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总结
![中韩文化对比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f83a0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8.png)
中韩文化对比总结中韩文化比较(论文)中韩文化比较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韩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一个学期的课并不多,但我从中却收获不少,感受到中韩之间的文化差异。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中韩文化的比较。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在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自尊心强,民族凝聚。
中韩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由于对彼此文化的本质不甚了解,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文化偏见。
在韩国,人们习惯集体行动,认为只有在集团内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并受到保护。
带着这种想法到中国餐厅吃饭的韩国人看到约40%的中国人在单独用餐时,当然会产生“为什么中国被孤立的人这么多”的疑问。
其实,中国人并不太在意单独吃饭,而且也不认为独自吃饭就代表没有朋友或很孤独。
对平等思想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过去,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令人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一起干家务活,而几乎所有中国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国人非常关注健康并为此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
旁晚在街上散步,会发现很多人涌向附近的公园。
从二十岁到七十岁不同年龄段的人,正随着录音机中的音乐节拍在公园里翩翩起舞。
其实舞蹈动作并不复杂,但所有人都沉醉于音乐之中。
这与依赖电视和酒释放压力的韩国人截然不同。
我认为,其他国家的人都应向中国人学习,将保护健康融入日常生活,并与周围人和谐共处。
中国人还赋予颜色特殊含义。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e17de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a.png)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中韩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
本文将就中韩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
饮食惯中韩饮食结构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结构都以主食为主,但细节上有所不同。
中国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而韩国则以米饭和面食为主。
此外,中国菜肴通常包括主菜、配菜和汤,韩国菜则更加注重小菜的搭配。
此外,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即韩式烧烤,它以在桌上烤肉为特色。
食材使用比较中韩两国在食材的使用上也有不同。
中国菜肴通常使用多种蔬菜、肉类和海鲜,而韩国菜则更加注重辣椒、大蒜和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
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食材,即泡菜,它是用盐腌、辣椒粉腌制的蔬菜。
礼仪与俗就餐礼仪比较中韩两国的就餐礼仪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就餐时通常采用筷子,吃饭时端起碗;而韩国人则采用铁质的餐具,吃饭时将碗放在桌子上。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俗,即将菜肴夹给长辈或客人尊奉。
庆祝饮食节日比较中韩两国都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与特殊的菜肴和美食有关。
而韩国有一种特殊的节日,即第一次喂食的婴儿节,父母会为婴儿准备特殊的食物,象征祝福和幸福。
健康饮食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比较中韩两国的健康饮食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注重均衡饮食,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疗效。
韩国人则更加注重食物的热量和消化。
他们相信吃热量适中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结论综上所述,中韩饮食文化在饮食惯、食材使用、礼仪与俗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这些差异也体现了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字数:810字。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15212a8a8114431b80dd814.png)
中韩文化差异:
1、言谈举止
鞠躬是每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做法是相同的,说实话,它已经在每个国家发展了多年。
在日本和韩国,在欢迎对方时微微鞠躬,在更正式的场合下鞠躬更深沉,这被认为是恰当的。
在中国,握手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典型的欢迎,只是一个轻微的头部手势,而不是惯常的鞠躬。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另一种习惯是谈话的音量和语调。
往往你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看到和听到中国游客。
在公共场所日本人和韩国人通常会保持非常安静的状态,甚至会把自己的笑声留在原地。
然而,中国人没有保持安静的社会习俗。
你会经常看到中国人咯咯地笑,提高嗓门,这对日本和韩国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不同。
2、文化时尚
在时尚界,韩国以可爱、时尚的文化而闻名,韩国人比日本人更经常地选择更亮的色调,但与此同时,韩国人在亚洲流行时尚中也占据了相对的地位,这一点尤为突出。
在中国,时尚在城市和省级环境中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无论他们在服装和装饰品上都采取了更西方的策略。
3、语言
在语言上,韩语可以以辅音结尾,而不是以“n”结尾。
“他们确实有一个简单的音节和元音框架,就像日语一样。
中国的语言是日语和韩语的起源,似乎是独一无二的。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标准,
但每个单词都有很多相同的元音。
4、文化节日差异
习俗方面,中国的中秋和韩国的仲秋是同一个节日,但韩国人对于吃月饼比较陌生;端午节,在韩国已转化出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内容(没有龙舟赛)。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9d2e834561252d380eb6e9c.png)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中韩文化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8d92fd6b52acfc789ebc9f0.png)
中韩文化对比摘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本文从中韩饮食,中韩服饰以及中韩礼仪,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中韩文化差异。
并对中韩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韩文化、饮食、服饰、礼仪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在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自尊心强,民族凝聚。
中韩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由于对彼此文化的本质略有不同,所以中韩文化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中韩文化。
1)中韩饮食文化对比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
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
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
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
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这样以为没有礼貌。
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
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
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
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
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b89d310912a216147929e9.png)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这学期我选修了中韩文化差异这门课,期间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与韩国在大学、饮食、婚恋、茶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差异,使我有了很多收获,对中韩之间的差异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1.大学的差异韩国大学生大部分是走读。
中国大学生大部分是寄宿在学校。
原因韩国比中国小,交通相比之下也更方便。
中国的大学生来自中国各地,距离一般比较远,很多地方偏僻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统一管理一般是硬性的要求学生住校。
中国大学生比韩国大学生谈恋爱的情况更多,分析其中原因对于韩国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男女接触的机会也不是特别多。
而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是远离家乡寄宿在学校不像韩国学生都是走读所以缺少亲情会感觉心里空虚,对于合得来的两个人更容易走到一块。
课程安排,韩国没有午休,早中晚都有课。
中国的根据季节的不同都有一定的午休而且晚上一般没有课。
还有,韩国课程都是自己申请,所以韩国的学生大部分周五都没课,都集中在某两天或三天。
中国的课程安排都是统一的周一到周五都有课而且分布均匀,同一班级的课程除了一些选修课以外都是一样的。
2.饮食的差异中国饮食文化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韩风俗文化差异案例分析
![中韩风俗文化差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a486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3.png)
中韩风俗文化差异案例分析
中国和韩国的风俗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
例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在节日期间穿上传统服装,如中式唐装或者民族服装。
而在韩国,人们则更倾向于穿上传统的韩服。
此外,中国人通常会在节日期间挂上年画,以祈求新年的好运。
而韩国人则会在节日期间挂上樱花干花来庆祝新年。
另一个明显的差异是饮食习惯。
中国人通常会在节日期间吃烤鸭、饺子和其他传统的中式料理。
而韩国人则会在节日期间吃烤肉、泡菜和其他传统的韩式料理。
此外,中国人在节日期间会进行许多传统的活动,如舞龙舞狮、观看龙舟比赛等。
而韩国人则会在节日期间进行许多传统的游戏和比赛,如踢高卢鸡、打太空鸡等。
总之,中国和韩国的风俗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服装、饮食习惯和传统活动等方面。
这些差异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体验。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697f9a06edb6f1afe001f52.png)
中韩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韩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民间交流在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国的饮食,礼仪,服装文化既有同又有异。
中韩两国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一、中韩两国饮食文化比较(一)中国饮食文化1、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
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
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2、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
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
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韩国饮食文化韩国人日常饮食中以大米为主食,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并以肉类、豆类、海产品、泡菜、汤等为辅食。
其中,汤和泡菜在日常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辅食的味道往往因烹调者不同而异,尽管用的可能是同样的原料。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这与韩国气候寒冷湿润、种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湿。
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评析
![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3a7d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3.png)
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评析中韩两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受到了自身的传统价值观和周边文化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韩两国文化在不同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在传统节日方面,中韩两国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在相似之处上,中韩两国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和秋夕节在日期上十分接近,都是团圆的象征,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赏月、吃月饼等。
而在不同之处上,中秋节的焦点是家庭团聚,人们重视亲情;而韩国的秋夕节更加偏向祭祖,人们会去祭拜祖先。
这体现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韩国文化则更注重传统和祭祀。
其次,在美食方面,中韩两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相似之处是两国都有许多以粮食为主的菜肴,如大米、面条等。
而不同之处则在于烹饪方式和调味方法。
中国菜以炒、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为主,注重调味品的使用,使得菜肴味道丰富多样;而韩国菜则以烧烤和泡菜为特色,辛辣口味更为突出。
这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和谐、均衡的原则,而韩国文化则更加强调鲜辣刺激的口味。
此外,在礼仪方面,中韩两国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礼貌和尊重,尤其在长辈和上级面前,人们会更注重言谈举止,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韩国文化则更注重年龄和地位的等级制度,上下级之间有着明确的规范。
韩国人在交往中会更注重敬语和尊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这反映了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和谐,韩国文化则更强调等级和秩序。
最后,在艺术和娱乐方面,中韩两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中华传统文化以书画、传统音乐、戏曲等为代表,注重平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而韩国则发展了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如韩剧和韩国流行音乐(K-pop)等,更加注重明亮、活泼的艺术风格。
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内心表达的追求,而韩国文化则更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和娱乐性。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文化在传统节日、美食、礼仪以及艺术娱乐等方面存在着异同。
这些差异既受到了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两国社会、价值观的不同。
中韩两国语言文化比较.docx
![中韩两国语言文化比较.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f9454500975f46527d3e1bb.png)
中韩两国语言文化比较文化的概念非常多,包含很多方面和层次。
其中,语言文化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同属汉字文化圈,拥有相似的文化,又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文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不同,寻找规律,为学习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语音方面1.汉语拼音字母共有24个元音,23个辅音。
汉语属于孤立语。
有四个声调。
2.韩语拼音文字共有24个字母。
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
韩语的元音可以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
辅音分为松音、送气音和紧音,汉语无此分类。
韩语属于黏着语,语音表现力相当丰富,没有声调。
二、文字方面1.汉语的文字是汉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制的,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
汉语的标记系统单一、稳定。
2.韩语的文字是韩文,是朝鲜世宗大王召集文人根据汉语音韵于1443年创制的。
在这之前,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借用中国的汉字。
韩语是表音文字,夹杂少量表意文字(汉字词)。
基本上以韩文为主,但一些正式场合、景点名称仍使用汉字,主要采用繁体汉字。
三、词汇方面汉语的词汇比较稳定,韩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外来词和汉字词三部分,词汇发展变化比较活跃。
尤其近年来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创造了很多新造词。
另外,韩语中将名词、代词、数量词等具有名词性质的词称作体词;将动词、形容词合称为谓词。
其余的分类方式和汉语相同。
四、语法方面1.语法关系汉语主要靠词序和词来表示语法关系,词序要求严格。
而韩语是靠助词、词尾等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序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2.句子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定语在前,修饰后面的中心语;状语在前,修饰后面的谓语。
不同点是,汉语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韩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
汉语表达的重点在前面,而韩语的句子重点往往在句尾。
3.词形变化汉语没有词形变化。
而韩语的动词、形容词有各种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ec7e5803968011ca20091ac.png)
中韩文化差异
什么导致中韩文化差异??
由于宗教界别、种族群体、语言能力、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民族主义、年龄代沟、文学修养、艺术认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差生文化差异。
差异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孤立”
韩国人习惯集体行动,认为只有在集团内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并受到保护。
带着这种想法到中国餐厅吃饭的韩国人看到约40%的中国人在单独用餐时,当然会产生“为什么中国被孤立的人这么多”的疑问。
有人说,中国人并不太在意单独吃饭,而且也不认为独自吃饭就代表没有朋友或很孤独。
差异二:对品等思想的意识
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令人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一起干家务活,而几乎所有中国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韩音乐的差异
中国音乐具有自成体系的审美观念。
它突出地表现为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述中的道情、理趣,推崇表现的含蓄、婉曲,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
韩国音乐的感觉植入了我们的大脑里。
每当韩国音乐里那些悲伤、浪漫、甜蜜的音符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韩剧中那一幕幕浪漫、凄美的画面。
让我们回味无穷!。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8297c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2.png)
一.中韩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一种震撼——中国功夫中国功夫源远流长上千年,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中外所瞩目。
事实上,中国功夫亦因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一系列动作电影而大放异彩并风行全球,里面所展露的中国拳脚功夫,更受到国际间高度的重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响了中国功夫这块金字招牌。
一种智慧——儒家文化思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多年来,儒家学说做为中国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异彩,独领风骚。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历来以思想政治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在西方,尽管形态不一,但儒家思想还是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
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普洱的愈存愈香……品完之后回味无穷,清香留在唇齿间。
这都是中国茶叶所独具的魅力。
除了舌尖的诱惑之外,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这就是茶道精神,值得中国向全世界推荐。
一种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
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
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一种"china"——瓷器China就是中国的意思,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婚礼上的瓷盘也是中国制造。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31bd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国和韩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鉴于两国在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也存在诸多不同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共同点1.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韩国的儒家思想也有很深厚的传统。
这种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在中国和韩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2. 书法、绘画和音乐书法、绘画和音乐是中韩两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两国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意境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如中国和韩国的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等,都有相似的艺术风格。
3. 传统服饰中韩两国在传统服饰方面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如中式旗袍和韩国传统服装“韩服”都强调身材的线条美,强调柔美、性感,而且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还有现代时尚的艺术性和设计上的灵感。
二、不同点1. 历史差异中国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处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韩国相比之下要年轻得多,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也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总体上比中国要单一一些。
2. 社会结构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
而韩国则是一个民族相对单一的国家,民族文化相对纯粹。
3. 饮食文化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有着复杂的烹调方法,饮食分为八大菜系,不同地域在烹调方法、调料、口味等方面存在差异。
而韩国则注重低脂、健康和自然绿色的饮食方式,辣椒、大蒜、生姜等成为了韩国饮食的常见调味品。
4. 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儒家、道家、佛教等,而韩国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两国的传统信仰有很大的不同。
5. 社交礼仪中韩两国的社交礼仪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礼仪是对身份地位、年龄等因素的尊重,在商务场合上也比较讲究规则。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045a3acc5da50e2524d7fc3.png)
在韩国,您必须了解中韩之间的这10种文化差异!就像喝冰水一样,您必须化妆才能外出,在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01休息站的食物很好吃。
说到中国飞机餐和中转站的套餐,大多数人都不好吃,但是韩国火车站或服务区的食物很美味。
近年来,许多飞机餐或休息站食品已成为网上名人美食。
02你有没有吃过饭?听到这个问题,韩国人默认会吃米饭吗?如果他们不吃米饭,他们就不称其为吃。
面条,蛋糕等都是零食……03请脱下鞋子,先进入房间。
在韩国,进入屋子之前必须脱鞋。
由于大多数人都直接在韩国的地面上睡榻榻米,因此必须保持地面整洁。
如果您去韩国的朋友家,请记住穿袜子。
04没有票证检查,没有安全检查。
通常,乘坐KTX时不检查票,但是如果发现您逃票,将被罚款。
我们每次乘地铁都要检查〜每个人都很熟悉,但是韩国的交通没有安全检查,但是我同意在这一点上进行安全检查。
毕竟,它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如果韩国也有安全检查,可能无法拍摄釜山旅游〜05可以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吗?如果一个陌生人在中国索要电话号码,估计是金字塔销售或骚扰。
在韩国,这种现象不足为奇。
如果想和外面的人交朋友,可以直接要求联系方式〜06抱歉,我不能烫你的头发。
韩国的服务业非常重视口碑传播。
如果您梳头,如果头发质量差或选择了不合适的发型,理发师的店员将不会同意。
这是一个良心,对吗?在中国,做一个店主通常只收钱来处理卡,这很普遍。
但是,如果您像哈哈先生那样浓密的头发,可能会被收取双倍的钱〜07请坐下。
在正常情况下,年轻人不会坐在老旧,虚弱,生病和怀孕的座位上。
即使其他席位已满,他们也会自然站立。
如果有老人或有孩子的母亲乘公共汽车,他们自然会要求对方坐下。
08你为什么不能戴顶绿色的帽子?在中国,当您戴绿帽子时,尤其是男孩,您会被嘲笑。
每个人都知道原因,但是在韩国,不能随便穿。
因此,如果韩国人刚刚来中国,他们肯定充满了问号。
他们为什么不能戴绿色帽子?09欢迎光临。
韩国许多小型旅馆,ktv和夜总会都建在地下。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af813b47cd184254a3535ac.png)
(1)文字性质:①汉字—表意文字。
②韩文—表音文字。
(2)标记方式:①汉语:标记系统单一,稳定。
②韩国语:基本以韩文为主,但一些正式场合使用汉字。
二、中韩历史文化差异(一)节日差异对比1.中国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介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法定休假日)元宵节、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其他节日)2.韩国韩国民众最重视中秋节。
传统节日:元旦、独立运动纪念日、植树节、释迦摩尼诞生节、儿童节、光复节、中秋节、开天节、韩语节、圣诞节(二)传统服饰对比1.中国:汉族(汉服)、藏族(藏袍)、苗族(苗服)、蒙古族(蒙古袍)、满族(旗袍)、中山装等2.韩国:韩服(女士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士是短褂搭配长裤,并以细带缚住裤脚)。
(三)中韩礼仪文化对比1.中国礼仪文化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
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
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
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当然现在我们对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2.韩国礼仪文化韩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韩国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视所应具备的礼仪修养。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 1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 1](https://img.taocdn.com/s3/m/30f574c989eb172ded63b7eb.png)
2、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 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 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 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 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时,一 般可送日历、酒、茶、糖 果、烟等。
3、忌讳:中国普遍有“好 事成双”的说法,因而 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 送之礼,均好双忌单, 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 穷之色 ,而红色,则是 喜庆、祥和、欢庆的象 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 爱。另外,我国人民还 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 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 能送梨,因为"送钟"与" 送终","梨"与"离"谐音, 是不吉利的
2、饮酒特别是祝酒、
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 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 主人、主宾,也可以是 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 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 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 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 杯底,面带微笑,目视 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 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 福的话。
3、在中餐里,干杯前, 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 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 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 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 对方的尊敬。用酒杯杯 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 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 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 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 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 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 干一杯。
(二)韩国的送礼文化
1、韩国人送礼物大多比较随性
,大多都
贴近于生活。 2、搬新房时送洗涤剂和卫生纸。分别表 示希望对方再搬新家以后像洗涤剂的泡沫 一样,越来越多。发财的意思。卫生纸是 希望对方未来的日子想卫生纸一样顺利, 就是希望对方以后的问题就像拿卫生纸一 样很好的解决。
3、韩国最重视的
(接上)级别与辈份悬殊
太大者不能同桌共饮。 在特殊情况下,身份高 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 进时,身份低者要将杯 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 的杯身,不能平碰,更 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 否则是失礼,晚辈和下 级也应背脸双手举杯而 饮。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d8e2c52b9d528ea80c77999.png)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学生:卢柔柔学号:G1121091班级:营销1104老师:戴明丽中韩文化差异对比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
(一)在文字方面差异(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4f4f0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c.png)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两国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历史、地理、气候等方面的不同。
本文将从食材、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方面对中韩饮食文化进行对比,带您了解中韩两国独特的饮食风俗。
一、食材对比
中韩两国的食材选择有着显著差异。
在中国,大米、小麦、豆类、蔬菜等是主要的食材,而在韩国,泡菜、辣椒酱、牛肉等则是常见的食材。
此外,韩国人偏爱的泡菜、辣椒酱等酸辣口味,在中国并不常见。
中韩两国在食材选择上的不同也体现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二、烹饪方式对比
中韩两国的烹饪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炒、煮、炖等烹饪方式被广泛采用,注重原汁原味,讲究食材的新鲜和自然口感。
而在韩国,烤、炸等烹饪方式更为普遍,独特的烤肉和炸鸡等美食成为了韩国饮食文化的代表。
此外,韩国独特的火锅料理和涮烤方式也吸引了众多食客。
三、餐桌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的餐桌礼仪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尊重老人、祝酒等礼仪被视为尤为重要,家庭聚餐时往往要遵守一定的礼节。
而在韩国,餐桌礼仪更为注重团体性和礼貌,例如用餐时要等年长者先动口,不可
先动筷等。
此外,韩国人在用餐时也常常采取坐地吃饭的传统方式,体现了韩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情味。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之处。
中韩两国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希望能够通过对中韩饮食文化的对比,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两个国家丰富多彩的饮食遗产。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8548c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b.png)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中国和韩国是亚洲两个邻近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它们地理上相近,但两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礼仪、饮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一、礼仪中国和韩国在礼仪方面都非常注重面子和尊重他人,但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中国,人们通常以握手或鞠躬来表示问候,尤其是在商务场合。
长辈和上级被普遍视为尊重的对象,而年轻一代则需要向他们致以更多的敬意。
另外,在中国人的交往中,人们经常会邀请朋友到家中享用丰盛的饭菜。
而在韩国,人们通常以深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较为注重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区别。
长辈和上级在社交场合中享有更高的地位,年轻人则需要表现出更多的尊重和恭敬。
此外,韩国的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要,在用餐时需要注意遵守规定的顺序和规矩。
二、饮食中国和韩国的饮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味,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拥有八大菜系和各种地方特色小吃。
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分享食物,通常会点一些主菜和几个小菜,供大家一起品尝。
此外,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的热量和平衡,讲究五谷为养、荤素搭配。
而韩国的饮食文化以其辛辣的口味和发酵食品而闻名。
韩国人喜欢食用泡菜、辣椒酱和烧烤等特色食物。
在韩国,人们通常会将主菜、米饭、汤和几种小菜摆放在同一个餐桌上,供大家共同享用。
韩国人的饮食文化注重健康和卫生,他们相信食物的选择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价值观中国和韩国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不同,这反映在它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上。
中国人注重传统价值观念,尊重长辈和家庭观念深-root。
孝敬父母和长辈被视为美德,忠诚和勤奋也被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和面子问题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会为了维护自己或家族的面子而努力。
而韩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群体观念。
他们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韩国文化中,人们普遍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注重集体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化差异对比学生:卢柔柔学号:G*******班级:营销1104老师:***中韩文化差异对比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
(一)在文字方面差异(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五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5.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
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6.语调(1)句法语调一般表现在句末,用于区别不同的语气意义。
韩语属黏着语,独立词后粘着附着词才能组成句子,而不少附属词可以直接表达各种语气、意义和思想感情,这一特性,相对的削弱了语调的作用。
汉语是孤立语,没有语气和思想感情的附属词,主要靠语调来表达句子的意义。
(2)逻辑语调汉语的逻辑语调的变化比韩语广泛、自由。
因此汉语音节的音长变化比较自由,音长没有辨义性,即单词中某一音节加长一些不会产生词义的变化。
而韩语语音长短是辨义的。
7.敬语(1)表达方式不同韩国语的敬语表达都有一套完整、复杂的敬语体系,可分为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而汉语中则不成体系,主要带有敬谦意思的词汇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
(2)适用对象范围不同汉语的敬语一般只用于谈话的对方;韩语可以用于话题的第三者,适用范围比汉语广。
8.表达的风格上汉语简洁明了,韩语委婉。
(三)两国文字起源1.汉语的书写文字是汉字。
它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实践中创造的,属自源文字。
具体起源时间尚无定论,但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适用最广泛的文字。
2.韩语的书写文字是韩文,是由朝鲜世宗大王借鉴汉语音韵于公元1444年“训名正音”创制的。
在此之前,韩国没有文字,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陆续借用中国的汉字,采用直接用韩文记录和利用吏读两种方法记录语言。
现代韩国语中仍夹用繁体汉字。
综上可见,韩语文字的创制都与汉字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汉字是韩文和日文的母体。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而文化对其语言的形式,表现手段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
二、文化差异(一)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是指汉族文化,汉文化。
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
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
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在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
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家国家的活化石。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中国的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
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二)韩国文化韩国人民早期的兴起和发展并不划一,然而总的说来有一个特点,即同中国人之间的积极接触以及有时候也发生的斗争。
从韩国人民形成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开始,他们的文化逐渐与中国的文化成为一体。
韩国制造了铁工具和铁武器。
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这几个方面,韩国的发展也受到中国的强大影响。
但是,仅仅了解文化交流还不能充分解释韩国文化。
正确了解韩国人民的各种特点也至为必要,而这些特点必须联系韩国人民的历史发展来加以解释。
不妨考虑一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传入韩国的。
虽然儒教比佛教先行一步,然而首先为韩国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
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于建立一个由贵族统治和中央集权的倾向于扩张的国家。
韩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
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
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
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
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接。
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
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计其先行,以示敬意。
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
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
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
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
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
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
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
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
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
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
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
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
孩子则喜欢食品。
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
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三)中韩文化对比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历史上的韩国文化应该是被中国的封贡体系所覆盖的,朝鲜民族也一直以有这样的邻居而自豪,全国从政治体制,到民间风俗都虔诚的效仿中国,以至于到现在韩国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文化,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始终不变,比如韩国是除中国外惟一现在还有人按古礼祭祀孔子的国家,长幼尊卑秩序在韩国社会中表现得很明显。
“仁义忠孝”这些传统道德信条仍然被韩国人所信守。
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
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首先,最早接触韩国是从韩国足球开始的,在所有的体育运动中,足球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
韩国足球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顽强,从五十年代朝鲜足球对叱诧世界杯,到现在韩国队在国际足坛的快速发展,他们继承了坚强的斗志,在现代足球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近来,韩国文化对中国严重侵入,韩剧,韩食都成为国人追捧的对象,因为身边能够接触到朝鲜族的朋友,了解的渠道比较多。
比如韩国的娱乐节目,X-MAN 情书之类的,是一种明星参与的游戏节目,我觉的宗旨就是把欢乐带给观众,因为这些明星出演完全是免费的,而且为了出演这种节目主动申请,这就是他们对公众的态度,节目中也都很随和,并且显的谦逊有礼,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
反过来想想中,有哪档节目可以招来如此多的明星免费捧场,尽管最近看到国内有拦目出来效仿,但看过之后越发厌恶,台上的所谓明星都是些刚出道的新人,当却没忘了摆架子装成熟。
这就是娱乐明星对自己的定位不同,他们忘了人民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俗话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其实是只有百姓才能样艺人。
现在的年轻人疯狂的哈韩,迷恋韩剧,而且年龄层也更加多元化,这是一种对时尚的认可。
但是我们透过华丽的外表,真正吸引我们的还是儒家的传统文化,它唤醒了我们对“礼”的怀念。
韩剧中人物不仅有俊朗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韩国语中吸纳了很多的外来词汇,服饰中添加了国际元素,经典的泡菜继承了传统的手艺,可贵的是这些都在年轻人的身上有所体现。
韩国人外表和善,但却有很大的决心,从足球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他们都显示了一股狠劲,顽强的斗志是他们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