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4198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一、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下册的品德与生活内容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
-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
1. 快乐的雨滴
2. 小刺猬的果子
3. 小树的成长
4. 爱护小动物
5. 守护地球
三、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更新观念,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2. 情景再现法:通过模拟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意见
3. 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答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2.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积极表现出的品德与行为规范。
3. 研究活动:教师通过故事、课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教学内容的主题和意义。
4. 实践活动:在教室或学校周边进行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参与意识。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研究的重点和要点,加深对品德与生活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讨论参与度
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实际行动的表现和改变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2. 视频和图片资源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小朋友教案教学设计的文档内容。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2023精编版)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2023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eebf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6.png)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2023精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品德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品德与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
4.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品德与生活概述- 品德与生活的定义和关系。
- 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介绍。
2.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 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3. 社交与人际关系- 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2. 借助故事、图片等辅助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3. 分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品德与生活概述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个有关品德的故事。
2. 讲解:介绍品德与生活的概念和关系。
3. 深入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好品德以及为什么有好品德很重要。
4. 总结:总结课上学到的内容,强调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1. 导入:展示一张带有不同情绪表情的图片,请学生描述每种情绪所代表的感受。
2. 讲解:介绍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情景演练: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练如何管理不同情绪。
4. 反思:学生回顾自己的表现,讨论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社交与人际关系1. 导入:展示一些沟通和合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
3. 分组活动:安排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合作完成。
4. 总结:学生分享合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总结学到的社交与人际关系技巧。
第四课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1. 导入:展示一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例子,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意义。
2. 讲解:介绍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自己有哪些公民义务和责任。
2024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8c895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8.png)
2024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状况评估学生对学校、班级和学习抱有深厚的热爱,具有强烈的团队荣誉感。
大部分学生能够尊重师长,遵守纪律,彼此和睦,展现出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对知识的渴望。
课堂氛围活跃,但偶尔过度,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调整。
二、教材内容解析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实践操作、观察、诵读和绘画等活动,使儿童领略春天带来的生机,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感情,以满足课程标准中“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自我照顾”、“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从不同来源收集信息”、“以多种方式表达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围绕购物、烹饪、处理疾病和接待客人四个方面,全面构建儿童的自我管理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通过“我们共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和“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立体展现班级集体生活的魅力。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以学习兴趣为核心,旨在打破狭义的课堂学习观念,强调对儿童进行积极愉快、负责任、有创新的生活教育,以实现“做事专注”、“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愉快地学习”以及“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课程标准要求。
三、学期总体教学目标1、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主动观察春天的特性,对自然现象产生探索欲望。
2、享受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的乐趣,感受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卫生值日和保持班级清洁,能为“六一”庆祝活动布置教室。
3、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热爱,通过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1、强化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习惯和能力。
2、提升教学效率,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3、加强课堂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五、教学时长:34课时2024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二)一、班级状况评估显示,学生对学校、班级和学习充满热情,具有强烈的团队荣誉感。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b92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4.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与同学、朋友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学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3. 学习在冲突中寻求和解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与人友好相处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程内容。
3.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情景模拟案例和讨论问题。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布置。
3. 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和指导手册。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与人友好相处的兴趣。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过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情景模拟中的体验和感受,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题思路。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案例中的情境,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6.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的经验和方法。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程要点,强调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给出建议和指导。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课程知识的实际情况。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与人友好相处的理解。
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280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5.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品德价值观念,如爱国、友善、诚实等。
-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爱国心1. 背诵歌曲《我爱你,中国》。
2. 研究介绍中国的国旗、国歌、首都等基本概念。
3. 听取学生对爱国心的理解,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友善待人1. 阅读《友谊的小邮差》故事,讨论故事中的友善行为。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善交往的能力。
3.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
第三单元:诚实守信1. 引导学生明确诚实和守信的定义。
2. 分析生活中的诚实守信事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对于诚实守信行为的理解和实践。
第四单元:文明礼仪1. 研究基本的文明用语和礼貌行为,如感谢、对不起、打招呼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锻炼文明礼仪表达能力。
3. 分享经验,总结正确的文明礼仪行为,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践行。
第五单元:健康成长1. 讨论健康饮食和锻炼的重要性。
2. 观看健康生活的动画片,研究正确的饮食和锻炼知识。
3. 设计小组健康生活计划,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情景教学:以真实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和体验。
教学评估- 听说读写结合的形式进行个人评估,考察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小组合作任务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动表现。
-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反馈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方面的发展情况。
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32f9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2.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不嘲笑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尊重他人。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规则的概念。
2. 讨论遵守规则的原因。
3. 学习如何遵守规则,包括听从指令、不违反规定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遵守规则。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三章:关爱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环境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关爱自然。
3. 学习如何关爱自然,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关爱自然。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自然环境,并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乐于助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乐于助人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乐于助人。
3. 学习如何乐于助人,包括提供帮助、关心他人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乐于助人。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乐于助人的场景。
第五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0ea6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3)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第1课: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树立自信,快乐成长。
第2课:珍惜时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知识。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与生活知识。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性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
3. 教具: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4. 视频资源: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情景模拟和课堂讨论。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品德与生活教育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六、第二单元:关爱他人第3课:乐于助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学内容:讨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学习助人的方法;培养同理心。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6afe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尊重?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 举例:分析身边的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尊重他人,如问候、倾听、不嘲笑等。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
教学内容:1. 讲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表现。
3. 引导学生学会在规则指导下行动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规则?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2. 举例:分析身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遵守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打闹等。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表现。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哪些表现?2. 举例:分析身边关爱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关爱他人,如帮助、关心、问候等。
第四章:勤劳自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勤劳自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劳自立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勤劳自立的技巧。
教学内容:1. 讲解勤劳自立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勤劳自立的表现。
3. 引导学生学会勤劳自立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勤劳自立?为什么我们要勤劳自立?2. 举例:分析身边不勤劳自立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勤劳自立的重要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fcdd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d.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3.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让大家直观感受。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3. 学习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遵守规则与不遵守规则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遵守规则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
第三章:勤奋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学习的重要性。
2. 分析勤奋学习的表现。
3. 学习如何勤奋学习。
教学活动:1. 名人故事:分享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四章:热爱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 分析不爱劳动的后果。
3. 学习如何热爱劳动。
教学活动:1. 劳动意义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的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小组合作:设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章:保护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表现。
2. 分析环境破坏的后果。
3. 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活动:1. 环境问题讨论: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思考保护环境的措施。
2.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1d46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9.png)
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分辨对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2)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3)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内容:第1课《热爱大自然》1. 学习大自然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2课《关心身边的人》1. 学习与家人、朋友相处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态度。
第3课《诚实守信》1. 学习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4课《遵守规则》1. 学习社会规则,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习惯。
第5课《节约用水》1. 学习水资源的珍贵性,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2. 案例分析法:运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情况。
2. 课后实践评价:检查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所学内容的情况,如诚实守信、节约用水等。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活案例: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教学游戏: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应的道具,方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投入。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4900f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9.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全册)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案全册。
本教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能力,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品德,如诚实、友爱、守纪守法等。
3.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如自理、健康饮食、安全意识等。
主要内容1. 第一单元:聪明的孩子善于保护自己- 研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生活工具。
2. 第二单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意识。
3. 第三单元:小手小脚动一动,身体好像越来越棒- 研究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惯,如运动、合理饮食等。
-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
4. 第四单元:行走在交通之中——安全第一- 研究如何正确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
- 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范行为。
5. 第五单元:礼貌待人,快乐成长- 研究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尊重长辈、分享等。
- 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社交能力。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情境教学。
3. 增加游戏元素,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 布置小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讲解和练相结合,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和实践表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实践任务的质量和准确度。
3. 测试和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
2. 相关教学视频和音频资源。
3. 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结束语本教案全册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个性化教学。
2024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f9203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2024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基本的品德与生活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情感和行为。
3. 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个人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社交与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团队合作1. 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 设置小组活动任务,如小组拼图游戏、小组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个人责任和集体荣誉。
3. 引导学生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核心要素。
第二单元:友谊与互助1. 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维护。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活动,如小组协作作业、小组互相帮助等,让学生感受到互助和友谊的力量。
3.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纠纷,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尊重与理解1.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景活动,如模拟校园生活中的冲突场景、模拟跨文化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尊重和理解,通过展示多元文化的案例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尊重和理解的基础。
3.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单元:责任与奉献1. 通过讲述志愿者活动和慈善事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奉献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
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故事向学生讲述品德与生活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小组合作法:设置小组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品德与生活知识的应用。
4. 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品德与生活的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e9e35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1.png)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人
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
-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本教案涵盖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的内容,包括以下单元:
1. 小朋友之间
2. 健康与饮食
3. 安全与保护
4. 礼貌与礼仪
5. 家庭和人物
6. 社会与环境
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指
标等方面。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通
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本教案中的教学反思部分包括了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分析,包括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效果等方面。
结束语
本教案为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的教学提供了详细的
教学安排和反思分析。
通过认真实施教案中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
们能够在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教师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a2c0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1.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表现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什么是尊重?角色扮演: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尊重他人?第二章:感恩的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人对他们付出的努力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2.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的意义举例说明感恩的表现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身边的人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制作感恩卡片:写给身边的人表示感谢的话第三章:环保意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3.2 教学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举例说明环保的表现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制作环保标语:写在纸上,贴在教室里第四章:遵守规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4.2 教学内容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表现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遵守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角色扮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第五章:自我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5.2 教学内容讲解自我管理的意义举例说明自我管理的表现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制定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日常计划,并执行第六章:礼貌用语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交流习惯6.2 教学内容讲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学习常用的礼貌用语及其用法6.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礼貌用语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地运用礼貌用语第七章:分享与合作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享与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善于合作的态度7.2 教学内容讲解分享与合作的价值举例说明分享与合作的实际行动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与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角色扮演:通过情景剧展示分享与合作的具体实践第八章:坚韧与勇气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坚韧与勇气在面对困难时的作用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不放弃的精神8.2 教学内容讲解坚韧与勇气的定义和重要性分享坚韧与勇气的故事和实例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故事分享:讲述自己或他人的坚韧与勇气的故事第九章:文明行为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文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讲解文明行为的标准举例说明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什么是不文明行为?角色扮演:如何在不同场合展现文明行为?第十章:安全常识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讲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学习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紧急疏散演练:模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教授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尊重他人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理解并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表格式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ab7c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9.png)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表格式
课程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方面发展和成长。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 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
-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友谊与团队合作
- 课程内容:
- 1.1 互相尊重与友善相待
- 1.2 合作与分享
- 1.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诚实与正直
- 课程内容:
- 2.1 诚实的意义与重要性
- 2.2 正直的行为表现
- 2.3 如何面对诚实和正直的困难
第三单元:乐于助人
- 课程内容:
- 3.1 小小志愿者
- 3.2 如何帮助他人
- 3.3 爱心行动的意义
第四单元:自我管理
- 课程内容:
- 4.1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 4.2 简单的时间管理技巧
- 4.3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单元:环保与节约
- 课程内容:
- 5.1 环保的重要性
- 5.2 如何保护环境
- 5.3 节约资源的意义与方法
课程安排
- 每单元包含5个教学时段,共计25个教学时段- 每个教学时段约30分钟
教学方法
- 情景模拟
- 角色扮演
- 组内合作讨论
- 示范演绎
- 游戏与活动结合
教学评估
-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 书面作业表现
- 课后小组讨论报告
- 教师观察记录
以上是一份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的表格式概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信息。
通过这份教案,学生将能够在品德与生活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必背内容汇总(必备)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必背内容汇总(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403f2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4.png)
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必背内容汇
总(必备)
一、生活与绿色环保
1.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 不浪费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
- 注意关好水龙头,避免漏水现象。
- 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好惯。
2.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
- 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 垃圾应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 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 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积极保护环境。
二、品德与礼仪
1. 互相尊重互相尊重
- 学会尊重师长、同学和其他人。
- 不说伤人的话,不做伤人的事。
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
- 做到说话算数,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 遵守游戏规则,不作弊。
3. 友善助人友善助人
- 乐于助人,关心同学和周围的人。
- 爱护集体荣誉,乐于与他人分享。
三、文明与健康
1. 文明交通文明交通
-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线。
- 爱护交通设施,不随意涂画、损坏。
2.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
- 吃均衡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 禁止吃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3. 锻炼身体锻炼身体
- 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 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必备的内容汇总,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我们能够成为更优秀的人。
去行动吧!。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d0b5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1.png)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总结一、教材特点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是一本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生活习惯的教材。
教材内容贴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材采用情境化、趣味化的方式展示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故事情节简单,教育意义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2)如何通过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3)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情境化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解决方法:(1)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故事情节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故事中的道德意义,鼓励学生模仿和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形成相关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2.教学难点解决方法:(1)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冲突与选择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对物质与精神的选择,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2d6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d.png)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是一本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材。
本教材共包含若干个单元,覆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2.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覆盖了下列几个单元:1. 家庭与亲情2. 学校与友谊3. 社会与公共秩序4. 环境与保护5. 身体与健康每个单元都会涵盖相关的知识点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启发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主动研究欲望。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效果。
本教案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日常观察、作业评定和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配套的课件、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合理调配和利用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
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欢乐的元宵节教学目的感受元宵节欢乐、祥和的气氛,体验合家团圆的幸福,增进对家庭的情感,注意节日活动的礼仪、安全和文明礼貌,适当了解元宵节的有关常识和当地风俗文化活动。
教学过程●活动一快快乐乐迎元宵1、欣赏歌曲《卖汤圆》考考你:汤圆又叫什么?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2、迎元宵,我为家人添欢乐。
(1)学做小灯笼。
(2)学做汤圆。
(3)向家人表心意,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送给家人,并说几句感谢与祝福的话。
3、家庭作业:收集有关元宵节的知识、民俗。
●活动二元宵节真快乐交流与分享(1)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元宵节那天的街道、公园、商场的景象。
(2)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提示问题:父母家人为自己准备哪些好吃、好玩的?安排了哪些活动?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3)想一想:我可以为家里人做些什么呢?●活动三元宵节知识知多少1、抢答比赛。
2、我的新介绍。
3、教师小结。
●活动四元宵灯展、猜谜会1、分小组合作制作小灯笼,在灯笼上贴自己收集的谜语(教师控制时间)。
2、挂灯笼,开灯展,猜谜语。
3、比一比(学生评),哪一组的灯笼做得好又快?谁最会动脑筋?第二课我和小树一块长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体验参加植树活动的乐趣,学习观察、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关注的意识,并把小树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联想,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过程●活动一走进绿色世界1、参观植物园,欣赏各种美丽的植物。
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所见到的景色。
2、选择园中的几棵大树进行仔细观察。
树的粗细、高矮、枝叶的每项繁茂与稀疏等。
3、采访园林工人。
了解:(1)种植小树的步骤与方法。
(2)小树顺利成长的条件、环境。
(3)小树长成大树所需要的时间、条件。
4、种植或认养一棵小树苗。
●活动二我是小园丁1、看植物种植方面的书,了解种植的方法。
2、和家长一起买来自己喜欢的一些植物的种子,种在家里的花盆里。
3、注意施肥、浇水。
4、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
种子由种植到发芽、开花、结果所需的时间,生长的速度(每天量一量高度的变化、观察枝叶的变化)。
5、果实分享实物展示、照片展示。
●活动三我也在长大1、猜猜我是谁。
先出示部分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让大家猜,再与学生的近照对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在长大。
2、量一量。
(1)看宝宝成长册里自己的身高记录。
(2)与同学互相帮忙量一量自己。
(3)比一比,我长高了多少。
3、讨论: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呢?●活动四感谢身边的亲人1、向同桌介绍自己家里的人(可以出示照片)。
2、说一说:每天家里的人都为自己的成长做了些什么?3、我的小秘密分享。
告诉老师或同学:(1)自己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2)自己小时候最让家里人担心的一件事。
4、想一想,讨论交流:我能为家人做些什么?5、画一画,我爱我的家。
第三课健康成长快乐多教学目的感受健康的身体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欢乐,认识简单的健康常识,了解与儿童生活相关的卫生保健设施,知道初步的卫生保健和医疗预防方法,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教学过程●活动一生病了,怎么办?1、双重角色扮演“丁丁生病了”。
情境一:丁丁早上起床时觉得头很疼,他怕打针、吃药,于是他还是坚持去上学了……情境二:丁丁早上起床时觉得头很疼,他赶快告诉了妈妈……2、想象并表达。
(1)“情境一”中的丁丁将会怎样呢?(2)“情境二”中的丁丁又会怎样呢?(3)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样做呢?3、医护人员帮助我。
讨论与交流:(1)与同学交流自己生病的经历与感受。
引导学生明白医护人员是帮助自己恢复健康的人,打针吃药是必需的,看病时要配合治疗,感谢医护人员的帮助。
(2)生病了应该怎样做?●活动二我的家庭小药箱1、认一认。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药箱和几种常见的药物和医疗用品,让学生认一认。
2、分一分。
(1)展示贴有外用药、内服药与医疗用品的小药箱。
(2)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将实物投影仪上的药物和医疗用品分类,装进药箱中相应的位置。
(3)其他同学与同桌一起把自己从家中带来的药品分类,用小纸盒装好。
3、说一说,演一演。
(1)外用药与内服药的不同用途(学生举例说明)。
(2)医疗用品的用途与用法(表演)请一们学生上讲台扮演小医生,老师扮演病人,演示怎样使用体温计、用棉签涂外用药等,其他学生与同桌也进行协作表演等。
●活动三正确服药的学问1、他们做得对吗?(1)学生服药情境表演(有对有错)(2)判断并说明理由。
(3)讨论:自己乱吃药的危害。
2、正确服药的要求。
(1)不能随便自己吃药,要听医生和大人的话。
(2)吃药时看清楚药物包装上的要求,特别注意“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口服”、“一日×次”、“一次×粒(丸)”等字样。
(3)吃药要坚持按要求吃完,不能随便停服。
3、家庭作业。
回家后提醒家人吃时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四受伤了,怎么办?1、说一说,自己受伤的经历和感受,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
2、讨论交流,写一写。
(1)课本图中的小朋友受伤了,你想对他说什么呢?他应该怎么办呢?(2)写一写,意外受伤后该怎样做:①————②————③————④————3、急救小常识介绍。
●活动五身体健康快乐多脑力激荡:1、说一说,身体不舒服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与不便。
我病了(受伤了),我觉得……我病了,我不能(只能)……2、说一说,恢复健康的感觉。
我好了,我觉得……我好了。
我又能……●活动六健康地生活1、我是健康宝宝吗?(1)老师介绍儿童身体健康的衡量标准。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检记录填写健康卡(见课本)。
(3)让学生对照儿童健康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健康。
2、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1)看课文图,说一说: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你有像他们的地方吗?(2)讨论:不良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对人的危害。
(3)讨论: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哪些表现?老师在黑板上写出饮食、休息、运动、习惯等字样,指导学生思考。
(4)写出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注意事项。
3、预防疾病。
提醒学生按时打预防针,预防疾病。
4、我的健康行动计划。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并征求家人的意见制定自己的健康行动计划。
第四课我会爱惜教学目的认识日常用品的用途,体会爱惜的好处,知道这些用品不被爱惜的后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爱护这些用品。
教学过程●活动一做爱心小主人1、想一想,说一说。
天天陪伴我的“好朋友”——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2、听录音《小主人,请听我们说》。
小毛巾、牙膏、纸巾、鞋子诉说自己的主人小华不爱惜自己的行为。
3、讨论。
小华做得对吗?你想怎样帮他呢?4、辩一辩。
小华妈妈该不该给小华买新鞋呢?应该买的理由是什么?不该买的理由是什么?5、说一说,爱惜物品的好处。
6、观察并判断。
观察课本中的四幅图,判断谁的主人真正爱惜学习用品?说明理由。
7、比一比,评一评:谁是爱心小主人。
(1)爱惜物品的表现:小心使用、不浪费、认真保管、不嫌弃旧的物品。
(2)整理书包比赛。
(3)比谁的东西摆放整齐、学习用具保管得好、书干净完好。
对照自己的表现,填写课本中的星级评比表。
(4)确定自己的爱心等级,得四颗星者为爱心小主人。
●活动二爱心小伙伴1、我的最爱。
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惜它的。
2、小调查。
如果别人借你的物品,你愿意吗?请做出选择:(1)不愿意,怕别人弄坏、弄丢。
(2)愿意借,但嘱咐别人小心。
(3)愿意借,弄坏、弄丢了再买。
3、画一画我的心情。
如果别人弄坏、弄丢自己的物品,自己的心情会是怎样呢?4、想一想:应怎样对待别人借给你的物品呢?5、说一说:自己借别人的物品时是怎样做的。
6、评一评,爱心小伙伴。
自己评、同学评。
●活动三爱护公物行动1、图片展示,认一认。
(1)展示个人用品、公共用品的部分图片。
(2)说一说:哪些物品是大家共用,不属于个人的。
(3)教师归纳公共物品的含义。
(4)想一想: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公共物品呢?2、分组讨论,自己上学途中的公共物品损坏情况。
(1)这些公共物品损坏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便呢?(举例说明)(2)怎样使公共物品用得更长时间呢?3、分组调查。
(1)找一找,校园里、教室里公共物品被损坏的状况。
(2)看一看,自己上学途中的公共物品被损坏情况。
(3)查一查,自己家所在住宅区的公共物品损坏情况。
4、爱心行动。
(1)将第一、二项调查结果告诉老师,写一封爱护公物倡议书。
(2)将第三项调查结果直接告诉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处。
(3)分组制作“爱护公物”告示牌,放在有需要的地方。
(4)爱护、小心使用公共物品。
(5)制止同学中不爱护公物的行为。
5、评一评爱护公物小明星。
(1)找一找,有哪些同学爱惜班级与学校的公物,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
(2)举手投票,票数过半当选。
●活动四评选爱心小天使1、爱心小天使的条件。
必须是爱心小主人、爱心小伙伴、爱护公物小明星三者都具备。
2、评选程序:个人申请,同学投票,票数过半则当选。
第五课我们手牵手教学目的体会关爱他人的情感,了解帮助他人的基本方法,爱护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和标志。
教学过程●活动一当我遇到困难时……1、与同桌讲一讲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困难。
2、说一说: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自己遇到困难时最盼望的事情。
3、讲一讲:别人是怎样帮助自己的。
4、描述自己得到别人帮助时的心情。
5、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都需要人帮助。
●活动二你帮我,我帮你1、情景表演:需要帮助的人们。
(1)拿着一大堆作业本的女生。
(2)够不着高处东西的小个子男生。
(3)不会做手工的男生。
2、爱心行动:谁来帮帮他?比一比,看谁动作快,竞争帮助上述同学的机会。
3、爱心回报:我也来帮帮你。
(1)被帮助的同学向帮助他的人表示感谢。
(2)被帮助者也以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回报帮助自己的同学。
(3)其他同学与同桌互教自己的拿手好戏。
(4)互相交换作品,互表谢意。
4、讨论。
同学之间可以怎样互相帮助?5、心情描述。
说说帮助别人,得到别人帮助时的心情。
●活动三尊老爱幼1、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在自己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天要为自己做哪些事情?(2)自己小时候最让他们开心的事是什么?最让他们担心的事是什么?2、与同学分享交流,感悟老人对自己的关爱。
3、想一想,讨论。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了,我们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呢?4、议一议:怎样对待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和其他小朋友呢?●活动四他们真不易1、分组游戏游戏一:学生分组先进行双手穿衣、系鞋带比赛,计算完成时间,后再进行单手穿衣、系鞋带比赛,计算完成时间,比较两次所用时间的长短。
游戏二:学生分组先进行过障碍比赛(计时),后再进行蒙眼过障碍比赛(计时),完成后比较两次所用时间长短。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1)为什么前后两次所花时间差距大?(2)说一说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