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03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合集下载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最新年文档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最新年文档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一、引言道德指一系列引导社?行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集合。

一个典型的道德价值观实例就是人们尽量避免伤害他人。

哲学家通常把道德分为“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类型。

描述性道德是存在于特殊社?和群体之间对其成员的行为具有权威性约束和管理的一组观念和传统的集合。

描述性道德涉及精神纯洁、服从权威及对群体的忠诚[1]。

规范性道德是跨越人类社?所有种族和群体而存在的要求所有理性人类必须遵循的行为和规范。

规范性道德比描述性道德更原始,也更基础,它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拒绝伤害和公平性,同时也包括道德的其他方面[2]。

早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探讨是否存在比描述性道德规范更通用的道德规范形式,它们不?因为社?群体、宗教、甚至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描述性道德研究因影响其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的各种问题而遭遇冷落,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规范性道德因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客观成熟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针对它们的心理学研究也相应的比较全面和深入。

2007年,Haidt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道德领域的研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拒绝伤害、公平性、忠诚、服从权威、精神纯洁。

在这些领域中,从规范性道德角度人手的拒绝伤害和公平性研究尤其受到心理学家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兴起后,以拒绝伤害为主题的道德判断神经机制的研究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道德判断是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道德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呈现给被试一段文字陈述或者图片,对某个道德场景或道德内容进行描述,要求被试针对所了解的内容做出某些相应的判断,比如回答是或者否,或者对故事主角行为的认同度进行评定等。

经典的道德判断范式包括自苏格拉底时代留传下来的道德两难故事[4]以及Young根据意图和结果两个被试内操作变量编写的道德场景[5]等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研究结果。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刍议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刍议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刍议摘要: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是认知和情绪平等竞争的过程,情绪战胜认知做出道义判断,认知战胜情绪则做出功利判断。

但也有研究者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质疑,认为道德判断的过程是单加工。

今后研究应对双加工与单加工之间的分歧进行比较,探索情绪和认知对道德判断发生变化的影响程度,并注重道德判断的实验材料的真实性、情景性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道义判断功利判断情绪认知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道德判断一直认为是理性认知的结果。

科尔伯格在认知范式下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六阶段模型,其基本观点是道德推理导致了道德判断,情绪情感并非道德判断的直接结果。

70年代,林德在科尔伯格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同时测验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显示了该理论的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情绪情感与认知推理一样在道德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情绪情感的研究可以弥补认知范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Haidt等人(2001)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过程包括直觉系统和推理系统两种加工,最基本过程是属于直觉加工,道德直觉是道德判断在意识中立即呈现时产生的一种情感效价(好—坏/喜欢--不喜欢)。

但并不包括任何有意识地逐步搜寻、权衡证据的过程。

其核心观点是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道德直觉产生的,当各种直觉发生冲突时,会伴随一个缓慢的、依据过去发展情形分析的道德推理。

Greene的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于2004年在社会直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道德判断中增加情绪的研究,充实了道德判断的理论基础,扩展了道德判断的内容,改进了道德判断测验,对创新道德心理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Greene(2001)通过fMRI研究认为道德判断并不仅是像传统道德判断理论所认为的是道德推理的结果,而是还有情绪情感的参与。

他还认为人们的道德思维受到情绪和认知两方面的影响。

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

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

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文章标题:探索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在道德哲学中,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主题。

它提出了一种道德原则,旨在引导人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通过分析其深度和广度,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哲学概念。

1. 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出发点在对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进行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出发点。

这一道德原则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人们在道德决策中应当考虑到自身的直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理性的思考。

这一出发点体现了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对于道德决策的独特视角。

2. 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的核心内容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主要包括了博爱原则、公正原则和谦逊原则。

这三个原则构成了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核心内容,它们指导着人们在面对不同道德问题时应当如何做出决策。

我们将逐一对这三个原则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2.1 博爱原则博爱原则强调了人们应当在道德决策中考虑到他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自身的利益。

这一原则体现了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对于爱和关怀的重视,它要求人们在道德决策中追求整体最大的幸福。

2.2 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道德决策中考虑到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这意味着人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并在决策中遵循公正的原则,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对待。

2.3 谦逊原则谦逊原则强调了人们应当在道德决策中保持谦逊和谦卑的态度,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这一原则体现了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对于谦卑和真诚的追求,它要求人们在道德决策中不要过分自大和自我中心。

3.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道德原则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道德原则对于指导人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博爱原则、公正原则和谦逊原则构成了罗斯直觉主义义务论的核心内容,它们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和直觉,使得道德决策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

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

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

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柏拉图、休谟和杰弗逊都试图弄明白人类的心理构造,但他们手中都没有一个用以阐释生物构造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即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痴迷于道德,任何生物间合作的例子都要用他一贯强调的竞争和“适者生存” [5] 理论来解释。

对于道德可能是如何进化的,达尔文提供了几种解释,其中大多涉及诸如同情之类的情感,他认为这些情感是人类社会本能的“基石”。

他也写到了羞耻感和荣誉感,它们与人们对声望的追求相关。

达尔文是道德先天论者:他认为自然选择赋予了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

然而,社会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受到了两波道德主义的影响,先天主义因此成了一种道德冒犯。

第一波是人类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恐惧,这一主义由达尔文提出,但他并未支持它。

其大意是,最富有、成功的国家、种族和个人就是“最适者”。

因此,向弱者施与宽仁救济,使之能繁衍下去,就等于是干涉了自然进化的过程。

[6] 某些种族天生就优越于其他种族,这一说法后来受到了希特勒的拥护。

如果希特勒是先天主义者,那么所有先天主义者都是纳粹分子。

(这个结论的逻辑有误,但如果你不喜欢先天主义,这样说就很过瘾。

)第二波道德主义是曾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卷席美国、欧洲和拉美的激进政治。

激进的改革者们通常相信,人性是一块白板,在上面可以绘就任何乌托邦图景。

比如,如果进化赋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需求和技能,那么想要在很多职业中达到两性平等就存在困难。

如果先天主义可用来为既存的权力结构辩护,那么先天主义就是错误的。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逻辑错误,但正义之心就是这么运作的。

)20世纪70年代的哈佛研究生、认知科学家史蒂芬· 平克(Steven Pinker)在其2002年的著作《白板说:对人性的现代否抑》(The 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 )里描述了科学家们如何背叛科学价值以忠诚于进步运动。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述评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述评

Vol.28No.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下)2012年4月1直觉模型对认知理论的挑战一直以来,道德判断都是道德心理的研究重点.关于道德判断的理论也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上个世纪80年代,科尔伯格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认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是认知推理的结果,道德判断的发展也依据认知结构的变化和重构.这个理论被当时大多数学者认可,并在道德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看来道德判断是这样一个过程,即道德判断者先搜寻相关的证据,然后对其进行权衡整理,最后做出判断.他们认为道德判断主要通过对相关证据的认知加工而得,情绪情感不参与道德判断过程.然而上个世纪末期,研究者越来越发现认知理论的局限.Haidt 把认知理论的缺陷总结为以下四点[1]:首先,认知理论中的道德判断过程所涉及的搜集证据过程和权衡整理过程都是意识过程,而当前普遍公认人的心理过程都是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同时存在的.显然,认知理论忽略了道德判断中的无意识过程.其次,认知理论中,道德判断者很被动,似乎在为自己的道德判断寻找合适的借口,不像认知心理学家所宣称的科学家寻求真理的过程.显然,认知理论无法充分解释道德判断主体的动机.第三,认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主体要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认知加工.很多时候这个认知加工过程包括推理过程.然而,推理是比判断更高级的认知加工过程.相关研究表明,推理加工是发生在判断过程之后,为其寻找理由说明的.对于这一点,认知理论无法自圆其说.最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情绪会占用人的认知资源,这使得人在强烈情绪下几乎无法做出理性决策.情绪比认知更能影响人的行为,那么在道德判断中,道德情感比道德推理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Haidt 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直觉模型.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系列加工过程,其中直觉加工是最基本的过程.Haidt 认为直觉加工直接产生道德判断,当各种直觉发生冲突时才发生认知推理加工过程.直觉加工时在意识中直接呈现的,包括一种情感效价(好-坏/喜欢-不喜欢),而不包括任何有意识地认知加工,直接产生结论的加工.[2]社会直觉模型里,道德判断过程包括直觉判断、事后推理、理性劝服、社会劝服、理性判断、个人反思等六个过程.其中前四个过程不是割裂的,可截然分开的,而是发生在人脑中的连续的过程,也是直觉模型的中心环节.社会劝服是指将使不同个体的观点达成一致,理性判断是指依靠逻辑推理来做出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德判断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发展的.而当各种直觉发生冲突时,道德判断主体可能要反复经过个人反思、直觉判断、事后推理这三个过程,直到最后做出判断.[3]2双加工理论———对社会直觉模型的深化社会直觉模型中的直觉判断过程里面包含了很多无意识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情绪情感过程.但是,针对情绪情感过程在道德判断中的具体作用,该理论并未做深入的说明和解释.Greene 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进一步具体化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述评李炜1,袁文娟2(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传统的理性主义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系列理性推理的结果,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更多是一种直觉加工的过程.双加工理论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平等竞争的结果.关键词: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型双加工理论中图分类号:B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176-03176--Greene也认为道德判断包括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一个是与抽象道德原则的习得和遵循有关的认知推理过程,此过程与社会直觉模型中的推理系统相对应;另一个则是相对内隐的情绪动机过程,与社会适应相联系,此过程对应于社会直觉模型中的直觉系统[4].Greene也认为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中有直接作用,但与社会直觉模型又有所不同.社会直觉模型认为直觉加工是先于推理加工的,只有当直觉相互冲突时,推理加工才发挥作用.而双加工理论认为认知推理过程和情绪动机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是平等竞争的,而两者最后的竞争结果即是道德判断.3双加工理论的实验证据双加工理论的证据来自Greene的三个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是为了探索情绪是否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在这个实验里,Greene使用了两个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即个人道德困境和非个人道德困境,故事具体内容如下:非个人道德困境:假设你目睹着一辆失控的有轨电车在主道上前行,此时电车正驶向5个维修轨道的工人.如果按目前状况继续行驶的话,这5个工人都会被撞死.拯救这5个工人的唯一办法是通过按一个切换轨道按钮,使电车切换到岔道上去,这样的话,就会撞死岔道上的1个工人.你会不会按这个按钮?个人道德困境:假设你正站在天桥上,目睹着一辆失控的有轨电车,轨道上没有岔道,前方轨道上的5个工人都会被撞死.然而你旁边正站着一个胖人,拯救这5名工人的唯一办法是你猛地把这个胖人推下天桥,胖人将摔死,由于他体形庞大,其身体将阻挡电车前进.你会把这个胖人推下天桥吗?在非个人道德困境里,被试做出功利判断,即对故事问题回答是,是由认知过程来控制的.因为功利判断(赞成杀死一个救五个人)与被试考虑成本收益有关;在个人道德困境里,被试做出道义判断,即对故事问题回答否,是由情绪过程控制的.因为道义判断(反对自己杀死一个救五个人)与被试个人情绪直接相关.[5,6]被试在个人道德困境中做道德判断时卷入了强烈的个人情绪,而在非个人道德困境被试没有明显卷入情绪因此Greene等人假设,被试在个人道德困境中做出功利判断时,认知反应与情绪反应相互矛盾,所以花费时间也就更长.而这种情况却不会出现在非个人道德困境中.他们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前面的假设,被试反应时在个人道德困境中和非个人道德困境中出现了分离,即个人道德困境中,被试做出功利判断比道义判断慢很多,而在非个人道德困境中,被试两种判断反应时无显著差异.fM RI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做出道义判断时,与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活动在个人道德困境中比非个人道德困境中有所增加.而被试做出功利判断时,与工作记忆相联系的脑区活动在个人道德困境中比非个人道德困境中有所下降.[7]为了探索在情绪存在的情况下,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Greene设计了第二个实验.Greene进一步把个人道德困境分成两个类别,即“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与“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这里的难易程度是根据两难故事所涉及的社会认知程度.“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即涉及了高度的社会认知程度,而“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即不涉及社会认知.实验结果是被试在“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与“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而且前者反应时显著高于后者.这说明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同时影响道德判断,而且两者也相互干涉.fM RI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认知相关脑区活动在“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比在“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要强烈很多.那么情绪和认知是如何影响道德判断的呢,是否是相互竞争的?基于这些问题,Greene设计了第三个实验.Greene单独研究被试对“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做出的道德判断,并细分为两类,即“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非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的道德判断”.因为“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既包含有情绪,又涉及高度社会认知,所以被试在反应时,与情绪、认知相关的脑区都被激活了.假设道德判断中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是相互竞争的,那么被试在做出功利判断时,认知过程就要克服情绪过程,这也就是意味着脑部需要更多认知活动;而被试在做出非功利判断时,则脑区不需要那么多的认知活动.fM RI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做出功利判断时与认知相关脑区的活动比做出非功利判断时要强很多.这验证了实验假设,即说明在道德判断中,认知与情绪过程是相互竞争的.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道德困境中所包含的情绪和社会认知条件不同,被试所作出的做道德判断不同,而且伴随的脑区活动模式也不同.综合以上实验结果,Greene认为情绪和认知同177--时同等影响道德判断过程,并且相互竞争.如果情绪情感克服认知过程就做出道义判断,而如果认知过程优先于情绪情感则做出功利判断.4对双加工理论的简要评价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学派认为道德判断是认知推理的过程,情感不是道德判断的主要原因.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提高了情绪情感的地位,认为情绪情感是道德判断的主要原因.Greene 的双加工理论是在社会直觉模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脑神经科学证据说明情绪情感和认知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和地位.Greene认为在道德判断中,情绪情感和认知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是彼此竞争的关系,而两者的竞争结果导致道德判断.但是,双加工理论尚未发展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尤其是要在我国进行本土化研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对道德判断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文化强调集体,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Greene的实验设计并未考虑到文化差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因此双加工理论的实验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能结果不同.其次,Greene实验所用的材料都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不太符合我国国情.比如,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伤害一个较小有部分实验材料恰好与这一情况相符合.所以,要把双加工理论本土化,就要注意把材料本土化,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情境挖掘并要符合我国文化背景.另外,双加工理论也没有涉及性别差异在道德判断上的表现.而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例如,吉利根等人认为性别在道德判断方式有明显差异,:男性是较“公正”倾向的,而女性则是“关怀”倾向的.[8]但国内学者邢强认为道德判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多数研究得出的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引起的,而不是真正有由性别引起的,但小范围内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是可能存在的.[9]———————————————————参考文献:〔1〕Haidt,J.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814~ 834.〔2〕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402~405.〔3〕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心理科学,2004,27(5):1190~1191.〔4〕Joshua D.Greene,Sylvia A.Morelli,Kelly Lowenberg,Leigh E.Nystrom,Jonathan D.Co-hen.Cognitive load selectively interferes with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J].Cognition2008 (107):1144~1154.〔5〕Joshua D Greene,R Brian Sommerville,LeighE Nystrom,John M Darley.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J].Science,2001(293):2105~2108.〔6〕Joshua D.Greene.Dual-Process morality and the Personal/impersonal distinction:A reply to McGuire,Langdon,Coltheart,and Mackenzi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doi:10.1016/j.jesP.2009.01.003.〔7〕Greene J D,Nystrom L E,Engell A D,Darley J M,Cohen J D.The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moral judgment[J].Neu-ron,2004,44:389~400.〔8〕Gilligan C.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9〕邢强.道德判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96):67~69.178 --。

新理性直觉主义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新理性直觉主义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新理性直觉主义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伦理直觉主义是道德哲学研究领域常被讨论的话题。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伦理直觉主义历史和含义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理性直觉主义,即一种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道德直觉视为道德基础的伦理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对道德直觉的反思可以获得道德知识。

因此,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我们首先从道德直觉入手,讨论了作为一种心理事实的道德直觉,认为道德直觉作为一种心理事实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然后,我们从情感主义和认知主义两条线索,展开对作为一种心理事实的道德直觉的解释,确认了我们的道德直觉是由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共同构成的,并由此转入作为道德判断方法论的道德直觉的讨论。

我们把道德直觉作为一种道德判断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给道德直觉和反思平衡建立联系,以及对持基础主义立场的反思平衡的论证,来表明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道德直觉作为道德探究的基础。

然而,从道德判断的方法论过渡到道德认识论的工作依然充满挑战。

因此在第三部分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利用现象保守主义理论对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道德直觉进行认识论解释,然后通过认识论伦理直觉主义的标准论证来确定下一步需要展开的工作:论证我们具有非推论性的道德知识。

我们尝试通过先天伦理直觉主义的辩护进路和后天伦理直觉主义的辩护进路来证成伦理直觉主义,但并不成功。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即所谓非推论性的道德知识就是非推论性推理的、正常的道德信念,并通过为该理解进行辩护,证成了伦理直觉主义。

那么我们的非推论性的道德知识究竟是什么?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从多元论直觉主义和一元论直觉主义分别入手进行分析和重构,来探究新理性直觉主义是如何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并最终确认我们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石是“不伤害”原则。

人本德育的理论构想

人本德育的理论构想

人本德育的理论构想内容提要:社会本位德育观由于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要求而与个体发展相脱离,与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在对传统的社会本位德育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人本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予以关注。

本文介绍了当代西文的几种主要的道德教育理论,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建构的必要性,并从德育基本要素和基本问题两个视角初步勾勒出人本德育的理论构想。

对当代学校德教育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人本德育;理论构想;以人为本一、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道德教育理论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首先,传统的道德教育主张道德信条的灌输、机械训练,压抑了人性,现代道德教育应是人道的、民主的、理解的、尊重的、引导的、感化的道德教育;其次,该理论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罗杰斯认为情感也是认知的动力,在情感的参与和召唤下,人们的认知能力能达到一个单凭其本身所达不到的高度;再次,该理论提出了道德教育实施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真诚”,即师生之间应保持坦诚真实的态度,将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表露出来,这将有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也就为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接受”,即教师完全接受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三是“移情性理解和无条件关怀”,即从学生的位置上理解学生,换位思考各种问题,体验学生的情感。

为此,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去修炼自己,即:积极倾听,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积极做出反馈;理解和把握整个教育过程;促使学生正视道德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争当促进者,引导、激励学生,而不是灌输某些道德知识和规则。

2. 吉莉根的关爱理论卡洛·吉莉根在认真研究了男性与女性在道德认知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道德有两种:即“关爱的道德”和“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

前者建立在非暴力的基础之上,它的核心就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不允许人们在他人需要关怀爱护的时候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后者则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它不允许人们不公正地对待他人,损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知觉的加工机制

知觉的加工机制

一、什么是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感觉信息一经感觉系统传达到脑,知觉便随之产生。

以视觉为例,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某种颜色、边界、线段等个别属性,经头脑的加工我们认出了“这是一个香蕉”,“那是一个墨水瓶”。

这种把感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可命名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

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

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地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

例如,一个复杂的听觉刺激序列,被我们知觉为言语,或流水声,或汽车声,即组织成有意义的声音。

对于其他感觉信息,我们也是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事物。

这种组织功能主要依靠于我们的过去经验。

人类学家特恩布尔(Turnbull,1961)曾调查过居住在刚果枝叶茂密热带森林中的俾格米人的生活方式,描述过下面的一个实例: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

当特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

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

”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

在知觉一个客体时,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它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

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的方式,即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现在请看图7-1b并回答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左半部是三齿,是一个三齿叉?不像,因为右半部是两齿的。

心理学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正在不断地演化、发展。

由此,心理学中出现了一种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

所谓认知加工机制,就是指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过程和策略。

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接收、处理、储存、检索、运用和表达信息的过程。

认知加工机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认知加工机制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认知加工机制的基本概念认知加工机制是一个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概念,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接收、处理和解释信息的能力和过程。

而认知加工机制则关注的是这一过程中具体的认知机制和操作方式。

它代表了大脑运作的基本规律,涉及了从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判断到解决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认知过程。

这些过程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是在不断进化和提升的。

认知加工机制由于对人们的认知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因而也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机制和子过程。

其中,最受关注的机制包括:感觉编码:指的是感官信息转换为具有意义的心理表示的过程;注意调控:指的是选择和管理信息的过程;工作记忆:指的是暂时保存和操作信息的能力;长期记忆:指的是长期储存信息的能力;语言处理:指的是理解和生成语言信息的过程;思维和推理:指的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泛化和迁移:指的是将已学内容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认知加工机制的特征认知加工机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1. 顺序性认知加工机制的各个阶段是以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它们之间没有排斥和替代。

例如:人在记忆过程中,首先是感官原始记录阶段,随后是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

这些阶段不是依次发生的,而是有严格的时间分配和顺序规定的。

2. 并行性虽然认知加工机制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时间序列和任务分工,但它们之间的交互和干扰也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当你在读一篇文章时,你的眼睛会跳跃着扫描每一个字,但只有关键的词汇才会在你的注意力中得到突出,使你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 --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识获得过程的重要理论。

而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则着眼于个体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对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认知发展理论的概述认知发展理论是一种描述人类思维能力的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认知方面的发展过程。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人类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这些阶段代表了人类认知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渐提升。

第二部分: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主要研究人类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的发展过程。

他的理论将人类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传统阶段、传统阶段和后传统阶段。

在前传统阶段,个体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外在的奖罚和社会规则。

他们的道德观念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主要以避免惩罚和获得奖励为导向。

在传统阶段,个体开始认识到社会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并遵守这些规则。

他们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社会对于行为的评价和社会规范,个体关注道德义务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后传统阶段,个体的道德判断超越了传统的社会规范,开始基于道德原则和个人价值观。

他们考虑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关注正义和人权等道德价值。

第三部分: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人类道德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一理论的应用领域涵盖教育、心理咨询、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道德认知的脑机制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认知的脑机制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认知的脑机制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作者:范宁卢思颖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04期摘要:道德与道德教育始终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道德认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个体内部的道德认知过程包括道德知觉、道德概念、道德情绪和道德推理四个过程。

这四个过程主要与颞叶后部、颞叶前部、边缘系统、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等大脑区域的活动有关。

这些脑区协同作用,共同组成了道德认知的神经网络。

道德认知的脑机制研究进展强调了情绪在道德认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后可以从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概念获得、道德推理能力培养和道德行为塑造等方面优化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教育;脑机制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5)04-0148-05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附属于某一社会群体共同的礼仪和风俗,表现为以某种方式而非其他方式行为的倾向性。

这一系列的风俗和价值引导了社会风气[1]。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道德很可能是进化压力的产物,随着种群规模的扩大,道德规范有助于塑造群体动物的社会行为和维持整个群体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

在灵长类动物中可以观察到人类道德的初期形式,例如,照顾同辈等非亲缘之间的利他行为。

而现代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其社会结构和功能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从人类社会的变化性和多样性来看,似乎很难找到绝对的道德价值标准。

不同时期的社会所主导的道德观念虽然各不相同,但众多学者及社会大众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始终未减。

因此,从以信息加工观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出发,道德教育的有效进行应该以道德认知为基础。

一、道德认知研究的哲学趋向关于道德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哲学趋向。

第一种是以效果论(consequentialism)为基础的道德认知理论。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

道德 角 度 人 手 的拒 绝 伤害 和 公 平 性 研究 尤 其 受 到 心理 学 家 的 青 睐 , 特 别 是 近 几 十 年来 认 知神 经 科 学兴 起 后 , 以拒 绝 伤 害 为 主题 的道 德 判 断神 经 机 制 的研究 更 是 获 得 了突 飞猛 进 的发 展 , 取 得 了一 系 列 高 水 平 的研 究成 果 。 道 德 判 断是 心 理 学 和 认 知神 经 科 学 领 域 研究 道 德 问题 常 用 的一 种 方 法 。研 究 人 员 呈 现 给 被 试
注 的 焦 点 主要 在 于拒 绝 伤 害 和公 平 性 , 同 时 也 包 括 道 德 的其 他 方 面 ] 。早 在 前 苏 格 拉 底 时代 的 哲
学 家们 就 开始 探 讨 是 否 存 在 比描 述 性 道 德 规 范 更 通 用 的道 德 规 范形 式 , 它们 不 会 因为 社 会 群 体 、 宗
摘 要 : 稳定的人类社会离不开健康成熟的道德体系的支持和维系。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认知神经科
学 的兴 起 , 人 们 对 道 德 有 了更 深 刻 的理 解 。 已有 研 究 发 现 道 德 判 断 不 是 由某 个 特 定 脑 区负 责 , 而 是 分 散 在 大
脑各 处 的 众 多 区 域 相 互作 用 的 结 果 , 涉 及 到情 绪 功 能 系 统 、 认 知 功 能 系 统 及 心 理 理 论 系 统 。 针 对 这 些 不 同 系
教、 甚 至 法 律 体 系 的 不 同而 有 所 变 化 _ 3 ] 。 从 心 理学 的角 度 来 说 , 作 为 具 有 文化 特 异 性 的 描 述 性 道 德 研 究 因 影 响 其 内部 效 度 以及 外 部 效 度 的 各 种 问题 而遭 遇冷 落 , 发 展 缓 慢 。另一 方 面 , 规范性道德 因其普遍存 在 , 研 究 方 法 客 观 成 熟 而 受 到 人 们 广 泛 的关 注 , 针 对 它 们 的 心 理 学 研 究 也 相 应 的 比较 全 面 和 深 入 。2 0 0 7年 , Ha i d t 在 S c i — e n c e 上发表论文 , 结合认知神经科学 、 进化心理学 、 神 经 生物 学 等领 域 的研 究 成 果 , 指 出道 德 领域 的 研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 拒绝伤害 、 公平性 、 忠诚 、 服从权威 、 精 神 纯 洁 ] 。在 这 些 领 域 中 , 从 规 范 性

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论文

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论文

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论文第一篇: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论文论文摘要: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拙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

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并启示我们在以后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采用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情境教学,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艾森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教育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人的道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人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其中,把亲社会行为纳人道德理论水平上的当属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NancyEisenber.)她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模式。

一、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艾森伯格是美国当前较有影响的儿童心理学家,她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研究得出的。

她认为,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推理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只涉及到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只涉及到儿童道德推理的禁令取向方面,而未涉及到与儿童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推理方面。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她设计了不同于科尔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以此来描述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

她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从自我到他人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规范会一步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观、责任感,以及自身的道德判断标准。

该理论除了关注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对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外,还涉及到道德情感以及个体人格因素对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_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_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基础理论】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张彦彦 陈 浩 〔摘要〕 文章将引入21世纪初西方道德心理学的一种新理论———道德的五基准理论。

道德判断的五种基准是道德情绪论的代表人Haidt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进而提出的全新概念。

本文通过介绍道德五基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阐述理论特征并预测理论的潜在应用前景,深入探讨了该理论在道德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五种道德基准 道德判断 道德直觉 道德推理 进化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82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9)0620028204 道德心理和道德判断是人类社会普遍却又具有文化差异的现象。

历史上,许多心理学家曾坚持道德判断主要是认知和理性论证的过程。

如今进化心理学、灵长类动物学以及神经解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虽然理性认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道德判断本身却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现和情感直觉过程[124]。

在关注道德判断情绪决定因素的诸多理论中,社会直觉模型首当其冲,向传统道德理论发起挑战,指出道德判断主要是由快速的、自动的道德直觉所致[5]。

通过将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与早期文化人类心理学家Shweder提出的三种道德规范概念相结合[6],Haidt等人在2007年的一系列研究又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直觉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德五基准理论”,又称为“道德直觉规范的五种基准”,用以研究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及认知机制[7]。

道德五基准理论一方面突出社会文化因素在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着重强调人类的道德信息加工是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与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互动的结果。

一、五种道德基准及进化意义道德五基准理论的建立综合了三种基础理论的观点。

(1)先天论。

认为自然选择使人类自身有准备地学习、探索并积极响应周围生存环境中存在的五种模式。

(2)发展心理学的解释。

儿童如何学习并掌握依据五种基准定义的、具有文化差异的美德观,从而达到道德成熟的过程。

道德直觉主义

道德直觉主义

道德直觉主义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杨昱然思政专业2012级学号2126902017)摘要:直觉主义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

道德直觉主义又是直觉主义伦理学的核心。

道德直觉主义反对“自然主义的谬误”认为伦理道德最基础,最原初的东西,例如“善”,“义务”等是不可被定义的。

而道德直觉主义也因为它的抽象性和神秘性难免于诘难。

但直觉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过程中的“道德模糊区”又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道德决策的客观性和慎重性辩护。

这当中积极的因素可以被道德教育借鉴和吸收。

关键词:道德直觉主义、非自然主义、不可定义、道德教育我们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能够找到充分的理由吗?我们找到的每个理由都具备天衣无缝的逻辑吗?为什么同样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人们会对同一件事情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者做了某一个选择,却很难完全说明每一个选择它的原因。

种种生活中的确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道德直觉主义的存在价值。

直觉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影响重大的派别, 它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开端, 主要流行于英、美等国。

直觉主义者断言, 善、义务、正当等道德概念, 不可能用理性和经验来认识, 而只能用“道德直觉”来认识。

伦理直觉主义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英国的直觉主义源于英国的新柏拉图学派和西季威克的直觉主义思想。

到二十世纪初形成了直觉主义的完整的伦理学体系。

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 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当时流行于英国的伦理学说, 主要是功利主义和进化伦理学。

直觉主义者看到这些伦理学说在人们中已失去其影响, 于是企图另辟蹊径, 寻找维护资产阶级道德价值的更方便更有利的手段。

他们用给善恶、义务、正当等道德概念下定义的“新”方法来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基础。

直觉主义伦理学分为价值论直觉主义和义务论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摩尔、罗斯和普里查德等人在哲学上都是新实在主义者。

新实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和逻辑分析方法是摩尔等人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道德直觉与实践理性

道德直觉与实践理性

道德直觉与实践理性作者:杜量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2期摘要:休谟的哲学是一个同时包含着“经验主义/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直觉主义”在内的矛盾的体系。

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康德式建构主义与休谟式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

“道德直觉”是休谟的常识主义在道德领域中的应用;然而,它因为被康德式建构主义者看作“实质性实在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样受到了批判。

而休谟式建构主义则再次强调了我们的道德立场中被偶然给定的实质性内容,再次肯定了“道德直觉”在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道德原则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两种建构主义中所分别包含的这两种特征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这两个要素在客观的道德规范的建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两者的良好的相互作用,客观的道德规范才能够得到建立。

关键词:建构主义休谟;道德规范性;道德直觉;实践理性一、引言元伦理学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规范性真理的本性的理论。

它最初在反驳道德实在论的过程中产生。

由于在历史上,建构主义最初是与康德主义者的理论结合在一起的,这使得人们会误以为,康德主义伦理学的进路是与建构主义本身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休谟式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更为晚近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很多方面与康德式建构主义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它们在道德实在论所犯的根本错误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

同时,它们也在较多方面有着不同之处;例如,它们在关于“主体与道德性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在这一方面的不同,直接导致它们对“道德规范的客观根据”提出了不同的回答。

关于“道德直觉”的观点,是这两种理论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点。

根据休谟的“常识”伦理学,我们能够凭借一种自然的道德感,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

休谟哲学中的常识主义特征也在休谟式建构主义中得到了延续。

休谟式建构主义者认为,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具有偶然给定的实质性内容的实践立场,无法不带有某种先见而去进行道德评价、去认同或否定某种道德规范。

论直觉与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论直觉与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一、渐悟、顿悟与直觉其实,渐悟和顿悟亦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

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的是渐悟,表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即是“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功夫。

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伦理道德观念及规范日积月累的教与学,多是循渐悟之道而行的,我们平常所论道德认知,多是从渐悟角度展开的。

其实道德认知和一般人类认知一样也还有另外一面,即“顿悟”。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

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

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

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

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

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

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

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

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

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0, 1426–143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DOI: 10.3724/SP.J.1042.2011.014261426·研究构想(Research Plan)·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田学红1 杨 群1,2 张德玄1,2 张 烨3(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杭州 310036) (2杭州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 杭州 310036)(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认为, 人类拥有一种普遍性的道德直觉, 它是一种可能同时包含道德知识和情绪情感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决定人们对一个道德违反情境作出快速的判断。

据此, 本文就如何深入揭示道德直觉的加工机制提出了研究构想, 研究将首先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探索当认知功能受抑制后人们的道德加工的特点, 初步探索道德直觉存在的可能性; 然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上探讨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 最后采用侧向化运动准备电位指标, 进一步探索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分离。

关键词 道德直觉; 情绪直觉; 认知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 分类号B 849:C91道德是区分正确和错误行为的信念体系和行为规范。

虽然道德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它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道德判断的机制也是哲学家, 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关心的重要议题。

关于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引发了大量研究, 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还是一个由情绪启动的直觉过程成为当前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道德判断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它将有助于我们对人的道德行为、犯罪行为有更好的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 它对社会规范的制定, 社会秩序的维护, 乃至对司法审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的争议对于道德判断的机制, 从最开始重视理性主义传统, 到转向情绪直觉模型, 最后到整合认知和情绪两个因素的作用, 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收稿日期:2011-07-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909)。

通讯作者:杨群, E-mail: jane.qunyang@解释。

1.1 理性推理解释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 决定某一行为在道德上是否被允许是一个有意识的推理过程, 情绪产生在理性的分析之后。

认知系统对道德判断中的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 同时对道德判断中包含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控(见图1)。

Kohlberg (1981)延续了理性主义道德观的传统, 提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不是由简单的脑发育成熟带来的, 而是由“角色适应”的经验促成的, 抽象推理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能力发展的核心, 而道德判断主要是由推理过程驱使的。

根据理性主义道德观, 道德判断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 形成一种支持某一行为的信念或依据; 第二, 将这种依据规范视为适合所有理性主体的一般性规范; 第三, 评价基于这一规范的世界是否是可行的; 最后, 如果可行, 是否愿意将这一规范应用到这个世界中去(Bucciarelli, Khemlani, & Johnson-Laird, 2008 )。

理性主义道德观强调抽象推理在道德决策判断中的作用, 有一定的实证依据。

道德推理可以被认为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道德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从而最终作出一种价值判断的有意识心理过程” (Paxton & Greene, 2010), 也就是说,第10期田学红等: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1427道德推理涉及到在几种可能不一致的道德标准之间进行权衡和判断, 它可能往往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道德决策情境中。

道德的理性主义观低估了情绪因素的作用, 以往大量的行为数据, 脑成像数据, 神经心理学数据表明, 情绪启动是道德判断中重要的参与因素。

事实上,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道德判断往往都是一种快速的直觉反应, 比如一个人会将“乱伦行为”很快判断为不道德的, 但很少有人会在做出判断之前为此提出一种明确的解释。

图1 理性主义道德观关于道德判断的加工阶段1.2社会直觉模型和道德的理性主义观完全不同的是, 社会直觉模型(Haidt, 2001, 2007)认为, 道德判断是一个由情绪启动的快速的、自动化的直觉过程, 类似于审美过程。

道德判断中包含的直觉成分多于推理成分, 有意识的推理过程发生在道德判断之后, 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见图2)。

情绪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观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

相关的行为数据表明, 所引入的外源性正性或者负性情绪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在道德两难问题中的道德决策和评价(Valdesolo & DeSteno, 2006; Wheatley & Haidt, 2005 ; Schnall, Haidt, Clore, & Jordan, 2008; Kliemann, Young, Scholz, & Saxe, 2008, Eskine, Kacinik, & Prinz, 2011)。

这些研究结果得到了相关的脑成像研究的支持, 观看或判断涉及道德的图片、陈述更多地激活了与情绪相关的脑区, 包括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左内侧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后侧颞上回(po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pSTG)、扣带后回(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PCC) (Moll, de Oliveira-Souza, Bramati, & Grafman, 2002; Harenski & Hamann, 2006)。

研究发现, VMPFC (与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功能区)受损的病人在包含了高冲突的道德两难情境中更倾向于做出功利性选择, 而正常人在相同的情景下更多地考虑公平、共情等社会情绪因素的影响(Koenigs et al., 2007), 强有力说明了至少在某些情境下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是必要的。

图2 社会直觉模型关于道德判断的加工阶段社会直觉模型挑战了长期在道德心理学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传统, 第一次系统而明确地提出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该模型有实证数据的支持, 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也只能说明情绪参与到道德判断的过程中, 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道德判断完全是由情绪驱动的。

Huebner, Dwyer和Hauser (2009)指出, 目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尚不能充分说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直觉模型所强调的情绪更多地是指生理意义上的基本情绪, 比如厌恶情绪。

要证明基本情绪在道德判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要从时间上证明在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中, 情绪启动发生在道德判断之前; 然后证明在不涉及明显道德因素的中性情境中, 单纯地引发某种负性情绪便能导致人们对该情境作出不道德的判断。

而目前无论在哪一方面, 实证研究都未能为“基本情绪启动的道德直觉”的说法提供充分的证据。

1.3双加工理论模型双加工理论提出人的道德认知中有两套系统, 人们对一些道德问题的加工会更大程度上包含情绪因素, 而对另外一些问题的加工会包含更多的认知加工因素。

前者是一个平行的, 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而后者是一个控制的, 包含认知努力的过程。

在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中, 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救更多人的生命, 大多数人会同意改变轨道行驶方向撞死一个人, 而拒绝将人推下天桥。

根据双加工理论的解释, 前者这种功利性的选择主要是认知加工的结果, 而后者义务性的道德反应主要是情绪启动的结果。

情绪的直觉反应和功利性推理相互冲突的时候, 会被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监测到, 同时由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施加额外的认知控制, 对直觉性的情绪反应进行抑制(Greene, 2007; Greene, Morelli, Lowenberg, Nystrom, & Cohen, 2008; Greene, Nystrom, Engell, Darley, & Cohen, 2004; Greene, Sommerville,1428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Nystrom, Darley, & Cohen, 2001)。

相关的研究表明, 较难的道德两难问题会伴随监测认知冲突的扣带前回(ACC)的显著激活(Greene et al., 2004); 面对冲突最强的道德两难问题时, 被试的功利主义判断会激活负责解决认知冲突的背外侧前额叶(DLPFC) (Botvinick, Braver, Barch, Carter, & Cohen, 2001)。

此外, Greene等人发现(2008)让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的同时完成额外的认知任务, 会延长被试功利主义判断所对应的反应时, 而不会影响情绪导向的道德判断所对应的反应时 (Greene et al., 2008), 从而在行为数据上进一步支持了双加工理论。

最近, Suter和Hertwig (2011)发现, 在高冲突的道德两难情境中, 当给予被试足够的时间或者要求被试谨慎思考做出道德两难判断时, 他们会更多地从功利的角度进行选择; 而当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或者凭感觉做出道德两难判断时, 这种时间压力会减少功利性的选择倾向。

研究者认为, 通过操纵时间的长短可以改变认知控制的参与高低, 从而影响到道德判断的选择过程。

双加工理论同时强调了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并且指出在不同的情境中, 这两种因素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但是该理论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其理论基础和实验效度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质疑。

Greene等人最先提出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所依据的实验范式是通过三个标准将道德两难故事区分为“个人”和“非个人”的。

但是McGuire, Langdon, Coltheart和Mackenzie (2009)指出, 三个区分标准没有哲学依据, 并且Greene 得到的行为反应时的结果受到异常反应项目的影响。

其次, 双加工理论只能说明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都参与到道德判断的过程中, 但没有明确揭示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