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8fc4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7.png)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1. 为什么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指示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会随着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改变。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滴定终点,即酸碱溶液的摩尔比例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2. 在电化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盐桥?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盐桥来连接两个电解池。
盐桥是由浸泡在盐水中的玻璃棒或纸条组成的。
它的作用是维持两个电解池中离子的平衡。
当电解池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正负电荷的不平衡。
盐桥通过离子的迁移来平衡这种电荷差异,使得电解池中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3. 在溶解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加热?在溶解度实验中,加热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从而促进溶质的溶解。
根据热力学原理,加热可以增加系统的熵,使得溶解过程更加有利。
此外,加热还可以减小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
4. 在气体收集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水槽?在气体收集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水槽来收集气体。
这是因为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密封容器的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水槽中的水还可以使得气体在收集过程中与空气隔离,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5. 在红外光谱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KBr片?在红外光谱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KBr片来制备样品。
这是因为KBr是一种透明的无机盐,它可以将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红外光谱仪的光束中。
此外,KBr本身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没有吸收峰,不会干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总结起来,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思考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12243ddd88d0d232d46aa7.png)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
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
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
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α0=66.6×2×10/100=13.32°α∞=×2×10/100×(52.2-91.9)=-3.94°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
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
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396e29b89680203d8254a.png)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
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二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8d9f4d2da58da0116d1749ad.png)
实验七十恒温水浴组装及性能测试(1 )简要回答恒温水浴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恒温原理是什么?答:恒温水浴主要组成部件有:浴槽、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和温度控制器。
其恒温原理是通过电子继电器对加热器自动调节来实现恒温的目的。
当恒温水浴因热量向外扩散等原因使体系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迫使加热器工作,到体系再次达到设定温度时,又自动停止加热。
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使体系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
(2)恒温水浴内各处的温度是否相等?为什么?答:不相等,因为恒温水浴各处散热速率和加热速率不可能完全一致。
(3)欲提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答:欲提高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恒温水浴的热容量要大,恒温介质流动性要好,传热性能要好。
②尽可能加快加热器与感温元件间传热的速度,使被加热的液体能立即搅拌均匀并流经感温元件及时进行温度控制。
为此要使:感温元件的热容尽可能小;感温元件、搅拌器与电加热器间距离要近些;搅拌器效率要高。
③作调节温度用的加热器要导热良好,热容量要小,功率要适宜。
实验七十七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在KI+I2=KI3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所用的碘量瓶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哪些需要干燥?哪些不需要干燥?为什么?答:配置2号液的碘量瓶需要干燥,配置1号液的碘量瓶和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因为2号液是用来测定平衡浓度的,平衡时I-的浓度是用公式求得,初始的KI浓度必须准确已知,所以必须干燥。
1号液是用来测I2在H2O及CCl4层中的分配系数Kd,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锥形瓶是滴定用的,滴定的是I2的总的物质的量,与浓度无关,因此不需干燥。
(2)在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配制1、2号溶液的目的何在?答:配置1号液是用来测I2在H2O及CCl4层中的分配系数Kd,配置2号液是用来测定反应KI+I2=KI3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
(3)在KI+I2=KI3反应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中,滴定CCl4层样品时,为什么要先加KI水溶液?答:硫代硫酸钠标准液与溶液中I2的反应是在水层中进行,滴定CCl4层样品的I2时,先加KI水溶液是为了加快CCl4层中的I2借助于反应KI+I2=KI3提取到水层中,有利于Na2S2O3滴定的顺利进行。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4b7c1a6edb6f1aff001f84.png)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3. 在连续测定法实验中,样品的加入量应十分精确吗?为什么?答:样品的加入量不用十分精确,因为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实验五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1.有一失去标签的Pb-Sn合金样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其组成?答:将其熔融、冷却的同时记录温度,作出步冷曲线,根据步冷曲线上拐点或平台的温度,与温度组成图加以对照,可以粗略确定其组成。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da9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1.png)
(完整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1. 简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实验原理。
答:蔗糖在⽔中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果糖葡萄糖蔗糖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H +?→?++由于⽔是⼤量存在的,H +是催化剂,反应中它们浓度基本不变,因此蔗糖在酸性溶液中的转化反应是准⼀级反应。
kt c c -=0ln ln由⼀级反应的积分⽅程可知,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 c 对t 作图,可得⼀直线,由直线斜率可得k 。
然⽽反应是不断进⾏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
但蔗糖及其转化产物,都具有旋光性,⽽且它们的旋光能⼒不同,故可以利⽤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当其他条件均固定时,α=βc 。
在某⼀温度下测出反应体系不同反应时刻t 时的a t 及a ∞,以()∞-ααt ln对t 作图可得⼀直线,从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半衰期k t 2ln 1=。
2.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果所⽤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本实验通过旋光度的测定来测蔗糖反应速率,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6.66 20=D α,葡萄糖是右旋性物质,其[]ο5.52 20=D α,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ο9.91 20-=D α,因此随着反应的进⾏反应体系的旋光度由右旋变为左旋。
若蔗糖不纯,所含杂质如果⽆旋光性对实验⽆影响,如果具有⼀定的旋光性会影响实验旋光度的测量,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3.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旋光度时不作零点校正,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答:⽆影响,本实验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可以不校正零点,因αt -α∞ ,已将系统的零点误差消除掉。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6ca16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9.png)
⼤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介质的⽐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3)使⽤⽐热较⼤的介质,如⽔;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答:从能量守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精度⽔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过⼤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
2.恒温槽中的⽔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是:(B)A.既作测温使⽤,⼜作控温使⽤;B.只能⽤作控温;C.只能⽤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5745a4998fcc22bcd10dc6.png)
答案:搅拌的太慢,,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2答案:用台秤粗称蔗糖0、5克,调温。
3.燃烧皿与氧弹每次使用后,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4.氧弹准备部分,答案:,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5答案:不能,必须一致,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就是3、0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6.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答案: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8.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9.充氧的压力与时间为多少?充氧后答案:2、5MPa,充氧时间不少于30S检漏。
10.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
1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2.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或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
13.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蔗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方程式?答案:C 10H 8(s)+12O 2(g)→10CO 2(g)+4H 2O(l)14.内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
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15.如何用萘或蔗糖的燃烧热资料来计算萘或蔗糖的标准生成热。
答案: C 10H 8(s)+12O 2(g)→10CO 2(g)+4H 2O(l)()()()()()10,4∆=∆=∆=∆+∆-∆∑r c m 108B f m B f m 2f m 2f m 108C H ,s B CO g H O,l C H ,s H H νH H H H()()()()10,4∆=∆+∆-∆f m 108f m 2f m 2c m 108C H ,s CO g H O,l C H ,s H H H H蔗糖的计算过程同上,注意分子式与系数的差异、16.充氧量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案: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89f8cb9d528ea81c7799e.png)
实验七十一燃烧热的测定1. 简述燃烧热测定的实验原理。
答:1mol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
所谓完全燃烧是指该化合物中的C变为CO2(气),H变为H2O(液),S变为SO2(气),N变为N2(气),Cl成为HCl(水溶液),其它元素转变为氧化物或游离态。
燃烧热可在恒压或恒容条件下测定。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情况下,恒容燃烧热Q v等于内能变化ΔU,恒压燃烧热Q p等于焓变化ΔH。
在氧弹式热量计中测得燃烧热为Q v,而一般热化学计算用的值为Q p,两者可通过下式进行换算:Q p=Q v十ΔnRT(1) 式中:Δn为燃烧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反应热力学温度。
测量燃烧热的仪器称为热量计。
本实验采用氧弹式热量计,如图71-1所示。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图71-2),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盛水桶内的水和氧弹,引起温度上升。
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使氧弹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实验用水)和热量计有关的附件温度升高,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值ΔT,就可求算出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其关系式如下:m Q v + lQ点火丝+ qV = (C计+ C水m水) ΔT(2) 式中:Q v为物质的恒容燃烧热(J·g-1);m为燃烧物质的质量(g);Q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J·g-1);l为燃烧了的点火丝的质量(g);q为空气中的氮氧化为二氧化氮的生成热(用0.1mol/L NaOH滴定生成的硝酸时,每毫升碱相当于5.98J),V为滴定硝酸耗用的NaOH的体积(mL);C计为氧弹、水桶、温度计、搅拌器的热容(J·k-1);C水为水的比热(J·g-1·k-1);m水为水的质量(g);ΔT为燃烧前后的水温的变化值(K)。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61294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1.png)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在本实验中,哪些就是系统?哪些就是环境?系统与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与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或(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与苯甲酸的用量就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与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与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就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与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在氧弹里加10mL 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 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 ·dm -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 ·dm -3 NaOH 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与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大学物里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2)
![大学物里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37b64f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png)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读取氧气体积时,量气管及水准瓶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作用何在?答:反应开始前量气管里水面所受的压力与水准瓶水面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都是P。
反应开始后,由于氧气的产生,水面所受的压力增大而降低。
读取氧气体积时,使量气管及水准瓶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就是继续保持内外的压力相等,有利于准确读取在t时刻产生氧气的体积。
2、用ⅴ∞数据可以计算H2O2的初始浓度c0,如用KMnO4溶液滴定H2O2溶液,求得H2O2的初始浓度c0,再由c0计算ⅴ∞是否可以?答:可以;因为KMnO4溶液滴定H2O2溶液时,有以下关系式:2 MnO4-→5 H2O2→5 O2;当知道滴定KM nO4溶液的浓度和用掉的体积以及被滴定的H2O2溶液的体积,而先求得c0;接着就可根据关系式求得氧气的物质的量;又因为此时可以把氧气当作理想气体,最后就可以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求得V(即ⅴ∞)。
3、H2O2和KI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应根据什么条件选择它们?答:有影响;因为ⅴ∞与H2O2的初始浓度c0成正比,而k又与催化剂K I溶液的浓度成正比,所以说它们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
应根据量气管的量程大小和反应的快慢程度来选择它们。
实验二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的绘制1.本实验所用的滴定管(盛苯的)、锥形瓶、移液管等为什么必须干燥?答:由于本实验对数据要求比较精确,微小的误差就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影响,会影响三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
因此,实验前将滴定管(盛苯的)、锥形瓶、移液管等干燥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如果上述仪器不干燥,会使混合溶液中的水的体积增加,使得计算的水的质量小于水的实际质量,影响实验结果。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3e0bc3172ded630a1cb627.png)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答案: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
(关机则相反)2、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答案:用台秤粗称萘0.7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
其他同热容量的测定。
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4、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5、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是2.6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 这步如何操作?答案: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气螺栓及垫片,旋上导气管接头,并用板手拧紧;②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③打开(逆时针)氧气钢瓶总阀门,至指针指向10 Mpa左右;④打开(顺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使指针指向2.5Mpa→充氧1min;⑤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⑥用板手旋松导气管接头,取出。
垫上垫片,拧紧螺栓。
8、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9、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答案: 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
不行。
10、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完整版)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eda4633d4b14e8424688f.png)
物化实验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测定液测量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哪些?我院物理化学实验室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答:(1)静态法:在某一温度下直接饱和蒸汽压。
(2)动态法:在不同外界压力下测定沸点。
(3)饱和气流法:使干燥的惰性气体通过被测物质,并使其为被测物质所饱和,然后测定所通过的气体中被测物质蒸汽的含量,就可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算出此被测物质的饱和蒸汽压。
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压。
2.等压计U型管中的液体起什么作用?冷凝器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可用液体本身作U型管封闭液?答:(1)U型管作用:①封闭气体,防止空气进行AB弯管内;?②作等压计用,以显示U型管两端液面上的压力是否相等。
(2)将U型管内封闭液蒸气冷凝,防止其“蒸干”(3)封闭液作用是封闭和作等压计用,可用液体本身作封闭液。
若用其它液体作封闭液,则平衡时a球上方的气体为封闭液蒸气和乙醇蒸气的混合气体,测定结果偏高。
3.开启旋塞放空气入体系内时,放得过多应如何办?实验过程中为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答:(1)必须重新排除净AB弯管内的空气。
(2)AB弯管空间内的压力包括两部分:一是待测液的蒸气压;另一部分是空气的压力。
测定时,必须将其中的空气排除后,才能保证B管液面上的压力为液体的蒸气压。
4.如果升温过程中液体急剧气化,该如何处理?答:缓慢放入空气,使系统压力慢慢升高,以保持等压计两液面平齐,以免使等压计内的乙醇急剧沸腾,使液封量减少。
二.二元液系相图1.在“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测定”实验中,作标准溶液的折光率-组成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从标准溶液的折光率-组成曲线上可以得出某沸点下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
2.在“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测定”实验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槽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按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6e8d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f.png)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实验11.1.不能,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实验5 T----X 图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答: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 —x 图将怎么变化?图将怎么变化?答:答:若有冷凝,若有冷凝,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 不变,不变,x x 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3 3 在双液系的气在双液系的气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答:蒸馏器收集气相、蒸馏器收集气相、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db9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8.png)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2.蔗糖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蔗糖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答案:用台秤粗称蔗糖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操作略。
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3.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4.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5.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蔗糖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是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6.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7.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 答案: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
不行。
8.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9.充氧的压力和时间为多少?充氧后,将如何操作?答案:,充氧时间不少于30S。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3至10?);检漏。
10.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
1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2.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或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59a9fde009581b6bd9eb33.png)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答:将剩余的混合液置于55℃左右的水浴中温热30分钟,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α∞。
4.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如何减少误差?答(1)温度对反应速度影响较大,所以整个过程应保持恒温。
用水浴加热反应液测α∞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产生副反应,溶液变黄,加热过程应同时避免溶液蒸发使糖的浓度改变,从而影响α∞的测定。
(2)由于反应初始阶段速率较快,旋光度变化大,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准确性。
(3)根据反应温度,可适当增加HCl的浓度,以缩短反应时间。
五.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事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答:避免乙酸乙酯挥发。
在容量瓶中事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可以使加入的乙酸乙酯很快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减少了乙酸乙酯的损失。
2.为什么要使两种反应物的浓度相等?如何配制指定浓度的乙酸乙酸溶液?答:(1)为了处理问题方便,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将反应物CH3COOC2H5和NaOH取相同的初浓度a作为起始浓度。
在此条件下存在下式:,以对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等于,由此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2)找出室温下乙酸乙酯的密度,进而计算出配制100mL与NaOH同浓度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所需的乙酸乙酯的毫升数V,然后用1mL移液管吸取VmL乙酸乙酯注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可。
3.为什么要使两溶液尽快混合完毕?开始一段时间的测定时隔期为什么要短?答:(1)实验过程中,要记录不同反应时间时体系的电导率,因此两溶液要尽快混合,且在混合时开始按下秒表计时。
(2)反应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体系的电导率下降较快,因此这段时间测定的时间间隔期要短。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5.本实验注意事项:答:(1)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672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8.png)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题目一:溶解度曲线法测定Na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问题描述请详细描述溶解度曲线法测定Na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和步骤。
参考答案溶解度曲线法是通过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该物质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步骤如下:1. 首先,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可以通过称取不同质量的NaCl固体,溶解在已知体积的纯水中,制备溶液。
2. 稳定温度至设定值后,取一定量的溶液,利用适当的方法(如电导仪、折射仪或密度计等),测定其浓度。
3. 重复上述步骤,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的溶解度。
4. 将浓度与溶解度绘制成曲线图,得到溶解度曲线。
5. 通过分析曲线的斜率和坐标轴的截距,可以求得Na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题目二:利用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结构问题描述请简要说明红外光谱法是如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的。
参考答案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有机物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吸收和发射的红外辐射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待测有机物制备成薄片或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涂布在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台上。
2. 打开红外光谱仪,调整仪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将红外光源照射到待测样品上。
3. 通过检测样品吸收和发射的红外辐射,记录并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波数下的吸收强度和吸收峰。
4. 根据化学键振动频率与红外光谱的对应关系,对比已知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谱,确定待测有机物的结构。
红外光谱法能够提供有机物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和结构信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取代位置及分子结构。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27eeaddccda38366baf4e.png)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恒温槽的安装与调试1,恒温槽的工作原理:恒温槽之所以能维持恒温,主要是依靠恒温控制器来控制恒温槽的热平衡。
当恒温槽介质因对外散热而使发生变化时,恒温控制器就使恒温槽的加热器工作,使介质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它又停止加热,这样就保持介质有恒定的温度。
2,恒温槽的组成以及应用:槽体:用于盛装恒温介质介质:搅拌器:搅动恒温介质,以保证恒温槽的温度均匀温度计:测量恒温槽的温度加热器:用于加热介质电子继电器:用于控制加热器的通与断感温元件:当恒温槽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发出信号,命令执行机构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时,则又发出信号,命令执行机构继续加热。
3,几种典型的控温曲线⑴.表示加热器的功率适中,并且介质热惰性小。
因此温度波动较小,控温精度高⑵.表示加热器功率适中,但介质的热惰性较大,因此温度波动较大,控温精度低⑶.加热器的功率过大⑷.加热器的功率过小或散热过快4,为提高恒温槽精度,在设计和安装恒温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恒温槽的热容量要尽可能大,加热器的热容量要尽可能小⑵.加热器导热良好且功率适中⑶.感温元件和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要高⑷.合理安排各个仪器部件在恒温槽中的位置:如搅拌器和贝克曼温度计应该放在加热器附近⑸.提高恒温槽的绝热保温状态二.思考题1,对于指定的恒温槽,加热器的功率适中是指:加热器通与断的时间大致相同降低恒温槽的热惰性:A.恒温槽的热容量要大些,B.介质传热要好C.搅拌速率要适中D.要合理安排各个仪器部件在恒温槽中的位置E.加热器导热良好且功率适中2,为达到3中(1)的曲线。
应采取什么措施:⑴.恒温槽的热容量要大一些,加热器的热容量要小一些⑵.加热器导热良好且功率适中⑶.提高感温元件和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⑷.合理安排各个仪器部件在恒温槽中的位置,如搅拌器和贝克曼温度计应该放在加热器附近⑸.要提高恒温槽的绝热保温状态3,3中(3),(4)不能用控温精度公式来计算。
因为(3)中加热器功率过大,所测温度偏高,加热时间和停止时间一样,正误差大于负误差;(4)中加热器功率过小或散热过快,加热时间和停止时间不会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3.恒温槽在某温度下恒温,如果用80V加热电压下测得其灵敏度曲线如下图A,则在200V加热电压下的灵敏度曲线最有可能是:(C)4.恒温槽中水银接点温度计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用于控温;C.用于测温;D.用于测温差。
5.一般玻璃缸恒温槽的控温精度是±0.5℃。
(×,±0.1℃)6.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7.在恒温槽安装与性能测试实验中,加热电压的控制对控温有很大影响。
在开始升温时,需用大约(200V)的电压,接近所控温度时需用大约(100V)的电压,恒温时需用大约(100V)的电压。
8.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9.实验室中,欲将温度控制在-15±0.5℃,控温介质应选用:(C)A.冰水混合物;B.干冰;C.乙醇;D.液氮。
二、燃烧热的测定1.燃烧热测定中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所谓系统,是指研究对象。
在本实验中,以内水桶及其内容物包括内水桶、氧弹、介质水、测温元件、搅拌器螺旋桨等作为系统。
可近似看成是一个绝热系统。
所谓环境,是指除系统之外且与系统有联系的那一部分物质与空间。
在本实验中,环境主要指内水桶以外且与系统有联系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包括恒温水夹套、外水桶盖子上方的空气等。
2.实验中引起系统和环境热交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热损失答: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途径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内水桶底部与外水桶不是直接接触,而是用传热性差的材料制成的垫子隔开,减少传导引起的热损失;氧弹完全浸没在介质水中,使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传给周围的介质;外水桶上部用盖子盖住,减少空气对流;盖子朝下的一面以及内水桶内表面抛光,减少热辐射。
3.应如何正确使用氧气钢瓶答:一般高压气体钢瓶使用注意事项:(1)高压气体钢瓶放置场所要求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35o C;(2)高压气体钢瓶必须装有调节器(即减压器)时方可使用。
调节器分氢、氧、乙炔等三种,不准相互代用。
压力计、导管等也要专用;(3)安装高压气体钢瓶调节器应牢紧,不得漏气。
开瓶时,出气口处不准对人,缓慢开启,不得过猛,否则冲击气流会使温度升高,易引起燃烧或爆炸;(4)调节器卸下后,进气口切不可进入灰尘等脏物,并需置于干燥及通风的环境里保存;(5)在工作前应先将高压气体输入到调节器的高压室,然后缓慢旋转手柄(次级开关)调解气流,以保证安全。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好气瓶阀门,同时将调节器的手柄旋松(即关的状态);(6)调节器、阀门及管道应禁油;(7)装高纯气体的钢瓶内的气体不能全部用完而应该保持钢瓶内的气体为正压,以免在气体用毕更换气体时重新洗瓶。
4.在计算萘的燃烧热时,没有用到3000mL水的数据,为什么在实验中需要量准水的体积呢若水体积量得不准,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答:仪器常数值与水的量有关。
为了保证在测量试样和标准样时的仪器常数不变,需要准确量取水的体积。
若第二次测量水体积量得不准,则导致两次测量的仪器常数不一样,用第一次测量得到的仪器常数来计算第二次测量的燃烧热必然会引起偏差。
第二次测量时用水偏少,则燃烧热测量值偏大;反之,则偏小。
5.如何知道氧弹内的样品已点燃如何知道样品已经燃烧完全答:若记录仪上的电势信号变大,表明氧弹内的样品已点燃。
温升曲线记录完毕后打开氧弹,若氧弹内没有明显的残渣,表明样品已经燃烧完全。
6.如果内水桶的水温不加以调整,对测量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答:在测量试样和测量标准试样时,应近可能的保证两次测量开始时系统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相等。
第一次实验结束后,由于燃烧放热,导致水温升高,若不重新调节水温,此时系统将向环境传热;第二次燃烧实验过程中,由于放热使介质水与环境之间的温差更大,引起更大的热损失,将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7.该实验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答: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包括:1)样品称量;2)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漏热;3)燃烧完全程度;4)两次实验使所用的水量不等;5)搅拌引起的额外热效应;6)空气中N2变成硝酸所引起的热效应;7)温升测量仪表的灵敏度等。
8.如何测定挥发性液体样品的燃烧热答:将样品装入胶囊并分三步进行测量:1)测量标准试样,如苯甲酸的燃烧热,获得仪器常数值;2)测量胶囊的燃烧热;3)将液体样品放入胶囊中密封,测量胶囊和液体样品的燃烧热,该热效应扣除胶囊的燃烧热,即得到液体样品的燃烧热。
若胶囊不易点燃,可在胶囊上面放易燃物质如苯甲酸等,起到助燃作用。
9.若期望通过燃烧热测定获取苯的共振能,则应如何设计实验答:用本实验装置测出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的燃烧热,即可求算苯的共振能。
具体原理和测量步骤如下:苯、环己烯和环己烷三种分子都含有碳六元环,环己烷和环己烯燃烧热的差值E与环己烯上的孤立双键结构有关,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Q(Q m p,m p,环己烯环己烷)-=∆E苯环上有三个双键,若这三个双键是孤立的话,则环己烷和苯的燃烧热之差值应为3E。
但事实上,由于苯环上的三个双键是共轭的,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苯的共振能E:其它相关问题:1.在燃烧热实验中,点火不成功,下列可能原因中,除了(A)。
A.点火丝太细;B.样品受潮;C.样品压片太紧;D.点火电压太小。
2.在燃烧热实验中,为了防止系统漏热,用了下列措施,除了:(A)A.准确量取3升水;B.用盖子密封;C.水桶内表面抛光;D.空气层隔热。
3.根据热膨胀原理设计的温度计是(A)。
A.贝克曼温度计;B.铂电阻温度计;C.铂-铹热电偶;D.热敏电阻温度计。
4.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用下式计算热量:(C)Q V W+q1x+q2=KΔt该式基于的系统指:A.氧弹及内含物;B.氧弹及内含物和3000ml水;C.氧弹及内含物、3000ml水、内水桶、温度计和搅拌棒;D.氧弹及内含物、3000ml水、内水桶、外水桶、温度计和搅拌棒。
5.如果要测定乙醇的燃烧热,合理的实验方案是:(D)A.测定苯甲酸块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再将乙醇放入燃烧皿中测量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B.测定液体标准物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再将乙醇放入燃烧皿中测量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C.测定苯甲酸块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再将乙醇装入胶囊中测量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D.测定苯甲酸块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再将乙醇装入胶囊中测量燃烧过程的温度改变值,再测量胶囊的热值。
6.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温差测量仪和秒表代替记录仪和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实验。
)()(2)(3) ()(2)(3E3)(Q(Q,,,,,,m p,m p,苯环己烷环己烯苯环己烷环己烯苯环己烷)m v m v m v m p m p m p Q Q Q Q Q Q E--=--=∆--=7.如果计算得到萘的燃烧热为×103kJ/mol,误差为5×10kJ/mol,则计算结果应表示为-±50)kJ/mol。
(×,5150±50kJ/mol)8.在燃烧热实验中,点火不成功,下列可能原因中,除了(A)。
A.点火丝太细;B.样品受潮;C.样品压片太紧;D.点火电压太小。
9.在氧弹量热计中,内水桶与外桶间的空气层是为了(防止热传导散热);加盖子密闭是为了(防止对流散热);内水桶表面抛光是为了(防止辐射散热);用雷诺法校正温度是为了(校正漏热)。
10.某同学在做燃烧热实验时,发现点火丝已烧断,但样品并未点燃,请问下列可能的原因,除了:(D)A.氧气压力不足;B.点火电压不够;C.点火丝没系紧;D.样品压得太紧。
三、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1.为什么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系统漏气或脱气不干净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答:在动态法测量时,要测定在一定外压下液体的沸点值。
如果装置漏气,在压力不断改变,无法达到系统内气-液两相的平衡,也就无法准确测定一定压力下的沸点值。
在静态法时,应确保系统内只有液体的饱和蒸气。
如果漏气或脱气不干净,气相中含有空气组分,则气相压力为相应温度下液体饱和蒸气压和空气分压之和,使得压力测量结果偏大。
2.使用真空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按照真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真空装置,如水流泵、油封机械真空泵(低真空)或油扩散泵(高真空);2)油封机械真空泵或油扩散泵在使用时要注意:(1)不能直接抽可凝性蒸气或挥发性液体等;(2)不能用来抽腐蚀性气体;(3)注意电机电压、电机运转温度等;(4)机械泵进气口前置装有三通活塞的缓冲瓶,停止抽气时应将机械泵与抽空系统隔开而与大气相同,再关闭电源,这样既可保持系统的真空度,又能避免泵油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