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研发立题论证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的几点思考中药新药研发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新药研发创新愈发受到重视。

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中药新药研发需要继承传统,又要求与时俱进。

传统中药博大精深,在千百年的应用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中药新药研发需要从传统知识中寻找灵感,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这需要在传统医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从而发现和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中药新药。

其次,中药新药研发需要注重科学性和标准化。

在传统中药中,存在着很多药效复杂、成分不确定的情况。

因此,对中药新药的研发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鉴定和评估。

包括从中药材的筛选、提取、纯化到药物活性和安全性的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可靠的实验研究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新药的质量和疗效能够得到有效验证和认可。

第三,中药新药研发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

中医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如中药学、药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因此,中药新药研发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之间进行积极地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多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中药新药研发中存在的难题,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第四,中药新药研发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与国际上的相关机构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共享研发经验和技术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的研发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推进中药新药研发的创新。

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应用,提高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五,中药新药研发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药新药研发是一项复杂而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了鼓励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中药新药研发,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中药新药的研发成果和创新成果。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中药新药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部分常见问题思考审评二部唐健元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目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思考,旨在通过文中总结能给研究者和申请人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带来某些提示,希望有助于今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更科学、规范地实施。

近年来,在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大量申报临床研究的中药新复方制剂、新有效部位制剂以及新有效成份制剂。

但大量的中药新药在完成临床研究后缺乏药品相关评价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品种的作用特点及疗效优势,凸现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亟待完善。

尽管众所周知中药特点与化药、生物制剂不同,但它作为药品,其一般的药品研发规律仍应予以遵守。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虽遵循了分期和盲法的原则,但在试验方法具体设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1.分期研究中的探索阶段重视不够临床试验虽按不同研究目的划分为Ⅰ、Ⅱ、Ⅲ、Ⅳ期,即Ⅰ期是初始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早期的药物活性;Ⅱ期是疗效探索;Ⅲ期是疗效确证;Ⅳ期是治疗应用。

但其中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实际是一个探索研究阶段,而探索阶段决定了新药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研究。

而目前研究者对中药新药探索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最常见的问题是各期试验均按程序化的模版进行设计,缺乏对品种的个性化设计,以至不同物质基础的新药用于同一适应症都有效,但如要对各自的品种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就缺乏相关研究资料。

另外各期试验往往是由单个试验组成,研究者未能主动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个试验的研究。

1.1 Ⅰ期试验Ⅰ期主要是对新药进行人体药理学研究,有效成份制剂可采用药代动力学研究以了解药物的体内生物学行为,但多数中药制剂是无法采用这一方法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

就中药而言,在Ⅰ期试验中更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采用剂量爬坡使受试人群充分暴露在药物下,以了解药物的人体安全性和耐受性。

但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试验设计时药物的暴露剂量不够,不能充分真实地反映药物的人体安全范围和耐受范围。

对中药新药开发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

对中药新药开发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

对中药新药开发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中药新药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对于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推动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药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临床疗效的确认、质量控制的提高以及国际认可等。

为此,对中药新药开发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中药新药开发的思路上,应注重整合传统和现代的科研方法。

传统中药疗效已经被长期临床验证,这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传统的经验和知识应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如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以提高新药的疗效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良中药配方,提高药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其次,在中药新药的发展方向上,应注重个体化和定制化。

中药的疗效和适应症多样性是其独特的优势,可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例如,对于同一种病症,针对不同体质和病因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

此外,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开发定制化的中药新药,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再次,在中药新药开发中,应重视中药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中药质量是中药开发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和品质控制体系,包括对原材料的筛选、药材加工和提取工艺的优化等方面的控制。

同时,加强中药新药的监管和监测,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最后,中药新药开发需要注重国际化合作和国际市场认可。

中药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需求。

通过与国际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扩大中药新药的研究范围和影响力。

同时,应积极推动中药新药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使用,加强国际质量标准的对接,促进中药新药的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对中药新药开发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需要在整合传统和现代科研方法、注重个体化和定制化、重视质量控制和提高、促进国际合作和市场认可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一、及时了解国内外中药开发的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来确定中药开发的方向西方国家治疗疾病一般以西药为主,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容量巨大,中国的入世给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随之也使中药走向世界,为世人所认识。

随着养生保健,崇尚天然科学的思想流行,全球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力推动下,各国政府纷纷将植物药、传统药纳入政府管理,给予合法的地位。

植物药与传统医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入世后,有关协议及政策给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中医中药目前已在部分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这表明国外有广阔的天然药物市场需求。

中药走向世界的条件越来越成熟,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应瞄准国际临床难点选题攻关。

现代医学已发现世界上有上万种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三分之二的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药新药开发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瞄准世界医学的难点选题攻关,加强对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痴呆、肥胖等的研究。

开发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病,老年性常见病如前列腺肥大、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抗衰老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补益类等具有高效、低毒、速效、长效的中药新药,将有很好的前景。

三、选用受大众欢迎的复方制剂来进行制药现代人一般接受快速见效方便携带的中药制剂。

复方中药含有多种中药成分,浓缩成小体积的药物,既方便食用,也内含多种药物成分,疗效显著。

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复方,它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是多系统、多靶点和多层次发挥全方位药效作用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非单一成分所能概括达到的。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开发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能较好地显示这种优势和特色。

中药新药研发思考

中药新药研发思考

2008年5月第15卷增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73中药新药研发思考边绍敬(越西县西山乡卫生院,四川越西616650)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古方;验方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5304(2008)S05-0073-01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医药事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中药新药研究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已成为国内众多医药企业的未来立足之本和当今风险投资的热土。

笔者现就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未来作一探讨。

1研发现状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

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饮食补充剂》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

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

德国D r Schw abe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T eboni ne(促进脑血管循环)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银杏叶及其制剂仅在欧洲市场年销售额就达几亿美元。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

这表明,我国新药研制的一、二类新药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2建议2.1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最引人瞩目的成果当算紫杉醇,该药作为治疗卵巢癌的首选药物于1992年批准上市。

对天然药物进行深入的化学与生理活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临床上有用的原型药物,存在着极大的机遇,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新类型结构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寻找疗效更高、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大生产、安全有效的候选化合物,再经临床验证判断其是否能成为新药而上市。

关于中药_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立题问题的几点讨论

关于中药_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立题问题的几点讨论

Casey等研究认为,有排卵型功血月经量过多可能是子宫内膜ET释放相对减少引起的,而无排卵型功血的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宫内膜ET释放绝对不足引起的[4]。

在无排卵功血患者的子宫内膜上,血管紧张素活性明显降低,放射自显影表明其受体水平亦明显降低,在血管旁的低水平表达导致螺旋动脉发育较差,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导致月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和不规则出血[5]。

本文结果表明,芪术功血宁颗粒能显著降低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的子宫出血量,使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值均降低,提示该药治疗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局部微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有关;并且芪术功血宁颗粒能增加血浆中ET与AÒ的含量,加强子宫血管的收缩,从而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1Chen B H,C i ud ice LC.Dysf un cti onal u t eri ne b l eed i ng.W est J M ed,1998; 169(5)B2802王晓东,赵军宁,张白嘉,等.药物致早孕大鼠子宫出血模型的建立.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2)B182~1833肖碧莲,高纪,马丽媛.月经血量的测定方法.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0;15(3)B159~1604Cas ey m,l M acdonal d Pc.The endot heli n-parathyroi d ho m one related pro-tei n vas oacive pep tide s yste m i n hua m n endo m etri um B modu lati on by trans-f or m i ng gro w t h f actor-B.H um Reprod,1996;11(6)B62~825杜建层,郝国荣,庞义存.血管活性物质与子宫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06;21B570学术论坛关于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立题问题的几点讨论*张晓东1,张磊1,潘国凤2(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摘要根据现行药品注册法规背景下相关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在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审评过程中遇及的各类情况,对当前申报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品种在立题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就有关见解和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的思考【最新版】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的思考【最新版】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的思考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也是药物研究和评价的核心内容。

药品研发是一项综合了药学、药效、毒理、临床、统计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

药品研发又是一个渐进的探索研究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上市前各阶段的药学研究内容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中药的最大特点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在尊重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研究。

药学研究是中药产业化质量稳定可控的基础,也是药品安全、有效的保障。

目前中药药学研究的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虽然覆盖了原料、工艺、制剂、稳定性、变更等全过程研究,但是未体现阶段性要求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药注册申报中不同阶段药学研究侧重的阐述,旨在为研发者提供借鉴参考,以期达到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的目的。

1药学研究阶段性的提出背景为提高药品创新研发能力,加快药品上市审评审批,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提出“突出药物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审评审批思路。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2015年第230号),明确“对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实行一次性批准,不再采取分期申报、分期审评审批的方式;审评时重点审查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对安全性风险的控制,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发布《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2018年第50号)、《药品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办法》(2018年第74号)等文件,明确申请药物临床试验实行60日默示许可,在关键节点与申请人进行沟通交流等改革措施,鼓励药品创新,加快药品审评审批。

据此,虽然新药注册申请调整了技术审评理念,优化了审评程序,但是药学研究作为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可控的保障,基础研究工作的内容是不变的。

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中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中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中药新药研发存在的问题1、药效确证难: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实验确定药效,耗费时间和费用比较大。

2、材料来源不稳定:中药的原料材料的品质、供应量和价格等,会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成功
率产生很大的影响3、检测难度大: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经常涉及微量成
分组分构成,微量成分的检测费时费力;4、临床研究难度大:中药新药
研发过程中,由于临床意义不明确、证据不充分、多中心难以实现等问题,导致相关的临床研究难度较大。

5、安全性较低:由于中药新药的研发过
程中不清楚其安全性,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安全。

二、思考1、延伸材料来源:应加大对中药新药原料材料种类的拓展,延长供
应来源,保证药品材料的供应量和品质。

2、提高检测质量:运用遗传工程、组学等新技术,提高检测精度,准确检测中药中的微量成分。

3、提
高临床研究质量:应加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管理,开展多中心合作的临
床研究,改善实验室环境,确保研究质量。

4、重视安全性:加强对中药
新药安全性的研究,分析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
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摘要】目前我国中药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还远远不够。

我国中药新药开发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要进一步加强现代中药新药的开发,创制新药,还必须摸清楚中药新药的研究思路,为促进人们健康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现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虽然中药属于天然品,但是是药三分毒的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摸清楚中药开发现状,立足于人们健康的需要加强研究,为人们健康创造条件。

一、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发展现状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热门课题。

近些年来,国际市场上药用植物以及保健品等制品交易规模庞大、交易额逐渐要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经步入正轨,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但是,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一二类中药新药在研制过程中所占的数量明显偏少,三类新药研制方面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问题,整体上缺乏一定的发展创新。

目前,我国中药新药的研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研发出更多的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到世界领域中,就必须在现代中药新药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想方设法提高我国中药的研制水平,提高新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体上来说,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开发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近几年我国中药新药开发数量与1997年、1998年相比较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我国政府对中药新药开发研究越来越重视,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力量不断扩大,的大大增加了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速度。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所发布的情况来看,截止到2016年9月,我国又新批准药品上市约28件。

更好地引人注目的是,我国中药中继金花清感颗粒后九味黄连解毒软膏(克疣毒软膏)又获得核准。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弱复苏”后,我国医药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较高,中药饮片行业2014年实现收入1,495.63亿元,同比大约增长了15.72%。

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考

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考

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考在目前研发的中药新药中,缺乏针对证候治疗的新药及对方药和剂型的合理性选择。

因此,在中药新药研发时要突出中医特色,通过推广应用规范化证候诊断标准,明确证候,建立证候模型,以证候为靶点,以证统病,经过合理组方用药,选择合理的剂型,通过国际标准的疗效评价,研发出临床疗效好、对人类健康有利、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中药新药。

标签:中药新药开发;证候;规范化;研究思路在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带动下,目前中药新药研发的水平已有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证候治疗、方药优化及筛选和剂型选择方面仍存在问题。

笔者现就此作一探讨,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借鉴。

1 中药新药研发存在的问题1.1 证候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和优势所在,中药新药的临床疗效如何,取决于对证候治疗的效果,但目前缺乏针对证候治疗的中药新药。

中医辨证体系中有“以证统病”和“异病同治”之说,即不同疾病若证候本质一致,则可采用相同的治则、治法,甚至是相同的处方。

目前制定的证候诊断标准尚未得到大力推广,使中药新药缺乏公认的证候诊断标准支撑,导致现有的中药新药只是针对疾病治疗,缺乏针对证候的治疗。

如某中药新药功效为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兼内热之消渴,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该新药只适用于消渴的气虚兼内热证,而非所有疾病的气虚兼内热证。

又如某中药功效为清肝利胆、解毒逐瘟,用于肝胆湿热型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症见黄疸、发热、口苦口臭、恶心、厌油腻及脉弦滑数等,但该药不能作为治疗所有湿热证的有效药物。

由此看出,目前的中药新药只是针对疾病治疗,而非证候治疗,这是目前中药新药研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2 组方优化及筛选中药新药的组方关系到后续研发是否成功,目前组方常见的问题有:①不符合中医理论,法则不清,君、臣、佐、使关系不明确。

如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在论述组方原则时并未阐明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

中药新药研发立题论证思考[一类优选]

中药新药研发立题论证思考[一类优选]

立题论证思考(三)
复方注射剂很复杂
指各有效成分或多成分组成者
组方及配比研究依据
单味药材不同工艺获得的不同组分
制成注射剂也要组方配伍研究
单味药材同一工艺的多成分注射剂除外
组方配比也应符合中医药理论
行业内部
26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四)
复方注射剂中含已上市注射剂
则应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优势
立题论证思考(一)
优于其它给药途径的依据 与口服制剂效毒比较研究
临床急重症治疗的需要 药物(有效部位、成分)性质需要
行业内部
24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二)
与上市药品比有特色优势 指同途径、同功能主治 或同适应证的注射剂 或效高或毒轻
或成本低或环保好或质控好
行业内部
25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有效成分注射剂应提供 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多成分注射剂应进行 药代探索性研究
行业内部
29
六、结语
立题论证好处多多 源头控制少走弯路 一般解决关键问题 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 专家交流 有效沟通 集思广益 其乐无穷 花小钱解决大问题 立题论证太有必要
行业内部
30
六、结语
选题立项科学论证 药学研究扎扎实实 有效物质尽量清楚 制剂研究合理可行 效毒比较确有特色 临床应用确实需要 如此研发定有前途
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
显示何种优势特色
行业内部
10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复方制剂分三类
中药复方、天然药物复方 及由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组成
处方来源有四种
经典名方 临床经验方 科研方 医院制剂
行业内部
11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6、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在研发过程中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如产学研 一体化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 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成功率.另外可以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或成立行业协会等方 式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市场拓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发 展潜力.
7、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原则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同时应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中药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医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 的药物研发技术和经验,推动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使中药在国 际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三、思考与实践
1、重视人才培养:中药新药的开发现代化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 才支持。因此,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内容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 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复方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 步思考和探讨。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药复方研究进行思考。
一、中药复方的科学性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将多种中药按照 一定的比例和炮制方法配伍而成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 定是由阴阳五行学说所描述的,而中药复方的配伍也是根据这个学说来进行的。 因此,中药复方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其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上。
3、现代剂型与制剂工艺:针对传统中药剂型存在的不足,积极开发新型的中 药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制剂工艺,如控释 技术、纳米技术等,以提高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目前,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中药复杂的组成和作用机制,中药新药筛选、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等方面的难度较大。

其次,中药新药的研发流程相对繁琐,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试验,费用较高,周期较长。

此外,中药新药研发的国际竞争也较激烈。

为了突破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困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培育工作,确保中药药材的质量和效力。

其次,加强中药新药研究的基础研究,深入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药物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推进中药新药的现代化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效率和质量。

此外,建立健全中药新药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对中药新药的质量监管和管理。

最后,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在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还需关注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要加强中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中药新药可以与现代药物相互作用,发挥更大的疗效。

其次,要注重中药新药研究的临床转化,加强与医院和临床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中药新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此外,还要关注中药原药质量的问题,加强中药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最后,要加强对中药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鼓励中药新药的创新和转化。

综上所述,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和临床转化。

同时,还要关注中药质量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药新药的创新和应用。

只有不断加强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才能推动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目标。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一、前言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也成为了当前医药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思考两个方面,对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1. 中药新药研究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中草药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和开发,并在国内外发布了许多相关论文。

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中成药市场上存在着质量不稳定、剂型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推进中成药向中药新药转型升级。

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中医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规范、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中药新药研究。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和标准化要求。

此后,我国在中药新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中药新药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中药新药的研究工作。

其中,以天士力、同仁堂、广誉远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中草药提取、制剂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我国还开展了许多针对特定疾病的中草药提取和制剂工艺的研究。

例如,针对肝癌等恶性肿瘤,科学家们通过对某些具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中成草药进行筛选和提取,并进行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这些中成草药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中药新药研究面临的问题尽管中药新药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1)缺乏标准化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

由于中草药的成分复杂、剂型多样,因此对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十分困难。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中草药标准化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

(2)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目前,许多中草药提取和制剂工艺仍然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中药新药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于中药的研发和创新有着重要
的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中药新药的研究应该坚持科学与传统相结合。

中药源远流长,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和实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挖掘。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的优势,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疗效和质量。

其次,中药新药的研究应该加强规范与监管。

中药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得
其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监管机制。

只有确保中药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才能让广大患者放心使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中药新药研究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监督,确保中药的研发和生产符合科学标准和法规要求。

此外,中药新药研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应用
潜力,对世界范围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中药新药研究。

通过国际交流,不仅可以加快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还有助于提高中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中药新药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与传统相结合,加强规范与监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中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造福更多的患者。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

【方药研究】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李 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关键词:中药新药开发;剂型改革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50(2008)0920684202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在使用近几年新开发的中成药时,总感觉疗效不能令人满意。

对于高热、咳嗽、哮喘、咯血、心衰等患者,还是使用汤剂疗效更加可靠。

经过与中药开发人员沟通,发现他们大部分对中医理论一知半解,更没有中医临床经验,完全是在用现代药理学观念看待中药,开发新药的一系列工作不是在围绕最佳疗效这个核心,而是单纯为了达到某些制剂标准,而疗效不好的产品迟早会被淘汰的。

所以近几年新开发的中成药品种很多,有的仅仅使用几年就销声匿迹了。

笔者从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角度,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分析研究,并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有的中成药组方合理性较差有的中成药从组方用药上就存在明显的缺陷,这就造成这类中成药的先天不足。

比如有的治疗风热感冒初期的解表药,组成药味中居然有生地、丹皮、芍药、桑白皮入血分或入里之品,这些药味可以引邪入里或滋腻敛邪,可使病情缠绵难愈。

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外感病早期,无论是感冒还是外感咳嗽,忌过早使用养阴和清血热入里之品,如贝母、知母、麦冬、沙参、枇杷叶、生地、桑白皮、地骨皮、羚羊角等,否则会引邪入里,使病情缠绵难愈。

在笔者治疗的病人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国内1家大银行的老总患感冒后咳嗽4月余,咯吐大量白黏痰,影响日常工作讲话。

在北京曾请多家大医院的知名西医专家做了各项相关检查,包括肺部CT、肺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口服、静脉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抗过敏药,均不见好转。

后又请多名中医专家会诊,服中药多剂,咳嗽咯痰仍不见好转。

关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的几点思考
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以物质差异为依据, 对中药新药进行了注册类别的划分,并在相应的条 款中规定了注册类别第 1、2 类的新有效成分和新药 材可以直接申请进行特殊审批。乍一看,似乎将中 药的注册类别和是否具有创新性密切联系了起来。 但是,从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显然看不出用途的创 新。而从物质上分析,法规定义的中药新药都具有 一定的创新性。局限于物质的新颖性,显然不足以 对研发行为的创新性做出判断,其间更需关注研究 成果用途的创新性。例如,某个传统中药复方成药 在临床上应用了许多年,现在的研发过程只是在原 处方的基础上,加上和减去起辅助作用的药味,并同 样用于原来的临床病证,且疗效和原复方无显著差 异,这样的品种若开发成新药,其物质是创新的,但 其真正的 创 新 性 就 很 弱 了,因 而 不 能 称 之 为 研 发 创新。
现行《药品 注 册 管 理 办 法 》规 定 了 可 以 申 请 进 入特殊审批程序的新药品种范围,具体包括: ① 未 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 的有 效 成 分 及 其 制 剂,新 发 现 的 药 材 及 其 制 剂。 ② 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 物制品。③ 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 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④ 治疗尚无有 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 主治病证未在国家批准 的中成药【功能主治】中收载的新药,可以视为尚无 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
中药新药研发创新,其成果不应仅局限于中药 ( 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 如源于中药材的探索和研究,提取纯化得到单体化 合物,并最后将其研制成为高效安全的药物,不论该 药物是中药、化学药还是天然药物,只要能体现出符 合创新要求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个研发过程就应该 归属于中药新药研发创新。青蒿素就是典型的例 子,无需争论最后的青蒿素是属于中药、化学药还是 天然药物,但青蒿素的研制过程却是公认的中药新 药研发创 新 行 为。 因 此,应 区 分“中 药 新 药 研 发 创 新”和“创新性中药新药”的概念内涵差异。前者强 调的是一个行为过程,突出了其行为属于中药新药 研发行为,而其特点是具有行为创新性。后者强调 的是一个物质性名词,其突出了中药新药,且具有创 新的特征。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思考简介中药一直被视为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

中药新药的定义中药新药是指从传统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并经过科学研究,进一步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最终得到药物注册批准的药品。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包括中药的筛选、提取、制备和药效研究等过程。

现状分析1. 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性•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中药新药可以有效挖掘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中药新药研究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完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药新药研究的挑战•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中药复方和多成分中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

3. 中药新药研究的进展•近年来,我国对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越来越重视,设立了一批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开展中药新药研究工作。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某些中药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思考与展望1. 加大中药新药研究的投入力度•中药新药的研发涉及到大量的科研人员和资金投入,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加大对中药新药研究的支持力度。

•建立和完善中药新药研究的专项资金,培养和引进优秀科研团队,提高中药新药研究的整体水平。

2. 多学科合作,加强中药新药研究的综合性•中药新药的研究需要借鉴现代医学、药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跨学科合作平台。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中药新药研发的经验与成果,促进中药新药研究的国际化。

3. 注重中药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中药新药研究应注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中药新药的质量和疗效可靠。

•加强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与药物监管,从研究到上市全过程进行监管,保护患者用药安全。

对中药新药研发的看法

对中药新药研发的看法

中药新药研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提高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中药新药研发的一些看法:
1. 融合传统与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应该充分融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寻求中药的活性成分、药效机制以及安全性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深入认识。

2. 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中药新药研发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化学分析、药理学实验、临床试验等,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并满足国际药品注册要求。

3. 高质量的标准与规范:建立和执行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高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产品质量控制、药理学和临床评价、剂型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中药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4.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中药新药研发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高通量筛选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加快中药的活性成分鉴定和作用机制的解析。

5. 注重保护中药资源: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度采集和滥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
发展。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药新药研发需要与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中药新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药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但它对于完善中医药体系、提高中医药疗效的证明和推广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至关重要。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作,中药新药研发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某中医药大学教授对于中药新药研发的看法 (2)

某中医药大学教授对于中药新药研发的看法 (2)

本人为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小硕一名,在一门新药开发的课上该教授谈了一些他对中药新药研究的看法,现收集于下,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该教授在我们学校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为中药药剂学方向比较牛的导师,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年龄48岁,不是学西医西药出身,也不是海龟,本硕都是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专业背景,由于是本校的老师比较了解,他的以下说法应该不是想当然的随便乱说)1.中药新药创新的出路在于中药一类新药和五类新药,而不是目前开发较多的中药六类新药2.中药六类新药大多都是低水平的重复,效果大都不太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其实每天都在产生很多中药六类新药,每一个老中医开的方子都是一个六类新药,该教授说在座的同学都可以自己随便开出一个六类新药的方子,我找一个老中医肯定可以把你们开的方子圆起来。

(指写出方解,找出君臣佐使来)3.中药新药的开发不应该被中医药理论所束缚,目前在某些情况下中医药理论并不能够有效的指导中药新药的研发,该教授还提到中医药理论大都是取象比类得来的,传统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落后的东西,在发达国家传统医学并不像我们国家这么受认可。

4.中药的作用有被过分夸大的倾向,该教授说在听本校一些中医方面的老师关于中药的讲座时,他们把中医中药说的太厉害,好像什么病都能治,其实中药相对化药没有这么大的优势。

5.中药多成分多靶点这种说法是在放屁(课堂上原话就是这么说的),他说很多中医药专家都会提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这种说法是在忽悠你们。

如果把几种不同成分的化药组合起来制备,那也可以叫做多成分多靶点。

6.在提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之一是辩证论治不准确时,他说这种说法就是在放屁(讲课时原话),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备工艺和质量不可控造成的。

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其实都拿不出把它做成注射剂这种剂型的必要性的证据来,大部分中药注射剂没有必要搞,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的驱动。

估计看完上面的这些说法,有些人会拍砖了,我也觉得上面的部分说法似乎和我们从课本上接触到的,以及目前一些老专家学者院士的说法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脂肪油作用不明显 重视化学提取分析 忽视药理活性筛选
精品课件
四、有效成分或部位的立题论证
成方精制开发改剂型 不清楚原制剂中起效物质是什么 如将XX丸成分的生物碱提取制成胶囊 发现新的部位或成分 必需深入研究
不能以原药材功效作依据 应进行系统药理筛选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研发中主要存在问题
如生姜油注射
病人受不了
生药量未增加
疗效未提高
精品课件
四、有效成分或部位的立题论证
效毒成分可以分离 去除有毒成分 增加安全性 效毒成分相同 难以分离
如雷公藤类制剂 效毒成份不清楚 毒性小了 药效弱了
精品课件
四、有效成分或部位的立题论证
传统功效物质清楚 如人参提取人参总苷
功效物质不清楚 如某药材有平喘作用(杏仁)
天然药物复方应提供 多组分效、毒相互影响的资料 文献资料仅供参考 研究资料更有价值
第3种复方制剂太复杂 药用物质有法定标准 各组分相互影响的比较研究 主指效、毒和生物利用度等
精品课件
四、有效成分或部位的立题论证
主要问题有:
开发成药合理性的阐述
粗制剂能满足临床需要
如番泻叶治疗便秘
提取后效毒均提高 后者难承受
二、常见问题
2、适 应 症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和治法治则了解不 深
缺乏
现代医学病因解释
依据
诊断标准欠缺科学
精品课件
疗效治疗客观全面
二、常见问题
3、现状了解不全面不深入 现有治疗药物品种有多少 临床正反评价如何 主要问题和不足是什么 本品种解决什么问题 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 显示何种优势特色
精品课件
中药新药研发立题论证思考
袁伯俊 张晓芳 陆国才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一、立题论证概述 二、立题论证常见问题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四、有效成分或部位的立题论证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精品课件
一、概述
重要性 新药研发之基础 新药评价之依托 新药审评之核心 研发成败之关键

医院制剂有批件 临床观察有总结
设计合理
指标客观
观察仔细
统计准确
结果可靠
结论可信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临床经验方提供完整科学总结报告
原临床应用适应症 用法用量 疗程疗效
不良反应 总结评价 病例纳入标准公认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照组设置情况
统计处理结果分析
临床质控方法等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临床急重症治疗的需要 药物(有效部位、成分)性质需要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二)
与上市药品比有特色优势 指同途径、同功能主治 或同适应证的注射剂 或效高或毒轻
或成本低或环保好或质控好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三)
复方注射剂很复杂 指各有效成分或多成分组成者
精品课件
一、概述
整体不足
草草的调查研究 浅浅的综合分析 泛泛的资料撰写 经不起深究细问 显不出优势特色 讲不清风险大小
根基不牢死刑多 立题论证是根 本
精品课件
二、常见问题
1、临床定位不明确 治疗用还是辅助用
单用还是联合用 适应症过于宽 泛
不清楚
慢性肝炎太笼统 疾病征候症状
申报疾病与研究内容不符
治乙肝仅见精品课保件 肝降酶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五)
增加适应证同新药要求一样 效毒要与上市品种比较 若增加剂量、延长时间 改变用药人群则可能要
提供相关非临床安评资料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六)
有效成分注射剂应提供 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多成分注射剂应进行 药代探索性研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概述
总要求
药 品 法 附 件—3号 资 料 处方来源清晰 选题依据充分 研究现状熟悉 剂型合理可行 临床应用必需
精品课件
一、概述 总要求
传统理论有依据 文献资料可佐证 有继承更有创新 同类品种比较优
精品课件
一、概述
总思路
符 合 中 医药理论 重视临床应用基础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关注资 源保护 注 意 环 保 要求 坚 持可 持 续 发 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六、结语
立题论证好处多多 源头控制少走弯路 一般解决关键问题 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 专家交流 有效沟通 集思广益 其乐无穷 花小钱解决大问题 立题论证太有必要
精品课件
六、结语
选题立项科学论证 药学研究扎扎实实 有效物质尽量清楚 制剂研究合理可行 效毒比较确有特色 临床应用确实需要 如此研发定有前途
组方合理性分析 中药复方符合中医药理论
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 如君臣佐使药味的划分 各自功效、性味归经符合
中医遗方用药的原则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复方功效应符合中医方剂理论 整体治疗原则符合中医常规认识
处方有否毒性药材 有否“十八反”、“十九畏”
有毒药材的日用量 是否超出药典规定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有效物质基础不清 药材源头控制不严 制剂工艺复杂多变 全程控制质量艰难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效毒基础研究薄弱 片面理解中药现代化 利润驱使 盲目开发 临床不合理用药严重 不良反应明显多于非注射剂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一)
优于其它给药途径的依据 与口服制剂效毒比较研究
组方及配比研究依据 单味药材不同工艺获得的不同组分
制成注射剂也要组方配伍研究 单味药材同一工艺的多成分注射剂除外
组方配比也应符合中医药理论
精品课件
五、中药注射剂的立题论证
立题论证思考(四)
复方注射剂中含已上市注射剂 则应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优势 并优于同功能主治上市品种 改变给药途径更需比较研究 指非注射改成注射剂型 注射方式不同的剂型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复方制剂分三类
中药复方、天然药物复方 及由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组成
处方来源有四种
经典名方 临床经验方 科研方 医院制剂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主要问题有
不重视处方来源的分析阐述 忽视组方合理性分析
未阐明与本制剂研究的关系
精品课件
三、中药复方的立题论证
经典名方有否加减 如何加减均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