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概念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数”概念教学案例
案例:对数的概念
教案设计:上海市华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王兵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意义,掌握底数、真数、对数的允许值的范围;
2.理解对数式中的底数、真数、对数与指数式中底数、幂、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知道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表示方法,会利用计算器计算常用对数的值;4.经历由指数式提出对数概念的过程;养成类比、转化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与同化
教学导图: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x
x
x
x
39x2
1
3x1
3
1
3x
2
32x?
=⇒=
=⇒=-
=⇒=
=⇒=
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怎么办?
设计说明:教材中的引入是这样的:“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2年时的2倍?”这是一个“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也就是本章要学习的对数问题.”教材是以实际问题引出对数的基本概念.我认为教材的引入主要矛盾不突出,从
这个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学等式可能会花去学生不少时间,在学生抽象出这个指数方程时,若是用对数表达,这个对数的形式也并不美观,我觉得还不如从解指数方程的角度,直截了当的提出课题.
二、 形成概念:
上面这个指数方程的解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的范围在(0,1)间,我们如何把它表达出来呢?数学家们引入了“对数”,用对数表达上式的解为:3x log 2=.这里的“log ”是英文对数“logarithm ”的前三个字母,3叫底数,2为真数.它也是一个实数,只不过是个无理数.
设计说明:开门见山的给出对数的相关概念,从特殊的对数出发,让不太喜欢字母的学生拥有些许亲切感,有利于归纳出对数的概念.
问题:大家能写出下面指数方程的解吗?
x 1)23;= x 2)1.082;= x 3)
a N (a 0,a 1)=>≠ 设计说明:从特殊到一般,强化对数的形式.对于1),2)学生们能够快速的写出正确的形式.3)需要简单的分类讨论,当N 0≤时,该方程显然是无解的,只有当N 0>时,方程有唯一解,可以用对数的形式表示为a x log N =.以问题的形式,给出本课的研究对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同化.
三、 同化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b a
N =,那么数 b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a log N
b =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强调对数的书写格式:用英语中的“四线三格”来规范学生的书写,一定不能写错位置.
设计说明:注意对数的书写,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误
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互化:b a a N b log N =⇔=
各字母的对应关系: 幂底数 ← a → 对数底数
指数 ← b → 对数
幂 ← N → 真数
问题:1)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 ≠1?
2)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
强调:零和负数没有对数,真数为正数,即N>0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明确对数式与指数式形式的区别,a 、b 和N 位置的不同,及它们的含义.对数与指数的互化体现了等价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4(1)5625= 51(2)232-= a (3)381= m 1(4)() 5.733
=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题1,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对数这种新数,其实它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实数完全一致.
介绍对数发展史中两类重要的对数
1)常用对数:
以10为底的对数10log
N ,简记为: lgN
2)自然对数:
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e log N
简记为: lnN .
强调:两个重要对数的书写与读法
设计说明:这两个重要的对数学生一定要识别,为日后的解题与换底公式作准备 例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2(1)log 164= 2
1(2)log 7128
=- (3)lg 0.012=- (4)ln 10 2.303=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2,进一步强化指、对数的互化.
例3.求出下列对数式的值
2(1)log 4 4(2)log 2 51(3)log 25 17
log 7 设计说明:这是课后习题 3.我将它改为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对数式可以进行化简,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四、对数的相关性质
1.求下列各式的值:
3(1)log 1 (2)lg 1 0.5(3)log 1 (4)ln 1
3(5)log 3 (6)lg 10 0.5(7)log 0.5 (8)ln e
问题:你能从上面的计算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1.“1”的对数等于零,即01log =a 类比: 10=a
2.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a log a 1= 类比: 1a a =
2.求下列各式的值:2log 5(1)2 5log 0.8(2)5 0.7log 5(3)0.7
53(4)log 3 50.8(5)log 0.8 5(6)ln e
问题:你能从上面的计算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3.对数恒等式:
a log N a N = 4.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设计说明: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通过思考,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练习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最后,将学生归纳的结论进行小结,从而得到对数的基本性质.
五、巩固练习:课后习题1,2,4
六、小结提升:
1.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a>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b a N =,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a log N b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板书)
3.对数的基本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a log 10= a log a 1=
对数恒等式: N a N a =log n a n a =log
设计说明:总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时对数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4.4 A 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