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第2章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从 建筑学的角度对人体尺寸进行了较完整的 论述。 按照维特鲁威(Vitruvian)的描述,文艺复 兴时期达芬奇创作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 最早对这个学科命名的是比利时数学家 Quitlet,1870年发表了《人体测量学》一书 为世界公认并创建了这个学科。
1. 关于儿童 历来关于儿童的人体尺寸是很少的,而这些 资料对于设计儿童用具、设计幼儿园、学校是非 常重要的。考虑到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则更是如此。 儿童意外伤亡与设计不当有很大的关系。(见图) 目前许多这样有用的有关儿童的资料。
2. 关于老年人
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尺寸数据资料也相对较少, 由于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增加,现 在世界上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越来越多,如美国 的65岁以上的人口有二千万,接近总人口的十分之 一,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所以设计中涉及老年人的 各种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应有老年人的人 体尺寸,在没有的情况下,至少有两个问题应引起 我们的注意: (1) 无论男女,上年纪后身高均比年轻时矮。 (2) 伸手够东西的能力不如年轻人。
〈三〉年龄的差异: 年龄造成的差异也应注意,体形随着年龄变化最为 明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人体尺寸的增长过程,妇女 在十八岁结束,男子在二十岁结束,男子到三十岁才 最终停止生长。(见图)此后,人体尺寸随年龄的增 加而缩减,而体重、宽度尺寸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一般来说青年人比老年人身高高一些,老年人比青年 人体重大一些。在进行某项设计时必须经常判断与年 龄的关系,是否适用于不同的年龄。对工作空间的设 计应尽量使其适应于20~65岁的人。对美国人的研究 发现,45~65的人与20岁的人时:身高减4厘米、体 重加6公斤(男)~10公斤(女)。
人机工程3版课件1
第一节 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第二节 手机设计中的人机学 第三节 安全性设计 维修性设计
2
第七章 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机学
第一节 文字设计 第二节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第三节 展示设计
第八章 室内设计与人机学
第一节 生活空间与人体尺寸 第二节 光环境与采光照明设计 第三节 声音环境和噪声控制 第四节 室内热环境 第五节 .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人机学的诞生
一战到二战,飞机大幅度技术升
级,但事故、伤亡频发。投巨资研制的 “先进”飞机未必能打胜仗,使人惊愕, 进而醒悟:飞机的技术性能必须与使 用人的生理机能相适配。
二战中入侵前苏联德军的枪械问题,…
有的国家聘请生理医学、心理学家参与设
计,经费增加有限,却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图1-19 飞机驾驶舱的
例10 形形色色的剪刀,里面学问可不少。
图1-8 功能形态 各异的剪刀
13
例11 老年人手机
图1-9 斩获德国if设计大奖 的Arcci老人手机 14
例12 生产设备的正反两例
反 适合高1.37m、肩宽0.64m、手臂平展2m之畸形人使用的车床。 正 把带电机的旋具弹性吊挂着使用。
图1-10 畸形人 适用的车床
人机学发展简史和学科思想的演进,可分4个阶段。
1.对劳动工效的苛刻追求——人机学的孕育
F.W.泰勒(1856-1915)的“时间与动作研究”
(Time and Motion Study),吉尔布雷斯夫妇的 “砌砖作业实验”等多项研究。
图1-17
1914年,教授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出版。 1919年布氏夫妇合著的《疲劳研究》出版。 1919年英国 “工业保健研究部”,展开工效问题的广泛 研究,包括作业姿势、负担限度、体能、工间休息、工作场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粉尘、有毒气体 等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甚至 引发职业病。
作业环境改善措施与方法
照明改善
根据工作需求调整照明强度和色温,使用 护目灯等局部照明设备,减少眩光和阴影
对视觉的干扰。
温度与湿度调节
根据季节和气候特点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02 03
改善措施
公司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包括更换照明设备、加装隔音材料、 更新空调系统等。同时,还重新规划了办公空间布局,提高了空间利用 率和员工舒适度。
改善效果
经过改造后,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公 司形象和业绩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04
人机界面设计与评价
人机界面基本概念及设计原则
噪音控制
采用隔音材料、消音器等降低噪音源的分 贝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空气质量提升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 备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 质量。
典型案例分析:办公环境优化
01
案例背景
某公司办公环境陈旧,设施老化,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抱怨连连。
采用直观、易懂的图标和符号,降低 用户学习成本,提高操作便捷性。
色彩与字体设计
运用色彩心理学和字体排版原理,提 高信息传达效率和用户阅读体验。
听觉、触觉等其他交互方式探讨
听觉交互
运用声音提示和语音交互技术, 为用户提供听觉反馈和语音控制
功能。
触觉交互
利用振动、力反馈等触觉技术,增 强用户操作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学科意义
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和人的工作效率; 改善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 人与机器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人机工程3版课件3
16
2.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 肢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快慢有所差异。
图5-8 右手在水平面内 8个方向上运动时间的对比
17
4.运动轨迹与运动速度 ①人手水平运动快于铅垂运动;前后运动快于左右运动;往下快于往 上;顺时针转快于逆时针。 ②人手向里拉准确度高于往外推。右利者右手向右快于左手向左,左 利者有对应的特性。 ③单手可在此手一侧60°内自如运动;双手在左右各30°内自如运动。 正中方向及附近单、双手运动最自如。
②运动方向与准确性
颤抖方向 触碰次数
图5-11 手臂运动方向对准确性的影响
上下 左右 前后(进出) 前后(进出)
247 202
45
32
20
③动作类型与准确性
上面三个图的操作准确 性优于对应的下图。
图5-12 准确性随动作类型不同的例子
④运动量与准确性 手臂移动量100mm以内时,移动距离有超出的倾向,相对误差较大; 移动量较大时,有移动距离不足的倾向,相对误差较小。 旋转运动量与准确性的关系类似。
4
二、人体关节的活动
1.手部关节活动范围 分腕关节活动和指关节活动两种。 腕关节活动有: 掌侧屈、背侧屈,桡侧偏、尺侧偏。
a)掌侧屈和背侧屈
b)桡侧偏和尺侧偏
图5-3 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指关节活动有:握拳或伸开的伸屈活动,指间张开并拢的张合活动。
5
2. 人体的其他关节活动
表5-4 人体关节 最大的和能舒适 调节的范围
25
三、操纵器的形状和式样
①手握部位得有尖角、锐棱、缺口,持握牢靠、方便、无不适感。 ②脚控操纵器便于施力,踝关节的活动不大于25°。 ③式样便于使用,便于施力。 ④有定位的操纵器,有标记或止动限位机构,或设置自锁、连锁机构。 ⑤形状最好能对功能有隐喻、暗示,以利于辨认和记忆。
新版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
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41设计理论806工业设计考试大纲:参考书目: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教学课件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教学课件人机工程学(第三版)一、教学内容1.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2. 人的作业环境与生理心理反应3. 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4. 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5. 作业空间与座椅设计6. 人机系统的安全与舒适性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机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机系统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难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在人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作业空间与座椅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汽车驾驶室为例,介绍人机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通过课件展示,讲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分析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心理反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特性。
4. 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介绍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人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讲解显示装置的类型、特点和设计原则,控制装置的类型、特点和设计原则。
6. 作业空间与座椅设计:分析作业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如人体尺寸、作业性质等,介绍座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7. 课堂练习:以教室为例,分析人机工程学在教室设计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作业空间与座椅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家中客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办公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版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目录•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作业空间设计与人机系统优化•劳动安全与事故防范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办公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三大要素。
其中,人是指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机器是指各种设备、工具、装置和系统等;工作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组织管理等。
研究范围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如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人因工程、可用性工程等。
学科特点及意义学科特点人机工程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问题。
学科意义人机工程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错误,降低人的疲劳和不适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
负责传递和处理感官信息,控制人体运动和反应。
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支持人体姿势和运动。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排除废物。
感官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0102 03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影响人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情感与情绪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与人的需求和动机密切相关。
学习与技能形成通过经验和训练,人能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ABDC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功能的学科,为人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数据包括身高、坐高、臂长等,用于设计适合人体尺寸的产品和工作环境。
人体力量数据反映人在各种姿势和动作下的力量输出,为设计提供力学依据。
人机工程学课件3
人机工程学课件3一、引言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提高工作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工业设计、航空航海、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本课件将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1.人体结构特性人体结构特性是指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包括身高、体重、力量、耐力、感知能力等。
在设计人机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性,使机器适应人的操作需求。
2.人的认知特性人的认知特性是指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人机界面,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直观,降低操作难度。
3.人的行为特性人的行为特性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规律。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行为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事故风险。
5.人机系统的舒适性人机系统的舒适性是指人在操作机器过程中的舒适感受。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舒适度。
三、人机工程学的方法1.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比例的科学。
通过人体测量数据,可以为人机界面设计提供依据,使机器适应人的生理特点。
2.人的认知心理学人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在信息处理、判断、决策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人机工程学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优化人机界面设计,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3.人的生物力学人的生物力学研究人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生物力学特性,优化人机系统设计,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界面设计。
人机工程学关注如何设计直观、易用、高效的人机界面,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读书笔记
《人机工程学》读书笔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建优良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将成为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而人机工程学正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匹配,使人—机—环境系统能够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保证安全,健康,高效,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以人,机,环境三要素为对象,以人为中心,按照人体因素,人机界面,作业环境,人机系统设计分析为顺序展开论述,重点落实在如何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人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评价。
人机因素主要研究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理论。
内容包括:人的形体参数,人体力学,人的机能特征,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人的自然倾向和可靠性等,是研究人机系统的基础和设计依据。
人机界面是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显示器,控制器,作业空间和用具,主要介绍设计原则,方法和必要的数据,资料及其使用条件。
人在不同的作业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所以作业环境介绍了热,声,光,空气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分析评价的指标,方法以及改善的具体措施。
人机系统的设计分析是人机工程学的综合应用性内容,具体研究如何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绪论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和作业时感到安全与舒适。
人机系统的基本类型:1)手工劳动系统;2)半自动化,机械化系统;3)自动化系统。
人与机的结合方式:1)人与机串联方式;2)人与机并联方式;3)人与机串并联方式。
人的工作主要有三种类型:肌肉工作,感知工作和智能工作。
因此人机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人—机—环境综合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人类创作的科学技术为这一综合体建立合理且有可行的实用方案,使人类获得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条件,力图提高人本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第3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系统
2. 信息链 人机系统的信息在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形成信息链,见图3-2〔b〕。 3.1.3 感觉通道与信息的协调
人机系统中的最常用的感觉通道是视觉通道、 听觉通道和触觉通道。其适用场合参阅表3-1。
人的感觉通道的信息传输速率见图3-18。
2.采样 采样间隔取决于刺激的频率。
假设刺激的变化频率为F,则T=1/2F,由 此可见,采样频率降低,则采样周期延长。
3.编码 识别工作—数码、字母、斜线 搜寻定位—颜色、数码、外形 计数工作—数码、颜色、外形 比较或验证—各方法几乎没有区分
编码方式的优劣参阅表3-3。
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用力大,但运动速度快
由等功原理,得之于力则失之于速度,反之亦然。因 此,最大的力气与最大的运动范围两者是相冲突的。
3.7.2 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关节的活动范围有肯定的限度,人体处于舒适时,关 节必定处在肯定的舒适调整范围内,参阅表3-4。
肌体的出力范围 肌体所能发挥的力气大小取决于: 1〕人体肌肉的生理特征 2〕施力的姿势、部位、方式和方向,分别见图3-21,图 3-22和图3-23,相应的出力数值参阅表3-5,表3-6。
3.2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3.2.1 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人的两眼可以感受到的光波
只占整个电磁光谱的一小局部,其波长为380~780nm, 见图3-3。 3.2.2 视觉系统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 的,见图3-4 。
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径为21~25mm的 球体,其根本构造与照相机类似,见图3-5 。
第三章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质地粗糙,棱角分明。
Page 15
新石器时代多为磨制石器。
Page 16
表面光滑
Page 17
适当加入装饰图案
Page 18
三足两耳鼎, 此设计便于 架火烹饪食 物和移动, 装饰部位多 集中在腰部 以上。
Page 19
1.2 .2独立学科的发展
20世纪初,F·W·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首创了新的科学理论 和一套以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省时,省力。 高效的管理方法,被称为“泰罗制”,这 是从理论上对人体工程学进行归纳研究的 开始。
泛实验性研究,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物理学、数
学、工程学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
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情况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本学科在国内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解放前仅有少数人从事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到60年代初,也只 有在中科院、中国军事科学院等少数单位从事本学科中个别问题 研究,而且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国防和军事领域。但是,这些研 究却为我国人体工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年动乱期间,本学科 的研究曾一度停滞,直至70年代末才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随 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工学研 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该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 到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系统等国民经济的各个 部门,由此也促进了本学科与工程技术和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 使人体工学成为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广泛应用领域的边缘学科。
特点:机械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 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 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基础。
影响因素
02
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如
噪音、照明等都会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
认知负荷
03
当信息量过大或任务过于复杂时,会导致认知负荷过重,影响
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CHAPTER 03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
显示器设计原则及实例分析
清晰易读
显示器应提供清晰、易读的文字和图像,避免使用过小或模 糊的字体。
《人机工程学》PPT 课件
目录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人体生理与心理特征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 • 工作场所人机工程学应用 • 办公环境人机工程学应用 • 交通运输领域人机工程学应用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人机工程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 人与机器系统的效能和安全性。
功能明确
控制器的功能应明确、直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混淆的操作方式。
控制器设计原则及实例分析
• 反馈及时:控制器应提供及时的操作反馈,如声 音、灯光等提示,帮助用户确认操作是否成功。
控制器设计原则及实例分析
电脑鼠标
电脑鼠标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外形设计,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舒适地握持和操作 。同时,鼠标的左键和右键功能明确,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操作。此外,鼠标还配备了滚
汽车仪表盘
汽车仪表盘采用直观、易读的图形和文字显示方式,方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快速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同时,仪表盘的设计也考虑了光线和视角等因素,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清晰的显示效果。
控制器设计原则及实例分析
符合人体工学
控制器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方便用户操作并减少误操作的 可能性。
人机工程学讲义3
人机工程学讲义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机工程学讲义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机工程学讲义3的全部内容。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既具客观性又具主观性.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对应的感觉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此外,人对自身也有感觉、称为内部感觉。
视觉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其形成过程为:光线一角膜一瞳孔一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一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通过视觉,人可以感知外界事物的大小、形状、明暗、颜色、动静。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
视觉的优势是: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试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
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视觉机能视觉机能是视觉器官毒客观事物识in能力的总称·包括视角、视力、视野、对比感度、颜色辨认等(1)视角视角是观察物体时。
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射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视角a的大小与观察距离L和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D有关。
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正常眼的临界视角约为1'。
(2)视力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视觉能力。
临床医学上将能区分两点的最小距离称为视力。
在眼前一定距离内(5m)能够分辨两点之间距离越小,说明视力越好.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表检测,司际正常视力标准规定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整体性:在知觉时,把由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具 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的特性。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
2.选择性:在知觉时,把某些对象从背景中优先的区分出来,并予 以清晰反映的特性。
3.理解性:在知觉时,用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 的特征(语言的指导性)。
视网膜最外层细胞包 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它们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细 胞。
3.3.2 视觉机能
1.视角 视角:确定被看物尺寸范围
的两端点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 角度。
α =2arctg(D/2L) α —视角; D—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 距离; L—眼睛到被看物体的距离;
2、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 生理尺度,以临界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4.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 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
3.2.2 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 状况整体的反映。
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在 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人的视野范围: 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视野为 150°。 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80°、扩大视野为 190°。 人眼在垂直方向3°和水平方向3°的范围内看到 的物体,其映像落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央的中央凹 上,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1.5 °的范围内,这 就是最佳视区。 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 右15°范围内获得的物像很清楚,为良好视区。 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 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为有效视区。 有效视区以外的区域,称为模糊视区。 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直线, 观察者直立时低15° ,放松站立时低30° ,放 松坐姿时低40° ,故设计时应考虑放松时的情况。
1 .感觉阈限 1感觉阈下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感觉阈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3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
2.适应: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 以致消 失的现象。
3.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 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力=1/临界视角
视力与年龄有关,以20岁人平均视力为100%, 则40岁人约为90%,60岁约为74%。通常看静 止的视力高于看运动物体的视力,年龄越大,看 运动目标的视力下降越大。
3. 视野 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
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 示。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
第3章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
3.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3.1.1 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把操作者作为人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来研究,人
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主要是三个子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 系统、运动系统。
3.2 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3.2.1 感觉的基本特性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不 变的特性。(大小 /形状) 5.错觉: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3.3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3.3.1视觉系统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 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 完成的。
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 官,人眼是直径为 21~25mm的球体,其基本 构造与照相机类似。
4.视距
视距是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应根据观察目标的大小 和形状以及工作要求确定视距。
通常,观察目标在560毫米处最为适宜,小于380mm时会引起目眩, 超过760 mm时细节看不清。
此外,观察时头部转动角度,左右均不宜超过45°,上下均不宜超过 30°。
5、色觉与色觉视野 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光波是波长在380nm~780nm的电磁波, 通常把此波段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从380nm~780nm范围,人眼大约能辨别出150多种不同的颜 色,但主要有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
波长小于380nm的电磁波为紫外线、X射线、 射线、 射线等; 波长大于780nm的电磁波为红外线、无线电波等。上述的电磁波 都不能引起人眼的视觉现象。
视觉特征:
1.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2.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3. 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4.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
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5.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 .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 白字、白底黑字。
3.3.3 视觉现象:
1、残像
也称视觉残留。指眼睛在经过强光刺激后,会有影像残留于 视网膜的现象。
分为积极残像和消极残像。
2、明适应和暗适应
人得视网膜包含两种感光器,同明视有关的锥体细胞核同暗 视有关的棒体细胞。
在做室内外设计时注意明暗环境的调节
3、向光性
指的是人在环境中,首先会注意相对光亮强的物体。
4、闪烁
眼睛会感觉光的周期性时间变动的现象。 1s闪熄60次以上的闪光石不会感到光在变化的,而
1s闪20次就会感觉闪光, 1s闪熄10次会感到闪光 非常烦人。
3.3.4 室内视觉环境
1.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自然采光 人工照明
2.光学名词
光通量 发光强度 照度 亮度 色温面积大小和布置形式,一般分为侧 光,高测光和顶光三种形式。
侧面采光又有单面侧向和双面侧向,可以通过选择良好的朝向和室外景 观来获取,其使用维护也方便。
顶光的使用,可以留出较多的墙面来布置家具陈设,顶部采光常用于大 厅,展览馆,商场的采光,顶光虽然分布均匀,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 较少,但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自然采光优点:节约能源,而且视觉上更令人感到习惯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