素 A缺乏 , .4 8 蛋鸡 维生 素 A缺乏 使蛋 明显 变 小 ,蛋变粗 糙变 薄无 光泽 , 蛋黄只有 正常大小 的一样 ,
血 , 色由褐色 突然变成 白色 , 蛋 若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 产蛋
强度 , 在午夜光 照 0 — h 可使 采食量不 足的鸡补充 部分营 . 1, 5
物质水 , 以弥补 因采食量减少所致 的营养缺乏 。将每天首次
量会 突然下降 , 0 3 9菌在产道 _ l o _0. p西0 西 , 大量 _ 西 J I 、 _ 致使 H 养 同时提高 日料 中蛋 白质 、 维生素和矿 0o二 的病原/ . s∽N_输 卵管繁殖 , I 0 ∞ 有利于蛋壳的形成 , I ① 2 - . ① 值下 降 , 粘膜贫 血 , 供应 蛋壳膜 的血量不 足及 碳酸根 离子不 稳定 而使 粘膜分泌功能紊 乱 , 进农场 ,佳木斯 1西 ∞ 】 一 黑龙 江省前 转运矿物质 钙 、 镁及盐 的能力 5∞ 1
在 6 %一 0 0 7 %为 宜 。
1 药物 中毒 . 6
磺 胺类药物对蛋鸡 的毒性表现在 能迅速降
刘慧锋 , 马 福, 忠 万
低产蛋量 。其作用机理是磺胺类药物可与体 内碳酸酶结合 ,
降低其 活性 , 其分泌量减少 , 使 导致 蛋壳变 薄变软和 色素减
少。
17 应激 因素 .
发育不充分 , 保 留在体 内 且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ca81e10242a8956aece405.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黄晓辉蛋鸡养殖中把蛋壳质量归结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颜色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蛋壳质量的中心问题是蛋壳的破损和蛋壳颜色变浅的问题。
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和控制蛋壳质量,如蛋鸡的品种、日龄、环境、疾病、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
一、遗传因素:一般白壳蛋厚于褐壳蛋;而褐壳蛋的抗破碎性高,具有较好的蛋壳强度。
二、年龄:蛋壳强度低、破损率高在开产鸡与老龄蛋鸡中出现较多。
如果开产前没有足够的钙磷储备,会造成开产软壳蛋、破壳蛋多;但如果加钙过快,也会导致鸡拉稀。
因此,和美华建议蛋鸡在90-100日龄左右加2-3%的石粉,到开产时逐渐加到5%。
同时在开产时使用开产宝,这样能避免产软壳蛋。
随着鸡日龄的增长,蛋鸡对钙的吸收与贮存能力降低,用于生产蛋壳的钙随之减少,自然就降低了蛋壳质量,蛋壳颜色也会变差。
同时,随着鸡日龄增长蛋重增加,但蛋壳重量、蛋壳的色素却不相应增加,蛋壳因此而变薄、蛋壳颜色变差。
这个时候最好使用高含量维生素的饲料如和美华的“LC65”系列产品,同时定期使用多维类如“生肽素”,以提高蛋壳质量。
三、营养因素:1、钙、磷:最主要的是石粉要使用颗粒石粉,同时石粉中钙的含量要定期检测,以防止石粉含钙量不够导致蛋壳质量变差,石粉的保存也较为重要,应存放于室内,防止雨淋造成钙的流失。
磷在蛋壳中的含量极低,但磷水平过低则降低产蛋性能,适当的磷对提高蛋壳质量有利,使用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中总磷的利用率。
参与机体钙、磷代谢的全过程,是钙磷元素吸收2、维生素:VD3与骨组织钙、磷代谢的调节因子,也是钙磷在蛋壳腺内分泌所必须的。
通常产蛋鸡饲料中含量应高于2000IU/kg,但在应激和病理状态下,添加量应适当提高。
如果使用HY-D,则可以降低D的使用量。
维生3素E、维生素C可间接地影响蛋壳颜色与蛋壳质量,因为这两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生物抗氧化剂,可维持机体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增强抗病力和减少应激。
和美华的预混料具有维生素高、氨基酸高的特点,有助于更好的蛋壳质量,同时和美华的“生肽素”具有高含量的VC、VE与HY-D,定期使用,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
影响蛋壳质量的相关因素
![影响蛋壳质量的相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47f5462783e0912a2162a58.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相关因素蛋壳质量不良是造成蛋鸡业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已成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对蛋壳质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剖析,采取可行对策,从而控制乃至消灭鸡蛋破损现象。
一、营养因素1、钙。
碳酸钙约占蛋壳重量的95%,钙对蛋壳形成极为重要。
产蛋鸡在不同产蛋阶段,需饲料中钙的含量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产蛋鸡不同的产蛋阶段补充适宜的钙是及其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含量为3-4%左右。
2、磷。
磷与蛋壳弹性有关,钙的代谢与磷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日粮磷含量应在0.6%左右(有效磷保持在O.4%-0.45%)。
磷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饲料中钙磷比例,导致钙的吸收障碍,使鸡蛋壳变薄、变软。
3、维生素D3。
维生素D3参与机体钙磷代谢的全过程,是合成钙结合蛋白、活化骨钙代谢、加强肠内磷吸收和肾内磷代谢所必需。
当蛋鸡日粮中维生素D3含量低于500IU/kg时,其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均显著降低1000-1500IU/kg的饲料维生素D3含量有利于改进蛋壳品质,过量的维生素D3对蛋壳的钙含量和机体内钙质的储存都无好处。
4、锰。
锰对蛋壳的酸性粘多糖有影响,而蛋壳的酸性粘多糖含量很大程度上与蛋壳的抗裂强度有关。
低锰使裂缝蛋比例上升,蛋的破损率提高。
5、锌。
一般认为产蛋鸡摄取50ppm的锌才能保证蛋壳正常,蛋壳在钙化过程中必需两种酶,其中之一为碳酸酐酶,锌是此酶的主要成份之一。
蛋鸡缺锌,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影响蛋壳形成。
6、镁。
400ppm的日粮镁含量才能足以保证蛋壳强度,高镁导致蛋的破损率提高,适宜的镁水平为0.04%或稍高。
7、日粮中酸碱度。
日粮酸碱平衡是影响蛋壳品质的重要因素。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过高不利于蛋壳腺中碳酸钙的沉积,会影响蛋壳质量。
日粮中钠和氯过量或两者比例不适当,都会破坏机体酸碱平衡,钠离子适宜范围是0.14%-0.28%,氯离子适宜范围为0.20%-0.24%。
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代替普通盐是提高蛋壳质量的较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文章来源:中国家禽更新时间:2003-5-21 17:51:00 点击数: 1457 评论本文顾忠欢(上海大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蛋壳质量指标包括比重、蛋壳变形值、蛋壳厚度、蛋壳抗裂强度、单位表面积的壳重等,其中厚度是最主要的,正常蛋壳厚度是0.3~0.4mm 。
厚度微小的变化对蛋壳破损程度有很大影响,例如壳厚0.38~0.4mm 破损率可能低达2%~3%,而蛋壳厚度0.3~0.27mm 破损率可能高达10%。
1影响蛋壳质量因素1.1非营养因素1.11品种和遗传一般而言,在同样环境与饲养条件下,遗传性能强的鸡较遗传性能差的鸡更能利用大量的钙,使蛋壳加厚,而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蛋壳强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力系数为0.2)。
不同禽类之间蛋壳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如银雉蛋的蛋壳强度比鸡蛋的蛋壳强度几乎大一倍。
同类禽的不同品种来航鸡蛋比褐壳鸡蛋的蛋壳强度小。
产蛋多的鸡其蛋壳强度比产蛋少的鸡小。
究其原因是不同品种的鸡对钙利用率不同,增加饲料中的钙不能改变品种间的相对差异。
1.1.2日龄产蛋周龄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随着产蛋周龄的增长,蛋重增加,蛋体加大,而沉积在蛋壳上的钙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机体对钙质聚集量保持不变,因此蛋壳的厚度就必然下降,蛋壳变薄、变脆。
特别是接近产蛋结束时,蛋壳质量下降更加严重。
另外,在产蛋后期机体对饲料中钙的吸收利用和存留能力降低,相应导致用于蛋壳形成的钙量也随之降低,但蛋壳重并求相应增加,造成蛋壳变薄。
1.1.3鸡群应激1.1.3.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32℃,鸡便会出现热应激,产生生理保护性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血液pH 值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钙严重丧失以致形成蛋壳所需要的碳酸钙流失很多,造成蛋壳质量下降,而且由于蛋鸡的采食量减少,摄入体内的钙质也相应减少,以致血液中的钙含量降低;加之高温还可促使鸡释放骨髓内的磷酸钙,使鸡体表现缺钙,而使蛋壳质量下降。
1.1.3.2光照实践证明,光照增强鸡产破损蛋的比例增加,如果光照时间缩短则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产蛋;如果光照时间延长(超过对小时则柳在子宫内时间缩短、钙质分泌不足,出现薄壳或软壳蛋。
一般光照时间以16~17小时为宜,产蛋后期可再增加1-2小时。
1.1.3.3接种疫苗由于疫苗反应、惊吓、拥挤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子宫内钙化过程,妨碍蛋壳的正常形成,出现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或无壳蛋等。
所以注射疫苗要注意方法,要少赶动鸡群、小网围群,减少对鸡的累积应激。
1.1.4疾病与药物多种疾病对蛋壳质量都有影响。
但病源及其感染生殖系统的不同部位对产蛋及蛋的品质有着不同影响。
如禽流感、新城疫病毒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后先行繁殖,然后侵入血液扩散到全身,病毒在血管中损伤管壁,导致卵泡充血、出血、变形、萎缩,卵泡发育停滞;同时,导致输卵管分泌功能失常,产薄壳蛋。
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常无呼吸道症状,仅表现产蛋下降,产软壳、皱壳蛋,这是因为病毒常感染输卵管膨大部和峡部,导致蛋白分泌障碍、蛋壳内联或皱状,结果产出皱壳蛋。
同时IBD使子宫部的壳腺细胞变形,固有层腺体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因而导致蛋形成受阻,钙质沉积不匀、不全而出现沙壳蛋等。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钙质不足而影响蛋壳质量。
在药物方面,磺胺类药由于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影响了肠道微生物对VK和VB族的合成,在体内与碳酸酐酶结合,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影响蛋壳质量,呋喃类药物容易使家禽中毒,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疗程。
四环素类药物口服对消化道粘膜有直接作用,影响采食,其中以金霉素为最明显,土霉素、强力霉素次之,四环素最轻。
同时,它们能与Ca2+结合,降低血钙,从而影响蛋壳质量。
1.1.5饲养管理不当在饲养管理中,由于不注意对饮水的管理造成舍内湿度比较高,有利于微生物分解粪便产生大量的氨气。
鸡体内吸入氨,使二氧化碳损失较多,致使碳酸根不足而影响蛋壳质量,同时集蛋次数的多少、运输过程中震动程度、饲养密度过大都影响着蛋壳质量。
1.2营养因素1.2.1钙、磷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蛋壳质量是直接取决于钙、磷代谢状态,当饲料中钙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必然导致蛋壳强度和厚度下降。
因为产蛋鸡的钙主要由每天摄入的饲料补充。
肠道对口粮中钙的吸收率为50%~60%,产蛋期的鸡对钙需要量随着产蛋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当产蛋率大于80%时,口粮中的含钙量为3.5%~4.0%,不应超过4%,因钙的用量过高后不但影响鸡对饲料的适口性,而且也影响蛋壳质量、产蛋率和孵化率。
一般口粮中含磷量在0.6%左右为宜。
这样才能保证每只产蛋鸡每天摄入4~5g钙,以满足形成鸡蛋壳所需,同时钙源饲料颗粒的大小对蛋壳破碎力与蛋壳的细微结构也有不同影响,大颗粒的钙质饲料易于提高蛋壳强度。
因较大颗粒的钙补充剂从肌胃排出的速度比粉状的慢,鸡体可充分吸收钙,利于蛋壳的形成,也提高了蛋壳强度。
不过在考虑所添加钙源大小的同时,也应考虑钙源的溶解度对蛋壳质量的影响,Meyer等(1973)的试验已证明这一点(见表1)。
另外要注意钙、磷比例,一般钙、磷比例为4∶1~6∶1。
表1不同钙源对巴布可克蛋鸡蛋壳强度的影响钙源日粮含钙量(%)两周内平均破蛋率(%)产蛋90d后产蛋150d后碳酸钙粉32.662.56贝壳粉(5×8mm)33.143.22碳酸钙粗磨粉(4×4mm)32.942.91蛋壳颗粒33.102.71蛋壳磨粉33.092.911.2.2维生素D3维生素D3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液中钙、磷水平(一般添加量在0.1%-0.15%)。
维生素D3可被肝、紧转变为具有活性的1.25一二羟胆钙化醇,最后生成钙三醇。
它能够激活钙质吸收,保证骨骼和蛋壳的钙化。
因此,血液中钙三醇供应不足时将会造成钙化缺陷,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在产蛋鸡的饲养中随着鸡龄的增大,蛋壳强度却下降,这同1,25一二羟维生素D3的合成能力降低有关。
加拿大Fsang(1992)实验表明(见表2):喂1,25一二羟维生素D3的鸡破壳蛋少于喂VB3的鸡。
表2添加1,25一二羟维生素D3对蛋壳质量的影响蛋壳质量参数试验开始0周维生素D3 1,25-二羟维生素D3第3周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破壳蛋(%) 5.37 5.0212.42 6.80比重 1.081 1.081 1.077 1.078蛋重36.66465.866.11.2.3维生素C钙代谢保证提供足够的钙以满足蛋壳钙化。
鸡的钙代谢主要受VD3及其代谢物、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调节,而在VD3转化钙三醇的过程中VC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VC的供应失衡最终会导致蛋壳质量的下降,通过补加VC不仅改善蛋壳质量,而且能提高产蛋率减缓应激影响。
Ordan 和Roland(992)研究日粮高浓度VC对产蛋鸡的影响,证实了饲喂含VC0.2%~0.3%日粮的产蛋鸡其蛋壳强度明显提高。
1.3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影响蛋壳品质的重要因素,血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不利于蛋壳腺中碳酸钙的沉积,排卵后血中酸度升高导致鸡出现酸血症。
酸血症的出现不利于蛋壳的钙化,而影响酸碱平衡的主要因素是Na+、Cl-,日粮中过量的钠、氯或者两者比例不适当,就会影响酸碱平衡,而使蛋壳质量下降。
产蛋鸡日粮中钠、氯含量分别为0.1%、0.05%(以风干物质计),两者比例是1~2∶1为宜。
因此,为了使产蛋鸡饲料中氯的含量不高于钠的含量,最好以无氯的物质来供给产蛋鸡所需的钠,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1.4其他微量元素1.4.1锰锰在很大程度上与蛋壳的抗裂强度有关,如果饲料中缺锰,对蛋壳的酸性粘多糖有影响,同时使蛋壳单位重量下降,裂缝蛋比例上升,蛋破损率提高,所以锰的含量与蛋壳强度有直接关系。
一般每千克饲料中锰的含量应保持在70~100mg的水平。
1.4.2锌蛋壳在钙化过程中需要两种酶,其中之一就是碳酸酐酶,锌是此酶的主要成分。
蛋鸡缺锌,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影响蛋壳形成。
正常情况下产蛋鸡须摄取50mg/kg的锌才能保证蛋壳正常,同时锌只有同锰一起添加到日粮中才有效。
Tahatappt(1985)研究认为,适宜的添加比例是50mg/kg和75mg/kg。
其中锰如果偏高会影响锌的吸收,而对蛋壳质量产生影响。
1.4.3镁镁与蛋壳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蛋壳的无机物质成分包括差不多等量的镁(0.9%)及磷,但一般情况并不会缺镁,如果缺少镁会导致蛋壳变薄,产蛋量下降;相反,如果高镁(≥O.56%)鸡的采食量和产蛋指标均下降,蛋的破损率提高,适宜的镁是0.4%或稍高。
要使蛋壳保持良好的抗裂强度不能只着眼于饲料的营养成分浓度,同时需要有效成分均匀分布于饲料中。
2控制措施2.1营养严格按照蛋鸡的饲养标准制定饲料配方,生产全价配合饲料。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主要是钙、磷、锰和维生素D3等其它矿物质含量。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首先应该注意产蛋料钙的含量,它是形成蛋壳的主要成分,随着鸡龄的增加,钙的含量也要相应地增加,特别是产蛋后期更要增加饲料中钙含量。
并且选择一些溶解度好的钙源如石灰石,但要注意检测其中镁、氟的含量不要超标。
并且在饲养过程中注意补钙时间、方法。
理论上讲下午蛋壳沉积最多,此时补充的饲料钙经小肠吸收后直接进蛋壳腺形成蛋壳,而不必沉积于骨中后再动用,经实践证明结果显著,见表3。
表3不同的补钙时间对鸡蛋壳质量的影响种鸡舍补钙时间平均破蛋率(%)种蛋合格率(%)1下午补钙3.4892.32日粮补钙 4.6391.2另外鸡产蛋前补钙有利骨灰分的增加和骨钙的贮存,开产补钙以两周为宜,过早补钙反而不利,一般而言,每只鸡给予4.8g钙或饲喂含钙量3.7%的饲料就足够了,产蛋末期,钙增加到5g或饲料含钙4%以上。
其次,应保证饲料中有效磷的含量,掌握好合适的钙、磷比例。
最后,在饲料中要添加足够VD3、VC、其它矿物质以保证正常的营养需要,确保蛋壳质量。
2.2管理2.2.1产蛋期和夏天在产蛋期,应经常检查蛋壳质量,了解劣质蛋壳的比例,调整日粮中钙、镁、VD3的含量,夏天在饮水中补充小苏打、电解质和VC既能减轻鸡的热应激,又能提高蛋壳质量。
2.2.2减少应激尽量减少或杜绝在饲养过程中的各种应激,提高鸡群自身素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2.2.3环境温度控制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6℃~24℃。
2.2.4用药在产蛋鸡使用药物治疗一般性疾病时,直使用抗生素来替代影响蛋壳质量的磺胺类等药物,但在实践中也要谨慎,不然直产生抗药性。
2.2.5其它在其它管理方面对光照要恒定,饮水和通风要良好,饲养密度要适宜,确保鸡群有一个良好的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