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导学案
完整版,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四节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知识链接】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六环节】一、“导” --- 教师导入新课。
(2——3分钟)二、“思” ---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有关内容。
(时间不少于13分钟)(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A提取:色素能溶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B分离: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条上因扩散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2)实验步骤剪碎」一少许和(\iCO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二称取5昌绿色廿片加丁-L无水乙醉一充分迅速研磨亘雪色素滤液一>棉塞封口制侪滤纸条:取「阵处理包制这件消羽.:取十纸剪成宽略小于试管、长略大1 试管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端1c一处川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1卡一棉塞饿纸条:——大试管J-k 灌液细线、层析液「1.川匚细吸管吸取滤淞画滤液细线1 W ,画线I (③干燥后,重复画2〜3次分离绿川中的色素;将3 ml 层析液倒A 试管中,装置如图所小、插A 滤纸条(有滤液鲫线的,端创F )」选后-川棉•塞塞紧试管 □ O 注意:仃能让滤玳上的滤液细线做到层析液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分别是(fl [上到下)橙黄色的胡尊皿Z 一切萝卜素.橙黄色1nL [一叶黄素:黄色皿一叶绿素M 蓝绿色 叫一叶绿对小黄绿色\72(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 .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表具 _________ ,内部有基粒和,基粒是由 _________ 堆叠而成。
《光合作用》 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和影响因素。
3、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回顾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叶绿体的结构。
2、酶的作用和特性。
三、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四、学习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光合作用中碳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五、学习过程(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由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组成。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条件:光、色素、酶。
场所:类囊体薄膜。
物质变化: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H;ATP 的合成。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和H中。
2、暗反应条件:多种酶。
场所: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在H和 ATP 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糖类)和五碳化合物。
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四)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总反应式: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加快。
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4、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代谢的介质,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
5、矿质元素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3.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1.2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
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2.1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2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3.1 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发育的基础,也是动物生存的重要来源。
3.2 光合作用开释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光合作用是什么吗?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第二步:进修1. 请同砚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请同砚们进修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理解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及其基本原理。
第三步:讨论1. 请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请同砚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讨论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四步: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重要性、基本过程和原理。
2. 请同砚们总结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意义,思考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
第五步:作业1. 请同砚们完成课后作业,对光合作用的定义、重要性、基本过程和原理进行复习。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文章,包括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对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
导学反馈:1. 请同砚们在下节课前准备好作业,准备进行教室展示和讨论。
2. 请同砚们在课后继续深入进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为更深入的进修做好准备。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 请先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什么是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 请思考一下,植物为什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回答以下问题:- 光合作用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二、课堂学习1. 课堂上老师将会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同时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验展示。
2. 请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有问题及时提问。
三、课后复习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对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有清晰的理解。
2. 找出自己对光合作用概念不太清晰的地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同学来解决。
3. 请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拓展学习1.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观察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有什么不同。
2. 可以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周围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举一反三,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 可以尝试向周围的人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相信大家对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在学习路上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和过程。
3. 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4. 探讨光合作用与其他生物过程的关系。
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吗?二、引入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部分微生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能量的来源,也是生物圈的基础。
三、认识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6CO_2 + 6H_2O + 光能→ C_6H_{12}O_6 + 6O_2 \]2. 光合作用的过程:A. 光合色素吸收阳光,激发电子。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重要性。
3. 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干系。
导学内容: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素细胞的叶绿体内,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处所。
3.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通过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内,通过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二、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重要性1. 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发育的基础,是植物获取能量和营养的重要途径。
2.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植物发展和代谢的重要物质,同时开释的氧气也为动物呼吸提供氧气。
3.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开释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干系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两个互补反应,共同维持植物的发展和代谢。
2.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被植物用于能量和物质的合成,同时也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底物。
3.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两者互相联系,共同维持植物发展和生存。
导学活动:1.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发展情况,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2. 模拟实验:利用模拟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观察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产物生成。
3. 讨论问题: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干系,思考两者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思考题:如果一个植物长时间处于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光合作用会受到什么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掌握了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重要性,理解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干系。
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的基础,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重视和珍爱。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请同砚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生物课上学过的内容,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植物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二、观点理解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3.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叶片中的叶绿体内。
三、具体过程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是什么?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2. 光反应阶段的过程是怎样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产生ATP和NADPH。
3. 暗反应阶段的过程是怎样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
四、影响因素1.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何影响?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速率会减缓。
2. 温度对光合作用有何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抑止光合作用的发生。
五、应用拓展1.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为植物发展提供能量。
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何区别?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是一种合成作用;而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质氧化开释能量,是一种分解作用。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
在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珍爱环境,维护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也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们将进修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二、知识梳理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生化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主要有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上进行的,利用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高能量的电子,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则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光照强度越强、温度越适宜、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水分越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就越快。
三、实践应用1. 实验一:观察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材料:水稻苗、瓶子、水、蓝色染料步骤:1)将水稻苗放入装有水和蓝色染料的瓶子中,遮挡一部分叶片。
2)将瓶子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不同叶片的染料吸收情况。
结论:遮挡光线的叶片染料吸收较少,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
2. 实验二:观察光合作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影响材料:水稻苗、温度控制箱、水、蓝色染料步骤:1)将水稻苗放入装有水和蓝色染料的瓶子中,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2)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稻叶片的染料吸收情况。
结论: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四、拓展延伸1. 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中的差别: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的适应能力不同,可以通过钻研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来了解它们的生态适应性。
2. 探讨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通过钻研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实践应用,我们对植物发展和生态系统运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精通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1. 请沉思以下问题:- 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光合作用对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因素能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如何试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整合知识1. 定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2. 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体内,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4. 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光照强度、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试验探究1. 试验目标: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了解光合作用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2. 试验步骤:- 将一株水培植物放置在光照丰富的环境中,记录其开释的氧气量。
- 调整试验箱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观察植物开释氧气的变化。
- 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四、拓展延伸1. 沉思题:- 除了光合作用,植物还有哪些生理过程与之相关?- 为什么一些植物在夜间也会开释氧气?- 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环境保卫和资源利用?2. 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科普书籍,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应用。
可以关注光合作用与举世气候变化、生态平衡等领域的干系。
五、教室小结1. 总结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强调光合作用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3. 鼓舞同砚对光合作用进行更深度的沉思和探究,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爱好。
六、课后作业1. 回顾试验结果,总结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法。
2. 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或新闻报道,了解光合作用在当前社会和环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光合作用吗?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起到了什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然后继续深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第二部分:概念解释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植物能够吸收光能并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2.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它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养分,同时也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氧气。
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链将会崩溃。
第三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1. 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光合作用的主要参与物质包括二氧化碳(CO2)、水(H2O)和光能。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来接收和吸收阳光。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方程式说明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能促使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第四部分:光合作用的过程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合作用分为光照阶段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照阶段需要阳光作为能量源,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则发生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来合成其他有机物质。
2. 光合作用的位置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中。
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它们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
第五部分: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呼吸功能;同时,植物的生长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结语:通过学习《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光合作用》 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4、学会分析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图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2)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1)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2)条件:光照、色素、酶。
(3)物质变化①水的光解:2H₂O → 4H + O₂②ATP 的合成:ADP + Pi +能量→ 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1)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2)条件:多种酶。
(3)物质变化①CO₂的固定:CO₂+ C₅ → 2C₃②C₃的还原:2C₃+ H +ATP → (CH₂O) + C₅+ ADP + Pi(4)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1)原理: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 ATP 和H的产生,进而影响暗反应。
(2)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2、二氧化碳浓度(1)原理:CO₂是暗反应的原料,CO₂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2)应用:增施农家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等。
3、温度(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2)应用:温室栽培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
四、实验探究(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实验原理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光合作用》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一、导入引入1. 观察题:请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展示图片:向日葵、玉米、水稻等植物)2. 导入问题:你知道这些植物中的绿色部分是如何制造食物的吗?二、概念解释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实例分析:请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一棵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2)在哪些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2. 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就植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四、巩固扩展1. 小结概括:请总结本课内容,重点概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
2. 拓展延伸:请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实验,探讨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种类中的表现差异,并思考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五、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明白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努力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光合作用的步骤和原理;3. 理解光合作用与环境的关系;4. 了解光合产物的利用和应用。
二、预习问题:1.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有哪些步骤?3. 光合作用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4.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如何释放到空气中的?5.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三、学习重点及难点:1. 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步骤、原理和产物;2. 学习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2. 学习: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步骤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3. 实践:组织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5. 总结:总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葡萄糖等产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五、课堂延伸:1. 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生物学原理和生态学意义;2. 探讨光合作用在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3. 进行科普活动,宣传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呼吁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六、作业:1. 完成课堂作业,巩固对光合作用的理解;2. 研究光合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报告。
七、板书设计:光合作用- 定义- 步骤- 原理- 产物- 应用八、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意义,认识到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了光合作用产物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光合作用的原理,珍惜自然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愿我们的学习之路越走越宽广,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二课时学科:生物学年级:高中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熟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导学环节:1.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上学时曾经学过的光合作用,你们对这个概念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植物是如何获得能量的?光合作用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3. 通过PPT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过程和意义。
4. 给学生展示一个模拟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比如将植物叶片浸入水中,放置在光线下,观察产生的气泡。
5. 分组讨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6.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比如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效率会有何变化。
导学作业:1. 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写一篇小结。
2. 收集不同季节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数据,绘制相关图表,分析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3. 观察周围的植物,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别人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相信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愿大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探索未知领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第二课时一、导言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植物可以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和氧气。
本次导学案将从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二、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2. 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3. 理解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意义。
三、基本概念1.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
2. 光合作用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光合色素: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能够吸收阳光能量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植物是如何发展的吗?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今天我们将进修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光合作用,它是植物发展的关键。
二、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3. 理解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干系。
三、观点诠释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2. 叶绿素是植物中的一种色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光能,是光合作用的关键。
四、基本过程1.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片中,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3.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将二氧化碳和氢离子转化为葡萄糖。
五、实验探究1. 实验一:观察水蕨叶片在光照和阴郁条件下氧气开释的情况。
2. 实验二:利用酚酞试剂观察叶绿素的颜色变化。
六、案例分析1. 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发展迅速,而在阴暗环境中遏制发展,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2. 工厂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会影响周围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发展受阻。
七、拓展延伸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干系,如氧气的开释和食物的生产。
2. 探究光合作用在环境珍爱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八、总结反思通过进修光合作用,我们不仅了解了植物发展的重要过程,也认识到植物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植物,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以上就是关于《光合作用》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植物发展过程的理解,为珍爱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及结论。
2、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
3、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二、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三、学习难点1、各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论分析。
2、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四、知识链接1、细胞呼吸: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并生成 ATP 的过程。
2、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由外膜、内膜、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和基质组成。
五、学习过程(一)早期探索1、 17 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柳树实验。
他把一棵重 25kg 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
之后,他只用雨水浇灌柳树。
5 年后,柳树增重了 80 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到 100 克。
海尔蒙特由此得出结论:柳树的增重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思考与讨论:(1)海尔蒙特的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2)这个实验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什么启示?2、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然后,他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
他又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能够正常地活着。
普利斯特利由此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思考与讨论:(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想要探究什么问题?(2)他的实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二)科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1、 1779 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 500 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
他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成功。
也就是说,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思考与讨论:(1)英格豪斯的实验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什么补充和完善?(2)英格豪斯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 1845 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导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2)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卡尔文循环将CO2还原为有机物质,最终生成葡萄糖。
3. 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利用叶绿素内的色素分子吸收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复合物将光能转化为电子能,进而促使酶催化反应发生,最终合成有机物质。
4. 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使得植物能够生长、开花、结果的重要过程,也是氧气的产生源头。
光合作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三、导学活动:1. 观察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加深对光合作用的了解。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模拟操作:利用模拟器材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操作,实践暗反应和光反应的过程。
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光合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比如光合作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等。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和意识。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的植物,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原理、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关键概念和知识点。
一、概念解释1. 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
3. 理解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进修重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
3. 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
四、进修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4. 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和发育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质,提供发展所需的能量。
五、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观点。
2. 观察实验室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六、进修反思1. 你觉得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体此刻哪些方面?2. 你能简单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过程吗?3. 你认为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七、拓展延伸1. 通过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探究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光合作用与生态平衡的干系。
八、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反应过程。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多加关注光合作用,进一步拓展知识领域。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学1. 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4.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什么气体?二、课堂学习1.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发生部位是什么?-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子的叶绿体内。
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4.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什么气体?-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释放出氧气。
三、概念理解1. 描述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
2. 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3. 解释为什么夜晚植物会停止光合作用。
四、拓展应用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过程。
2. 思考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意义。
五、课后反思1. 你对光合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2. 你在学习中有什么疑问或困惑?3. 如何将光合作用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六、其他补充- 推荐阅读《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的科普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 请认真完成本次导学案中的所有问题,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2. 提问:植物是如何获取能量进行生长的?二、学习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3. 理解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过程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简单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
2. 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光合作用的原理,引导他们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能够提供能量给植物。
3.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讲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帮助同学们理解光合作用中各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4. 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光合作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
3. 了解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
二、导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3. 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三、导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观点和意义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3. 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四、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观点和重要性。
2. 进修: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发展发育的基础。
3. 进修: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包括光合成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以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稳固光合作用的基本观点和过程。
5.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光合作用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和物质,增进植物发展等方面。
6. 总结:对本节课进修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五、稳固练习1. 请简要说明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写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
3. 你认为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中的特点和影响。
2. 思考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七、延伸阅读1. 《植物发展发育的调控机制》2. 《光合作用与气象条件的干系》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基本观点和过程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关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
1、定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能,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反应式:
3、实质: 有机物, 能量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场所是细胞的 。
二: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天竺葵实验)(重难点)
(一)目的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
2、探究 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实验步骤:
1、暗处理: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是 。
2、遮光: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黑纸遮盖。
目的是形成 变量是 。
3、照光:使植物充分进行 作用。
4、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 的烧杯中, 加热,使 溶于酒精中。
叶片变成 色,酒精变成 色。
5、漂洗
6、染色:用 染色,以检验有无淀粉。
7、观察:不遮光部分 (变蓝/不变蓝)。
因为进行了光合作用有 产生。
遮光部分 。
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无 产生。
8、结论 (1)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物是 。
(2)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1、制造有机物 2、释放氧气
3、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 释放 ,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所以我们要保护植被多植树造林。
四、农业上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措施
1、增加 强度
2、增加 浓度
3、 密植
+
+ 光 叶绿体
试一试:
1、傍晚森林适合跑步是因为进行了一整天的作用氧气充足。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在同一棵天竺葵上早、中、晚各取一片基本相同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验证试验。
最后用碘液处理后,“蓝色”最深的是()
A早上取的B中午取的C傍晚取的D无法判断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A 线粒体和光
B 叶绿体和光
C 线粒体和有机物
D 叶绿体和有机物
4、在农业上为保证农作物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应注意()
A 作物要种密一些
B 作物要种稀一些
C 高矮作物要分开种
D 作物要合理密植
5、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合理密植
B 白天提高室温,夜间降低室温
C 增加氧气浓度
D 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6、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A 光
B 水
C 二氧化碳
D 适宜温度
7、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
A 高温
B 光照
C 供氧
D 通风
8、遇碘变蓝是哪种物质的特性()
A 脂肪
B 淀粉
C 糖类
D 无机盐
9、银边天竺葵的叶片光照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会发现叶片()
A 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
B 变蓝
C 边缘变蓝,其他部分不变蓝
D 不变蓝
10、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A 吸收瓶内的空气
B 吸收瓶内的水分
C 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
D 吸收瓶内的氧气
11、在检验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有一种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重新燃烧,该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水蒸气
13、某兴趣小组进行“验证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
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
时,摘下这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如
图二)。
请分析回答:
(1)将银边天竺葵提前放在暗处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中,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叶绿体,而与C这一组对照
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3)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滴加碘液后,叶片A 处不变蓝,C 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而B 处不变蓝,C 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上述实验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2、(2008会考)图一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示意图,图二表示光合
作用的示意图。
请回答:(9分)
(1)根据图一回答:步骤①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步骤②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步骤④中,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于酒精,叶片变成黄白色;,步骤⑥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2)根据图二回答: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则a 为 ,b 为 c 为 d 为 ;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则a 为 ,b 为 ;若此图表示蒸腾作用,则b 为 。
a 、b 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运输c 的结构式 ,运输d 的结构是 。
(3)与植被稀少的地区相比,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空气质量较好,氧气含量较
3、(2009会考)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将甲、乙两装置同 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
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
请分析回答(4分)
⑴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
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气体);伸入
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
⑵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 实验,其变量是 。
⑶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2010会考)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8分)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 、B 瓶;
图一 图二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
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6、(2013会考)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
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1)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甲、乙两装置
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暗处理是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_对实验造成影响。
(3)步骤③,装酒精的烧杯是[ ],酒精溶解了___________后,达到使绿叶_________的目的。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只有叶片[ ]变蓝色,该结果表明:_________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探究的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5、(2011会考)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9分)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乙
⑴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个变量。
⑵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作用所消耗。
⑶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色。
⑷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瓶的叶片。
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