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昂首向前。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勉强维持现状 长期亏损、面临 倒闭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社会营销观念
• 2.注重社会的长远利益,有来自于社会的发展。• 3.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 在诚信方面也要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 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只要行业 的职业道德。
• 4.注重创新,利用现代的手段,发行股票,经营 的产品变的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变的越来越广, 实现集团化。
• 5.走向世界,与国外合资组建有限公司并注 册,冲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桎梏。
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同仁堂明白,要成为一家
优秀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必须 要有核心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的 支撑。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可以 阐述为:讲求经营之道、塑造 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更 有其独有的“六观”为其进行
全方面的指导。
以和“为家”?
企业文化的建设殊 为不易。同仁堂深知要 以人为本。而市场竞争 也让同仁堂的高层们知 道了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公开招聘广纳贤 才,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与老牌文化相结合,同 仁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 中找到了自己“容身之 所”。
老字号的营销典范
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 药行业著名的老 字号,创建于清 康熙八年,自雍 正元年正式供奉 清皇宫御药房用 药,历经八代皇 帝,长达188年。
同仁堂成功发展的市场营销理念是什么?
• 它所体现的是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 1.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取药材他们做到— “取其地,采其时”。从生产上看,他们做到了 “炮制其繁必不敢省人工”,从他们的营销业绩, 营业收入29.4亿元,而净利润仅占2.6亿元,仅占 了收入的8.8%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一、案例综述本案例介绍的是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文明遐迩的老字号、中医药的第一品牌,他在经营中始终坚持传统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著闻名海外,并在经营中大胆创新而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他成为经典的老字号。
通过调查了解同仁堂的,探究它保持传统并致力于创新的方法。
一、同仁堂的传统经营与保持同仁堂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而成“同仁堂”文化。
重质量、刻意精研,依德、诚、信树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凝聚一方。
同仁堂人视产品质量如生命。
自创立之初,同仁堂人便谨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一直至今。
他们完善严格的内控标准,用地道的药物,严守炮制之规。
在工艺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日趋精湛。
90 年代以来,同仁堂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更新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同仁堂人。
他们把养生济世作为经营宗旨,几百年来,同仁堂人代代相传,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赞誉。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标准,但在同仁堂人眼中,它并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一定是首要标准。
同仁堂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职工以诚为本、以信求利,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仁堂注重用同仁堂文化理念凝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团队合力与向心力。
同仁堂的的经营保持了传统的优良的经营方式,摒弃了不合理的经营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企业的创新与改革。
三、同仁堂的创新同仁堂的经营创新包括:经营理念的创新和经营组织的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的改革,产品创新,市场创新1、经营理念的创新同仁堂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用药材做到“取其地,采其时”。
他们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在诚信方面也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注重创新,利用现代手段,发行股票,经营的产品变得现代化,多样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实现集团化。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
同仁堂合规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同仁堂,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中医药企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仁堂也曾遭遇合规法律风险的挑战。
本文将以同仁堂某次合规法律风险事件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处理过程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二、事件概述2019年,同仁堂被曝出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具体来说,同仁堂某生产车间在2016年至2018年间,生产的部分产品中存在添加非标物质的情况。
这一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合规法律风险分析1. 违规行为分析同仁堂此次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产品质量问题:同仁堂在部分产品中添加了非标物质,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流程不规范:同仁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 法律风险分析(1)行政处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仁堂的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生产许可证等。
(2)刑事责任风险:若同仁堂的行为构成犯罪,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民事责任风险:消费者因同仁堂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损害,可能向同仁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四、事件处理过程1. 立即整改同仁堂在事件曝光后,立即启动了整改措施,对涉事产品进行了召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2. 公开道歉同仁堂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承认错误,并表示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内部管理同仁堂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加强了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 加强合规培训同仁堂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五、事件影响1. 品牌形象受损同仁堂此次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其品牌形象,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信任度下降。
2. 市场份额下降同仁堂的市场份额因此次事件受到影响,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3. 法律责任风险同仁堂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
营销案例: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
营销案例: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中药业的第一品牌,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创始人乐显扬。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享受皇封特权,历经八代皇帝,长达一百八十八年。
300多年来,同仁堂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作为永久的训规,始终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着而闻名海内外。
以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等为代表的十大王牌和十大名药,一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同仁堂也因此成为质量和信誉的象征;目前生产中成药24个剂型,800多个品种经营中药材、饮片3000余种;47种产品荣获国家级、部级和市级优质产品称号。
同仁堂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4,392,082.05元,净利润146,648,474.92元。
集团下属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300多年的老字号又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同仁堂是老字号经营的典范,那么,在老字号大多数经营不利的今天,同仁堂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呢?让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通过对国内老字号的分析,大家已经认识到老字号经营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顽固守旧,企业组织形式老化,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数百年来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而我们的老字号要么是典型的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不思创新;要么是家族企业,规模小,效率低,很少的资产顶着老字号巨大无形资产的大帽子。
2、不能坚持顾客导向。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是现代营销思想的精髓,只有顾客导向型的品牌才能致胜,或许有人会为中华老字号精湛的传统工艺而自豪,但其产品若不能紧随现代人的消费观而改变,老字号也只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
3、品牌没有进行国际化扩张。
全球化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而品牌的国际化扩张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同仁堂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4,392,082.05元,净利润
146,648,474.92元。集团下属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 有限公司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300多年的老字号又焕发了勃 勃的生机,可以说同仁堂是老字号经营的典范,那么,在老 字号大多数经营不利的今天,同仁堂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业 绩的呢?让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通过对国内老字号的分析,大家已经认识到老字号经营不 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顽固守旧,企业组织形式老化,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2.不能坚持顾客导向 3.品牌没有进行国际化扩张 4.资金紧张 5.没有进行品牌延伸
6.不注重法律保护 我们可以看到同仁堂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1.一九九二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一九九 七年国务院确定2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 仁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医药企业名列其中。一九九七年由集团 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六月有限公司同年七 月,同仁堂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 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同仁堂历史文化
一 同仁堂历史沿革简况 二 同仁堂文化继承与弘扬
一 同仁堂历史前沿简况
1669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在自家创办同仁堂药室.乐显扬祖 籍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明永乐年间,其曾祖父乐良才举家迁往北 京,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在当时称为铃医。乐显扬自幼 聪敏,为适应大城市医药需求,精研医药理论,造诣很深,通过不 懈努力成为清太医院吏目,从而结束了乐氏祖传的铃医生涯。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28年间,同仁堂虽然在一定 程度上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受计划经济 体制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仍处
同仁堂案例分析
指出同仁堂选择分拆上市战略的动因:分拆上市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都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同仁堂母公司的角度看,通过分拆出让股权可以以获得大量的IPO(equity carve-out)现金,改善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公司资产的增值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有效经营激励机制和资本优势,分散经营风险。
将子公司分拆上市还会显著地提升母公司短期业绩,使母公司更容易获得潜在的配股和增发机会。
另一方面,从分拆后的子公司角度看,同仁堂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项目投资需求。
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仅限于母公司一条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唯一支持。
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可以提高投资收益。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会因为同仁堂科技的成功上市获得巨额的投资收益。
同仁堂科技将成为同仁堂股份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仁堂科技公司有三大块业务: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造、高科技生物制品的开发、中药电子商务。
同仁堂二厂是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重点改造项目,分别投资2950万、2960万、2990万元对新剂型车间、提取生产线、颗粒车间进行改造,已在99年底完成,是股份公司里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剂型先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化企业,2000年将全面进入收获期。
若以市场价格计算同仁堂股份公司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发行价格,同仁堂股份公司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能使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大幅地加强和提升。
在同仁堂科技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包括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共同建立中药生产基地及新药研发中心建立全球医药电子商务系统进军生物制药等,每一个项目都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具有成长性。
第二,分拆上市也有助于原上市公司母体经营业绩的改善。
同仁堂案例——精选推荐
案例分析•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金牌老店,迄今已有330 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长达3 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同仁堂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逐渐发展壮大,并以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标志,又开始了其崭新的发展历程。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清代名医乐显扬,他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的信条,把行医卖药作为养生济世的事业,创办了同仁堂药室。
在随后的经营中,他一直遵循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原则•商家逐利是无可争议的道理,但同仁堂却不是一个只言商逐利的商家,而更像一个救死扶伤、济世养生的医家。
实际上,商与医的结合正是同仁堂历经数百年磨难而不衰的秘密。
同仁堂利用了医家的优势,将“同修仁德”的中国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点滴之中,形成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崇高的商业信誉,形成了同仁堂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1988年,我国上海等地突发甲肝疫情,特效药板蓝根冲剂的需求量猛增,致使市场上供不应求,有些企业趁机抬高药价。
当时,到同仁堂购买板蓝根冲剂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
为了尽早缓解疫情,同仁堂动员职工放弃春节休假,日夜加班赶制板蓝根冲剂。
这时,有人议论:这下同仁堂可¡°发¡±了。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同仁堂不但没有¡°发¡±,反而是在加班赔钱。
因为生产板蓝根冲剂所必需的白糖早已用完了,一时又难以购进大批量平价白糖,只好用高价糖作为原料,以致成本超出了售价。
同仁堂坚持将用高价白糖作原料生产的板蓝根按原价格批发出厂,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由8 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一直把药品送到上海以致造成企业亏损。
但同仁堂虽然赔了钱,却赢得了良好的商誉•现在,北京同仁堂药店内又开办了同仁堂医馆,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的老中医坐堂就诊,每天到这里看病购药的患者多达数百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的门诊量。
这又是同仁堂的一个高招:一方面弘扬了中华医术,实行了济世养生的古训,另一方面也获得经济效益。
(完整word版)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引言: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的名字。
他历经数代,发展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然而在现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带领中药走向世界的呢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同仁堂传奇案例
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品牌之一,创建于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自创立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他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在他的努力下,同仁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同仁堂的传奇案例之一是“紫雪散”的研发。
“紫雪散”是一种治疗高热惊厥的中药方剂,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
在乐显扬的带领下,同仁堂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紫雪散”的配方,并将其推向市场。
这一传奇案例不仅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也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仁堂的传奇案例还包括“安宫牛黄丸”的研发。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方剂,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
在乐显扬的带领下,同仁堂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安宫牛黄丸”的配方,并将其推向市场。
这一传奇案例不仅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也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同仁堂的传奇案例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和中药现代化的成果,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法案例分析(同仁堂事件)
“同仁堂蜂蜜”事件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去年12月,同仁堂蜂业瓶装蜂蜜的受托加工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被媒体曝光存在“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问题。
经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此处以罚款人民币14,088,266.1元。
经北京市大兴区食药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
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11,740.88元,没收蜂蜜3300瓶。
同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有关涉事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案例分析综观“蜂蜜事件”全程,不难发现,“同仁堂蜂蜜”问题的根源在于,同仁堂盲目扩大经营领域,品牌授权混乱不堪,加上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致使旗下体系内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将从诚实信用原则和食品安全及监管等角度,对于此次事件展开分析。
首先,“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
一旦失信于民,不仅仅涉事企业难逃惩处,整个行业也有可能被拖累,坠入“塔西佗陷阱”。
“同仁堂”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其素来引以为戒并广加宣传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古训,知者甚广。
然而,话虽如此却是知易行难。
如今,同仁堂旗下企业在公众面前如此堂而皇之地造假,实在是讽刺!据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蜂蜜造假正在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稀薄蜜、劣质蜜、掺假蜜”泛滥,造假手段不断翻新。
据中国养蜂协会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蜂蜜产量约为46.8万吨,市场销量却超过64万吨,造假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同仁堂经营案例
一.北京同仁堂的背景及历史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至今已有332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象征。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它开始供奉宫廷用药,成为皇家药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从家族式作坊到公私合营企业再到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同仁堂事业发展迅速,1992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以北京市药材公司所属18家工、商、科研单位为基础,组建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3年,同仁堂集团公司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1995年,又被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成为集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于一体的企业法人实体;1997年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0年成立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版成功上市。
目前,同仁全集团总资产已达31亿元,有18个所属企业,拥有24个剂型8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2000年销售收人达25.2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1993年以来,同仁堂集团一直是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名列全国中药企业50强之首。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公司就制定了“站稳亚洲,开辟大洋洲.进入美洲,开发欧洲,让同仁堂产品走向全世界”的战略方针,为同仁堂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莫定了基础。
北京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给无数民营企业家指明了道路,要想站稳脚,必须放眼于国际,定位于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化的环境,才能真正的实行国际化经营。
二.北京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环境1政治环境。
我国与美国关系一直处在向前发展中,虽然中间有很多曲折,最近胡锦涛主席的访美更是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已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
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责任。
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互利合作前景广阔;良好的中美关系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具有战略意义。
同仁堂案例警示教育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近年来,同仁堂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了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
通过学习同仁堂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企业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质量问题对企业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同仁堂案例的警示教育心得。
二、同仁堂案例概述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作为我国中药行业的代表,同仁堂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2018年,同仁堂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过期蜂蜜、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等。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三、同仁堂案例警示教育心得1. 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将走向灭亡。
同仁堂作为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本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诚信经营为本。
然而,在利益面前,同仁堂却放弃了诚信,导致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企业必须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坚守职业道德,做到诚信经营。
2. 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同仁堂案例中,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声誉受损,市场占有率下降。
这充分说明,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产品质量,就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确保产品质量过硬。
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同仁堂案例中,企业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工艺,这一文化理念曾使同仁堂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在利益面前,同仁堂却放弃了这一文化传统,导致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始终坚持和传承企业文化,以此引领企业走向长远。
4. 企业监管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同仁堂案例中,企业监管的缺失也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消费者 (需求满足)
社会营销观念
公司 (利润)
对社会、民族负有使命
• 一、“中华老字号”是我国极其重要 的文化遗产
• 二、老字号肩负传承儒商文明的历史 责任
对顾客负责
• 一、进行服务创新 • 二、保证货真价实
公司内部改革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1.摈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落后的经营理念 2.要有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3.引进先进的技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来改进
在市场经济的大趋 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 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 团队和体系。在自己的老品牌 中融入了更多的新科技,使得 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并 且迎合了网络文化的流行,开 展了网上买药,看病的网上药 店,为广大顾客提供方便。
何处“安家”?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 竞争日益残酷,许多老字号企 业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4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勉强维持现状
40%
长期亏损、面临
30%
倒闭
20%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10%
0%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真诚服务
便民利民
“顾客就是上帝”在同 仁堂体现的淋漓尽致。多年来, 同仁堂坚持为顾客提供费时、费 工,不见经济效益的各种便民服 务。小到咨询熬药,大到送药上 门,代换货币。或许很多企业笑 同仁堂“傻”、“败家”“白费 钱”。可正是这种傻子般的行为 ,让同仁堂的品牌深入人心,享 誉海内外。这支撑着同仁堂能够 屹立百年而不倒,并且不断的腾飞 。
同仁堂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李红、陈巧慧、刘萍萍、黄琪、谢玉萍、周萍
同仁堂 介绍 swot 分析 中国老字号 的困惑
老字号 发展
the last
同仁堂介绍
1、创始人 2、宏观介绍 3、微观介绍 4、长盛不衰的金 字招牌 5、经典药物
创始人
乐显扬,号尊育,祖 籍镇海(现浙江宁 波)。明永乐年间其 太公举家迁京,以行 医卖药为业。1669年 (清康熙八年),时 任清宫太医院高级医 官的他,在北京创建 了自己的药室“同仁 堂”,被后世誉为 “大清药王”。
我有343 我有343 的历史哦
有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 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 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 寿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 寿命10到12 年,大企业平均寿命 不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 平均为30年
微观介绍
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同修仁德,济世 养生 修合无人见,存 心有天知。
back
优势
1.品牌优势——老字号 1.品牌优势——老字号 品牌优势—— 2.核心技术优势 2.核心技术优势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价值链
威胁
1、生产现代化和技 术标准化程度低, 术标准化程度低, 尚无法跨越中药国 际化的技术壁垒 2、人才短缺 3、名贵药材的禁用 和短缺 1、国内外中医药产业竞争日 益激烈 2、各国对中医中药的法律禁 令,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过程 中面临的另一威胁 3、文化背景差异也制约着中 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4、中药知识产权面临着威胁 5、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中医药 国际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牌 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赖 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后 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真 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说 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字 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王致 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注, 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1)2.4市场影响因素 (1)2.4.1外部因素 (1)2.4.2内部因素 (2)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2)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2)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2)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3)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4)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4)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4)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4)“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同仁堂案例分析》课件
公司管理问题
管理层在组织结构、监督机制、培训等方面存在 不足和问题。
管理流程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管理流程和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事件影响
公司股价变化
由于该事件的影响,同仁堂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市值蒸发了数十亿。
行业形象的改变
同仁堂事件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下降。
检查发现的问题
药监局发现同仁堂存在一系列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违规行为,涉及产品质量、合规性等多个方 面。
医疗行业的监管政策
药监局的检查行为是对医疗行业监管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案例分析
问题原因分析
同仁堂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在内部管理方面 存在疏漏和不规范。
产品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未按照规定 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
公司声誉受到影响
同仁堂曾经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知名品牌,但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六、解决方案
公司采取的措施
同仁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整改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合规培训等。
公司合规管理调整
同仁堂对内部合规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确保公司的各项运营都符合相关法规和 政策。
公司品牌形象重塑
《同仁堂案例分析》PPT 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对同仁堂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案例 背景、问题分析、影响及解决方案,并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公司简介
成立时间
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公司规模
如今,同仁堂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员工超过10,000人。
主营业务
同仁堂通过积极宣传和品牌形象重塑,争取恢复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2)2.4市场影响因素 (2)2.4.1外部因素 (2)2.4.2内部因素 (3)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4)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4)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4)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4)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6)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6)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7)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8)“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今迈步从头越:同仁堂传奇
在北京大栅栏林立的店铺中,有一座古朴庄重的楼阁,这便是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尊育创建的、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在坎坷的岁月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同仁堂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日见辉煌——由解放前的三间小门脸发展到今天营业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大楼;从过去“供奉御药”的中药房发展为总资产18亿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现代集团企业,并成为医药界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
其店名更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同仁堂经营不少名贵药——上百上千元的人参鹿茸,同时廉价药品也十分丰富:一元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瓶的眼药水……他们做大生意,但也不放过小买卖,“只要能方便顾客就行”。
同仁堂以“养生济世”为己任,从不为不义之财所动。
前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肝炎,特效药板兰根冲剂供不应求,到同仁堂拉板兰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
同仁堂的职工昼夜奋战,生产高质量的板兰根。
有人提出药品需求量这么大,况且配料之一白糖库存没有了,用的是高价糖,如果按原价出厂不合算,应提高价格。
但同仁堂将治病救人视作自己的天职,岂能乘人之危发难民财,药品一律按原价出厂。
同仁堂“德、诚、信”这一服务宗旨更是体现在药品质量上。
60年代曾发现过一批保存了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这些药香气浓郁,润而不干,就像是近期制作的一般,其过硬的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同仁堂的药质和药效让人备感神奇,殊不知它的采购和制作是何等的考究。
同仁堂一向不惜以高价购买上品参茸;对于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尽管市场价格便宜,也绝不购买。
对黄酒、蜂蜜等附加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视。
在制作成药过程中,同仁堂严格地按照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行事。
如今,“质量第一”的宗旨不变,店内所有药品都从主渠道进货,“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被拒之门外。
店内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炮制工到包装上柜,要经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
所售饮片,均需经过再加工,除去杂质方可销售。
三百多个春秋过去了,同仁堂药店大了,名气大了,但它的追求——“质量第一”却丝毫未变。
为了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放心药,药店采取各种措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店。
药店建立了从采购、验收、保管到销售,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把关的质量检验制度。
在收购野山参、鹿茸、冬虫夏草、牛黄等名景药材时,要派经验丰富的中药专家亲临产地,看货选样。
俗话说“丸散膏丹,神仙难辨”。
传统的中药生产鉴别所凭借的经验,是对药物的眼看、手摸、耳闻、口尝的感性认识。
但鉴于现今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同仁堂的产品除了传统的鉴别方法外,要由质检科送权威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过去的同仁堂就很注重宣传自己:每当京城会试期间,同仁堂都要向举子们馈赠牛黄清心、羚翘解毒等四季度时之药,以此为同仁堂传名。
每当阴历二月开沟时,同仁堂便制造写有同仁堂字样的大红灯笼,夜晚置于开沟之地,以防行人落入沟中。
同仁堂时常还做些舍粥、舍棺材的义举……这一切都使同仁堂美名流传。
在市场经济中,同仁堂人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宣传。
媒体的宣传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宣传手段靠的是“真诚的服务”。
多年来,同仁堂一直默默地为顾客提供着费工、费时、不见经济效益的各种便民服务。
买药的顾客有时对药性不清楚,或是代别人抓药,为此同仁堂在店堂中设立了“问病服药处”,聘请有经验的退休老药工为顾客免费提供咨询。
中药里,汤剂的比重较大,熬制汤药费工费时。
同仁堂坚持为顾客熬制汤药,只收取极低的工本费。
此外,他们还长期代客加工中成药,加工的丸、散、膏、丹等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用料细,做工精,有效成分保持得好,因而许多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托人或专程来同仁堂配药。
代客邮寄药品业务也是赔本的买卖,可邮寄部始终做到“有信必答,有求必应”。
顾客寄来的钱剩余的多,便为顾客寄回;如果只剩下块八毛的,就买成邮票同药一起寄回。
他们这种“计较”的态度令顾客感动不已。
药店还安排专人夜间售药,设立患者和客户急需药品登记簿,为残疾人送药上门,增设ATM取款机、磁卡电话、助听器测试仪以及外币兑换业务,目前已可兑换21个国家的货币。
1996年,同仁堂又本着“社会效益第一,一心为病患者服务”的指导思想,创办了医馆,聘请26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北京市名老中医坐堂应诊,为百姓解决了看专家号难的问题。
由于医馆专家的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纷纷慕名而来。
这些便民、利民的服务胜过了千言万语的文字宣传,因为它深入民心。
现在,在经济大潮中,同仁堂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在国内外进行商标注册。
同仁堂商标已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马德里协约国注册或申请注册。
由于全面考虑商标的可读性和可传播性,同仁堂又在以上国家申请注册“TONC REN TANG”英文商标,双龙加英文应为同仁堂出口产品的专用标志。
同仁堂对商标管理极为严格。
同仁堂包装广告公司行使对集团商标的管理职能,商标问题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有关处室处长召开办公会讨论通过。
使用同仁堂商标的单位,按统一表格填报申请材料,交同仁堂包装广告公司,申请材料经商标办公会议审批,申请批准后要签订统一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被许可人无权再转让他人使用。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报注册人和被许可单
位所在工商局备案;委托手续中产生的一切文书材料,同仁堂包装广告公司负责归档。
使用期限最长为3年,使用期满后如继续使用,应重新申报使用手续。
商标的制版和印刷交给工商行政部门批准的、有资格承揽该项业务的厂家负责印刷。
每块版都要有档案,每批印刷都要登记留样。
同仁堂商标被许可使用单位要对商标标识物建立入库、领料手续。
商标管理人员定期对车间、仓库的商标标识物、各种包装材料的使用及仓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并完善使用、回收和销毁制度。
同仁堂“德、诚、信”的声誉的确来之不易。
规模、实力的壮大并没有让同仁堂停息前进的脚步。
同仁堂人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中国大地上有不少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制药企业。
他们的西药简单方便、疗效快的优势对同仁堂冲击很大。
而且,欧美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中医、中草药持怀疑态度,这块市场很难抢占。
现今中国年轻一代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对“同仁堂”只有少许印象。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同仁堂集团公司投资3.4亿元改造生产环境,增添现代化设备。
他们添置的高压液相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薄层扫描仪等全套检测设备,使产品质量有了科学保证。
店内还完善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业务部销售情况、物价、资金使用情况、人员档案、广告宣传,以及水蜜丸、药酒等的生产过程中的投料、监控等均采用微机操作。
同仁堂积极巩固国内“阵地”,在北京、香港等建立分店,电视上也出现了他们的广告。
与此同时,他们还大胆地走出国门,目前“同仁堂”已取得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质量认证和进口许可,产品通过直接和转口贸易形式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的4个城市设立销售分公司,以拉近与这些地区的消费者的距离。
为了适应国外的习惯,同仁堂集团努力在药品的剂型、包装、销售等方面与世界接轨。
以前董香正气丸一次要吃一大把,外国患者不习惯。
他们反复研究,生产出了浓缩的软胶囊,每次只服两粒,这个改进扩大了销量。
中药的说明采用的往往是古老的四六句,老外弄不明白,且不标明毒理和病理数据,同仁堂集团把出口药品的说明改成普通语言,标明有关检测数据,甚至用图解说明。
这些努力在世界卫生组织及西亚太地区举办的首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得以回报:牛黄清心丸获首届长城国际金奖,国公酒、白凤丸获银奖。
虽说从前门闹中轰轰烈烈地杀到了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同仁堂却像往昔一般平淡:热情的服务,一流的质量,唯有新扩建的同仁堂又增添了许多中国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的气息,还有门口那两只经过细心选择的、寓示着祥瑞之意的可爱的麒麟……
评点: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
竞争在市场上表现得日益激烈,成为调节供求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生产者命运,促进生产发展的强有力杠杆。
企业要想生存,必须牵住市场的手。
中国的老字号在竞争上,既有优势又有劣势。
关键在于不能吃老本,要思变,从服务上下功夫,抓住顾客的心。
这样老字号才能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